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3月獲利2023詳細資料!內含金控3月獲利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ck on July 24, 2021

金控3月獲利

台新金控今天公布最新自結數字,2020年3月自結稅後虧損1.4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20元;2020年首季稅後盈餘25.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1億元、衰退42%。 根據永豐金公布最新自結獲利情況,首先,從6月單月來看,該月賺17.64億元,優於前月及去年同期;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82.09億元,惟年減4.4%、前6月EPS為0.76元。 金控3月獲利2023 4家公股金控9月稅後盈餘合計51.37億元,月減22.7%,主因包括降息加上配合紓困政策,利差持續縮減,以及9月金融市場震盪,銀行金融資產評價收益下滑,且領取股息高峰已過,使股利收入較上月減少。

金控3月獲利

不過,新光金5月單月出現稅後虧損18.51億,新光金發言人李超儒表示,主因為新台幣5月強勁升值2.9角,讓壽險匯兌成本較高,加上5月沒有特別多實現股債利得,因此影響單月獲利,新光人壽5月稅後虧損達22.87億元。 不過,新光銀業務穩定成長,單月稅後盈餘達4.49億元,新光金累計前5月稅後盈餘為97億元,年成長達到38.1%。 國泰金表示,4月展現強勁獲利動能,旗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今年累計前四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亦創歷史次高紀錄。 國泰證券3月稅後淨利1.9億元,累計稅後淨利4.7億元,年成長18%,主因升息循環進入尾聲,證券市場逐漸活絡。

金控3月獲利: 台股ETF新增近百萬股民!熱門前10大一表看 00919最夯

台新金(2887)3月自結稅後淨利新台幣(下同)17.8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0.38元。 日盛金 (5820-TW) 金控3月獲利2023 自結 11 月稅後純益 3.56 億元,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38.84 億元,年增 46.8%,每股稅後純益突破 1 元、來到 1.01 元。 富邦金計劃獲准後在明年首季完成合併日盛金,合併後以富邦金控為存續公司,日盛金控為消滅公司,日盛金控並將因合併消滅而解散。 公股獲利王仍由兆豐金蟬聯,但1月僅賺16.97億元、年減13.46%,最大獲利動能兆豐銀1月只賺10.02億元,主因兆豐銀持有彰銀的股票,也因股價下跌持續認列損失,再加上財務收益不佳,導致1月獲利年減13.26%。

金控3月獲利

國泰金受到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9月防疫險自留賠款 40.4億元影響,前9月獲利年減超過55%;但單月稅後純益仍小賺11.2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3.81元仍穩坐獲利亞軍。 台新金控10月獲利衰退,稅後純益8.1億元,年減22.9%,主要是認列金控取得台新人壽交易合約中的或有價金評價受殖利率上升影響5.37億元,但累計稅後純益和去年相比,成長45%,達185.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50元,表現依舊亮眼。 不過公司表示,前10月稅前淨利136.35億元,仍較去年同年期成長0.5%, 不過因今年度未分配盈餘稅較去年增加1.14億元,因此稅後才會變成小幅衰退。 公股方面,第一金、兆豐金、華南金、合庫金在內9月獲利全比上個月衰退,今年前9月累計盈餘表現也比去年差,不過,第一金又超車成為前3季公股金控獲利之冠,9月稅後盈餘20.83億元,累計前3季獲利147億元,EPS 1.11元;其他,合庫金前3季EPS 1.06元、華南金為1.02元。 開發金說明,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俄烏衝突等變數,大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走勢,但在股債匯市波動幅度加大的環境下,開發金控集團各子公司業務9月份仍維持穩健表現。 中信金去年9月稅後純益為37.02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純益464.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33元,因旗下中國信託產險9月評估未來理賠金額,補提20億元損失,也影響中信金前9月獲利,再加上今年資本市場動盪,讓今年賺的錢比去年少20%。

金控3月獲利: 南亞科去年Q4每股虧損0.37元 全年仍獲利、EPS 4.72元

台新銀行3月稅後淨利13.7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持續穩健,淨收益較前月成長,故整體損益較前月成長1%;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3月底逾放比為0.11%,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183.46%。 台新證券 11 月稅後純益 2.2 億元,主要反映證券市場交易持續熱絡,公司經紀業務成交量及自營營業證券操作績效皆提升,累計前 11 個月稅後純益 16.3 億元,年成長達 151.23%。 對此,台新金表示,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動盪各主要金融市場,導致投資收益部位下滑,影響整體營運獲利表現。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肺炎疫情衝擊國內金控業獲利,各家金控3月單月自結業績出現衰退或虧損!

金控3月獲利

國泰金自結6月稅後純益161億元,月增3倍,上半年稅後純益329億1,000萬元,累計獲利的年減幅也從前月的衰退63%,大舉收斂至衰退約32.9%,EPS為1.98元,獲利也重新回到金控亞軍。 富邦金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429億2,300萬元,累計獲利年減率也從前月的衰退6成、大舉收斂至衰退38%,每股稅後EPS為3.18元。 10月單月稅後純益領先的是台新金37.6億元,台新金表示,主要因台新創投持有鑽石生技股票(帳列FVPL)認列30億元評價利益,也使得前十個月累計稅後純益破百億元至120.2億元,EPS為0.88元。

金控3月獲利: 中信金8月獲利26億元 防疫保單拖累台壽單月轉虧

開發金控指出,全球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開發金控將持續落實風險控管機制以降低營運風險,並專注執行核心策略,維持長期穩健經營發展。 在實現股債利得帶動下,1月獲利王由國泰金217.4億元拿下,其次為富邦金202.35億元、中信金86.71億元,3大金控元月卯起來賺,單月獲利皆創歷史新高。 中信金 (2891) 9月稅後純益達41.84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純益為361.26億元,EPS有1.80元,位居金控獲利第3高。 富邦金寫下五大驚奇,不但前 11 月累計稅前盈餘、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均創下歷史新高,且富邦金合併淨值、富邦人壽淨值也都破紀錄。 新光金則是唯一虧損的金控,3 月虧損擴大,單月淨損 31.16 億元,累計前 3 月淨損 90.82 億元,每股淨損 0.59 元,是 14 家金控中唯一出現虧損的金控。

截至3月底有效卡數達638萬張,年成長17%,維持市場第一地位,除因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持續增加,原Costco聯名卡友亦踴躍換發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近500萬張,且動卡率同步上升,有效挹注整體手續費收入。 開發金自結稅後獲利 14.04 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獲利達332.93億元,年增191.8%,每股純益2.23元。 子公司凱基銀行本月動能主要來自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但為降低利率波動影響,持續調整現有部位而產生部分損失,11月稅後獲利0.35億元,累計稅後獲利37.80億元。 中信金控 (2891) 表示,5月份稅後盈餘為34.75億元,年成長3.5%,累計前5月稅後盈餘278.23億元,累計EPS為1.43元,位居金融業第三名。

金控3月獲利: 被烏俄衝突波及 國泰金認列俄債預期損失26億

凱基銀行維持消金、法金及金融市場等多元業務均衡發展,並受惠自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挹注,八月份稅後獲利為 6.55 億,累計前八月稅後獲利 42.1 億。 凱基證券 8 月份業務表現主要來自經紀業務獲利推升,同時債券及衍商業務亦掌握波動趨勢貢獻收益,八月份稅後獲利 4.41 億,累計前 8 月稅後獲利為 26.02 金控3月獲利 億。 中華開發資本受到國際資本市場震盪走勢影響投資部位評價表現,8 月份稅後損失 0.64 億元,累計前 8 月稅後損失為 9.84 億元。 一、國泰人壽投組優化調節影響獲利:國泰人壽12月稅後虧損57.0億,全年稅後淨利達341.7億。 全年初年度保費(FYP)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YPE)分別為1,293億元及424億元,穩占業界第一。 2022年金融市場波動甚劇,然國泰人壽投資操作平穩,保險本業營運穩健,整體財務表現仍交出良好成績。

考量疫情發展,全國確診人數持續提高,以及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確診率的情形,預估販售量最大之防疫險保單最終確診率將達60%,故提存相關準備金餘額93.8億元。 為強化自有資本,母公司挹注之第二次增資款100億元於12月到位,增資後RBC回升至360%,後續仍將快速處理賠案並持續關注疫情發展。 國泰金去年12月虧112.2億元,主因產險子與壽險子公司都呈現虧損,其中,國泰世紀產險因防疫險理賠,12月稅後淨損57億元,去年全年稅後淨損195.8億元。 防疫保單理賠,由於3月20日起新冠肺炎輕症不列法定傳染病,且5月1日起調降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4月理賠申請案件大幅減少,4月單月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降至5.5億元、今年累計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104.4億元,相關準備金餘額為5.4億元,可用以支應尚未報案之賠付需要。 擁有銀行、壽險雙獲利核心的中信金,在已公布的金控中獲利中領先,4月稅後淨利46.40億元,前四月稅後淨利243.48億元、年成長58.71%,每股稅後盈餘(EPS)來到1.25元。

金控3月獲利: 控10月獲利不理想 永豐金失去唯一正成長

凱基銀行各業務持續穩健成長,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穩定貢獻獲利,三月份稅後獲利5.27億;今年第一季稅後獲利達15.35億。 中華開發資本受惠於國內外資本市場震盪走高,有利投資部位評價表現,三月份稅後獲利為3.30億,今年第一季累計稅後獲利為9.33億。 金控3月獲利 疫情陰影未散,玉山金(2884)去年全年稅後盈餘180.16億元,年減10.4%,累計每股盈餘1.43元;主要子公司「玉山銀行」更是年減16.0%;玉山金表示,是銀行利息收入縮水等因素,衝擊整體獲利表現,今年會持續聚焦跨境整合、數位轉型及風險管理,維持穩健發展。 國泰世華銀行3月稅後淨利29.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91.7億元,年成長33%,創歷年同期新高水準,主因2022年央行數次升息,放款持續穩健成長及外幣有價證券等價量均增,累計淨利息收入年成長逾25%;受惠於信用卡消費金額回升,累計淨手收較去年同期增加。

金控3月獲利

國泰金自結 11 月稅後純益 41.6 億元,累計稅後純益 722.3 億元,持續改寫歷史新高紀錄,年增 22%,EPS 為 5.13 元,無論是單月或累計獲利都呈現雙位數成長。 銀行單月較3月少了2.3億元,證券少了5千多萬元,不過相較去年同期,也還是都還是有顯著的成長。 核心子公司國壽 3 月獲利轉正,單月稅後純益 2.6 金控3月獲利 億,但累計前 3 月國壽稅後虧損仍有 23.4 億元。 〔記者巫其倫、李靚慧、陳梅英/台北報導〕15家金控前7月獲利亮眼,合計稅後盈餘達3999.3億元,再寫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5.4%,且一舉超越去年全年3790.1億元;尤其,「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最會賺,前7月雙雙賺破千億大關,撐起金控獲利半邊天。 至於12日要公告獲利的開發金,旗下子公司中國人壽獲利穩定,6月起碼有20億元上下的獲利能力,開發金能認列近五成獲利,加上凱基證貢獻、凱基銀及開發資本,6月獲利表現預期也不會弱。

金控3月獲利: 金控上半年獲利 國泰金富邦金最亮眼

台新金(2887)今(8)日公布自結4月與前4月獲利數字,其中4月自結稅後淨利8.9億元,較3月衰退一半,主要是銀行證券子公司獲利雙雙下滑,累計前4月稅後盈餘59.6億元,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24%,每股盈餘0.44元。 國泰金指出,6月單月獲利表現強勁,國泰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6月獲利皆創同期新高;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亦創歷史次高紀錄。 國泰金表示,國泰人壽5月稅後盈餘50億元,年成長59%,累計獲利660.4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主要是投資績效良好,避險成本管控得宜;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單月及累計獲利也創同期新高。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前5月獲利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富邦人壽受惠投資收益表現亮眼,前5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74%,透過持續實現投資獲利,帶動人壽淨值逾5300億元,淨值比率高於10%,資本適足率(RBC)初估超過300%,資本水準維持良好。 公司表示,單月獲利表現提升,受惠台幣貶值0.93%,匯兌利得有利抑制避險成本,加上公司投資操作平穩,經常性收益持續提升,累計利息收入年成長15%,使整體獲利較上月增長;截至4月底,國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維持在逾420億元的充裕水準。

金控3月獲利

第一金前五月稅後賺106.94億元,年增30.43%;元大金前五月稅後獲利100.85億元、年增近12%,其中元大銀行獲利年成長逾62%,成獲利新動能。 富邦金今天公告6月自結稅後淨利41.52億元,主因認列一次性未分配盈餘稅款41.35億元;累計今年前6月稅後淨利693.76億元、EPS為5.62元,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次高。 截至6月30日,富邦金已取得日盛金73.95%股權,前6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10.1億元。 新光銀行則持續穩定,11 月稅後盈餘 4.17 億元,前 11 月已逼近 金控3月獲利2023 60 億元、達 59.83 億元,年增約 7.3%。

金控3月獲利: 金融存股》誰是今年第1季的金控獲利王?14家金控EPS、配息殖利率情況1表掌握

開發金9月稅後純益17.2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3.21億元,EPS為1.21元,若和去年9月稅後獲利73.29億元,累計前3季稅後獲利306.93億元相比,今年表現較不理想。 元大金9月稅後純益21.03億元,較前月減少約37%,累計前三季獲利196.05億元,EPS 1.57元,以往獲利貢獻最多的元大證,但今年受累台股價跌量縮,9月是元大銀挹注最多,單月獲利7.65億元,元大證券則是6.13億元。 開發金6月單月獲利達51.19億元,較前月大增六倍多,上半年累計獲利突破百億,達到101.01億元,年減幅度縮小至25%,EPS為0.6元。 子公司中國人壽受惠股息入帳與實現股票獲利等,6月單月獲利衝上42.86億元,上半年累計獲利49.27億元,幾乎6月一個月抵半年。 永豐金、開發金累計上半年獲利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永豐金6月稅後純益23.10億元,月增六成多,累計稅後純益100.69億元,年增22.4%,上半年獲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EPS 0.85元。 永豐銀6月稅後純益16.98億元,累計前六月獲利82.44億元,年增近一成,永豐金證券6月稅後純益4.75億元,月增1.2倍,累計稅後純益17.29億元,年增93.8%。

金融股配息穩定的特色,是許多存股族的首選,然而就從去年開始,美國快速升息以及防疫保單虧損的影響下,多數金融股跟著大跌,但也因為金融股有著不易倒閉的優點,這波跌勢反而是長期投資者逢低加碼的機會。 占比最大之車險業務,嚴控核保品質,新、續件業務穩定成長,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10%;商業險方面,持續強化業務篩選,聚焦具成長性之產業,火險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13%;新種險與海上保險亦穩健發展,累計簽單保費皆有雙位數的成長。 4月雖然有美銀行倒閉風暴,但因美國企業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帶動美股走揚,聯準會官員言論偏鷹,致美債利率小幅上揚,並牽動國際美元反彈。 富邦產險6月稅後虧損55.82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虧損33.62億元,主要受防疫險賠款與提存準備影響,6月防疫險相關直接賠款金額為32.8億元、件數8.2萬件;累計前6月直接賠款達48.8億元。

金控3月獲利: 獲利情況

上半年資本市場一片大好,除了以證券為主的金控如元大金表現佳,以銀行、壽險為獲利雙核心的金控表現也都很不錯,如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開發金、新光金、台新金等都已具備兩大引擎。 今年上半年15家上市櫃金控已有11家稅後獲利逾百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五家多出一倍多,多數金控上半年就快賺贏去年全年,推估最快7月,整體金控獲利就可望超越去年全年的3,790億元。 中信金控累計獲利首度突破500億元,前10月合併稅後盈餘504.37億元創下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 29%,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53元。 今年前10月已賺贏去年全年的金控分別是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開發金、新光金、台新金、第一金、合庫金、永豐金、華南金、國票金、日盛金。 第一金 (2892-TW) 自結 8 月稅後純益 20.83 億元,較上月衰退 金控3月獲利2023 12.5%,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 2.3%。

金控3月獲利

富邦金表示,在波動性上升時點,策略上以維持較充足現金流量,能較有彈性因應後續市場之不確定性。 外匯準備金新規自 4 月起適用,3 月底準備金餘額 329 億,高於適用之準備金累積上限 268 億,有助壽險吸收匯率波動,並提供機動調整的彈性。 公股金控方面,兆豐金7月賺27.2億元,前7月賺152.3億元,EPS1.12元,均穩居公股金控第一;至於第一金7月賺20.5億元,雖較6月略減,但前7月大賺129.6億元,旗下「金雞母」第一銀行前7月賺113.9億元、EPS達1.28元,反而賺贏兆豐銀。 前7月富邦金大賺1061.8億元,成功「超車」國泰金的1032.1億元,前7月兩大金控獲利均創新歷史高,合計賺2093.94億元,占整體金控高達52.4%。 至於中信金前7月賺371.6億元、年增37%,穩居第3;元大金也賺223.8億元,為第4家賺破200億元的金控。

金控3月獲利: 國泰金、中信金、台新金、開發金3月獲利概況出爐!

15家上市櫃金控公司2020年全年獲利,不畏疫情襲擊,累計稅後淨利合計3790.8億元,超越2019年的3,499.8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台北富邦銀行2月稅後純益18.2億、年減46.9%,主因去年2月有認列韓國信用卡公司的22億廉價購買利益、基期較高,今年前二月稅後純益48.8億,與去年同期持平。 中信金自結6月單月稅後獲利大賺90億3,800萬元,使得累計獲利同比由負轉正,上半年合併稅後純益288億1,300萬元,年成長13.89%,每股稅後EPS為1.48元。

  • 銀行獲利亮眼、人壽虧損減少、票券獲利成長等影響下,14家上市金控今年前二月稅後純益合計479億元、年減53.8%,衰退幅度較1月年減62.9%減少,前二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由富邦金(2881)(2881)、兆豐金蟬聯一、二名,中信金上衝至第三名。
  • 中華開發金控(以下稱「開發金控」)今日公布上月獲利,三月份自結稅後獲利為新台幣(以下同)19.48億,今年第一季累計稅後獲利35.02億,每股盈餘為0.21元。
  • 富邦金控10月底淨值約9,070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68.84元,現金增資於10月完成後,本公司普通股股數為11,804,964,394股,反映於10月之每股盈餘(EPS)及普通股每股淨值;另外,截至10月31日,富邦金控已取得日盛金控58.04%股權,而富邦金於10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0.9億元。
  • 中信金控 (2891) 表示,5月份稅後盈餘為34.75億元,年成長3.5%,累計前5月稅後盈餘278.23億元,累計EPS為1.43元,位居金融業第三名。
  • 國泰投信3月稅後淨利1.6億元,累計稅後淨利3.8億元,3月底總管理資產規模達1.4兆元,再創歷史新高,資產管理規模穩居業界第一。
  • 截至 11 月底,個體淨值項下「金融資產」之未實現評價餘額 (URCG) 約為 1640 億元,比起前一月的 1520 億元持續攀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