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5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June 27, 2023

台灣缺水

河川伏流水固然具有如上所述之各種效益,但是也必須具有整體性考量才能更具可行性與效益性。 例如開發前的地理及地質探勘、利用期間的水權爭議,或是開發後的地下水的監測與補注,以及河川生態的維護等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生態環境的維護方面,大型水庫具有截斷幹流,破壞既有生態的負面性,因此也容易衍生各種爭議,伏流水在這方面爭議則相對較低;在可取水期間方面,由於伏流水的水位深且流速慢,因此可取水期較長,對於台灣的降雨特性而言具有補強的效果。 若對照水庫而言,綜合各專家與文獻資料可知,河川伏流水與傳統水庫的水資源取得方式具有互補的特性,可補水庫之不足。 例如,伏流水的開發與水庫興建相較之下,伏流水工程具有選址較易的優點;以工程規模而言相對簡單,工期較短,經費較少且無水庫潰壩的風險;在水質方面,由於伏流水經過粗細粒徑不一的石粒,因此具有逆滲透般的淨水功能,在暴雨後河水濁度大增時可發揮提供緊急備援用水的功能。

台灣缺水

首先,農業並不是和工業、民生搶水用,根據農委會農水署統計,農業灌溉八成是以河川水與地面水,只有一成是取自水庫的水,跟大多數使用水庫水的民生、產業用水有很大的差異。 經濟部水利署從 2020 台灣缺水 年 10 月開始,針對西半部地區進行程度不等的限水措施(減壓/量供水、分區供水),包含休耕、停灌等農業限水,並開發抗旱水井、海水淡化及搭配人工增雨等措施,希望爭取額外的水資源。 他指出,家庭用水畢竟還是非常少量,目前當局主要限制對象都是農業區或工業區,產業受影響會較為明顯。

台灣缺水: 觀點投書:擺脫政客官僚,台灣才能真正解決缺水問題

然而 2020 年,臺灣的梅雨季較短,加上沒有颱風登陸,導致雨量稀缺。 水利署表示,6 月迄今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約歷年平均值的 2 至 6 成,是造成近半年旱象的主要原因。 台灣連月來降雨稀少,加上2020年夏季沒有颱風,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缺水問題嚴重,包括苗栗、台中等地即將進入分區限水。

如果不積極減少碳排放,估計到本世紀末,台灣北部的雨量將較上世紀末減少超過兩成,預測中南部連續無雨的日子,更會大幅增加近五成,到時水庫將無水可蓄。 他表示,旱災意味就算有灌溉收成也會不理想,如把有限的水提供給農田,而非工廠與家庭,將形成雙輸局面。 但遲不降雨,南投日月潭的水位持續下降,當地頭社村百年歷史的傳統洗衣場「阿祖洗衣場」也因此乾涸,附近的「阿嬤洗衣場」也只剩一灘死水;而頭社也是全國最高海拔絲瓜生產專區,夏季產量佔全國一半,但今年遇到缺水問題,農民都很頭痛。 水電產能驟降的最大原因,即是水情欠佳、水位不足,嚴重影響全台各地水庫和川流式發電裝置。 若按此趨勢估算,2017年將短缺近40億度水電,對已有缺電疑慮的台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台灣缺水: 台灣的水難題-在氣候變遷下的挑戰

為了應對水資源供應與豪雨致災的問題,政府在全國各地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庫,藉此滿足蓄水、滯洪、觀光等功能。 水壓降低時,水流速度變慢,減壓供水通常針對一般民生用水實施,主要目的為節約用水,減少資源浪費。 同時停供行政機關及國營事業管轄噴水池、澆灌及沖洗外牆等非必要用水。 水資源枯竭已真實影響到人民的居住、生計,即展現「氣候緊急」狀態。

日前傳出因水位過低導致石門水庫內薑母島居民無法渡船回家,更有戲稱「泳渡日月潭」活動將變成馬拉松競賽。 綠色和平4月中旬訪問日月潭伊達邵碼頭周邊業者得知,該區採不定期停水,民宿業者等到訂房卻當天才知停水,只能忍痛送客、損失自負。 不穩定的供水對於觀光旅遊業無疑是雪上加霜,且因旱象導致潭面水量減少,遊客乘船遊潭意願低落,對於船家的生意影響尤甚。 然而民生用水與觀光用水幾乎重疊,將放大2030年缺水損失。 經濟部表示,對抗此次旱災,中央與地方合作透過各項超前部署措施,包括人工增雨、聯通管、建築工地地下水、緊急海淡等措施,還有國軍協助運水及淨水車,在全體國人共同配合節水下,順利度過百年大旱的考驗。

台灣缺水: 【新聞智庫】台灣「缺水」?

位於新竹縣的寶山第二水庫是價值千億美元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兩個主要水源之一,其水位呈有史以來最低水平:只有7%的蓄水量。 台灣本該是全球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台灣北部和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 彭素玲指出,限水、缺水時程愈長,後果會愈嚴重,短期對國內生產活動有立即影響,長期則可能影響廠商投資決策。 遠雄人壽風控長儲蓉也說,台灣經濟今年展望樂觀,但同樣存在風險,缺水更是燃眉之急。

台灣缺水

而據專家介紹,1950年以來印度洋的變暖趨勢可能帶來了去年太平洋上的高壓,從而導致6月降雨停止,同時颱風數量減少。 事實上,綜觀現行辦學策略及執行落實度,弘光的樂觀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少子化使台灣從2020年開始出現總人口負成長的「生不如死」趨勢;其二則是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屆時醫護需求遠比現在更多!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培育更多護理照顧人才,一起為台灣健康打場勝仗? 政府到民間智庫都樂觀看待2021年經濟表現,認為消費回溫、投資強勁成長之下,今年景氣將呈「內熱外溫」,不過學者提醒,政府期待投資扮演支撐經濟的引擎,但「五缺」議題再次浮上檯面,恐影響產業投資信心。 筆者認為台灣應採用李鴻源教授的建議,全面的建設汙水處理回收廠,一方面解決環保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用水不足的問題。

台灣缺水: 台灣

這個大電池共有三個出水口,都不是把水送到自來水廠,而是分別將水送到大觀一廠、大觀二廠及明潭電廠等三座電廠發電。 在充實人力資源與厚生經濟方面,政府已針對人口及移民政策進行整體規劃,就「強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以及「研議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等3大面向,推動各項攬才及留才措施。 透過核發就業金卡、鬆綁工作、簽證及居留規定,優化租稅及社會保證權益,迄今年6月底已發放7,680張就業金卡。 又透過擴大生源與鬆綁評點制等誘因,強化僑外生留台工作,至今年5月,副學士以上畢業僑外生留台工作之有效聘僱許可計1.4萬人次。 另為解決我國中階技術勞動人不足,勞動部已完成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截至今年6月,中階技術工作核准人數達10,703名。

台灣缺水

台灣今年遭遇氣候異常,自1964來以來首次汛期沒有颱風,各地供水也趨緊張。 目前,高雄市已停止送水台南,而新竹、苗栗及台中地區則全日實施自來水減壓供水。 當局強調水情嚴峻,呼籲全民嚴加節省用水,現有水庫蓄水量要撐到今年7月。 《香港01》向台灣北中南多地民眾查詢,民眾紛紛表示,居家生活未有感受到缺水影響。 有人直言,目前多地水庫存量已十分告急,「4月再不下雨就要當心了」。

台灣缺水: 「世界水資源日」立委環團齊呼籲:耗水費今年就開徵、用水大戶水價合理調漲

綠色和平提到,乾旱除了工業生產受損,亦嚴重影響民生及觀光。 當開始起心動念換房租屋,甚至是買新房時,試著讓自己也成為推動省水運動的一份子吧! 看房時,別忘了詢問大樓的水資源是如何運用,是否有任何節水的設計措施? 台灣缺水2023 台灣缺水 其實,光是使用新式省水馬桶、龍頭和洗衣機,就能幫家裡省水高達30% 呢!

首先,當然是全面建置可密集蒐集廢污水或放流水淨化處理為可再利用之再生水的系統設施。 台灣缺水2023 但其實看這法條就知道認定標準第13條第1項第1款指的是都是單純取(淡)水與引(淡)水而言,而海水淡化則是規定在同條項第2款,根本無法比照援引適用。 又如王美花部長要科學園區廠商鑿井取水,也是話一出口就引來各方適法性與妥適性的質疑,顯然都是沒有事先盤點準備即脫口而出。 另外,現在才說要研議開徵耗水費,這恐怕不僅僅慢半拍,而是慢了好幾拍,而且很快地已有同黨立委有不同意見。 梅雨鋒面的生成與兩個勢力相當的冷暖氣團相互對峙有關,因此在天氣圖上,梅雨鋒面時常是以滯留鋒面的形式登場,鋒面滯留的區域就會有長時間的雨勢。

台灣缺水: 缺水如何影響供電? 水力發電那些小而重要的事——全台最大儲能電池「日月潭」的乾涸危機

台灣水價分為兩套計算方式,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水轄區台北市、新北市永和、中和、新店及三重大部分地區、汐止區7個里)和供水給全台其他地區的台灣自來水公司各有自己的制度。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最近一次調漲水價是2016年3月,台灣自來水公司則是自1994年7月以來,已有27年未調整水價。 2020年全國自來水生活用水量23.6億公噸,較2010年增加11.9%;換算成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註】,則從271公升上升至290公升。 為應對目前的旱情,新竹市新建一座設施,但它每天只能處理1.3萬噸水,與許多半導體製造商所在的新竹科學園區每天17萬噸的用水量相比,這是杯水車薪。 據研究過這個問題的人說,台灣人把水當作理所當然的事,也有人認為是台灣政府對水資源管理方式的忽視,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的根源。

  • 517停電時,台電就臨時從明潭水庫放流約20萬公噸的尾水排至濁水溪,引起爭議,但台電大觀電廠澄清,放流的水仍會蓄存在下游集集攔河堰,目前每日需供水約60萬噸到集集攔河堰,前一天多放的水,隔一天就會少放一點水,因此水資源並無浪費。
  •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台灣因爲降雨過少以及雨水沒有落在集水區,早成各地水庫乾涸。
  • 這場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象使農、工,民生大受威脅,「全臺停耕灌補助」近新臺幣 70 億元,農委會更預估損失可能持續擴大。
  • 臺南市自4月22日起針對轄管76座大型公園關閉公廁以外之水龍頭,以確實執行節水措施,預估一個月可節省約2000噸的水量[59][60]。

其次,盡可能密集回收營建工程開挖前抽掉的地下水,這相當大程度也需靠前述雨水排水溝與下水道來做回收系統。 近二年高雄中鋼已開始使用再生水與台南永康的再生水,就筆者瞭解,實際貢獻者其實應該是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只是因為上述法規因素,大家慣性詢問經濟部水利署,以致誤為全是水利署執行完成。 其實鑿井取水抗旱早已行之有年,短期的海水淡化逸脫環評,一樣有不得已之處,筆者也無意苛責,只想要呼籲經濟部應該同時啟動,適合台灣地理環境條件的長期調適對策。

台灣缺水: 造成臺灣缺水的原因是什麼?

由此可見,目前台灣對於水情的掌握,無論是各標的使用量,或者是輸送時的損失率,除了早已民營化的台灣自來水公司有現代化的掌握之外,其餘幾乎未能掌握,僅能參考過去傳統水利系統的歷史資料。 但是,比起氣候變遷導致降雨銳減以及台灣地形條件嚴峻不利水資源保存等因素,筆者認為人為因素才是造成台灣水資源不足的罪魁禍首。 台灣本該是全球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台灣北部和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 從歐巴馬總統提出政策,美國政府開始引導製造業回流所帶領起的逆全球化浪潮、到川普總統點燃美中貿易大戰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二○二○年襲擊世界至今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等連續的多重因素影響,原本成形多年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格局,逐漸迎來重大的變革。 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規定,一萬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案,都必須設置雨水貯存或中水回收系統。

地方政府將針對每月使用逾1000度的用水大戶減量供水,游泳池、洗車場及三溫暖業者則減供20%。 截至3月16日為止,台灣三大水庫中,北部的石門水庫蓄水量60.8%、翡翠水庫蓄水量82.1%,水情仍穩定有餘裕,提供嘉南地區用水的曾文水庫蓄水率卻僅有11.3%。 3月8日起台南市亮起水情橙燈,首先實施減量供水;嘉義縣市、高雄市則為黃燈減壓供水。 中央氣象局指出,氣象局展望3到5月春季仍是少雨,梅雨季能否準時報到,替水庫解渴,將是解除這波旱象的關鍵。 水利署為使民眾瞭解各供水區狀態,用燈號來代表最新水情——藍燈代表水情正常、綠燈代表水情稍緊,黃燈代表已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措施、橙燈代表已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紅燈代表已實施第三或四階段限水措施。

台灣缺水: 節水

使用近一百年的日月潭,因屬離槽水庫,淤積率僅約20%,仍維持原先設計的8成蓄水量,是整個濁水溪流域,淤積率最低的水庫。 相較之下,上游的武界壩,淤積率超過九成,幾乎失去原先設計的蓄水能力,河床高度甚至逐年抬升,即將掩蓋過上游的橋梁與河堤,威脅到曲冰地區原民聚落的生活安全。 百年之後的今天,日月潭還是由臺灣電力公司管理,歷經了武界壩的重修、大觀二廠、明潭電廠的擴建,如今的日月潭肩負著穩定全國用電及中部地區用水的重責大任,因為全國用電比地區用水更重要,與其說日月潭是一個水庫,更像是個大型「電池」。

新加坡的4個水龍頭包括在地水源、進口水、淡化海水和高度淨化水。 全球超過20億人深陷缺水困境,過去100年中,全球淡水使用量增長了6倍,缺水問題對人類生產與生活構成威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曾表示,解決水資源短缺危機刻不容緩,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人類用水缺口將達到40%。 按目前世界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每人每年供水量介於1千至2千公噸時,即為缺水地區。

台灣缺水: 台中漏水率六都最高盧秀燕籲加強修復,台水:每年投入最多經費逐步改善

黃先生說,竹苗地區最慘的是苗栗,因為苗栗永和山水庫的水位也已探底。 以位於南部全台最大的曾文水庫為例,蓄水量僅剩一成半;供應台灣電子重鎮新竹科學園區的寶山水庫和寶山第二水庫,蓄水量分別不足兩成半和一成三;中部的鯉魚潭水庫和石岡壩水庫,蓄水量亦在低位。 台灣每年7、8月踏入風季,颱風一個接一個,往往帶來大量雨水,有時造成嚴重災害,但去年一個颱風都無登陸台灣,創下56年來的紀錄。 2018年8月23日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部分測站甚至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迅速攻占城市與村落,讓台灣中南部釀災。 台灣近期陷入嚴重乾旱,紐約時報在全球晶片短缺之際報導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用水情形,面臨休耕的農民困境,及專家探討民眾浪費、官僚僵化以致台灣缺水的局面。

林昭遠建議,在上游集水區可針對崩塌好發區位加強林地管理,並在水庫集水區劃設特定水土保持區,若有農地則推動「藏水於農」的水土保持,同時也要在河道適當位置超前部屬沉砂池。 尤其在職涯中,選擇具有遠見、多元佈局的公司,也能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加分。 錠嵂保經不只將公司版圖限縮於保險業務,更跨足健康養護領域,讓員工有機會與營養師學習健康飲食知識,也提供網路直播技巧的培訓,讓職涯不只是職涯,更是自我學習與成長,並成為客戶、朋友與家人的人生全方位的私人顧問,達成幸福事業的更高使命。 第二次,則是在工作上認識了作家吳淡如,崴爺一面協助擔任經紀人的工作,一面也接觸到許多過往無法企及的人脈關係,讓他的人生視野快速擴展,收入也跟著倍數增長。 因此,與其擔心眼前的各種憂慮,不如先從了解自己是誰開始,釐清自己與工作間的關係,並且在嘗試中慢慢摸出職涯之路,並且從中找到發揮才能並回饋社會的方式,薪水的成長與成就感自然會相伴而來。 所謂開源節流,「開源」既然已經是一條死路,我們只剩下節流,但要從哪裡節流?

台灣缺水: 說聞解字/核能電廠 全球運轉

伏流水透過自然地層介質過濾,水質乾淨,在豐枯水期皆能取得水源,施工期間短,建造經費也較低。 許多縣市政府進行伏流水開發利用,例如屏東二峰圳的伏流水地下水庫、高屏堰集水暗管開發伏流水等案例,盼緩解枯水期旱象,穩定供給農業及民生用水。 透過人工補注湖,可減緩因為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問題;而被稱為台灣「救命水」的伏流水,儲存在河道下方的砂礫石層,部分地下土層有洞穴或水流快速通道。 相較地下水流動更快速,伏流水可兼具開發地表水及地下水源,因此相較其他開發工程,對於生態環境衝擊較低。

台灣缺水

農業的水利系統是先民累積所建立起來的,水權是所有農民所共有的,過去因水所產生的戰爭從未間斷過,就算至今日水爭還是在耕作季節中發生的現在進行式。 因為都市的地表大多是水泥鋪面,雨水無法滲透土壤變成地下水,而是停留在地表形成「地面逕流」,再由人工排水系統進入河流。 當都市的滯洪和排水設備沒有跟著氣候變遷趨勢更新,越來越頻繁的強降雨就可能讓都市淹水變成常態。

再生水之適用範圍、使用比率、對於「一定規模」定義等規範,每三年檢討一次。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表示,公立自管游泳池原於110年4月1日起,關閉旗津池、三民池、鼓山池、右昌池、甲仙池、東門池,計6池。 [64]並預計自4月19日起公立自管游泳池配合市府限水抗旱措施,局屬10座游泳池(國際池、三民池、新興池、旗津池、鼓山池、左營池、右昌池、楠梓池、甲仙池、東門池)全部暫停營運。 [65]此外,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所轄四座焚化廠回饋設施游泳館(中區、南區、岡山、仁武)自4月1日起,從原本每日開放4場次,縮減為每日僅開放2場次;然因水情仍持續嚴峻,四座回饋設施游泳館自4月19日起全面關閉休館,俟未來水情警報解除後再行開放[66]。 高雄市長陳其邁於4月16日宣布,17日起自來水停供洗車場與公私立游泳池,且即日起南區水資源局與自來水公司啟動鑿井計畫,以本月底前日增16萬噸用水、5月增加至30萬噸為目標,確保高雄水情不進入「供5停2」的紅燈階段[67]。 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因應「供5停2」限水措施,自4月6日起暫停開放台中公立游泳池[53]。

而在水情逐步吃緊的時刻,新竹寶二水庫送水到寶山淨水廠的聯通管12日上午突然爆裂,水像噴泉一樣不斷噴發出來,水利署和台灣自來水公司趕緊派廠商到場搶修。 2015上半年的「一甲子大旱」慘痛教訓,算是替台灣政府上了一堂寶貴的課,去年冬雨不豐的跡象,讓水利署上下繃緊神經,頻繁召開跨部會會議,縱然2017上半年降雨偏少,中南部水庫進帳短少,至今仍未傳出重大缺水災情,博得不少好評。 王藝峰表示,高雄、台南間也有區域調度,如南化水庫的原水可通過聯通管送至高屏溪攔河堰,再由高屏溪攔河堰送到澄清湖水庫,做成自來水,行政院已核定推動台南高雄間的雙向備援管線,未來互相支援的能量可提升至每天15萬噸,苗栗與新竹、雲林與嘉義之間,也都有類似的作為。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北水南運需布建較完整的管網系統,由於水資源輸送多半利用重力,而台灣河川之間有分水嶺,若要跨越多區運送,必須要翻山越嶺,困難度較高,儘管工程技術可以克服,但運輸成本會相當高昂。 前陣子拜東北季風之賜,紓解岌岌可危的北部水情,石門水庫蓄水率上升到逾6成,翡翠水庫蓄水率也升至9成以上,甚至需要放水調節水庫胃納量。 水情回復正常,網友紛紛表示放心,「我們牡丹水庫,上星期29%這星期80%啊」,不過更多網友擔心的是缺電問題,「身邊的狂熱藻礁支持者,也在吹冷氣開26度了」、「核電廠燃料棒都滿了,會一一除役。暫時不擔心缺水,要擔心缺電」。

因此,如何在豐沛的雨水資源中多擷取可用的水資源是我們必須思考的議題。 屏東科大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表示,目前九成的地下水使用沒有水權,使用量也是未知,估計全台每年有上百億噸的地下水及伏流水流入大海,約等於14座曾文水庫的蓄水量,水利署應進一步詳細調查。 2018年台灣實際利用的總水量約167億噸,僅佔總降雨量的19%。 其中70億噸引用河川水、54噸取用地下水,從水庫取用的水約42億噸,但台灣水庫整體的有效庫容不足20億噸,即便所有水庫裝滿2次,也不足供應全年所需。 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每年總降雨量可達900億噸以上,卻只有使用168億噸,水資源利用率不到兩成。 立委蘇治芬比喻,台灣宛如坐擁金山的窮人,要求政府應加強水資源蓄存與利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