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股后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November 30, 2018

股王股后

再以大立光為例,整張股價曾腰斬下跌達51.8%,這樣的修正幅度實在令人膽顫心驚,而且高價股下跌過程中,由於虧損的絕對金額大,可能讓人因而變成失去原來想持有的信心,更不敢加碼買進。 我們從小學算術,1+1=2,3+5=8,也知道在數學裡,10>1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但是,在股票市場,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甚至,我常告訴身邊的投資人,股票市場中可能會「10<1」! 原因在於你一次次成功獲利,甚至累積10次賺到的錢,可能還抵不過1次大賠造成的虧損。 股王大立光堪稱國內最老實的公司,近幾次法說會主動釋出對營運保守的看法,也因而造成股價持續下探,而在大立光拉肚子下,股后矽力-KY股價表現也不振,今日同步下挫,並跌破2字下,一早最低來到1,950元,跌幅超過2%。

最新統計顯示,台股7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衝高至83.09億元,刷新單月歷史新高,凸顯散戶偏多心態。 法人表示,台股近日進入季線保衛戰肉搏區,但從定期定額金額續揚、近期投信法人轉買、融資餘額不斷創高等三跡象顯示,散戶多頭之心不死,台股可用之兵仍多。 台股今天下跌207.59點,觀光類股指數跌3.91%,拖累瓦城今天除權息交易表現,終場跌逾8%,收在265.5元,不只陷... 連鎖餐飲集團王品 (2727-TW) 今 (14) 日最新指出,為滿足營運需求,擴大招募 500 名正職員工,並啟動第三波調薪計畫,中餐品牌招募起薪最高也調升至 元,調幅約 8%,尤其為因應缺工狀況,積極引進中高齡員工,將舉辦三場中高齡就業示範職場活動。 如今據香港媒體10日報導,中國國企「中央金融企業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8月3日沒收南海控股的96.53億股,債權也被接管。

股王股后: 16【早晨財經速解讀】玉山金法說 股價站上所有均線能存股?台股回季線軋散戶 為何長榮、陽明、萬海挑戰失敗?四川傳限電 原油創新低

八方雲集今年3月在南加州工業市開出第一間門市,在經過3個月蜜月期後,6、7月單日營業額仍有1.5萬美元、客單價在27美元、門店淨利率15%,上半年營收貢獻4,600萬元。 本土法人分析,美國聯準會(Fed)官員19日再度釋出升息鷹派訊息,帶動美公債殖利率上揚,高風險、高本益比的電子股賣壓沉重,牽動高價股籌碼鬆動。 台股今天量縮下跌163點摜破15300點,失守季線約15251點,高價股一片慘綠,股王大立光、股后信驊均重挫6.3%,股價千元以上僅剩大立光、信驊、旭隼、力旺4檔。 法人指出,廈門新廠完工,將為玉晶光新增逾二成的產能,若現增擴產時間可以如期在今年首季開出,不排除玉晶光今年營運有機會逐季上揚。 不過新廠籌建進度似乎有比林恩平預期的快,大立光22日公告指出,為因應產能供不應求,今年積極投入興建新廠房,其中位於台中工業區一塊4,200坪土地已確定委由德昌營造興建,建廠金額約新台幣16.6億元,預計第1季動工,產能最快在2023年開出,比預期的今年上半年快了一些。 信驊昨天從大立光手中搶下台股股王寶座,盤中曾攻上2,065元,但最後以1,970元作收,未站上2,000元,但高出大立光的1,945元,以25元的價位小超越大立光,三大法人昨天操作不同調,外資賣超118張,投信及自營商則買超138張,合計買超21張。

  • 台股20日在外資大舉調節下,指數重挫260點,摜破月線關卡,為盤面資金焦點的高價股同樣遭到賣壓「空襲」,股王矽力-KY失守4,000元,緯穎也暫且跌落千金梯隊。
  • 緯穎有野村、花旗環球分別賦予970元與960元的準千元推測股價;譜瑞-KY雖連續性遭外資賣超,但投信連貫性買超,將股價推上新層次。
  •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指出,台股在電子領軍之下,6日順利收復月線、季線,高價電子股扮演市場人氣指標,若指數能持續守穩在月、季線之上,有利月線轉緩甚至翻揚向上,化解盤勢進入中期整理疑慮,預期多方可望擺脫短線整理,有機會再度挑戰萬三關卡。
  • 國巨從徘徊在面額以下的鷄蛋水餃股,突然變成上看千元的股后,這個變化很吸睛,現在連陳泰銘到市場買菜,煎魚宴客,都成了媒體報導的焦點。
  • 美系外資報告指出,看好2023年全球人工智慧(AI)資本支出將隨著需求強勁增長,將2023年全球AI資本支出占比從24%上調到27%,對亞洲雲端半導體族群上台廠點名台積電、創意、世芯-KY、緯穎等,都給予「優於大盤」評等,信驊則是中立評等。
  • 信驊今日驚險奪回股王,終場收在2,155元,上漲25元,漲幅1.17%;一度登基股王的世芯-KY終場收在2,145元,上漲105元,漲幅5.14%,屈居股后,與信驊價差10元;大立光今日則是收在2,130元,下跌20元,跌幅0.93%,從股王直接滑落至第三名。
  • 第二大看點在於,潛在問鼎千金的緯穎、譜瑞-KY股價已進入千金射程範圍,26日分別收866元與949元。

在潛望式鏡頭方面,因為客戶都在尋求導入潛望鏡頭,高低階都有,所以開案數比3個月前明顯提升;而高階內對焦潛望式鏡頭去年就已出貨,但量依舊不大,因為需求端沒有很強。 在傳統伺服器預算受到AI伺服器排擠,以及客戶消化庫存等影響下,信驊下半年短線營運動能受干擾,不過,信驊董事長林鴻明之前在2023年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VLSI)中透露,現階段會先以消化庫存為優先,上半年營運較辛苦,但隨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下半年業績有望回溫。 股王股后2023 其次,根據過去經驗,大部分股票在這麼慘烈的急殺後,不排除會出現一波反彈走勢。 客戶認同此一觀點,所幸股價從165元開始反彈,上攻365元,我們也順利在300元附近分批出清。

股王股后: 股王股后其實都是壓力

各產業在面臨相關因素挑戰下,台股2023年的股王會落在哪個產業中的哪家公司? 至於浩鼎、基亞、寶齡等新藥族群,目前營運及股價表現普遍弱勢,其中僅寶齡的營收獲利穩健成長,主要受惠於新藥及醫美產品熱銷。 生技研究員出身的台股基金經理人楊人穆指出,接下來要觀察浩鼎的新藥授權談判進度,若能成功授權歐美大藥廠,且授權金高於市場預期,將有助於重振投資人信心。

股王股后

這 7 個故事代表了台灣景氣、產業循環史、環境變化:投資人都有個習慣,在某個產業火熱時,會過度的樂觀、過度的期盼;在某個產業式微時,會過度的悲觀、過度的絕望。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會一次次創造出天價股王,又一次次的讓股王淪為平民。 除台股定期定額資金外,散戶動向觀察指標還有投信資金、融資餘額。

股王股后: 投資小提醒:「股王」教我的事

高價股展開一棒又一棒的輪漲,28日再由股王矽力-KY、股后信驊領頭創歷史新天價,此外晶宏、欣興、康普、美琪瑪、漢磊、科定、聚和等共九檔個股,收盤股價再攻頂。 惟隨著高價股股價漲幅不小,再加上法人已開始逢高調節,如晶宏及聚和28日都各遭到法人賣超1千張及2千張以上,投資專家不建議再追高,宜提防漲多拉回的壓力。 台股第2季財報結算完成,總獲利達1.06兆元,140家獲利創新高,累計上半年總獲利2.19兆元,台股今日以15,435.04點開出,早盤震盪,一度翻黑至15,412.06點,不過,千金股家數則是持續增加。

雖然客戶免不了因此大失血,但威盛的跌勢仍未打住,甚至在2015年7月一度最低股價來到4.3元。 如今回想,當初若非有停損賣出的壯士斷腕決心,事後看到這樣的股價,恐怕換是你我,同樣便是想砍也砍不下手吧! 一般而言,高價股相對具有較強的獲利能力及籌碼優勢(編按:即股價愈高,一般散戶比較買不起,籌碼集中在資金部位大的法人及中實戶、大戶手中),當然,也有一些股票是主力利用特殊題材炒作成為高價的個股,而非以獲利成長為依據。

股王股后: 中國統派高喊打倒賴清德 稱台獨份子讓華人不得安寧

大江近年開發的歐美市場大幅成長,加上長年深耕的中國市場營運持穩,首季獲利年增179%,EPS達6.07元,前4月累積營收年成長99.11%;新產品「乳化魚油液態包」甫推出,營運占比就衝上6%,有機會帶動新一波成長,法人預期今年有機會大賺逾2個股本。 5月17日股價來到457.5元,遠高於2015年波段低點58元。 富邦金上周股東常會,通過分派普通股現金股利每股3元,也睽違9年首見發配股票股利每股1元,合計每股4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指出,去年雖有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衰退,但台灣在疫情控制相對得當下,經濟面衝擊相對較輕,台灣金控業整體獲利仍表現亮眼再創歷史新高,展望今年下半年,隨疫情對經濟衝擊減緩,海外需求復甦帶動出口成長,加上科技業持續擴增在台產能,台灣外貿將有樂觀表現。 富邦金去年稅後淨利902.72億元,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8.54元,連12年蟬聯台灣金控每股獲利龍頭。

股王股后

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風格,有很大的因素是受到領導人影響,此次前10大排名中,包括華上生醫(第2名)、新穎生醫(第3名)、光鼎生技(第4名)、浩宇生醫(第5名)、台灣微創醫材(第6名)等,這些公司CEO多半是50歲以下創業者,站在科技與流行的浪頭上,新世代CEO也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但隨著疫情影響,搭上「抗疫」題材順風車的生醫產業類股,2020年躍居市場關注焦點,緊接著國產疫苗通過EUA、幾家檢測公司營銷因疫情爆漲、臺灣出現生醫國際授權案、新藥取得美國FDA藥證等等。 股王股后2023 股王股后 此外,TDR飆漲的投機風潮出現退潮跡象,撤出資金陸續回歸基本面看待,也有助於擁有高本益比評價的績優、高價股持續吸納資金,配合國際熱錢流入,台股可望持續上演「千金行情」。

股王股后: 股王股后齊登2000元 大立光至午盤爆量較昨量增近九成

大立光2022年營收恢復正成長,預計12日召開法說會,法人高度關注法說會將釋出未來展望;環球晶2022年營收創歷史新高,在半導體庫存去化不如預期的負面消息下,營運表現可圈可點。 股王股后 股王大立光(3008)2022年營收正成長,12日法說會內容引市場關注,6日股價大漲3.81%,收在2,180元,收復所有均線,股后信驊(5274)也勁揚3.68%,在股王、股后齊步大漲領軍下,15檔400元俱樂部獲法人買盤挺、吹起反彈號角,其中電子股就占12檔。 日盛投顧認為,創意已搭上AI、HPC商機,其設計服務 技術領先,並與台積電密切合作,有利持續取得訂單,獲利成長性將延續至2022年。 力旺日前表示,第3季包括授權金與權利金兩大業務可望同步成長,整體營運將可延續成長動能;第3季包括8吋及12吋晶圓出貨量及產品平均單價都可望持續成長。 對比兩大高價股同步面臨修正壓力,雙雙跌破4字頭及3字頭,僅有信驊漲勢不受大盤重挫影響,表現逆勢突圍,20日上漲3.43%,登上2,415元的歷史新高價位,在股價此消彼長之下,進一步縮減與大立光差距。 2020年,信驊的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出貨約1,120萬顆;以當年全球伺服器總共出貨1,550萬台、每台主機板至少需要一顆管理晶片計算,信驊的市占率已達到七成左右,堪稱世界第一。

台鹽的醫美產品在國內熱銷,首季獲利雖僅溫和成長,毛利率卻明顯提升,其研發實力深受國際肯定,未來若順利打入歐美國際市場,有機會成為長線大黑馬。 因此,隨著最新季報公布,讀者可多留意營運基期較低,但具備上述營運特質的醫材、醫美保健股,目前來看,相關潛力股名單包括:鐿鈦、太醫、生展、台鹽、豪展、明基醫(明基集團)、祺驊,後市值得持續追蹤。 台灣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出爐,多達15檔生技股單稅後EPS(每股盈餘)超過1元,其中精華(1565)以7.68元勇奪獲利股王,大江(8436)以6.07元成為股后。 精華2003年上櫃掛牌以來,一直是台股模範生,期間獲利成長超過10倍,2011年以來更是每年都賺進超過2到3個資本額,去年EPS達35.26元,今年前三季也達23.68元。

股王股后: 台股期指持平

台股新股王信驊(5274)及落居股后的大立光(3008),今(26)日股價雙雙攻上2,000元大關,信驊早盤最高攻上2,150元大漲180元,逼近漲停價21,65元,大立光則在近午盤碰到2,000元,最高2,005元上漲60元。 醫材、醫美保健產品屬於消耗品,廣大病患、消費者會長期重覆消費,業者只要能掌握技術,產品有特色,加上具備「不斷自我提升、放眼全球」的企圖心,就有可能複製類似精華、大江的成功經驗。 10月中旬之前,精華股價大多在700元之下游走,從業績表現上,沒有太多波動變化,甚至持有超過5成比重的外資還是最近才發佈報告上調目標價到千元,更對精華股價攻上千元以後態度相對保守。 精華曾被外資譽為隱形眼鏡業的台積電,始終在在0.05公分厚度的鏡片上不斷追求技術精進,陳明賢對隱形眼鏡的「工藝」說,更與大立光在光學鏡頭的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2013年,精華股價還曾超越大立光。 相對精測背後大股東有來頭,主要客戶更是台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龍頭公司,精華光學,從家庭工廠、500萬股本起家,變身全球第五大的隱形眼鏡廠,低調的董事長陳明賢騎機車拜訪一家一家眼鏡行保業務的故事,為業界津津樂道。

很多人迷信所謂的「股王」、「股后」,認為一次漲幅就相當驚人,卻未考慮到潛在的風險。 我認為,對於像是你我這樣的投資人而言,長期來看,交易高價股對財富累積似乎沒有太大幫助,尤其是「買股王」! 這也印證我買進高價股的心得體悟:很多高價股的股價之所以高高在上,大都是以獲利佳且業績大幅成長為主要因素。 這類高價股的「股價」通常都會領先反映(但是市場中永遠有人比你我早知道),在公布業績成長前達到高點。

股王股后: 台股收漲86點 14900點與季線得而復失

106 年 8 月 25 號,大立光 ( 3008 ) 盤中一度漲到 6,075 元,最後坐收 6,000 元整。 受到中國地產集團恆大、碧桂園暴雷,中融國際信託因投資房地產受累影響,台股金融股今重挫1.88%。 新光金下挫3.31%至9.32元、開發金跌2.01%至12.15元、台企銀(2834)跌1.76%至13.95元、兆豐金(2886)跌1.59%至37.05元、永豐金(2890)跌2.77%至17.5元。 台灣虎航上半年營運交出好成績,預計8月15日將在創新板掛牌上市,配合股票初次創新板上市前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13,000張,每股面額10元,每股發行價格為42.6元溢價發行,總募資金額達5.53億元,已全數收足。 大立光7月營收年減11%;前七月合併營收208.19億元,年減12%。 針對本季營運展望,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仍保守看待,他在7月中旬法說會上表示,目前手機客戶普遍悲觀,沒有一家樂觀,「包括準備發表新機的客戶也是」,高規鏡頭賣不好,中低階相對好一些。

股王股后

法人認為,世芯目前掌握美系科技大廠 ASIC 訂單,看好今年將進一步貢獻業績表現,加上其他美系客戶的先進製程晶片開發案,預估今年獲利將超過四個股本,再創歷史新高;另外,在 MSCI 成分股部分,本土法人預期世芯納入成分股的機會較高。 矽力-KY去年受惠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去年第4季營運優,去年12月營收維持高檔,估計賺逾3個股本,今年來車用產品可望在今年第1季開始量產,貢獻營收獲利成長,近2日來外資合計買超280張,推升股價續攻高。 我深信,一般高價股最好投資人少碰為妙的理由,除了上述的財力、心理因素外;還有一點,再以大立光為例,整張股價曾腰斬下跌達 51.8%,這樣的修正幅度實在令人膽顫心驚,而且高價股下跌過程中,由於虧損的絕對金額大,可能讓人因而變成失去原來想持有的信心,更不敢加碼買進。 再舉個例子,我曾有個客戶在威盛(代號 2388 )股價從 629 元跌到 450 元時開始布局,當時曾出現一波反彈回到 600 元以上,因為客戶看好該個股,打算中長期持有,所以並未獲利賣出。 只是,接下來威盛連續下跌 5 個月,一直到 165 元才止跌! 威盛下跌過程中,這位客戶在跌破 400 元、 300 元都仍繼續承接,愈買愈多,只是即使口袋夠深,客戶買到 250 元後再也買不下手,也不敢再買。

股王股后: 證交所發布「長華條款」 上市公司董總被羈押必須重訊

今年因AI題材激勵,股價紅翻天、一度飆破2,000元大關的雲端資料中心資訊電子代工廠緯穎,去年EPS達81.07元,但員工平均薪資則僅116.3萬元,非主管全時員工薪資中位數則為95.7萬元。 信驊在今年7月13日也曾從股王短暫退位,不過在隔天就奪回股王寶座,昨日股王寶座再由大立光奪下,但今日則是再度上演股王爭霸戰,先是信驊再登上股王,然後世芯-KY也加入戰局,盤中一度超車信驊躍升台股股王,只不過,王座未坐熱,就再度被追平及超越。 在台系AI概念股中,信驊主要以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為主,但在這一波的AI題材熱潮中,信驊表現相對落後,不過,外資仍看好信驊 BMC 業務將可望從AI伺服器中獲得助益。

股王股后

我長年觀察股市,「股市最缺的是資金,最不缺的就是『傻瓜』。」這些人或許是「貪心」使然,再加上毫無投資戒心,才會做出這種「傻事」。 不可否認,我也曾是個股市中的一枚傻瓜,只是我比一般投資人早日認清,當然如果你自認是股市高手是以短線操作投機獲利為目的,也能嚴格執行停損,那就另當別論,當然也不在 GOWIN 投資模式的討論之列。 大立光8月營收優於預期,美系外資雖看好大立光在手機鏡頭的領先技術,但繼續關注產品線集中、市場競爭、智慧手機鏡頭設計見頂等評題,下半年品牌廠紛紛推出規格更優的機型,但市場需求不確定,將在大立光營收持續成長中帶來不確定性,重申賣出評等,目標價1,490元。 國泰金上周股東會,通過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2.5元,除息交易日為7月26日,也通過以不超過10億股、500億元為上限,未來可視市場狀況籌措長期營運資金。

股王股后: 理財工具推薦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认为,允许主板100股以上1股递增可以方便投资者交易,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 一方面,能够降低交易门槛,投资者可以利用更低的总价参与股票投资,尤其是高价股标的,提高市场活跃度。 股王股后 同时,通过零股申报,投资者在总资产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买到更多的优质公司,使自身的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同时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只是花無千日紅,股價愈高,經營者責任愈大,上週我見到陳董事長,特別告訴他,上山容易,下山難,國巨股價上千元指日可待,最好步伐放慢,穩紮穩打,接近千元的高價股會漲停板絕非好事。 尤其是股價漲,萬千鎂光燈集一身,所有美譽紛至沓來,重點是股價能不能一直在高檔?

3C時代眼球產業商機大,無論是隱形眼鏡、連鎖眼科表現都很出色,晶碩(6491)EPS以10.06元拿下族群的獲利冠軍,大學光以6.58元優異成績,超車精華的5.97元。 藥局通路因去年基期高,今年上半年業績普遍降溫,大樹(6469)、杏一(4175)EPS各為3.6、0.53元。 台股曾有過高價F4或雙千金、三千金時期,惟本次四千金是前所未有新環境。 研究機構台灣區主管說,相較過去最大差異在於,以往股王大立光一枝獨秀外,股后地位通常也由同一檔個股占據,近年來如已下櫃的漢微科、目前仍是高價股的精測,都曾霸占股后寶座一段時間,但幾乎不曾出現多檔個股同時搶股后寶座狀況。 大立光受惠於5G、AI、元宇宙(Metaverse)與電動車(EV)等產業蓬勃發展;除了智慧手機,近年可望在車載、AR/VR領域、無人機、相機鏡頭、瞄準器及雷射測距儀有明顯的發展成果。

股王股后: 千金股三強 打股王爭霸戰

然而和其他同業相比,大立光塑膠鏡片產品的良率更高,且技術領先競爭對手。 民國 86 年台灣電子業起飛, PC 相關產業興盛的八零年代中起,台灣電子業起飛。 在全球火車頭 Intel 跟微軟的帶動下, PC 相關都大幅成長。

股王股后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