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達英業達2023詳細攻略!(小編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5, 2020

英華達英業達

在2000年自母公司英業達(2356)分割出來的英華達(3367),今(22)日再度宣布併回母集團內。 英業達與英華達今日宣布雙方合併換股,以1股英華達換發1.68股英業達持股。 英華達資深副總陳烈宏說,母公司英業達有PC基礎,而英華達有無線通訊的經驗,因為PC與無線產業的分野日益模糊,彼此客戶與產品亦具互補性,整合具綜效。 英業達是源自台灣的跨國科技公司,創立於 1975 年,英業達從計算機起步,奠定了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專業代工的穩固基礎,邁入21世紀,更投入雲端運算、邊緣運算、5G、無線通訊等高科技產品的領域。

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透露,公司為強化智慧製造產能,已在馬來西亞、河內完成設廠,馬來西亞生產基地位於檳城,隨著疫情趨緩,馬來西亞及河內據點的客戶都開始啟動增單。 英業達、英華達在越南即將成立的子公司目前仍在進行相關設置流程,已率先取得河內市富川縣大川社南河內支持性產業工業園區第一期CN03地塊土地使用權,英業達為此出資1573萬美元(約新台幣4.8億元),英華達則出資737萬美元(約新台幣2.2億元)。 英華達英業達2023 英業達(2356)(2356)今(11)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總經理巫永財表示,2023年整體個人電腦(PC)市場需求下滑,但是英業達因為接到更多案子,2023年筆電將會成長,另外,伺服器與智慧裝置兩大類產品,明年也將較今年成長,使得2023年營收將個位數成長。 不過,手機ODM與品牌業者則認為,整個英業達集團的智慧型手機研發資源不足,而且英業達、英華達除了電信業通路客戶外,在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客層也不夠紮實,在今年以來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之下,決定走向整併一途。

英華達英業達: 全球運籌

陳烈宏表示,母公司英業達一直在筆電(Notebook)、伺服器端(Server)有很好的客戶基礎,而英華達則集中發展短小輕薄的手持終端(handhelds)產品,雙方產品與客戶都具有互補性;在考量未來科技發展,已經不是可以單打獨鬥可以應付,所以決定整併。 為讓組織持續成長茁壯,英華達發展出一套實現願景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產品與技術」、「客戶導向」及「系統運行」。 因應大環境局勢瞬息萬變,英華達在產品開發、設計及製造過程中符合各項客製化需求,採全球分佈製造管理,迅速於各據點間進行分工整合,將企業價值最大化。 英華達於大中華區、東南亞、東北亞及北美等地均設有據點,為了有效串連各營運點與生產基地,組織內的資源皆以事業、功能及區域等面向進行高度整合,如此不僅可符合特定業務所需,簡化與客戶及供應商間運作模式,並保有組織管理的彈性和效率。 展望2023年伺服器,英業達伺服器事業群總經理蔡枝安表示,2023年將個位數成長,其中,來自企業端伺服器的需求將是是持平或下修,至於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客戶需求是成長的(大部分是兩位數成長),加上我們自己有獲得較多的市占率。 他說,以前電腦、通訊產業是一個可以明顯分野的產業,但是在未來發展上兩種產業的界線越來越不清楚,所以從產品線、研發資源的整合,都可以產生很大的綜效。

英華達英業達

英業達(英語:Inventec)是成立於1975年的臺灣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於台北,主要從事计算机、通訊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領域的研發和製造。 除了越南之外,英業達2023年也將於歐美擴產,董事長卓桐華先前提到,英業達已正在歐洲捷克擴展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產基地,明年也會針對墨西哥廠展開新投資,不光是智慧裝置明年將有新進展,在新客戶加入之下,筆電業績也可望成長,伺服器業務更會持續看見綜效。 英業達表示,與英華達將在越南設置的子公司,尚需時間完成營運計畫,現階段預計會在明年底完工並陸續投入使用,將以此新廠作為英業達集團在越南佈局的新開端,初步規劃新廠生產智慧裝置產品,未來不排除投入其他產品線,也可能有其他擴廠計畫。

英華達英業達: 發展歷程

英業達集團今天的股東會上,同時公佈去年營收637億元,稅後純益31億餘元,並決議股利分配為每股2.5元,其中2元為股票股利、0.5元為現金股利。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即以「創新、質量、虛心、力行」為經營理念,投入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從計算器篳路藍縷的時代,經歷電話機的全盛時期,現今已邁入行動運算、無線通訊、網路套用、數字家庭與套用軟體等高科技產品領域。 目前每年筆記型計算機產能配備預計可達3000萬台、企業伺服器可達300萬台及500萬台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伺服器製造商與全球前五大筆記型計算機代工廠,2008年整體營收達到107億美元,較前一年大幅成長33%。 英華達英業達 至於2023年智慧裝置展望,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表示,今年智慧裝置業績受到封控衝擊,2023年將會成長,因為全球製造佈局已經展開,搭配馬來西亞、台北,以及中國大陸產能,順利出貨。 明年第1季越南廠建好,第2季開始出貨,有獲得新客人與新計畫,使得明年比今年的業績成果更不錯。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代工大廠英業達(2356)今天表示,越南擴產計畫持續進行,即將在越南設立子公司,目前已在於當地取得新廠土地使用權,預計2023年底完成新廠建置,首階段將生產智慧裝置產品,並視情況調整產能運用。

英華達英業達

而在合併基準日為今年10月7日方面,陳烈宏表示,按合併法規的時程規定,須要耗時約半年時間才可以完成。

英華達英業達: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英業達(2356)(2356)新任董事長葉力誠昨(13)日表示,因應地緣政治影響,英業達已啟動生產基地移轉,除了持續擴充歐洲捷克、美洲墨西哥等地產能外,子公司英華達也朝東南亞擴廠,旗下越南河內廠已在試產,成品質量及效率都讓人很滿意,可確實支應客戶訂單。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2356.TW) 在 O-RAN Alliance 舉辦的2023年春季全球 O-RAN PlugFest 大會實作 IPS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室內定位系統,以優異測試效能成功取得 O-RAN 認證。 O-RAN Alliance PlugFest 大會在全球進行多次現場測試,以測試不同供應商的開放架構與技術並展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業最新研發成果。

「英保達」則鎖定通訊、寬頻市場,以生產網路電話、數位相機為主。 另外,今年第四季起,英保達與工研院電通所合作研發的雙頻GSM手機亦可量產,並以OEM代工為主,與自有品牌的手機產品有所區隔。 此外,「英新達」負責網路應用軟體業務,而新成立的「英華達」則專責IA製造。 「無敵科技」則著眼無線通訊產品,及自有品牌IA生產與行銷,新產品將於下半年陸續上市,同時,無敵已購下大陸蘇州2萬坪土地,用以加蓋廠房、增加產量,今年營收目標為30億元。

英華達英業達: 集團簡介

英業達集團今天(4/24)宣布將原來的「網路終端機事業群」獨立,成為「英華達」公司,專攻資訊家電(IA)產品的研發、製造,新公司明年營收將在100億元以上。 繼去年的組織重整,英業達集團為進軍資訊家電,再度宣布獨立英華達公司,並積極投資網路服務事業,集團內的專業分工局勢已逐漸成型。 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指出,著眼於資訊家電趨勢,獨立的英華達公司將經營IA平台的軟硬體研發,以及系統整合方案,公司資本額11億元,由英業達集團百分之百持股,並由葉國一兼任董事長,集團副總裁張景嵩任總經理,明年營收目標為100億元以上。 在資訊家電的佈局上,除硬體設備的生產,英業達集團去年中開始的組織調整,也確立了各公司的專業領域。 英華達英業達2023 英業達集團總裁李詩欽表示,目前集團下由母公司英業達負責筆記型電腦及伺服器產品的代工生產,同時,集團下轉投資英資達、英保達、英新達、英華達、無敵科技及華虹電子等子公司。 李詩欽進一步說明,「英資達」主要從事網路內容、網路服務、多媒體等業務,並負責自有品牌的IA產品行銷,其中也包括9月即將上市的WAP手機,並成立WAP內容網站,今年營收目標為20億元。

以英華達為例,完成移轉後,上海廠產能比重由過往逾八成降至46%、南京為14%,馬來西亞占30%、越南雖為新設廠址,比重也有一成。 巫永財表示,第4季比較保守,預估第4季營收接近第2季的1350億元,預期筆電與消費性產品出貨都會減少一點,至於企業相關產品出貨則多一點,第3季是2022年營運高點。 英華達發言人資深副總陳烈宏表示,母集團英業達持有英華達股份為43.79%,將以1:1.68股的換股比例取得英華達流通在外的56.21%股權。 所以,以英華達現有資本額53.76億元計算,預計英華達併回到英業達,英業達將發行5億餘股、讓英業達資本額增加約50.5~51億元。 目前英華達最重要的任務是將上海廠、河內廠、馬來西亞廠的產能填滿,目前訂單客源來自歐洲、日本等地,預計最快下半年有機會填滿。 針對北越近期傳出缺電問題,何代水表示,英華達雖然較晚進入越南,但也因為廠房較晚建設,廠內設置更完備的發電設施,效能可達4000kBA,能確實滿足產線需求。

英華達英業達: 公司製造基地

英華達擁有OKWAP自有品牌手機業務,亦曾替Palm代工過智慧型手機,但是因手機代工產業競爭激烈,讓英華達始終沒有取得太多的通訊業商機。 英華達英業達2023 英華達是在2000年自母公司英業達分割出來的無線通訊部門,並在2005年10月正式以承銷價格108元掛牌上市,2006年年初股價最高一度來到238元,主要反應iPod代工訂單效應。 而近年來,英華達在智慧型手機ODM發展受限,而母集團爭取到的HP(惠普)平板電腦代工前景亦尚未明朗,所以兩家公司訂在6月份股東常會通過合併案後,合併基準日訂在今年的10月7日,屆時英華達將終止上市並撤銷公開發行。 為何會以子公司方式整併,而不是將英華達直接併回母公司英業達?

英華達英業達

對此,陳烈宏說,兩家公司都有現行的客戶與訂單,為了維護對客戶的承諾,並將影響性降到最低,所以採用100%子公司方式整併。 在宣布合併後,研發團隊初期仍是獨立運作,重覆功能團隊人才則會整合,例如兩家公司都有無線技術團隊,在無線網路研發資源可互通有無。 在此次測試中,英業達展示與國立大學合作基於 Service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SMO) non-RT RIC 應用的具體案例,共同發表 rAPP 和 MEC 結合的 IPS 室內定位系統,精準定位符合智慧工廠多樣性 OT 應用。 此外系統於多個 rAPP 同時運作時,仍保持高穩定度及優越表現。 此創新之定位技術整合於 MEC 中,綜合慣性數據與電磁波資訊,使rAPP克服硬體限制,在 3GPP R15 展現出色定位表現,甚至接近 R16 所能達到結果。 英業達成立早期從事製造計算機、電話機,後又進入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製造領域,近年來開始邁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智慧裝置及物聯網等領域。

英華達英業達: 通訊業競爭激烈,英華達併回母公司英業達

英業達(英語:Inventec)是成立於1975年的臺灣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於台北,主要從事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領域的研發和製造。 英業達集團今天(4/24)宣布將原來的「網路終端機事業群」獨立,成為「英華達」公司,專攻資訊家電(IA)產品的研發、製造,加上積極投資的網路服務事業,英業達集團內的專業分工局勢已逐漸成型,今年集團總營收則上看1000億元。 英華達英業達2023 陳烈宏表示,手機佔英華達目前營收比重約10%;而最大客戶則是美系MP3品牌廠。

英華達英業達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