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科技趨勢15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February 21, 2022

十大科技趨勢

在此同時卻顯現出在數位經濟的環境中,仍然缺乏一套以「消費者/使用者」為核心的身分認證框架。 資策會MIC預測,此解決方案將改變零售店鋪消費模式,甚至擴大到更多消費性場域,如展場、娛樂、教育以及文化空間,帶來新的挑戰與契機。 副所長楊中傑表示,由於技術研發人員須從應用情境反推技術需求,勢必考驗解決方案供需商調和軟硬體技術以及跨域知識的運用能力。 除此,零售業者將來勝出的關鍵,會在於掌握目標客群穿梭在虛實購物空間的數位偏好的程度。 NAND Flash堆疊層數尚未面臨瓶頸,繼2021年176層產品量產,2022年將邁向200層以上技術,而單晶片容量仍維持512Gb/1Tb。 紅色三角形代表今年採用率增加(增加超過50%者2個紅三角,超過100%者3個紅三角,破200%以上則標示4個紅三角),綠色三角代表該項今年採用率下滑(下滑超過20%者2個綠三角,下滑幅度破40%則標記3個綠三角)。

COVID-19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者大幅增加,使得企業開始重新審視既有遠距存取架構是否足夠安全以及具備可擴展性。 IDC預估,2022年企業在SDSA方案上的投資將較目前成長四倍,並於2024年占據遠距存取市場中的16%,成為企業在數位轉型上重要的網路安全投資方向。 疫情下,改變了人們生活與工作情境,加速企業投入數位轉型的意願,並嘗試導入新科技,因而虛擬會議、AR遠端協作、模擬設計等新型態AR/VR應用的採用率也隨著提高;另一方面除了遊戲應用外,虛擬社群帶來的各種遠端互動功能也將成為廠商發展AR/VR市場的重要應用。 因此在硬體採取低價策略、以及應用情境接受度提高的情況下,2022年AR/VR市場會出現明顯的擴張,並促使市場追求更加真實化的AR/VR效果。 例如,透過軟體工具打造影像更擬真的應用服務,引入AI運算進行輔助,或是搭載更多種類的感測器,以提供更多真實數據轉化為虛擬反應,例如眼球追蹤功能就成為Oculus、Sony等廠商在未來消費產品上的搭載選項。

十大科技趨勢: 零接觸經濟持續發燒 帶動跨域創新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侯鈞元表示,人工智慧(AI)、6G行動通訊技術、區塊鏈、自動駕駛車、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新能源車、環境友善塑膠材料、固態電池及奈米科技,將是2030年亞洲最看重的10項技術發展項目。 可預期網路(Predictable Fabric)是由雲端運算不斷進步而驅動的、伺服器端側和網路協同的高性能網路互聯系統,旨在提供高性能的網路服務。 透過雲定義的協議、軟體、晶片、硬體、架構、平台的全端創新,可預期網路將顛覆目前基於傳統互聯網TCP(傳輸控制協定)的技術體系,成為下一代資料中心網路的核心,亦將加速可預期網路從資料中心網路到廣域雲骨幹網的應用。 全球汽車產業朝C-A-S-E趨勢前進,帶動車用半導體強勁需求,車用半導體主要分為IDM與Fabless兩大類別。

十大科技趨勢

零售業曾寄望「接待型機器人」能解決痛點,隨著新興虛實融合解決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得以實現。 其結合數位店員的身體與真人店員的應對經驗,透過虛實店員的遠距聯手,創造出新形態的數位體驗。 然而,数字信任技术的采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阻碍,包括整合挑战、组织壁垒、人才短缺,以及将其作为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有限考虑。 建立全面信任为先的风险思维和能力需要自上而下的领导和对多个领域的有意识的变革,从战略和技术到用户使用场景等。 除了最內圈的「爆紅技術層」和最外圈的「退燒技術層」,中間的「主流技術層」和「崛起技術層」如何區分?

十大科技趨勢: 智慧醫療的未來進行式 線上研討會實錄

過去臺灣汽車零組件出口偏重歐美國家,為了分散外銷市場與迴避貿易風險,建議臺廠在兼顧最大客戶北美市場外,也應盡早布局像是印度、東協等新興國家市場。 「臺灣汽車零組件是一個高度外銷導向產業,也是極具外銷競爭力的傳統產業,」蕭瑞聖說,2020年臺灣汽車零組件產值為73.9億美元,除了供應臺灣內需市場7.9億美元外,其餘皆為外銷,占產值89.3%,其中美國是最大的外銷市場,占出口52.2%,其次是歐洲23.7%、中國大陸3.9%。 近年來,歐洲國家在地經濟面臨挑戰,年輕人失業率持續攀升,連美國也因經濟和國安需求,提出「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顯示重振在地經濟已是各國政府的施政重點。 聯電(2303)7月營收為190.6億元,月增0.04%,法人機構表示,中國解封後的復甦情況並未如預期,供應鏈庫存持續調... 鴻海轉投資的夏普(Sharp)今天在東京舉行半導體科技日活動,下午舉行3場講座活動,其中蔣尚義針對從積體電路到積體小晶片(From Integrated Circuitsto Integrated Chiplets)為題發表演講。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7日電)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成立,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碳權交易是世界趨勢,但如果沒有從根本減碳,只靠交易對整體排碳沒有幫助,「這是錯誤的」。

  • 特別是將Mini LED技術搭配軟性基板,達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將有機會使用在手機,電視,車載面板,以及電競筆電等多種應用上。
  • 2023年智慧手錶將是繼大型顯示器後,Micro LED下一個導入量產的應用,而高單價的運動手錶為出發點,未來則將以Micro LED搭配可撓背板為設計主軸。
  • 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是一種想法,即組織中可自動化的事物,都應該朝向自動化發展。
  • XR網際網路將重塑數位應用形態,變革娛樂、社交、工作、購物、教育、醫療等場景互動模式。

Deloitte泛指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以及其一家或多家全球會員所網絡及其相關實體(統稱為“Deloitte組織”)。 DTTL(也稱為“Deloitte 全球”)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彼此之間不對第三方承擔義務或約束。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一、全面盤查: 建議參考「碳會計金融合作夥伴關係(PCAF)金融業全球碳會計與報導原則」,建立溫室氣體範疇三資產組合盤查機制,識別資產組合在不同的地區、產業或金融商品對氣候變遷的曝險程度,並依此規劃投融資策略及目標。 去碳轉型是企業存續的必經之路,除了自身做好減碳外,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碳風險都可能衝擊企業營運,故強化供應鏈夥伴的碳治理,就是強化企業的碳韌性。 企業永續治理的邊界必須擴張到供應鏈上,共同追求整體的淨零排放,方能在零碳賽局降低掉單風險並爭取商機。

十大科技趨勢: GDP認證與一條龍服務 提升醫材運銷與售後品質

隨著感測器、演算法的進步,機器人可以走出圍欄的限制,與人共事;視覺辨識技術、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將讓工業機器人辨識能力不斷提升,使用限制降低,更適用於製造產品生命週期短、少量多樣的生產情境。 加上機器人精度穩定、移動靈敏、速度快,工業機器人走向可和人進行互動協作,完成彈性製造的需求。 十大科技趨勢 新冠疫情衍生出「零接觸」的醫療服務需求,使多數病患與醫生更傾向以視訊等虛擬方式進行約診。 十大科技趨勢 勤業眾信預期全球視訊看診的比例將由2019年的1%,成長至2021年的5%。

小晶片將傳統的 SoC (系统级晶片)分解為多個晶片模塊,將這些小晶片分開製備後再透過互聯封裝形成一個完整晶片。 在先進封裝技術的推動下,小晶片或將重構集成電路的研發流程,重塑晶片產業格局。 四、追蹤管理:金融業者可參考ISO 14097氣候相關投融資架構,評估各項氣候行動的產出、成果及影響是否符合預期,落實追蹤管理,滾動式檢討氣候行動的有效性,並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 十大科技趨勢2023 我們建議企業應漸進的將永續管理視為公司中一專業性部門,並將組織內對於永續議題的發起、管理、文化推廣甚至績效評估的工作都賦予一定的位階,以此促成裡外一致,且具有管理深度永續專責單位。 值得留意的是,美中貿易戰讓國際產業鏈更加重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加速朝往中國以外的地區移動。

十大科技趨勢: 在位30年貨幣貶成壁紙 全球最爛央行總裁是「他」

接下來是使用對抗性 AI 等先進技術,用於產生一個模型來訓練另一個模型。 「我們看到,這已經被應用在圖像產生等領域以及西洋棋等遊戲。」Byrne 說。 這可以藉著建置一個工程平臺來實現,工程平臺備有可重複使用的軟體元件供開發人員使用,像是整合開發環境(IDE)、監控工具、連續開發與交付(CI/CD)等;而這些工具都在企業內自助式開發入口網站中提供。 某些工具些將被主管預先批准使用,所以開發人員可以在需要時加以存取,而不必單獨請求批准使用某項工具。

汽車智慧化過程中所需之資通訊及安全性相關系統及零組件正蓬勃發展,包括雷達、影像或感測器、車用處理器及運算晶片、ADAS系統、車用顯示器、車聯網等相關應用至為關鍵。 2018年起隨著Level 4等級之自動駕駛晶片陸續開始出貨後,加上國際陸續修法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汽車亦將成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最主要的應用領域。 十大科技趨勢 隨著碳管理範疇擴大到整個供應鏈,產品與服務的「排碳資訊」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依據。 而在溯源管理中,數據品質的好壞攸關企業減碳路徑與方案規劃,尤其提高「可信度」與「透明度」是供應鏈碳盤查的關鍵。 為使碳排數據具備年度的可比性,企業在碳排資料蒐集時,建議導入數位化管理平台,同步結合數位轉型強化治理能力,藉此準確掌握各環節的碳排資訊,同時鑑別供應鏈的減碳機會,為組織、部門制定減碳目標與行動,打下重要基礎,以追求更有成效的減碳績效。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未來12年,AI帶動GPU需求增加 100~150 億美元,晶片商與晶片設計受益,此外,數據中心要能像一台電腦一樣運作,內部GPU要能相互溝通,因此,數據中心需要先進交換器、路由器和專用晶片,通訊晶片,使得網路設備商受益。

十大科技趨勢: 嚇習近平?俄9兆外匯存底全歸烏克蘭 經濟學人籲西方開先例

隨者新興科技發展,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帶動產業龐大的商業契機,透過前瞻性的思維整合跨領域的專業服務,協助企業在創新變動的環境中,取得優勢。 NAND Flash堆疊層數尚未面臨瓶頸;繼2021年176層產品量產,2022年將邁向200層以上技術,而單晶片容量仍維持512Gb/1Tb。 同樣深受矚目的主題演講,則是由AMD總裁兼執行長蘇姿丰擔綱,根據他的觀察,受疫情衝擊影響,工作、教育領域都開啟了遠距連線新模式,全球各地都在積極進行數位轉型,而筆電正是遠距連線中最重要的一項設備,這也意味著,筆電是否具備高速運算效能,格外重要。 通用汽車(GM) 董事長兼執行長博拉(Mary Barra)則暢談汽車電子未來發展新浪潮。 在通用的願景中,除了電動車之外,未來還要將電動車結合物流產業,推出純電動商業物流解決方案「BrightDrop」,物流業者FedEx正是第一個合作對象。 去年雙方合作採用這套物流方案後,每天處理的貨物量增加25%,預計今年第一季就會正式推出這項服務。

十大科技趨勢

首先,為了提高 AI 的採用率,企業組織必須能夠解釋電腦做出決定的原因。 這伴隨著 模型操作營運(modelops),Gartner 採用這個術語來說明對各種可操作 AI 與決策模型的治理和生命週期管理,包括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規則、最佳化以及基於語言和代理人的模型。 根據 Gartner,使用 modelops 的結果是,模型可以更快地上線使用,並且摩擦更少。 採用無線網路的趨勢,是依據 Gartner 的預測,該預測指出到 2025 年,有 60% 的企業將使用五種或更多種無線技術,其中包括額外使用辦公室 Wi-Fi。 Gartner 透過三個中心主題 ─ 最佳化、擴充規模和開拓新領域,來預測 2023 年的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以協助企業看清當前的經濟景氣和市場挑戰。 Gartner 預測了 2023 年十大技術趨勢,其中包括藉由將 IT 最佳化、擴充規模以提供業務價值和成長,以及改變業務方向來削減成本。

十大科技趨勢: 全球5G FWA實現大規模商用,加速家庭寬頻普及

兩大消費產品的晶圓製造龍頭英特爾與台積電2018年將在自身定義的新全節點微縮技術10/7奈米上,首度於智慧手機晶片代工事業交鋒。 2018年也同樣是三星將晶圓代工事業獨立申報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度,三星透過極紫外光(EUV)導入7奈米作為主要競爭差異。 十大科技趨勢2023 而格羅方德也將在2018年推出併入IBM半導體事業後的首個自主開發7奈米新製程節點。 2017年iPhone X採用人臉辨識取代過往指紋辨識設計,除了支援行動支付外,進階延伸AR相關應用領域,2018年非蘋陣營蠢蠢欲動,生物辨識技術話題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再掀波瀾。 現階段,智慧型手機應用範圍主要以3D感測技術以及螢幕下指紋辨識的開發為主,其中光學及超聲波的技術正尋求突破。 不論2018年哪一種生物辨識技術將異軍突起,相關零組件成本都高於目前電容式指紋辨識,儘管全球一線品牌手機業者皆將以高階旗艦機型為主要新技術布局市場,但預估整體滲透率仍將低於2成。

十大科技趨勢

MLOps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从试点项目转向可行的商业产品,加速分析解决方案的扩大,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提高团队的生产力。 经验表明,成功实现机器学习的工业化可以将机器学习应用的生产时间框架(从概念验证到产品)缩短约八至十倍,并将开发资源减少高达40%。 工业化机器学习,通常称为机器学习运营(ML运营),或者简称为MLOps,指的是在企业中扩展和维持机器学习应用所需的工程实践。 这些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技术工具生态系统的支持,这些工具在功能和互操作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进。 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职位发布总体上减少了13%,但与文中提到的15个科技趋势相关的领域的职位发布在2022年增长了15%。

十大科技趨勢: 服務

會以新興科技整體採用率平均值約24%,因此,今年的「主流技術層」和「崛起技術層」的分界線標準是12%,今年預估採用率超過了12%的新興技術就會列入主流技術層,而低於12%則列為崛起技術層。 無法歸類到上述三類的都是納入最後一類新興科技類別,包括了持續火熱的碳足跡儀表板、SBOM(軟體物料清單)、FIDO(網路身分識別)、混沌工程、今年回溫的區塊鏈和熱度下滑的AR/VR(元宇宙)共有6項。 Byrne 警告說,這不僅關乎環境和氣候變化,也關乎企業背後的人、組織的社會層面影響、改善工作文化、提高員工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改進訓練。 根據 十大科技趨勢2023 Gartner 的報告指出,有 76% 負責數位產品的團隊,現在也要負責創造營收。 傳統的軟體開發方法讓人難以建立可擴充、安全和穩定的系統,因此阻礙了創造營收的機會。

CES 2021主辦單位將展出畫分為十大主題,包括5G與物聯網、廣告娛樂與內容、汽車、區塊鏈、健康、沉浸式娛樂、產品設計與製造、機器人與智慧機器、運動,5G與AI幾乎貫穿所有應用。 儘管自主系統(Autonomic Systems)處於早期階段,但未來五年應該會從中產生更大的價值。 具有內置自學習功能的自主系統可以動態優化性能,在惡劣環境中保護 [公司],並確保他們不斷應對新挑戰,自治系統是可以從所在環境中學習自我管理物理或軟體系統,與自動化甚至自主系統不同,自治系統無需外部軟體更新就可以動態修改自己的算法,使它們能夠像人類一樣迅速適應現場的新情況。 由於Micro LED的技術門檻較高,目前仍有相當多的問題需要克服,相關廠商主推Mini LED技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