長榮罷工訴求7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October 17, 2021

長榮罷工訴求

第1項飛安服勤獎金,6月20日協商當天,長榮已表明金額願意再談,並先從每趟150元增加至200元,顯現透過協商方式,長榮仍有持續退讓的可能性。 桃空職工原先8大訴求中,提升日支費且禁搭便車、增設勞工董事參與公司治理、各航班外籍組員不得超過2人、國定假日出勤給予2倍薪,從罷工開始到結束,長榮航空都未有任何讓步。 等於這8天多了數萬名旅客受影響,桃空職工根本沒為會員多爭取到哪些權利。 ˙雙方6月20日未獲共識,桃空職工開始罷工後,長榮航空都未再做出任何退讓,直到6月28日桃空職工理事廖以勤等5人,共同與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見面後,才又帶出長榮版本的新6大方案,並交由會員投票決定是否接受。 6大方案內容分別為第1,參與罷工行動會員給予不秋後算賬協議,並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分會簽訂和平協議。 第2,飛安服勤獎金短班含過夜班一趟來回300元、越洋航線來回一趟500元。

長榮罷工訴求

他進一步解釋,根據《團體協約法》第6條第三項第三款,職業工會會員必須超過該企業僱用人數的二分之一,才能取得團體協約協商資格。 因此,退會潮一旦人數偏高、長榮本國籍空服員一旦入會人數不足2,000人,資方就能主張桃空職工不具有協商權,拒絕日後的協商。 長榮罷工訴求 今年初華航機師罷工結束後,機師工會出現退會潮,700多名會員、有將近1成的機師有意退會,在工會力勸下才讓失血縮小,一度造成工會幹部非常緊張。 退會潮的狀況也發生在華航空服員罷工後,因為當時並沒有正式簽訂團協,導致華航對於協議內容的解讀與工會不同,公司對部分幹部祭出各種刁難,熟悉工會的人透露,當時也有一波退會潮。 但長榮航空新聞稿寫道,桃空職工要求比照華航,但外站津貼是用來支應外站停留期間的餐雜費用。 而空服員如果滯留國外住宿,長榮航空都會提供免費早餐,華航卻不提供。

長榮罷工訴求: (二) 罷工理由哪些可以成立?

長榮航空在6月21日,也就是罷工第2天,委託律師向台北地方法院遞狀,控告空服員工會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並要求賠償。 而日前華航子公司桃園航勤企業工會也提出6大訴求,揚言不排除要在春節期罷工,兩大公司員工若皆在春節期間不上班,勢必癱瘓機場作業,所幸,今日桃勤工會與桃勤董事長王正明協商成功,也化解罷工危機。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魯鋼駿、邱俊欽桃園21日電)長榮空服員罷工抗爭,長榮航空今天提出非法罷工的損害賠償,反罷工員工也向工會幹部提起強制罪、妨害自由的訴訟,空服員職業工會表示,合法罷工,不怕被告。

以這次長榮航空空服員勞資調解破裂為例,如果跟飛安有關將列為第一優先項目,不排除以民航主管機關的身分要求長榮讓步;至於關乎福利可能衝擊公司獲利,將先檢視衝擊程度,試圖從中找尋共識。 以罷工協商期間,華航資方一度抛出工會要求「降低酒測標準」為例,引發輿論對機師工會十分不滿,認為是拿飛安開玩笑。 事實上,不僅工會訴求中沒提到酒測,機師反而希望有更嚴謹的酒測程序,但檢測工具可能有環境背景值要考慮、汽車酒駕標準呼氣檢測的酒精濃度都訂在0.15毫克,要求絕對值「0」,是不合理,更可能會有「誤差」。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航空罷工事件

近日,一首由音樂團體「Sons of Maxwell」成員、加拿大歌手戴夫. 卡洛於2009年7月創作的《聯航會砸爛吉他》重出江湖,而且還有中文字幕,莫名其妙讓華航、長榮躺槍。 「一開始擔心會被取代。」參與這次實驗的實踐媒傳系學生曾建翔不諱言,過去曾有過這樣的想法。 但在這次實驗後,已經沒這麼擔心了:「我還是有自己的敘事(能力)。」他知道這樣的核心能力,AI無法輕易取代。 然而,一堂專門的AI課程雖無必要,舉辦一場工作坊、提供貼近實務的實作機會,在這個時間點卻有很大意義。

  • 一名不具名長榮空姐指出,身邊許多同事都支持這次罷工,表示航空賺錢,背後的航勤功不可沒,疫情期間大多空服員都支援過貨機,看見航勤上下搬貨真的超辛苦,加上當時工作量又大,結果去年的年終已經很羞辱人,今年還跟其他單位差那麼多,員工不滿才會一次爆發。
  • 而空服員如果滯留國外住宿,長榮航空都會提供免費早餐,華航卻不提供。
  • 她也說,一席勞工董事沒有太多影響力,但至少可以知道公司資訊,讓其他會員了解。
  • 但另一方面,為了反制罷工[74],中華航空提出機師工會不存在罷工權的假處分訴訟[75][76][77],並要求機師簽下同意書[78],而被機師工會指控是打壓[79]。
  • 黃蔓玲直言,公司包月方案並不能減少疲勞程度,只是表面上工時減少半小時而已,實際上做的工作內容都一樣。

但另一方面,為了反制罷工[74],中華航空提出機師工會不存在罷工權的假處分訴訟[75][76][77],並要求機師簽下同意書[78],而被機師工會指控是打壓[79]。 不過桃勤企業工會近期卻表示,將在1月6日到交通部前舉行代表大會,並同時舉辦罷工投票,若勞資雙方未達成共識,將不排除在春節期間罷工。 而今(4)日也在工會辦公室外召開記者會表達訴求,雙方在10點進入桃勤公司總部,與桃園航勤公司董事長王正明、總經理陳定銘等高層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協商。 長榮航勤勞資爭議事件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長榮航空企業工會顧問周聖凱表示,由於長榮航勤沒有工會,因此員工們的自發性請假「未來情況無法預料」,目前勞資雙方陷入僵局,即將到來的春節、228連假恐怕也不太樂觀。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打心理戰!播登機樂、掛綠氣球

每回《勞動基準法》修法總引發勞資團體大戰,勞權在台灣,似乎只剩下《勞基法》。 長榮罷工訴求 事實上,《勞基法》只是法律規定的最低標準,優於最低標準的勞動條件,才有可能持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企業發展,而要維持良好的勞動條件就需要工會,工會要實際運作就要更多勞工入會參與。 長榮提告的理由,主要是勞工董事派任的這項訴求,已侵犯了股東的公司治理權。 另外,給予工會幹部額外的公務假,只算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為此發動罷工。 除了長榮勞資糾紛未解,占桃園機場地勤工作量高達7成的華航子公司桃園航勤也放話,不支援長榮航勤的請假潮,若有強迫後果自負,加上先前薪資水平提高、爭取夜間津貼等6大訴求未解,1/6將到交通部抗議後舉行罷工投票。

長榮罷工訴求

華航機師罷工前也曾在專家建議下,一度考慮採用警告性罷工;但是華航班表資訊根本不透明,機師工會對班表掌握度很低,二來已突破全面性罷工的法律限制(調解不成立、罷工投票過半),最後才採取全面性罷工。 但警告性罷工對於工會的「精準控制力」相當要求,工會必須對於航班派遣有一定程度了解才能有效使用。 「警告性罷工要讓你痛,卻痛得有限,不能讓資方跟你決戰,又不能讓資方無感,」林佳和說。 林佳和進一步分析,機師工會在罷工後,出現退會的現象,不能解讀成失敗,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 機師不像一般勞工,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所有同事一起工作,「他們上班的時候坐進飛機前艙,身邊最多兩個人一起工作,飛到了,下機就走了⋯⋯」這種原子化特性的勞工,除非是資方踩到紅線,才有可能聚集團結起來,但往往也可能在紅線議題被解決後,又一下子發散消失,國外相似的工會也是如此。

長榮罷工訴求: 法律戰:華航的利器,工會的死胡同?

當時中華航空期盼以春節疏運為重[109][121],並重視顧客權益、務實協商[100][122];而機隊亦發出勸退信件[123],不過機師工會指控中華航空干擾罷工[124]。 2016年,中華航空董事長何煖軒在空服員罷工期間上任[9][10],但隨後何煖軒一再維持強勢的領導風格[8],罷工協議亦被批評是刁難[11]。 目前台灣國健署現行的政策,是基於菸商提供的證明文件進行風險評估,考慮到上述的各種謊言、危害以及政策的缺漏,這樣的做法是否能確保國民健康? 反菸團體以及各方專家,強烈呼籲政府應該採取嚴謹、公開、透明的三大原則,對新興菸品進行更為周全的監管,蒐集本土國人健康衝擊證據,確保國民健康不受威脅。

長榮將優惠機票分成「長榮之外其他航空公司的聯航(ZED,Zonal Employee Discount)機票」、「長榮的折扣機票」,以及「長榮的免費機票」三種,分別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6月19號,三階段恢復,也就是最晚仍在罷工結束後3年才恢復(報導)。 罷工前,長榮於5月8日發出公告表示,若發生罷工,將取消既有的優待機票福利3年,但在罷工期間出勤、接受調整排班者不在此限。 長榮罷工訴求2023 工會認為資方此舉是針對罷工者的差別對待,違反《工會法》第35條的「不當勞動行為」而向勞動部提出裁決申請,裁決結果預計在2019年9月底決定。 當時華航公告,由於總部搬至桃園,片面要求空服員從台北松山機場改到桃園報導,而工會認為這樣片面更改勞動條件,已是公然違法,而這樣的制度設計更會造成空服員休息時間的的壓縮。 ⦿108年6月28日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與桃空職工5位代表見面後,工會帶回6大新版方案,並於晚間10點隔日中午12點,交由空服員投票決定,是否願意接受此方案。 ⦿108年4月17日雙方進行第3次調解,針對桃空職工最關心的禁搭便車、提高日支費、改善空服員認為較辛勞航班等議題進行討論,桃空職工認為對案與工會的認知差距過大,拒絕主管機關召開第4次調解會之建議,最終調解確定不成立。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態度軟化 工會8大訴求「有條件退讓」

其中涉及公司組織編制調整等將依法提報董事會通過後分階段實施。 本日會議基於體恤基層員工辛勤奉獻及維繫公司永續經營,雙方迅速取得共識諒解。 未來桃勤公司亦將秉持機場地勤業一貫守護國門順暢的企業使命,繼續提供旅客安心順意的高標準服務。 他指出,長榮航空主張工會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立法意旨,雙方無法事前達成共識,也無法達成有效協商,這樣的訴求本身不是調整事項的勞資爭議,跟勞動條件如工資、工時無關,不是公司單方面可以處理的事情,這次的罷工是違法的行為,因此提出訴狀要求損害賠償。

⦿108年5月24日重啟協商,雖然罷工投票繼續,不過雙方仍再次進行協商,但因協商會議前,因是否開放媒體進場採訪及直播議題,雙方鬧不愉快,協商會議一度可能流局。 不過晚間雙方仍有進行協商,但因時間關係,桃空職工僅聽完資方講述4項對案,未作任何討論,該場協商未有任何進展。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105年6月24日,針對中華航空發起罷工行動,當時訴求被全盤接受獲空前勝利後,陸續有許多長榮空服員加入桃空職工。 資方當時回應:日支費是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9款之差旅津貼,性質非屬於工資,現行日支費折合平均一餐台幣1600至2000元。 公司有意願提出勞動條件,提出「飛安服勤獎金」增加收入,但工會認為金額增加太少不同意,不同意禁搭便車。 長榮航空說,公司以永續經營為考量,與工會蓄意罷工的邏輯不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2019年中對長榮航空發起的罷工活動,在當年航空景氣一片大好的環境下,造成長榮航空營運上莫大的衝擊,營業損失逾40億,直接影響全體員工的年終及福利。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航班異動 5日取消72班

對於長榮航空要求,要工會提出具體方案才可協商,工會回應,因工會民主、絕不專制,決定讓現場參與罷工的會員充分參與8大訴求,討論可接受怎調整退讓或中和措施,經討論統整後,會有新8大訴求方案,預計27日上午10時向公司正式提出方案。 2016年6月24日,中華航空空服員發起23小時的罷工,提出7點訴求,當下資方全買單,3天後就違約,工會幹部2年內還有6人被記過。 2019年2月8日,華航機師罷工長達160個小時,5大訴求中,維繫工會發展最關鍵的「禁搭便車條款」未列入協商,罷工結束,卻差點是工會退會潮的開始。 而本月(5月),長榮航空空服員將啟動罷工投票,台灣第三度航空業大罷工,極有可能再度登場。 雖然雙方昨天協商主要是卡在「日支費(外站津貼)」和「禁搭便車條款」,不過長榮公司今天提告理由則為空服員提出的「增設勞工/工會董事」訴求,《經濟日報》報導,長榮航空公司總經理孫嘉明今天表示,工會提出勞工董事的訴求,依法並不屬於調解事項,因此公司將對此提出非法罷工告訴。

長榮罷工訴求

罷工已持續3個月,但仍不見國際影視業者,對於工會的訴求「限制片廠運用AI取代勞工」退讓。 工會隨即同日下午召開臨時會員大會,經工會全體會員254人,以直接、無記名投票,同意罷工223票,通過罷工行動;同意設置罷工糾察線223票,通過設置罷工糾察線。 不過,德國企業的董事依職權區分「管理董事」、「監督董事」等,在職權分工上規範得相當明確和精細。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航空服員罷工落幕 勞動部:不可秋後算帳

且認為工會會員眾多,理應有各方能力者可以共同會商提出相關研究分析論述,然本次工會除了訴求本身的標題外,並無任何具體分析評估或探討報告等說帖,僅先動之以情,用情感訴求爭取勞工權益,卻毫無考量龐大數十萬旅客的需求,固無法獲得外界認同,他也建議應該公開歷次協商的紀錄,誰是誰非由社會公評。 第四項訴求是開放工會參與會員的人評會等懲處機制,並有發言及表決權。 但長榮此前仍是建議沿用處理機師工會勞資爭議的模式,當有空中服務員需要召開人評會議時,當事人可邀請一位在職空中服務員列席,以提供建議在會議中陳述,但不得直接發言也不參與表決。 華航空服員取得罷工勝利後,長榮空服員受到激勵,短短幾天內便有1,500多名長榮空服員加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以下簡稱「空職工」);在空職工的協助下,一個月後就成立了以空服員為主體的「長榮企業工會」。 有趣的是,隔年(2017)年3月,長榮又成立「長榮關係企業工會」(以下簡稱「關工」),同年8月更是一口氣成立了「長榮航太企業工會」、「長榮航宇企業工會」、「長榮航勤企業工會」和「長榮空廚企業工會」。 5月13日將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投票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宣布罷工投票的記者會上,主動請來保險業者向大眾說明,消費者該如何因應可能發生的航空業罷工?

  • 長榮將優惠機票分成「長榮之外其他航空公司的聯航(ZED,Zonal Employee Discount)機票」、「長榮的折扣機票」,以及「長榮的免費機票」三種,分別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6月19號,三階段恢復,也就是最晚仍在罷工結束後3年才恢復(報導)。
  • ⦿隨後陸續舉辦多次會議,在107年11月29日舉辦第20次團體協商會議後,由於禁搭便車條款一直無法達成共識,桃空職工就以禁搭便車為工會行使團結權關鍵為由,於此次會議中,提出無繼續協商之必要,關閉團體協約協商會議,後續就提出勞資爭議。
  •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於民國108年4月19日經大會決議通過啟動罷工程序,長榮航空空服員自同年6月20日開始罷工。
  • 當代可幸之處,是我們早已踏入可以行使制度性手段的時候,不必取決於革命,也無須只能仰望上人的關愛眼神;機師罷工,微言大義,正是在此。
  • 當時,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就在臉書上表示,長榮航空這次提出的「和平協議」,宛如滿清末年的不平等條約。

但是,當網購成為未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在享受這種購物方式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降低、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甚至更進一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國定假日雙倍薪部分,組員依照各自班表派遣,如果國定假日採雙倍薪支付,基於公平原則,平常無上班日其底薪是否也應不支薪計算。 WHO公布了最新的加熱菸健康衝擊證據報告,反菸團體以及各方專家,強烈呼籲政府應該採取嚴謹、公開、透明的三大原則,對新興菸品進行更為周全的監管,以確保國民健康不受威脅。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前地勤3點打臉!嗆罷工空服:只證明賺不夠多

隨著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面臨機師罷工危機[50][51],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訂在8月下旬前,若資方未能協商,便在8月20日宣布罷工期程[52][53]。 長榮罷工訴求 儘管保證不利用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兼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出訪時機[54],但工會不排除中秋節連假罷工[55],且會有至少3天的預告期[56][57]。 中華民國交通部官員對此則加班因應[31],時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吳宏謀在8月7日下午親自說明[58][59],表示在機師取得罷工權後仍有備案[60][61][62]。 長榮航勤員工因不滿年終僅一個月,發起集體休假,導致癱瘓航班,桃勤工會也宣布不會協助長榮調度人力,但4日由於資方態度放軟,同意桃勤工會提出的6大訴求,取消春節罷工,對此長榮航空企業工會顧問周聖凱示,看在長勤員工眼裡相當心寒,更有空姐直言「太羞辱人」。

長榮公司新聞稿也寫道,「此方案一個月內只要上班10天,其餘20天可以休息,或可以再自行申請搭配其他過夜航班。」且目前其中一條航班已經實施「包月專飛」,每月只需要18人,但是報名者卻超過200名,報名踴躍。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於民國108年間發動長榮航空罷工,長榮航空向工會成員求償新台幣3400萬元。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邱駿彥也認為,面對長榮航空這種寧願虧27億多元也要擊垮工會的資方,千萬別想說原本8大訴求全拿,能有部分內容寫入團協已經很不錯了,可以激勵其他企業有意爭取勞權的人。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綠氣球掛9天破了!

此次長榮航空資方更展現出超乎預期的強硬,有意一次擊垮工會組織,寧願造成鉅額虧損也在所不惜,不少工運人士一度擔心歐美工會潰堤的案例會在台灣上演。 這些因為網購而增加的垃圾量,使垃圾焚化爐、掩埋場等機構面臨了巨大的處理壓力。 長榮罷工訴求2023 而無法即時處理的垃圾,更有可能因為各種疏失流入自然環境中,特別是塑膠類製品,它們不只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在自然環境中完全分解,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還會對土壤和水質造成長期的污染,對其他生物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例如2015年那張震撼了世界的照片——一支塑膠吸管,插在海龜的鼻子裡面。 黃蔓玲進一步解釋,華航外籍空服員沒加入工會,所以華航讓他們去服外站津貼比較高的班,本籍雖然有150元外站津貼,卻很難服到這樣的班,工會為了防堵這樣的結果出現,才同時提了第一項和第六項訴求,避免薪水提升了,卻飛不到津貼比較多的班。 但她也說,如果公司覺得沒辦法在外站津貼上做出禁搭便車,也可以討論,例如是不是其他條件上做出會員和非會員的區別。

2月2日,機師工會發送罷工演練說明,為中華航空罷工做準備[106],且至少有500名中華航空機師響應春節罷飛[107]。 2018年6月27日,由於機師不滿過勞[31],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在勞資權益調解失敗後[32][33],宣布將舉行罷工投票[34][35],並希望提高投票率[36]。 7月16日,工會舉行罷工投票,且因為投票數過半,而有希望可以通過[37][38][39]。 長榮罷工訴求 8月7日,機師工會就罷工投票開票[41],投票率84.9%[42]。 其中有1,187名機師會員贊成罷工(支持率97.9%)通過[5][43][44],機師工會確定取得合法罷工權[45][46][47][48][49]。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罷工正式啟動》協商為何破局?哪些班機受影響?5問題了解背後始末

年初長榮航空的勞資糾紛持續延燒,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6月4日也走上街頭捍衛勞工權益,主張諸多訴求希望資方聽取採納。 多項罷工訴求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例如:工會參與推派獨立董事或增設勞工董事」,此一主張,不僅引起社會上的目光,更使得法律界開始有人陸續討論勞工董事的設置必要性。 長榮航空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20日正式重啟勞資協商會議,在雙方同意下,首度開放媒體進場直播,並由勞動部政務次長劉士豪主持,另外,專精《航空法》的律師柯莉娟以及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范雲也會協同主持。 勞資協商從空服員主要訴求日支費、禁搭便車開始談起,但始終無共識,工會也正式宣布,從6月20日下午4點展開罷工,預計到明天將有接近300班、6萬旅客受影響。 長榮航空勞資雙方周四(20日)協商最終破裂收場,工會隨即宣布當日下午4時起開始罷工。 據了解,長榮空中服務員所提出共有八大訴求,分別是調高被稱為「日支費」每日外站津貼、改善疲勞航班、增設勞工董事、開放工會參與人評會、法定假期雙倍薪金、各航班外籍組員不超過兩人、給予工會幹部會務公假,以及變更勞動條件須與工會協商。

長榮罷工訴求

工會要求九條航線改為過夜航班,實際上民航運作應參照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AOR)的規範來走,但因為法律位階之故,目前受制於勞基法工時規定,導致籠統的勞基法框住嚴謹且鉅細靡遺的AOR形成矛盾。 實際上,空服在客艙的作業並非全部航行時間,加上AOR已有規範勤務後的休息時間,是否空服組員都如實休息,無利用外站過夜從事休息以外活動,也應先行釐清,工會應清楚提出對案討論。 郭斐然醫師指出,國健署為了要開放加熱菸,無論是菸害防制法中菸品定義的問題,或健康風險評估的設計,都只是加熱菸上市的掩護,讓民間團體或民眾接受的障眼法。

長榮罷工訴求: 長榮空服員vs.華航機師罷工,6個問題看懂關鍵差異

段嘉蕙舉例,空服員可能除夕或初一上班,公司把假日挪到初七初八,沒經過勞工同意,她質疑,如果挪移不讓空服員自己挪,那公司乾脆直接給她們雙倍薪,可以鼓勵空服員出勤。 段嘉蕙表示,這個訴求容易被誤會,實際上他們所謂的「勞工董事」,不是想分紅認股,而是想讓基層勞工保有「知的權利」,知道公司如何決策,過程怎麼產生。 工會回應,長榮提告目的是為了造成工會幹部的恐懼,試圖瓦解罷工參加者的信心,將讓工會更堅定團結的決心。 但旅行社「易遊網」指出,尚未受影響的航班不確定性較大,建議依照原訂日期和時間至機場集合,以維護自身權益。 周聖凱看到桃勤勞資協議達成,也坦言反觀自家公司,態度依舊強硬,說會積極溝通,但至今仍未給出具體方案,不願正面溝通,員工看到這則新聞只會更失望。 目前我國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AOR)與勞基法的衝突,因法律位階關係,形成比較籠統的法規框住比較嚴謹的專業法規,也造成我國航空運輸作業上的不便。

交通部表示,部長林佳龍已指示應變計畫即刻啟動,針對消費者及旅行社權益保障、國際航班簽轉、國內航班運能調度、機場應變等面向,要求民航局、觀光局、機場公司、長榮及立榮、華航及華信、客運業者依應變計畫啟動因應整備。 長榮隔日隨即委託律師鍾郡與長榮航空代表遞狀指,是否增設勞工董事一事屬股東會職權,非長榮單方面可以決定,且增設勞工董事訴求本身也非調解事項的勞資爭議,意即,與勞動條件如工資、工時等訴求均無相關,基於工會發動罷工屬違法行為,提告求償公司在尼莎颱風每日損失金額3400萬元。 桃空職工會要求長榮航空同意「禁搭便車條款」,也就是非工會的成員,不得適用調高後的待遇。 禁搭便車條款是長榮資方長期堅持不讓步的項目,也是此次協商破裂的主因。 目前長榮航空空服員約4200人,約有3000人加入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 對於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擬在中秋節罷工、並取得罷工權,資方的中華航空表示尊重、而長榮航空則表示遺憾[63],兩者並呼籲能回到談判桌理性協商[64][65][66],而不要傷及無辜旅客[5][67]。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