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環段進度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March 13, 2022

東環段進度

綠線為桃園都會區捷運路網中優先推動的捷運路線,同時將成為航空城聯外交通骨幹,未來更有望延伸中壢區與大溪區。 中壢延伸線自2014年開始施工以來,便面對新舊號誌系統整合與疫情攪局等問題,終於在今年7月31日,A22老街溪站將通車;而老街溪站至中壢車站區段預計在2028年7月完工通車。 台北市捷運局日前表示,CF670區段工程預算已經從112億調整至167億,但因區域路線道路狹窄,交通維管比較困難,又鄰近民房,且沿線多為岩盤地質,施工特別困難,以致廠商較為保守。 經發局指出,統一在土城建立新北企業營運辦公區,成為市府造鎮夥伴,以「連鎖品牌」、「消費智能」及「活絡商辦」為核心定位,整合集團資源,引進7-ELEVEN、康是美、星巴克及統一佳佳BEING sport等品牌進駐,規劃新創孵化器共享空間,吸引新北市新創企業進駐,為土城挹注產業新能量。 北市捷運局在21日順利完成「捷運環狀線東環段土建基本設計服務暨測量、地質及管線調查工作」委託技術服務評選案,將與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共同辦理相關設計作業。 行經 臺北市民生東、西路、新湖一路、成功路、民權東路、安康路,新北市吉林街、福德三路、同興路、大同路及新台五路。

東環段進度

住在捷運附近雖可享受便利機能,但對於容易被聲音干擾的民眾來說,卻可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新北市板橋區有居民自行用分貝機器觀測環狀線捷運行經時的噪音,分貝竟高達 95 分貝高音! 不過期間內維安工作都依然由北市捷警隊全權負責,以確保期間內維安問題的責任歸屬;此外新北警方未來可能會整合安坑與環狀線警力,成立「安環線輕軌交通分隊」,負責捷運車廂的維安工作。

東環段進度: 環狀線營運權花落誰家?

惟地方主管機關得選擇營運機構,新北市政府係第一階段之地方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則為第一階段之「建設地方主管機關」及環狀線南北環段與全線之地方主管機關[參63]。 針對分段及全線地方主管機關不同一之情事,台北市府曾提出以萬大線及民生汐止線之經營權,向新北市府交換環狀線第一階段之經營權,隨後遭到新北市府婉拒[註3]。 其中,北環段路線行經新北市新莊、五股、蘆洲,並循重陽橋進入臺北市士林、中山區,與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南環段路線則是自文湖線動物園站起,行經臺北市文山區、新北市新店區,與環狀線第一階段之大坪林站銜接,並可轉乘新店線。 捷運局指出,捷運東環段全線採地下型式核定,路線全長約13.12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及一座地下機廠,路線規畫起自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後,經成美橋、南港路至松山線松山站,後經松山路行經板南線永春站,轉至松仁路抵達信義線象山站,穿越景美溪後與環狀線南環段動物園站銜接。 東環段進度 捷運民生汐止線規劃路線行經臺北市大同、中山、松山、內湖及新北市汐止等行政區,與捷運淡水信義線雙連站、中和新蘆線、環狀線東環段及文湖線及臺鐵汐科站路線轉乘。

東環段進度

而第二A階段將銜接第一階段終點岡山車站,行經岡山農工、本洲產業園區、高雄科學園區、高苑科技大學、路竹市區,止於湖內區台鐵大湖車站附近,路線全長11.63公里,共設置5座高架車站,路線長度約7.75公里。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二期(新北樹林線)工程為萬大第一期莒光站至新莊區迴龍站的中運量捷運路線,中途在土城由地下爬昇為高架路段,全長約13.3公里,包含地下段2.8公里及高架段10.5公里,將增設2座地下車站與11座高架車站。 北環段路線自新北產業園區站起,行經新北市新莊、五股、蘆洲,並沿著重陽橋進入台北市士林、中山區,最後在劍南路站與文湖線交會。

東環段進度: 環狀線最後拼圖 捷運東環段明起辦3場公聽會

環狀線採用中運量系統,其中十四張站至新北產業園區站為高架路線,其他部分(十四張站以東、新北產業園區站以北)則為地下路線,為臺灣首條採用鋼軌鋼輪的無人駕駛捷運、以及目前唯一有採疊式高架車站及軌道設計的捷運路線。 環狀線第一階段通車後[參8][參9],乘客可利用該線直接往返新店、中和、板橋、新莊等臺北都會區較外圍之城區,不必再經過台北市中心,縮短乘車距離並分散運量;此外亦串聯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及桃園機場捷運,另可於板橋站轉乘臺鐵與高鐵[參10]。 環狀線是位於臺灣臺北都會區的捷運路線,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主導興建,全線以環狀橫跨臺北市及新北市,代表色為黃色,路線代號為Y。 第一階段(西環段)於2020年1月31日通車,先期由新北市政府委託臺北捷運公司代為營運,之後在2023年5月23日正式移交新北捷運公司營運[參4][參5];南環段及北環段興建中,東環段已獲行政院核定興建進入細部設計中。 另兩市政府達成共識,全線通車後將由單一機構執行營運,後續於南北環段完工前1年決定統籌營運事宜[參4]。

捷運環狀線北還段有共有 6 個區段標,台北 3 段皆已決標,新北 3 段中,蘆洲−北機廠段正在施工中,蘆洲−三重段經歷 5 次流標後預算從 102 億增加至 173 億元,五股−蘆洲段已流標 5 次。 南環段十年前就已規畫要在國立政治大學莊敬外舍興建車站出口,校方也答應配合施工而拆除宿舍大樓,然而莊敬外舍拆除至今都不見南環段動工的身影,引發政大學生諸多不滿。 此外,學生也相當不滿校方規畫的替代宿舍方案,認為新宿舍的費用過高且通勤距離相當遙遠,因此頻頻對校方提出抗議。 南北環段總開發經費約為 1,369.06 億元,不過因為南北環段多個站點已歷經三次流標,因此北市捷運局預估增加 200 多億元的經費以加速環狀線的推動。 但丘麗玲認為,當時松山線興建時,市府也稱要先拿到門票,一直漠視週美里,如今東環段只要求多1、2個出入口還是說要先拿到門票,她無法接受,希望市府作事前能夠多替市民著想。

東環段進度: 科技偵查法延宕多年害詐騙成員全無罪 羅秉成:盼本會期送立法院

北市捷運局表示,柯市長非常重視環狀路網之推動,並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於107年7月成立首都環狀線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追蹤進度。 東環段為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行政院2月14日核定可行性研究前,該局已超前部署,於108年9月25日啟動綜合規劃及環評等相關作業,預計明年初送交通部審議,行政院核定後即可興建。 北市捷運局於7月21日順利完成「捷運環狀線東環段土建基本設計服務暨測量、地質及管線調查工作」委託技術服務評選案,將與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共同辦理相關設計作業。 東環段未來將與已核定的北環段、南環段以及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形成完整的首都環型路網,不僅能因應臺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亦透過捷運串聯既有16條軌道路網,大幅提高大台北地區交通便捷性。

  • 然而南北環因缺工缺料、物料上漲等因素,發包並不順利,南環段CF670A區段標(Y1站-Y1A站)在歷經4次流標後,終於在今年3月工程順利發包;CF670區段標(Y2A-Y05)卻沒那麼幸運,目前已2度流標。
  • 不過期間內維安工作都依然由北市捷警隊全權負責,以確保期間內維安問題的責任歸屬;此外新北警方未來可能會整合安坑與環狀線警力,成立「安環線輕軌交通分隊」,負責捷運車廂的維安工作。
  • 〔記者甘孟霖/新北報導〕「新北市土城區明德段商業用地招商案」得標廠商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將與誠實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斥資六.
  • 環狀線第二階段(南北環段)機電系統工程招標作業,在 2021 年 9 月 30 日確認由法國商阿爾斯通承造,共計生產 29 列列車。
  • 首都環狀線東環段啟動基本設計,北市捷運局表示,東環段未來將與已核定的北環段、南環段以及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形成完整的首都環型路網,東環段最快2023年發包施工、2033年完工,串聯北市16條軌道。
  • 有德安社區民眾表示,當年板南線開通,附近民眾也很開心、覺得是好事,但後來有住戶發現有設出入口的大樓出現裂痕,德安社區14層樓,有3、4棟都是10幾層樓的大樓,大家都擔心影響大樓結構的安全性,希望出入口避開住宅,改移到附近的空地。
  • 東環段都市計畫草案公展前座談會下午在內湖區公所舉行,捷運局指出,東環段涉及都市計畫變更,包括Y35站、Y36站、Y37站、Y39站及通風豎井,其中位在舊宗路一段與行善路口的Y35站將規劃設置3處出入口,其中設在德安印象二期社區外的出入口B,捷運局將採協議價購或徵收取得該私人土地。
  •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二期(新北樹林線)工程為萬大第一期莒光站至新莊區迴龍站的中運量捷運路線,中途在土城由地下爬昇為高架路段,全長約13.3公里,包含地下段2.8公里及高架段10.5公里,將增設2座地下車站與11座高架車站。

這條路線起自捷運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經瑞光路,沿線將連通松山新店線松山站(台鐵松山車站)、板南線永春站、淡水信義線象山站,最後於文湖線動物園站銜接環狀線南環段。 完成環狀路網的最後一塊拼圖「 東環段 」,順利在 2023 年 3 月29 日通過行政院核定! 接下來將陸續啟動細部設計、用地取得等相關作業,北市捷運局預估最快可以在 2 年內動工、 9 年半內完工! 未來完工後,不僅可以串接大台北地區的交通機能,更可紓解內湖科技園區長年交通壅塞的問題、分擔文湖線運量。

東環段進度: 規劃中系統

桃園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均在判決中「苦口婆心」指出,M化車侵害隱私權、資訊自主權,沒有法律授權基礎,不得作為合法證據,相關科技偵查方式,犯罪追訴與權利保障的平衡點,有賴立法機關睿智考量,並盡速衡酌、決定。 市議員張芬郁和里長林溢源均表示,非常感謝公所找出原因解決,近來因氣候變遷,經常出現短時間的暴雨,希望淹水問題解決後,能讓民眾通行和生活不受影響。 大里區公所農建課長何子昇表示,中興路2段排水溝有60公分寬,應不至於發生排水不及情形,初勘判斷有可能是泥沙、垃圾堆積影響排水,決定開挖找原因,經聯繫工程單位在中興路和新南路口開挖後,發現排水溝內有廢油和泥沙堆積凝結的硬塊,還有水泥塊和垃圾,才會影響排水,經清除後,將在下雨時再觀察排水狀況,確認問題是否改善。

深坑輕軌則主要服務新北市深坑區居民與深坑老街遊客,路線起於捷運動物園站,串連木柵動物園與深坑老街,但目前計劃尚未核定。 淡海輕軌目前已通車路段包含綠山線與藍海線第一期路網,藍海線第二期路網將起於捷運淡水站後方廣場,沿金色水岸環河道路,最後抵達淡水漁人碼頭銜接一期路網,路線全長約3.32km,設置6座平面車站。 東環段進度 而新北捷運目前規劃中的路線除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外,尚有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階段、三芝線、八里線)、深坑輕軌、五股泰山輕軌與泰山板橋輕軌。 三鶯線路線全長14.29公里,共設置12座高架車站,並保留未來延伸至桃園市八德地區,與桃園綠線轉乘,未來有望串聯桃園國際機場、高鐵與區域城際鐵路。

東環段進度: 路線

黃線為高雄捷運興建中的中運量系統路線,經鳥松區、三民區、新興區、苓雅區、前鎮區、鳳山區等多個區域,共增設1座高架車站、22座地下車站與1座機廠,全長22.91公里。 東環段進度 第二階段路線則自壽山公園站至輕軌機廠站,約13公里,但當時部分路段需等鐵路地下化完工後始可進行施工,因此較晚通車。 東環段進度 工程在2017年3月動工後,原預計2021年底完工通車,但中間遇到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工程爭議路段而宣布停工。

Y35站所在的週美里長丘麗玲仍憂心說,當時住宅大樓興建結構都已算好,台灣又地震頻繁,社區民眾都不安心,她建議將該出入口移至附近的一處空置綠地,且綠地週邊還是公車站,一來市府不用花錢徵收,二來民眾通行也方便。 王偉解釋,因舊宗路地下有重力箱涵,且考量附近有住宅及商業區的使用需求,同時讓Y35站兩側都保有捷運出入口,因此才在此處設置一處出入口,以後民眾就不用過馬路,可走地下通道。 張澤雄坦言,南北環7個土建工程經費656億,尚未標出的6案,不確定要追加多少預算,雖然市府還有110億工程準備金和物價調整費,但目前評估還差2、300億,讓張斯綱驚呼漲幅超高,已超過原經費的3分之1。

東環段進度: 南北環段

泰山板橋輕軌則接續五股泰山輕軌終點站(F14站),沿塭仔圳重劃區、板橋浮洲都市計畫區,到板橋、土城、中和交接處的農業區,目前計劃也尚未核定。 東環段進度2023 萬大二期截至6月29日的實際進度為17.10%,比預定進度18.08%略為落後;工程則有望在2028年底完工,並預計於2030年6月通車。 業者表示,加油站旁野溪河道目前清淤約7、8成,但不知道下個颱風又會帶來多少雨量、土石,只求受災能降到最低,因為不論道路交通、產業,真的都經不起颱風再次侵襲。

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為台北捷運一條興建中的全新中運量路線,自台北市中正區出發,沿途經過萬華區,再到新北市永和區、中和區、土城區、板橋區、樹林區,最後抵達新莊區迴龍站與中和新蘆線、桃園捷運棕線交會。 捷運局指出,未來東環段將串聯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信義線,並與已核定的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銜接,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轉乘服務,讓台北捷運路網更省時、更省錢及更便利。 另一個方案為堤頂大道案,同樣採全線地下方式規劃,但沿樂群二路、堤頂大道、舊宗路,而未行經瑞光路。

東環段進度: 環狀線西環段

原訂環狀線第一階段(西環段)通車由臺北捷運公司代為營運,而新北政府在 2023 年拿回經營權;而南北環段則表訂於 2028 年底完工,預計未來同樣會由新北市政府接管。 橫跨雙北的捷運環狀線目前僅第一階段、西環段通車,李明賢關心攸關內湖交通的東環線何時動工,但捷運局長張澤雄表示,要視中央審訂結果,核定後辦理細部設計還要1年半,最快2年後、2024年才能發包,由於該段2017年才規畫,速度較南北環、萬大線更快,進度算樂觀。 王偉說,行政院核定後,東環段就能編列用地取得、工程興建等經費,並進入細部設計階段,經費也要上千億,或許能納入前瞻計畫第2期,甚至第3期。 南環段長5.73公里、6座地下車站,銜接環狀線第一階段的大坪林站,終點動物園站;北環段長14.93公里、12座地下車站,銜接環狀線第一階段新北產業園區站,最終到劍南路站。 2023年1月30日,環狀線第一階段通車經營權交接,席間提起東環段進度,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明,交通部要求台北市政府說明未來東環段由誰經營,因此尚未核定綜合規畫案。 李四川強調,「東環段卡的部分都已經解決了」,台北市2022年時已經與交通部開會取得共識,完工前1年再決定由誰經營,若台北、新北兩市談不下來就由交通部指定[參65]。

南北環通車後可串連新店區、新莊區、五股區、蘆洲區、三重區及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區、文山區等行政區,並與捷運文湖線、蘆洲線、淡水線與五泰輕軌、深坑線轉乘,強化捷運路網的完整性與便利性。 「環狀線北環段」路線延續西環段,以新北產業園區站為起始點,採地下路線方式從五股五工路轉以地下方式續沿五權路、沿高速公路南側、穿越中山高速公路接中山一路轉蘆洲集賢路,循重陽橋經士林社子、中正路、至善路至大直北安路與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 此外,中和高架路段為了克服路寬限制,更特別採用全台捷運首見的「疊式高架車站」設計(是目前我國唯一採用疊式高架設計的捷運路網)。 大坑延伸段以綠線舊社站為起點,向東延伸至大坑經補庫地區,路線長2.49公里,增設2座高架車站;而彰化延伸段以綠線高鐵臺中站為起點,往烏日高鐵特定區及彰化市延伸,端點將與彰化鐵路高架化新設的金馬站銜接,路線長6.59公里,增設5座高架車站。 桃園捷運目前規劃中路線除綠線中壢延伸線、大溪延伸線外,也包含棕線、橘線、桃園蘆竹觀音線、林口龜山線、桃園青埔線、中壢新屋線、內壢宋屋楊梅線等多條路線。 目前捷運綠線計畫總進度48.08%,比預期進度超前1.65%,南竹至坑口站預計在2026年12月通車,而八德至南竹則預計2030年12月通車。

東環段進度: 捷運東環段公聽會最終場 民眾憂陷交通黑暗期、藍綠議員爭取增設站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捷運建設近乎掛蛋,其中環狀線南北環段仍有6項土建標停滯不前,年底開工承諾恐跳票,還恐因物價上漲追加300億,東環段待中央審議完畢後發包至少等2年、2031才通車,通車之路遙遙無期,市議員李明賢諷「有生之年恐搭不到」,或到時候得拿老人票。 另外,目前東環段於內湖地區所研擬之方案分為瑞光路案與堤頂大道案,均採「地下型式興建」,仍尚未正式定奪哪條路徑,兩者未來皆會與環狀線採「一車到底」方式結合。 黃線為高捷相當有話題的一條路線,23站當中設有8個轉乘站,乘客可轉乘高雄捷運紅線、橘線、高雄環狀輕軌與台鐵。 捷運局則表示,因2022年底土建招標受到缺工缺料等大環境影響而流標,目前正檢討更改招標策略,並強調進度在可控範圍,力拚如期完工。 截至2023年6月底,機捷中壢延伸線實際進度77.08%,比預定進度76.37%略快一些;目前機捷也預計在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增設A14站,實際進度46.98%則比預定進度47.69%略慢一點。

東環段進度

西環段起始於大坪林站,自大坪林站穿越新店溪,經中和區景平路、中山路、板南路、中正路及板橋區板新路、板橋車站、文化路與民生路、新莊思源路、終於五工路,終點站為新北產業園區站,可以轉乘機場捷運線。 而民生汐止線預計採中運量系統,規劃路線行經台北市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內湖區及新北市汐止區,並預計與淡水信義線雙連站、中和新蘆線、環狀線東環段及文湖線及台鐵汐科站交會轉乘。 東環段全長約13.25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在今年3月29日獲行政院正式核定後,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將啟動細部設計、用地取得,預計在2年內動工,9年半完工,完工後將有望分擔文湖線運量,並紓解內湖科學園區的交通壅塞難題。 捷運局進一步說明,捷運東環段全線採地下型式核定,路線全長約13.12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及一座地下機廠。 捷運東環段規劃路線行經臺北市中山、內湖、松山、信義及文山等行政區,與捷運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信義線,並計畫與已核定的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及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路線銜接,提供轉乘服務。 環狀線第一階段全線皆位於新北市境內,興建費用除中央政府補助經費外皆由新北市政府支出,第一階段列車之所有權人雖為台北市府,然場站、軌道設施之所有權人為新北市政府。

東環段進度: 免費搭乘剩5天 捷運環狀線3月起收費

五股泰山輕軌起於新北市三重區環狀線Y22站,途經蘆洲區、五股區、泰山區,預計與環狀線、中和新蘆線與桃園機場捷運交會轉乘,目前計劃尚未核定。 民生汐止線「汐東線(東湖至汐止區公所)」在今年1月13日已通過並完成基本設計,而台北市原先要啟動東湖到大稻埕段綜合規劃,但後續考量轉乘及系統一致性,由新北市代為規劃興建。 環狀線東環段將與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興建中的南北環連接成「環」,行經台北市中山區、內湖區、松山區、信義區與文山區等繁榮區域,並和捷運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淡水信義線交會。 南環段路線則自文湖線動物園站起,採地下方式沿新光路穿越山區接秀明路二段,經政治大學校內四維道,穿越景美溪後行經木新路再接木柵路、穿越景美溪進入新北市區,沿新店榮工廠地周邊地區工業區旁之防汛道路,續西行於民權路與第一階段路線大坪林站銜接,並可轉乘新店線。 捷運局表示,首都環狀線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追蹤進度,東環段還在做環評作業與綜合規畫,目前啟動基本設計來確認綜合規畫範圍選址,預計明年初送交通部審議,審查通過後才會進行下階段細部設計與預算編列,最快2023年發包施工、2033年完工。

東環段進度

他說,科技偵查相關法律要放在什麼位置、採取何種立法原則,舉例高度法官保留原則,或部分較不嚴重侵害個人隱私者,是否可採取較寬鬆做法,都有待討論,行政院已召開會議討論部分條文,希望盡速達成共識,期盼本會期有機會送立法院。 東環段進度 羅秉成指出,現今詐欺等犯罪大用特用科技之便,但相關科技犯罪偵查手法受限且有爭議,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又不夠,比如監聽,犯罪行為人如今很少用電話聯繫,都用社群媒體平台、通訊軟體,如何有效運用科技偵查網路線上犯罪行為,需要有法源依據,也須注意和人權保障有所平衡。 然而,法務部2020年曾草擬科技偵查法草案,被質疑有侵害人權的疑慮,草案擱置停擺多年,修法延宕至今,直到今年才再擬「科技偵查保障法」草案,送行政院審議。

東環段進度: 環狀線東環段綜合規劃與環評報請中央審議、核定

對此,捷運局表示 2021 年起已將隔音牆衍生至雙弧型來提升降噪的效果,預估完成後整體平均減噪成效可再降低 3 分貝。 西環段列車頭外型採 20 度傾斜流線造型設計(參考海豚外型),車外不裝 LED 顯示器,各車廂下部均設防爬器。 有德安社區民眾表示,當年板南線開通,附近民眾也很開心、覺得是好事,但後來有住戶發現有設出入口的大樓出現裂痕,德安社區14層樓,有3、4棟都是10幾層樓的大樓,大家都擔心影響大樓結構的安全性,希望出入口避開住宅,改移到附近的空地。 行經 敬業三路、樂群二路、瑞光路、陽光街321巷、舊宗路、南港路、松山路、松德路168巷、松仁路、國3甲萬芳交流道、新光路。

東環段進度

由於南北環段早在3年前核定,預計2028完工,市議員張斯綱、汪志冰追問工程現況,張澤雄指出,目前7標案中僅1標成功發包,主因是物價指數波動,加上疫情管制移工進不來,大家都在搶淺盾工班人力,工期約要延後1、2年,約莫是2030年,等於和東環段預計通車時間差不多。 岡山路竹延伸線第一階段預計在2024年完工通車,第二A階段則預計2027年完工通車;規劃中的第二B階段未來也將自第二A階段再延伸至湖內區。 岡山路竹延伸線第一階段將自R24南岡山站,以高運量系統延伸至台鐵岡山車站,長約1.46公里,設置高架車站1座。 岡山路竹延伸線為目前已通車的捷運紅線之延伸,分為興建中的第一階段、第二A階段,與規劃中的第二B階段。 高雄捷運目前有多條路線興建中,包含「環狀輕軌第二階段」「紅線岡山路竹延伸線」「紅線小港林園線」與「黃線」。

由桃園市捷運工程局興建的捷運「綠線」由桃園市八德區建德路起,第一階段路線通往八德區、桃園區、蘆竹區中間經台鐵桃園站,並與機場捷運A11坑口站。 三鶯線為新北捷運興建中的中運量捷運路線,由新北市土城區捷運頂埔站,行經三峽區與鶯歌區,路線範圍包括國立臺北大學、鶯歌車站、陶瓷老街等地。 台北市捷運局日前則說明,目前進度雖落後,但後續工程在掌控中,評估2025年底前可完工,完工後經初、履勘作業後可通車營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