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花線回遊號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22, 2022

北花線回遊號

公路總局主任祕書林福山表示,為打破公路客運老態龍鐘的窠臼,打造回遊號由公路總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跨域合作,與客運業者、車體廠、零件製造業者等共同研發,「這次的『減法美學』可說徹底顛覆各方傳統思惟!」如更換平頭螺絲釘、標語字體,都得同步兼顧美感與安全。 「北花線」國道客運車輛外觀視覺部分是花蓮的「鵝卵石」,8個鵝卵石象徵蘇花改工程貫通的8個隧道,除了將公共運輸與道路改善工程連結外,也象徵公路通到哪裡,公共運輸就服務到哪裡的意涵,重新打造客運服務的新樣貌。 現今台灣遊覽車外觀或內部多半存在未經編排「緊急出口」、「申訴專線」、「無障礙使用空間」等標識,限制字體尺寸與張貼位置,而因顏色和字體無尚明確規定,卻造就資訊混雜,以至民眾無法在緊急時刻馬上抓到重點。 因此,此次設計團隊們重新盤點並檢視法規,將車體內外資訊分為「法規必要訊息」與「提示性訊息」,運用減法重新設計整合指標系統,使用顏色區分緊急與重要程度,更提供中英文雙語及圖示化,營造國際友善搭乘體驗。 交通部公路總局台北區監理所運輸管理科長張東閔表示,20年前台北-花蓮曾經有客運業者經營,當時路線從台北先到基隆,沿海邊行經台2線到宜蘭後,再行駛蘇花公路至花蓮,行駛時間長達6小時以上,票價360元;後來業者停駛後,北花間就一直處於沒有客運路線狀態。 為此,台灣創意設計中心首度與交通部公路總局合作,開啟「設計驅動公運美學計畫」,藉由路線企劃、車體外觀視覺與內裝設計,優化乘車體驗。

北花線回遊號

鼠年報佳音,蘇花改通車將於2020年1月6日啟動,加上北花線「回遊號」3條雙北直達花蓮的國道客運也將於同日通車,花蓮開春就見好消息。 花蓮縣政府為因應春節旅遊人潮還特別規劃了5000個以上的停車位歡迎來花蓮旅遊的民眾方便停車。 本次設計驅動公運美學計畫邀請日目視覺藝術和U.10 Inc大衍國際兩組團隊,以設計打造打造公運美學新品牌。 「台北-花蓮」的回遊號將於1月6日正式營運,三家客運公司的11台簡約風空中巴士將正式亮相,其中,統聯客運更將祭出半價新台幣$205元的優惠,詳情請前往網站查詢。 日目主視覺設計師黃顯勛解釋,為讓設計符合複雜法規,他建議執法人員要導入「減法設計」,下一步希望能改善政策,他舉例,台灣巴士讓人看了眼花撩亂,但實際了解後才知道為了因應法規,所以巴士從裡到外都像「補衣服」般,告示標誌貼的到處都是,但事實上只需要統一色彩,就可以大幅提升美感。 不過負責經營北花線的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因應中秋連假,北花線將在本週五增班,其中板橋至花蓮增至十個班次,南港至花蓮則增為六個班次,待疫情後再恢復為一天兩個班次,目前票源都很充裕,呼籲民眾可以事前上網訂票,連假期間也會視情況機動加班。

北花線回遊號: 台灣最美巴士!「北花線-回遊號」優雅上路,大量留白、減法美學,成移動中的風景

為了讓花蓮人可以方便又安全的回家,從2011年開始動工的「蘇花改」,即將於明年一月初開放通車,「北花線」直達客運也同步正式上路。 「北花線─回遊號」預計於1月6日配合蘇花改工程啟用後通車營運,當日客運業者也會發送北花線專屬的首航限量電子票證等紀念品,通車初期、春節期間提供票價優惠,即日起已開放預定。 北花線回遊號 由於車體外觀採用花蓮七星潭的8顆鵝卵石為圖樣,象徵蘇花改貫通的8座隧道;還以蘇花改行經花蓮的青山綠水為主色調,呈現山水交融的美感;內裝也以簡約時尚為設計,讓整體質感大幅提升。 內裝乘客座椅設計除了用色大膽外,具人體工學的寬敞座椅與灰藍色鵝卵石造型的可調式頭枕,不僅提升長途車程的舒適度;鵝卵石造型的頭枕更增添不少趣味性及話題性,成為此次設計改造亮點之一。 2.主視覺的8顆鵝卵石則象徵蘇花改全線貫穿的8個隧道,色彩融入花蓮得天獨厚的山(綠色)、海(藍色),打造全新形象。

北花線回遊號

「北花線-回遊號」利用了減法的美學,將平常大眾所見的客運、公車改造成這麼漂亮、嶄新的模樣,不再有過多的裝飾和多餘的色塊,純粹、簡約的風格讓畫面更佳的和諧。 之前去日本、韓國、澳洲都曾搭過多種遊覽車的我 一上車,看到整體的設計,我第一個想法是「這是我看過最美麗的客運!」 可惜的是,平日週一下午的北花線,車上竟是一個乘客都沒有,車上只有我跟司機兩個人。 整個旅程的體驗非常舒適,再搭配當天的大好天氣,拿起相機拍攝窗外美景,不必再閃躲遮去窗戶一半的窗簾,或是醒目紅色緊急出口字樣,車窗就是觀景窗,取景拍攝變得更容易,因此也為旅途大大加分。

北花線回遊號: 【花蓮 景點/美食】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單車深度遊 看紅藜麥 找樹眼 拍蟻窩 花蓮海風美食館 平價異國風味料理 北花線-回遊號 蘇花改初體驗

蘇花改2020年1月6日下午4點將全線通車,包含南澳到和平、和平到大清水段,屆時台北-花蓮車程可從原本3.5小時,縮短為2.5小時,直接省下1小時。 但為維護行車安全,公路總局在長隧道均建置科技執法,其中,宜蘭端的東澳、觀音及谷風等3隧道的設備將在明年春節前建置完成,會有3個月宣導期,預估最快明年4月起正式啟用。 許多人常說台灣人的設計欠缺美學,所以近年來許多擁有創意想法的設計團隊開始想方設法想要翻轉這個印象,不僅過去曾在網路上爆紅的「美感細胞 教科書再造計畫」,還是前陣子的台鐵成立「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打造的觀光列車都讓民眾直接感受到台灣的美學逐漸在進步。 今年初又有一項美學新訊,就是為了迎接最近剛開通的「蘇花改」,政府跨部會合作推出「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將直達客運「北花線-回遊號」融入現代美學概念,讓許多人紛紛表示是「最美的公路移動風景」。 車輛外觀視覺方面,則是使用花蓮的「鵝卵石」為主軸,8個鵝卵石象徵蘇花改工程所貫通的8個隧道。

由於適逢春節即將來臨,交通部公路總局特別規劃台北往返花蓮、行駛蘇花改以及國5的「北花線」客運同時上路,還首度攜手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車體公會以及拿下北花線經營權的統聯客運、台北客運和首都客運,共同打造11輛全新設計的「北花線─回遊號」大客車,並於26日在交通部前正式亮相。 北花線回遊號2023 此次跨部會合作創造了3個第一,包括第一個設計導入的公路運輸服務;第一個具備品牌的公路運輸路線;及第一個透過設計師、客運和車輛產業跨域共創。 台北往返花蓮的公共運輸,目前主要仰賴台鐵,每逢連續假期就一票難求,往東部的國道客運目前只到宜蘭,因蘇花改將通車,公路總局也推出經國道5號接蘇花改的「北花線」國道客運路線,有3家業者得標,但所有車輛外觀採相同設計,讓旅客一眼就能認出。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台北-花蓮間客運路線將於1月6日正式營運,屆時搭乘公路客運環島不是夢。

北花線回遊號: 搭乘北花線回遊號遊花蓮! 崇德瑩農場、七星潭、東大門夜市。

北花線回遊號由統聯、首都、台北客運三家業者共85輛車投入營運,在客運路線命名上,汲取北花線諧音「被發現」,回遊號則是代表「回家」跟「遊玩」,希望藉著路線誕生, 讓大家發現台灣更多元的美,不論是回家或出遊都能搭乘這部台灣最美的巴士。 至於票價部分,統聯客運南港-花蓮三排座椅全票為320元,台北客運南港-花蓮三排座也為320元、四排座則為266元,板橋-花蓮三排座352元、四排座290元。 公路總局將「北花線」國道客運路線命名為「北花線-回遊號」,因北花線諧音像「被發現」,回遊號則是代表「回家」跟「遊玩」,希望這條路線的美能被大家發現,不論回家或出遊都能搭乘台灣最「水」巴士。 北花線回遊號2023 而每台客運都會有的緊急標示,過去多以斗大的紅色字體,突兀地出現在車窗上,搭配其他未經編排的緊急標示或張貼說明,原本希望能更顯眼突出,反而變得眼花繚亂。 為此,團隊在法規的規範下,特別選用台灣製造、可在高速移動時保持清晰的文鼎晶熙黑體,將車內資訊設計整合,告別以往一台車內標楷體、黑體、圓體同時出現的混亂場面。

北花線回遊號

而車內洗手間,也是乘客非常注重與喜愛、爭相捕捉畫面的一處設計,告別了過往陰暗的印象,以機艙般的純白形象問世,明亮整潔,超過三小時的車程中,即便需要使用洗手間,也不再讓人戰戰兢兢。 北花線回遊號2023 編輯在試乘過程中,去程和回程搭乘的車體正好是一般客運車款與回遊號新車,兩相比較之下真的頗有差距,三排座的回遊號的空間充裕,膝蓋不會頂到前座靠背;左右兩側可調整的頭枕,也能讓人好好休息。 其中南澳-和平段的山景、特別採用友善環境工法打造,因此不干擾周邊生態的「鼓音橋」,以及蘇花改終點大清水路段的清水斷崖和湛藍海景都是蘇花改的不容錯過的重要景點。 搭乘時可透過Google Map留意一下自己的所在地點,提早準備好相機,才不會錯失捕捉美景的好機會。

北花線回遊號: 臺北區監理所監理路線

公路總局預估,蘇花改通車後,假日車流量會再增加5%,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也提醒,蘇花改單向車流通過量預估每小時1500輛次,但蘇花改北端的國5單向車流量是可容納3000輛次以上,屆時車流恐產生「漏斗效應」,讓瓶頸點大塞車。 其全長 38.8 公里,共有 8 座隧道、12 座橋梁及平面道路;此次蘇花改通車後的中繼站「蘇澳服務區」位於國道 5 號終點、蘇花改的起點,也是台灣目前首座東部服務區。 內裝乘客座椅設計除了用色大膽外,具人體工學的寬敞座椅與藍色鵝卵石造型的可調式頭枕,不僅提升長途車程的舒適度;鵝卵石造型的頭枕更增添不少趣味性及話題性,成為此次設計改造的亮點之一。 本列表僅提供目前的路線資訊,欲查看過去的路線狀況,請點選「歷史」檢視本頁,或是請見臺灣客運廢線列表。

誠如遠雄遊憩休閒事業副董事長武祥生所言:「通車縮短的不只是空間距離,更是心靈距離。」過去囿於搶火車票等不確定因素,不敢提早規劃行程,現在可隨時出發、說走就走。 旅客搭乘著客運,世界級的自然景觀盡收眼底,李建文說,車行至東澳灣,湛藍色大海,在金色陽光的照拂下,瀲灩的波光,讓人浸淫於對天外天的遙想;而行經太魯閣,你更難想像,雄偉的中央山脈和無際的太平洋,竟只是一線之隔。 如今,蘇澳到花蓮崇德行車時間,從2.5小時縮短為1.5小時;駕駛人也免於被落石擊中、與大車「狹路相逢」的恐懼。 另外在網站上可以看到公車進站時間,點進台灣好行縱谷花蓮線網站,,就可以隨時查看公車進站時間,這樣也好安排下一站景點。 為維護用路安全,宜蘭端的東澳、觀音、谷風這3個隧道,春節前會設置完成共8組的區間測速系統,初期先有3個月宣導期,預計最快4月將正式啟用開罰,但在未啟用前,隧道會設置固定測速照相機取締。

北花線回遊號: 北花客運來了! 統聯下午1點開放訂票 首都、北客12/31開放

駕駛區為黑色、乘客區為白色的分區用色、座椅枕採用藍色、減少異材質及淡化材質紋理,大大減少視覺的紊亂繁複感。 至於功成身退的舊蘇花公路,公路總局四工處處長李順成透露將進行轉型,禁行大貨車,改以小客車、自行車、機慢車為主,打造一條「慢活公路」,讓民眾沿路欣賞水光山色美景。 三月還將封路舉辦馬拉松,是蘇花公路自1932年開通以來首次路跑活動,被譽為「最美賽道」。 北花線回遊號2023 一位花蓮計程車司機就說,由於蘇花改讓部分火車遊客轉為自駕旅行,包車的人變少;有「最美藍色公路」之稱的蘇花海上航線,經營恐雪上加霜,業者正評估是否撤出該條航線。

北花線回遊號

北花線就是「台灣設計研究院」推動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一項示範計畫,將設計過去在輔導製造業升級轉型所累積的豐富經驗與能力,來帶動公共服務朝創新的方向發展。 經濟部將推動臺灣成為「全球高階製造中心」,持續地透過設計跨域與共創模式,加強設計思考導入、打造創新生態系。 而路線命名為「北花線─回遊號」,北花線諧音「被發現」,回遊號則是代表「回家」跟「遊玩」,乘客們不論是回家或出遊都能搭乘這部最美的客運;在車輛外觀視覺部分則是花蓮的「鵝卵石」,8個鵝卵石象徵蘇花改工程所貫通的8個隧道。 該條路線命名為「北花線─回遊號」,北花線諧音「被發現」,回遊號則是代表「回家」跟「遊玩」,希望這條路線的美能被大家發現,不論是回家或出遊都能搭乘這部台灣最美的巴士。 配合蘇花改全線通車,讓花蓮人可以快速安全回家的全新客運路線「北花線」已於1/6正式上路。 而為提供旅客優質的公路旅行體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第一次與交通部公路總局合作,攜手日目視覺藝術、U10大衍國際和三家客運業者一同為「北花線」打造有「台灣最水ㄟ巴士」美譽的全台首個公路品牌-「回遊號」,讓旅客在精心設計的客運中,感受舒適的車內空間,欣賞沿途壯闊景致。

北花線回遊號: 減法設計視覺降壓,打破傳統繁瑣的色塊與細節

據了解,「北花線」頭枕結合品牌LOGO、以鵝卵石造型呈現如果是一個人搭乘(往台北方向的話),Gavin建議可以坐在單人座,因為可以看得到窗外的海岸美景。 總之,蘇花改,不但圓了花東人回家的安全之路,更打通了花東縱谷經濟、觀光的任督二脈,代表的時代意義,值得細細品味。 圖/全家蘇澳服務區充滿在地特色,外觀建築如大船入港,許多宜花名產進駐設櫃,在休息站就能吃到地方美食。 花蓮縣政府預估客運通車後,可為花蓮在平日增加35.8%、例假日增加41.6%的旅次,未來五年花蓮的觀光人次預估從現行約1000萬人次,提高至1300萬人次,觀光立縣的烏托邦,再也不只是異想世界。

這是好行鐵馬一日券,票價是350元,單車騎乘3小時可甲租乙還,可以騎著腳踏車暢遊花蓮也很不錯哦! 北花線回遊號2023 以上就是目前推出的四種票券,我個人覺得購票以上的票券比較划算,因為都是當日無限次數搭乘,。 先來看台灣好行推出的縱谷花蓮線的站名,一共有12站,第一站是從花蓮火車站開始,一直開往最後一站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站,每一站都是很熱門的景點,我喜歡台灣好行的這縱谷花蓮線的路線。 至於花蓮端的中仁隧道和仁水隧道未來也會完成設置科技執法系統,但時間會較晚,預計要到下半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