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苑6大伏位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June 25, 2019

龍德苑

九龍城區的啟德新區@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73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043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啟德1號,龍譽,天寰,嘉匯,OASIS KAI 龍德苑2023 龍德苑 TAK。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4,000,年齡中位數為 43.5歲。 第二期則為合共6座(第8-13座)第二代鄉村型設計公屋,以及將使用率低的街市和熟食亭翻新作幼稚園、家庭服務中心和有蓋表演場地,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及3)Mr. 直到2010年6月,香港房屋委員會推出最後一期居屋貨尾出售,而空置率高的龍軒苑也獲列入計劃之中。

龍德苑

屯門區的三聖@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15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516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景花園,翠濤居,容龍居,海慧花園,碧翠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6,240,年齡中位數為 43.6歲。 屯門區的置樂@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99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50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置樂花園,恆順園,錦暉花園,彩華花園,冠峰園。 龍德苑2023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15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龍德苑: 黃大仙下邨

所有租戶已於2013年8月底前遷出,方便有關部門展開工程,改裝工程亦正展開,單位平均面積400呎,於2014年4月底竣工。 龍逸邨(英語:Lung Yat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M24[3],位於新界屯門區散石灣(屯門第18區[4])業旺路106號[5]。 本邨於2013年6月入伙,全邨共有兩座34層高樓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瑞安建業承建,兩座樓宇每層分別設有13以及17個單位,面向皇珠路的一面噪音聲源只設走廊及花槽,不設單位(即採用單方向設計)。 邨內設停車場、但不設商場,不過邨內設有社區會堂供邨民及鄰近屋苑居民使用。

龍德苑

黃大仙區的鑽石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7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780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9,490,年齡中位數為 45.9歲。 順帶一提,黃大仙下(二)邨中的和諧三型樓宇,曾經本來擬建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後來因搬遷工作延誤及適逢和諧式大廈的推出,而改為現今設計,亦使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成為少數未曾興建的公屋型號。 另外,本邨龍福樓、龍光樓及龍輝樓為僅有兩條於1980年代落成但採用英式編層法(即同時設有G及1樓)的屋邨之一[3]。 2008年6月7日香港下暴雨,令大澳區多個斜坡發生山泥傾瀉,居民被迫撤離,房委會即時開放龍田邨50個單位作災民的緊急居所。

龍德苑: 樓宇

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為政府徙置區,稱為黃大仙徙置區,於1957年至1961年落成。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改稱「黃大仙上邨」),改稱黃大仙下邨。 及至大約1980年,政府把原屬下邨,但位於龍翔道以北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在興建時已有獨立廚廁。 為免與原有的黃大仙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並將原下邨第8座命名為「長欣樓」。 不過其後香港政府決定將大澳發展成為旅遊區域,清拆棚屋告吹,最終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9年決定,將原本龍田邨第2期最近巴士總站的4幢5層高大廈(即龍田邨第10-13座)作居屋出售,並易名為龍軒苑[5],但仍然乏人問津。

全邨在1998年高峰期共有734個單位,當時只有431戶入伙;2000年減至552個單位,但當時卻只有378戶入伙,空置率仍接近4成,2014年6月隨著天利苑出售後,龍田邨將減至467個單位。 其中第8座已於2014年6月改裝作居屋,並易名作天利苑出售;而第10、11、12及13座,已於1999年更改為居屋龍軒苑發售。 此外,住客通常會乘搭城巴73線前往數碼港商場内的百老匯電影院或新巴14線到太古城中心Movie Movie欣賞電影。 龍德苑(英語:Lung Tak Court)是一個位于香港港島南區豪宅地段赤柱和馬坑中間的低密度居者有其屋屋苑,共有四座樓宇,在2000年落成。 2014年7月23日,因物業伙數少及位置偏遠,房委會公佈天利苑單位每月管理費高達2,043至2,073港元,每平方呎管理費高達4.27元,媲美西九龍豪宅天璽,同時創下最貴管理費居屋紀錄。 該屋苑座落港島南區環角道52號,依山傍海,與高尚住宅為鄰[1],從屋苑步行可抵達附近的赤柱海濱長廊、赤柱馬坑公園和赤柱廣場[2],而且差餉租值比較高[3],故此二手住宅特別受外籍人士及外區買家購買作自住和出租用途[4]。

龍德苑: 屯門錦暉花園3房套單位 放盤1年減價7% 以530萬元沽出

為了吸引香港人到大澳置業,房委會以每呎僅620港元出售該屋苑單位,全部單位的價值都不逾一百萬港元,是香港罕有的廉價屋苑[6],成功吸引不少買家。 1995年入伙初期,房屋署只把2座高座大廈天利樓及天寧樓推出約170個單位接受申請,當時已逾一半租出予合資格申請人;但4座低座天慶樓、天順樓、天吉樓及天華樓則保留至大嶼山有鐵路及公路連貫市區後,才於1999年轉作居屋,並易名作龍軒苑出售。 交通成熟及方便,來往核心區中環、金鐘、灣仔更提供有多達4條巴士路綫,亦有不同交通路綫來往港島數碼港,香港仔,銅鑼灣,北角,西灣河,筲箕灣,柴灣以及九龍尖沙嘴。 在南港島綫通車後,住戶更可以乘搭小巴和巴士於黃竹坑新圍下車往海洋公園站轉乘港鐵,免受以往香港仔隧道塞車之苦。

  • 順帶一提,黃大仙下(二)邨中的和諧三型樓宇,曾經本來擬建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後來因搬遷工作延誤及適逢和諧式大廈的推出,而改為現今設計,亦使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成為少數未曾興建的公屋型號。
  • 因應大澳與最接近的屯門寶田邨有相當距離,房委會決定將12個位於龍田邨低座的單位,改建為可容納76個床位的臨時收容中心,其中6個單位會改作設有三個上下鋪床的單位,供單身男士入住;另有兩個則專供單身女士入住,其餘四個單位供家庭入住。
  • 黃大仙下邨(英語: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 第二期則為合共6座(第8-13座)第二代鄉村型設計公屋,以及將使用率低的街市和熟食亭翻新作幼稚園、家庭服務中心和有蓋表演場地,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及3)Mr.
  • 香港政府就活化大澳計劃,曾構思將天利樓改裝成為青年旅舍[8],然而計劃一拖再拖,再無下文。
  • 不過其後香港政府決定將大澳發展成為旅遊區域,清拆棚屋告吹,最終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9年決定,將原本龍田邨第2期最近巴士總站的4幢5層高大廈(即龍田邨第10-13座)作居屋出售,並易名為龍軒苑[5],但仍然乏人問津。

龍德苑(英語:Lung Tak Court)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南區豪宅地段赤柱和馬坑中間的低密度居者有其屋屋苑,共有四座樓宇,在2000年落成。 直至2010年,因香港社會對公共屋邨的需求大增,政府遂於該地興建新屋邨、並將跨越皇珠路的業旺路延長和興建新變壓站。 而黃大仙下邨第二型徙置大廈的座名則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5,590,年齡中位數為 48.4歲。 在南港島綫通車后,住戶更可以乘搭小巴和巴士于黃竹坑新圍下車往海洋公園站轉乘港鐵,免受以往香港仔隧道塞車之苦。 該屋苑範圍設有兒童游樂場和長者健身設施,旁邊有由領展管理的赤柱廣場及美利樓,設有大型高級超市3hreeSixty主力方便龍德苑住客購買外地進口食品,亦有麥當勞餐廳、大家樂、稻香集團營運的酒樓和一衆高檔西餐餐廳,平民和高級餐飲共融。

龍德苑: 龍德苑

因應大澳與最接近的屯門寶田邨有相當距離,房委會決定將12個位於龍田邨低座的單位,改建為可容納76個床位的臨時收容中心,其中6個單位會改作設有三個上下鋪床的單位,供單身男士入住;另有兩個則專供單身女士入住,其餘四個單位供家庭入住。 中心提供基本設施包括電熱水器、石油氣爐、風扇及百葉簾等,而入住災民毋須交租[3]。 該邨在顯發邨2024年建成前,是屯門新市鎮內現時規模最小的屋邨,亦是屯門區近十年來已沒有新屋邨落成後的首個屋邨,住宅大樓僅有兩幢,分別命名為健龍樓及康龍樓;邨內不設商場,只有一所補習社 (前為一小食快餐店)。 龍趣園內的何鴻燊公園,位於黃大仙下邨樓下的花園平台,與東頭村道馬路同一水平。 何鴻燊透過公益金善長命名計劃,在1998年捐款500萬命名公園作為答謝。

龍德苑

公園廣種香港常見植物,設計中式園林圍牆,金黃色琉璃瓦頂,九曲走廊和兒童滑梯、攀爬鋼架等,中央拓作戶外表演場舞台。 黃大仙下(一)邨建成時,為問題公屋事件中慈愛邨40座及慈民邨61-65座受影響居民,以及慈樂邨17-23座重建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 其後,此邨按租者置其屋計劃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直至2020年6月,此邨僅有73.6%單位出售,屬租置計劃中出售率較低的屋邨之一。 黃大仙下邨(英語: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在重建完成後,除第7至9期重建分為黃大仙下(一)邨外,其餘樓宇均屬黃大仙下(二)邨,當中黃大仙下(一)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龍德苑: 屯門二手偏靜 3天假期錄約29宗成交 錦暉花園3房套單位515萬元易手

當中的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原址位於已清拆的新發邨,因該邨拆卸而搬遷至現時位置的千禧校舍。 按照「舊式徙置大廈重建計劃」及「整體重建計劃」,第1-7、9-33座於1980年至1991年間清拆重建,現在重建工程已經完成。 在設計方面,房署會參考了龍軒苑的設計進行改裝工程,將其中一個單位改建為聯合辦事處以供予管理服務及業主立案法團用途[10]。 2014年3月底,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細節安排,天利苑將以市價七折發售,售價約64萬至89萬元,銷售對象主要為退休人士及「居家辦公」的年輕人,亦是繼龍軒苑後少數售價低於100萬的廉價屋苑。

龍德苑

天利苑(英語:Tin Lee Court)前身為第二期龍田邨天利樓(第8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由保華德祥營造有限公司承建,1995年1月落成。 然而天利樓全幢85個單位中,只有14戶入住,空置率達8成,一度被批評浪費資源。 香港政府就活化大澳計劃,曾構思將天利樓改裝成為青年旅舍[8],然而計劃一拖再拖,再無下文。 2013年2月,房屋署通過將龍田邨天利樓改裝成為居屋出售,並易名為天利苑,為首個利用已入伙的公屋大廈轉作居屋出售,以善用公共房屋資源。 至於天利樓的14戶需要調遷,房屋署將會向有關租戶提供搬遷津貼及給予一個月免租期。 為了鼓勵租戶盡早遷出,房屋署建議租戶可以選擇調遷往香港任何地區,並且發出保證書,讓他們在天利樓的單位發售時優先獲得購買其中的改裝單位。

龍德苑: 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 2019

赤柱卜公碼頭及鄰近的赤柱馬坑公園屬馬坑邨範圍,並由房委會馬坑邨管理處負責維修保養工作,業主不需要出費一分一毫維修這些公用設施。 龍德苑2023 龍德苑2023 此外,住客通常會乘搭城巴73線前往數碼港商場內的百老匯電影院或新巴14線到太古城中心Movie Movie欣賞電影。 本廣告/宣傳資料內載列的相片、圖像、繪圖或素描顯示純屬畫家對有關發展項目之想像。 有關相片、圖像、繪圖或素描並非按照比例繪畫及/或可能經過電腦修飾處理。 賣方亦建議準買家到有關發展地盤作實地考察,以對該發展地盤、其周邊地區環境及附近的公共設施有較佳了解。 龍逸邨位於屯門第18區,鄰近龍門居[6],地皮是散石灣填海地,於1998年填海完成。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