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循環杯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June 10, 2020

台北循環杯

年底將達標50家門市提供回收機台服務,讓民眾能就近資源回收,輕鬆落實綠生活,一起加入環境永續的行列。 對此,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限塑政策的實施並沒有所謂時機點優劣的問題,而是「我們一定要做的」。 台北循環杯2023 同時她也提及,2010年台灣每年塑膠杯的使用量是15億至20億個左右,2020年使用量卻已翻倍成長,達到40億個左右,台灣的垃圾量逐年提升,是否有足夠的後續回收處理設施,也是一大問題。

循環杯清洗流程經洗碗機沖洗後,以 80℃ 以上高溫熱水殺菌,符合衛生安全要求,並定期第三方檢驗脂肪、澱粉、蛋白質、洗潔劑殘留未檢出、微生物驗項皆符合標準。 每個循環杯租借期限為借杯日 +7 天,未於租借期限內完成還杯, 第 8 天起視為逾期將無法還杯,也不退還預扣押金 NT50 元,押金將轉為循環杯租借費用並於三日內開立雲端電子發票,此費用不適用星禮程星星計算。 經過多次的溝通、倡議行動,以及分享海內外的無包裝商店實際案例後,2020 年綠色和進行第二輪的減塑評比,雖然部分企業的分數增加,但依然全數不及格。 近日掀起熱潮的YouTube短篇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播放至今上、下兩集皆突破500萬觀看次數,累積超過1000萬的播放量,許多網友看了之後都表示「超真實」,紛紛表示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神片。 而在影片爆紅後,也被中國網友搬運到大陸影音平台「Bilibili」,不過短片中男主角的衣服卻被打了馬賽克。

台北循環杯: 循環杯新制將於112年元旦上路,規範連鎖便利商店業及連鎖速食店業者至少須有5%的門市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環保署已訂定「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

而為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使用,也同步導入「循環杯服務」,於7月下旬優先於2家門市測試「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供消費者還杯使用,預計第四季陸續在桃園、台北共50家星巴克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其中21家門市內將設置還杯機。 同時為呼應星巴克亞太區於3年內將導入35%門市的目標,其他地區也將逐步導入循環杯服務。 台北循環杯2023 統一超商、星巴克與統奕包裝攜手合作,率零售業之先,首創自建「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目前於內湖區7家7-ELEVEN門市測試,預計7月11日起正式開放民眾使用,開啟OPEN POINT APP的「循環杯租借服務」即可至門市輕鬆借用與歸還。 為確保衛生安全,亦與符合政府規範的專業清洗廠合作,循環杯的杯身也使用隔熱材質,減少紙杯套用量。

  • 統一超商是自家設計、建置循環杯、app、機臺和服務,僅外包廠商完成清洗工作;全家、萊爾富是與循環廠商「環海淨塑」合作;麥當勞、肯德基,則都是由循環容器平臺「好盒器」提供服務。
  • 此外,顧客若在「循環杯環保外送服務」合作店家訂購,foodpanda會提供每筆訂單30元折扣碼,優惠碼不限循環杯合作店家。
  • 她也說明,台灣近五年內才比較認識到循環杯的使用,以台北市為例,從商圈(公館商圈)開始架設循環杯租借站,但並不是大眾皆知道這個措施。
  • 「所以我們推動專案不是只有向業者施加壓力,我們也會把國際上減塑聯盟的案例分享給業者,在背後做很多資訊交流的工作。」楊令衠補充。
  • 「我是贊成呀,但仍會有些衛生上的疑慮。」葉先生表示,他雖大力支持政府環保政策,但仍對於上一位循環杯使用者使用過後的中間清洗過程感到不放心,由此可見,若真要推行循環杯,對於政府或廠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訂定一個讓民眾放心遵循的衛生規範。

例如 2021 年 3 月發布的《破解「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產,使用與環境衝擊》報告,即是運用 2020 年 12 月東亞分部和全球塑膠專案團隊一起釋出的研究報告,翻譯成臺灣版本向在地業者表達訴求,阻止以錯誤的方式減塑。 臺灣的超商密度是全球第二,因此 2020 年,專案團隊決定將塑膠氾濫問題聚焦在便利商店,首先針對資源豐富的龍頭統一超商,在向統一超商施壓的同時,也觀察競爭業者全家對於綠色和平倡議與建議的反應。 而在店內借用的減塑循環杯,除第一次無額外折扣外,後續於任一門市使用該循環杯,將視同自帶飲料杯,每杯飲料均可現折5元,而內用環保杯,因為是店內提供,無法享現折5元優惠。

台北循環杯: 公館麥當勞、7-11、龜記都可用 北市「免費循環杯」範圍擴大

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表示,消費者先在LINE官方帳號搜詢「好盒器」,綁定手機成為會員,想要租借杯子時,點選「借杯機」取得QRCode掃碼取杯,另可在合作店面點選「店鋪借杯」,店員出示循環杯供消費者掃描杯子上的QRCode,操作完畢點選送出,經店員確認後即可使用。 循環杯環保外送服務計畫是由北一女中的8位同學透過中正區公民參與式預算提出,並獲得中正區參與式預算提案第一高票。 台北循環杯 北一女楊姓同學說,北一女平常除會訂餐,學姊學妹之前也常訂飲料外送,餐點、飲料都是使用免洗杯,教室後方更常堆起一座免洗餐具小山,經問卷調查發現多數學生願意使用循環杯,因此透過參與式預算提案,希望減少餐具浪費,未來也會鼓勵同學訂購飲料多選擇配合店家。

台北循環杯

有民眾擔心疫情期間衛生問題,林鈺惠說,循環杯與餐具專業清洗廠合作,依照衛福部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回收、洗滌並有效殺菌,每月定期送第三方檢驗清洗品質。 當您在門市點餐時完成循環杯租借,或使用行動預點下單時勾選租借循環杯,夥伴會協助將點購的飲料使用該循環杯盛裝,無法額外提供其他冰杯或是紙杯。 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的減塑工作,無論是捐款、連署或是分享文章訊息,凝聚更多公眾力量,一同督促業者和政府減緩塑膠氾濫的危機,為您我及未來世代打造乾淨、永續的地球家園。 此外,在多次的論壇和工作坊中,團隊分享了國際間成功減塑的案例,更邀請到循環容器業者如 Cup Club、Loop 和英國超市 Waitrose 現身分享實行經驗與商業模型,這也是有賴於各地辦公室團隊的牽線,才得以讓臺灣業者看見可行的做法,打破原有框架去嘗試。

台北循環杯: 環保優惠店家查詢網

「我是贊成呀,但仍會有些衛生上的疑慮。」葉先生表示,他雖大力支持政府環保政策,但仍對於上一位循環杯使用者使用過後的中間清洗過程感到不放心,由此可見,若真要推行循環杯,對於政府或廠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訂定一個讓民眾放心遵循的衛生規範。 環保署於今年四月宣布,全國各區最遲將於民國2024年起,全體禁用一次性塑膠杯,而台北市則在今年12月 ,搶先規定轄區內全數飲料店響應該政策。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排名前五的垃圾全數為一次性塑膠餐具,包含塑膠杯及塑膠盒。 因此今年即將推動的減塑政策,首先要減少的就是民眾對於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程度。 環保局說明,消費者先於LINE官方帳號搜尋「好盒器」並綁定手機成為會員後,在手機上點選「借杯機」並獲得QRCode,再對準自助借還站的機器掃描即可取杯。 若是與合作茶飲店購買手搖飲料,在手機上點選「店鋪借杯」,再掃描店員提供的循環杯上QRCode即可使用盛裝飲品。

台北循環杯

香探分享:「杯子的運送、清洗、規劃、成本,都是由綠色和平和『好盒器』的合作廠商承擔,這樣會讓店家比較放心。如果明年市政府願意接手的話,相信願意加入的店家會越來越多。」而這些過程中,店家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期待接下來,臺中市府以修訂法規的方式,要求免洗飲料杯用量高的業者,自主規畫適合的循環容器方案,並擴大示範計畫至更多區域,讓消費者擁有更全面、環保的選擇。 為您邀請到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以及參與推動業者的香探和林曉怡,分享幕後故事與心路歷程。 環保局提及,為鼓勵消費者體驗循環杯服務,隨手做環保,即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凡持循環杯至台北市的新生、公館、公園及台大4間麥當勞餐廳購買飲料,可獲得環保點數3倍送回饋,購買1杯可在麥當勞環保集點卡上蓋3點,集滿5點就能免費兌換一杯33元的飲料。

台北循環杯: 外送箱拉鍊不小心掉了 騎士遇天使路人幫提醒

台北市環保局規劃的藍圖從今年年底開始,除禁用塑膠杯外,也會推動循環杯的模式,由民眾喝完後將杯子拿到指定地點回收,經由專業人員清洗後,再度運回飲料店進行下一輪使用,藉此增加循環杯的使用次數。 而每個循環杯可重複使用約300次,另外也會實行押金制,避免杯子流失或遭惡意丟棄。 台北市環保局今年10月開始在北一女中及站前商圈7處店家試辦循環杯服務,結合美食外送平台foodpanda與循環容器供應業者好盒器,提供消費者可隨借隨還的共享環保杯,減少一次性容器。 至於歸還方式,環保局表示,可以到自助借還站的機器,先掃杯身QRCode再投入,或是直接交給合作店家,由店員協助歸還。

環保局表示,我國自91年起即要求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量販店業、超級市場業、連鎖便利商店業、連鎖速食店及有店面之餐飲業等8大類業者,限制使用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餐飲業者即改採紙餐具替代,迄今已逾20年。 台北市環保局今(23)日表示,該局多次與店家溝通並進行宣導後,轄內9成以上店家都已備貨完成,屆時可順利配合上路。 在借用循環杯前,消費者需註冊個人帳號(無論是業者專屬的 app 或透過 Line),有些需先支付押金,因此即使是免費借用也仍有很高的歸還率。 此外,環保署也要求各業者給予消費者至少 3 天的期限,讓使用上更加友善。 對循環杯較陌生的民眾來說,首先擔心的應該是衛生問題,尤其在疫情爆發後更是神經緊繃。 其實就像是平時在餐廳內用一樣,碗盤杯具皆是經過店家清洗後重複使用,並沒有太大的疑慮。

台北循環杯: 【2023免費借循環杯】7-ELEVEN.麥當勞.星巴克.全家等循環杯借還方式和優惠一次看!

嘉義市環保局表示,明年(2024年)4月1日起,嘉義市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目前納管店家有456間,已與業者召開說明會說明政策及討論,業者表達能夠做到政策要求,將會如期實施。 台北市公館商圈裝設試辦機器,只要加入會員並掃描QRcode,馬上就能借到乾淨的循環杯。 台北市環保局10月開始試辦系統,發現雖然是免費借用,不過歸還率相當高。 民眾飲用完飲料後,可於3天內將沖洗後的循環杯帶到位於北一女校內、捷運公館站內1號出口處的「循環杯自助歸還站」,掃描循環杯身QRcode、並投入歸還箱即完成歸還,也可直接交給11家合作飲料店,由店員協助歸還。 每個循環杯預扣押金時不提供 10 元自備飲料杯優惠,之後您可以在每個循環杯租借期間 (借杯日 +7 天),重複使用此租借的循環杯,循環杯專用杯蓋僅有導入門市可以提供。 由於目前制定的限塑範圍仍相當寬鬆,難以要求業者配合加入,同時,為了使循環容器模式更加方便且順暢,必須在區域內設置足夠的歸還站點。

在努力邀請和說明之下,截至 9 月中旬,草悟道商圈已有 22 家業者或地點響應「絕塑好店」計畫,包括咖啡店、手搖飲料店、現榨果汁店等,更在短短一個月內借出 600 個循環杯。 「過往循環杯製造、清洗、資訊平臺、物流運送等等都來自不同的廠商,每個城市或商圈據點都會需要依據不同單位的資源重新整合需求,溝通成本高,也可能導致店舖人員勞務量過多。為了解決問題,全家找到具有將循環杯模式規模化共識的廠商,再運用全家綿密的物流系統,完善作業流程。」全家補充道。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台北市因應國際趨勢,落實減塑,將自今年(111年) 12月1日起,北市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 至於民眾擔心的衛生問題,劉銘龍強調,用過的杯子會在當天送到符合衛生規範的餐具專業清洗廠,依照「衛福部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洗滌並有效殺菌,每月還會定期送SGS檢驗清洗品質。 隨後即在 2022 年 12 月 22 日推動「外借杯良好服務標誌」,為符合循環杯服務標準的業者認證標誌,讓民眾輕鬆辨識、安心借用。

台北循環杯: 查詢循環杯門市

統一超商也加入響應行列,攜手統奕包裝耗時超過一年、斥資逾千萬元自建「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12/14起將設置門市臨櫃還杯系統,開啟OPEN POINT APP「循環杯租借服務」即可至門市輕鬆借用與歸還。 除了落實回收再利用的永續循環精神,星巴克門市現在提供的紙袋、杯架全部都是使用再生素材製成的,店內所有的用具也都改成可重複使用的材質,就連飲品星巴克也不斷推出友善環境的選項包括燕麥奶、杏仁奶、豆奶,同時每年不斷研發並推出植物基餐食等。 抵達有循環杯服務的星巴克門市後,打開手機登入星巴克App,在臨櫃購買現調飲品,每杯會預先扣押金50元,就可以租借到循環杯。 只要在租借日起的七天內,到有循環杯服務的門市臨櫃歸還,或是KIOSK還杯機台,掃瞄星巴克APP內的還杯辨識碼,再掃描杯子上的QR Code即可進行還杯。 然而,這些規劃出來的藍圖,似乎沒有達到應有的成效,截至2020年,我國的垃圾量還是以塑膠袋、塑膠餐具、塑膠容器等製品為主,雖然使用量有減少,不過其數字還是高居於台灣垃圾量之首。

然而推行此政策最需注意莫過於杯子的衛生清潔,林鈺惠說明,會特別請專業廠商檢驗清洗過後的循環杯,讓市民放心。 她也提及目前在規劃的淨零政策,主要與旅遊業者合作,不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並且無法現場添購,藉此讓民眾能夠自行攜帶,達到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的目標。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3日電)為推動源頭減塑及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北市環保局推出循環杯服務,今天宣布合作站點擴大至公館商圈麥當勞、COMEBUY與7-11等25處店家,加上站前商圈共有33處據點提供循環杯隨借隨還。 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的減塑工作,持續推動主要零售通路企業以裸賣、重複填裝、循環容器等銷售方式,逐步淘汰不必要的一次性塑膠包裝,也向政府倡議制定更積極的減塑措施,協助業者更順暢地擺脫原有模式,讓您我擁有更便利且環保的生活。 目前在臺灣提供循環杯服務的連鎖業者包括:麥當勞、肯德基、統一超商、星巴克、全家、摩斯漢堡、萊爾富、全聯,皆是市占率高的餐飲及零售通路業者。 統一超商是自家設計、建置循環杯、app、機臺和服務,僅外包廠商完成清洗工作;全家、萊爾富是與循環廠商「環海淨塑」合作;麥當勞、肯德基,則都是由循環容器平臺「好盒器」提供服務。

台北循環杯: 北市擴大試辦循環杯租借服務 歸還率達99%

目前借用並在期限內歸還都是免費的,可以甲地借、乙地還,省錢之餘也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不妨多加利用。 在摩斯租借需扣押金100元,7天內歸還退回;肯德基則是免費租借,容量有 660ml、480ml兩種選擇,當次借用無優惠,後續可於任一肯德基門市使用每杯現折 5 元優惠。 響應環保永續,麥當勞與可口可樂公司攜手推出「借循環杯送可口可樂」優惠活動,大家到指定麥當勞餐廳借用好盒器循環杯並買飲料,於期限內歸還,可免費獲得中杯可口可樂兌換券一張,持兌換券到麥當勞櫃檯即可兌換。

  • 嘉義市環保局表示,明年(2024年)4月1日起,嘉義市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目前納管店家有456間,已與業者召開說明會說明政策及討論,業者表達能夠做到政策要求,將會如期實施。
  • 臺灣團隊參考海外經驗與策略,向在地業者進行倡議,不過,有別於海外團隊較多著重在超市減塑,臺灣團隊也向超商加重力道。
  •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排名前五的垃圾全數為一次性塑膠餐具,包含塑膠杯及塑膠盒。
  • 環保局表示,我國自91年起即要求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量販店業、超級市場業、連鎖便利商店業、連鎖速食店及有店面之餐飲業等8大類業者,限制使用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餐飲業者即改採紙餐具替代,迄今已逾20年。
  • 現在於全家便利商店,除了可免費借用循環杯,還可以享「特濃拿鐵半價」優惠!
  • 「過往循環杯製造、清洗、資訊平臺、物流運送等等都來自不同的廠商,每個城市或商圈據點都會需要依據不同單位的資源重新整合需求,溝通成本高,也可能導致店舖人員勞務量過多。為了解決問題,全家找到具有將循環杯模式規模化共識的廠商,再運用全家綿密的物流系統,完善作業流程。」全家補充道。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科科長林鈺惠表示:「12月底的政策,已於六月與各家廠商召開會議,並給予半年的時間完成此項要求。」現今也於台北市內湖地區及公館商圈等地,開始推行循環杯,未來幾年會陸續擴大使用比率,並要求所有商家使用,以及普及循環杯歸還點的設置。 地方政府和業者陸續響應,催生環保署於 2022 年 10 月 31 日發布「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針對材質及標示、借用及歸還、清洗、檢驗、環保理念溝通、良好服務標誌等 6 大面向,提供標準規範,並計劃 2023 年起,各便利商店須有至少 5% 門市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 然而,目前相關服務尚未拓展至全臺所有門市,而且由於循環杯服務系統均來自不同廠商,因此各個業者的規範也不太一樣。 例如有些需要下載專屬的 app 申請會員才能借用,有些是透過 Line 帳號借用,各自能使用的期限和押金制度不盡相同,歸還方式也各有流程,建議先詢問相關業者。

台北循環杯: 北市推「循環杯環保外送」 平台加碼每單30元優惠

台北市環保局科長林鈺惠指出,實施期間歸還率達99%,循環杯採甲地租、乙地還的方式,增加方便性,民眾可直接將使用過的環保杯投入自助借還機器,也可交回33處服務據點。 此次麥當勞也加入試辦行列,而後年規定5%門市須提供循環杯服務,是否增加成本? 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今天再與公館商圈麥當勞新生店及公館店、7-11統全店、COMEBUY台北公館店、汀州店等25處店家合作,一起加入循環杯服務。 藉著循環杯服務提供綠色消費新方式,也是實踐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 環保局即日起與循環容器平台「好盒器」、美食外送平台foodpanda合作,民眾只要綁定好盒器會員,並在foodpanda點選「愛地球外送專區」,就可看到11家循環杯合作店家,訂購飲品時勾選「使用循環容器(請於3日內歸還)」選項,飲料就會透過循環杯飲品盛裝外送。 「如果禁了一次性使用的杯子的話,我寧可不要喝飲料。」受訪民眾乃小姐認為自行攜帶環保杯很麻煩,且不信任循環杯的清潔品質。

台北循環杯

2018年擴大管制範圍,包含七大類業者禁止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並於該年底制定了長達十年的限塑政策。 統一企業集團旗下的統奕包裝自1994年投入紙杯生產等包材製作,已深耕近30年,為本土紙杯市占率第一品牌。 即使紙類包材相對環保,但為減少一次性包材使用,近年積極轉型、領先同業投入「循環杯機台系統」建置,將以「循環經濟企業」為目標,從包材製作到響應環保趨勢、開發循環容器使用,整合集團資源提供給消費者更環保且便利的服務。 所謂循環杯(也稱「外借杯」),即是業者提供可重複使用的杯子,給消費者盛裝飲品外帶,用完之後在一定時間內歸還至特定回收點即可(例如連鎖門市)。 用過的杯子將交由專業廠商清洗,待下一次重複使用,過程中不會使用塑膠杯或紙杯,消費者也享有隨手購買飲料的便利。

台北循環杯: 循環杯的常見問題一:共用杯子乾淨嗎?

如果您願意做更多,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推動減塑的工作,透過捐款、分享文章訊息、以公民身分表達無塑生活的需求,都能成為推動政策的重要力量,促使政府與企業更積極地負起環境責任,讓您我及未來世代都能擁有更乾淨且永續的家園。 2022 年 8 月 23 日更新: 根據環保署統計,自從 7 月 1 日起提高自備杯優惠至 5 元後,消費者自備杯子的比率提升至 15%。 他強調,為具體落實2050淨零排放路徑,環保局也已於12月13日預告「台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其中規範一定規模以上公私場所,應建立可重複使用環保容器循環系統,促進循環經濟,達到零廢棄、全循環目標。 環保局表示,即日起至明年3月31日止,持循環杯至台北市新生、公館、公園及台大4間麥當勞餐廳購買飲料,可獲得環保點數3倍送回饋,購買1杯,即可在麥當勞環保集點卡上蓋3點,集滿5點就能免費兌換一杯33元的飲料。 星禮程會員在門市點購現場調製飲料時可提出租借循環杯需求,該筆交易以星巴克 APP QR code 全額支付並預扣押金 NT50 元後即可租借循環杯,或是使用行動預點訂餐,在 APP 點單畫面加選循環杯租借,並依照租借數量完成預扣押金支付,訂單成立後即順利租借。 租借成功後將依據點購飲料容量大小提供對應的循環杯,舉例說明:點購中杯飲料將提供中杯容量循環杯。

台北循環杯

〔記者蔡宗勳、林宜樟/嘉義報導〕配合行政院環保署限塑政策,嘉義縣飲料店12月1日起不得再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括PLA塑膠杯、保麗龍杯等,預估有逾300家飲料店受影響;嘉義市則計畫明年4月1日起實施,目前納管店家有456間。 這樣的決定對所有期待源頭減塑的人來說,是個十分樂見的轉變,不僅鼓勵消費者自備飲料杯,也多了租借循環杯的便利選擇,有機會大幅度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垃圾。 為因應新規定衝擊,連鎖速食業者接下來需要評估,應自行建置新系統,或是沿用民間業者的收送洗清、一條龍服務;北市環保局則希望先跨出第一步,達成2萬7000杯次的試辦目標,再評估進一步擴大推動的可行性。 由於使用循環杯的飲料店也同時擔任歸還站,但許多店家希望盡量避免接觸消費者使用過的飲料杯,而往往選擇拒絕。 台北循環杯2023 雖然是在當地推動,但綠色和平的優勢是擁有國際組織的資源,各地辦公室互相分享訊息和人脈。

台北循環杯: 循環杯是什麼?要怎麼租借?衛生乾淨嗎?臺灣有哪些政策措施?

第一次使用,需先將「塑還真循環杯行動」加為LINE好友並進行會員綁定,輸入姓名、手機號碼驗證後,即可啟用租借服務。 而臺灣也在 2022 年 4 月底迎來好消息:環保署正式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逐步提前限塑時程。 近年來全球政府逐漸正視塑膠污染問題,許多國家開始制定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的時程,更於 2022 年 3 月通過《全球塑膠公約》,制訂具法律約束力、涵蓋塑膠從生產、消費到棄置整個週期的條約,並將在今年內展開商議程序。

台北循環杯

此外,為打造永續循環經濟,使用後汰舊的循環杯也將透過統奕包裝回收再製為其他物品,達到資源再利用。 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7-ELEVEN自2021年已與台南、桃園、台北、台東等地方政府合作陸續設置「循環杯租還站服務」,同時優先推動每月一號自備飲料杯省5元優惠。 台北循環杯2023 透過減少使用及循環再用,同步落實源頭減廢的政策,邁向城市永續新生活。

台北循環杯: 循環杯上路 清潔成隱憂

綠色和平組織也透過數據表示,十年前的減塑政策已經失靈了,而其主因包含數據不夠準確、政府機關傳達、教育率不足以及規劃的方向不佳。 今年12月開始,台北市飲料業者將全面禁止提供一次用塑膠飲料杯,轉而以紙杯作為替代,並且加入共享循環杯的模式,藉此達到減塑的作用。 然而循環杯材質同為塑膠,也有使用期限,是否能真的達到減塑目的,成效還有待觀察。 (2)合作茶飲店租借:點選好盒器APP上「店鋪借杯」,並告知店家欲使用循環杯,店員即會出示循環杯,供消費者掃描杯子上的QRCode,操作完畢並點選「送出」,經店員確認後即可使用盛裝飲品。 現在除了自備環保杯到各大超商、連鎖速食店買飲料可折 5 元,租借循環外借杯也能享優惠 !

讓循環杯的使用,從單一商店擴大到整個商圈,提供消費者方便的環保行動新選擇。 環保局表示,北市連鎖飲料店一年會用掉9100萬個免洗杯、便利商店也會用掉7900萬個免洗杯,循環杯環保外送服務與50嵐西門店、COMEBUY台北公館店、南陽店等11個店家合作,提供各店家400個環保杯,希望減少免洗杯。 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說,未來會持續向店家推廣,希望未來台北市賣出的飲料中有30%是使用循環容器盛裝。 為實踐2050淨零排放,台北市環保局自23日起,將台北市「循環杯」服務範圍擴大至公館商圈與站前商圈,串聯商圈內麥當勞、統一超商及龜記茗品等友善環境商家,共同合作推出「北市循環杯環保外帶」示範服務,鼓勵民眾使用循環杯或攜帶環保杯的綠色消費習慣,從日常消費中落實源頭減廢行動。 回溯過往,2002年我國政府為了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開始推動限塑政策,管制塑膠袋以及免洗餐具用量,例如禁用厚度0.06公釐之塑膠袋。

台北循環杯: 循環杯租借常見問題

當您於下次至門市再次購買現場調製飲品並使用自備循環杯盛裝,即可享有 10 元自備飲料杯優惠(罐裝飲料除外) 。 全家在臺灣、日本、東南亞多地都設有據點,而此次的決策,使它們成為東亞地區第一個大規模引進循環容器的連鎖便利商店,未來有望對其他業者,甚至海外據點帶來影響,加快無塑未來的實現。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販售咖啡、茶飲等飲料的業者,無論內用或外帶,都會為消費者提供免洗杯,但長期累積下來,製造驚人的塑膠污染與垃圾量。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