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裁員事件12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Ben on November 4, 2022

台積電裁員事件

外電報導,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周二向員工發布備忘錄,說明該公司為外部客戶與自家產品線創設一個代工模式的相關計畫。 科技業這波景氣寒冬效應持續擴大,上月外電就報導,Facebook母公司Meta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縮減成本支出至少10%,而具體做法可能包括組織重整導致員工被迫離開公司。 但經與他人確認後發現資方(台積電)明明給的只有最低法定限度的資遣條件(非自願離職)「年資一年一個月,加上一個月的預告工資」,卻要求我要簽協議離職同意書,也就是我無法取得「非自願離職證明」。

不過,這項人事變動,市場反應顯然是負面的,不僅隔天股價大跌近四%,外資還大賣四. 八%;大多數外資報告也都質疑這項安排,包括高盛證券將台積電自亞太買進名單中除名。 雖然外界認為張忠謀可以好好管理台積電,但對於未來台積電的接班計畫及成長動能,仍有相當大的疑慮。

台積電裁員事件: 手機市況不佳 高通裁員延燒至台灣 傳10月將裁200人

事實上這也反映出,經歷金融海嘯上沖下洗後,台積電嚴格控管成本的決心。 按照往年慣例,原本應該年初就給外界一個資本支出預估的台積電,今年卻反常地到了4月底法說會,才說明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大幅較去年減少,當時蔡力行也坦承,內部對資本支出已上上下下修改多次。 但到了6月景氣回升,張忠謀又在公開場合說2009年資本支出與2008年18~19億美元相當;到了7月底法說會,張忠謀又說將提高資本支出至23億美元。 看起來面對景氣的變化多端,台積電的資本支出也從原本的固定制改為「浮動制」,就連台積電也很難掌握外在環境的快速變化。 當景氣嚴峻時,台積電砍費用、刪減5%人事,讓基層員工苦不堪言,也讓員工感嘆過去風光領薪水、股票分紅的好日子漸遠,只希望台積電上位者能帶領他們走過這波低潮,恢復往日最佳企業的好形象。 受到終端需求急墜影響,半導體產業颳起寒風,包括美光、微軟、英特爾等科技大廠,都相繼傳出人事凍結或裁員的消息,就連產業模範生台積電也發出內部 ...

台積電裁員事件

企業是取之社會,當也需用之於社會 對於所謂不適認員工,必需有申訴管道,改善時間. 既然資遣不算數,僱主和員工的勞動契約也就存在,所以從員工被資遣到重聘期間的薪水,僱主也得通通補齊,否則員工就能到勞工處申請勞資爭議,讓縣府介入勞資雙方的難解問題。 王道銀行(O-Bank)即日起推出「O for YOU扶助存款」專案,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新台幣階梯活儲,年利率最高5%,期善盡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弱勢族群儲蓄並給予優惠利率。 此外,王道銀行南京復興分行也於本月1日開幕營運,並預計於今年9月擴大舉辦開幕活動,為王道銀行於台北市的全功能分行,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止更推出開幕優惠,凡於南京復興分行臨櫃透過理專申購王道銀行銷售的全系列基金及海外債,皆享申購零手續費的優惠。 此外,建立新的晶片工廠很難快速完成,她補充說:「花費十分昂貴,而且需要訓練有素的勞動力。」 此外,對那些主張晶片「再外包」的人來說則是期盼,將晶片製造遷移到更多國家,包括西方國家,以緩解全球供應鏈的壓力。 此外,台積電前年受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邀請」赴美設廠,如今美國工廠動工,並在今年傳出德國及日本分別邀請至兩國建新廠及研發中心等等,都需要巨資才能啟動。

台積電裁員事件: 中國留學生倫敦東區塗鴉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爭議

這封信所形容的基層工程師工作血淚紀錄,很快地被高層得知,而震怒要求全面檢討內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台積電裁員事件2023 不過,由於這封信內容涉及台積電12吋廠內部操作與管理流程,及機器設備等細節,很快地就被內部網管封鎖,因此外界鮮少有人知道此事。 但是這封信卻已私下在台積電內部流傳,並獲得許多基層員工的共鳴,讓他們心有戚戚焉。 台積電對這件內部波瀾則表明,不論內容細節是否屬實,台積電管理階層都會抱著開放改進的態度面對此事。

台積電裁員事件

童子賢反問,景氣循環1-2年轉變,2年前疫情時企業搶不到人,現在外商在全球進行一波人事調整,但假如2024年景氣回溫,企業搶人搶不到怎麼辦? 現在少子化又有高齡化問題,因此找人不好找,因此,企業進行裁員要謹慎。 童子賢說,尤其企業重視ESG,就包含社會責任這塊,人才及員工是公司重要資產、要愛護他們,和碩不會評論華碩的事。 華碩兩位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許先越今天晚間低調召開媒體說明會,說明華碩的組織調整,將在7月1日正式生效,但在生效前。 胡書賓表示,華碩相當重視員工及同仁的溝通,這兩周已舉行至少四場溝通會議,新事業單位主管也會花一至兩個月時間,來review整個事業規劃,隨後認真思考最適合的組織規模。 台積電裁員事件2023 依照政府規定,若企業重大事件影響超過3億元或股價20%,除了發布公告外,還得出面召開說明。

台積電裁員事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例如,二手車的銷量上升,因為通常裝有數千個獨立晶片的新車供不應求。 Gartner 分析師柯斯(Koray Köse)對BBC說,新冠大流行之前,晶片面臨的壓力包括5G的興起導致需求增加,以及美國決定阻止向華為出售半導體和其他技術, 台積電裁員事件 美國以外的晶片製造商很快就接到了這家中國公司的訂單。 而現在晶片的生產已經不足以滿足行業需求,導致許多受歡迎的產品供不應求:購買PS5遊戲機幾乎變得不可能。 智能手機製造商也感受到壓力,蘋果公司警告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iPhone銷售。 譬如近來,歐美及日本等國陸續檢視有關供應鏈的自主性,認為過度仰賴單一供應鏈不僅對本國企業有害,亦不利於國家安全。

台積電裁員事件

台灣地區調薪幅度約3%至5%,大陸地區約7% 至8%,其餘海外地區約3%至5%。 中國大陸房市、金融市場接連爆雷,加上美國七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衝擊美股費半指數,拖累昨天台北股匯市雙雙重挫... 台積電裁員事件 台積電裁員事件2023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全面下跌1%以上,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比預期還強,加劇投資人對利率可能在長時間居高不下的疑慮,美國大型銀行則因惠譽可能下調部分銀行評級的報導而下跌。

台積電裁員事件: 全球最大的二手半導體設備市場 Moov 宣布擴展台北業務

高塔主要生產用於汽車、消費性電子,到醫療和工業設備等各領域的半導體產品,主要客戶包括車用晶片廠亞德諾與網通晶片龍頭博通。 雖然高塔的營收規模不及英特爾,但與其在技術與客戶方面互補,也在成熟製程市場有其一定地位。 然而明明有裁員的事實,為什麼當初總經理蔡力行,還要對外說台積電不會裁員,這讓員工們難以理解;不過令她們難以忍受的是,台積電只是要「汰弱留強」的說法。 蔡力行對外說,他們是公司考績最後5%的員工,少數在之前就自己爭取到「非自願離職證明」的人,上面寫的理由也是依照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 然而離職員工對於考績制度的公正性卻大大質疑,有人甚至才剛拿到拿到公司發給優秀員工的奬牌。

台積電裁員事件

台積電表示,在了解離職員工的訴求後,將會基於情、理、法斟酌,可以做到的部份,會在協調會中直接有回應,比如像是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公司就可以做到。 台積電表示,離職員工有任何需要可直接與公司溝通,公司將會以最大誠意協助處理,並對離職員工訴求釋出善意,但是昨日仍有100名台積電離職員工包遊覽車,前往竹科管理局參加勞資爭議協調會。 竹科管理局勞資組副組長廖宗政出面主持協調會,台積電離職員工約30名參加,與4名台積電資方代表進行協商。

台積電裁員事件: 半導體機台動輒億元起跳 一用就是20年

但是,對於張忠謀來說,用非常手段裁員,涉及的是對員工的誠信、尊重與承諾的問題,這是台積電經營理念中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但是,經營團隊的處理方式有諸多缺失,很可能已違反了張忠謀最堅持的原則。 「整起事件,起於人力資源部門沒有絲毫反省。」一位台積電前資深主管這麼說。 身為總執行長,蔡力行面對第一季可能會虧損的狀況,背負著對董事會和股東的責任,努力節流,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但實際執行時,人力資源部所展現的鐵血和強硬,卻造成員工巨大的反彈。

在臺灣廠與海外廠區間則設有防火牆隔離,因而阻止了WannaCry的境外感染。 台積電新竹某晶圓廠進駐一臺產線新機臺,準備安裝後在周末上線,採取如過去數萬臺新機臺部署一樣的作業流程。 但在星期天的預估影響金額一曝光,果不其然,星期一股市一開盤,台積電股價就下滑,儘管最終跌幅不到1%,但證券交易所也要求台積電必須召開公開說明會,公開回應外界的提問,來消弭各種傳聞後續可能引起的股市動盪。 8月4日凌晨,臺灣最大BBS論壇PTT上的一篇文章,披露了台積電產線大當機的消息,不少網友也留言回報多起產線當機事件,快速引起媒體高度關注,甚至成了國際新聞。

台積電裁員事件: 全球與區域

盼政府出面協商 Y先生說,各部門平均約有二至三人遭資遣,以南科廠為例,被資遣的員工超過五十人,主管告知,若加計年後三波裁員,台積電可能約有千名、約百分之五的員工被資遣。 員工憤憤不平地指出:「公司不願開給非自願性離職證明,將來恐怕領不到失業救濟金。」而願意與公司共體時艱的員工則表示,大家現在都「皮皮剉」,員工希望政府能夠出面協商,不要讓台積電的裁員潮繼續擴大。 事實上,在美國宣布禁令之前,科技業早就因為升息、通膨、景氣低迷及庫存問題,營運展望烏雲密布。 彭博周二報導,據知情人士指出,由於個人電腦(PC)市場放緩,處理器大廠英特爾打算大幅裁員,裁員人數可能多達數千人。 業者表示,台灣半導體廠及OEM廠在這波不景氣並沒有縮減人力動作,主要是因為國情及文化與美國廠商面臨的情況不盡相同。 相較於美國企業能以優越條件吸收全球人才到美國工作,台灣至今為止仍很難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加上半導體業人才一直處於供不應求情況,所以除了敦泰等幾家個別公司有精簡人力動作,多數業者並沒有因為這次的景氣下行就裁員或減薪。

由於新冠期間需求的突然變化,在世界各地運輸集裝箱的成本激增。 近來,歐美及日本等國陸續檢視有關供應鏈的自主性,認為過度仰賴單一供應鏈不僅對本國企業有害,亦不利於國家安全。 一是挑戰台積電最重要的倫理,這次裁員,很多老台積人都反對,但是,管理團隊卻強勢執行,犯了眾怒。

台積電裁員事件: 半導體展望未來:最快第3季回溫

其實,對蔡力行而言,張忠謀的安排也不見得不好,張忠謀既然堅持這不是降級,而且是指定台積電最能幹的蔡力行來做,那麼蔡力行大可好好發展,不見得沒有機會。 更何況,以過去台積電的慣例,要發展新事業,一般都是成立獨立公司,例如精材、采鈺或創意電子等,如此才能夠專注發展,但此次新事業放在台積電內部,與過去專注本業的想法確實已不同,這可能是台積電的一個新成長契機,也是蔡力行重返榮耀的惟一機會。 然而,不論是太陽能或LED(發光二極體),如今都已處在一個高成長的爆發階段,且許多技術都與半導體非常類似,以台積電的資源及實力,加上手上握有二千億元的資金,必然有很好的機會切入,不論是購併其他小公司,或是台積電自行投入發展,都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只是,蔡力行未來能不能有足夠的資源做新事業,以及這麼能幹的人會不會被挖角,都有待時間來證明。 一名台積電人力資源部的小主管,曾暗夜發電子郵件,給同部門的同仁打氣,信裡說,「大家辛苦了,歷史會還我們公道的。」或許,人力資源部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在解決問題;但沒有反省的結果,就是幕僚一連串的決策錯誤。 「Rick也輕忽了這件事情的後果。」一位前台積電主管說,蔡力行認為自己的確處理了,但卻沒有達到張忠謀要求的標準。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台灣半導體龍頭廠商台積電爆發公司勞資爭議! 遭該公司資遣的員工、家屬以及工運團體代表近百人,昨赴勞委會抗議該公司「假汰換、真裁員」,不但有資深員工控訴退休前遭無預警資遣;也有員工含淚泣訴懷孕哺乳被記績效不佳遭裁員。 高鐵嚴重虧損日前推出組織大瘦身、鼓勵員工優離優退自動離職,申請案昨截止,且有部分員工接獲主管心戰喊話,指現在不優離優退,第二波將不手軟;不滿的員工向《蘋果》爆料,指高鐵一邊聘用月薪數十萬元的外籍工程師回鍋,卻一邊逼退基層員工。 勞委會表示,高鐵公司若因虧損須裁減人力,須對本國人和外國人一視同仁,否則將涉嫌就業歧視。 引用......因為台積電當初是孫運銓定下政策後以國家的資本投入設立的,享盡國家租稅優惠(如促檢產業發展條例)的企業上發生,一度以為自己已經在公營機構裡服務了,過去有人這麼說,進了台積電就等於進了公家機構。 但是,由於新冠期間需求的突然變化,在世界各地運輸集裝箱的成本激增。

台積電裁員事件: 相關新聞

這樣我就無法領取由政府發放的六個月失業補助與相關對失業者的社會福利補助,如健保費補助等。 現今政府為拯救失業潮,更有許多新的措施與補助,但若沒有「非自願離職證明」,這些補助與措施都將與我無緣,我將都無法取得領取的條件與資格。 台積電裁員事件 這些海外工作者失去工作,除了可能會降低獲得綠卡成為美國永久居民的機會,這對他們來說壓力尤大,因為有不少工作者在美國背負貸款,或者有正在當地上大學的孩子,這些被裁的科技人不乏台灣人在內。 而最讓人震撼的是,上周社群平台Meta投出的震撼彈,宣布裁員超過萬人,另一社群平台推特也才傳出裁員數千人,線上支付服務Stripe也裁員14%。

半導體業迎凜冬,除微軟、英特爾相繼傳出裁員潮,護國神山台積電也罕見發出內部信,總裁魏哲家親自鼓勵員工「多休假」,僅3奈米相關人員不受影響, ... 台積電在中秋節前夕開除7名員工,不過並未說明解雇相關細節,只表示遭解僱人員於在職期間嚴重違反工作規範,做出違背公司核心價值的不當行為,情節重大,本著毋枉毋縱的原則,予以相應處分。 有PTT網友爆料,7人疑似是因為在臉書上開社團揪團炒股,但「太高調又喜歡在APP上跟人對嗆,即使是好心分享,但投資人賠到錢加上自己高調,被檢舉應該只是早晚的事」。 台積電將在明(22)日舉行法說會,由總執行長蔡力行對外說明本季度營收展望、全年資本支出、及全年景氣預估等。

台積電裁員事件: 全球科技大裁員台廠挺住

巴菲特繼比亞迪、蘋果,再次出手大買台積電這類科技股,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股神持股台積電比重近1.4%,但是按照巴菲特操作模式,未來持股比重可能將一路提高。 台積電早已啟動海外布局,近年腳步更積極,美國廠已預計2024年竣工,同年啟動日本熊本的新廠計畫,並傳出考慮在德國設廠。 巴菲特過去對半導體代工業敬而遠之,近日卻砸41.2億美元買進台積電,持股比重近1.4%,成為台積電第5大股東。 台積電於今年1月時嚴格執行考績審核,淘汰考核倒數的5%員工,人數約達200名至300名,佔2萬名總員工人數的1%至1.5%,當時台積電強調,淘汰績效考核倒數的員工,則是每年都有在做的事,台積電沒有裁員的計劃,也沒有縮減人力的措施。 英特爾先前發布第二季業績不及市場預期,並下修全年營收和獲利預測。 英特爾第2季營收年減22%,為153.2億美元,遠不及市場預期的179.2億美元。

  • 近來,歐美及日本等國陸續檢視有關供應鏈的自主性,認為過度仰賴單一供應鏈不僅對本國企業有害,亦不利於國家安全。
  • 此外,台積電前年受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邀請」赴美設廠,如今美國工廠動工,並在今年傳出德國及日本分別邀請至兩國建新廠及研發中心等等,都需要巨資才能啟動。
  • 外界原本預期,如果併購案成局,英特爾整合高塔,實力將更上層樓。
  • 曾晉皓表示,目前公司已對其他案件進行個別調查,但他不能確定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完成調查。
  • 而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政府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他們不會有所動作的,絕對不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