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級距圖10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May 22, 2019

薪資級距圖

勞退最高級距落在月薪領 14 萬 7,901 元到 15 萬,雇主需每月提繳至少 9,000 元。 勞保將投保薪資分為 13 等級,每級別有各自對應的月薪資總額,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月薪找到對應的投保金額。 本項統計對象包含工業及服務業場所單位僱用之領薪員工,包括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但不包括農林漁牧業、政府機關、小學以上公私立學校,以及宗教、職業團體及類似組織等行業僱用之員工。

其中依據級距 1,200 元、1,500 元、1,900 元、2,400 元、3,000 元、3,700 元、4,500 元、5,400 元、6,400 元、7,500 元分成 10 組,最高投保薪資 219,500 元。 疫情後,遠距醫療僅適用服務五類對象,包含急性住院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的追蹤治療、機構住宿式類長照機構住民、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法令規定病人、政府核准居家醫療收案病人、國際醫療病人限於外國人。 林聿禪表示,台灣將會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堅定強化全民國防戰力,守護國家安全與利益;同時深化台美緊密的安全夥伴關係,並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維護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薪資級距圖: 台灣城市平均薪資行情

【勞保投保薪資等級表】配合明年度基本工資調漲,新修正的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第1級24,000元移到部分工時等級,原本第2級25,200遞移為第1級,其餘的等級則依序遞移,縮減為14級。 勞保投保方式以「日」計算,投保項目包括「普通事故保險」和「就業保險」,以下適用部分工時勞工(打工族)、一般受僱勞工。 部分工時(打工族)投保薪資等級如下表,月薪資總額領 薪資級距圖 11,100 元以下均以 11,100 元投保,25,250 薪資級距圖2023 元以上但未達基本工資者均以 26,400 元投保。

當企業有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時,較容易做到賞優罰劣,針對表現好的員工進行薪資調整,這樣既能有效控制公司的人事成本,也能讓其他員工心服口服,甚至能創造其他員工積極進取的組織文化,對企業未來的目標達成,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用員工實領的月薪資總額(定義等同於《勞基法》的「工資」,也就是因工作獲得的報酬都要列入,請參考文章「加班費、獎金算工資嗎?拆解4點常混淆的薪資明細」),比對上表最左方欄位符合的「投保(提繳)薪資級距」,再往右對照勞健保、勞退負擔費用欄位金額。 其中勞保費含普通事故保險費、就業保險費,不包含職業災害保險;勞工退休金依據每月投保金額,由雇主負擔月薪 6%。 若針對自己勞保、就保保險費計算仍有疑問,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也提供了「勞保、就保個人保險費試算」,可依自身類別、月投保薪資等資訊,自動算出「個人」應負擔之保險費。

薪資級距圖: 勞動生產力、單位產出勞動成本

還是落在5%的級距之內,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分別是13850元、18850元和23850元,但因為柴和鼠的股利有8.5%的可抵減稅額,分別是8500元和17000元,A減B之後就變成13850元、10350元和6850元。 派可、柴、鼠3個上班族同樣都是70萬年所得,但有存股領股利的鼠,比派可少負擔了17000元的稅金,這就是股利自帶的節稅效益。 鼠的股利收入更多,可以抵減17000元,扣除之後變成負的3150,代表鼠今年不但不用繳稅,還可以退稅3150元。 我們三個的年總所得都是70萬,但結構稍微有一點不一樣,柴和鼠雖然薪水比派可低,但有一部分的所得是來自於股票和ETF的股利,分別是柴10萬、鼠20萬,加總起來都是70萬。 假設派可、柴、鼠都是30歲的未婚上班族無撫養,報稅時都選擇標準扣除額,加上股利合併計稅,這個是前提我們先定義清楚。 從98.3萬開始,中間這70萬都是繳12%,一直到168.3萬會出現第二個轉折,恭喜你又要升級了,這個時候月薪已經來到差不多13、14萬,要開始繳20%的所得稅。

  • 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平臺」網站可以讓民眾線上查詢最新的薪資水準資料,還可以看看自己的薪水落在哪一個區間。
  • 而於此次軍售項目「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可進一步強化戰機對遠距目標偵測追蹤能力,大幅提升空中作戰效能,並可強化我國防衛韌性,以維持區域穩定基礎。
  • 其中勞保最高級距落在 4 萬 3,901 至 4 萬 5,800 元月薪者,每月需繳勞保費 1,100 元,每月勞健保自付額為 1,810 元。
  • 等級 3 到 7 級距為 1,500 元,等級 7 到 13 級距 1,900 元,等級 13 到 18 級距 2,400 元。
  •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以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最新級距來看,5%的金額從原本的54萬調高到了56萬,範圍增加了2萬塊,也就是原本所得金額超過54萬會跳到下一級開始繳12%,但是從今年開,會變成超過56萬才會跳級。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根據勞保局說明,只要所處單位有僱用 5 人以上(包括工讀生、部分工時人員),該事業單位都應替員工申報參加勞保、就保、職業保險;未達 5 人的事業單位,也應為員工申報就保、職保,並得自願申報參加勞保 (勞動部原消息)。

薪資級距圖: 薪資中位數及分布統計

本篇文章整理了【企業人資優化實例解析|薪酬篇】線上講座內容, 提供更多人資優化實例。 這一集從最源頭的扣除項目和課稅級距,還有不同所得級距的族群,再介紹到勞退自提和存股領息節稅的優缺點,以及適合的節稅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你在每年五月報稅的時候,規劃適合自己的節稅節費策略,合法的工具都在這邊了,要不要善用就各憑本事囉。 三個人當中年收入最高的鼠,照理來講應該要繳比較多的稅金,但因為鼠多出來20萬的收入是來自股利,額外獲得17000元的抵減,最後扣下來,實際要繳的稅金只有派可的一半不到,這個就是有股利和沒股利的差異。 這時候扣除基本的免標薪之後,所得淨額都剩下27.7萬,落在5%級距內,所以應納稅額(A)這一欄就是13850元。 我們直接往左邊對照縱軸來看,稅金大約落在11萬左右,如果再往上推高到年收200萬,今年要繳的稅金就會是17萬5400元。 所以年薪200萬的上班族,等於是每增加1000塊的所得,就有200塊是稅金將來要繳回去,換個角度講就是加薪打8折。

薪資級距圖

研發部資深工程師老田和客服部主任小洪,五年前一畢業就進入伊佳公司工作,兩人表現都不錯,因為客服部的流動率高,小洪很快的就被晉升為小主管。 這時候減項大於加項,相抵之後變成是增加100塊的股利所得,還多出3.5塊可以扣在其他的地方,也就是存股族藉由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優勢,同步減少了薪資所得的稅額,雖然柴鼠收入比派可高,但綜所稅反而繳得比派可少,大家一樣都是辛苦的上班族,懂不懂節稅就差很多了。 這裡要注意股利的可抵減稅額,和一開始介紹那堆扣除額是不一樣的,扣除額是扣在原始的所得裡面,但是可抵減稅額是直接扣在應納稅額,這就好像是結帳金額再折抵的意思。 接下來買股票的優勢開始出現了,因為柴的所得當中有10萬塊是來自股利,享有8.5%也就是8500元的可抵減稅額,可以拿去直接和A相減,扣除之後稅金只剩下5350元。

薪資級距圖: 企業內訓

文化部表示,即日起5個博物館的文博會副展館陸續開展;緊接著9月22日~10月1日連續10天,文博會也在空總展區、鐵博展區、花博爭豔館、華山展區、松菸展區開箱;集結超過百場的藝文活動搭配推出,可關注「2023臺灣文博會」臉書相關訊息。 ♦民國25年12月23日國民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法,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足以供給無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 主計處在公布台灣的薪資調查報告時,時常因為資料呈現的方式不容易被大眾理解,而遭受到外界質疑資料的可信度,這次新建立的薪情平臺可以讓大家以視覺化的圖表,加上互動式的操作,增進民眾對於調查數據的理解。 勞保局同樣自112年1月1日起,將原提繳工資25,250元之全職勞工逕調至26,400元,以維護勞工之退休金權益。 大多數的公司在薪資設計上只有一套薪資級距表(範例如表一),其實應該依職系分類,不同職系應考量內部職位評價及參考市場水準後,依據薪資政策定出中點薪,完成各薪段的薪資級距表。 成功有效的薪酬結構設計,除了需留意自行收集的比對的資料是否有信度與效度,再來則是盤點與建立客觀的職等、薪資職級表產出,最重要是將資料準備齊全後,該如何與老闆溝通、說服主管與落實。

請各位老闆、人資夥伴在進行調整投保級距,需務必牢記此差異,才不至於投保錯誤,特別是勞、健保局每年都會與國稅局連線,進行資料查核,如果因為投保不實,造成勞方的權益損失或是資方被開罰「高薪低報」,那就很冤枉了,所以公司在這方面不可不慎。 2.本表勞保費用不包含雇主全額負擔之「職業災害保險費」,因此不同行業別請依照繳款單所列「職災保險費率」自行計算向勞保局投保。 1.勞健保負擔金額部分,本表用「月」(30日)雇主分擔金額來計算;申報方式按照投保薪資(提繳工資)級距向勞保局申報。 勞保最低級距投保薪資為 11,100 元,最高級距投保薪資 45,800 元,112 年基本工資 26,400 元。 因應基本工資調漲為 26,400 元,勞保最低投保薪資改為 26,400 元,月勞保投保金額為 634 元,每個月需繳納健保費 409 元,當月應負擔勞健保費合計 1,043 元(不包含職業災害保險),勞退提繳金額為 1,584 元 (26400元的6%)。

薪資級距圖: 史上最強護國防護罩 台灣4年閃95颱

企業資本額已超越 2 億元、員工人數超過 350 人,而目前職員大多由研發工程師、廠房工程師、作業員等職位所組成。 A 公司的 HR 與我們反應,員工總是在抱怨公司薪水過低、福利很少,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在留人與快速補足新人上。 還好 A 公司參加了 104 舉辦的企業健檢活動,並於健診結束後,由我們輔導薪酬優化專案,讓企業薪酬架構更完整。 112年起,最低基本工資為26,400元,隨著基本工資調漲,民國112年(2023)的社會保險的投保級距表已經出爐,如下列表格。

薪資級距圖

這三項今年都有調高,我們這支影片統一都講申報年度,也就是今年(2023)申報 2022年度所得就適用,免稅額從原本的88000元,調高4000塊到92000元,標準扣除額則是調高到12萬4000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則是多了7000元變成20.7萬,所以今年的免標薪加起來就是提高到42.3萬,比去年多了15000元,這個金額沒幾年就會調整一次,不過計算原理是一樣的。 由於 2023 基本薪資調漲,勞保、健保薪資分級表也將配合同步調整,勞工保險保險費率並從 1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民國111年9月14日發布,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76元。 ♦民國110年10月15日發布,自111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5,25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8元。 ♦民國109年9月7日發布,自110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4,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0元。

薪資級距圖: 薪資依職等級距自動規劃生成表

首度集結的臺灣IP明星代表隊,也不甘示弱集結在「華山展區」,並聯手文策院「人鬼交易所」策展主題館,將今年臺派IP故事文本轉譯多元化呈現,展現臺灣IP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 臺灣文博會的重頭戲,將於9月22日起在台北5大文化場域開展,內容包括文化策展、文創品牌、IP授權、文化展演等。 薪資級距圖2023 其中「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華麗變身,融入主題館、地方館、大型馬戲展演、戶外藝術裝置、傳統竹工藝挑戰建築的跨領域實驗創作及科技體驗規劃等,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 此外,雇主以不實資訊填載投保予勞保局,更可能觸犯《刑法》第215條業務登載不實罪和第216條行使偽造文書罪,不可不慎。 老田心裡開始覺得不公平,他的能力不比小洪差,各自的專業領域不同,但只要他的主管不離職或調動,他永遠只能當個資深工程師,薪資也和其他部門的資深人員差不多,看著部門內很多跟他一起進來的工程師都離職了,他心裡想著,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薪資現況分析:比對外部薪資的固定薪與年薪,標示出差異過大的職類或人員,調整後需確保薪資結構具備市場優勢也符合成本效益。

落在這個級距(25,251 薪資級距圖 元至26,400 薪資級距圖2023 元)的勞工,每個月得自行負擔634元勞保費用。 其中2023年勞保費率12%,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11%以及就業保險費率1%,可參照勞工保險條例第13條和就業保險法第8條之規定,勞動部和勞保局、勞工負擔比例網頁也有相關說明。 薪資級距圖 歲末年終,又到了該檢視員工薪資的時候,除了明年的基本工資將調漲以外,本篇將針對年底都必須進行的勞健保級距調整進行說明,附上勞健退級距金額表,供大家對照參考。 【健保投保薪資等級表】根據健保署提供的最新的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原本第1級24,000元將修正為25,250元,並刪除原先第2級25,200元,其餘投保等均往上遞移,縮減為46個級距。

薪資級距圖: 所得稅試算:年收200萬要繳多少?

今年 104 薪酬調查活動已經開跑,透過活動企業能免費交換市場薪資,是最適合中小企業優化薪酬的免費資源。 而經過 104 的輔導,我們將一同產出工作說明書、職等職級表、薪資級距表、薪資調整建議、薪資制度與辦法報告。 如果 HR 想要自行完成薪酬結構優化,可以參考上述的工作內容與下個段落的實際產出向高層提案,我們相信會更具有說服力。

薪資級距圖

新修正之分級表分為23個等級,原第1級(15,840元)至第22級(42,000元)等級金額維持不變,上限增列第23級投保薪資為43,900元。 童工、職訓學員、部分工時人員適用之等級(11,100元、12,300元、13,500元3級)維持不變。 新修正「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分為23個等級,原第1級至第22級金額維持不變,增列第23級投保薪資為43,900元,投保單位所屬被保險人的月薪資總額如超過42,000元,請於95年6月30日前填寫投保薪資調整表送交勞保局,由勞保局於95年7月1日調整生效。 投保單位如未依規定覈實申報(調整)勞工的勞(就)保月投保薪資,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分別處以2倍及4倍罰鍰,勞工因此所受之損失,應由投保單位賠償。 薪資級距圖2023 2023年基本工資調為26,400元,同時「勞保級距」也跟著調整,根據勞保局計算,費率將調高12%(含就業保險費率1%),雇主負擔增加每月每人122元、勞工每月則需多負擔約36元。

薪資級距圖: 員工不滿意薪酬,加薪能解嗎?如何設計系統化的薪酬結構|企業實例

明年起,每僱用一位基本工資月薪勞工,雇主勞就保費用每月支出金額將增加101元、健保部分將增加62元、勞退提繳則增加75元(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 因為雇主負擔保險費用計算上較為複雜,小編已經算好雇主負擔保險費用、提繳勞退金額對照表供大家對照。 其次,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13條及第14條規定,勞工保險之保險費,依被保險人(員工)「當月投保薪資」及保險費率計算。 因多數企業多會先幫員工代扣員工的勞健保費用,基本工資調漲後,各類投保(提繳)薪資分級表也需配合修正。 雇主、人資需要對照明年度(2022年)度新的級距表以外,也必須按照新的投保薪資來計算代扣員工自付保險費用,以及雇主負擔的保險費用。 投保單位如未依規定覈實申報(調整)勞工的勞(就)保月投保薪資,經勞保局查明屬實,將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及就業保險法第38條規定,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分別處以2倍及4倍罰鍰,勞工因此所受之損失,並應由投保單位賠償之。

根據 112 年勞保局「勞保分擔金額表」、「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衛生福利部「健保保險費負擔金額表」及合計個人負擔費用整理成下表三合一版本,適用一般領固定月薪之受僱勞工、打工者。 ♦民國86年10月16日發布,自10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840元,每日528元,每小時66元。 ♦民國85年8月31日發布,自9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360元,每日512元,每小時64元。 ♦民國84年7月17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880元,每日 496元,每小時62元。

薪資級距圖: 台灣文博會9月起跑!主視覺超萌

直到你的年收超過98.3萬會出現第一個轉折,這時候你的月薪已經達到7萬多接近8萬塊了,必須要對稅收要做出更多的貢獻,所以超過98.3萬的部分,就要從5%變成12%。 所以這次4個級距的調幅依序是加2萬、加3萬、加5萬和加9萬,我們把剛剛的免標薪和課稅級距結合,用圖形畫出來看就會更清楚。 接著在12%這一級也整個往上移動,從121萬調高到126萬,多了5萬塊,但因為有累積到第一級,所以實際上第二級它增加的範圍是3萬塊。

薪資級距圖

其中勞保最高級距落在 4 萬 3,901 至 4 萬 5,800 元月薪者,每月需繳勞保費 1,100 元,每月勞健保自付額為 1,810 元。 惟如屬部分工時身分、職業工會低收入會員、庇護性就業身心障礙者或職業訓練機構受訓者,考量其實際收入不隨基本工資調整,故不列入勞保投保薪資逕調對象,勞保投保薪資仍維持25,250元。 勞動部新聞稿也說明,為減輕投保單位作業負擔,勞保局將主動針對投保薪資第1級(原25,250元)之被保險人辦理逕調作業,自112年1月1日起調整為26,400元。 也因此我們提出了 A 公司應從薪酬開始改善的建議,並且特別提醒「內外部薪資比對」必列為重點執行項目。 如果是真的,企業需盡快改善,以免人才大量流失;如果不是,透過比對後的客觀結果,公司需與內部做溝通,破除人員的偏見與錯誤印象。

薪資級距圖: 所得級距5% 存股節稅最划算

另外,《勞工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已於111年5月1日施行,職業災害保險薪資應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規定之投保薪資等級申報,最高為72,800 元。 至於如何判定是否為經常性或非經常性所得,勞工局還是會依據實際發放的原因來做判斷,而非只依照科目來做認列。 舉例來說,假設公司每個月的薪資條中都出現一個薪資科目叫做「醫療補助費」,且每個月的金額還都一樣,但卻沒有每個月都有醫療行為的事實,很容易會被勞工局認為是巧令名目來規避投保級距,甚至是加班費的計算,依舊是會據此開罰的,各位企業主和人資夥伴一定要多加注意。 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出勞保的投保級距最高到45,800元;職保最高到72,800;健保為219,500;勞退則為150,000。

而輔導專案將透過同產業間的數據比較,檢視企業的管理素質,對焦市場薪酬水平,期待訂下系統化、標準化、具備人才戰略思維的薪酬制度。 A 公司的員工滿意度問卷總分為 PR 46,我們可以解讀為 100 家的企業中, A 公司贏過 46 家,並略低於中位數。 並且在六大項度中,員工最不滿意的為「薪酬」,其次是「主管」、「發展」、「工作」。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