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營收10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13, 2022

精確營收

股價營收比(Price-to-Sales Ratio, P/S 或 PSR),又稱為市銷率,能夠用來反映出投資人願意用付多少價格購買公司每1元的營業額。 股價淨值比(P/B)又稱市淨率或市賬率,是以目前股價與每股淨值的關係,反映出企業當前的價值,進一步評估股價合理性的方法,能夠判斷當前股價處於被低估或是被高估的狀態。 這個估值法較適合用在資產較大,且賬面價值較穩定企業,如銀行、保險、證券業。 而本益成長比對於成長型的企業股價估值,能夠更有效的掌握股價的合理性。

精確營收

目前精確的三大電池廠客戶為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億緯鋰能,也已打入比亞迪供應鏈,最快今年Q4就能有比亞迪相關營收挹注。 過去的文章我們提過,精確(3162-TW)在2017年被從事汽車內外飾件的敏實集團入主後,從自行車鋁合金供應商轉型為車用為主,市場成長機會和客戶結構的改變,讓市場對其有著高度期望。 此外,為升集團自駕車系統毫米波雷達(ADAS)產品近期傳出或兩大電動美系車廠採用,甚至取代台灣特定廠家奪單,但公司低調不願證實。 業內人士說,電動車過去都是歐美大廠獨霸,日系車廠在該領域蹲馬步已久,如今供應鏈規模成型,台日將一起打國際盃,日系電動車可望在短時間內搶占市場,引爆供應鏈商機。 配合發展所需,精確將持續透過增資等方式擴大資金,秦榮華也表達敏實傾集團資源支持的態度。

精確營收: 【23Q1財報公告】精確( Q1 營收8.52億元,創下近2季新低,季減 8.41%、年成長 143.37%

輝達財務長克雷斯(Colette Kress)還在財報後電話會議表示,拜登政府的出口禁令,短期內不會立即衝擊業績表現,他說「有鑑於全球市場對我們產品的強勁需求,我們不預期進一步的出口管控會對我們的財務表現帶來立即而實質的影響」。 胡白莎看好下半年展望,由於新訂單毛利率可達 20% 以上,在出貨升溫下,下半年有機會「把虧損追回來」,預料下半年毛利率可望較上半年提升 4-5 個百分點,而全年有望扭轉上半年虧損態勢,明年整體毛利率達 20% 之上可期。 精確營收2023 產品主力為電動車電池盒、電池盒鋁壓鑄件的精確,在香港上市公司敏實集團入主後,有集團更大資源與客戶名單,提供中國自主電動車品牌及歐系車廠牌客戶。 看好精確的投資人,除了前面說到的現階段營收成長性、相關壓鑄訂單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在未來1-2年內,你一定要注意精確的營益率數字,有沒有比現在提升,同時也要注意有沒有受到競爭的情況,因為這都將大大影響精確的評價。

  • 再來從存貨情況來看,可以看到存貨持續升高,而存銷比(存貨除以營收得出的比率)在正常區間,整體數據顯示銷售情況很好、終端需期很強勁,接下來的月營收表現也會持續很亮眼。
  • 經由計算得到的結果,假如結果高於當前的股價,則表示當前股價被低估,具有投資潛力值得購買;反之,假如 DDM 計算後得到的結果低於當前股價,代表股價被高估,則潛在報酬相對偏低。
  • 也經常使用在新創企業、潛在高成長性的企業,不過很多新興企業由於發展快速,使股價營收比結果超過3倍、5倍甚至更高。
  • 而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NEV)銷售量約1065萬輛,其中仍以中國、西歐為全球新能源車主要銷售大宗市場,預估隨著疫情影響效果趨緩、整體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生產供應改善等,預估2023年全球新能源車銷售量進一步攀升至1451萬輛,年增36.2%。

主因在於業外收入的急速增長,增幅高達255%,且佔獲利比重達45%。 輝達的A100與H100 AI晶片是建立和運作ChatGPT這類AI服務所必備,隨著聊天機器人等工具的需求激增,資料中心營運業者正大量積累輝達的處理器,輝達藉此擺脫了晶片業景氣低迷的影響,營收增速為多年來最快。 根據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 Gartner 的最新預測指出,2023 年全球用於人工智慧 (AI) 的半導體營收預計將較 2022 精確營收2023 年成長 20.9%,達到 5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 兆元)。 輝達的財報關鍵數據顯示,上季營收為135.1億美元,季增88%,年增101%,創下紀錄新高。

精確營收: 世芯-KY價位創新高 法人看好:明年營收破十億美元

和大指出,3月起陸續調高產品外銷價格,反映高漲的運費與原材料成本,漲幅約5%到10%,再加上台幣匯率影響,已大幅改善整體毛利率,預期最困難時期也已過,目前訂單已逐漸回復中,估計8月起營運及業績開始起飛,今年全年營收約達70-72億元。 精確受惠湖州宏碩廠新產線6月投產出貨,帶動單月營收大幅增加,自結6月合併營收2.25億元,月增71.8%,年增33.07%;累計第二季營收為4.96億元,季增41.7%,年增40%,上半年合併營收8.46億元,年增29.2%;6月、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均改寫新高紀錄。 精確營收 精確受惠於敏實電池盒訂單不斷挹注,在湖州宏碩廠及湖北咸寧廠各有三條產線將於今年陸續完成布線並開始出貨,其中湖州宏碩廠新產線6月投產出貨,至於湖北咸寧廠、塞爾維亞廠將於第三季內陸續投產,將成為推升今年營收及獲利最大動能。

  • 為了彌補在使用本益比(P/E)進行估算時會遇到的盲點,像是當遇到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時,市場給予的本益比也會偏高。
  • 精確因應轉投資子公司、充實營運資金,今年也發行2000萬股現增案,每股訂價42元,總共募得8.4億元資金,現增股10月25日已上櫃買賣。
  • 華碩(2357)近日表現強勢,今(24)日開高走低隨後攀升,盤中最高價來到438元再創新高價,成為近期AI股中,外界相當關注的個股之一,法人預估第3季品牌營收將季增,2024年帶來更高的營收。
  • 業內人士說,全球力拚電動車態勢積極,台灣汽車零組件廠營收因此續戰高峰,其中,精確10月營收3.07億元,年增逾235%,主要是電池盒業績成長,11月業績續創新高、達3.13億元,年增逾八成。
  • 精確斥資5000萬歐元建構塞爾維亞電池盒產線,預計9月正式量產出貨,主要供應福斯MEB電動車平台8年22億元訂單,10月就可以明顯看到營收的挹注。

為升、精確、麗清均早已打入各歐美電動車廠供應鏈,以美系電動車大廠為主要供應對象,近期在同業間揪團互助下,也陸續切入日系電動車供應鏈,預期供應日系車廠的規模也將擴大。 IKKA是能率集團併購日本公司後,在台掛牌上市的企業,已拿下豐田、本田與日產等三大日系車廠傳統燃油車訂單,來自豐田營收占比高達五成以上,在此次揪團台廠打入日系電動車鏈扮演重要角色。 法人看好精確明年營收將衝破50億元,每股淨利上看4~5元,較去年每股淨利0.82元將有脫胎換骨的表現。 因此,使用股價淨值比評估企業價值時,仍須考量企業在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獲利是否能夠成長?

精確營收: 股價淨值比(P/B)估值法

配合敏實布局,精確陸續在大陸湖北咸寧、東歐塞爾維亞等地設廠,隨新產能陸續投產,營收快速成長,今年前七個月合併營收10.63億元、年增近44%,幾乎快追平去年全年營收13.45億元。 精確營收 精確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18.1億元,年增70.66%,法人推估,精確今年合併營收將突破24億元,年增7~8成,明年隨著塞爾維亞新廠加入、加上中國擴產效益持續顯現,明年營收可望維持今年高成長態勢;精確上半年每股虧損0.49元,法人推估,Q4單季有望轉虧為盈。 觀看Q4,精確Q4的成長動能來自電池盒訂單,而精確去年陸續取得寧德時代、小鵬汽車、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客戶訂單,隨著訂單逐步發酵,精確10月合併營收一舉突破3億元創高,法人預期,11月仍可望突破3億元,Q4營收將較Q3更上一層樓,隨著營收突破損平點,精確Q4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精確塞爾維亞廠也如期在2022年第四季量產,目前電動車電池盒已進入客戶─歐洲福斯汽車集團驗證最後階段,配合福斯集團2024年大舉投產電動車的規畫,法人看好精確塞爾維亞廠2024年的貢獻,將成為精確業績躍進的另一個跳板。 法人推估,塞爾維亞廠今年營收貢獻將達2~3億人民幣,除了已承接到VW集團鋁製電池盒產品,也獲歐系車廠扭力樑新單,新單預計年底進入量產;另外,塞爾維亞廠目前還有兩個大型專案正在談,由於新案規模不小,也將牽動未來擴廠規劃。 精確透露,「10月營收站上3億元只是起點!」歐洲塞爾維亞廠已投產,目前產品等待大客戶福斯汽車集團做最後認證,一旦通過,將開始大量出貨,法人看好塞爾維亞廠將成為精確下一個業績躍進的跳板。

精確營收

此外,和潤積極推動「分社化」,陸續成立子公司或投資新公司,推展新的業務範疇。 例如和潤成立子公司和勁企業,專責大型商用車分期業務的和勁企業,投資和泰集團負責iRent汽機車共享服務的和雲行動服務,兩家子公司也都成為和潤2022年獲利貢獻的台柱。 精確實業大陸、歐洲、墨西哥三地大舉投資擴廠,受惠於2022年精確浙江、湖北咸寧等廠的電動車電池盒產線陸續投產,精確月營收呈現季季高的趨勢,平均月營收從第一季的1.17億元、第二季1.76億元,到第三季已達2.11億元,最新的10月營收更一口氣站上3億元大關,樂觀第四季全季將保持在此水準之上。 精確實業(3162)是鋁合金鍛造廠,被全球百強汽車零件製造商─大陸敏實集團收購入主後,轉型發展汽車零件,瞄準快速成長的電動車領域,開發電動車電池盒,與敏實集團配合接單。

精確營收: 看好電池銅箔需求 日本電解在美蓋新廠

精確(3162)(3162)大動作投入電池盒生產,並帶動整體營收,前五月營收年增率達130%,不過獲利並未明顯顯現,第1季EPS仍虧損0.06元,主要是前期設備與研發投入相當高,今年還將持續投入8億元擴充產能,而影響公司的獲利表現。 胡白莎進一步提到,9 月塞爾維亞廠將量產,此新廠投資 5000 萬歐元,將出貨予目前最大客戶德國福斯的 MEB 平台電動車,未來 8 年已確定有人民幣 20 億元的訂單將在此生產,10 月起開始貢獻營收。 精確表示,原預估在第3季時客戶會提前拉貨貢獻公司營收且高速成長,沒想到受到前期中國停電及疫情封控影響,電動車零件拉貨速度較慢,遞延到第4季;隨著疫情趨緩,精確8月後營收站穩2億元以上。 配合敏實集團布局,精確已陸續啟動海外設廠工程,其中湖北咸寧廠明年將投產,供貨MEB平台鋁電池盒;2023年第一季塞爾維亞廠投產後,在MEB新車型訂單量產下,精確營收加速推進,毛利、獲利貢獻度更將有大幅增長的機會。

精確營收

精確Q3合併營收6.34億元,季增20.47%,主要係來自電池盒成長,不過因精確單月營收損平點估落在2.5~2.7億元,以此來看,Q3單季要獲利還是較為挑戰,而因海外擴產等資本支出都採用美金計價,受美金走強、人民幣與新台幣相對走貶影響,精確上半年匯損1000多萬元,Q3業外也可能有匯損。 凱基投顧報告中指出,投資建議方面,考量今年第2季財報及明年更加強勁之營運成長前景,持續看好世芯-KY於客製化AI及車用 ASIC 設計市場之強大佈局。 投資風險則在於競爭加劇、中美衝突或美對中限制加劇,可能導致需求降溫。 根據花旗研究報告,敏實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鋁電池外殼供應商,預估光鋁電池盒業務在2025年時可貢獻人民幣100億元的營收,據此推估精確業績將受惠走高。 精確營收 電動車電池盒已成推升精確營收的主力產品,隨新產投產,上半年電池盒營收3.34億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從去年6.23%一口氣拉升至近4成,更帶動精確上半年合併營收衝上8.77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33.94%。

精確營收: 振宇五金跨足露營用品 看好下半年營運動能

精確表示,元月份除了上班天數較少外,精確海外主要生產電池盒的塞爾維亞廠,由於1月份時出貨量較少,目前庫存存貨較多,待2月份時,客戶才開始陸續拉貨。 精確主力產品是電動車的電池盒,出貨占營收比重 60%,進入下半年後,胡白莎說,透過寧德時代、蜂巢、億緯鋰能等切入寶馬和長城汽車供應鏈,並取得新客戶小鵬汽車訂單,小米也在洽談中,對電池廠和車廠出貨速度將加快。 針對新客戶部分,胡白莎說,新客戶主要為大陸自主品牌車廠像是小鵬汽車,也透過大陸最大電池廠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蜂巢等切入寶馬及長城汽車等整車廠鋁電池盒,目前都已經開始試樣,預計年底前量產,明年會產生較大效益挹注。 網通設備大廠啟碁(6285)累計前七個月營收來到613億元,較去年成長28%,由於今年三大產品線,包括網通設備、車用產品及家庭聯網全面成長,加上美國擴大網路基建,而美國市場占該公司營運比重逾6成以上,可望直接受惠,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首度挑戰突破千億元大關。 強勁AI需求驅動美系超大規模服務供應商、美系 IDM 及其他客戶之AI ASIC 出貨量成長,且預估此趨勢將延續至2024年。 數項大規模專案,包含消費性電子、AI晶片及行動裝置之主晶片將自2023第4季財報陸續進入量產階段,加上 ASIC 市場之強勁需求、製程持續升級至5/4nm甚至是3nm,以及有望獲取數項車用專案助益 精確營收 NRE 營收成長。

精確上半年電池盒營收佔比逼近4成,已成為公司最大營收來源,下半年隨著客戶電池盒專案陸續放量,帶動營收動能進一步轉強,精確10、11月合併營收都突破3億元,且連續兩月營收改寫新高,法人推估,精確12月合併營收仍可望維持3億元以上。 廣華-KY預期11、12月營收偏淡,但公司在手訂單包括日產Ariya、本田、豐田bX4x及比亞迪海豹等新能源車款的汽車內飾件產品陸續出貨,加上大陸大陸市場對新能源車接受度非常高,廣華-KY手握多家大陸品牌車廠訂單,對於明年展望樂觀。 精確前11月累計營收21.23億元,年增72.42%,其中10、11月兩個月營收都突破3億元;精確表示,目前來看今年度營收符合預期,目前塞爾維亞廠預計在近日就可獲得認證,正式投產,展望明年精確預期獲利和營收可望穩定增長。

精確營收: Nvidia 財報、財測超預期 法人看好將成第4季股市定海神針

精確1月營收受到農曆長假影響不佳拉回,不過2月營收不僅重回3億元以上,並創下單月新高,市場預期,今年第二季隨歐洲塞爾維亞廠單月達到2000萬人民幣水準,屆時單月營收將可挑戰4億元。 精確指出,塞爾維亞廠今年1月開始量產,年營收可達到1.5至2.5億人民幣,目前總共有7個機台,預計6到9月會在各加裝一個機台,營收貢獻會階梯式往上,公司設定產能是年營收3億人民幣。 精確積極擴大新能源車電池盒的市占率,看好新能源汽車壓鑄零配件將全力搶攻歐洲及中國市場。 精確2022年合併營收24.31億元,年增80.72%;不過受到中國疫情封控、新廠前置成本與費用等影響,精確去年前三季每股虧損1.73元。 法人推估,精確2023年在中國、歐洲電池盒訂單成長帶動,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翻倍上看50億元,而電池盒生產規模放大也有助於優化獲利表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