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力半導體2023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November 17, 2021

矽力半導體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報告顯示,估2023年氮化鎵市場規模達5.57億美元,2026年成長至17.6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57%,商機龐大可期。 矽力杰採用行業領先的工藝技術,設計創新的混合信號及類比晶片,產品廣泛用於汽車,工業,消費類,雲計算和通信設備中,旨在提高效率並節約或衡量能源使用。 主要產品包括:直流轉換晶片,交直流轉換晶片,多路電源管理晶片,LED照明晶片,電池管理系統晶片,光感,馬達驅動,音訊功放,電源模組,保護開關,靜電保護,電錶計量晶片及信號鏈晶片解決方案。 陳偉指出,目前營運動能主要來自於供貨端,產能供給仍相當緊張,維持供不應求,將會開拓新產能因應客戶需求。 矽力上半年仍迎逆風,雖然第二季營收季成長達5%,惟因認列存貨跌價損失,第二季轉盈為虧,累計上半年EPS 0.3元。

矽力半導體

陳偉分析,未來壓力會在IDM廠商身上,隨著晶圓代工價格的下降,有助Fabless成本的減少,但IDM的Foundry成本是固定的,價格彈性有限。

矽力半導體: 相關新聞

觀察各項目市場需求概況,當前仍在市場庫存調整階段,不過電動車、5G電信需求正逐步回溫,但消費性、PC、伺服器等需求仍舊偏弱。 陳偉指出,長期來看,過去三年專注的電動車、5G電信,伺服器設計導入專案數量增加,新的客戶正持續接洽,因此還是對公司長期營運成長深具信心。 矽力-KY公告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0.21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4.0%。

韓媒報導,三星也積極發展先進封裝技術,並欲搶食輝達訂單;南韓政府也意識到半導體封裝技術具備戰略重要性,正啟動一項重大封裝技術研發項目,希望在5至7年內,先進封裝領域急起直追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包括台積電、美國Amkor,中國長電科技集團等。 台灣累積50年的發展歷程,各國當然無法在短短數年之間,憑著巨額政策資源即可複製,更遑論產業聚落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累積,這些發展的經驗與歷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過去最積極學習、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經驗的,當屬中國大陸,但時至今日,中國大陸雖長期投入大量的資源,仍難以趕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尤其是晶圓代工領域。

矽力半導體: 經濟日報社論/應考慮全面解禁團客訪陸

從產品應用面來看,車用產品線客戶主要分布在中國華南地區,即便華東及華北受到封控影響,矽力-KY的客戶仍舊不受影響,且公司主要布局混合能源車及電動車,因此需求相當強勁,預期2022年車用產品線占營收比重可望達到3%水準。 【時報-台北電】電源管理IC廠矽力-KY(6415)13日召開法說會,對於後續展望,董事長陳偉指出,公司產品維持供不應求狀況,且訂單能見度可達一年,依舊看好全年營收可望成長兩到三成,代表業績有望再度改寫新高。 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今天預期,下半年業績逐季攀升,董事長陳偉指出,包括汽車、筆記型電腦和工業應用市場需求回溫,消費及儲存市場需求相對疲弱。 至於毛利率方面,陳偉認為,有些應用的市場庫存水位仍高,造成產品價格會有一定壓力,但最近晶圓代工廠開始降價,兩相抵銷之後,對於其毛利率不會特別造成衝擊。 加上矽力的產品逐漸從Gen 3轉往Gen 4,因此未來幾季的毛利率應當會趨於穩定,而長期的毛利率仍可望提升。

相反地,吾人更應該以國家之力來保護半導體產業,讓它能持續發揮貢獻我國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之能。 此與部分我國政治人物、甚至是政府的思維邏輯恐怕有些出入,不少人期待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因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相關國家會在中國大陸威脅台灣之際挺身而出聲援、支援甚至協助保衛台灣,或出現期待台灣藉半導體與美國結盟,進而強化民主同盟等論述。 日前經濟部長王美花赴美國參加APEC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參與「國家亞洲研究院(NBR)」舉辦之台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 如同多數國際智庫關心的焦點,該論壇仍關注台海安全問題對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 無獨有偶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8月初接受外媒訪問,焦點之一同樣為兩岸情勢與台灣半導體產業間的關聯。 國際半體展將於9月上旬舉行,此次預計有950家廠商、3,000個攤位,「以贏得未來賽局致勝關鍵─創新與永續」為主軸,聚焦半導體熱門議題包含先進製程、異質整合、化合物半導體、車用晶片、智慧製造、永續製造、半導體資安等,十分吸睛。

矽力半導體: 《半導體》矽力 訂單能見度看到2023

5G智慧機將在明年掀起換機潮,由於5G手機PMIC用量較4G手機倍增,預估2021年5G手機滲透率有機會較今年呈現翻倍,故將推升PMIC需求量,矽力-KY將成受惠股。 ChatGPT 熱度竄升,帶動「生成式 AI」熱潮激增, 而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財報遠優於市場預期,並調升AI的... 尤有甚者,一旦台灣真將半導體業作為「矽盾」,拿來當武器,結果恐怕不僅是中國想搶走這面盾牌,甚至連歐美各國都會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爭搶這盾。 矽力半導體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

該公司雖在第二季可能受到中國封城等短期因素影響營運成長動能,但進入下半年後,在傳統旺季及電源管理IC需求續旺情況下,業績可望明顯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有機會再賺進超過六個股本,並改寫新高水準。 陳偉說,消費市場產品價格有壓力,不過晶圓代工廠最近也開始降價,綜合考量下,預期不會對毛利率產生衝擊。 他表示,未來隨著第4代技術量產,並改採12吋晶圓,加上存貨損失影響減緩,明年毛利率可望回升。

矽力半導體: 產品應用與實績Products Application & Performance

搭上輝達釋出AI晶片部門營收獲利暴衝,以及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將於9月6~8日展出,外資近日回補半導體股,有AI含金量的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子及聯發科等,25日股價逆勢上漲,外資積極回補。 矽力-KY的11月營收為13.42億元,月增加1.09%,年增加20.65%,在受惠消費型電子需求強勁下,矽力-KY營收已經連四個月創新高,第四季營收有機會挑戰今年全年高峰。 2022年,產品應用比重為消費性(STB、LED TV、POS 系統、行動支付、白色家電、穿戴式產品開發、智慧音箱)佔39%、工業(智慧電表、SSD、中高功率 LED lighting、IP CAM)佔33%、資訊產品(NB)佔13%、網通佔11%、汽車電子佔4%。 日前中國大陸公布,開放旅遊團至包括美日韓在內78個國家,台灣卻不在其中。 王部長與劉董事長對外國媒體的回應,二者同樣都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不可複製性,也就是說,無論其他國家投入多少政策資源,都無法複製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模式,不可能在其他國家打造台積電和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

  • 矽力-KY在22日重登台股股王寶座,不過單日股價下跌4.33%至2,765元,三大法人一共賣超33張,結束連兩個交易日買超。
  • 5G的終端需求將在明年快速成長,對於PMIC(電源管理供應器)的需求量可望相較4G倍增,且面對晶圓產能緊張,矽力-KY(6415)應可取得較充裕的晶圓產能供應與較佳的投片成本,故2021年營運依舊可以樂觀期待。
  • 2015年1月15日,公司收購NXP的LED驅動IC產品線,收購金額約2千萬美元以下,預計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
  • 3、訂定或修正取得或處分資產、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資金貸與他人、為他人背書或提供保證之重大財務業務行為之處理程式。
  •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主要產品是電源管理IC,包括DC/DC、AC/DC、PMU、電池管理晶片、LED照明驅動IC、LED背光驅動IC、過流保護晶片、ESD 防護器件、智能電表IC等。
  • 這些不是歐美頂尖人才投入職場時偏好的工作模式,這也是歐美難以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原因之一。
  • 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今天預期,下半年業績逐季攀升,董事長陳偉指出,包括汽車、筆記型電腦和工業應用市場需求回溫,消費及儲存市場需求相對疲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財報說明會中指出,主打A100及H100兩款AI晶片的資料中心晶片部門,第二季營收破百億美元,年增翻倍,市場認為,與半體、晶片相關的AI股才是真正含金量高,近來相對沒有表現的半導體股也獲外資提前卡位。 陳偉表示,前幾年因晶片缺貨,中國消費晶片市場增加很多小公司,今年對市場秩序造成衝擊,預期未來市況可逐步改善。 就各應用領域來看,陳偉說,汽車應用從第2季開始明顯較好,主要是由電動車所驅動,LED照明需求也上升。 同時,NB應用從第2季末開始進入旺季備貨,所以看到不少急單,而工業、通信應用也有回暖。

矽力半導體: 相關

回首李國鼎等政府官員和智庫幕僚在擘劃、推動台灣之半導體產業時,當時的產業發展形貌、競爭形態皆與現在的半導體產業有顯著的差異。 而在我國政府長期投入資源挹助,如獎勵創新的租稅優惠、科學園區的基礎建設等,加上頂尖大學與法人體系的人才供應,以及旅外專家的歸國投入,透過經營模式的創新,才逐漸形成如今台灣的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聚落。 除智慧型手機帶動的PMIC需求下,矽力-KY在明年在車用、伺服器等新案將開始進入出貨,導入客戶端5G基地台晶片數量挑戰相較今年倍增,也為成長一大動能。 矽力-KY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陳偉表示,第2季隨著晶圓產能緩解,新產品與新客戶同步增加,單季營收新台幣35.97億元,季增約5%。 半導體業界指出,生成式AI發展比預期快,以致先進封裝產能趕不上需求,在供不應求情況之下,台積電已將部分產能委外,例如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由日月光高雄廠、矽品分食,聯電(2303)也因此與矽品策略合作,美商Amkor韓國廠也加入供應產能行列。 業界認為,太陽能逆變器採用氮化鎵後,可增強轉換效率及縮小約30%逆變器體積;至於新能源車雖然停留在OBC、DC-DC應用上,未來也將逐漸切入逆變器應用。

電源管理IC廠矽力(6415)(6415)昨(25)日召開法說會,展望下半年,該公司董事長陳偉表示,雖然近期大客戶仍在進行較深度的庫存調整,但第2季已經看到新增客戶需求上升,並從5月開始增添訂單,估計第3季、第4季的業績表現應當會逐季成長。 對於下半年,陳偉表示,第3季整體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能依舊表現疲弱,且當前終端市場需求仍偏向疲弱,許多應用面的終端庫存尚未去化完成,特別是消費性領域,但目前電動車、5G電信等需求開始回溫,在急單效應下,預期第3季營運仍有機會繳出優於第2季的成績單。 不過,矽力-KY在13日法說會時指出,雖然第二季市場需求有所放緩,但看好下半年可望帶來強勁復甦成長動能,當前客戶端的庫存水準幾乎等於零,從矽力-KY的訂單面來看,中國、海外客戶需求仍相當強勁,預期全年合併營收可望挑戰成長兩到三成的目標不變,代表可望再度改寫新高。 另外,伺服器受惠於主機板新品放量出貨,同步帶動矽力-KY的相關產品線成長,資料中心下半年出貨動能亦可望保持良好動能;消費型產品線部分,公司主要以國際大客戶為主,不同於2018年因中國市場需求停滯,訂單幾乎沒有能見度可言。 整體來看,矽力-KY已經與客戶簽訂長約,因此訂單能見度現在具備一年左右水準。

矽力半導體: 輝達 CoWoS 訂單到 日月光帶量衝破季線

矽力第2季陷入虧損,合併營收為35.89億元,季增4.5%、年減47.2%,受到提列存貨跌價損失影響,毛利率從首季的44.5%降到41%左右,淨利率為 -3%。 今(25)日大立光(3008)雖然開低,不過盤中走勢逆勢抗跌,截至上午10時,早盤最高1,965元,漲幅1.30%,上漲... 陳偉提到,第2季庫存水位明顯下降17%,庫存周轉天數從234天降到181天,希望到明年首季時,能降到正常的120天至130天水準。 矽力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70.24億元,年減45.2%,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5億元,年減96.8%,每股純益0.3元。 3、訂定或修正取得或處分資產、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資金貸與他人、為他人背書或提供保證之重大財務業務行為之處理程式。

矽力半導體

展望未來,陳偉預期,下半年業績可逐季攀升,其中第3季業績仍將較去年同期下滑,第4季情況尚不明朗,主要是增加的訂單以急單居多,因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消費產品客戶庫存尚未完全去化,訂單能見度低。 對於近幾年市場的劇烈波動,矽力將吸取經驗,加強對未來風險預測能力,尤其在庫存變動,往後將會對市場數據提前進行分析及預判,讓客戶地區比重更加分散,提升抗風險、抗週期能力。 陳偉強調,中長期對PMIC產業仍具信心,矽力積極投注電動車、新能源領域之研發,公司享有地區優勢,中國大陸電動車發展迅速,有信心未來達到2成以上的市占率。 同時,陳偉指出,第3季業績可能較去年同期下跌,第4季還不明朗,因為目前增加訂單大多是急單。 整體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加上很多應用,尤其是消費性電子相關庫存尚未消化完畢,所以近期訂單能見度並不清晰。

矽力半導體: 留言

不過,從全年角度來看,法人表示,矽力-KY在電源管理IC市場表現具備不輸IDM大廠的實力,且IDM大廠缺貨情況下,部分訂單開始轉向矽力-KY,且中國極力扶植自有半導體廠,矽力-KY訂單能見度已經放眼到下半年,顯示市場需求及訂單動能都相當強勁。 【時報-台北電】重登股王的電源管理IC廠矽力-KY(6415)第一季合併營收繳出單季歷史次高的成績單。 雖然矽力-KY今年營運可能受大陸封城短期因素影響,但法人看好全年度將持續受惠IDM大廠轉單潮及中國半導體自主化效應,可望賺進逾六個股本,並改寫新高。 市場價格部分,陳偉表示,目前各家庫存較高,因此自然會讓市場價格有所壓力,但是目前晶圓廠也開始降價,因此預期不會對毛利率產生特別大的衝擊,且公司目前有新的晶圓廠供應商,加上8吋轉12吋晶圓製程轉換,在未來幾季毛利率有望保持穩定,長期來看毛利率還是有機會提升。 矽格長期深耕手機與網通領域,看好第三代半導體發展趨勢,也投入相關應用測試研發,並與客戶緊密合作,成功在第2季通過客戶驗證,現階段已小量出貨,象徵公司朝高附加價值領域布局效益開始顯現。 談到氮化鎵測試的技術門檻,矽格說明,氮化鎵具高頻、高溫的特性,在測試上需要特別留意設備、載板等與產品的匹配度,有一定難度,矽格相關測試技術通過客戶驗證並量產出貨,對集團而言是邁入新的里程碑。

矽力半導體

近期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多地祭出封城措施,供應鏈指出,物流大致上影響程度低,不過由於封城使產品銷售狀況近乎停擺,使拉貨表現降低,矽力-KY雖然消費性比重較低,但其他如車用、工控部分工廠先前也面臨停擺數天,同樣亦讓拉貨力道降低。 市場上大部分類比IC 設計公司因晶圓及封裝委外代工而在製程技術上受到限制,使得產品特性大同小異。 矽力杰因自有晶圓製程、封裝製程及自有測試開發技術,擁有多項專利,具有市場競爭力。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矽力半導體 主要產品是電源管理IC,包括DC/DC、AC/DC、PMU、電池管理晶片、LED照明驅動IC、LED背光驅動IC、過流保護晶片、ESD 防護器件、智能電表IC等。

矽力半導體: 台灣首座中大型燃料電池發電站投入商轉運營

矽力-KY第一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60.21億元、季減2.2%,但仍舊創下單季歷史次高,毛利率54%,表現與2021年第四季持平,歸屬母公司淨利15.78億元、季成長20.2%,同樣創下單季歷史次高,每股淨利16.74元。 矽力半導體2023 矽力半導體2023 陳偉指出,第2季底庫存較第1季下降17%,庫存週轉天數自第1季的234天降至第2季181天,預期明年第1季可望回復至正常水準,約120天至130天。 不過陳偉也提到,車用導入時間較長,部分產品也還在驗證階段,但可以確定的是車用未來會持續增加,第二季已經有8%來自於此。

一方面誠如劉德音所言,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科研資源、人才投入。 他沒有說出口的是,半導體的發展不只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的質量更是關鍵。 矽力半導體2023 台灣過去養成的工程人才,不但有優秀的素質,更有吃苦耐勞的特質,才會願意在晶圓廠內工作,並配合客戶(尤其多數是歐美客戶)的各項要求,甚至是輪班、加班投入工作。 這些不是歐美頂尖人才投入職場時偏好的工作模式,這也是歐美難以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原因之一。

矽力半導體: 中國開發商自救 廣東珠海「5折」賣房開第1槍

矽力第2季轉虧,歸屬母公司業主淨損1.03億元,每股淨損0.27元,單季合併營收35.89億元,季增4.5%、年減47.2%。 2015年1月15日,公司收購NXP的LED驅動IC產品線,收購金額約2千萬美元以下,預計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 2015年12月31日,公司以1.05億美元收購美國類比IC廠Maxim的智慧電表與能源監控業務部門,於2016年第一季完成收購。 業界分析,氮化鎵有不同磊晶形式及應用,當前氮化鎵功率元件約有七成用於消費性電子,兩成用於通訊或基地台以及資料中心和再生能源、汽車等。

矽力半導體

C.提升開關切換頻率,所小電路體積重量與加快反應速度,使產品的電路成本降低,並且加快設計流程及優化性能。 IC Insights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類比IC市場規模成長至741億美元,年增30%,其中全球前十大類比IC供應商佔據68%的市佔率。 尤其具有AI含金量的日月光投控,獲得外資連5日買超達13,213張,京元電本周獲外資買超14,506張,與日月光成半導體股盤面精神指標。 矽力-KY在22日重登台股股王寶座,不過單日股價下跌4.33%至2,765元,三大法人一共賣超33張,結束連兩個交易日買超。 因提列存貨跌價損失影響,矽力-KY毛利率自第1季的45%,滑落至第2季的41%,第2季淨利率轉為負數,每股虧損約0.27元。 陳偉提到,第2季庫存水位明顯下降17%,庫存週轉天數從234天降到181天,希望到明年首季時,能降到正常的120天至130天水準。

矽力半導體: 台亞旗下積亞無塵室啟用 明年第3季量產碳化矽晶圓

新增訊號鏈(Signal chain)產品,並跨入非電源管理產品,開發環境光感測器(ALS)產品,先導入心率血氧偵測等醫療應用領域。 法人指出,由於設備欠缺,台積電到今年底,CoWoS先進封裝月產能僅能從1萬片提高到最多1.2萬片,其他供應商CoWoS月產能可增加到3千片,台積電明年底可望提高產能到2.5萬片,其他供應商則可提升到5千片。 封測廠矽格(6257)(6257)集團第三代半導體布局報捷,成功開發出氮化鎵(GaN)測試技術,並已拿到客戶訂單,後續有望逐步放量,搶搭全球在快充需求攀升、電動車勢力大躍進,以及資料中心與儲能應用大增帶來的氮化鎵商機爆發列車。 台灣經濟發展的領導人與台灣最重要企業的領導者在此一論點上英雄所見略同,相信多數台灣的科技業領導者也不會反對這一點。

  • 業界認為,太陽能逆變器採用氮化鎵後,可增強轉換效率及縮小約30%逆變器體積;至於新能源車雖然停留在OBC、DC-DC應用上,未來也將逐漸切入逆變器應用。
  • 今(25)日大立光(3008)雖然開低,不過盤中走勢逆勢抗跌,截至上午10時,早盤最高1,965元,漲幅1.30%,上漲...
  • 近期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多地祭出封城措施,供應鏈指出,物流大致上影響程度低,不過由於封城使產品銷售狀況近乎停擺,使拉貨表現降低,矽力-KY雖然消費性比重較低,但其他如車用、工控部分工廠先前也面臨停擺數天,同樣亦讓拉貨力道降低。
  •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
  • 對於下半年,陳偉表示,第3季整體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能依舊表現疲弱,且當前終端市場需求仍偏向疲弱,許多應用面的終端庫存尚未去化完成,特別是消費性領域,但目前電動車、5G電信等需求開始回溫,在急單效應下,預期第3季營運仍有機會繳出優於第2季的成績單。

陳偉坦言,跌價損失可能會延續至明年上半年,不過庫存狀況已經逐步好轉,存貨週轉天數從第一季的234天減少至184天,力拚明年第一季達到正常水準(120~130天)。 至於庫存情況下,陳偉指出,截至今年第2季庫存天數已經從第1季的234天下降至181天,在5月有新增客戶情況下,讓第3季庫存將有機會持續去化,且今年目前為止新客戶已經增加200家,總客戶數攀升到7,000家。 賽拓克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高性能、高可靠性積體電路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各種抗電氣衝擊(靜電與雷擊)與抗電磁干擾的晶片與解決方案。 既然我們都認同台灣半導體產業是政府、產業、學研與社會各界長期積累的寶貴成果,就更不應該希冀其為政治服務,或將其作為止戰的工具,也就是說,呼籲各界矽盾之論可以休矣。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