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榮廷背景11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Eric on November 20, 2019

葉榮廷背景

內部稽核主管就便利商店之內部稽核執行作業與內控運作情形提出報告,每月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將內部稽核報告與缺失改善進度,交付獨立董事查閱;另,若遇有 ...,本公司107年6月25日股東常會經股東就董事候選人名單選任之,當選之董事及獨立董事名單分別如下。 葉榮廷指出,科技店將呈現三大概念,除了節省店鋪勞務之外,也期望透過新科技帶動新商業模式、設備能夠增加與顧客互動及消費體驗,另外,未來對於顧客消費的偵測,不排除導入人臉辨識,不過,他坦言,消費偵測這一部分可能要等到第二階段之後才有進一步推展。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家也看準消費者偏好網路購物的消費習慣轉變,解決以往網購寄貨、取貨延長結帳等待時間的問題,推出業界首創全智能「EC雙溫寄取櫃」,無論常溫或冷凍包裹的寄貨、取貨都可以在智能櫃上完成,甚至還可以使用MyFami Pay等非接觸方式付款。 另外全家也響應「綠生活」消費趨勢,昨天與新創社企環海淨塑合作,推出Let’s Cafe「永續杯循環站」,只要三步驟就可完成循環杯租借,全家設定今年目標要把永續杯循環站服務拓展到400家店,約占總店數一成,超前達成環保署設下的政策目標。

葉榮廷背景

大數據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課題,先做好功課,了解如何有效運用大數據,方能展現驚人威力。 他們的執行長在幾年前訪台時也曾問過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加盟」? 在零售業種之中,便利商店對消費者的磁場比較小,如果今天新北板橋開了一家迪士尼(Disney)賣場,住在北市內湖的消費者也會專程開車前往,但內湖的消費者,並不會特別專程去板橋的便利商店消費。 也就是說,便利商店的經營成敗,靠的是小商圈深耕,成功的店長,關係經營可接觸到社區的每一個人,而這靠直營店員工是絕對做不到的。 零售業的經營高度仰賴數據分析能力;但話說回來,零售業存在很多數據陷阱。 首先,零售業是關注「消費行為」的行業,那就是社會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

葉榮廷背景: 超商遇「中年危機」四五年級客人難進門

同年10月,岑春煊被迫下野,11月桂軍被逐出廣東,撤回廣西。 陸榮廷出身貧農,少年時代為生計而當盜賊並成為會黨成員。 1882年,陸榮廷投降水口關的清軍,並參加當地會黨「三點會」。

另外,去年轉投資成立的專營電支機構「全盈+PAY」,讓支付工具走出全家,跨入超過10萬個多元場景特店,並以嵌入式支付的差異化策略深入零售(全家)、社區(智生活)APP,將在第三季首度嵌入於金融app中,持續擴大跨界點數交換,助攻全家點數FA點流通性,形成全方位的點支跨界生態圈。 葉榮廷指出,零售業進入競爭深水期,必須創造消費者「高頻到店/消費」的動機。 其中,對於民眾便利餐食的剛性需求滿足,便利商店在零售業態裡擁有絕對性優勢,是差異化的吸客關鍵。 受惠蘋果、超微和海思新晶片出貨動能強勁,台積電9月合併營收站穩千億元,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積電市值已正式超越迪士尼,坐上全球市值第20大企業的寶座,並指台積電「是真正的台灣之光」,也是台灣企業永遠無人可超越的里程碑。 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後,雙方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會否影響台商回台投資腳步?

葉榮廷背景: 「全家x義美」來了! 專屬貨架販賣百項產品

葉榮廷認為,這個問題每隔一陣子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但他認為台灣超商市場沒有飽和問題。 全家便利商店去年成為首家導入Clean 葉榮廷背景2023 Label潔淨標示認證的大型連鎖業,董事長葉榮廷今(13)日表示,目前通過Clean 葉榮廷背景 Label少添加標示認證的成品達230項食品,創造超過50億營收,顯示真食物、更加自然的健康飲食成為舌尖新趨勢。 超商雙雄全家便利商店今(13)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葉榮廷主持,會中通過發放每股7.5元現金股利;展望後市,全家將瞄準新電商時代商機,持續佈建數位轉型及物流體系,打造全家成為成為創新生活提案的「科技零售業」。 針對物流配送環節,則陸續擴建啟用新台中物流中心,18日正式啟用的新花蓮物流中心,同時加速導入店鋪冷凍冷藏設備與調理機台,透過強化鮮食產業鏈,為下一階段成長蓄積動能,今年目標將50款商品推上「億元級」商品。 全家表示,FamiNow多元履約服務也於第二季上線,提供消費者預訂快取、跨店取、外送到府等彈性服務。 全家提到,對應缺工議題與人才爭奪戰,持續布局科技零售,測試可複製性高、減勞務增體驗的科技設備,像是NExT POS、智能咖啡機、智能販賣機、EC智取櫃等。

葉榮廷背景

在台灣創立全家便利商店,帶領全是零售門外漢的團隊,渡過財務危機晉身台灣第二大,被員工視為「摩西」的全家會長潘進丁,是位腦子和腳一樣快的行動家,交棒多年的他鮮少在媒體前曝光,這次接受《ETtoday新聞雲》獨家專訪,暢談他如何從觀光客最愛逛的唐吉軻德,掌握零售業的新趨勢。 答:第一,考量自己(企業)的核心能力,不要一開始就想拯救地球,因為值得關注的議題非常多。 聯合國公布的永續發展目標有17大項,指標有1、2百種,沒有一個企業是可以從頭做到尾的,你可以先從裡面聚焦,再結合公司優勢,給自己一個主軸的定調。 擁有3千8百多間門市、每天至少和3百萬人次台灣人接觸的全家便利商店,它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消費者放大檢視。 台灣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曾任台灣全家執行副總經理、管理本部本部長、商品部部長、商品部資深經理、店長、店員。 「零售業進入競爭深水期,必須創造消費者『高頻』到店和消費的動機,」葉榮廷指出,其中要滿足民眾便利餐食的剛性需求,超商在零售業態裡擁有優勢。

葉榮廷背景: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閱讀潘進丁 變零售達人

葉榮廷認為,數位和實體並不會相互牴觸,反而實體店面的物流、中央工廠會成為推動數位渠道的配套。 他表示,在未來只要與顧客接觸的地方都會被視為「通路」,當網路購物成為常態,全家就會朝這個方向去優化。 葉榮廷背景2023 他透露,台灣便利商店業者過去3年即使疫情期間,每年也都開500店,但全家則是採穩健布局,每年淨增加200店。

  • 同年10月,岑春煊被迫下野,11月桂軍被逐出廣東,撤回廣西。
  • 全家 (5903-TW) 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今 (20) 日在天下經濟論壇中,分享零售業該如何擁抱數位變革時代時表示,台灣零售業需關注人口結構改變與科技發展這兩項趨勢,業者應學習運用科技思維與能力,以應付迎面而來的挑戰。
  • 他指出,雖然發展「店到宅」目前仍需要一段時間,不過部分作業也已經開始運作,包括店鋪庫存即時動態系統,目前已做到1小時回傳1次。
  • 葉榮廷表示,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生活樣態與消費模式已然轉變,不僅居家時間增長、外出移動距離縮短,且偏好更有效率的購物渠道,推升「快行動」與「懶商機」的消費趨勢。
  • 根據我的經驗,要發現比較大的需求缺口,通常都需要研究、調查、建立假設、實驗、修正假設、再實驗。
  • 另外,在看不見的差異上,目前超商大數據分析大都用在檢證較多,效果好就繼續用,其實應該學習阿里巴巴或歐美,利用數據做精準行銷。

葉榮廷分析零售通路市場的下一步,他認為現在網購盛行,未來虛實整合的「全通路」成為大勢所趨,超商在裡頭將扮演重要角色。 因應未來成長戰略,全家便利商店展開世代交接,由葉榮廷接下新任董事長及執行長,薛東都擔任總經理兼營運長,原董事長潘進丁及總經理張仁敦,則分別升任會長、副會長一職。 日前因蝦皮拍賣祭出免運費活動,使全家店到店包裹數量倍增,導致貨物大塞車,不僅造成消費者抱怨連連,也讓店員哀嚎不已;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網購狂潮,全家早已耗資億元於北部大溪專用物流倉,打造高效率環狀理貨線,整體處理件數從12.6萬件增加至25萬件。

葉榮廷背景: 零售業吹起整併潮,超商雙雄之一的全家會如何走?全家董座葉榮廷:數位通路是重點

執行到現在,去年光全家就減少了3千噸的剩食,我們今年目標是(減少)4千噸。 之後,我們還會再擴大範圍,把App、剩食跟公益扣在一起,例如開放大企業認購,讓公益團體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自行到店購買友善食光的東西。 我們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非常頻繁的去接觸顧客,然後物流供貨體系、系統建設大概也都完備,所以全家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成為「平台」,去媒合供給和需求雙方,同時做一些好事。 葉榮廷背景2023 潘進丁說,失敗不代表「全盤皆錯」,之前全家曾經賣手機大虧,吃掉當年獲利的十分之一;經過檢討,改變物流模式、降低庫存風險後,前陣子全家開賣華碩智慧型手機就十分成功,「一般公司早究責了,但我們並沒因為曾經失敗,就不敢再嘗試在便利商店賣手機的可能。」他強調。

為此,全家也將擴大鮮食和物流佈局,以強化鮮食產業鏈。 全家便利商店2023年8月18日正式邁入35週年,上半年營業額470億,創下歷史新高,董事長葉榮廷表示自有鮮食業績已突破營收占比3成,將擴大佈局投資,擴建啟用新台中物流中心與新稼動的花蓮物流中心,同時加速導入店鋪冷凍冷藏設備與調理機台,透由強化鮮食產業鏈,為下一階段成長蓄積動能。 導入的新服務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為關鍵葉榮廷舉例,從全家「板橋廣榮店」在店面開設FamiSuper選品超市、歐式麵包「哈肯舖」店中店專區為例,就是看準社區商圈的多元採購需求,同時與當前消費者接受很高的外送平台foodpanda合作,無論自煮或是馬上買馬上吃的需求,皆能在全家被滿足。 根據公平會統計,台灣超商密度居全球第二,僅次於韓國,超過日本,引發國內實體超商市場飽和疑慮。 對此,葉榮廷表示,這個問題每過一陣子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但他認為台灣超商市場沒有飽和問題。 繼數位會員突破千萬人次大關後,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今(15)日宣佈,全家科技概念2號店將在下周二正式亮相,將以「人機協同」概念,導入超商業界首創的5G服務、智能咖啡機及客製化的雙溫層智販機,創造超商的新消費體驗及購物模式。

葉榮廷背景: 零售業新挑戰:高齡化、大缺工、強競爭

此外,台灣2017年人口年齡中位數約41歲,根據經濟部統計,到2060年齡中位數會提高到57歲,恐將超過日本老年化速度。 葉榮廷強調,在面對顧客需求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做了過度投資、面對競爭、存在需求缺口這 3 種困境。 葉榮廷背景2023 他建議,針對過度投資與需求缺口的部分,應建立可快速發現的機制,以執行相關配套措施;而面對零售業間易於模仿的競爭,必須在管理層面上善用數位科技,掌握看不見的差異優勢,才能透過這種可保有較長時間的優勢,發揮業績效益。

  • 潘進丁說,他帶團隊,最怕大家因害怕失敗、擔心獲利難看,不敢出手。
  • 葉榮廷表示,過去4~5年,全家平均以每年增加約200家門市的速度前進,接下來會繼續踩著相同步伐。
  • 去年轉投資成立的專營電支機構「全盈+PAY」,讓支付工具走出全家,跨入超過10萬個多元場景特店,並以嵌入式支付的差異化策略深入零售(全家)、社區(智生活)APP,並將於第三季首度嵌入於金融app中,持續擴大跨界點數交換,助攻全家點數FA點流通性,形成全方位的點支跨界生態圈。
  • 以全家昨天開幕的第4,000店為例,一口氣導入多項新服務,這些新服務未來將推廣到更多門市,為公司營運挹注新動能。
  • 對應缺工議題與人才爭奪戰,持續布局科技零售,測試可複製性高、減勞務增體驗的科技設備,如NExT POS、智能咖啡機、智能販賣機、EC智取櫃等。
  • 「因為你只要不做,當然就不會出錯!」如果這樣的企業文化形成,不用期待全家有挑戰老大的企圖心。

台灣民眾樂善好施,結帳後習慣隨手捐零錢、做愛心,像是全家便利商店每年的零錢捐善款,平均就有約4800萬元,且自101年至今募款金額已突破3億元。 其中,零錢捐金額排名前十名門市中,就有六名集中在南部,顯示南部人最大方。 在現今物價上漲、薪水緩升的社會趨勢下,這一代的父母最擔心就是孩子未來的生活,台灣勞工薪水不高、工時過長,政府也積極研擬相關法案改善現狀,民眾可善用保險穩健累積資產,並透過保險還本機制,妥善規劃生活與家庭計畫,不只為自己加薪,也能守護父母、子女、孫子。 雖然薛東都表示,在疫情下導致網購變成常態,因此全家自從2021年底將手機App大幅改版,改以「服務」、「購物」雙軌並行,但他指出拓展實體店的腳步不會慢下來。 全家便利商店最新市調發現,20-34歲消費者每週走進超商的次數5次,35-50歲之間的消費者約3-4次,而到了50歲以上的消費者每週進便利商店只有3次,成為調查中最低的年齡層。

葉榮廷背景: 葉榮廷背景 參考影音

尤其,消費者到便利商店購物,從早期單純買商品,轉變為買服務、體驗,近年則漸朝向重視價值共鳴的意義消費。 葉榮廷進一步說,1988年第一家全家登台,當時超商以傳統零售為主,1997年開始導入服務,包括單據代收,接著還有包裹代收等,均已改變超商的獲利模式,現在購物代收的營收金額,已經是傳統零售營收的4到5倍。 全家已在台邁入4000店里程碑,「板橋廣榮店」導入首創的APP「訂便當」、餐食智取櫃等零接觸服務,更透過FamiSuper選品超市、歐式麵包哈肯铺等專區規劃,符合居家需求;「全家」還引進全智能EC雙溫寄取櫃、EC自取滑軌櫃,優化消費者寄取件體驗。 葉榮廷說明,如果超商是傳統的服務早就飽和了,但如果都有針對消費者需求,一直開發新的服務模式,就不會有飽和問題。 第3支箭「新事業推進」,葉榮廷表示,全家為新增加目標市場,針對不同客群積極做店型測試,導入天河鮮物、大樹藥局某部分是測試保健、健康,測試完成後可萃取元素後複製,天河雖只有5家加盟店,但其元素已導入300家全家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今(31)日宣佈,旗下第4000店正式開幕,落腳新北市板橋區廣榮商圈,不僅首創單人也能APP訂便當,更引進EC雙溫寄取櫃與自取櫃等,搶攻社區化消費商機,挹注營運可期。 第一是生產面,就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不添加抑菌劑,靠著溫度控制、濕度控制、包材選擇等等,來延長保存期限。 第二是訂貨面,也就是門市預測銷售量的精準度,以前靠門市經驗,後來是靠AI去學習,例如時間、天氣、溫度,都會影響不同商圈消費者的購物選擇。

葉榮廷背景: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鶯歌鶯桃分公司的經濟部公司設立登記 / 縣市政府商業登記

葉榮廷指出,零售業進入競爭深水期,必須創造消費者「高頻到店、高頻消費」的動機,其中為了滿足民眾便利餐食的剛性需求,便利商店在零售業態裡擁有絕對性優勢,是差異化的吸客關鍵。 便利商店便當過往總被認為是不得已時的方便選擇,不一定能談得上美味,但是在全家迎接35週年之際所召開的媒體餐敘,所端上桌一道道從餐前麵包、茶飲冰沙、湯品、開胃小點與主食等,不講可能還不知道,全都是全家門市實際販售的鮮食,甚至還搬了好幾台門市微波爐到現場復熱,以還原全家鮮食最真實的味道。 「全家是1988年8月18日創立,我是當年11月就進入全家5號店當店員,總經理薛東都當時已經是2號店店長!」董事長葉榮廷笑著回想跟著全家一起走過的35個年頭,「當年便利商店靠『便利』搶時間、搶距離而崛起,但是現在則要比差異化!」而全家對於差異化的解答之一,就是「鮮食」。 第二,他說,零售競爭進入深水區,超商在會員經營上要更加努力,提升會員的黏著度,第三,大缺工的時代,則以智能化因應、靠數據驅動。 葉榮廷背景 不過他進一步說,全家2015年來自鮮食的營收占比跨過20%,去年已突破30%,換言之,「全家是靠鮮食撐過過去3年疫情」,去年有30款鮮食年營收已破億元,今年力拚50款商品年度銷售破億元。

葉榮廷背景

瞄準創作者商機,誠品生活子公司「八心八箭」宣布,簽下台灣首位登上紐約時裝周的設計師周裕穎,並與LEVI’S®、NIKE 2大國際品牌跨界合作,首度跨足文創經紀領域,挹注業績表現可期。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臉書批評能源政策,經濟部長沈榮津今(14)日在立法院表示,依據電力備轉容量率統計,2018年6月之後,台電每天發布的供電燈號幾乎都是供電充足的綠燈,可見台灣不缺電已是常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度擔任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我國領袖代表,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今(14)日表示,張忠謀在半導體產業建立起全球領先地位,並深具國際觀,由他代表是非常適當的人選,也期盼其能協助爭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洽簽。 雙溫層智販機可陳列4度和18度雙溫層的商品,其優點是可變化多種餐促組合。 此次科技概念店也在空間設計中規劃智販機專區,將透過人機協同、遠端管理,進一步測試24小時夜間營運新模式。

葉榮廷背景: 陸榮廷

這些新型商店的出現,非常清楚就是要對應未來人力短缺的問題,他們想要收集更多以往收集不到的消費情報,試圖利用新科技帶給客戶一些消費體驗。 第3個策略是希望最終目標能做到「店到宅」,當網路送貨強調6小時、12小時,在超商下單購物之後,透過Uber概念,未來超商送貨可能只要30分鐘。 由於統一原本就是台灣家樂福的第二大股東,持股高達四成,面對法商家樂福有意出脫持股,統一擁有優先購買權,除了遠東集團和富邦MOMO已經在後頭排隊,法人認為統一超和全家屬於直接競爭關係,統一無論如何絕不可能放手讓家樂福落入全家手中。 日本從24日起排放福島核廢水,中國宣布禁止日本所有水產進口,日本漁業損失慘重,據《彭博社》報導,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放1天後,日本漁業已感受明顯負面影響,魚價暴跌、漁產品出口商裁員,分析師直言,中國是日本漁業第一大出口國,此舉影響巨大。 台新銀行藉由替全家發展規劃收單分流、平台化全家的金融收付,於幕後主導全家便利店信用卡及電子支付工具。 台新協助全家導入三大國際支付Apple Pay、Samsung Pay及Android Pay後,店內信用卡支付成長達五倍以上。

葉榮廷背景

目前,全家股價享有約39倍的本益比,比統一超商的28倍高出許多。 2013年,全家推出吸引排隊人龍的霜淇淋,在7-Eleven半年後也跟進時,已賣出500萬支佳績。 2014年,小小店長體驗營,拿下YouTube台灣年度最受歡迎廣告冠軍。 此時,「夯番薯」烤地瓜已克服穩定供貨問題,成了每年銷售1500萬條的金雞母。 疫情對實體零售的影響雖然減少了,但葉榮廷也揭開「深水區」的三大挑戰:高、大、強:高齡化、大缺工、強競爭,本持零售業數十年經驗的他認為,解方仍要回歸零售的底層邏輯:更即時性且全面的回應消費者需求。 葉榮廷透露,實體零售受疫情衝擊,部分品類仍未回復至疫情前的高峰銷售水準,像是香菸、飲料;不過,唯獨「即食型自有鮮食」業績屹立不搖,今年鮮食商品已占整體營收比例達三成,每年貢獻約近300億元營收。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