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力董事長2023必看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9, 2022

矽力董事長

一方面誠如劉德音所言,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科研資源、人才投入。 台灣過去養成的工程人才,不但有優秀的素質,更有吃苦耐勞的特質,才會願意在晶圓廠內工作,並配合客戶(尤其多數是歐美客戶)的各項要求,甚至是輪班、加班投入工作。 這些不是歐美頂尖人才投入職場時偏好的工作模式,這也是歐美難以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原因之一。 台灣累積50年的發展歷程,各國當然無法在短短數年之間,憑著巨額政策資源即可複製,更遑論產業聚落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累積,這些發展的經驗與歷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矽力董事長

保護元件廠興勤深耕車用領域多年,公司力拚車用營收占比到2025年要從2022年的12%拉升到18%,現階段已切入充電樁、加熱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等,其中,電動車占比約6%,到2025年有機會上看一成。 從業績面來看,國巨今年7月營收受惠於大中華廠區的工作天數回復正常,單月營收來到88.88億元,月增1.3%、年減14.6%;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617.76億元、年減14.1%。 依照國巨先前預估,第3季營收及雙率和第2季相比,將呈現持平至略增的表現。 日前中國大陸公布,開放旅遊團至包括美日韓在內78個國家,台灣卻不在其中。 2015年12月31日,公司以1.05億美元收購美國類比IC廠Maxim的智慧電表與能源監控業務部門,於2016年第一季完成收購。

矽力董事長: 經濟日報社論/矽盾之論可以休矣

陳偉提到,第2季庫存水位明顯下降17%,庫存周轉天數從234天降到181天,希望到明年首季時,能降到正常的120天至130天水準。 矽力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70.24億元,年減45.2%,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5億元,年減96.8%,每股純益0.3元。 Fed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談話前,多位Fed官員釋出鷹派訊息,美債殖利率上揚,美股四大指數全數重挫,其中費半指數跌幅3.3%,台積電ADR跌1.7%,台股昨日不敵沉重賣壓收在當日最低點,終場下跌289點收16,481點,月線得而復失,成交量縮至3,280億元。 C.提升開關切換頻率,所小電路體積重量與加快反應速度,使產品的電路成本降低,並且加快設計流程及優化性能。 矽力董事長2023 矽力董事長 輝達今天凌晨發布財報前夕,傳出擴大與鴻海合作,由鴻海獨家承接輝達最新發布「地表最強」AI晶片「GH200」的晶片模組訂單...

矽力董事長

至於當紅的AI議題,陳偉提到,矽力在前幾年就預料到相關應用將興起,因此3年前就開始開發第4代製程平台,去年底開始試產,這是為AI計算所需類比晶片所準備。 目前第3代製程平台產品占伺服器主機板上的晶片銷售金額大約可有8、9美元,第4代製程的產品則可能超過40美元,因此這也將是未來重要的產品線。 電源管理IC廠矽力(6415)(6415)於26日召開股東會,之前受限於疫情而許久未公開現身的矽力董事長陳偉親自出席。 他表示,受到總經與產業鏈庫存調整影響,今年的展望不是特別樂觀,但經營團隊仍會努力以赴,待庫存調整結束後,明年將可回到原來的成長軌道。

矽力董事長: 矽力 業績拚逐季走揚

電源管理IC廠矽力(6415)昨(25)日召開法說會,展望下半年,該公司董事長陳偉表示,雖然近期大客戶仍在進行較深度的庫存調整,但第2季已經看到新增客戶需求上升,並從5月開始增添訂單,估計第3季、第4季的業績表現應當會逐季成長。 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董事長陳偉今天表示,半導體產業持續調整庫存,今年營運展望並不樂觀,不過今年內庫存調整可望結束,明年應可回復成長軌跡。 觀察各項目市場需求概況,當前仍在市場庫存調整階段,不過電動車、5G電信需求正逐步回溫,但消費性、PC、伺服器等需求仍舊偏弱。 陳偉指出,長期來看,過去三年專注的電動車、5G電信,伺服器設計導入專案數量增加,新的客戶正持續接洽,因此還是對公司長期營運成長深具信心。 陳偉指出,雖然電視面板、Chromebook及家電等終端需求放緩,不過對於電源管理IC需求依舊沒有減弱跡象,第四季市場需求仍舊相當暢旺,不過公司受限於晶圓代工產能不足以滿足客戶需求,因此預期單季營運將呈現持平或小幅成長水準。 對於下半年,陳偉表示,第3季整體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能依舊表現疲弱,且當前終端市場需求仍偏向疲弱,許多應用面的終端庫存尚未去化完成,特別是消費性領域,但目前電動車、5G電信等需求開始回溫,在急單效應下,預期第3季營運仍有機會繳出優於第2季的成績單。

矽創過去雖以手機面板驅動IC為營運主力,但近三年來積極跨出手機領域,瞄準車用與工控領域發展,所以今年以來接單滿載,甚至部分客戶願意以更高價格確保供貨量。 矽創2月合併營收月減2.6%達18.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1.6%,累計前二個月合併營收37.2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9.5%,法人預估第一季營收將創歷年同期新高。 矽創的車用面板驅動IC已經成功導入車用螢幕與電動車螢幕,工控面板驅動IC打進工業自動化設備LCD面板螢幕供應鏈,訂單能見度已看到下半年。 矽創面板驅動IC主要在8吋廠以0.11微米及0.16微米投片,由於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矽創積極爭取晶圓代工廠支援,今年除了8吋晶圓產能較去年增加,也將新增12吋晶圓代工產能,並以80奈米製程量產投片。 矽創看好AIoT應用全面落地,包括車用與工控面板驅動IC訂單滿載,加上今年報價仍有續漲的動能,法人圈看好矽創今年表現有望優於去年。

矽力董事長: 台股第一次!中國公司竄股王 矽力杰憑什麼挑戰大立光

2019年1月23日,台北捷運公司召開股東會確認新一屆董事代表名單,新董事長由台北市市長室主任李文宗出任。 北捷前任董事長董瑞斌自2017年11月接任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後,原空缺就由總經理顏邦傑代理至今。 新任董事長李文宗為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原在知名半導體封裝測試廠、矽格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2018年5月接任台北市長室主任一職,有一度傳出將出任副市長。 矽力董事長 矽力因第2季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單季每股虧損0.27元,陳偉指出,第2季庫存減少17%,預計客戶庫存調整延續到明年。 然而,對台灣投資人而言,在台中大肚山起家的大立光很接地氣,在大陸杭州成立的矽力卻十分陌生,尤其核心人物──董事長陳偉,是大陸海歸派的菁英,幾乎不曾在台灣公開露臉過,更添神祕色彩。

矽力董事長

市場上大部分類比IC 設計公司因晶圓及封裝委外代工而在製程技術上受到限制,使得產品特性大同小異。 矽力杰因自有晶圓製程、封裝製程及自有測試開發技術,擁有多項專利,具有市場競爭力。 公司也陸續布局智慧型手機市場,5G手機對於電源管理IC的需求量相較4G倍增倍增,且5G智慧型手機也加速快充、無線充電的滲透率提升。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主要產品是電源管理IC,包括DC/DC、AC/DC、PMU、電池管理晶片、LED照明驅動IC、LED背光驅動IC、過流保護晶片、ESD 防護器件、智能電表IC等。

矽力董事長: 矽創配息32元 今年接單滿載

蘋果新機iPhone 15系列上市倒數計時,不僅全球果粉屏息以待,包括供應鏈也都引頸期盼新機能為疲軟已久的手機市場注入一... 陳偉提到,第2季庫存水位明顯下降17%,庫存週轉天數從234天降到181天,希望到明年首季時,能降到正常的120天至130天水準。 矽力第2季陷入虧損,合併營收為35.89億元,季增4.5%、年減47.2%,受到提列存貨跌價損失影響,毛利率從首季的44.5%降到41%左右,淨利率為 -3%。 據矽力上市公開說明書,最大股東是華威創投二號基金,持股高達22.71%(上市後陸續減持),華威創投正是有創投天王之稱的張景溢所創。 事實上,矽力從2008年金融海嘯時成軍以來,一直受到兩岸半導體及科技大老關注。 8年前來台上市時,創始股東之二的「華威創投二號基金」(CID Greater China Venture Capital Fund II L.P)及「上海華芯創投」,都是兩岸創投大咖。

國巨董座陳泰銘認為,產業庫存還需要兩季的時間修正,也就是大約今年第4季落底,華新科董事長焦佑衡則坦言今年業績表現頂多持平去年。 因庫存持續調整時間比預期久,被動元件產業今年下半年營運雖然優於上半年,但多數認為景氣回溫幅度不明顯,為了降低景氣循環衝擊,國巨(2327)(2327)、華新科、興勤等廠商集中發展「車用」領域。 在全球總體經濟不佳,以及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不振,使得電源管理IC需求和報價皆疲弱,衝擊矽力-KY營運表現。

矽力董事長: 電動車ETF 投資寵兒

他表示,未來隨著第4代技術量產,並改採12吋晶圓,加上存貨損失影響減緩,明年毛利率可望回升。 同時,陳偉指出,第3季業績可能較去年同期下跌,第4季還不明朗,因為目前增加訂單大多是急單。 整體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加上很多應用,尤其是消費性電子相關庫存尚未消化完畢,所以近期訂單能見度並不清晰。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1日電)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董事長陳偉今天表示,今年營運可望達成年增2至3成的目標,2026年營收將挑戰20億美元。 矽力-KY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時陳偉表示,受全球景氣影響,半導體產業持續庫存調整,連帶影響今年營運表現,預期庫存調整可望在今年內結束。

不過當時美國面臨金融海嘯、經濟不景氣,因此決定前往中國發展,才發現中國龐大的內需商機。 矽統在8月15日收盤後公告7月自結財報,每股淨損0.04元,雖一度衝擊股價表現,但市場看好在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接掌董座職位後,可望推動新營運模式,股價仍是往上走高。 法人指出,國巨轉型布局高階產品策略奏效,高階產品比重已經往八成邁進,即使標準品仍在庫存去化階段,國巨營運仍可以維持一定量能。 收購兩家歐洲感測事業陸續到位後,進入高門檻汽車應用,更不易隨景氣劇烈波動。 既然我們都認同台灣半導體產業是政府、產業、學研與社會各界長期積累的寶貴成果,就更不應該希冀其為政治服務,或將其作為止戰的工具,也就是說,呼籲各界矽盾之論可以休矣。 相反地,吾人更應該以國家之力來保護半導體產業,讓它能持續發揮貢獻我國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之能。

矽力董事長: 來頡搭 WiFi 7 商機 下半年營運拚逐季衝高

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董事長陳偉今天表示,今年營運可望達成年增2至3成的目標,2026年營收將挑戰20億美元。 展望全年,陳偉坦言,受全球景氣影響,半導體產業持續進行庫存調整,今年營運展望不是特別樂觀,但隨著今年底前庫存調整結束,明年將恢復長期年營收成長目標。 矽力董事長 因此就算電源管理晶片市場大都由歐美大廠吃下,但矽力仍然低著頭研發,並且陸續併購了歐美、台灣幾家同業。 深蹲多年的陳偉,公司也正式搭上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列車,一八年開始業績出現三級跳,去年開始的全球電源管理IC大缺貨,也讓矽力大吃甜頭。 市場價格部分,陳偉表示,目前各家庫存較高,因此自然會讓市場價格有所壓力,但是目前晶圓廠也開始降價,因此預期不會對毛利率產生特別大的衝擊,且公司目前有新的晶圓廠供應商,加上8吋轉12吋晶圓製程轉換,在未來幾季毛利率有望保持穩定,長期來看毛利率還是有機會提升。

ChatGPT 熱度竄升,帶動「生成式 AI」熱潮激增, 而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財報遠優於市場預期,並調升AI的... 股王矽力-KY在超車大立光後,股價仍一路往上飆升,今(12)日衝破5000元大關,一度飆漲至5300元,創掛牌以來新高,終場收在5150元,大漲265元,漲幅5.42%,董事長陳偉的身價也來到363億元,光是今年以來,資產就翻了一倍。 此外,張景溢獨創的「產業鏈價值投資法」及「天龍九部」投資術,年投資報酬率逾3成,引來新加坡政府基金、中東主權基金及美國長春藤校務基金入資。 2年後,張景溢為了拜訪在上海創辦中芯國際的張汝京,首度前往大陸,這一趟讓他看到不同的上海。 由於要徹底了解大陸市場,張景溢邊工作邊到上海交通大學念企管博士,還設立「華威盃」MBA亞太區創業大賽,戰線從台北拉到大陸。 陳偉說,2026年車用產品有機會貢獻5億美元營收,營收比重將竄升至25%,除資訊娛樂系統部分,矽力-KY也積極搶攻電池、電驅及電控領域。

矽力董事長: 全新切入 ChatGPT 供應鏈 搶搭 AI 市場商機

此與部分我國政治人物、甚至是政府的思維邏輯恐怕有些出入,不少人期待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因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相關國家會在中國大陸威脅台灣之際挺身而出聲援、支援甚至協助保衛台灣,或出現期待台灣藉半導體與美國結盟,進而強化民主同盟等論述。 台灣經濟發展的領導人與台灣最重要企業的領導者在此一論點上英雄所見略同,相信多數台灣的科技業領導者也不會反對這一點。 回首李國鼎等政府官員和智庫幕僚在擘劃、推動台灣之半導體產業時,當時的產業發展形貌、競爭形態皆與現在的半導體產業有顯著的差異。 而在我國政府長期投入資源挹助,如獎勵創新的租稅優惠、科學園區的基礎建設等,加上頂尖大學與法人體系的人才供應,以及旅外專家的歸國投入,透過經營模式的創新,才逐漸形成如今台灣的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聚落。 王部長與劉董事長對外國媒體的回應,二者同樣都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不可複製性,也就是說,無論其他國家投入多少政策資源,都無法複製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模式,不可能在其他國家打造台積電和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

矽力董事長

五月三日,台股盤中爆跌逾五百點,引爆市場恐慌賣壓,滾出超過六千六百億天量的一天。 但,卻有一家公司寫下了歷史,那就是來自中國、在台灣掛牌的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矽力杰(矽力─KY)。 電源管理晶片過去都屬於歐美大廠如德州儀器、高通的天下,總共吃下了七成市占,陳偉會選擇朝這個領域創業,其實也有想和外商一拚高下的味道,他不只一次指出公司的目標,正是創造一個中國的德州儀器、英飛凌。 矽力董事長2023 由於在台灣掛牌,比較沒有所謂陸資的包袱,矽力-KY不用遮遮掩掩,得以在台灣北中南三地大舉徵才。

矽力董事長: 中國開發商自救 廣東珠海「5折」賣房開第1槍

華新科今年7月營收回彈到近13個月以來高點至28.8億元,月增5.43%、年增1.34%;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189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7%。 矽力第2季轉虧,歸屬母公司業主淨損1.03億元,每股淨損0.27元,單季合併營收35.89億元,季增4.5%、年減47.2%。 其他內資方面,投信持續加碼8.7億元,連17買共466億元,合計8月達462億元,已超越2022年2月創下的單月買超401億元,成為第二高紀錄;八大公股行庫則逢低承接69.7億元,近13日最多,主要吸納外資倒出的AI股籌碼,與投信持續扮演台股穩盤要角。 尤有甚者,一旦台灣真將半導體業作為「矽盾」,拿來當武器,結果恐怕不僅是中國想搶走這面盾牌,甚至連歐美各國都會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爭搶這盾。 矽力-KY本周股價表現亮眼,12日股價上漲5.42%至5,510元,創下歷史新高價位,穩居台股股王,三大法人一共買超33張,連續四個交易日買超。 矽力-KY第三季單季合併營收為59.14億元、季成長12.5%,毛利率56%、季增3個百分點,稅後淨利季增20.8%至18.38億元,每股淨利19.69元,其中單季合併營收及稅後淨利同創單季新高水準。

  • 他說,今年營運有望達成年增2至3成的目標,除舊產品需求旺盛,車用與伺服器主機板新產品也將倍數增長;其中,車用產品比重可望攀高到3%至5%水準,伺服器主機板產品比重也將達到1%至2%。
  • 去年營收創高、賺逾五股本;今年瞄準車用與工控領域,法人看好業績再上衝台北報導 面板驅動IC廠矽創(8016)去年獲利大躍進賺逾五個股本,董事會17日決議配發32元股息,現金殖利率高達10.5%。
  • 賽拓克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高性能、高可靠性積體電路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各種抗電氣衝擊(靜電與雷擊)與抗電磁干擾的晶片與解決方案。
  • 矽創董事會決議每普通股擬配發32元現金股利,股息配發率約達64%,以17日收盤價304.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10.5%。
  • 日前中國大陸公布,開放旅遊團至包括美日韓在內78個國家,台灣卻不在其中。

陳偉表示,今年整體需求依然超過供給,產能還是緊張,不過快要達到供需平衡,下半年隨著新產能陸續開出,將可帶來更大的成長動能。 目前第三代製程產品占伺服器主機板上的晶片銷售金額約有8、9美元,第四代製程產品可能超過40美元,價值三級跳,這將是未來重要的產品線。 陳偉出身凌力爾特、茂力科技等美系外商公司,後來在美國工作長達十年,三十七歲那年,在美國創辦了矽力杰。

矽力董事長: 相關貼文

新增訊號鏈(Signal chain)產品,並跨入非電源管理產品,開發環境光感測器(ALS)產品,先導入心率血氧偵測等醫療應用領域。 至於庫存情況下,陳偉指出,截至今年第2季庫存天數已經從第1季的234天下降至181天,在5月有新增客戶情況下,讓第3季庫存將有機會持續去化,且今年目前為止新客戶已經增加200家,總客戶數攀升到7,000家。 前者由台灣「創投天王」張景溢募集,後者則由大陸「半導體產業創投教父」黃慶主持。 隨著矽力-KY營收即將達到10億美元(約新台幣284億元)目標,法人關心下階段的營運目標,陳偉表示,矽力-KY營運逐年成長2至3成,相當於每3年營收接近倍增,2026年營收將挑戰20億美元(約新台幣568億元)。 他說,今年營運有望達成年增2至3成的目標,除舊產品需求旺盛,車用與伺服器主機板新產品也將倍數增長;其中,車用產品比重可望攀高到3%至5%水準,伺服器主機板產品比重也將達到1%至2%。

  •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1日電)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董事長陳偉今天表示,今年營運可望達成年增2至3成的目標,2026年營收將挑戰20億美元。
  • 陳偉說,消費市場產品價格有壓力,不過晶圓代工廠最近也開始降價,綜合考量下,預期不會對毛利率產生衝擊。
  •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主要產品是電源管理IC,包括DC/DC、AC/DC、PMU、電池管理晶片、LED照明驅動IC、LED背光驅動IC、過流保護晶片、ESD 防護器件、智能電表IC等。
  • 而在我國政府長期投入資源挹助,如獎勵創新的租稅優惠、科學園區的基礎建設等,加上頂尖大學與法人體系的人才供應,以及旅外專家的歸國投入,透過經營模式的創新,才逐漸形成如今台灣的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聚落。
  • 矽力第2季陷入虧損,合併營收為35.89億元,季增4.5%、年減47.2%,受到提列存貨跌價損失影響,毛利率從首季的44.5%降到41%左右,淨利率為 -3%。

IC Insights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類比IC市場規模成長至741億美元,年增30%,其中全球前十大類比IC供應商佔據68%的市佔率。 矽力董事長2023 2022年,產品應用比重為消費性(STB、LED TV、POS 系統、行動支付、白色家電、穿戴式產品開發、智慧音箱)佔39%、工業(智慧電表、SSD、中高功率 LED lighting、IP CAM)佔33%、資訊產品(NB)佔13%、網通佔11%、汽車電子佔4%。 累計矽力-KY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達153.52億元、年成長56.7%,平均毛利率為53.0%、年增3.3個百分點,稅後淨利年增98.1%至43.52億元,已經賺進超過4.6個股本。 紅色供應鏈從台廠手上搶奪蘋果訂單持續擴大,繼立訊拿下AirPods與iPhone組裝訂單,大陸ODM大廠聞泰科技也在雲南... 陳偉補充,ASIC 的 PMIC 概念類似 PC VCORE,不過,其為客製化產品,產品要求與英特爾 (INTC-US)、超微 (AMD-US) 甚至是輝達都不太一樣,公司也積極與客戶合作開發。

矽力董事長: 輝達 CoWoS 訂單到 日月光帶量衝破季線

展望未來,陳偉預期,下半年業績可逐季攀升,其中第3季業績仍將較去年同期下滑,第4季情況尚不明朗,主要是增加的訂單以急單居多,因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消費產品客戶庫存尚未完全去化,訂單能見度低。 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今天預期,下半年業績逐季攀升,董事長陳偉指出,包括汽車、筆記型電腦和工業應用市場需求回溫,消費及儲存市場需求相對疲弱。 陳偉說,消費市場產品價格有壓力,不過晶圓代工廠最近也開始降價,綜合考量下,預期不會對毛利率產生衝擊。

2015年1月15日,公司收購NXP的LED驅動IC產品線,收購金額約2千萬美元以下,預計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 賽拓克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高性能、高可靠性積體電路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各種抗電氣衝擊(靜電與雷擊)與抗電磁干擾的晶片與解決方案。 陳偉指出,第2季底庫存較第1季下降17%,庫存週轉天數自第1季的234天降至第2季181天,預期明年第1季可望回復至正常水準,約120天至130天。 業界傳出,受終端需求不振與市場競爭影響,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近期陸續調降8吋晶圓代工報價,最高降幅高達三成。

矽力董事長: 矽力法說會/本季營運拚成長 明年庫存水位回復正常

矽力先前已公布首季財報,合併營收為34.34億元,季減26.9%、年減43%,毛利率降到44.5%,為近九季低點,營業淨損2.15億元,稅後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18億元,季減75.7%、年減86.1%,每股純益為0.57元。 由於業績下滑很多,又提列呆滯庫存損失,使得矽力第1季形成上市以來第一次單季的本業虧損。 4年後,陳立武請來半導體科班出身的黃慶擔任董事總經理,負責操盤投資半導體產業。

黃慶於2011年設立上海華芯創投基金,台積電與聯發科皆有投資,上海華芯在矽力來台上市時,投資持股9.44%,台積電及聯發科因此間接成了矽力的股東。 目前華威國際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280億元),投資超過百家企業,近半以IPO(首次公開募股)和M&A(併購)形式退出。 59歲的張景溢,是目前唯一在兩岸投資成功的台灣創投業者,竄起過程很傳奇。 生在台北市萬華區的他,由單親媽媽做生意拉拔長大,從台北工專五專部電機科畢業、當完兵後,考上中興大學夜間部企業管理系,半工半讀,一路讀到政治大學企管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