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股票8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26, 2022

國泰金股票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解釋,過去企業做公開收購時,都是用現金收購,未來將增訂收購者可用國內有價證券做收購,例如收購人可以發新股、或是發公司債做募資,募資後去做公開收購。 如果前提是「長期、存股」,又一定要我在目前50元價位從「聯電」和「國泰金」兩者間做選擇的話,我會選擇「國泰金」。 畢竟它歷年來所配的現金股息都還不錯,且相當穩定,而50元的價位相對於它最高價曾經來過1975元的風華年代,長期來看,現在的基期仍不算太高。 國泰金股票2023 儘管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至16年來新高,科技股走強為周一美國股市提供支撐。 即將於本周公布財報的輝達(Nvidia)大漲,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受激勵漲逾1%。 原因是金控本身就是以投資為主的行業,尤其壽險為主的國泰金更要看投資績效,用來觀察企業獲利的EPS反而就沒這麼重要,至於投資績效好不好就會反映在淨值上了。

國泰金股票

2020年新冠肺炎股災時跌到8523點,有許多股票是「賤下極則反貴、賤取如珠玉」,現在歷史高點附近,則須小心有不少漲倍的股票已漸近「貴上極則反賤、貴出如糞土」階段。 例如我們前陣子曾操作過的「新纖」,經過一次逢低分批加碼,而在股價漲上來之後採取分批逢高賣出,最後多了16張零成本的股票,經常利用這樣低進高出的「另類存股」操作方式,幾次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手上的股票張數變多,不但可領到的股息也變多之外,更可享受他日股價上漲時的資產增值效果。 AI族群今在輝達(NVIDIA)將美國時間8/23公布財報前夕表現強勢,指標股包括緯創、廣達、技嘉及仁寶都有4~6%的漲幅,華碩漲幅相對較小,在1%以內。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 歷史行情

我想這答案顯而易見,是不是要加碼不在於基本面問題了,而是緊追大戶動向來得更加關鍵了。 延續第一個關鍵,國泰金就是受到債券市場的影響,而淨值則受到投資部位的績效,進一步來說,債券市場行情就會直接影響國泰金股價的走勢。 有50%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在2%以上,民眾對於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與7月同為2.1%;民眾對於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與7月同為2.6%,有高達86%的民眾認為今年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 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上揚至-47.6 (7月:-49.5),為17個月新高,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從7月-49.5上揚至8月-47.6,創下17個月新高,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從40漲到52元,漲幅有30%,半年不到的時間有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其實已經相當不錯,我建議她可以「分批賣出」,先把獲利放進口袋,待股價拉回修正時再逢低補回,未來張數將增多。

國泰金股票

華南金今(22)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媒體關注今年下半年我國房市狀況,副總江景平指出,下半年房市頂多持平或略增,審慎看待。 台股今(22)日開盤上漲48.2點,開盤指數16,429.69點,早盤漲逾百點,最高來到16,535.07點;緯創(32...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調查:32%股民有意「錢」進台股

二、應賣有價證券數量超過預定收購量時,收購人需一律按同一比例分配,向所有應賣人購買,但刪除公開收購上市或上櫃公司股票應按比例分配至仟股規定。 我跟她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把賣掉的錢換到大家都不看好的「金融股」,找每年配股配息穩定、股價基期位置相對低的公司,像是「國泰金」。 輝達(NVIDIA)在公布財報前股價大漲8.5%,帶動美國科技股同步反彈,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獲中東、英國、中國等多地瘋搶的「輝達H100」新晶片現已陸續到貨,預估9月後AI伺服器出貨將明顯跳升,第4季動能將會更好,加上台灣AI供應鏈營收表現更加,應將比輝達更佳。 如果你也是有興趣的投資朋友,接下來我將列出三個關鍵讓你參考,也避免瞎子摸象的抄底或是加碼攤平導致越攤越平的窘境。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 如果用股價震盪的角度來看,存股就容易看著國泰金上上下下,但股息殖利率卻不高,股票抱死死,其實就失去更多資本利得的投資機會。
  • 金管會預告修正「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及「公開收購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等2項法規,有三大重點,一、為強化收購人履行交割義務,增訂公開收購人以國內有價證券,作為收購對價應提出履行支付收購對價能力的證明。
  • 國泰金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於8月1日到7日進行,針對國泰人壽官方網站會員及國泰世華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並回收共1萬6294份有效填答問卷。
  • 國泰金今天發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大額消費意願連續4個月改善,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從7月-49.5上揚至-47.6 ,創下17個月新高,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 在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民眾8月買房意願指數上揚至-47.6,為17個月新高,有18.5%民眾認為現在是買房的時機。

統計顯示,儘管民眾對景氣看法不如7月樂觀,但大額消費意願卻持續升高,其中,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則續揚至12.5,創20個月以來新高,耐久財消費意願亦連續三個月改善至-12.1 。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1日電)國泰金今天發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大額消費意願連續4個月改善,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從7月-49.5上揚至-47.6 ,創下17個月新高,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據國泰金調查,由於8月AI股浪潮熱度有減退,加上國際間主要股市區間震盪,8月國人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下降,從7月的15.9,8月下降至10.6,但股市回檔反而增加股民投資意願,風險偏好指數連三月上升,7月13.9,8月再上升至15.6,有32%民眾願意將錢轉進股市中。

國泰金股票: 台股多空對峙 決戰半年線

國泰金今(21日)公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由於8月台股回檔,調查顯示,民眾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下降,但代表民眾投資股市意願的風險偏好指數,已連三個月上升,有32%民眾願意「錢進股市」。 同時,買房意願指數上揚至17個月新高,有18.5%民眾認為現在是買房時機。 有關台股展望,國泰金指出,國際股市區間震盪,股市樂觀情緒下降,但風險偏好連三月上升,調查期間特定產業題材熱度減退,投資人交易轉趨冷淡,國際主要股市區間震盪。 國泰金股票 8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至7月15.9降至10.6,風險偏好指數連三月上升至15.6。

國泰金股票

換句話來說,如果你真的想存國泰金,以技術分析角度來看,35元會是值得關注的時間點,存股角度來說,至少不太容易再殺下去了,而波段角度當然就是一個相對低點。 再回到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可以看到2021年底未實現損益有1,021億元,結果上半年結束居然已經變成虧損3,442億元,也難怪金控淨值瞬間蒸發掉近4,000億元。 另外一個則是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簡單來說這就是還沒賣掉的投資部位,就像你投資套牢了沒賣,那個就會變成漲上虧損,你也可以說自己「沒賣就沒虧」,但是如果是金控財報可就不能這樣凹了,必須直接計算虧損程度並認列在淨值中。 再攤開金控整體的淨值,2021年底的淨值是7,421億元,結果2022年上半年同樣受到股債雙殺而銳減到3,157億元,而金控最重視的就是淨值成長,所以出現這麼大的衰退自然也反映在股價表現。 首先是核心獲利子公司國泰人壽稅後淨利明顯下滑,從2021年前八月繳出944.9億元衰退到2022年前八月的444.6億元,這是影響金控EPS衰退的第一個主因。 國泰金股票2023 外界關注金融業中國曝險狀況,台新金今天表示,近年持續減少對中國曝險,台新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的比例降到39%,3年前就不看...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

我認為可以留意近期「台積電」的走勢,畢竟兩家皆為晶圓代工廠商,儘管技術高低有所差異,但是股價還是具有相關性,如果「台積電」未來能夠突破高點679元再創新高,那「聯電」的股價應該仍有高點可期。 昨天(5/3)收盤後回頭檢視,聯電收盤是53元、國泰金52.6元,兩檔股票的股價僅有0.4元的差距,與去年12月當時有10元價差相比,當時的「換股策略」應該算是一次成功的操作。 那段期間,其實除了這位朋友之外,也建議了許多想要「存股」或是跟我們一起「另類存股」的朋友分批布局股價40元附近的「國泰金」。 我便以我們「GOWIN投資模式」中的「相對比較概念」選股,建議她可以採取「換股操作策略」——把基期高的股票換成基期相對低的股票。 金管會今(22)日公布上半年上市櫃公司成績單,受到去年基期過高影響,累計稅前純益雙衰退,總計衰退四成。 美國聯準會(Fed)傑克森洞全球年會本周登場,各界將聚焦於Fed主席鮑爾25日的演說,彭博資訊經濟學家預期鮑爾的態度將「鷹中帶鴿」,一方面強調Fed必須「維持更高的利率更久」,以繼續壓低通膨,但也可能表示這套策略不排除降息,只要實質利率對經濟具有足夠的約束力。

國泰金認為,這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針對民眾未來半年增持貨幣的目的,調查顯示,33.6%的民眾增持外幣的目的為出國旅遊,22.7%民眾想賺外幣的匯差,15.2%的民眾則為了投資海外資產而兌換貨幣,28.5%民眾則無特別目的。 本網站提供之資訊內容僅供參考,對於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投資人對任何參考資料仍需自行判斷,一切交易所生之風險或損失均與本網站無關,特此聲明。 而在不動產市場上,國泰金的調查顯示,不論是買房,或是賣房者,都不認為現在是出手的好時機,看壞現在出手的,分別佔全體比重66.1%和49.6%,這也顯示不動產市場的買、賣雙方對價格的歧見依舊嚴重,估計房市交易量會持續衰退。 調查顯示,37.3%的民眾最想增持的外幣是美元,25.6%的民眾想買日圓,2.9%民眾會持有歐元,2.3%想換人民幣,1.4%想買其他貨幣,而30.5%的民眾則沒有意願持有外幣。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2882

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強勁,使下半年繼續升息機率大增,也使美元繼續維持高人氣,其中國泰金今日發布的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未來半年若買外幣,有37.3%的民眾最想增持美元外幣,在所有幣別佔比最高,比起日圓的25.6%鋒頭還健。 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從7月的3,下降至-0.5,展望樂觀指數從7月的5.5,同步走低至2.5,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則是自11.3續揚至12.5,創下20個月以來的新高,耐久財消費意願連續三個月改善。 國泰金今天發布調查,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從7月3下降到8月的-0.5,展望樂觀指數同步走低,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則從7月11.3續揚至8月12.5,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新高,耐久財消費意願連續3個月改善。 國泰金在此次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特別增加了民眾購買外幣的「時事題」,調查結果顯示,以美元的人氣最夯,有37.3%的民眾最想增持美元外幣,日圓則以25.6%居次;此外,近7成民眾未來半年有增持外幣的意願,其中多數民眾增持美元和日圓。 調查也顯示,有50%民眾預期2023年經濟成長率在2%以上,86%民眾預期通膨高於2%:倘若檢視民眾對未來半年物價的看法,認為上漲的則高達79%,但另一方面,國泰金調查也顯示,整體的民眾物價上漲預期指數,已連續3個月下降。 在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民眾8月買房意願指數上揚至-47.6,為17個月新高,有18.5%民眾認為現在是買房的時機。

國泰金股票

我們「GOWIN投資模式」在選股的原則是以「低基期、低價股、低股價淨值比」為主要考量,從「另類存股」角度來衡量,目前仍在歷史高點附近位置,應該逢高降低持股比重、提高現金部位,待一波拉回修正之後,再逢低分批加碼補回、提高持股比重。 美債殖利率飆升,創下十多年來新高,造成債券市場跳水,熱門美債ETF標的00679B(元大美債20年)淨值上周摔破30元關卡,股價連續走跌多日,今(22)日午盤前股價最低來到30元,創掛牌後新低價。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上週(8月16日)除息,每單位將配發0.35元創上市以來最高,並於8月18日盤中完成填息,用時3天。 依集保資訊,目前00878上周五股民已突破107萬人,來到1,071,474人,顯示市場交投仍火熱,許多投資人除息後持續進場佈局,使投資人數單周再度大增。

國泰金股票: 經濟周報 : 輝達財報來了、金融股法說周 本周台股怎麼走?

【時報-台北電】國泰金(2882)自結2021年12月稅後獲利52.5億,連續第四個月拿下單月獲利王,累計全年稅後獲利1,405.7億元,獲利金額創國泰金成立20年來獲利新高,較2020年成長85%以上,每股稅後獲利(EPS)首破10元,達10.32元,等於賺逾一個股本。 若以既往股利分配率來看,國泰金2022年至少應會配出3~3.5元以上的現金股利,以10日收盤價62.1元來看,股息殖利率4.8%以上。 另外一點是,壽險就是要持續投資在市場,當美債又被殺到底了,只要壽險保單的資金又持續投入到美債市場,這其實就是逢低攤平了。 要投資金融股當然就要看每月自結EPS狀況,最新公布的數據為前八月財報。 國泰金2022年前八月EPS繳出3.72元,但2021年同期的EPS卻是8.35元,明顯出現雪崩式的衰退,這主要可以切成兩個層面來討論。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我發現只要一個人手上有個20張左右,對於自己理財的自信心,會是大大增強。 國泰金股票 讓知名作家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中,透過臺股的0056 ETF的實例,為你揭示投資的智慧,近五年每股價格的區間大概在25到35元之間,以30元來算,股利殖利率平均大概5%多。 三、公開收購人以國內有價證券為收購對價時,應出具負履行支付收購對價義務的承諾書,若無法如期發行時,需採取其他替代方式,如現金、或其他有價證券。 金管會預告修正「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及「公開收購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等2項法規,有三大重點,一、為強化收購人履行交割義務,增訂公開收購人以國內有價證券,作為收購對價應提出履行支付收購對價能力的證明。 據金管會統計,從公開收購相關法令在2002年上路至今,共有188件公開收購案,今年則有三件,但其中一件因收購條件未成就而失敗。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 ( 股價淨值比與月收盤價比較圖

台股風險偏好的連三升也反映在對台股的展望與投資意願,37.7%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將走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和上個月相比,看好台股的民眾變少(上月40.4%),但想「錢」進股市的比例卻變多了,有32%民眾表示,想將現金或定存轉入台股,高於前月的30.4%。 從上圖可以看到2022年上半年壽險投資部位,最大的是債券佔整體比重約七成左右,其中國外債券更高達六成以上,接著是不動產則為7.9%,至於海內外的股票部位則佔12.6%,顯然國外債券的行情變化就決定了金控的獲利關鍵。 國泰金股票2023 至於在就業市場與薪資水準上,國泰8月的調查結果則出現反向,就業樂觀指數較7月下降,但預期薪資上漲指數,卻持續三個月上升。 之前40元左右買「國泰金」的朋友打電話給我,問我說股價已經來到52塊多,該不該賣出? 而投資屬性較為積極的朋友則問到「聯電」,說外資看好會到80元,現在53元可不可以買了?

  • 到你六十歲的時候肯定有這些股票兒子養你,而你在存股的過程之中會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感,完全不必在股市裡面殺進殺出、費盡心機,然後發現自己十年來沒賺沒賠已經算幸運的了,不是嗎?
  • 首先是核心獲利子公司國泰人壽稅後淨利明顯下滑,從2021年前八月繳出944.9億元衰退到2022年前八月的444.6億元,這是影響金控EPS衰退的第一個主因。
  • 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 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也超過 300 萬次。
  • 再攤開金控整體的淨值,2021年底的淨值是7,421億元,結果2022年上半年同樣受到股債雙殺而銳減到3,157億元,而金控最重視的就是淨值成長,所以出現這麼大的衰退自然也反映在股價表現。
  • 看看每股價值其實就會說話,因為2021年底國泰金的每股價值就是衝上61.5元的高峰啊!

既然我們已經確定國泰人壽決定了金控獲利及淨值,當然就要來看看壽險子公司的資產配置了,這是影響未來獲利的關鍵因素。 從下圖可以看到2022年上半年壽險投資部位,最大的是債券佔整體比重約七成左右,其中國外債券更高達六成以上,接著是不動產則為7.9%,至於海內外的股票部位則佔12.6%,顯然國外債券的行情變化就決定了金控的獲利關鍵。 有「庶民經濟指標」之稱的8月國泰金控(2882)(2882)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微降,大額消費意願則連續四個月改善;另外,50%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在2%以上,86%民眾預期通膨高於2%。 調查期間特定產業題材熱度減退,投資人交易轉趨冷淡,國際主要股市區間震盪。 國泰金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降至10.6 (7月:15.9),但風險偏好指數連三月上升至15.6 (7月:13.9)。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民眾對台股的樂觀指數大降 近四成民眾想增持這外幣

另外,存股的朋友問我「聯電」和「國泰金」同樣都是50元出頭,她該選擇哪一檔? 還有朋友問到,大盤17000多點了,有沒有什麼股票是比較便宜又安全的。 國泰金今(21)日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指出,37.7%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將走揚,有32%民眾想將現金或定存轉入台股。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 2008 年金融海嘯後,提供投資人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社團實戰教學為主。 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 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也超過 300 萬次。 所以如果問到國泰金要不要加碼,其實有一個關鍵就是外資態度,只要他們開始反手買回認錯,那麼股價才有機會止跌回升,當外資現在還在用力賣超,你覺得這時候抄底會漲嗎?

國泰金股票

針對民眾未來半年增持貨幣的目的,國泰金調查結果顯示,33.6%的民眾增持外幣的目的為出國旅遊,22.7%民眾想賺外幣的匯差,15.2%的民眾則為了投資海外資產而兌換貨幣,28.5%民眾則無特別目的。 國泰金今天發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大額消費意願連續4個月改善,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從7月-49.5上揚至-47.6 ,創下17個月新高,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可能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調查結果也顯示,有33.6%的民眾增持外幣的目的為出國旅遊,22.7%民眾想賺外幣的匯差,15.2%的民眾則為了投資海外資產而兌換貨幣,這之中包括了14.4%的民眾想投資海外的股票、債券,另有0.8%的比重,是想投資海外的不動產,28.5%民眾則無特別目的。

國泰金股票: 金融股獲利、殖利率、五年線,達人觀察「這2檔」明年有看頭,先卡位賺股息又賺價差

台股今天量縮小漲0.18點,外資賣超仁寶1.1萬張數多,另因盤後鉅額交易買進長榮航新台幣113.89億元,使外資買超長榮... 投資台股邁入第八年經驗,主要專長為基本面研究,並帶入技術面及籌碼面輔以判斷,是活用價值投資的波段操盤者。 再分享一個數據,國泰產險2021年全年稅後淨利是21.8億元,結果光是2022年八月單月的稅後淨利就已經虧損35.2億元,這明顯是受到防疫險之亂的影響,也幾乎提前宣告2022年的產險獲利已經注定成為金控的拖油瓶。 再來是國泰產險由盈轉虧,2022年前八月累計稅後淨利虧損了76.9億元,相對於2021年同期繳出18.3億元可說是天差地遠,一來一往就衰退了95.2億元。 ETtoday新聞雲 | Anue鉅亨 | PR Newswire | Investing.com 相關新聞標題與內容之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均屬原網站及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提供新聞聯播,不主張任何權利。

國泰金股票

國泰金解讀統計結果指出,除了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微降,大額消費意願則連續四個月改善之外,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買房意願指數上揚至-47.6 ,為17個月新高水準,顯示內政部住宅補貼政策應對民眾買房意願有提升效果。 在景氣看法部分,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微降,國人8月對於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從7月的3下降至-0.5,展望樂觀指數同步走低,從7月的5.5,8月下降至2.5。 但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則連續四個月改善,7月11.3,8月續揚至12.5,創20個月以來新高,耐久財消費意願連續三個月改善,7月為-12.3,8月為-12.1。 調查顯示,民眾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降從7月15.9下降到8月10.6,但風險偏好指數連3個月上升。 國泰金此次調查的樣本,共計16294份從國泰人壽官網會員、國泰世華銀客戶回收的問卷。

國泰金股票: 國泰綜合證券 Cathay Securities Corporation

再進一步來看看國外債券持股比重,可以發現有95%都來自美金,而且大部分都屬於投資等級(IG, Investment Grade)債券,這種債券的特質兼具賺債息收益並兼顧防禦,顯然國泰人壽也知道手上資金該往哪邊發展比較好。 如果用股價震盪的角度來看,存股就容易看著國泰金上上下下,但股息殖利率卻不高,股票抱死死,其實就失去更多資本利得的投資機會。 看看每股價值其實就會說話,因為2021年底國泰金的每股價值就是衝上61.5元的高峰啊!

國泰金股票

也許你會說「這不是很理所當然嗎?」其實不然,行為心理學裡「心理帳戶」概念告訴我們,愈辛苦賺到的錢,就愈不容易花;相反的,如果是不勞而獲的收入,例如刮刮樂中獎,你很輕易的就會選擇消費掉(反正是意外的收入),股息也是。 國泰金股票2023 不過存股族有一件事情一定要記著,不能因為股息是被動收入,就被當成獎金隨意消費。 如果你沒辦法一年買10張,或存30萬,那我們務實一點,用定期定額投資零股的方式買進。

國泰金表示,民眾對於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與上個月同為2.1%,有50% (7月:52%) 的民眾認為2023年經濟成長率會在2%以上;民眾對於2023年平均通膨預期值與上個月同為2.6%,有高達86% (7月:88%) 的民眾認為2023年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 綜合以上,民眾對於經濟成長看法持平,而通膨預期仍續處高點,皆維持在與前月相同水準。 國泰金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於8月1日到7日進行,針對國泰人壽官方網站會員及國泰世華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並回收共1萬6294份有效填答問卷。 到你六十歲的時候肯定有這些股票兒子養你,而你在存股的過程之中會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感,完全不必在股市裡面殺進殺出、費盡心機,然後發現自己十年來沒賺沒賠已經算幸運的了,不是嗎? 不過以上講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當然世界局勢瞬息萬變,變數並不是我們全部想得到的。

國泰金股票: ( 國泰金 當日股價

但是,當收購人採用國內有價證券做收購工具時,可能會發生發行新股、或發債籌資不順,這時候,收購人就需要有一個備案,金管會這次也放寬,可用其他公司的股票,當做一個支付對價,避免履約交割失敗。 為保障公開收購應賣人權益,金管會修改相關法規,增訂公開收購人以國內有價證券作為收購對價時,一、需提出履行支付收購對價能力證明的承諾書,二、需評估若無法如期募集發行時,得採取以現金、或是已發行的國內有價證券做替代支付。 在操作上和選股上都必須謹慎小心些,做好適合自己的適當持股比重,不可過於貪心地把資金融資all in,步步為營才能步步為贏,千萬不要在這波歷史(高點)洪流中被淹沒,而喪失參與下一次「財富重分配」資產大增值的機會。 更何況近期融資大暴增,暴增的幅度超過指數的漲幅許多,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它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在資金狂潮下何時引爆雖然難以預料,但引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