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科技部2023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son on August 16, 2021

行政院科技部

臺灣數位發展的「mòda(馬達)」,將連結「公民」與「技術」、提升「產業」及「安全」,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並以臺灣模式持續引領世界。 蘇院長進一步表示,本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人事總處與科技部、國防部等各有關部會,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及社會各界溝通,以早日完成立法及修法程序。 行政院科技部2023 此外,蘇院長表示,蔡總統為推動後備動員制度改革,建構後備動員合一及跨部會整合體制,將新設「國防部後備動員署」,統合並提升動員整訓及調度量能,讓平時與戰時可以無縫接軌,維持國家戰力。 為解決公務部門資安人才不足的問題,他表示,未來將爭取在公務部門擴增資安部門的員額及待遇,目前正和人事總處研商,另外,在法人、民間企業的資安人才,透過形成緊密合作的資安國家隊,運用民間的資安能量,強化國家的資通安全。

行政院科技部

行政院通過16項組改法案,未來將送立法院審議,包括外界期待已久的數位發展部,而現行的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科技部長吳政忠表示,科技發展的能量,已不僅是國家目前與未來競爭力的指標,也是回應國內外社會挑戰與國家安全的關鍵。 行政院科技部202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肩負串接整合各部會的科技政策與資源、完善科技政策的執行與管理,以及累積技術與人才的責任。 2020年11月,行政院副秘書長由現制一人修正為二人,其中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秘書長處理行政院幕僚事務;另明定行政院置發言人,為政務職務,處理新聞發布及聯繫事項。

行政院科技部: 業務助理

為了準備設立數位發展部,將設立籌備小組,由政務委員郭耀煌擔任召集人,邀請相關機關研商,並向立法院說明。 行政院科技部 5.OO公司-任職財務會計,處理公司每月應付帳款,因電腦方面的專長而被主管賦予兼任資管人員的任務,到翌年七月時因採購人員離職,臨危受命再兼任採購,後來將會計一職移交出去而專司採購,在充分授權及教導下而順利學會大部份的採購知識、技巧及經驗。 5.OO公司-任職財務會計,處理公司每月應付帳款,因電腦方面的專長而被主管賦予兼任資管人員的任務,翌年七月時因採購人員離職,臨危受命再兼任採購,後來將會計一職移交出去而專司採購,在充分授權及教導下而順利學會大部份的採購知識、技巧及經驗。

行政院科技部

民國38年(1949年),行政院遷臺後由閻錫山召開的首次院會中,決議總統府與行政院以「介壽館」(今總統府廳舍)為辦公場所,於是確定行政院與總統府共署辦公[15]。 2021年5月31日,因復興路乙15號辦公區綜合維修改造,科技部機關暫時遷至北京市西城區文興東街1號國誼賓館過渡辦公[10]。 因為貴公司這份職缺是本人所學所長,故毛遂自薦,期能為貴公司服務,請貴公司給本人一個機會讓本人在貴公司學習及成長,並期望自己的所學與經驗能對貴公司有所貢獻。

行政院科技部: 業務主題網站

為因應國際科技趨勢及擘劃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策略,行政院啟動科技部組織調整,將科技部由縱向執行部會轉型為橫向協調整合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並由政務委員兼任,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法並於民國111年7月27日生效。 1956年,國務院成立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3月14日,陳毅任主任[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委員會(5-6月);1958年,兩委員會合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 1970年7月1日,國家科委被併入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設立第一業務組(又稱業務一組),掌管原國家科委的工作,副組長黃建夏。 1972年7、8月,國務院科教組與中國科學院商定,全國性的科學技術管理工作由國務院科教組歸口,並將科學院第一業務組的綜合計劃、科學實驗動態組的業務人員,劃歸科教組成立科技組。

  • 以「資安即國安」國家戰略為指導原則,辦理資通安全管理法法遵事項,統管共構機房網路主機資源,落實共通性資訊應用服務、共用行政資訊系統、資安資源與共構機房向上集中。
  • 蘇院長表示,為使數位發展部後續規畫推動作業順利進行,本院先行設立籌備工作小組,請政務委員郭耀煌擔任召集人,邀集相關機關研商,並妥為向立法院說明。
  • 此外,蘇院長表示,蔡總統為推動後備動員制度改革,建構後備動員合一及跨部會整合體制,將新設「國防部後備動員署」,統合並提升動員整訓及調度量能,讓平時與戰時可以無縫接軌,維持國家戰力。
  • 以「資源循環零廢棄」為施政主軸,推動綠色設計源頭管理、能資源循環利用、加值化處理廢棄物、暢通循環網絡、創新技術與制度等策略措施,達成資源循環極大化及廢棄物處理極小化目標。
  • 蘇院長指出,今日提出的組改法案,包括設立「數位發展部」、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國防部增設「後備動員署」,這些組改均攸關組織效能、產業發展、國力提升及國家安全,這也是蔡英文總統所揭示,邁向國家數位轉型、強化國家科技發展,以及提升後備戰力所需的重要法案。
  • 1973年5月,國務院科教組向國務院並周恩來總理請示,認為中國科學院兼管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地方的科技工作有很大局限性,難以做好,容易顧此失彼。
  • 5.OO公司-任職財務會計,處理公司每月應付帳款,因電腦方面的專長而被主管賦予兼任資管人員的任務,到翌年七月時因採購人員離職,臨危受命再兼任採購,後來將會計一職移交出去而專司採購,在充分授權及教導下而順利學會大部份的採購知識、技巧及經驗。

透過空氣品質管理規劃,達成各項空氣污染來源的管理,包含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及逸散污染源等,以維護國民健康與清淨的大氣環境。 中國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利用熱空氣處理技術減輕鳳梨黑心病發生,並建構該理論模型,為鳳梨黑心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新品種培育提供理論依據。 行政院科技部 這台設備具備高效能、可大規模進行藻類光合作用,提煉生物燃料,有助於擺脫擺脫化石燃料依賴,推動綠色生質能源。 自幼父母以民主溝通之方式教育我,讓我在備受關懷、生活安康無虞的環境下成長,因此造就我獨立自主、積極主動、負責之生活及工作態度。

行政院科技部: 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最快明年 3 月掛牌

2014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和相關組織法[5];同年1月22日,總統令公布之[6]。 6月29日,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找准... 以「資源循環零廢棄」為施政主軸,推動綠色設計源頭管理、能資源循環利用、加值化處理廢棄物、暢通循環網絡、創新技術與制度等策略措施,達成資源循環極大化及廢棄物處理極小化目標。 行政院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院長為閣揆,副院長為副閣揆,秘書長、副秘書長、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3],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直接任命,無須經過立法院批准,副院長及各部會首長等官員則由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具體的推動策略,包括利用硬體製造優勢,結合軟體服務的創意建立全球智慧應用的研發基地,加速推動軟體服務走向國際市場,輔導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數位轉型,未來產業轉型成功,建立吸引全球人才的創業環境。 8.OO公司-任職管理部總務專員,管理全公司總務事宜,屢屢在工作上應用之前的經驗及自我的創新能力讓公司降低成本,獲得主管的肯定並持續交付其他重要的工作,因另有生涯規劃離開。 调研组围绕上海服务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等主题前往G60科创云廊、上海光源等地,调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推动科技创新的思考和部署。

行政院科技部: 農業經營海洋藍碳應用前景與展望:台灣契機

1973年5月,國務院科教組向國務院並周恩來總理請示,認為中國科學院兼管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地方的科技工作有很大局限性,難以做好,容易顧此失彼。 行政院科技部 建議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地方的生產建設中的科學技術工作由國家計委設專門機構統籌規劃與協調;醫藥衛生科技工作仍由衛生部歸口;報告還對國務院科教組在科技方面的任務與職責範圍,提出具體建議。 周恩來總理在科教組成立後,則多次提出科教組不要多設人員編制,科技工作要依託中國科學院進行。 1973年8月,國務院科教組的科技組人員撤回中國科學院,以科學技術辦公室的名義繼續負責民用方面的全國科技工作的管理。

聚焦在電信、資訊、資安、網路、傳播五大領域中,屬於軟體、服務、系統整合、電子商務、數位內容、垂直應用,以及資料經濟帶動的新型態資料服務的推動。 基因編輯技術有多種應用可能性,對各種生物產業包含醫學、植物、畜牧、漁業的未來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目前臺灣還沒有相關法規制定,因此本文將以植物作物為例,探討傳統育種到基因編輯的變化,討論各國法規的制定如何影響農業經濟發展,並探索未來臺灣法規制定的可能性與潛在影響。 1928年,國民政府在完成北伐,在名義上統一中國後,於同年10月3日通過《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並依此法設置行政院(國民政府行政院)。 當時的行政院設有內政、外交、軍政、財政、農礦、工商、教育、交通、鐵道、衛生等10部。

行政院科技部: 資安菁英人才培訓課程-第二期(臺南場)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工作,7月25日至26日,战略院党委书记刘冬梅带队赴上海开展专题调研。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和战略院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所、科技治理与人才研究所、区域科技发展研究所有关同志参加。 推動一般廢棄物、環境衛生、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與環境執法等工作,主軸導入區域環境治理理念、推動數位科技智能管理、健全垃圾妥善清理、政策法令執行事權統一、建構美質環境宜居城市、落實清潔照護以人為本及土水資源永續經營管理。 郭耀煌指出,目前這些相關產業生產毛額約6千億元左右,約26萬就業人口,對照臺灣已有優勢的硬體製造業2.7兆元規模、42萬就業人口,有相當的差距,未來數位發展部將加速軟體服務的成長,這是全球數位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政府的目標是希望加速成長,成為兆元產業。

  • 未來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而委員會的功能除了科技部現有業務外,還負責國家科技發展的整體規畫,預算分配研訂,以及科技研究的整合應用,科技部底下的組織未來不變,交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例如主管各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等。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於1959年成立,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 本文將以三個國際碳權認證組織: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黃金標準以及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為主軸,針對與農業有關的方法學,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進行介紹。
  • 1977年9月,再度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1998年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 其中數位發展部是社會期盼已久,為政府優先成立的專責機關,該部將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統籌基礎建設、環境整備、資源運用等工作,並將會擴增些許前瞻型任務,期待這次組改,促進國家數位轉型,做好相關資通安全維護工作。
  •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19條、第31條、第39條修正草案,由院函請考試院會銜送請立法院審議。

未來數位發展部組織法案送交立法院這個會期審議,待立法院通過後,行政院將成立籌備處,相關人員移撥、資訊系統建置等等,預估6個月到1年內正式成立數位發展部。 以大氣及陸域水體監測為基礎,推動環境資料治理,發展環境監測資訊應用及共通性數位服務,支援環境污染預防管理及環境永續發展。 以「資安即國安」國家戰略為指導原則,辦理資通安全管理法法遵事項,統管共構機房網路主機資源,落實共通性資訊應用服務、共用行政資訊系統、資安資源與共構機房向上集中。 綜合規劃環境政策、制度與相關計畫,掌理施政規劃、管制考核、政策研究、國際合作及科技發展等事項,同時推動臺灣2050淨零轉型「淨零綠生活」關鍵戰略,及負責環保產品管理、處理公害糾紛及公害救濟、推動各類認證查驗及檢驗測定、培育環保人才等業務,以建構淨零綠生活、落實永續環境。 行政院科技部2023 行政院今(25)日通過「行政院組織法」第3條、第4條、第15條修正草案等15項法案及「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19條、第31條、第39條修正草案。

行政院科技部: 相關條目

蘇院長表示,為使數位發展部後續規畫推動作業順利進行,本院先行設立籌備工作小組,請政務委員郭耀煌擔任召集人,邀集相關機關研商,並妥為向立法院說明。 數位發展部底下將新設「資通安全署」,以及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並統管原有的財團法人,包括資策會、電信技術中心、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轉型後之國科會除承受科技部原有業務外,將連接上中下游的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聚焦我國策略布局,並發揮跨域、跨部會協調功能,集中科技發展事務權責,並妥善分配科技經費、優化使用效率,確保政策有效執行。 此次专题调研,使调研组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的学习体会,也为重要论述的理论溯源研究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宝贵资料。

行政院科技部

父親教導我們作人要誠信,並讓我們養成了主動閱讀及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到現在對我來說仍是非常受用的。 自幼父母以民主溝通之方式教育我、讓我在備受關懷、生活小康幸福的環境下成長,因此造就我獨立自主、積極主動、負責之生活及工作態度。 父親教導我們作人要誠信;最讓我受用的是讓我養成了主動閱讀及學習,這個習慣到現在對我來說仍是非常受用的。

行政院科技部: 行政人員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組改法案包括新設數位發展部、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國防部設後備動員署,關係到組織效能、產業發展、國防及國家安全,為總統揭示邁向國家數位轉型、強化國家科技發展、提升後備戰力的重要法案。 其中數位發展部是社會期盼已久,為政府優先成立的專責機關,該部將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統籌基礎建設、環境整備、資源運用等工作,並將會擴增些許前瞻型任務,期待這次組改,促進國家數位轉型,做好相關資通安全維護工作。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19條、第31條、第39條修正草案,由院函請考試院會銜送請立法院審議。 未來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而委員會的功能除了科技部現有業務外,還負責國家科技發展的整體規畫,預算分配研訂,以及科技研究的整合應用,科技部底下的組織未來不變,交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例如主管各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等。

行政院科技部

除「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修正草案將函請考試院會銜送請立法院審議外,其餘15項法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人事行政總部官員今天中午受訪表示,行政院院會這次修正「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除了因應業務及規模複雜的部分三級機關實際需求,調增常務副首長人數為至多3人之外,也將委員會總數由最多8個調整為9個,這是為因應科技部調整為委員會的需求,若不修法,就會與「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抵觸。 「數位發展部並非將所有機關的數位轉型業務拿到數位發展部來做」,郭耀煌說明推動的策略,數位發展部主要負責基礎建設、環境整備、統籌資源的運用規畫,例如對資料治理訂定資料流通的標準及規範,完備法制建構、強化社會信賴基礎,打好基礎環境,中央能和地方政府一起合作落實國家的數位轉型。 國家轉型的三個目標,首先是希望能擴大提供民眾信賴的便民服務,第二是彰顯平等、包容的數位人權價值,第三是將臺灣的數位國力、活動延伸參與國際數位社群,貢獻全球永續發展,成為全球信賴的夥伴。 行政院科技部 (二)科技部更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修正組織法,另配合修正所屬科學園區管理局組織法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設置條例」之主管部會名稱。 科技部晚間發新聞稿,未來組織定位如同國家發展委員會,將以國家整體科技發展的高度,協調台灣數位發展與產業創新,攜手數位發展部、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文化部等,以跨部會、跨產學研的型態,引領台灣軟體、硬體整合創新。

行政院科技部: 习近平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規範化簡稱科技部[1],又簡稱科學技術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國家科學技術事務的組成部門。 另外,強化跨機關的資安聯防機制也是重點,還有建立自主的資安科技,建立早期的偵知及預警能量,降低損害的風險。 「政府也希望積極扶植臺灣的資安產業,如此,串連政府到民間成為公私協力的資安國家隊」,郭耀煌表示。 透過立基風險科學證據及彈性採行不同政策管制手段,分階段逐步擴大至在我國運作化學物質的管理,且以技術分級、專業分工模式,完備災害事故預防與緊急應變機制,達「有效管理化學物質、共創健康永續無毒環境」願景目標。 行政院在民國17年(1928年)成立後,設於南京市國民政府辦公區(即南京總統府舊址,南京市長江路292號,今南京市東箭道19號)之內;抗戰全面爆發後,民國26年(1937年)隨國民政府各機關遷至重慶(後曾為重慶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址)辦公[13]。 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遷至南京市中山北路61号(今中山北路254号)原鐵道部舊址辦公[14]。

行政院科技部

科學技術部主要負責擬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以及科技發展、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組織協調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編制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規劃並監督實施,牽頭建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2]。 行政院組織改造法案今天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表示,正式啟動組織調整,將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強化整合各部會的科技政策與資源,規劃最快 2022 年 3 月掛牌。 行政院通過最新組織改造法案,包括設立「數位發展部」,科技部將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國防部增設「防衛後備動員署」,確立我國數位發展、國家轉型、科研及國防動員等發展,組改法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於1959年成立,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2010年2月3日修正《行政院組織法》,自2012年元旦起該會和原子能委員會合併升格為科技部,原原子能委員會將改組為該部核能安全署。

行政院科技部: 行政院

[11]2022年1月19日,再度修正《行政院組織法》新設數位發展部;原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一)制定「數位發展部組織法」及所屬資通安全署及行政法 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等組織法。 另交通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等相關業務移至數位發展部,配合修正三機關組織法之部分職掌。 第一,成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更有利深化基礎研究並連接上、中、下游的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引領各部會進行科技前瞻研究,並合作制定推動人才的培育、延攬與留用政策,協力發展科研與產業創新生態圈。

1977年9月,再度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1998年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未來該部將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統籌基礎建設、環境整備及資源運用等工作,並擴增些許前瞻型任務,期待利用此次組織調整,加速促進國家數位轉型,並做好相關資通安全維護工作。 第三,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增加對國家整體科學發展、技術研究及應用的規劃、協調、審議、資源分配及管理考核等職責,透過通盤掌握政府科技資源,進行預算審議與資源配置、政策規劃及執行的績效管考評估,以確保政策有效執行。 行政院今天通過16項組改法案,包括將新設外界傳聞已久的數位發展部,統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並將現行的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負責原有科技部業務,國家科研發展及預算分配工作。 民國48年2月1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成立,為政府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專責機構,肩負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以及發展科學園區等三大任務。 另為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結合以帶動經濟成長和國家進步,民國103年3月3日國科會改制為科技部。

行政院科技部: 中央三級機關

由日本農業研究中心NARO為了提高生產力及解決農民高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利用 ICT 技術和AI數據分析之數位平台,透過農機設備製造商、ICT供應商、農民生產現場等數據相互連接、共享數據發... 台灣豐富多樣的海洋棲息地,造就出相較他國平均至少30倍之高的海洋物種多樣性,然而,長期來看台灣沿海生態卻是每況愈下,雖然隨著我國環境意識提升,海洋生態劣化趨勢減緩,但仍無法阻止其持續衰退。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講座教授邵廣昭,根據40多年推動海洋保育與教育心得,點出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現況、五點挑戰及改善建議。 全球乃逐漸重視藍碳,非政府組織以及歐美大企業也都開始積極致力要創造藍碳權,尤其對於化石燃料排放量適中且海岸線廣闊的國家可以發揮極大作用。 臺灣具有豐富藍碳生態系,健康的藍碳生態系所供給的海洋碳匯,政府及民間企業對於藍碳之議題及研究宜開始行動。 行政院於1957年遷入目前的院址行政院中央大樓(通稱行政院院區)辦公,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此路口亦為臺灣公路原點),與監察院隔街相望。

行政院科技部

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指出,未來數位發展部的定位將有三大方向,首先,成立資通安全署、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希望擴增目前政府的資安團隊能量及規模,確保國家資通安全,保障國民安心使用數位服務,確保政府服務能持續運作,保護政府及民間的數位資產,資料是核心的數位資產。 數位發展部將統整現行機關的相關業務,例如通傳會的通訊傳播基礎建設、電信產業發展與輔導,交通部的通訊資訊規畫,經濟部在AI、資安、軟體、數位內容的產業輔導,國發會的智慧政府、開放資料,以及行政院資安處的資訊安全。 科技部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隨著組織法通過,科技部將再度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至於2014年由國科會(當時全稱為「國家科學委員會」)改制的科技部,這次組改將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行政院考量到國家科技戰略需要更大的協調、資源配置,依據過去幾年的經驗,部會的組織型式可能不足以承擔,而回到原來的委員會型態,但是不只是科學,還納入技術。

行政院科技部: 業務單位

蘇院長指出,今日提出的組改法案,包括設立「數位發展部」、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國防部增設「後備動員署」,這些組改均攸關組織效能、產業發展、國力提升及國家安全,這也是蔡英文總統所揭示,邁向國家數位轉型、強化國家科技發展,以及提升後備戰力所需的重要法案。 第二,為強化跨部會及跨領域等上、中、下游的溝通與連結,全方位擘劃科技發展策略,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導入跨域參與機制、集結機關首長與各領域學者、專家,打造一個超越部會立場、具明確跨部會溝通協調功能與權責的組織,把科技政策的決策提升到行政院層級高度,補強台灣科技研發的整合能力。 此次組改法案牽涉到多個部會,包括科技部、通傳會、經濟部、交通部、國發會、行政院資安處、國防部等等,這些機關需要調整組織法,行政院共通過16項組織法調整,除了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將送考試院,再送立法院審議之外,其餘15項法案送立法院審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