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電商2023詳解!(小編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May 29, 2021

東南亞電商

第三篇 泰國》亞洲設計電商 Pinkoi:不只是平台與廠商,我們要連結的是「社群」,我們訪談現任 Pinkoi 泰國設計師社群關係經營維護的張秦芳(Jampa),一窺 Pinkoi 如何由「人」出發,與設計師社群互動,一步步深耕在地市場,甚至取得泰國政府的大力支援。 第六篇 越南》大A跨境電商孵化器:市場瞬息萬變,你不「在地化」就會喪失領先優勢 ,我們訪談了創辦人大A,談他為何由中國電商轉戰越南,又是如何在越南市場打怪。 作為今天全球行動網路使用者成長龍頭的東南亞,目前已有超過3.6億的網路使用者,以該地區6.5億人口來看,其網絡覆蓋率已達55%。 其中近九成還是透過手機上網,從2015年開始,五年來該地區更是增加了1億的網路使用者。 東南亞電商2023 這種情況放在大約十年前,僅有兩成的東南亞民眾才有條件上網,在過去因當地的網路穩定性和普及性,導致各種數位經濟的發展遠落後於許多的國家。

東南亞電商

如果主要客戶是台灣,那麼出貨時務必提供「超商取貨」服務,疫情期間消費者會更有感。 有心獲得政府新南向紅利的品牌,前進東南亞不能錯過創立在馬來西亞的電商平台 EasyStore 。 2013 年成立至今,語言支援東南亞、大中華區與紐澳美共 15 國介面,特別的是大中華區按照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粵語與英文提供當地用戶最佳化的使用體驗。

東南亞電商: 東南亞用戶平均線上消費增加 19%

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表示,永豐銀在大陸有南京子行,營運持續,一直都很謹慎,近三年的NPL是零,但今年有微幅上升,還在可控範圍,對於土建融的開發案不承作,對土地開發商完全無往來,對不動產的授信多以「倉儲、有租金收入的商辦」為主,資產品質不錯。 東南亞電商 永豐金對陸曝險二年內降2成,財務長許如玫補充表示,永豐對大陸的曝險以授信66%為主、投資占比33%(含子行),曝險下降主要是淨值有上升,而授信、投資下都下降,授信是分散的,對單一產業也有內部控管,透過分散降低風險,因此曝險逐季、逐年下降。 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攜手推動構建命運共同體符合各國共同利益。 印度尼西亞華裔總會執行主席黃印華稱,近年來,印度尼西亞與中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勢頭強勁,人文交流持續復蘇,相信兩國會延續友好合作關係,向下一個美好十年前進。

  • 由此可見東南亞地區的用戶行為一直在改變,品牌店家需要做的是確認自家品牌是否能打破舊有思維,依據當地市場實際情況快速調整產品風格與運營模式,在此過程中仍保持彈性,強調品牌在當地的差異化特色,積極搶占東南亞先機。
  • 其中,電商已經超越網路旅遊服務,過去四年以跳躍式的增長,成為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
  • 然而,東南亞各國發展程度不一,因此,如何「接地氣」串接金、物流,並因應當地完全不同的文化、生活型態與消費習慣,發展「在地化」的品牌經營策略,成為電商平台進入東南亞的一大挑戰。
  • 回憶起選擇數位轉型合作夥伴的關鍵時刻,楊超群強調,瀚荃非常願意嘗試新概念與新系統,遠傳則提供了 One Stop Solution(一站式解決方案),遠傳顧問團隊在產品多元性、網路穩定性與異地備援、服務效率、互動溝通等面向都讓瀚荃滿意。
  • 近期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合併日本最大原生數位媒體集團Mediagene,改名為TNL Mediagene,合併後雙方讀者數量加起來達6,000萬,總流量已成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媒體集團。
  • 比如,美妝網從 2020 年第一季度開始到第四季度明顯下降了 35%;時尚和電子網站也在 6 個研究國家有下滑 14% 的跡象。

為了保持平台商家信譽及商品的品質,LAZADA要求賣家需通過6個SOP註冊程序,並通過線上考試才能正式開店。 根據統計,LAZADA網站及行動APP導流的每日瀏覽人次達400萬,每個月個別訪客達5千500萬。 LAZADA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能快速拓展的因素,主要是該平台背後有眾多投資者,另外在建立電商生態圈上也不遺餘力。 根據 iPrice 的調查顯示,東南亞網路消費者在 2020 年每筆訂單平均花費為 32 美元,比2019 年增長了 19%。

東南亞電商: 數位敘事

隨著全球疫情爆發加速東南亞數位化生活,聯袂而至的是電子商務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 根據 Google 、淡馬錫和貝恩諮詢公司指出,東南亞 6 個最大市場的電商領域可能會在 2025 年達到 1720 億美元。 數據化—精準生產 精準庫存 降低成本在數據化的部分,瀚荃已經應用大數據進行銷售預測、庫存管理。 奠基於過去累積的大數據資料庫,配套資訊系統加上人工智能判斷,掌握淡旺季訂單等趨勢,告別過往猜測摸索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目前 60% 採訂單生產,未來有 30% 將轉為計劃生產,實現精準生產、精準庫存,能夠大幅降低成本,驅動公司持續成長。 PChomeSEA表示,2021年創下佳績,成長動能主要仰賴於PChomeSEA完整的行銷推廣服務,包含當地語言翻譯、開箱影片、網紅推廣、社群推播、專屬行銷活動以及當地電商平台大促購物節等,並精準掌握消費者輪廓及需求。 隨著快時尚文化襲捲世界,有沒有能快速獲得時尚單品,又不造成地球資源浪費的方法?

東南亞電商

尤其東南亞的消費者喜歡在網路上與客服互動,根據過去合作店家分享的實際經驗:「馬來西亞的消費者好愛聊天!」。 就像是台灣早期的電商環境,消費者會一直發簡訊給店家,與店家閒話家常,建議跨境店家可以把握這個累積粉絲會員的好時機。 最後,跨境店家也需要較費心在如何用當地的語言、在地話詞彙與消費者溝通,若可以用他們最習慣的方式與他們進行互動和交易,消費者體驗將會有所提升。

東南亞電商: 東南亞消費者輪廓:越南

因此若網購金流開放信用卡支付、PayMe,可以涵蓋超過 8 成的香港消費者。 然而隨著企業在跨境電商的營運越趨成熟,開始深耕市場,品牌官網的重要性將有所增加,企業主會更傾向投資品牌官網,藉由建立客戶忠誠度、品牌溢價,站穩市場地位。 近年來馬來西亞經濟起飛、正值人口紅利及網路族群興起,帶動電商的爆發性成長,電商營收成長率以每年 20% 以上的驚人速度增長。 香港人的購物習慣,除了少數奢侈品或領導品牌願意原價購買外,對於其他品牌,喜歡「比價、再比價」。 因此設計免運、促銷、團購活動,讓香港消費者覺得「買的划算」是關鍵。 其次,星馬的消費市場需求多樣化,消費者對於品質優良、性價比高的產品非常感興趣。

卡片支付在新加坡相當盛行,有 68% 消費者會使用信用卡及金融卡付款。 至於馬來西亞則以網銀付款為主,佔比 46%,卡片支付次之,佔 29%。 東南亞的電商產業相較歐美、中國等地,仍處在發展初期,在市場飽和度較低的狀況下,商家更容易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搶佔先機。 在 EasyStore 的擴充功能,就能找到提供國際和本地的物流倉儲服務,國際化的物流包含 DHL 、BOXFUL,國內的物流有台灣便利配、綠界科技物流寄送服務等。 台灣自 5 月中疫情爆發社區感染,減少實體活動的結果就是電商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上班族分流或居家辦公、家庭父母照顧孩子,因此待在家裡的時間大大延長,「逛網拍補貨」從偶一為之變為日常。

東南亞電商: 香港、東南亞主要跨境電商市場比較

受到疫情影響,跨境電商市場加速發展,網路家庭(8044)近年來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業務,旗下PChomeSEA 東南亞電商 18日公開2021年成績,全年銷售額較2020年增超過5倍,其中又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成長最顯著。 PChomeSEA總經理蔡文雄說,東南亞是快速崛起的電商市場,接下來PChomeSEA將持續攜手東南亞五大電商平台,包括PChome Thai、Tiki、Qoo10、Youbeli、Blibli等,並提供一站式的跨境銷售服務,幫助台灣商家拓展東南亞商機。 以東南亞市場網路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是越南和印尼,《Q&Me Vietnam EC market 2019》報告指出,79%越南消費者使用APP或手機進行網購,行動裝置是電商銷售的主要管道。 然而近一兩年的數據有些變化,用戶在社交媒體的時間縮短了,反倒是影音網站的使用時間增加了百分之十以上。 其中,電商已經超越網路旅遊服務,過去四年以跳躍式的增長,成為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

跨境品牌想要成功打進當地市場,還是要入境隨俗、跟著當地節慶推出行銷活動,才會有顯著的導購效果。 香港的電商購物旺季和台灣相去不遠,春節前、母親節、雙十一、雙十二、聖誕節,商家都會大力做促銷。 許多台灣品牌做跨境電商,港澳配送是使用順豐速運,快的話甚至可以今天寄出、明天送達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配送則是有好馬吉、ACS 亞仕國際物流、DHL 等物流選擇。 跨境電商,很重要的是「在地化」,東南亞的電商市場潛力龐大,但是在進入東南亞市場前,因為每個國家的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都不同,品牌商家務必做好萬全的準備功課。 根據報告指出,東南亞的網絡經濟在過去三年增長了2倍,從2019年的1,020億美元成長至2022年的1,940億美元,預計在 東南亞電商 2025 年會進一步增長至3,300億美元。

東南亞電商: 東南亞電商值得經營嗎?一篇解析趨勢與策略,帶你拓展海外市場

由於不同國家各有特色,需要不同的發展策略,在有限的資源下,先聚焦一、兩個重點國家拓展,將比一次布局所有國家來得更為實際。 若以台灣企業所熟悉的語言和文化來評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市場將最為首選,可以考慮將馬來西亞當作發展東南亞市場第一站,熟悉後再藉由跳板到越南、泰國等市場。 東南亞電商 當然,最重要的是評估商品本身是否具備當地性及可賣性,若一開始挑錯市場,就會浪費非常多資源。 趨勢4:消費者行為一直在改變社群媒體和電商共同提供了一種精簡的購物體驗。 然而近一兩年的數據有些變化,用戶在社交媒體的時間縮短了,反倒是影音網站的使用時間增加了10%以上。 東南亞電商2023 根據數據顯示,這一兩年來YouTube的留言數持續暴增,更多的影音相關職缺在東南亞也熱絡了起來。

  • 東南亞的電商產業相較歐美、中國等地,仍處在發展初期,在市場飽和度較低的狀況下,商家更容易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搶佔先機。
  • 成立僅三年的LAZADA,2014年商品交易總額達10億美金,是2013年的四倍,顯見該區域電商市場的蓬勃。
  • 永豐金今年上半年、一直到前七月在銀行、證券雙引擎全開下獲利亮眼。
  • 章嘉平政治關係良好,娶了開國元勛武元甲之女為妻,跟隨著越南經濟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FPT 一路轉型,由一家專營食品加工的傳統企業轉型為高科技公司,跨足手機通路、電信、系統、融資證券與不動產等業務,被譽為越南通訊科技市場上的「微軟 + Yahoo」。
  • LAZADA希望在東南亞區域建立電商生態圈,從零售、市場、營業、支付,一條龍包辦。
  • 印尼人吃飯絕對不能少了辣椒醬,如果桌上沒有新鮮的辣椒醬,那就一定會有這種罐裝辣椒醬,通常都是一個叫 ABC 的牌子,味道甜甜鹹鹹辣辣的。

賣家能獲得LAZADA專業團隊輔助,先在一個國家駐點上架,輔助團隊會教導如何分配資源。 例如定價格在不同國家,就需要配合當地消費水準跟物價區間做定價調整。 也因為LAZADA定期做市調研究,所以不走殺低價策略,而是搭配不同國家的季節、假期跟電商活動(例如雙11)做適合的行銷促銷。

東南亞電商: 跨境電商完整攻略

根據 Google e-Conomy SEA 報告指出,東南亞網路用戶數迅速成長,COVID-19 疫情以來每年約增加 4,000 萬,等於是 1 年長出近 2 個台灣市場,目前東南亞市場已有 4.4 億的上網人口,是台灣上網人口逾 20 倍的規模。 整體東南亞網路經濟的規模更是節節攀升,報告預測到了 2025 年整體東南亞網路經濟將達 3,630 億美元、相當於 10 兆台幣的規模,對比 2017 年預估值的 2,000 億美元,可見後疫情時代的東南亞電商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期。 長期研究LAZADA的台灣業者高青國際總經理林友程指出,東南亞喜歡用社群平台跟電話兩個管道,積極詢問商品內容才會下單。

韓團 Blackpink、演員李敏鎬、球星 C 羅、新加坡喜劇人物 Phua Chu Kang 扮演者葛米星紛紛助陣電商,使粉絲們在網購時有更強烈的代入感。 「Shoplus商店家」今日上線,祭出超低49元物流費及50件以上大單免費到府收件的「收貨通」功能,提供賣家省錢又便利的寄件服務,且自今日起陸續推出新會員加入禮、舊會員回饋禮及賣家推薦禮等三重優惠,符合條件資格者,即可享「全家」購物金100元 ~ 1,250元不等的優惠。 全家E-Retail事業部部長王啟丞表示,之所以和iKala結合,是看準其合作超過17萬個的東南亞電商。

東南亞電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仍不如台日韓中等地,電子商務市場佔零售市場的比例亦僅約1%,但相對於中國電商銷售佔零售市場的10%,台灣的17%,韓國的20%以上,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仍具龐大的發展空間。 前述的東亞電商市場競爭的顛覆性,台灣電商並非全無機會,事實上,這波跨境電商競爭中,各國市場的管制差異仍是進入各國市場的重要制度基礎。 新加坡電商 Lazada進入越南電商市場的過程,即提供了這樣的示範。

其中最為顯著的是新加坡(35%)、菲律賓(21%)、越南(19%)、馬來西亞(17%)、泰國(15%)和印尼(6%)。 近年來,瀚荃挾著數位優勢走過新冠疫情等挑戰,進一步瞄準訂閱制雲端服務的趨勢。 擁有優渥人口紅利,經濟成長表現迅速、強勁,龐大的消費需求,是各電商平台虎視眈眈的目標。 東南亞電商 同時,根據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與 Google 共同發表的《東南亞數位經濟調查》指出,東南亞電商市場現僅佔零售業比例 0.8%,未來十年成長幅度指日可待。

東南亞電商: 加熱菸

在這群Z世代消費者中,82%喜歡購買有道德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產品,70%喜歡購買本土品牌;74%傾向在有品牌的電商平台上購物,也有46%喜歡在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上買東西。 以支付方式來說,56%喜歡貨到付款,48%則用信用卡及簽帳卡付款。 根據《e-Conomy SEA 2019》報告,東南亞網路經濟規模在過去4年中成長3倍,達到1000億美元。 預估2025年,隨著線上旅遊、電子商務和線上媒體的快速增長,東南亞網路經濟將會成長至3000億美元。 郭斐然醫師指出,國健署為了要開放加熱菸,無論是菸害防制法中菸品定義的問題,或健康風險評估的設計,都只是加熱菸上市的掩護,讓民間團體或民眾接受的障眼法。 假如政府的心態是在一定會通過的前提下,制定更高的審查標準,只是增加日後菸商宣傳的籌碼而已,因為指定菸品「已通過健康風險評估」。

東南亞電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