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台華視看不到11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18, 2020

52台華視看不到

中天新聞台在去年不予換照後,外界關注中天新聞台所在的52台由誰來進駐。 NCC在今年1月20日首次審核52台移頻案,但是決議續行審議,除了關注消費者收視習慣外,也考量新聞頻道製播能力,包括新播與首播比例等。 根據NCC今年第3季戶數統計顯示,已送件替補頻道的系統業者總戶數近213萬戶,在有線電視系統市占約43.4%。 不過,日前中嘉數位法務長趙培培在「換照,排頻,與電視政策:市場機制或積極治理?」座談會上提到,華視新聞資訊台在新聞區塊是可以被考慮的選項。

  • NCC預估在下周確認會議記錄後,業者再以跑馬燈預告5天,最快年底前,華視在有線電視的市占率即可達到73.1%。
  • 李永得在稍早表示,根據「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有一個附負擔捐贈,因華視被納入公廣之後,在節目製作和製播受到公共電視法的約制,因此政府就必須適當給予附負擔的捐贈和補償,這是針對華視的「主頻」。
  • 王乃伃這2年看似沒有什麼新戀情,不過她曾在頻道上透露,過去竟然有粉絲奉上農地地契,還寫道「送300萬元養妳爸媽」,嚇得她趕緊把地契照原地址寄回,她笑說:「雖然有想過收起來,可以少奮鬥2、30年。」但也向粉絲喊話,真的不要再寄地契,她絕對不會收。
  • 而中嘉數位也表示,將從今(14)日開始跑馬通知觀眾,華視新聞資訊台將在19日正式上架,但全台只會有約129萬的收視戶看到,其他家業者的用戶短期內仍會持續空頻。
  • 換句話說,就算華視新聞台全台有線電視都上架,也有將近一半的台灣家庭根本看不到。

對此,謝寒冰在節目《國民大會》中表示,《華視新聞台》剛上架收視率當然沒有想像中高。 謝寒冰指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翁柏宗「不愧不是新聞媒體出身」,因為翁柏宗完全不懂新聞媒體。 2022年4月21日,前華視新聞部經理黃兆徽感嘆,「華視新聞曾經可以因為優質的內容、客觀中立的真實報導,贏得觀眾青睞,搶進收視(率)全國前幾名、甚至全國第一的」,「但為什麼它會變成今天的模樣」[21]。

52台華視看不到: 陳雅琳確定接任 進駐52台的華視找到台長了

【愛傳媒王其專欄】21世紀基金會上週發表了中天新聞台從52頻道被消失後的民調,這也是台灣近年來對新聞台印象的調查,多少呈現台灣人對新聞台的認識與期待。 除了王乃伃在陳雅琳號召進華視外,據了解,華視原晚間新聞主持連昭慈請辭後,將由原年代、壹電視主播葉映彤接下晚間新聞主播棒。 至於移頻進度無法於11日前完成,中天52台頻道,12日後將以空頻因應,也就是觀眾從51台之後會直接跳到53台,並不會出現黑畫面。 52台華視看不到2023 多數店家會看電視新聞,是因為新聞人人都可以看,但是轉到電影台或娛樂台,卻不是人人都喜歡看,點加老闆為了迎合多數人的口味,把頻道轉到50幾台是很正常 ... 肥仔剛才打開電視, 突然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 52台變成華視新聞資訊台啦!

中央社引述蔡衍明強調,中天新聞人沒做虧心事不用傷心,轉戰新媒體是重生,成為第四權監督政府,最後在旺旺社歌「有緣相聚」中告別52台。 12日零時過後,52台電視畫面一度顯示黑畫面但有聲音,也有顯示「該頻道不存在」。 11日晚上10時,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現身與主播記者並肩齊坐,高喊「我中天我驕傲,我中天我榮耀。」倒數最後一小時,蔡衍明則向中天新聞台員工喊話,強調以中天新聞人為傲,「中天新聞台被關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們做到真正的第四權」。

52台華視看不到: 華視2200夜間新聞

而華視新聞台屬於公廣集團,若遞補上,也可能被批評偏綠,且該台在有線電視系統上架的家數僅約十家,能見度低。 各家電視台,包括寰宇新聞、華視新聞、台視新聞、中視新聞都希望能移到「黃金頻位」,一場媒體角力戰從去年便熱鬧開打。 然而,此戰中系統業者才是關鍵角色,全台64家系統業者都可與想移頻的新聞台交涉談判,其中牽扯到許多商業利益。 了解有線電視頻道上架的人士解釋,農曆年前中嘉集團送華視新聞台到52頻位上架的案子給NCC審查,其實已經是第二關了。 52台華視看不到 第一關是擁有52頻位主張權利的中嘉願意送,而華視新聞台的代理權給中嘉,中嘉就有理由撤回它原本代理的寰宇新聞台,改送也是中嘉代理頻道華視新聞台。

翁柏宗指出,審查程序就是依照有廣法29條第3項,就整體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多樣性與其他公共利益等4個面向,綜合考量,標準都一致。 過去威權時期,管制新聞遭詬病,後來設立NCC,超越黨派政治,沒想到第二次政黨輪替後,下手更狠,直接不給中天換照,陳耀祥還直接表明希望給公廣集團。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批評,華視進駐52台的劇本早就寫好,其作法讓人覺得粗暴,尤其是從中天下架到現在華視進駐,黑幕重重,只能對於NCC不能中立行使職權感到遺憾。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質詢時也質疑,陳雅琳出國團隊中有一位非華視的工作人力配置,讓她質疑出差不找華視員工卻找自己親信,對此,陳雅琳則回應是因為華視人力不足才以承攬合約找非編制人員。 而萬美玲更追問該名承攬人員的薪資,卻惹惱文化部長李永得爆氣,直指立委是「搞錯重點」。 不過,陳雅琳則指出,一方面是履行標案的內容,另一方面是因一次性出差,基於經理人的新聞專業來說,期間遇到紐約槍擊案、法國大選、烏俄戰爭針對時事性的新聞進行採訪,使一趟出差更有效益,而出差的費用,華視也有編列部分預算。

52台華視看不到: 內容—

2022年4月28日,台灣民眾黨臉書粉絲專頁表示,華視新聞資訊台內控完全失靈,卻總被NCC輕輕放下;甚至本月25日李永得在立法院為華視開脫,稱跟政府有關的到立法院來都是災難;有這樣的上級長官,難怪公廣集團會一錯再錯[34]。 NCC遂行政治任務,去年11月18日蠻橫對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導致52台空頻已逾4個月,且為了拱華視不擇手段,先是對中嘉數位提案遞補寰宇新聞台「已讀不回」,逼得中嘉改提華視新聞資訊台,才以火速審核放行。 2月底王乃伃從中天離職後,當時的理由是身體不好,許多網友敲碗盼她轉型當藝人,但她則認為自己沒這打算也沒那麼漂亮,希望還是以新聞圈為主,早日恢復健康。

52台華視看不到

NCC今(31)通過15系統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52台案件,全台約124.5萬 ... 天新聞台不予換照後,中天新聞台所在的52頻位就從去年12月12日空頻至今。 NCC通過「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52頻道案,15家系統業者共124.5萬訂戶, ... 獲准、業者明收到公文,再經過5天跑馬,最快下月4日就可在52台看到華視。 NCC16日通過台數科集團及北港、大台中共8個系統台,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移頻52台,加上早一步上架的中嘉數位等15系統,華視新聞資訊台 ...

52台華視看不到: 華視允增加收入、擴編員工,另一角逐對象為台視

NCC於今(31)開會決議,許可中嘉集團所屬等12家、聯維、寶福及南國等系統經營者,上架《華視新聞資訊台》作為遞補。 這幾家系統業者合併總計全台約124.5萬觀眾,市占約25.58%。 2022年1月21日,由於本月莊豐嘉要求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撤下檢討華視長年虧損的預算提案一事引發爭議,在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與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聯手下,莊豐嘉在華視臨時董事會主動請辭,董事會一致通過[16]。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先前通過中嘉數位旗下12系統,以及獨立系統聯維、寶福、南國3系統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52台,15個系統的52頻位已經在4月19日開始播出華視新聞資訊台。 中嘉數位旗下12系統原本提寰宇新聞台,大豐3系統與台灣寬頻通訊(TBC)5系統申請CNN進駐,在嘉義縣經營的世新、國聲申請以英語發音的法國新聞台FRANCE 24進駐,其餘42家系統送空頻。

52台華視看不到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今爆料,此事連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事前也「一無所知」,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補充,連華視總經理也說看報紙才知道,因為那根本不是華視的意思,都是上層交代NCC做的,痛批獨立機構根本不獨立,通通可以廢掉。 據中央一位政府官員表示,雖然陳耀祥公開表示給華視進52頻道一個機會,但是NCC其他委員會不會跟進還大有疑問。 這位官員說,因為這與NCC一向堅持的黨政軍精神有違背,讓有些人為難,何況華視的財務狀況也讓主管機關很頭大,華視再養個新聞台,全民買單,一旦同意它上架52的責任就重大了。

52台華視看不到: 空頻4個月 華視新聞資訊台19日上架

趙少康說,不僅陳郁秀不知道,連華視總經理也說是看報紙才知道要被放入52台,因為那根本不是華視的意思,都是上層交代NCC做的,令人氣憤,獨立機關根本不獨立,通通可以廢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itver線上觀看第四台的平台,它將市面上的新聞台、無線台、卡通台、電影台、娛樂台等做了分類,來源主要以YouTube為主,如果你有觀看電視的需... 「華視新聞」給你公正客觀的新聞視野 由優質主播與新聞團隊聯手打造,減少無解方、無教育意義的社會新聞,拒絕暴力血腥、農場聳動與行車監視器的垃圾內容, ...

52台華視看不到

至於人力遞補部分,莊豐嘉表示,人力不會馬上填補,而是依每年度階段性員額考量,包含主播、工程人員與新媒體人員等,目前都已有在接洽業內有意願者。 至於被「冷處理」的台視新聞台,NCC副主委翁柏宗表示,台視的補件資料已在5月底收到,目前還在審查過程中,尚未第二次排案。 另外,洄瀾、北都數位、台固集團等共15系統則送件台視,戶數約87萬戶,市占率18.3%,至今NCC仍在審查中,今年5月首次審查後,截至目前都還沒第2次排案審查。 NCC表示,因涉頻道異動,該會已要求中嘉集團所屬吉隆等12家、聯維、寶福及南國等系統經營者應依據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定型化契約等相關規定,於頻道異動前5日以書面或連續5日於該頻道跑馬5日讓訂戶知悉,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52台華視看不到 根據NCC今日發佈的新聞稿,決議許可中嘉集團所屬吉隆等12家、聯維、寶福及南國等系統經營者頻道變更涉第52頻位替補《華視新聞資訊台》案。

52台華視看不到: 中天關台後 52台蛋黃區與47台蛋白區兵家必爭

之後王乃伃順利進入中天當記者、主播,不過她曾因主跑韓國瑜路線被網友噓爆,也因非本科加上工作壓力大,她曾透露,當年報到1個月就想放棄,但解約要付違約金才撐下來,不過好在也因為有違約金,發現自己真的愛上新聞工作。 緋聞曝光不久,朱凱翔就因製作節目理念和中天不合,卸下《新聞深喉嚨》製作人離開,去年成立自己的臉書粉專「不演了新聞台」當政論主持人,看王乃伃這廂也算是跟隨他的腳步離開中天,自創YouTube頻道當起網紅部落客。 據悉王乃伃不只重返主播台,最近也跟在陳雅琳身邊協助採訪工作和議題規劃。 陳雅琳今年4月從壹電視跳槽華視接任台長和晚間7點新聞當家主播,卻因收視率不佳遭酸,看來她也積極挖角年輕正妹女主播,壯大華視聲勢。 王乃伃在中天電視3年多時間,因長期播報夜線新聞,常常凌晨2、3點才睡,但還是習慣天一亮就起床,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免疫系統失調,嘴巴經常破洞,她曾說播報新聞時常有被「千刀萬剮」的疼痛感,不得不離開主播台,暫時休息修復身體。

52台華視看不到

中天新聞台遭關台並撤出52台的4個月後,NCC力挺華視接棒進駐,儘管華視有財務虧損、人力不足、沒有變更事業計畫書等問題,但在華視承諾改善後,7位NCC委員全數拍板同意。 華視新聞資訊台如果定位是商業新聞台,就無法繼續維持小清新,不接受政府及企業新聞置入。 「替政府宣傳」可以是公廣集團的功能,如何保持「媒體的獨立性」,兩者之間就有內在矛盾。 華視本身有結構性問題,把華視新聞資訊台當成公視新聞台運作,而不播商業廣告的話,那麼經營預算從哪裡來? 電視台是商業性質的,也就是要賺錢的,資本市場邏輯就是誰給的錢多,就讓資本進去。 業界分析,三立一旦大舉插旗48台成功(目前僅一家系統台上架),除代表新聞區塊擴大化,接下來,原位處47台的購物台,將成為新申設新聞頻道者、或想移動新聞頻道者的首選,包括鏡週刊新申設的「鏡電視新聞台」,及台數科集團自製的「中台灣生活網」。

52台華視看不到: ‧ 豪雨衝擊雙北「水淹半輪高」 民眾、員警冒雨推車畫面曝

2022年4月22日,公廣集團董事施振榮證實,本月21日下午公視召開董事會,華視卻未告知本月20日上午9點華視新聞資訊台《華視整點新聞》快訊跑馬燈誤播事件,「有點不太像話」,但「下面的人沒實際報告,上面的人要負責」[22]。 52台華視看不到 2022年4月23日,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李貴敏直言,陳耀祥放行華視新聞資訊台入主52頻道,就是一手催生今日亂象。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子哲表示,華視屬於公廣集團,這次華視新聞資訊台所犯的錯誤比過去新聞台更為嚴重,但當初為華視新聞資訊台「掛保證」的陳耀祥至今神隱、不敢下台負責[23]。

第52頻道的遞補未來有很多可能,不馬上補新頻道,就讓「喬事」產生混水摸魚空間,也讓有意爭取的各大勢力,還有機會與時間去佈局,進行各種合縱連橫。 首例是年代綜合台,NCC在2010年時、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年代綜合台因被認定廣告化情節嚴重未通過換照,是NCC成立後第一個案例。 ■嘉義縣的世新、國聲則送英語發音的FRANCE 24,播放歐洲新聞為主,影響戶數約8.3萬戶、市占1.7%。 近日於各大社群媒體人氣很高的「得正」手搖飲料店,總店位於台中的美村路;不過,網上許多言論都指向「得正與一芳有相關」,對此18日官方於臉粉粉絲專業發出聲明回應。 劉敬(右)在《華燈初上》中演林心如的兒子,第二季的真實身世也被揭開。 (圖/百聿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近日《華燈初上》第二季上架, ...

52台華視看不到: 中天新聞

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華視也向該單位承諾財務會尋求新的收入,並在未來3年內將員工總數擴增至400人。 2023年5月12日,《華視最國際》播出最後一集,於5月15日由「World News 9陳雅琳世界晚報」接檔,陳雅琳擔任主持人,每週一至週五晚間9點至10點於本台播出。

華視向NCC提出,會增加節目自製率,包含新聞LIVE直播從原本11小時,增加至16小時,節目部分,也會播出公視所製播「我們的島」、「獨立特派員」、「有話好說」等節目。 其後,在發生重大新聞與天氣警報時,華視新聞資訊台才會恢復新聞快訊跑馬燈[註 1]。 其次,華視「又公又商」的定位不明,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認為,政治廣告也是商業行為一部分,可以接,但文化部長李永得卻認為,華視受《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約束,不可以接政黨廣告,雙方明顯不同調。 羅致政說,沒有必要動不動就拉高到所謂的政治干預,NCC是獨立單位,尊重NCC;此外,公廣集團的新聞台能夠到52台,相信很多民眾有類似的期待,因此給公廣集團這個機會,加上業者願意合作,應該是好的發展。 費鴻泰表示,去年11月NCC處理中天換照案,7比0決議不給中天換照,當時陳耀祥還公開呼籲給公廣集團機會,現在要把52台給華視,簡直是就地分贓,民主何時變這麼墮落。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說,華視總經理也說看報紙才知道,華視要進駐52台,都是上層交代NCC做的,痛批獨立機構根本不獨立,NCC、公廣集團統統可廢掉。

52台華視看不到: 華視新聞雜誌

中天新聞台自10日清晨6時起,台內主播盧秀芳、簡至豪、許甫及節目主持人戴立綱等接力執行42小時不斷電直播。 儘管戶外下起綿綿細雨,中天新聞台475名員工及近400名民眾齊聚中天大樓觀看直播,並高喊「中天加油」;一度超過10萬名網友收看直播。 具有成大電機系碩士學歷的NCC副主委翁伯宗在2019年5月因身體不適辭職,6月隨即遭到詐騙,將358萬面交給行騙的冒充執行官,警方在3天後破案。 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管電信的還被電信詐騙,如果判斷力還是這麼差,有甚麼用?

新聞局衛星廣播電視審議委員會進行首次換照審查,包括華爾街財經台、CASA財經台、蓬萊仙山衛星電視台、歐朋電視台、彩虹頻道、龍祥電影台、東森新聞S台等7個頻道,分別被認定違規嚴重、商業化、色情化等,未通過換照。 52台空頻近2個月,NCC證實中嘉數位已撤件寰宇新聞台,業界傳出華視將以每戶新台幣0.3到1元之間上架費跟中嘉數位簽約;華視表示,董事會已通過和中嘉的合作案,但內容還無法對外說明。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尊重系統經營者送件申請替補52台的規畫,將依照過去審核流程,已陸續函詢各地方政府意見、審理頻道變更,會考量產業競爭、多元內容、消費者權益等議題,但最後裁量權還是會由NCC委員共同決定。 然而,要再次鄭重呼籲NCC尊重系統商與頻道業者間的商業談判結果及系統業者的排頻權,並請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為頻道業者公平競爭替補52頻位,樹立NCC作為獨立機關應有之典範。 反觀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之久,地方政府的意見也均已回覆NCC,卻仍未見台視新聞台移頻申請案排入委員會進行審核。 此外,台固系統亦於3月19日向NCC提出申請,迄今也已近兩週。

52台華視看不到: 華視1500整點新聞

開播初期,廣告時段專播華視節目廣告及華視新聞形象廣告,完全不播映商業廣告;2012年10月開始播出商業廣告,第一個商業廣告是曾雅妮代言的台新金控形象廣告,之後開始和森森百貨合作播出其商品廣告。 2013年6月3日0點,華視新聞資訊台播出《2013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但中華電信MOD版本未播出,改播《2200整點新聞》。 中嘉數位旗下12系統以及聯維、寶福、南國3獨立系統,上周已經在螢幕跑馬5天,今日零時起把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52台,全台約124.5萬戶觀眾可看到,補足最後一哩後,新聞台區塊就此一片綠,淪為只替蔡政府喉舌。 NCC昨天通過華視新聞台遞補52台案件,而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表示,自己早講過NCC可以廢了,但現在是連公廣集團都可以廢了,獨立機關也可以廢了。

  • 申請以華視新聞資訊台替補52台、正在審議中的,包括凱擘旗下12家系統台、台媒旗下五家系統台及大新店等獨立系統台,加總訂戶數159萬2,485。
  • 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與475名中天新聞台員工,在歌聲中告別中天新聞台,宣告進軍新媒體。
  • 李貴敏也質疑,為什麼財務嚴重虧損、人力不足的華視竟優於中天或其他頻道業者勝出,攻占熱門頻道52台?
  • 中天新聞台自10日清晨6時起,台內主播盧秀芳、簡至豪、許甫及節目主持人戴立綱等接力執行42小時不斷電直播。
  • 回到台灣,其實我們也同樣面臨因為網購交易量增加,包裝垃圾增長速度加快的問題。

2.關台後的中天新聞52台,被視為電視頻道蛋黃區,業界點名,這兵家必爭之地可能由「寰宇新聞台」勝出。 不過,另一派說法表示,也可能由中視拿下,形成「中視皮、中天骨」。 華視對此表示,經過和系統業者積極洽談,華視董事會通過和中嘉的合作案,但是基於商業洽談機密,具體合作內容和時間尚無法對外說明。 至於52台卡位戰,NCC表示,全台系統商已經如期送件變更營運計畫,其中有42家申請變更為「空頻」,22家確定送出遞補頻道,送件有待審查。

2021年3月31日,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李德維表示,NCC無視華視嚴重虧損、人力不足、沒有變更事業計畫書,批准華視新聞資訊台進駐第52頻道,會找所有理由、所有幫手護航華視,完全按照2020年5月中華民國總統府外洩文件的劇本走,不配稱為獨立機關。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育敏表示,NCC主任委員陳耀祥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意志堅強,縱使民主進步黨其他派系不同意,仍給華視新聞資訊台入主第52頻道。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表示,華視新聞資訊台入主第52頻道,華視勢必大幅增加人事開支;若華視營收無法支應這些突增開支,可能造成現有虧損擴大,會不會變成全民埋單,值得觀察[12]。 不過華視新聞頻道並未獲得頻道執照,因此中華電信MOD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處罰。 中天去年換照失敗,52台從去年12月空頻至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31日准許華視進駐52頻道,全台約有125.4萬戶的觀眾52台變為華視。 對此,台視發出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

52台華視看不到: 華視0800晨間新聞

原先已申請上架的中嘉加上其他獨立系統台,約佔25.58%的收視戶,若再加上送件的台數科,市佔率將達到約35.58%,共有約165萬戶可收看華視新聞資訊台。 2023年1月1日,凱擘大寬頻、台固媒體、大新店民主及屏南等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上架華視新聞資訊台至52頻道;同年1月3日,新彰有線電視移頻華視新聞資訊台至52頻道。 2022年11月10日,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通過賴鼎銘、葉宜津、林郁容提出之華視新聞資訊台4月20日至5月13日多次播出新聞疏失案調查報告,指文化部宜督促公視加強監督華視,並就華視定位「不公不民」問題糾正文化部[43][44]。 2005年3月3日華視與中華電信MOD結束合作關係後,優新聞體育頻道改名為「華視EQ休閒頻道」;而在2006年華視加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後,華視EQ休閒頻道改名為「華視休閒頻道」。 華視休閒頻道依收視族群與節目屬性來安排各類型的節目,包括綜藝、戲劇、休閒旅遊和兒童節目等,第一個自製節目是談話性節目《我的第一個一百萬》。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前天對中天新聞台做出不續照決定,空出52台成為 ... 頻道遞補,目前符合資格者大致有寰宇與台視、中視、華視數位新聞台。 針對收視率不佳的說法,華視總經理莊豐嘉無奈地指出,目前很多地方系統台52頻道還看不到華視,有媒體拿華視上架首日收視率做文章,根本就是不公平的比較。 52台華視看不到2023 他認為,如果觀眾向系統台反映「為什麼52台沒有華視?」、「我要看華視啦!」這樣其他還未送件的系統台,例如:凱擘、台固、北都等,才會有壓力。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三大在4月中旬送件,已經函詢彰化縣地方政府意見,地方政府表示尊重NCC審理權責與市場機制,後續會彙整意見、併入全案,按照議事規則,再送到委員會審議。 李永得在稍早表示,根據「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有一個附負擔捐贈,因華視被納入公廣之後,在節目製作和製播受到公共電視法的約制,因此政府就必須適當給予附負擔的捐贈和補償,這是針對華視的「主頻」。 不過「華視52台」規劃是純商業電視台、純商業的機制,那麼政府沒有理由特別針對這部分來補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