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趨勢7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November 8, 2020

產業趨勢

國際電池廠商SDI、LGES、SK on、台灣的輝能、能元及鴻海皆有投資固態電池研發,預計在一至兩年將有機會看到固態電池上車。 為了解決續航力不足的問題,除了持續增加電池數量以外,電池本身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幫助充入更多的電,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之一。 變革III:供應鏈變革,造車供應鏈將由燃油車時代的封閉式轉向電動車時代的開放式供應鏈。 過去車廠大多直接與一級系統廠(Tier 1)研發討論及下單,對於二三級(Tier 2, Tier 3)廠商的交貨多由一級廠決定;目前由於新車研發週期由以往的7~10年縮短為2~3年,車廠迫於時間壓力需與更下游的廠商直接合作。 變革II:造車概念的轉變,新世代造車概念以功能導向發展出車聯網、自動駕駛、共享服務、電子化等四大核心(C.A.S.E)為主軸。

產業趨勢

此外台灣中小企業在2022年在下游客戶的要求下也直接面對綠色轉型及2050年前達成淨零目標的迫切性。 隨著市場對永續的重視只增不減,台灣中小型製造業須各面向切入綠色轉型來提升淨零效率,越早布局反而能創造進入者優勢。 在極其複雜的半導體設計任務中,人工智慧(AI)正在迅速成為晶片工程師的得力助手。 根據勤業眾信預測,2023年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將在用於設計晶片的內部和第三方AI工具上花費3億美元,並在未來四年內將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到2026年將超過5億美元。 AI 設計工具使晶片製造商能夠突破摩爾定律的界限,節省時間和金錢、緩解人才短缺,引領舊的晶片設計進入一個新時代。

產業趨勢: 市場分析架構一、安索夫矩陣

多家生醫新創企業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路徑上市引發話題,SPAC被視為新創公司可快速嫁接資本市場,並取得後續開發/營運所需資金的有效路徑之一,然背後的風險不可忽視。 除了經濟層面的因素外,地緣政治與極端氣候所延伸的問題亦影響著連同PCB在內之全球產業鏈,除了產品與技術的發展方向需要考量外,全球產能分散佈局策略以及綠色投資相關議題等皆是供應商在公司治理上要思考的因素。 王文傑董事長畢業自東海大學政治系、台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自 1985年投身旅遊事業至今,致力旅遊產業垂直整合,佈局全球互為出入境市場,帶領雄獅旅遊成為國內最大上市旅行社。 近年來集團轉型為生活產業,發展餐飲、傳媒、行銷事業等多元樣貌,後疫情時期整合食宿遊購行等多方資源深耕台灣,積極串聯經營交通和觀光場域,同時搶攻北美境內旅遊,未來集團旗下事業也將輸出全球,發展成多角化經營的生活集團。 根據趨勢科技發布的《2022年度資安總評報告》,去年是駭客為了提振獲利而「奮力一搏」的一年,資安威脅整體偵測數量大幅增加55%,駭客無差別地攻擊所有產業的消費者和企業機構,造成已攔截的惡意程式檔案數量暴增242%。 疫情期間開啟了居家辦公的新工作模式,卻讓駭客得以利用遠端服務突破企業防線,並透過後門程式攻擊網站伺服器平台的漏洞。

  • 第三是智慧化帶動,零組件加值,未來汽車將聚焦「CASE」四大方向,也就是車聯網(Connected)、自駕車(Autonomous)、共享服務(Shared&Service)、與車輛電動化(Electrification),引領新世代的移動革命。
  • 另外,比起以往一昧追求肌膚的白皙度,現在的保養趨勢則更追求打造有光澤、白裡透紅的健康肌,因此比起美白這個關鍵字,消費者在2023上半年更關注的是明亮保養效果。
  • 業者應從ESG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兩方面著手,將永續目標整合至企業中長期策略中;數位方面則搭配五大發展關鍵,強化企業韌性及敏捷,建構多元供應鏈並打造智慧製造工廠提升營運與資源使用效率,建構所需的人才培養機制及組織文化,落實永續經營之目標,引領製造產業持續升級。
  • 同時台灣電子病歷上雲法規《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於2022年7月上路,也打開台灣醫療雲發展的里程碑,科技廠、新創企業、保險公司、傳統生醫公司等各方投入,期待跨域合作將打開台灣生醫產業新頁。

今年同樣延續了去年的作法,最核心的「爆紅技術層」是指,連續2年,該年的新興技術排名暴增超過5名(以今年為例,就是2022年的排名超越5項技術,2023年的排名也超越了5項技術,如果去年超越5項,而今年只超越了4項,那就不會列入爆紅層)的新興技術,位於雷達圖中的最內層。 反之,連續2年,每年都是排名掉了5名的技術,就會列入「退燒技術層」的技術。 今年有許多新興技術,出現了反轉現象,例如去年落入退燒技術的區塊鏈,今年反而又開始熱了起來,但是採用率還不夠多,因此,改分類到「崛起技術圈」。 報告指出,台灣Podcast收聽者樣貌以年輕男性為主,而聽者收聽Podcast的主要動機為娛樂及吸收知識。 YouTube是最多人聆聽Podcast時使用的軟體,而Podcast的聽眾黏著度高,每週收聽Podcast為常態超過九成。

產業趨勢: 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與晶片法案推動分析

而全世界的餐廳、夜店與觀光商業模式的版圖與消費模式也將跟著重新洗牌。 向既有的客群提供新的、升級的或延伸的產品,皆屬此區域類型,利用消費者對產品有既定的印象和體驗,點出新產品的升級或延伸特點,可迅速抓住受眾目光,不妨透過「情境」的方式更能清楚傳達亮點。 市場分析最關鍵的兩樣東西,就是「市場」與「產品」,安索夫矩陣透過這兩個關鍵元素,用「既有」與「新」的區分方式,切出了2×2的矩陣表格,幫助我們迅速瞭解市場狀態。 自動駕駛技術是當前載具產業的熱門議題,隨著越來越多車輛搭配Level 2的輔助駕駛系統,無人車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指日可待。

他們用一個禮拜的時間,拜訪德國所有的最重要的車廠,像是賓士、福斯和保時捷等大廠,受到高度關注。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慕尼黑再保險元月發佈2021年天災的全球財損,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僅約四成三有保險理賠(1200億美元),是繼2017年保險業慘賠1460億美元以來的第二高。 單一天災的災損以美國的颶風艾達造成的為最,高達650億美元,保險損失就有360億美元;而德國萊茵河支流洪水爆發導致古城上百人致命的災損也高達540億美元。 劉佩真說,半導體景氣雜音在2022年中旬過後便逐月升溫,各科技大廠8月、9月合併營收表現明顯滑落,科技業面臨終端需求鬆動、庫存升高的考驗,且存在長鞭效應。 固態電池顧名思義是使用固態的電解質傳遞電力,故沒有電池受損造成大火的安全性問題。

產業趨勢: 服務

工研院IEK副主任張超群表示,目前台灣外銷產業主攻歐美國家市場,但以人口成長的趨勢來看,未來新興國家的消費人口將會逐年大增,配合全球消費主力轉移,在歐美高價產品市場及落後貧窮市場間,將衍生出一個優質平價市場,是台灣產業值得關注的新市場與新商機。 翁麗俐建議,台灣生醫企業持續接觸國際化、多元化的各式資源,生醫業者除自身穩健成長外,更可透過併購結盟整合新技術與串接資源加速成長,以達成市場對於生醫業者的期待。 雖然2022年全球政經環境不確定等負面因素持續衝擊市場,再加上高齡少子化的趨勢益發成形,但人們追求更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曾停歇且更為堅定。 展望未來,各生醫產業參與者將被成長前景所吸引,全球與台灣生醫產業併購活動將開始反彈。

  • 雖目前整體方向仍在摸索中,但他們預想中的是,可以操盤觀光景點場域的空間出租,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販售商品,甚或是觀光區腳踏車租賃、門票收入等,都是旅行社可以去爭取涉獵統籌的。
  • 另外,10月份電子購物及郵購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月也迎來23.5%的成長,反映出消費者對於線上市場的強勁需求。
  •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 觀測數位應用導入,多以經營管理優先,其次為生產管理與創新應用,數位工具多以成本負擔較低或效益較高如雲端、客戶端應用等方式為主。
  •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CDMO大廠持續投注資本支出與營運資金以推升產能,北美與歐洲整體哺乳類生物製劑總產能(Mammalian biologics capacity)於2022年皆分別成長至將近250萬公升,但往後成長將停滯。

體質健全、金流穩定的公司,會開始尋找垂直併購的機會,掌握上游的原物料到下游的通路與物流,使企業更有能力與彈性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負責人陳明煇會計師表示,2023年科技仍會迅速蓬勃發展並帶來創新應用,而企業與消費者得以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同時,因技術發展的顯著突破,以及消費者習慣上的轉變,帶給當前企業領導者諸多挑戰,因此,科技業如何強化企業韌性及加速數位轉型,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產業趨勢: 創作者 AI 趨勢調查報告

2050淨零排放已是製造業必須面對的挑戰,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87.0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其中製造部門排放量最多,為147.46 MtCO2e,約占排放總量51.4%。 製造業無論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都須仰賴智慧製造應用方案,分別從... 近兩年多來疫情改變眾多人生活模式,儘管各國目前已陸續走出疫情陰霾,但因疫情而衍生的各式便利遠距應用,仍將蓬勃發展。 其中在軟體面,為因應疫情而產生遠距居家上班的趨勢,促使如Hangouts Meet、Microsoft Teams、Zoom等視訊會議應用下載量大增,也讓社交視訊聊天程式如Ho...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針對 2023 年科技產業發展,整理十大科技產業脈動,精彩內容請見下方。

產業趨勢

設計晶片必須經過物理形式設計、評估、測試,從模擬設計到實現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晶片設計要不斷優化效能、功耗、面積 (PPA),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用電量、提高處理速度,並生產出盡可能小的晶片。 若使用傳統工具優化PPA,不但速度緩慢且勞動強度大,通常只能略微改進PPA。 利用先進的AI工具的輔助,可以發現增加功耗、影響性能或低效使用空間的放置錯誤,然後AI工具進行模擬測試和改進。 但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是先進的人工智慧可以自主完成工作,比使用傳統EDA工具的人類設計師產生更好的PPA。

產業趨勢: 數位敘事

電池組裝統一化,以強化電池生產管理與提升共用性; 技術多元化,按車等級導入不同技術的電池並藉此分散供貨風險與降低成本;設計整合化,cell-to-pack(CTP)、cell-to-chassis(CTC)等高整合度的設計使電池與底盤模組化程度提高。 DRAM方面,伴隨疫情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加速,除了伺服器出貨更聚焦於資料中心外,也讓新型態的記憶體模組開始聚攏,其中尤以CXL 規範的模組為主。 由於伺服器系統的插槽數量有限,因此透過CXL的採用使整機高速運算時能夠避開該限制,增加可支援系統運用的DRAM數量。 隨著疫情反覆、運輸中斷及地緣政治拉鋸所帶來的影響,企業在供應鏈的投資持續增加,供應鏈韌性成為企業放眼全球市場永續成長的關鍵議題。 企業應深度分析供應鏈關鍵資源與風險,全盤考慮各國稅務等其他因素,並努力提升永續供應鏈運作機制。 面對一波波的變種病毒,開發治療藥物、疫苗、Point-of-Care(PoC)定序平台為抗疫的重要目標,臺灣企業的研發實力隨著產品於臨床試驗有重大進展和陸續成功上市而展現。

此外,經銷商通常還扮演著借貸的角色,借貸業務需要經銷商人員根據顧客特性、需求進行客製化服務,較難被純線上取代,且此業務利潤通常較高,以通用和福特汽車為例,客戶購車時的金融借貸收入分別佔營收 11%、 8%,毛利率高達 64%、49%。 基於上述原因,過去傳統車商多仍需配合實體經銷商,然隨疫情促使各項服務轉為線上完成,判斷經銷商必須同步升級轉型,不然很可能因車廠直接銷售而面臨大幅規模削減。 此外,因應生活型態(Lifestyle)而來的各項數位健康應用,也可看出數位健康科技持續擴大範疇。

產業趨勢: 半導體設備外商在台投資效益分析

蕭瑞聖也提出,未來汽車零組件產業的三大關注議題,第一是節能減碳風潮,帶動電動化零組件發展,重要零組件包含驅動馬達、驅控器、動力電池和充電站設施等。 第二是產業朝智慧製造優化,提升附加價值,比如透過3D列印節省模具製造的成本與時間。 蘇孟宗表示,未來全球價值鏈重組的三大方向,第一便是疫情趨動「零接觸經濟」的成長。 疫情過後,全世界的生活和消費行為轉變,帶動遠距會議、線上學習、遠距醫療、外送平台和運動科技等五大領域的零接觸商機,2025年總產值可望超過8,000億美元。 今年疫情依舊是影響全球生活和經濟的主要因素,雖然帶來不少衝擊,但也加速了數位科技的應用,許多企業都已持續推動數位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各行各業加速對數位科技的應用,「科技」與「數位醫療」成為熱門收購標的,生醫領域併購熱潮將持續燃燒。

在旗艦定位的摺疊手機市場中,過去主要是以韓系面板廠與品牌為主要領導廠商,不過隨著中國本土手機品牌也開始陸續推出摺疊手機下,中國面板廠的摺疊AMOLED面板也開始有機會躍居檯面,同時搭配著供應鏈本土化的策略,預期中國本土手機品牌將會逐漸擴大採用中國面板廠的摺疊AMOLED面板。 預期AMOLED驅動IC將轉為RAM less架構,降低成本,配合柔性AMOLED面板結構的調整,讓一部分柔性AMOLED面板產品的成本與報價有機會可以降低至對標Rigid AMOLED面板,用以瞄準具備較大市場比重的中階手機機種市場。 自動駕駛技術將以貼近生活面的方式實現,預期符合SAE Leve4的無人自動停車(AVP)功能,將在2022年開始成為高階車款上配載自動駕駛功能的重要選項,而相關的國際標準也在制定中,對此功能的發展有正面助益。

產業趨勢: 全球疫情大解封 運動產業市場看俏

「因應車輛電子化趨勢,以往主攻PC與手機的國內供應鏈,也開始布局車用領域,」范哲豪表示,國內IC設計廠已先後推出智駕平台、車用乙太網路晶片、智慧座艙系統、車載資通訊系統、車用顯示晶片、車用微控制器(MCU)等多元車用產品及技術,目的就是搶攻未來商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台灣製造產業影響重大,過去已有多家製造業者在東南亞布局,成為企業因應RCEP的解方之一。 然而,面對供應鏈從過去集中在中國大陸,漸漸分散到東南亞等各地的趨勢,如何提高各國據點的生產資訊串流與決策效率,便成為製造產業在跨國供應鏈管理上的一大挑戰。

產業趨勢

2015年以《TVBS看板人物》獲頒第50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自補教業及廣告媒體業發跡,2004年跨足旅遊業,結合廣告行銷、媒體及旅遊,創造加乘效果。 自2009年陸續接下星野集團北海道TOMAMU渡假村、青森屋、奧入瀨溪流、以及星野婚禮的台灣總代理,自此將星野集團引入台灣。 國際組織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交流平台,參與國際組織則是我國拓展國際空間、回饋國際社會,以及發揮軟實力的重要管道。

產業趨勢: 「2023疫後全球經濟趨勢講座」 府城創新崛起 企業共創復甦

展望2023年,工業電腦產業可望持續受惠於各國5G布建、節能減碳所帶來的智慧工業、自動化轉型商機。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上游產業的出貨表現與個人電腦市場需求高度相關,主要產品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以及伺服器等。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上游產品項目複雜,主要零組件包括中央處理器、晶片組、面板、顯示器模組、記憶體、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電池、散熱片、散熱模組、網路卡、顯示卡、輸出入模組、磁碟陣列儲存系統、鏡頭、光碟片、連接線、隨身碟、記憶卡讀卡機、多功能視訊卡等。 經過區隔市場後,從中選定核心客群或想積極進攻的族群,可以透過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市場規模大小、獲利難易度及企業資源優勢等來做優先選擇,此環節也是市場分析中最為重要的步驟之一,若能清楚的描繪出目標市場,可以讓後續的行銷策略規劃更為精準。 電動車輛(不含複合動力車)市場從2018年的406.7萬輛成長到2022年1,608.9萬輛,占比(市場滲透率)從4.3%提升到19.7%,汽車電氣化的浪潮逐漸從傳統(內燃機)汽車市場擴展至全球。

接下來電動車購車、用車將回歸基本面的考驗,充電等基礎設施能否完備,才是民眾換購電動車的首要抉擇關鍵。 根據外電報導,包括豐田、福斯等全球汽車業巨擘,都有釋出放慢電動車發展的風向球,透露出不尋常的端倪。 展望2023年,各車廠逐漸找到與供應鏈不穩定的相處之道,新車產能可望逐步提升,加上2022年還有為數眾多的欠車訂單遞延交車下,產業估2023年新車銷量可望較2022年回升;惟通膨、經濟景氣衰退問題如影隨形,車價大漲恐壓抑行業復甦力道。

產業趨勢: 科技兩大老 挺純電物流車底盤

未來可能會促進金融業朝向carbontechs的創新發展,提供在永續金融方面的資產貸款、碳信用額交易等服務,打造永續金融生態圈。 為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體驗,金融企業持續加大數位金融的投資,甚至轉換核心系統來整合各項數據資料來加速決策效能。 亦因應政策法規要求,金融服務產業也投資資安及氣候變遷風險的管控,導入相關重要認證,強化潛在的風險防護。 面對不樂觀的經濟前景及利率情勢尚未明朗的2023年,金融業的經營環境將更加險峻。

「淨零排放」可說是當前從產業到社會最重要的發展議題,已有上百個國家宣示達成淨零排放的時程目標,國際能源總署(IEA)也揭示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其中即包含提高再生能源和開發氫能;並在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下,更加深各國強化能源自主的意識,愈加使得再生能源製氫受到更高關注。 產業趨勢 當前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展日新月異,不但貫穿從晶片、終端、演算法、系統平台、應用服務的整個產業鏈,也在各種產業或領域中遍地開花,重新塑造應用發展的挑戰與機會,甚至還成為衡量國家、企業及個人等競爭力的指標之一。 面對變化快速的AI浪潮,如何加以善用AI、治理AI,成為許多企業及組織必須思考... 目前國內程式撰寫、文案生成、靈感啟發、藝術教學、動畫創作相關產業,已受益在工作中導入ChatGPT進行人機協作;而生成式AI因在對話問答具優異表現,吸引金融、電信、客服等導入。 在各國將逐步於2025至205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趨勢下,將加速全球電動車銷售與拉抬SiC及GaN元件及模組市占,此外,能源轉換需求及5G通訊等終端應用快速增長,驅使第三代半導體市場熱度不減,進而帶動第三代半導體所需SiC及Si基板(Substrate)銷量暢旺。 然而由於現行基板於生產及研發上相對受限,迫使目前可穩定供貨的SiC及GaN晶圓仍侷限於6吋大小,使得Foundry及IDM廠產能長期處於供不應求態勢。

產業趨勢: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

前兩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重視儀式感及精緻保養,帶動專櫃通路聲量增加。 但在2023年則再次發生轉變,各大屬性幾乎都是開架聲量提高,專櫃聲量則多為減少。 細看其中發現,主因為防曬、底妝及彩妝的關注回升,消費者進而選擇開架品牌產品。 以數據及科技為核心技術,安永全球的優質團隊涵蓋150多個國家的業務,透過審計服務建立客戶的信任,支持企業成長、轉型並達到營運目標。 然而碳盤查只是淨零碳排的基礎,企業的關鍵行動為設定科學基礎碳目標,以達到設定近期及長期的科學減碳目標、價值鏈外的減碳及中和殘餘排放之目標。

產業趨勢

相較於傳統燃油和鋰電池,氫氣有低污、高效能的特點,以氫能源車來說,透過氫氣和氧氣的... 無人機土方量測成為當今一種先進、快速、高效且準確的土地勘測方法,透過無人機技術和人工智慧算法,以實現土地特徵提取、影像處理、數據分析等一系列任務。 產業趨勢 值得留意的是,美中貿易戰讓國際產業鏈更加重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加速朝往中國以外的地區移動。 許多台廠自2019年便拓展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電子代工製造業部分或移回台灣、或轉往東南亞等,將導致全球化生態系重新洗牌。 邁入2020年,除了美中貿易戰衝突持續,還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延燒,不僅衝擊當前國際情勢,也對於未來十年全球產業鏈帶來影響。

產業趨勢: 電動車大未來(精簡版)

主機板為桌上型電腦關鍵零組件之一,出貨型態主要有兩種,一為銷售予電腦系統品牌組裝廠,直接內建於桌上型電腦;另一為銷往通路市場單獨零售的主機板產品,一般稱為組裝市場。 主機板產品發展已相當成熟,產業生命週期也已步入衰退期,近年再面臨美國把主機板關稅從零調升至25%,致使部分主機板終端價格被迫調升,連帶影響消費者意願,以及零組件供貨不足、全球運費高漲等因素,使主機板市場感受到多重壓力。 在5G、AI、電動車等浪潮下,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市場對半導體需求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 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載板是用於半導體封裝的關鍵材料,屬於高階高值的PCB產品。

產業趨勢: 科技公司必須要注意的三種竊取營業秘密行為:台灣案例

疫情衝擊全球產業,帶來不小震盪,「但好消息是車市回溫的速度加快,有機會回到疫情前水平,」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謝騄璘首先帶來全球整車和電動車市場的觀察。 目前金融機構面臨之監理變革挑戰包括2026年實行IFRS 17、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以及2021年底LIBOR退場,提醒相關業者應立即開始著手因應計畫。 而政府推動「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期望金融機構從「責任投融資、資本市場籌資、響應國際倡議」等面向,引導更多市場資金,促進各產業永續轉型。 未來類似新冠疫情的重大事件可能還會不斷發生,根據勤業眾信《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對消費產業的影響》調查指出,諸多消費性產品企業和旅遊業計畫導入RFM或CRM系統,將人員、機械的工時和成本清楚的呈現,強化非常時期企業資源調度的韌性。

勤業眾信預測,2021年全球智慧邊緣運算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而複合年均成長率則維持在35%左右。 資本雄厚的企業,像是電信業者與大型雲端服務商,預料將成為該科技的領頭羊及推動者,為各種產業與企業開啟智慧邊緣運算的大門,加速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產業趨勢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CES 2021轉為全數位化展示,車輛領域仍有400家以上廠商參與盛會。

但該功能會因車輛搭載配備而異,產生固定/非固定路線、私人/公開停車格等場景限制,停車場的條件也會影響AVP的可用性,包括標示完整性和聯網環境等,執行該功能時人與車的距離則與當地法規有關。 由於各車廠的技術路線皆不相同,運算部分可分為由車端進行運算以及由雲端運算生成停車路線,然雲端運算需要有良好的聯網環境方能執行,故使用上來說車端運算會覆蓋更多使用場景,或也會有兩者兼具的方案。 其他如V2X和高精地圖的搭配應用也會影響自動停車的應用範圍,預期仍有多種AVP解決方案同時進行中。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