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2023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October 26, 2018

總統大選

行政院隨後於1月20日正式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 臺灣初期成功防堵病毒散播,在疫情中表現相對較好,蔡政府也因此在疫情期間獲得國內支持。 美麗島電子報於蔡英文520連任就職後所做的民調顯示,高達六成七的民眾信任蔡政府,且有近七成民眾對蔡政府施政感到滿意[21]。

總統大選

而馬英九在稍後的記者會中表示曾和謝長廷通過電話,表達對於謝長廷在選後的態度予以肯定,並承諾會將謝長廷的部分政見納入未來施政方向。 不過,在選後謝長廷的動作頻頻,除積極推動讓新加入民主進步黨的青年黨員有投票權來直選主席,為日後的政治資本布局;並且在電視談話性節目中表示,要成立「影子政府」,來監督政府施政。 2024總統大選時間越來越逼近,各政黨都想奪得總統寶座,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態參戰,日前柯文哲曾說,明年總統大選大概4成就穩贏,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是在「當選的邊緣」,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敗選。 近日一份最新民調指出,有81%的民眾「認同柯文哲的看法」,引起熱烈討論。 朱立倫於18日國民黨中常會上正式宣布辭黨主席,由副主席黃敏惠代理[184]。

總統大選: 民進黨方面

台灣投票率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82.69%一路降至2016年的66.27%。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推估,2020總統大選投票率將介於65%至70%。 茄萣、阿蓮、田寮、梓官、橋頭、大社、大樹、鹽埕、旗津、林園區在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中,則由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取得領先,韓國瑜得票率皆在5成之下,這些地方在本次選戰中,依舊是韓國瑜艱困選區,韓得票率僅在3成上下。 2018年底九合一大選,在高雄市73.5%的投票率下,韓國瑜獲得89萬2,545票(得票率53.86%)而當選市長。 本次大選高雄市投票率為77.4%,韓國瑜卻只得到61萬896票(得票率34.6%)。 至於北北基、桃竹苗、南投縣及澎湖縣,過去多由國民黨候選人領先。

總統大選

而蔡英文與執政團隊也快速回擊,此番撿到槍的操作,慢慢地讓執政黨找回節奏感,觸底的支持度也漸漸反彈。 2018年由高雄吹起的「韓流」席捲全台,除了讓國民黨奪得15席地方席次,也讓民進黨地方議會總席次,從2014年的308席次一口氣掉到238席,狂輸70席。 這場民進黨的期中大敗,除了使蔡英文引咎辭去黨主席,隨後又面臨賴清德的初選競爭,民進黨內一時煙硝四起,甚至有獨派大老刊登廣告籲蔡英文放棄連任,讓蔡英文2020的總統連任之路晦暗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29日,韓國瑜陣營打出「決戰中台灣」選戰策略,集結藍營中部地方派系,當晚的「大台中勝選晚會」,主辦單位更稱現場湧入30萬人,空拍圖也顯示出鋼鐵韓粉依舊穩固。 隨後,蔡英文總統則在元旦加排輔選行程,前往台中為尋求連任的友綠派立委洪慈庸站台助選。

總統大選: 柯文哲後援會「空姐熱舞」遭轟 舞團委屈發聲:沒物化女性

這次選舉結果中,兩組候選人得票率僅差0.23%,為歷年及世界總統選舉罕見,而且廢票高達33萬票,為前次總統大選三倍之多,因此另一總統候選人連戰及泛藍支持者要求立即查封所有票箱以備驗票。 後來連宋陣營提出當選無效之訴,結果最高法院判決敗訴定讞,陳水扁順利連任[1]。 本屆選舉總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朱立倫與王如玄(簡稱「朱玄配」)、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蔡英文與陳建仁(簡稱「英仁配」)、及親民黨提名的宋楚瑜與徐欣瑩(簡稱「宋瑩配」)。 三黨均提名不具該黨籍的副總統候選人,其中王如玄、陳建仁皆為無黨籍,徐欣瑩則為民國黨籍。 本屆選舉,朱立倫同時以執政黨黨魁及新北市市長身份帶職參選,蔡英文、宋楚瑜、徐欣瑩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競選,徐欣瑩同時亦是立法委員,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而陳建仁則在登記前辭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價格預估在明年上半年將開始出現微幅修正,不過由於成本面仍有較大支撐點,且部分不動產開發商近期有一定獲利,所以沒有大幅降價的可能。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今年其實就算是房價的起跌點,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雖然因為原物料上漲拉高通膨水準,帶動房價上揚,但升息及有效需求回落,讓這波漲勢題材有限,在房價已高、資金外流的狀況下,買氣不振就導致了房價出現下滑。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鐵路立體化工程選前再度大放送,原已高達5,419億的預算,將再取消地方政府自償率,形同把鐵路立體化當成地方政府的政策提款機。

總統大選: 中國不用登陸台灣就能實現統一? 美媒稱:用這辦法 很可能做得到....

就這一點而言,藍營事實上可以說是全盤皆贏,而綠營則是全盤皆輸。 江霞原打算控告媒體報導不實,但後來面對媒體簡短談話後發出聲明稿,表明「不想成為焦點,但無能為力」;「謠言止於智者,從來不與人為敵」,「不用討回公道」,隨即在前華視節目部經理許永德開道護送下離開。 後來媒體向她確認是否要告兩家報紙,她表示要告,不過會另外選擇適當時候,會自行處理。 黨內人士指出,包括朱立倫、侯友宜等黨內重量級人士,在輔選過程的人氣與表現將是觀察重點。 這次朱立倫完全主導縣市長提名,若年底國民黨能囊括超過14縣市,奪回台北、桃園等失土,朱立倫就有機會取得2024門票。

  • 賴副總統說,如果兩岸有定海神針,台灣可以提出的就是「民主」,因為民主是台灣的共識;他強調,「我們不想跟中國成為敵人,我們可以成為朋友,我們也樂於見到中國人可以享受民主自由的幸福」。
  • 國民黨於今次選舉中大勝,終於奪回了失去八年的執政權,達到行政及立法也屬於同一黨的「完全執政」局面。
  • 蔡英文在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的得票率均超過6成。
  • 下午6點04分,當集會活動結束、國親主席連戰、宋楚瑜立即離開會場;政治人物離去,但大部分群眾仍不離去,開始鼓譟。

許榮淑表示,希望花百萬元保證金「可以給民眾另外一個選擇」,並舉辦環台「賣骨董、選總統」活動,為大選籌措財源[48]。 許亦提出「人人當王雪紅」、「健保免費」等政見,並發起新台幣和人民幣匯率一比一的公投,及表達聲援前總統陳水扁的立場[49][50][51]。 然而,由於許榮淑及吳嘉琍僅取得不到2萬5800份連署書,且並未將連署書送審,因此失去參選資格[40]。

總統大選: 選舉區劃分與名稱變更

民主進步黨執政8年最終重回在野,敗選后的民進黨情緒一度低落,還存在著黨內分裂的危機;同時檢討黨的價值、路線、方針,實行改革的呼吁不断涌現。 謝長廷退出政壇、陳水扁告別總統生涯等,表明了民進黨世代即將進行更替。 本次黨主席的選舉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次轉折點和機會,影響黨的未來走向;黨的臺灣獨立路線的爭論和態度成為主要焦點。 [95][96] 最後選舉結果出爐,由蔡英文當選民主進步黨主席,為該黨創黨22年來歷任主席中最年輕的一位,同時也是首位女黨魁。

總統大選

但是在這一次的選舉中,民進黨政府,甚至時任總統陳水扁本人的清廉作風遭到在野黨質疑,最主要的批評就是陳水扁當選前一直攻擊國民黨黑金,當選後卻立即與前總統李登輝結盟,兩人關係形同父子。 此外,也有報導稱,一直被指責是地方黑道大佬的立委顏清標被時任總統陳水扁多次召見;還有報導則稱時任總統陳水扁會見南部一地下賭盤莊主,這些都對時任總統陳水扁的改革形象造成嚴重衝擊。 但是許多親泛綠陣營的學者則主張,黑金問題其實是泛藍陣營(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時,為掌控地方勢力,特意扶植地方黑道或派系所造成的。

總統大選: (影) 企圖重演涿州悲劇?當局半夜偷挖高碑店水壩泄洪 民眾肉身阻擋

沈富雄9日在《下班瀚你聊》節目中提到,「柯文哲是『沒三兩重卻想吃一斤米』,就算現在增加到8席10席,有當年宋楚瑜的風光嗎?」直言柯文哲白忙一場。 而各界對於莊國榮此次行為,社會各界出現許多批評的聲浪,如陳孝萱、郭素春。 [46][47] 並一再強調莊國榮既不是謝陣營幹部,也不是民進黨員,其行為與謝陣營完全無關。 侯友宜向來是藍營最具聲量的總統人選,這次他除爭取連任外,勢必要扮演超級助選員。 總統大選2023 黨內人士說,侯友宜這次將啟動被視為「提前暖身」的全台輔選工作,若最終能大勝對手,更可為2024之路增添柴火。 總統大選 至於「蔡賴關係」,賴清德說,他與蔡總統關係很好,大家都是一個團隊、合作無間,蔡總統交付的工作他都順利完成,總統也很信任;且彼此私下互動都不錯,他曾邀蔡總統與好友到萬里老家吃飯。

總統大選

晚上11點05分,攝影風網站站長劉家任,因拍到群眾攻擊警方的畫面,群眾要求交出底片並出示身分證件,劉家任不從,被五、六名群眾圍毆,隨後劉出示名片,並表示他冒著生命危險採訪新聞被打,警方卻沒處理。 凌晨0點35分,鎮暴部隊將群眾驅趕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前,群眾人數已逐漸減少。 凌晨1點30分,宋楚瑜探視靜坐的親民黨立委勸他們回去,宋與該黨立委於二時許離去。 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也於抵達台大醫院探問國、親立委,並對有人在此次集會因遭驅離而受傷表示遺憾。 泛綠陣營最大規模的一場「造勢」活動是2月28日所舉行的「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有意仿照1990年,波羅的海三小國為爭取脫離前蘇聯統治,達成主權獨立而組成的「人間之鏈」。 當天下午2點28分,泛綠的支持者們手牽手,沿著台一線道路,從台灣北端的基隆市和平島,一直牽到台灣南端的屏東縣佳冬鄉昌隆村(取其「和平昌隆」之意),形成一條300多公里的人龍,不少地區還出現了兩、三排的人龍。

總統大選: 中國國民黨方面

俞振華認為明年大選韓國瑜在高雄得票輸給蔡總統的機率很高,去年韓國瑜在高雄獲勝,是因為民進黨執政過久,民眾想換人做做看的意識強烈,結果韓不到一年就去選總統,「至少5成民眾過不去」,因此不可能回到2018年的支持度。 2020年首投族超過118萬人,占總投票數6%,青年選票的流向,成了各組總統參選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說,首投族普遍對傳統藍綠沒有好感,飄移性很大,雖有喜好度,但沒有黏著度,這也成為吸引各政黨爭相搶奪的對象。 針對區域立委選舉民進黨的壓倒性勝利,中央研究院政治所副研究員張傳賢分析,這顯示選民在九合一大選讓國民黨大勝後,卻對國民黨地方縣市長執政成績不滿。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其他未符合第22條規定之政黨及無黨籍之正副總統候選人,則須依連署方式申請登記;連署人數,應於規定期間內,已達「最近一次立法委員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點五者」。 2016年立委選舉共18,692,217選舉人數,因此連署人數須達280,384人,方可登記為候選人。

在立委選舉以及縣市長選舉,親民黨的取向也非常重要,在彰化、南投等縣市,國親分裂使民進黨得利,國民黨的候選人(前外交部部長胡志強)在臺中市等地因親民黨的支持而當選。 總統大選2023 立委選舉中,親民黨席次之大幅成長至46席;親民黨還在臺東、連江兩縣成功取得執政權。 在前立法院院長劉松藩的鼓勵下,宋楚瑜宣布組成親民黨[43]。 以搭檔張昭雄為副主席,鍾榮吉在辭去政務委員和退出國民黨後就任親民黨秘書長。

總統大選: 總統選舉

但是總體而言,大多數人認為陳水扁表現較好,但是連戰的支持度依舊領先。 另外泛綠也意識到必須團結、鞏固自己的基本選民,為此他們動員20萬人發動1025公投大遊行,再次展示自己在南部的實力。 同時他們也透過「負面文宣」,批評對手的參選人,雖然有可能喪失一些中間選民的選票,卻有利於鞏固傳統的親泛綠選票。

凌晨4時,連宋律師團將25份已經簽字的訴狀分別遞往全台25個縣市的高等法院,同時有群眾在總統府前聚集。 總統大選2023 3月21日上午10時,國民黨立法委員章孝嚴來到總統府,聲稱美國政府已經延後向時任總統陳水扁發賀電,表明美方面也置疑結果。 台北市長馬英九、時任行政院長游錫堃則先後來到現場,要求群眾保持理性,主動離開,但是沒有效果。 出口民調在許多國家都被使用過,被證明是非常準確的一種民意調查。

總統大選: 柯文哲爭議連環爆 藍綠白網路聲量、好感度民眾黨墊底

在野黨批評出生「三級貧戶」的時任總統陳水扁在當選後脫離了底層中低收入階層,學費負擔過重令許多學生無法進入大學。 民進黨則反駁,教改是在國民黨政府時期就已經開始推動,因此國民黨才應負全部責任。 到12月,情勢發生轉變,泛藍宣佈不再阻擋《公投法》,使得該法順利通過,但是卻有諸多限制(剝奪行政部門提出公投的權利,但卻使立法機關變相擴權,進而有機會操縱「公投審議委員會」……等)。 時任總統陳水扁稱將使用《公投法》第17條所賦予總統的權力舉行「防禦性公投」,後又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改口為「防衛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但是依然面對美國方面的強大壓力。 而在泛藍的操作下,民進黨在公投議題上已經沒有占到優勢,反而失去了美國的信任。 儘管如此,時任總統陳水扁還是在2004年1月公佈了兩個公投題目,並表明不受國際壓力影響,堅持彰顯台灣人民反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意志。

總統大選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屆總統、副總統選舉,也是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 共有5組候選人參選;選舉人數超過1,200萬,投票率截至目前仍為中華民國史上最高,達82.69%。 最後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達成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也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終結國民黨在台灣長達55年的執政。 同時、本次選舉也產生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副總統,是女性在台灣政治上的一大發展。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2004年3月20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11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由尋求連任的時任總統陳水扁與時任副總統呂秀蓮以不到3萬票的微小差距獲勝當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