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鍾潭9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17, 2019

段鍾潭

《靜茹&情歌-別再為他流淚》是梁靜茹發行的第10張中文音樂專輯,於2009年1月16日發行,此專輯由環球音樂代理發行,是相信音樂首張不經滾石唱片發行的專輯,亦暗示相信音樂正式脫離滾石唱片的合作關係。 滾石的「中央車站」登陸第一站就在廣州,由一個文創園區老廠房改建,投資額1,500萬人民幣,包含500萬人民幣的音響、台灣桃園製造的NBA級座椅、舞台後方大型LED螢幕,可容納觀眾數800到1,000人,空間、硬體標準都創下大陸第一。 這也是滾石成立30多年以來,從一個流行音樂製作發行公司,首度跨足實體展演中心,目前集團營收約5、6億元。 段鍾潭表示,唱片業經歷10多年的劇變、衝擊,已經到了谷底,現在是該調整轉型、投資做點事的時候了。 他口中的這位「段先生」,就是滾石唱片的總經理段鍾潭。 段鍾沂(Johnny Tuan Chung-Yi,1948年—),台灣滾石國際音樂董事長,國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畢業,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畢業。

錢對於音樂創作者和歌手來說,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創作者的動力,主要是來自於音樂愛好者對作品的鼓勵與支持。 段鍾潭 大學畢業後不久,他和一群朋友在松山合開超級商店「紅蘋果」,推出「24小時不打烊」、「代客送貨」等等服務,他甚至還編了一本「紅蘋果」雜誌,裡面除了有紅蘋果商店銷售的品項外,也介紹社區居民「台北有什麼好玩好吃」的。 這家開在70年代的商店完全走在時代前端,具有30年後滿街都是的24小時超商雛形。 可惜,走得太前面,消費者還不成熟,紅蘋果很快就關門一鞠躬了。 那時候,RCA與EMI在台灣要更換總代理,只有兩年唱片業經驗,毫無代理經驗的兩兄弟,硬著頭皮去爭取。 和外國人開過會以後,自己也覺得沒什麼機會,摸摸鼻子回來。

段鍾潭: 現在

「縱貫線」世界巡迴五十三場○九年,滾石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縱貫線」樂團,由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聯袂演出。 一年之間,「縱貫線」在全世界巡迴了五十三場演唱會,票房高達四十三億元。 「能做『縱貫線』算是已經離開加護病房了!」段鍾潭邊清菸灰缸裡的菸蒂邊說。

他說:「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會有兩種要不得的心態,一是喊輸了,第二就是很急。」 段鍾潭2023 即使跌倒了,也要用自己最習慣的節奏再站起來,段鍾潭從○二年定下十年計畫,拉長戰線解決債務問題。 在段鍾潭「變賣家產」、「出清有價資源」的那幾年,獨有一樣東西他始終死守著,就是滾石唱片上千張專輯的版權。 像是手機答鈴,一年就有一五○餘萬元的收入,讓滾石慢慢撐過住在加護病房的危險期。 1980年代,段鍾沂與其弟段鍾潭創辦台灣第一本指標性專業雜誌廣告雜誌(Adm Magazine)。

段鍾潭: 【上報人物】從一塊錢開始做生意 滾石段鍾沂傳奇音樂人生(上)

此路線除了可以暢遊歷史古跡,了解香港水塘的歷史,亦可欣賞水塘內和附近優美的景色,是一條頗具特色的行山路線。 在大潭水務文物徑的這個官方地圖可以看到有很多石橋、水壩等的不同建築物可以探索。 1987年,倪重華成立滾石唱片子公司「真言社傳播有限公司」(魔岩唱片前身,後改為「真言社製作有限公司」,1995年解散)。 一陣狂喜過後,他們開始討論「撿到錢要做什麼呢?」。 段鍾潭從容地說:「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吧。」現在,「中央車站」第二個站點,預計在今年九月開幕,「二點一線,勢必是新挑戰!﹂他說。 接著的一○年,段氏更推出滾石三十周年紀念演唱會, 近八十位滾石歌手齊聚一堂,兩岸共八場演唱會,吸引二十五萬人,平均票房逾億元,比王菲演唱會還高。

段鍾潭

而過去太平區房市著重在74閘道口的北太平新光重劃區,不過隨著74線快速道路太平至霧峰地區目前較無完整上下匝道,台中市政府也向中央提出在六順橋附近增設1座南入匝道,獲得核准,預計明年動工,2024年完工。 台中市城市脈絡以中區火車站開始,外擴至忠明南路五權路第二環,再到文心路的第三環,如今台74線在短短十餘年間,帶動台中城市往外擴張至第四環,74線所到之處,房市無不起漲。 山友表示,「台灣好行阿里山線7329」高鐵嘉義站發車及「嘉義縣公車阿里山線7322」台鐵嘉義站發車,都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抵達番路鄉隙頂、竹崎鄉石棹或奮起湖等處下車,依個人腳程選擇步道。 以科技產業、管理、數位媒體出版等主題為核心,由多位資深產業作者撰稿、並授權編輯與刊登的原創共筆網站。 如果我們希望持續得到對我們有價值的事物,即使是免費的,我們也應當不吝給予其他形式的Thank-you Note,為這些創造價值的創作者添柴加火,增加一些持續創作下去的動力。

段鍾潭: 段鍾潭

三毛還是堅持理想,維持「滾石」的品牌,縮小規模、腳踏實地、力求生存;直到2009年的「縱貫線」和2010年的「滾石30」系列演唱會,終於還清債務,滾石東山再起。 「其實我們一生作了那麼多事業,也作倒了很多…還可以活到現在,真是運氣不錯。」他嘴角往兩旁一咧,露出一個孩子般的,羞赧的笑容。 喜歡香港大自然的朋友,邀請你加入探索香港大自然Facebook群組。 2001年5月16日,和信超媒體宣布投資滾石網路300萬美元,取得5%股權。

段鍾潭

1986年12月31日,滾石唱片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辦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由曹啟泰主持,是台灣第一場跨年演唱會。 段鍾潭 現在段鍾潭手中握有上千張專輯的版權,隨著兩岸版權付費的觀念成熟,已成為滾石重要收入來源,過去曾在滾石旗下的藝人歌手多達數百人,也成了他推出「滾石三部曲」,翻身再起的最大資源。 美軍電台整天在放搖滾歌曲、反戰歌曲,美軍看過的雜誌成批地賣給舊書攤,所以台中的舊書攤上賣的是「ROLLING STONE」(滾石音樂雜誌)、「TIMES」等英文雜誌。 這些求知若渴的青少年把它們買回家去,囫圇吞棗地讀著。 學校老師教的知識,只能學會;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才能夠信仰。

段鍾潭: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從小愛雜誌的段鍾沂,大學時代和同學們合創了現代專業電影評論的濫觴「影響雜誌」。 在資訊不豐富的70年代,看「影響」、看「滾石」、看「現代文學」,就是文藝青年的盛事。 節目沒有包成,不過,兄弟倆都是「文青實業家」可見一斑。 1975年,兩人合夥辦了台灣唯一的一本搖滾樂雜誌「滾石雜誌」。 香港第一個水塘 – 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竣工,但隨著城市發展,人口急劇膨脹,薄扶林水塘亦無法解決香港食水需求的問題。

段鐘潭 Sam, 段鍾潭 Chung-Tan, Duann,1951年生於台灣,1967年畢業於台灣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系,滾石集團總經理,滾石移動(股)公司董事長,亞洲數碼音樂(股)公司董事長。 段鍾潭2023 1980年,段鐘沂、段鐘潭兄弟創建了“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張艾嘉、羅大佑、李宗盛、陳昇、齊豫、張信哲、周華健、林憶蓮等都是其旗下藝人。 大學玩了四年的段鍾潭,畢業後考取政大企研所,自知不可能吃電子飯的他,在一九七五年五月與二哥段鍾沂用兩千元創辦《滾石》雜誌。 後來,有好長一段時間,滾石的頭號對手正是吳楚楚、彭國華離開後另組的飛碟唱片。 當時飛碟旗下囊括小虎隊、郭富城、劉德華等一干偶像明星,滾石卻仍堅持栽培外形不討喜的創作歌手。 所以滾石便針對大陸演出市場欠缺一個高品質的演出場所,在去年3月推出「中央車站」,大手筆打造「高大上」級的演出舞台。

段鍾潭: 唱片版本

段鍾潭表示,未來整個音樂市場會很不一樣、很多元,不變的是永遠需要好的創作者、歌手產出好的音樂,這也是他至今仍然堅持在音樂產業做內容的原因。 段鍾潭2023 這一路走來,國內外曾有各種公司跟滾石談併購、投資,曾傳出有買家想用2.1億美元買下滾石。 段鍾潭直言,除非不想做這行了,或許會想用這樣的方式處理比較快,但他認為對流行音樂產業仍然有趣,30多年過去了,他對做這件事的價值和樂趣始終沒有消失或改變,所以堅持到現在。 自段鍾沂與段鍾潭兄弟在1980年創辦滾石開始,滾石傳奇就不斷上演,對應著台灣政治解嚴、經濟起飛時期,大陸改革開放的30多年,以音樂呼應社會變化、唱出這個時代的歌,成為華人流行音樂世界的領導品牌。

  • 1988年,滾石唱片授權滾石傳播代理的錄影帶品牌「滾石影帶」(ROCK VIDEO)正式出版;之後滾石傳播解散,滾石影帶由滾石唱片音像事業部接手出版。
  • 滾石的「中央車站」登陸第一站就在廣州,由一個文創園區老廠房改建,投資額1,500萬人民幣,包含500萬人民幣的音響、台灣桃園製造的NBA級座椅、舞台後方大型LED螢幕,可容納觀眾數800到1,000人,空間、硬體標準都創下大陸第一。
  • 盜版猖獗,海外公司被迫關門九○年代,滾石把觸角伸到香港、日本、韓國、東南亞、中國等海外市場大肆擴張,同時搭上網路熱潮,在網際網路世界砸錢布局,只是二○○○年前後,來自科技與網路興起的盜版巨浪,把滾石與所有的唱片公司全捲進深深海底。
  • 明年第一季,「中央車站」第二站將落腳杭州;若台北市、新北市等地有適合場地,「中央車站」也考慮在台灣設點。
  • 「我現在想想,最糟糕的時候是辦滾石雜誌,欠了很多錢,我們還去當鋪當東西。跑三點半很著急,因為有票據法,跳票會被抓去關的!」他呵呵地笑著。

未來,段鍾潭計畫將「中央車站」推入各個城市,「就像一條真的鐵路,把live house(展演空間)開到各地!」他興奮地說。 「中央車站」內獨步全中國的高級音響、大牌小牌藝人輪番上陣的演出行程、看完演唱會馬上就能買到的實況紀錄片⋯⋯,他的腦袋裡,好像還有一團燃燒點子的火種。 段鍾潭從容地說:「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吧。」現在,「中央車站」第二個站點,預計在今年九月開幕,「二點一線,勢必是新挑戰!」他說。 從「縱貫線」開始,一路參與「滾石演唱會三部曲」的周華健戲稱段鍾潭像個「電動玩具店的老闆」,以前只看歌手玩,現在自己也跳下來玩。 九○年代,滾石把觸角伸到香港、日本、韓國、東南亞、中國等海外市場大肆擴張,同時搭上網路熱潮,在網際網路世界砸錢布局,只是二○○○年前後,來自科技與網路興起的盜版巨浪,把滾石與所有的唱片公司全捲進深深海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