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津港7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December 11, 2022

月津港

鹽水人過去約會相親都會選在鎮上的「銀鋒冰果室」,據說在冰果室相親時端出招牌的「紅豆牛奶月見冰」,就能促成婚事,至今當地的老人家仍相當懷念因紅豆牛奶月見冰所促成的姻緣連線的滋味。 月津港2023 銀鋒冰果室開業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最早從1支2毛錢的清冰冰棒開始賣,現在已經傳承至第三代,更推出多種口味,除了有紅豆牛奶香蕉冰、木瓜牛奶之外,還有隱藏版的西瓜檸檬汁,是當地人夏季期間吃冰喝涼都會來的冰店。 月津港 道光末期(19世紀),急水溪、八掌溪泥砂填積,造成內海淤塞,港口功能漸失。

月津港

台南縣政府於2004年起陸續推動「月津風華再現計畫」,改善當地排水系統、設置小型淨水廠,並進行橋南老街與生態公園公1、公17整體景觀規劃與改造計畫,讓月津風華再現,全計畫於2010年完工,台南縣政府則舉辦第一屆「月津港迎春燈會」。 縣市合併後,台南市政府延續燈節活動,在2012年擴大辦理「月津港燈節」,以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為主要地點,結合附近景點,形成台南市地區具有相當規模之活動。 另外,燈節作品不以傳統燈會活動之生肖年為主題,反而以藝術家之藝術創作展現,有別於台灣各地的元宵節活動,藉以樹立屬於台南的燈會活動的獨特風格。 2019年底,為延續燈節所帶來之藝術效益,市府宣佈月之美術館正式成立,藝術活動將不再限於燈節期間,而是於一整年度舉辦各式藝術發表、共創、展覽等等,希望將鹽水打造成一座無牆的美術館。 2022年 本年度恰好為燈節邁入第十年,因此除了去年因疫情停辦而未亮相的作品重新現地展出外,還擴大辦理、加入更多新作,作品件數共有83件,為歷年最多。 此外,本屆也規劃了五大燈區,除了原有水域的「藝術燈區」、「徵件燈區」以及巷弄燈區的「漫月美行動特展」,還首度策畫「新創燈區」,並於鹽水車站新增一處「車站燈區」,將鹽水車站以及新闢之公18-4與下游公2等水域納入展區範圍,藉由各大燈區與周邊活動的串連,使本屆燈節展區範圍亦為歷年最大。

月津港: 巷弄燈區:月光之城

展期至2月28日,邀請國人朋友做好萬全防疫前來鹽水參觀,一同感受這場精彩的光影盛宴。 徵件燈區以探尋更多光的樣貌與可能性的「船說-光譜邊界」為策展主題,總計22件水域作品及8艘「藝方舟」作品等30件作品入選,在公18-2一起開展。 今年水域作品中由大專校院學生及年輕藝術家展現多元創新實驗創作,包含去年備受青睞的「藝方舟」公18-2後段水域水上船屋,作品除了平面繪畫,也涵蓋立體裝置、多媒體影像、表演藝術等,不同船屋內的豐富樣貌,帶來全新觀展體驗,成為月津港燈節開創具多元實驗性的交流舞台。 今年藝術燈區透過三種不同月相,延伸出「浪漫蝕月」、「超現實藍月」、「希望能量新月」三大子題,22件作品中包含法國聲光藝術團隊Groupe LAPS以60多隻燈管組構小蜘蛛,環抱整個水月橋帶來巨型蜘蛛燈光雕塑〈Giant Spider〉。 今年更首度拓展公18-5水域燈區,由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作品〈Tzolk’in Light〉呈現立體視覺與聲響,並以馬雅月曆圖形標概念,透過點、線、面在三維空間的展現,喻表銀河之門開啟,宛如月亮一般,在無盡的黑之後,新的光亮正蓄勢待發。 2023月津港燈節,於1月14日至2月12日在臺南鹽水月津港盛大登場,以「城裡的月光」為主題規劃4大展區、集結Groupe LAPS、有用主張、50組國內外藝術家。

月津港

我們後來選的是八角樓附近的顏清安意麵,小小攤販不時坐滿了用餐人潮,賣的東西很簡單,就是意麵和湯品,乾意麵吃起來比較有咬勁,湯意麵會比較軟,融入肉燥香的湯頭會不油膩,充滿古早味。 月津港 想吃在地小吃也不能錯過鹽水意麵,邊逛的途中就看到好多家在賣,有一間阿妙意麵還掛上超狂的標語~來鹽水不來吃阿妙意麵是在哈囉XD。 春節十天連假已過半,文化局邀請民眾一起來鹽水,白天可逛月之美術館,為了迎接兔年,月之美術館除了同樣有趣味詼諧、厭世卻可愛的圖像角色IP虛擬館員「兔大叔」,埋伏在場域周邊歡迎大家。

月津港: 城市科大觀光系攜手饗樂餐飲、鴻禧旅遊 打造公費生計劃

元宵賞燈盛會之一, 一年一度2015月津港燈節的熱鬧盛況,今年燈會範圍從4.9公頃增至9.8公頃,欣賞大型的燈景藝術,在城鎮的夜晚欣賞光與倒影藝術的結合,讓月津港成為大型的賞燈晚會,來鹽水不僅能體驗蜂炮,也能在春節期間體驗一下鹽水城鎮的悠閒生活。 每年都備受期待的月津港燈節,2021因疫情停辦,歷經一年沉潛後,2022年果然不讓粉絲失望! 70組藝術團隊作品分布於五大展區:臺南鹽水月津港、永成戲院、鹽水歷史街區、鹽水車站、新創燈區,以「禮物/PRESENT」作為策展主題,同時具有禮物、現在雙重意涵,期許參展觀眾能把握當下。 觀光旅遊局郭貞慧局長表示,為了讓全國遊客輕鬆體驗月津港浪漫的氛圍,特別結合雄獅旅遊、東南旅遊、可樂旅遊共計3家旅行社,針對月津港燈節推出13條活動限定1-3日遊的套裝優惠行程,讓你不用擔心找不到停車位。 此外,針對喜歡自由行的旅客,觀旅局也整合了台南大飯店、長榮酒店、南科贊美酒店、江南渡假村、溫莎堡汽車旅館、激情密碼藝術商旅、月見溪行館、徠‧歸仁飯店及新安旅社共計9家旅宿業,推出憑活動DM或手機下載活動DM享住宿優惠等住房專案,提供有興趣的民眾多加利用。 而今年的「月津港燈節」,除了保有 2021 年因疫情取消未展出共超過 20 月津港2023 件的藝術作品之外,今年還新增了「新創燈區」,更邀請到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在永成戲院為鹽水小鎮打造全新的燈節觀賞體驗。

月津港

鹽水車站經重新整修後,除了保留倉庫及鹽水車站空間原貌,還擺放一台德馬牌184號老火車頭更將原先鐵路整治為鐵道自行車,日前,舊鹽水火車站舉辦『鹽出必行』社區營造成果展為老火車頭啟用剪綵,是一個假日可以來鹽水旅遊、吃美食的好去處。 八角樓建於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現今是台南鹽水相當重要的地標及古蹟,當時鹽水月津港仍是商船來往頻繁、街上商客穿梭的繁榮景象。 由『葉連成』商號富商特聘請唐山師傅來台建造,建物由商號商船船艙內的大陸福州杉及石頭(壓艙石)建造,屋頂採宮殿式背脊,以八角形為屋面, 樓上有迴廊,為純木造。 月津港 樓下一層則利用紅磚砌成,正面雕樑畫棟,是鹽水本地最具有特色的典型傳統建築。 『永成碾米廠』變身『永成戲院』後成了台南鹽水一帶政商名流的聚集處,平時除放映電影之外,偶爾也會有戲團前來演出,『永成戲院』在當時可說是鹽水一帶相當具有規模的戲院。

月津港: 店址:台南市鹽水區三福路22-1號

這裡是由藝術家匡進福(匡乙)蒐集各地古厝廢棄老建材,30年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打造別具風格的復古廢墟風藝術村,不少古裝劇和外景實境遊戲節目也來此借景拍攝。 先到北門的南鯤鯓代天府,再到經典小鎮參拜月港武廟和聚波亭,晚上就近在鹽水欣賞了名聞遐邇的月津港燈節,再到學甲老塘湖遊湖及體驗古裝,來趟增廣見聞的散步之旅。 月津港 都發局表示,公18-3及公18-5原是古水道遺址,在鹽水東郊外週邊與新營相隔,水岸步道依著河道,每處樣貌風情不盡相同,沿線設置許多月津港歷史解說牌,全線考量無障礙動線設置,兼顧自然、教育、休閒等功能,讓步道可說是老少咸宜,是具有口碑的優質好所在。

同時會場上也首度拓展公 18-5 水域燈區,運用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作品《Tzolk’in Light》展現出立體視覺及聲響,並以馬雅月曆圖形標概念,透過點、線、面在三維空間體現出銀河之門開啟,宛如月亮在沉寂的黑夜中蓄勢待發。 由於月津港又稱「月港」,本次燈節即以「城裡的月光」為主題,以「浪漫蝕月」、「超現實藍月」、「希望能量新月」三種不同月相為子題,讓人們關注城市空間與自然環境,並跟著藝術家以超然的觀點,看待不可預期的生活變化,重新感受猶如月光溫暖的人與小鎮。 另一方面也象徵了,在疫情反覆的這兩年,始終陪伴在大家身邊的溫暖月光之意象。 位於月津港港口邊的「橋南老街」,是鹽水區早期最熱鬧的一條街道,也是清朝時期鹽通往南北鄉鎮的重要交通樞紐要道(往台南、嘉義、北港、布袋等地),總長400公尺、寬6.8公尺,是台灣現存的清朝古道之一,昔日商家林立、商賈大戶錯落,相當熱鬧。 南街是鹽水現存最古老的街道,部份保留台灣式商店建築,現有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打鐵鋪「泉利號」,衣舊堅持以手工打造器具,其中以農具最為出名。 有著全台最美燈節美譽的月津港燈節,從2012年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九屆,充滿藝術性的它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每年的展覽都是結合眾藝術家的心血,剛下車就是美麗的裝置藝術線代光景,不但可以欣賞,還能互動開心拍合照。

月津港: 地址:台南市後壁區嘉田里104-26號

月津港燈節連辦10年,在國內各大燈節、藝術祭尤其難得,市府為擴大燈節對於在地發展效益,2019年起推動「月之美術館計畫」,透過常態化、普及化方式,逐步改造鹽水成為無牆生態博物館。 本次「月津港水域景觀景觀改善計畫」延續「月之美術館」概念,重新思考非節慶期間月津港,如何成為適合在地居民休憩的水岸空間,且能進一步吸引遊客前往參觀。 臺南市鹽水區公所為了發展當地特色產業,選擇結合在具人文史觀之在地巷弄與藝術,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共同打造月之美術館計畫,創造住民共榮感的藝術特區、凝聚在地共識,發展出蜂炮之外的鹽水文化。 月津港 鹽水在地藝術團體「禹禹工作室」創作竹編大型藝術裝置〈無盡光在〉,讓人們可以走進光影與樂音的流動之中。 其他還有作品連年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臺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以及「大聲光電」聲光藝術家姚仲涵等藝術團隊參與。

  • 若順著水域展區逛到永成戲院這邊,也能見到規模很大的鹽水觀光美食城,裡面集合周邊的小吃店,也是覓食好地方。
  •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位處八掌溪出海口南端,曾經是內陸最大商港的月津港,如今印象已經脫胎換骨!
  • 嚴長壽先生在他的新作《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書中頁83與頁84中建議「元宵節其實可以不要放煙火,創造人潮,而是注入更多每個地方的在地文化。」月津港燈節應是符合這項宗旨的偏鄉活動。
  • 餐廳入口的酒精噴量太少,也安排和隔壁坐太近,旁邊幾桌反而全空,取餐不像北部都要戴手套,雖台南安全但遊客都是外縣市,實在需要多留意一下。
  • 貴賓室提供熟悉的貼心服務、多樣中西美食,如道地牛肉麵、珍奶及調酒,以及舒適設施,迎接旅客的到來。

鹽水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迭遭美軍轟炸,市區房屋幾乎全毀,鹽水鎮幾成癈墟。 1945年後,當時「布街」、「竹仔街」、「蕃薯纖市」,都是人潮聚集五穀雜糧交易處,鹽水牛墟的存在,也使各地的牛販群集於鹽水,不過這樣的好現象並沒有維持多久 …。 該教堂採用中國宮廷式長方形建築,並稱之為『祭天殿』,其內部有紅色圓柱上題詩詞。 上方拱頂上以天主教的『天主十誡』、『信望愛德』等主題作畫,皆採用中國的雙龍搶珠等紋飾作為各主題畫邊緣的裝飾。 最後晚餐壁畫上方為三位一體圖,以三個身著漢服袍服的態像代表天主教的三位一體神祇。

月津港: 台南推薦的鹽水景點有哪些?

有全國最美山林燈節之譽的龍崎光節空山祭,以龍崎特殊的惡地地形及伏流水為靈感發展主題故事。 市府攜手12組藝術家、動畫師、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共創,在虎形山公園周邊設置14件大型光景藝術作品、發展出寓言動畫故事「惡地伏流」。 在「公2」、「公3」與「公16」水域為今年新闢的燈區「新創燈區」,由藝術團隊「404 N.F」獨立策展,提供年輕藝術團隊發想與執行,共帶來5件新型態的大型裝置藝術;「公18-2」的「徵件燈區」也以「船說-One Piece航行計畫」為主題全新策畫。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說,被譽為台灣最美水岸燈節「月津港燈節」,周末即將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以及世界三大民俗節慶「鹽水蜂炮」,預計元宵周末鹽水小鎮將湧入30萬觀光人潮。

月津港

創建於西元1668年的「鹽水武廟」是鹽水蜂炮起源地,也是每年鹽水蜂炮舉辦的主辦廟方。 主祀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關聖帝君,從廟前巨大的30尺關聖帝君像及關刀香爐就能感受到廟宇的莊嚴感。 據傳過去因瘟疫蔓延的關係導致鹽水沒落,後來關聖帝君於正月十三開始繞境至元宵節,當神轎經過之處居民都以燃放炮竹做恭迎,經過三天的遶境滿城盡是煙硝硫磺味,據傳疫情也因此減緩,進而演變成相當知名的台灣慶典「鹽水蜂炮」。 在炮竹聲過後,武廟又回歸了原本的寧靜,日常是鹽水人寄託信仰的中心,也是歷史悠久的百年名剎。 有著悠久歷史的「鹽水牛墟市集」每逢日期尾數1、4、7日凌晨開市,與北港牛墟、善化牛墟並稱為台灣三大牛墟,大約接近中午就會開始收攤,是鹽水在地味十足的市集。 由於牛墟市集就位在鹽水市區的朝琴路及土庫路上,只要市集擺設的期間,交通就會大打結,現場人潮滿滿滿,非常熱鬧。

月津港: / 5(日)18:30 ~ 2 / 6(一) 清晨 鹽水全境

歐悅連鎖精品汽車旅館新營館所推出的房型風格有多種主題,不論摩登時尚或浪漫宮廷風通通有,而內部會有原木烤箱、蒸汽浴、KTV等先進設備,至於裝潢佈置和格局配置大小則依客房而異。 過往流傳「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說法,「月津」指的就是鹽水,曾是台灣第四大城市。 從「八角樓」、「橋南老街」、「月津港」、「永成戲院」,仍可以看見往昔風華。 如果提早來到鹽水,可以先往月津港周邊的順遊景點遊玩,周邊景點有鹽水天主堂、鹽水八角樓、橋南老街、鹽水文物陳列室、鹽水火車站、月津港舊址,逛完傍晚開燈再進入月津港賞燈。

月津港

2012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接手先前的燈會活動,並以「月津港燈節」的名稱擴大辦理,除邀請專業團隊進行策劃,也增加較多水上作品及橋面作品。 而利用親水公園的現地環境景觀所營造出的特殊氛圍,加上燈節作品與水面產生的倒影,如此別具特色的風格除廣受好評,往後每年的參觀人潮更屢創新高,成為台南地區具有相當規模之新春活動。 黃偉哲市長表示,月津港燈節是臺南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也是台灣水岸藝術燈節的指標品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