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股8大優點2023!內含海運股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May 14, 2019

海運股

大陸延長限電、出貨放緩,加上北美需求並未明顯放大,導致貨櫃海運價格向下的隱憂升高;業者說,年初迄今運價跌幅逾3成,9月運價是否有撐,將成貨櫃榮枯轉折點,並牽動第4季歐洲合約價談判走勢,但情況不容樂觀。 長榮航空大股東在近期不斷賣股引起市場討論,法人分析,以長榮航空的營運表現來分析,第3季獲利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大股東賣股並非看壞未來展望,而是長榮集團進入分家階段,所以不用過度擔心是看壞市場變動出脫持股。 長榮海運(2603)今天公告,之前申報採用鉅額交易的方式出售手中持有長榮航空股票,預計將賣掉37.5萬張,8月14日以34.1元賣出5萬張之後,陸續採鉅額方式賣出,21日以高於市場價格35元進行鉅額交易賣出32.5萬張,截至目前為止,37.5萬張已經完部出售完成。 貨櫃三雄除息秀將登場,長榮每股配發現金股利70元,預計6月30日除息,陽明海運(2609)(2609)每股配息發20元現金股利,目前還在討論除息日期,萬海每股配發5元現金股利,三家公司合計將發出超過2,300億元的股息。

海運股

台大資工的學弟前幾天請我吃飯,因為他上個月聽我講一個訊息,讓他改變一支股票決策,少賠了1000多萬。 這就好比很多放空特斯拉慘賠的法人,不斷質疑特斯拉股價過高,但只要馬斯克可以說服更多人用高價位買進,那 7 千億美元的市值就是合理的。 J Mintzmyer 期望供應鏈瓶頸在明年 2 月能有所緩解,接下來的一年可能會有一個更平穩的 2022 年假日購物季,儘管高運費很有機會會持續下去。

海運股: 陽明( 3 月第一次處置

上海航交所11月11日公布最新SCFI綜合指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呈現連21周下跌,已經跌破2021年,跌幅更擴大至8.6%。 從目前運價來看,海運第4季也有可能旺季不旺,貨攬業者認為,隨著運價快速回落,不排除貨主仍有與船公司重新議約的可能。 關於這個問題,業內人士紛紛跳出來反駁,美洲線全球第四大航商「海碩集團」指出,因為通膨問題,今年美國進口商是有減少進口量,估計減幅約在2成左右。 國內航運業者:陽明(2609)與台驊(2636)、中菲行(5609)也都認同海碩看法。 也就是上海解封後美洲線復甦情況不如預期是事實,但就此斷言美國進口需求將如斷崖式跌落,未免危言聳聽。 長榮(2603)日前舉辦年度股東會,會中通過2022年營業報告以及盈餘分配案,長榮去年EPS來到87.07元,並將配發現金股利70元。

海運股

Flexport海運與空運總裁曼德斯說,電子產品、高科技及服飾業的庫存「實在太多」(way too much),家具業者的庫存則在正確水準,「我們或許需要年底購物季出清這些庫存」。 長榮航空今天最高來到34.65元,漲幅達5%,長榮航空大股東近期不斷申報賣股,引起市場各種揣測及討論,法人分析,長榮航空賣股可換一個角度想,有另一邊的大股東願意用34.1元及高於昨天收盤價格33元來買,代表接手的人看好未來成長力道。 中國大陸因有「世界工廠」之稱,上海、寧波、天津、大連、青島、廣州、深圳、廈門等主要港口進出貨運量當多,我主要貨櫃進出港高雄港的貨櫃量早已落在其後,但兩岸港口有競合關係,且大陸一直是我重要的貿易夥伴,故兩岸海運貨櫃量一直占我全年貨櫃量極大的比重。 兩岸海運直航於今(2023)年底屆滿15周年,是繼空運之後另一個重要兩岸大三通,陸委會指出,兩岸海運直航自2008年12月15日實施以來,縮短兩岸海運運輸的時間與成本,提升交通運輸效能,強化台灣在亞太地區經貿樞紐的位置,大幅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也開啟台灣農產品行銷大陸新契機。 投資人喜歡高股息ETF,這股熱潮持續發燒,近期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已經雙雙突破2000億元關卡,而總計高股息ETF規模也突破5000億元,幾乎佔台股ETF的一半。

海運股: 貨櫃海運價一路往下跌,航運股榮景已成過去式了嗎?「這個月」為海運榮枯關鍵時間點

除了在不同平台上推廣各地「風土條件」(terroir)相關知識,也要推動法國本地人的「葡萄酒旅遊」,帶領遊客參觀葡萄園、釀酒廠、品酒,認識環境與酒種,「否則很可惜,這也是文化的流失」。 全國跨職業葡萄酒委員會主席法爾吉(Bernard Farges)今年2月哀嘆,全法國葡萄酒的剩餘庫存高達3億公升。 台驊第三季就因投資的航運股大幅修正,蒙受逾4億元短期業外損失、侵蝕EPS 3.33元。 手機、網通、記憶體等產品也傾向採用 BT 載板,即便過去 10 年晶片需求越來越高,ABF 載板廠商仍難以拉高產能利用率,大客戶 Intel 甚至讓廠商之間互相殺價。 不過她後來才發現除權息會扣股價,「感覺應該是不會填息啦⋯我也不知道」,向網友請益該不該參加除權息..... 至於個股期貨,雖然買進、賣出都需交易稅與手續費,但交易稅只有契約金額的十萬分之2,手續費則是每口固定費用。

海運股

有船商為拚現金,造成美西線現貨出現每40呎櫃1500~1600美元的成本價,除第3季外籍船商獲利恐年減,被視為資產的船舶價格也跟跌,若船價跌幅進一步擴大,專家提醒,船商未來還將面臨資產減損的攤提壓力。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中國人有句俗話說:「風水輪流轉」,現在表現差的,不一定未來也一樣會這麼差;現在的當紅炸子雞,未必半年之後還是人見人愛。

海運股: 全球海運又塞港?真相曝光太慘了!這些行業淪落重災區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海運業跟航空業類似,是個高資本投入,但回收期較長的產業,沒有廠商有定價能力,依市場供需決定運價。 而且比較無法形成技術上的優勢累積,因此透過大規模經營來攤低成本,以及航線上的互補是相關業者持續努力的點。

由於從陽明(2609) 3/23 ~ 4/7 的走勢,就可以判斷 4/8 盤後很可能再次被處置,基於 1/5 及 3/23 兩次處置後隔天都大跌的經驗,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人,都選擇在 4/8 先賣出手中的陽明(2609),待股價因處置大跌後再買回。 陽明(2609)出處置前的 3/31 ~ 4/7 連續 4 個交易日大漲,累積漲幅達 30.93%,結果出處置後才一天,就因為處置期間漲幅過大,再度被關起來,且這次由於是第二次處置,每筆搓合時間直接從 5 分鐘擴大到 20 分鐘。 至於基金歷年的績效表現,成立時間較長期的基金,近一年以來都有不俗的成績;而成立時間較短的合庫台灣高科技基金,因相關數據較少,所以還需持續觀察。

海運股: 航運市場現況概觀

重要運價指數3》WCI世界貨櫃運價指數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WCI)是由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和新加坡Cleartrade Exchange 共同推出,於每週四發布全球8條重要航線(包含上海 、紐約、洛杉磯、鹿特丹、熱內雅等世界大港)之最新報價。 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FBX指數顯示,FBX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3,185美元,已經又比9月幾乎砍半。 重要運價指數2》FBX波羅的海全球集裝箱指數波羅的海全球貨櫃運價指數(FBX)是全球12條主要貨櫃航線的加權平均值,每日更新一次。 SCFI於每週五下午3點(北京時間)公布,報價單位視不同航線而分(TEU或FEU),由於上海港已經自2010年起就正式超越了新加坡港,成為全球貨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因此SCFI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 海運業又依照貨品種類以及船舶設備的不同,可以再分為「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2類。 海運股 我國貨櫃航運的代表企業為長榮(2603-TW)、陽明(2609-TW)以及萬海(2615-TW),合稱貨櫃三雄。

海運股

如果是用租的,租金成本也很高,一艘中型的貨櫃輪,平均一天在海上的成本,就要10萬美元左右(依市場行情浮動)。 其中中游的航運公司最重要,一般我們談航運產業,主要指的是中游的航運公司。 我知道這裡最近可能有很多新手來看,所以我還是要做個風險提示,神人們敢重押、或適度槓桿,在於他們很清楚自己這筆交易的勝率和賠率都極高,所以機會來了一定要把握,如果真的狀況變了,發的下一張牌很爛,他們也會馬上縮手,當機立斷砍,這才是專業Poker該有的表現。 所以學弟並沒有讓持有市值失控,他現在有9億,他的中長線部位基本上就是9億,並不會超過,偶爾看到送分題會押超過,但這風險不高,因為短線送分題交易只有幾天,不賺白不賺。

海運股: 航運股年終

關注我的社群、FB、LINE、YOUTUBE,你可以隨時跟我對時對價,支持我的很感謝,想跟上的更歡迎。 但若買進相同價位的現股兩張,至少需要2,000,000元資金,買賣交易成本(證交稅+手續費)超過萬元,即便券商通常都會給予手續費折扣優惠,整題而言仍然所費不貲,對於交易頻率甚高、成交金額較大的投資人,成本差異相當可觀。 如果投資人在股價1,000元時做多一口,原始保證金約需270,000元,後續同樣在1,000元平倉賣出,就算單邊手續費是高於市場普遍行情的100元,整體買賣交易成本(期交稅+手續費)也才不到300元。 其中,不含ETF期貨的個股期貨交易量為7,499萬4,818口,較2020年大幅成長190.26%;小型台指期貨交易量為7,178萬9,417口,年增19.55%。

海運股

近期日本排放氚水事件,引爆南韓與中國大陸民眾非理性囤鹽,經濟部今(27)日指出,台鹽公司的產能充足、存量足夠,鹽產品送檢品質也安全無虞,請大家安心使用、適量購買,但為了身體健康,食用鹽適量就好,不要過量、也不用囤積。 陸委會宣布自9/1起恢復兩岸團體旅遊,第三地陸客來台觀光、陸籍團客來台、台灣組團赴陸都將恢復,帶動今(25)日相關族群股價強漲,觀光餐旅股燦星旅、寒舍等6檔個股亮燈漲停,航空股盤中小漲,台灣虎航尾盤急拉收漲逾3%。 今天台股早盤廣達 (2382-TW)、華碩 (2357-TW)、技嘉 (2376-TW)、緯創 (3231-TW) 等電子股開低振盪,連昨日表現強勢的欣興 (3037-TW) 也走弱。 市場專家指出,台股大盤今跌破月線位置,且月線下彎,大盤恐回測前波低點,大盤要走穩,也需要國際金融局勢的走穩相配合。

海運股: 相關

3.盈餘的不可預估性,讓偏好成長股的投資人大舉湧入傳產股,傳產電子化成為 2021 年題材股的主旋律。 而小船為主的 BSI 指數(綠色縣)價格較為平穩,但近半年 BSI 指數有不斷創高的趨勢,截至 5 月份已經創下 5 年新高。 此外,包含COSCO、ONE及ZIM都已通知客戶,將從2月1日起調漲亞洲至美國的綜合費率附加費,每40呎櫃調漲1000美元,長榮跟HMM每40呎櫃也調漲1000美元,冷凍櫃更調漲2000美元。

海運股

本站日前曾報導,PTT上有位持股長榮(2603)破萬張的「航海王」robertshih,光靠1檔股票身價就上億元。 他今(3)日總結2020年投資績效,全年的收入增加了3.8億元,股票總資產來到4.8億元,堪稱是風光無限的一年,而一切傳說的起源,則要追溯學生時代,從線上博弈網站領到的1420元本金說起。 海運股 5.散裝航運出現三大結構性改變:限制碳排放加速舊船退場、廢鋼價格大漲加速散裝船的退場、過去 5 年造船數大減,當這三項催化劑不斷發酵,2021~2022年某個時間點有機會出現大缺船。

海運股: 全球海運又塞港?這些行業淪落重災區

2021年,長榮海運(2603)發出平均40個月的年終獎金震驚市場,航運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好行情也讓航運股成為投資人追捧的熱門標的之一。 貨櫃航運業沉潛多年,2020 年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打亂全球航運運務,在缺櫃、塞港的情形帶動之下,海運的運價週週飆漲,迎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行情。 海運股 成本方面,以長榮海運為例,進出港口的相關費用為大宗,還有轉運成本、船租成本、燃油成本,其中變化較大的燃油成本跟航空業一樣,較低的油價會帶來較佳的獲利表現。 如果你想投資貨櫃航運,又對航運股不熟的話,那你一定要知道貨櫃航運必看的 2 個指標:SCFI、CCFI,這兩個指數是每周五的下午 3 海運股 點會更新,會直接影響貨櫃航運的報價,而報價就會影響著股價,因此這兩個指標你一定要留意。 貨櫃輪確實有高EPS、高淨值比、低本益比等優勢,但這些優勢不會帶給股價有大漲效果。 雖然能有個底,但缺乏讓股價大漲的想像空間,投資人就只剩下區間賺取價差的機會。

本文僅作者個人投資心得筆記,不構成任何形式之建議及推薦或招攬邀約,請獨立思考進行投資決策 。 全球機構都在下調各國GDP,代表經濟狀況不是很好、需求也不佳;貨櫃與景氣聯動很高,景氣越好,運的貨物就多,景氣不好的時候,需求也會減少。 市場都知道貨櫃輪財報好,這一波雖然跌很多,但上方套了很多籌碼都沒有賣出,所以就變成上檔壓力大,而且想買的也都買了,導致沒有什麼追價買盤。 回頭看 2018 年的國巨(2327),1300 元的股價確實嚴重高估,但在市場共識最狂熱時,全市場的成交額都集中在被動元件身上,500 元買進的人也確實可以用 1,300 元賣出,那當下 1,300 元就是合理的,此時就算不追高,也千萬不要出手放空,因為永遠不知道投資人狂熱起來,可以把股價推到什麼樣的高度。

海運股: 本金7年滾逾9億!PTT「航海王」操作2密技:看準這檔all in,至少還會漲一倍

美國大型零售業者去年因消費需求激增,加上運輸瓶頸嚴重,因而急於累積庫存,甚至不惜租船運貨,但現在隨著通膨壓力日增與燃油價格暴漲,民眾開始緊縮荷包、減少消費反而面臨積累太多庫存、導致倉儲成本增加的困境。 貨櫃航運主要以定期航線為主,載運的貨品則多為工業製成品,與全球消費市場具有高度連動關係。 舉凡運力平衡、油價走勢與收取附加費與否,皆會大程度左右貨櫃航運產業的利潤狀況。

海運股

波羅的海全球貨櫃運價指數(FBX)是全球 12 條主要貨櫃航線的加權平均值,每日更新一次。 今周刊編按:長榮海運(2603)去年獲利大躍進,每股賺87.07元,日前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70元現金股利,週四(5月31日)晚間重訊公告,訂除息交易日為6月30日,除息基準日7月8日,現金股利發放日7月26日,如果因實際作業時程變更,導致股利無法在7月26日發放,將另行公告股利發放日。 不同於CCFI與SCFI是代表貨櫃運輸價格的指數,BDI(Baltic Dry Index)則是代表散裝船貨運的指數,由英國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編制發布,可以代表散裝市場運費的行情,如煤炭、鋼鐵等。 船舶成本:船舶成本是船公司最大的成本之一,分為自有船及租船,自有船的部分造價非常高,根據2021年的新聞,長榮海運訂造一艘2.4萬TEU的貨櫃輪(能裝2.4萬個20呎貨櫃),造價為1.4億美元。

海運股: STEP 1 前往「TradingView」網站並搜尋「海運股」的股票代號

回到股票價格身上,EPS 及基本面就相當於食材的成本,我們當然可以用各種基本面或海外同業來評估價格是否合理,而手上有股票的法人、或一般散戶,就會想辦法透過研究報告、媒體熱度及網路論壇力量,提出自己的觀點(餐廳銷售話術、行銷包裝),來提高同樣食材成本下的單位售價。 由於處置期間無法當沖,成交量也急速萎縮,3/23 ~ 4/7 處置期間,陽明(2609)成交量從 20 ~ 30 萬張,掉到剩 9 ~ 10 萬張。 3 月初陽明(2603)及長榮(2609)股價逐步墊高,並逼進 1 月初的前波高點,就在這個時候,證交所對陽明祭出了處置股措施,3/23 陽明攻破 35 元後隔天,陽明(2609)股價因處置股措施大跌 6.56%。

在垃圾堆中找黃金 — 海運業(一)一文中,作者也提供一些較為實務操作方式可供參考。 此外還有像是 2019 海運股2023 年將實施的壓艙水管理系統等規範,都影響著包含造船、二手船、拆船、航運、租賃等業者的行動,像是壓艙水管理原先預定在 2017 年實施,再延後實施之後,原先緊迫的拆船需求就稍微緩解,也間接影響了市場排除老舊船隻供給的速度。 法規方面的影響很關鍵,例如必須開始淘汰舊船以及購置新船或是環保船、新設備等等,考驗著業者的投資眼光,若能在適當時機投資資產,未來也能夠獲得較佳的資本投資報酬。

海運股: 海運龍頭馬士基營運表現具指標性

長榮去年每股盈餘45.57元,現金股利18元,配息率不到4成,不過,同時宣布辦理現金減資,幅度達6成,每股將退還6元給股東,減資後股本將至211.64億元。 但市場傳出減資這部分法人無法認列收益,仍以18元現金股利看待股利政策,手上持股鬆動。 另外,今天台指結算,外資手上布建空單,有意壓低結算,也是造成長榮重挫原因之一。 海運股2023 航運股近期走勢的觀察,比較重要不是從航運角度出發,要從大盤的信心去看,前幾天市場氛圍疲弱的時候,航運股就是殺盤重心,但今天反彈航運股又漲得更兇,也就是說,航運股目前就是市場的焦點,變成大盤跌的時候跌得更重、漲得時候漲得更多,也就是「對大盤的看法」會比較重要。 但投資要面面俱到,慶龍老師常說,不管你是以什麼形式投身股市,資金永遠只有一套,一定要做最大化的運用,該動作就要迅速果斷,現階段如果有比航運類股還要有成長動能的,資金就要適度變換,時序將進入下半年,第三季旺季行情跟第四季作帳行情,你現在就要開始做好卡位。

  • 過去沒沒無聞的貨櫃三雄,從 5 月回檔反彈開始,竟每天盤據台股成交額排行的前 10 名,陽明(2609)及長榮(2603)更是每天攻占成交額排行的 1、2 名。
  • 慶龍老師也順勢帶龍家軍成員,買進長榮,當時 166、153、144 三次賣點,幫助大家創造財富且避開風險,但賣點越來越低,足見航運股近期已由強轉弱,長榮 6/23 甚至跌破百元大關,昨天 (27) 日,陽明除息所以強攻漲停,也帶動長榮表現,慶龍老師的結論,貨櫃三雄,有彈上來要懂得賣。
  • 根據每家航商業務與客戶類型的不同,船隊會有不一樣的組成,裕民的船隊包含了各類的散裝船,除去四艘長年使用的水泥船,裕民船隊的平均船齡大約在 5 年左右,相對年輕化。
  • 截至10月底,陽明公股持股比例約32%,最大股東為交通部,次要為國發基金,港務公司排第三,持股比率為5.5%。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