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的著作2023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September 7, 2020

奈良美智的著作

在開展前夕錄製的訊息影片中,奈良美智特別提及,這次來台灣舉辦個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為了感謝台灣在日本311大地震受災時鉅額捐款的「小小回報」。 在311大地震發生距今10周年的此刻,可說別具意義。 如果說和他同時期的知名藝術家村上隆,是充滿歡快張揚氣氛的當代流行風格,奈良美智或許就和他的作品一樣,安靜、純粹而柔和,內在卻飽含力量。 活躍於全球,作為亞洲代表性的重要當代藝術家之一,首次來到台灣舉辦特展的奈良美智,一開幕就人潮爆滿,是近來藝文界最熱話題。 他的作品大多是有著一雙大眼的孩子或小動物,看似可愛療癒,卻帶著憤怒、或像是打著壞主意般的複雜神情,擄獲了全球粉絲的心。 褪去衣衫的中年模特兒,說是模特兒但不是時尚雜誌那種八頭身,而是隨處可見的歐巴桑。

當然,現在他們不用這麼做了,因為全世界很多人會刻意奔去青森,可能都是為了跟奈良美智的青森犬合照。 在一段《奈良美智的世界》訪談中,奈良美智的舊識、藝術大學教授小西信之形容這些作品裡的孩童:仔細想想,或許因為那是社會最軟弱者的象徵。 奈良美智也回答說:「的確有這層意義。」但如同小孩無法回話一樣,這不是唯一的解答,更多的體會還是留給觀者自己吧….。 為尋求寬慰,奈良開始在藝術創作中深入發掘自我潛意識的深度,並將他在德國時期感受到的強烈疏離感,呈現在他經典的悶悶不樂的孩童畫像中。 寬寬的眼睛,乍看天真無邪,帶有 'kowa kawii' 特質的小孩,純真之餘,同時帶給人一種緊張與不安的感覺,令人聯想到日本傳統的阿多福(Otafuku)和阿龜(Okame)面具。

奈良美智的著作: 人物|品牌幕后的设计者们

孩子的純真面容在茶杯上層層堆疊與落淚,但這淚水是源自悲傷或喜悅,奈良美智希望觀者能找到自身詮釋。 畫中人物是奈良美智創作的「壞脾氣女孩」,她在手中舉起「No 奈良美智的著作 Nukes」的反核標語,用一貫的睥睨眼光凝視世界。 在個人 Twitter 上,奈良美智讓世人可以免費下載使用,令這幅畫成為反核經典。 本次我們從跨界、媒材與概念、超高價拍賣等特點,嚴選9組大師作品,與你分享奈良美智關懷世界、暖心且俏皮的創作才情。 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非常可爱。

奈良解释,在他的世界里,这班小孩其实被更邪恶、拿着更锋利刀子的成人围绕着。 大部分画中主角看起来是女孩,但其实在他创作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性别一事,女孩只是绘画时浮现的影像,在他眼中所有儿童都是中性。 奈良美智笔下的小女孩肖像,面形轮廓的特征,取材自日本传统祭典面具 —阿多福(Otafuku)和阿龟(Okame),动作姿态则来自奈良小时候接触到的卡通和漫画人物。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 金句 3:

《等不及夜幕降臨》是奈良美智第二貴的作品,以9,287萬港元成交[3]。 這僅是奈良美智在回日本之前精彩的人生故事,回到東京之後的發展,甚至是「在所謂藝術崇高的聲浪下」身為一個創作者始終沒有改變的初衷:(摘自內文節錄)我創作的地方總是反覆播放著音樂,從很久以前就愛聽的曲子到最新的都有。 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契機才走上這條路,而是這個時代裡許多事情現象複雜的相互交纏,把我帶到了這裡。

奈良美智的著作

雖說早在2008年,這幅畫便已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會現身,不過在2020年拍賣會,〈溫室女孩〉卻又賣出當年價格的17倍以上,達到港幣103,115,000元,晉身奈良美智的次高價作品。 在2000年代,奈良美智的作品開始在日本和美國作群展和個展的巡迴展出,其售價亦不斷飆升。 2008年,佳士得以6,487,500港元售出奈良美智於1995年以橙帽小孩為題材的《Yr. Childhood》。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唯一裝置藝術 來歷動人

我的目標並不是被別人喜歡、成為別人所期待的優等生。 推動世界進步的,其實是極少數有著獨特、創新想法,做著與眾不同事情的人們。 我所追求的並非世間所認定的第一名,或是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表象,而是確實地於內在累積真正重要的東西。 奈良美智早期的作品大多以濃重的黑色輪廓線勾勒,帶有些許速寫、素描或漫畫式的風格,後來他的畫風逐漸有所轉變,色調明暗與人物表情、線條轉為柔和,似乎也反映著藝術家的心境更臻成熟。 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大一学期间,他直接拿着学费到欧洲追演唱会看展览,三个月后再回来换了公立学校,1987年,他⽇本长久⼿市爱知县⽴艺术与⾳乐⼤学获得美术硕⼠学位。

在他們發著光,近乎滑稽的臉上帶有一種叛逆—孩子般的對抗;有時又展現出青春期獨有的憂愁。 這段自省時期的記憶對奈良頗有意義,使他恢復了幾乎被遺忘的「一種真正的自我」。 2020年7月香港春拍所拍出的《知慧熱》,是奈良美智在拍賣市場上極其罕見的帆布畫系列,屬於藝術家遊學德國時期,建立的獨特抒情和形象語言最成熟的案例。

奈良美智的著作: 音樂

追究过去的旅程,即是连接未来的旅程,未来也许会被遗忘但过去永远封存着。 对我而言,在所有应该得到,而且已经拥有的岁月里,不管是悲伤的事,或是快乐的事,全部都是真实、平等地灌溉着我! 从这个令人敬爱的太阳系第三颗行星诞生下来的日子开始,虽然我活了下来,但总有一天绝对会面临死亡。 因为我明白这是必然,所以我并不悲伤,因此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希望能够一直画下去。

採取放任主義的雙親,連我報考過什麼大學都不知道,還以為我要重考一年的目標是普通大學。 從東京回到家的我,跟從前一樣總是埋頭躲在之前那家搖滾咖啡廳。 和當地大學生聊天依舊很愉快,覺得就這樣被人與音樂包圍著過日子也可以。 在我考上的大學入學報到手續到期那陣子,雕塑學系的岩野勇三老師打電話到我家。 他跟我說「念不念藝術大學,或者要不要重考都沒關係,無論選什麼都來見我一面吧」,於是我搭著夜車前往老師在等我的大學。 雕塑學系的工作室即使是在春假,還是有幾個學生在創作。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藝術拍賣作品精選

不过在可爱的外表下,看似孤独的感觉,却让许多人着迷,也得到世界的瞩目。 2010年因对美国文化的贡献,获颁“纽约国际文化奖”,继马友友之后为第二位亚州人。 結合裝置藝術與收音機為一體,輕觸小狗下巴就能開關機,開機同時牠的鼻子也會亮起,你甚至可以透過朝上、朝下撫摸狗狗的下巴來調控音量。 限量發行的〈Doggy Radio〉全球只有3,000隻,說這是奈良美智最可愛的作品也不為過。 奈良明显地受到了日本漫画和动画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到这样的痕迹:用平滑的彩色蜡笔、漫画式的线条或表面创作出样貌天真的幼女和宠物般的动物。 但是,他在作品加入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并通过描绘他们怀揣匕首或枪等武器进而打破他们的纯真。

奈良美智的著作

如今想起來,也知道那個念頭很蠢,但當時真的樂在其中。 我還認識了愛音樂的東京女孩,過年的時候她對我說「一個人迎接元旦很寂寞吧?要不要來我家?」於是就被請到她家圍爐吃年菜,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在東京定居下來了。 才剛開始學油畫的我沒有報考油畫科,而是報了考題是我經常被讚美的裸女素描的雕塑學系。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特展商品區3/14起店休

除此之外,奈良在2009年创作的两件大型雕塑《然而并非一切(绿屋)》及《然而并非一切(橘屋)》,于2019年保利拍卖场上,分别以4,012万港元和3,245万港元成交。 其中,《绿屋》的成交价,刷新了奈良美智的拍卖纪录[1]。 同年,在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上,他的大尺幅画作《背后藏刀》(Knife Behind Back)(2000),以1.95亿港元(即7.6亿新台币)成交,登上日本最贵艺术家的宝座[2]。 《等不及夜幕降临》是奈良美智第二贵的作品,以9,287万港元成交[3]。

如今,奈良美智作於2000年代初的兒童畫—Phaidon出版社於2020年專著中將其形容為「那些大頭女孩」—被公認為其最重要的作品,當中最簡單明快的圖像常常最受歡迎,錄得高價。 這幅畫的主角是奈良美智所創作的「壞脾氣女孩」,她手中舉起「No Nukes」的反核標語,用一貫的睥睨的眼光看著世人,奈良美智甚至在個人社群上,開放網友免費下載使用、推廣,也讓這幅畫成為反核的經典。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創作過月亮小姐、小木屋上面也有月亮。 《小星星通信》裡寫著:1959年12月5日早晨,我來到了這個小星球。 奈良美智後來自己運送物資、在災區的高中進行講座,還因為聽到很多家庭因為失去了充滿回憶的家族照感到悲傷,於是以自己工作室裡的舊鯉魚旗,辦了一場讓小朋友們做衣服的工作坊,小朋友們穿上這些衣服各自決定拍照的姿勢,拍完照再沖印出來。

奈良美智的著作: 台灣限定——〈朦朧潮濕的一天〉

「奈良特別追加這件作品,或許是想要在20年後的現在,回望當時剛剛在國際藝壇受到矚目的自己」。 《Fountain of Life》首次正式發表在2001年,是奈良美智當時從德國學成後,相隔12年返回日本展覽的作品。 特展唯一的大型裝置作品《Fountain of Life》,背後有一個含義是「如果你忘記我,我也不在意」,這個「你」其實是他與「童年的自己」對話。

  • 當然,現在他們不用這麼做了,因為全世界很多人會刻意奔去青森,可能都是為了跟奈良美智的青森犬合照。
  • 《等不及夜幕降臨》是奈良美智第二貴的作品,以9,287萬港元成交[3]。
  • 而這幅畫作的高價賣出,也令奈良美智成為日本最昂貴藝術家。
  • 我還認識了愛音樂的東京女孩,過年的時候她對我說「一個人迎接元旦很寂寞吧?要不要來我家?」於是就被請到她家圍爐吃年菜,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在東京定居下來了。
  • 2008年,佳士得以6,487,500港元售出奈良美智於1995年以橙帽小孩為題材的《Yr. Childhood》。

《我準備好要去任何地方,也可以消失不見》的圓形造型讓人想起奈良美智曾說的藝術「沒有邊邊角角的必要」。 奈良美智的著作 陶瓷的材質對藝術家來說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陶土喚起了他在童年時代第一次體驗藝術的記憶。 奈良美智的著作2023 除了奈良美智本人的親筆描述,《奈良美智的世界》以紐約個展《THINKER》的影像記錄作為導引,由學生時代的舊識、現愛知藝大教授小西信之,長篇專訪奈良美智。 另外還有藝術家村上隆對談奈良美智的陶藝、雕塑的藝術之路;小說家古川日出男對談創作的心路歷程;知名作家吉本芭娜娜、創意總監箭內道彥撰寫眼中的奈良美智。 以及更日本當代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椹木野衣、藝術史學者加藤磨珠枝、藝術評論家羅柏塔.

奈良美智的著作: 作品

環顧四周,感覺並不是大家都很厲害,當中也有人很明顯就是來錯了地方。 連講師都說:「第一次見到你,平常在哪家(補習班)上課?」。 老師問我:「高三?要報考哪裡?」「什麼?普通的大學?不考藝術大學嗎?好可惜喔⋯⋯」老師一直這麼講,我也不由得問了一些像是「藝術大學?我可以考嗎?」等等的蠢問題。 不過,高三那年夏天,確實讓我萌生了天真的念頭,想說就先報考藝術大學,應該會比普通大學容易合格吧。 這可不是「我想要成為藝術家!」那種認真的決定,而是「大學生活應該可以過得很爽吧」那種欠揍的想法。 我在睡魔祭中認識的劇場人,他們說過「到東京一定要來露個臉喔」,但我無法靠近他們在新宿黃金街的店。

奈良美智的著作

隨著開展日期一步步靠近,奈良美智親自抵台隔離、前往佈展等消息傳出之後,圍繞在他身邊的重重迷霧才逐漸散開,我們也終於得知,奈良美智私下個性是如此親切溫暖。 本次特展之所以成行,主要因為他對當年日本311地震台灣提供的幫助,以及肺炎期間捐贈口罩等行動深有所感,想透過創作對台灣表示謝意。 確定要在台舉辦特展後,奈良美智開始計畫為台灣創作一幅相稱的作品,藉以聊表大地震時台灣對日本所展現的友誼,〈朦朧潮濕的一天〉就此誕生。 奈良美智的著作 奈良美智的著作 這幅畫一月底時動筆,也許是畫家內心情感累積許久,僅花了10天時間就完成。

奈良美智的著作: 《 奈良美智特展(YOSHITOMO NARA) 》

他那逾6尺高的巨型作品《等不及夜幕降臨》(2012年作),在2019年以92,875,000港元的天價售出。 我們都很容易被他人的意見影響,甚至因為別人目光而改變自己,特別是在網路平台與言論如此自由開放的當下,而奈良美智所說的這句話,無疑提供了我們一股強大力量——只要確定自己的目標方向,何必在意他人評價。 住在德國閣樓時望著窗戶外的天空跟故鄉的天空如此相似。 作畫到半夜走在路上有著星星指引,大家應該會發現奈良美智作品裡會有那種類似星星、雙葉的符號吧? 在他的雕塑或立體作品裡,也常會看到來自森林的意象。 奈良美智的作品多給人一種顏色粉嫩、圓圓的、很可愛的印象,但他所描繪的人物,卻是有著失落感、幻滅感,有時斜眼甚至帶著冷淡目光。

奈良美智的著作

根本搞不懂眼前的藝術家有多知名,單純地用能不能玩在一起和奈良先生相處的孩子們,可能也最令他感到自在。 邊境有著大城市裡所沒有的東西,那些原始大自然景色以及超越種族的存在,也帶給奈良美智很多感性衝擊。 至於「美智」一名由來,奈良美智在去德國讀書之前,媽媽才告訴他,在他出生之前有一位難產早逝的姊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