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im on November 28, 2019

白晝之夜

專案另外包含「CNN唯一推薦台北必吃自助式早餐」,房客可於活動結束後回到飯店,享用新鮮現做的元氣早餐,並恣意享受晚上九點前才需退房的自由時光。 另有從沒參與過白晝之夜的民眾表示,他昨天大約晚間8時到士林夜市時,人潮已經塞爆了,動線規劃真的很爛,根本看不到什麼,「聽說科學教育館展區超嗨,但我都沒玩到」,不過事後看到照片時,感覺自己成為一個超大型藝術品的一部分,非常有趣。 文化局表示,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大批人潮在士林街區穿梭遊逛,除了觀賞精彩藝術創作,民眾也享受夜市在地美食,豐富心靈同時填飽肚子,還有店家反映生意太好了,食物供不應求。 台北市文化局統計,截至今天上午6時活動結束止,共吸引46萬人次參觀展區,網站線上精彩企畫也吸引國內外觀眾共同參與,瀏覽人次將近147萬人次。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自2016年起響應源自法國的白晝之夜,與法國在台協會合辦「台北白晝之夜」,而每年舉辦場地都藉由城市特色、在地文化特質融入藝術裝置與節目。 今年的白晝之夜將一改以往的觀展方式,推出三大體驗,包含線下、線上三種體驗,與臺北的文藝愛好者們共享一夜限定的藝術盛典。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在夜間開放常設展與特展、宇宙劇場與天文望遠鏡觀測室,邀請參與者在這一夜置身銀河星系,進入星球世界宇宙劇場。 多年的服務經驗也讓伊甸深刻理解,唯有以「家」為核心去了解、去協助,才能提供照顧者與身心障礙朋友適切的服務。 已經推動多年的《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核心服務包括個案管理、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服務,以及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協助。 希望透過訓練生活自理、教導一技之長等方式,幫助身障者重拾生活與選擇的能力,也提供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造喘息空間、減緩長期照顧壓力。 藉此強化家庭互助能力,使身障者和照顧者擁有良好生活品質,一起「安心變老」。 2017年打出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的「好啊!大家都不要睡!」口號,白晝之夜以台大為起點,向外拓展至溫羅汀與客家文化園區,街道上舉目是藝術、更有不間斷的馬戲與舞蹈撩動整座城市的夜貓魂,而群眾也如口號般,一起加入不要睡的行列,打下台北白晝之夜的穩固地基。

白晝之夜: 台北當代藝術館「混血人」展覽,跨國藝術家登爬奇拉雅山的身份追尋之旅

以裝置藝術及整夜接連不斷的街頭表演為看點的「2022台北白晝之夜」,在10/1強勢回歸! 今年選擇在擁有美食小吃聚集的士林夜市登場,與開幕不久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周邊商圈為主場,用三大玩法帶大家走遊士林、享受這場夜間限定的藝術饗宴。 即將在白晝之夜登場的NFT——眾願太陽,與藝術家林逸文合作,他是互動藝術家、生成藝術家,長年旅居於歐洲,主要的靈感來源來自東方文化,現專注研究東西方文化元素的混和與應用。 《眾願太陽》,由2022台北白晝之夜,ㄧ夜12小時,眾人參與數據,所累積生成,參與人流以及觀眾任務積分,將R、G、B數值配比不斷累進,光的三原色,代表前衛、守護、平衡,每個人真實體驗,幻化虛擬世界的即時數據。 ㄧ夜12小時之間,藉由NFT將剎那的切片生成永恆,夜的太陽因真實體驗的數據誕生,太陽與群體信念輝映閃耀,整個創作過程反應眾人協力共創的美好、網路科技與真實時空虛實融合、數位藝術進入常民生活發展歷程。 「法國在台協會」也精選法國民眾們可能感興趣的作品,帶大家探索充滿法國精神的藝術之夜,還有知名設計師、劇團藝術總監、資深編輯……,共八位風格達人們來分享他們最期待的創作!

白晝之夜

⑥《夢行》作品為舞踏演出,表演者們在各自的移動中完成隊伍的解離與集合,具備某種儀式性,白色的肉身攜帶著某種物件及氛圍、狀態進入隊伍中,接著離開隊伍再次循環,就如同一場清醒的睡眠。 響應這次法國的白晝之夜,法國DJ迪文斯挑選了比較chill的法式曲風French touch作為開場,再慢慢導入EDM曲風帶動大家舞動起來,並加入些科學元素,有機會可以聽到獨家的法文演唱。 2022年以「士林夢天使」之姿,帶著新創立的「水果之王 King of Fruits」品牌,以複合式大型水果攤的移動車體舞台,從曾經紅極一時的國際觀光景點士林夜市出發,巡禮三館一園,帶您在享用新鮮果物的同時,帶你遙想士林夜市過往的高光時刻。 研究指出,身障者老化速度約提早常人20年,因此在許多個案中發現,30歲後身障者就開始出現老化狀況。

白晝之夜: 「台北共創歌」DJ 輪播 12 小時

今年白晝之夜故以「士林大戲院Welcome to the Grand Shilin Theater」為年度主題。 士林作為常民生活的核心,還有夜市文化,夜生活本就精彩,記憶中的視野變化從年歲過百的廟宇文化、士林官邸、已退役的陽明戲院、兒童新樂園到新迎來的北藝中心,還有天文館宇宙劇場、科教館多媒體劇場、傳統戲曲中心,從戲劇到電影,其實是表演藝術文化可以厚植的沃土。 林昆穎談到,士林除了吃、喝、娛樂文化盛行,加上周邊有豐富的劇場空間,希望士林未來真的有一天,可以真正變成台北的百老匯。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響應白晝之夜,三館並於當晚夜間開放期間免費入場,邀請民眾在夜間以想像力掌權來一趟奇幻之旅。 臺北市兒童新樂園呈現夜的機械城,光彩綻放感官驚喜;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理性探險,進入星球世界宇宙劇場,在外太空翱翔;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多場工作坊,從下午到深夜,在大人的科學實驗室探索世界。 🌕 「城市旅遊」是法國藝術家Julien Nonnon帶給今年白晝之夜的獻禮,自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為創作發想,用動物的圖像為基礎設計出一個個半人半獸的角色型態,並以「街頭光雕投影」的方式投射在士林夜市的建築中,邀請大家思考動物在都會叢林中所面臨的現況。

  • 還記得2020年初以沉浸式看展體驗顛覆大家對於靜態藝術展印象的《再見梵谷》嗎?
  • 集結60位跨界藝術家,以臺北市12個行政區為靈感基地,為臺北構築一張城市藝術地圖。
  • 這一群看起來悠閒自在的可愛兔子,成為白晝之夜裏最熱門的打卡點。
  • 「如果人聲鼎沸的士林,像百老匯一樣呢?如果曾去過時報廣場,你會感受到當地因在地能量聚集而生、因為政府或產業的支持而聚集了好幾個劇院的方式,那公民來這邊可以享受到吃、喝、文化,又可以訂票看劇,那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的總體創作者們,會不會有機會把士林當作一個可以深耕的地方?」林昆穎問。

專案兩人成行、週六入住每人每晚3,240元起,再贈「北藝中心會員12個月會籍」,加購高鐵車票享75折優惠。 台北白晝之夜活動當晚將亮相四件作品及多項表演節目與活動,其中包含透過三原色染亮建築,重新賦予北藝中心銀色大球新意義的《召喚士林》,以及讓民眾探訪劇院隱藏空間,揭開劇院神秘面紗的《參觀回路沉浸式互動體驗特展》。 視覺插畫藝術家陳青琳以「雁陣行動」號召時下最夯的圖像創作者方序中、Duncan、李翰、吳建龍、洪添賢,翻轉台電 Logo 白晝之夜2023 識別標誌,用創意通電。 表演藝術家黃郁晴與馬特、樊宗錡、融聲創意、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與在地居民、台電員工,集結廠房工作時的提醒事項音檔、員工故事、工廠歷史發展等為創作發想,呈現此區域飽滿的人文歷史意義。 走出修護處工廠大門,二律悖反協作體的〈脈〉是一聲光裝置,將分散空間四處的單元體與表演者的展演互動再度重新組織,從無序走向有序,再從有序回歸初始混沌。

白晝之夜: 台北科學藝術園區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他解釋劇場中的表演和藝術,絕大部分來自於創作者對於現實中的人、事、物觀察,身為劇場設計師,當他們拿到劇本或設計指示之後,也還是得回歸自身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因此所有的設計成果都可被視為對於周遭的累積反應。 走出修護處工廠大門,「二律悖反協作體」的〈脈〉是一聲光裝置,將分散空間四處的單元體與表演者的展演互動再度重新組織,從無序走向有序,再從有序回歸初始混沌。 此區作品依城市交通、市民服務等需求特性,從演繹「沈靜的喧囂」作為藝術作品選件依據。

  • 五、Pixsee與微軟合作,以微軟旗下「Azure IoT Hub服務」為樞紐,結合Azure的加密技術與多項資安方案,於雲端整合管理所有Pixsee設置,提供商業等級的資料防護。
  • 法國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Divyns狄文斯擔任嘉賓,打開夜間臺北科學教育館,一樓大廳華麗轉身成為科學大舞廳, 挑選比較chill的法式曲風French touch作為開頭,再慢慢導入EDM曲風帶動大家舞動起來。
  • 對我來說,北藝中心是朝向未來的地方,所以我們給了他一個「未來」的主題。
  • Pixsee Play AI智慧寶寶攝影機能做的還不只如此。
  • 而喜愛藝術裝置的朋友,也記得親眼去見證邱承宏以工業吊車和水晶燈組成的作品《漁光》,在樹林中創造衝突、奇想又超現實的趣味風景。
  • 那今(2022)年,我們就希望把上述兩種結合在一起,去打造感官體驗的新層次。

很多挑戰是我都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比方說會不會現場人流多過於網站的人流、網站的資訊可能沒有辦法直接地跟線下連結,或是覺得要走很遠才能到科學藝術園區然後被罵⋯⋯這都有可能發生,可是在能夠猜測、預防的,我們就先準備,那剩下的我就希望它很自由。 玩完這兩個地方,下半夜的時候能選擇兩條路:往士林官邸或是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選訂晶華「白晝藝文假期」住房專案的房客,可以預約10月1日晚間六點起的「白晝專車」接駁服務,飯店服務人員將接送貴賓前往士林觀賞上述豐富的藝術作品,同時獲贈北藝中心12個月的會員會籍,一年內可以隨時再行前往北藝中心,盡情享受活動、導覽與課程的專屬優惠。

白晝之夜: 士林夜市復活!「白晝之夜」現場畫面曝光

看似可愛溫和的兔子創作,背後卻擁有喚醒民眾對生態環境重視的意涵,因此成為 2019 白晝之夜「雙面芭蕾」中的一大亮點。 樹林中的水晶吊燈、菊花噴泉、藍色刺痛的樹幹,將平權議題轉變為動能現場,運動歌舞、鬼怪論壇、敘事劇場錯落在古典路徑上,將碰撞出驚異的黑夜童話派對。 法國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Divyns狄文斯擔任嘉賓,打開夜間臺北科學教育館,一樓大廳華麗轉身成為科學大舞廳, 挑選比較chill的法式曲風French touch作為開頭,再慢慢導入EDM曲風帶動大家舞動起來。 7樓的《Action Scene》,由「銘傳大學建築研究所」以光電元素、動力元素、數位程式設計三者交織而成的整合設計,呈現起承轉合與如電影畫面般的律動感,同樓層的臺北數位藝術節以「真相碎片FAKE IT REAL」為主題,帶來最前衛的數位藝術表現。

張吉米指出,與士林捷運站相距不遠的神農宮一帶,曾是泉州人和漳州人械鬥的主場之一,當年曾因雙方衝突引發整片大火。 這樣的紛爭雖已平歇,但今日的士林夜市係由不同的協會組成,仍免不了因利益產生的衝突,他與共同創作李晉杰以戲劇手法串接時空製作《我不好,你也不會好,大家都不好》,安排演員扮演兩派人馬進行談判,而觀眾不再只能被動觀看,也可以成為決定結局走向的關鍵一員。 進入第七屆的台北「白晝之夜」,每一年都以黑夜為幕,將城市化為展演的大舞台,讓人們能以免票且自由的方式,欣賞專為這一夜燦爛的藝術作品。

白晝之夜: 台北白晝之夜,線下限定體驗夜訪文化場館

► 整潔魔人出沒中: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者組成的「大人管到底」不定時出沒在你身邊,整潔魔人將提醒你,夜市的乾淨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更引出消費與環境議題。 5樓「未來廚房」推出「大人限定」的沙龍,未成年的觀眾也別惋惜,可以踩著空中腳踏車感受美崙公園的夜景。 ⑤ 「深夜放電所」以強烈且帶有電⼦感的視覺美學,試圖帶領觀者脫離現實的感受,以獨特的語彙處理當代⽣活經驗和性別議題,直播主水兒將透過直播、遊戲等方式,尋找偶遇愛情的機會,找到對的人,他們很可能一起放聲合唱對的歌,或者就給一瓶結冰水。

白晝之夜

身為台北人對士林的記憶之一,士林夜市當然也不會錯過此次活動展出。 士林夜市由西班牙匿名藝術團體「Luzinterruptus」帶來的作品《空白扉頁》為首,帶入水果、攤販小吃等對夜市的意象,交織成具台灣特色的美妙夜曲。 士林大戲院等同是林昆穎以「新銳士林」的身分,進行的一場規劃,或許也是他寫給這座城市的一封情書吧。 再次用表演藝術、行動藝術、影像、光電、音樂、戲劇、舞蹈等等……多元的藝術領域,再讓士林重現往常那般的熱鬧。 「如果人聲鼎沸的士林,像百老匯一樣呢?如果曾去過時報廣場,你會感受到當地因在地能量聚集而生、因為政府或產業的支持而聚集了好幾個劇院的方式,那公民來這邊可以享受到吃、喝、文化,又可以訂票看劇,那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的總體創作者們,會不會有機會把士林當作一個可以深耕的地方?」林昆穎問。 我期待在路上巧遇「Swing the Night ✦ 白晝搖擺夜」,跟著穿著復古的可愛人們一起搖擺身體,看街頭化身1920年代復古大舞廳。

白晝之夜: 白晝之夜亮點#4▼驚喜遊走式藝術活動,跟著藝術家走透透

台北市推出「白晝消費券」,於活動當天前往白晝之夜的現場5個服務站,就可透過台北通或悠遊付APP於現場掃描,下載一張100元的折價券,可在超過260家士林夜市店家或胖卡嘉年華攤車消費使用。 虛實新體驗:邀請現場的觀眾打開手機登入LINE白晝之夜官方帳號,即時推播個人任務,透過任務帶你爬梳許多你不知道的士林,更藉由任務引導你與藝術作品互動,讓逛展的體驗更加新鮮有趣。 白晝之夜2023 不論身在哪座城市,白晝之夜皆強調「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透過多元藝術作品及跨界演出,讓人們輕鬆接觸藝術與城市空間,打破大眾娛樂與純藝術的界線。

► 遊走的雜技表演:「臺灣特技團」是目前臺灣唯一隸屬於官方的專業雜技表演團體,將在約直徑四米高的球體中展現一連串超高特技技巧,外觀與北藝中心建築球體相互應,結合LED亮點穿戴裝置,無論站在任何角度欣賞均有不同感受。 小提醒 |給喜歡逛場館的朋友除了科教館的 11 樓屋頂特別自午夜 12 時開放至清晨 6 時,「臺北科學藝術園區」三館延長營運時間,只到午夜 12 點,安排行程上要留意時間唷。 此外,位在士林區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也將響應延長開放到 10/1 晚上 9 點。

白晝之夜: 台北白晝之夜嗨炸12小時!人潮擠爆士林商圈 網驚:以為來到東京澀谷

對此,蘇貞昌今(10日)表示,這是亂剪接一通,股東之間的個人糾紛,不是政府來查;台灣是民主政治開放社會,各方面都非常公開透明。 我好奇策展團隊如何在夜市裡埋藏「愛情」主題(士林夜市是青春約會勝地啊!),有深夜放電所帶來「水兒檳榔攤」的私密的愛情故事交換,有「Ponay的路邊大包廂」用華語金曲串起各種情愛,以及演洋娛業「機智士林生活」的遊走式說書,故事裡當然也有愛情。 白晝之夜2023 疫情中的「臺北白晝之夜」,態度從號召熱情參與,轉變得更為沉浸思辨,當代藝術的反動精神因著議題而創發,也碰撞出更多藝術與時下日常的各種可能。

白晝之夜

香港藝術家余美華及法國編舞家薩維耶・勒華,為北藝中心開幕量身打造的《 Still (life) in Taipei 》,將於開館營業時段裡,在場館內部與周延公共空間隨機與觀眾相遇。 以光影和常民料理為主打,結合影像、燈光與聲音,設計打造出劇場般的真實場景,邀請觀者進入電影般的實時體驗,參與和攪和在一系列叫賣、書寫和身份虛擬化的事件。 白晝之夜2023 在色彩計畫方面,以橘紅、粉色、藍色以及黑色色塊描繪於日落至日升時段舉辦的白晝之夜。

白晝之夜: 「白晝夜夜談」 跨界名人暢談、作家私房美食連線吃播

主要闡述人們的活動空間與時間之間的連續與重複性,就像芭蕾舞者勤奮的操練,也像各行各業日復一日形成的規律動作。 在人潮聚集處的西湖、劍南、大直三大捷運站,共計推出視覺藝術20件、表演藝術25件,如同打造了座互動體驗式的「一夜美術館」,令許多藝文迷醉心不已。 白晝之夜2023 呼應士林大戲院主軸,將可以看見北藝中心以RGB色彩染亮建築,透過燈光裝置軟化建築,重新賦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最顯眼的銀色大球新的意義。

藝術家希望人們走進作品中時,除了從透明巨蛋望向外面的風景,還可依自己的感受替作品繪上各種塗鴉,用各種觀點填滿巨蛋,藉此作品傳達尊重、包容多元性的重要性。 總之,2022白晝之夜的士林會是什麼模樣,在這短短20分鐘的採訪內,他講了好多好多,也還有更多、更多是值得讓你我犧牲睡眠,走進城內好好逛一遭,感受不一樣的士林、翻篇的士林。 我期待漫步在封街的文林路,用更慢的步調逛士林夜市,看見攤販一如往常做著生意,而藝術家法咪咪的大型移動水果攤舞台「水果之王」混入其中,看似胡鬧,其實講述著士林曾經的風光與蓬勃。 白晝之夜2023 聰明的你還可以搭配白晝之夜官網推出的「我的行程」功能,點選收藏最愛作品,並根據時間、地點顯示清楚時間軸線,讓你輕鬆安排遊玩路徑。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班畢業,現於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文化史。

白晝之夜: 白晝之夜士林變澀谷!網:明破5萬大關

野柳地質公園攜手青鳥文化與一頁文化打造一座「女王的書店」,精選百餘種關於海洋、生態與在地歷史的選書為核心,再加上全新出版的《女王報》,邀請人們重新認識你我從未知曉的野柳小鎮。 林:對,而且它很有意思,在年輕的受眾當中它有一股特別的呼聲和魔力。 這個魔力是連老人或平常不是受眾的人,他都很有可能願意來走一下,這就會是很重要的切入點。 我覺得舉辦一個這樣的特色型活動,它更重要的是宣揚那個「觀念」,所以我接手之後其實還蠻努力要把這樣的觀念去推出來,不過要慢慢地透過一屆一屆的累進,才可以變成一個真正很漂亮的論述核心,這是我的感覺。 6組領域各異的知識網紅與意見領袖對談,黃子佼和方序中將在北投溫泉博物館現場直播暢聊「質青議題」,網球王子盧彥勳和社會觀察家詹偉雄對談運動的當代性,深夜時段別錯過金曲歌王蛋堡和王宗欣從音樂切入潮流藝術。 晚上6點鎖定電腦螢幕前準時上線,亦可事先登入2021白晝之夜官方網站首頁 ,參加前導線上測驗,獲得進入活動官網的快速通關資格。

此區本體照明略暗,彷如不可踏入的秘密禁地,選件依環境氛圍與在地人文特色,打造「虛實交錯般的夢遊場景」。 藝術家賈茜茹為市民大道上的平面停車場,量身打造〈在這個停車場的夜晚〉邀請愛侶們體驗「失戀」的故事。 洪譽豪踏查南港車站週遭曾經的市井街區,透過錄像裝置倒轉時空,彷彿走入城區興敗榮衰的時間走廊。

白晝之夜: 台北白晝之夜好失望!網友怒揪「2點」:今年爛到最炸、好懷念2017

因為當代文化資產的觀念是區域型的、是群狀的保存,文化資產注重的是整體氛圍。 今年夏天本來該是藝文展覽豐富的季節,但因為疫情攪局使得許多計畫都得暫停,隨著全台灣防疫有成,許多活動也陸續公布最新的開幕時間,其中絕對不能錯過日本必去的teamLab互動藝術展啦! 延遲了好一段時間終於要正式開幕,搶在去展覽之前,不妨先來看看台灣展場的展區亮點,同時主辦單位也因為疫情會採預約制,若想到現場的粉絲,出發前可要關注teamLab官方粉專的相關資訊,以免向隅。

白晝之夜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