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計算器2023必看攻略!內含碳足跡計算器絕密資料

Posted by Ben on April 27, 2020

碳足跡計算器

藉由產品碳足跡的揭露可以協助企業了解產品整體生命週期排放資訊,並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找出排放熱點並進行改善,也能找出節能及降低成本之機會。 將供應鏈之碳排放衝擊納入企業營運策略中,以降低營運風險,提升企業形象與社會責任展現。 在消費端可以滿足客戶對於產品碳資訊的需求,滿足永續消費需求及建立產品定位、市場區隔。 碳標籤(CarbonLabel)是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是指產品從原料的取得,經過工廠生產製造後到配送銷售,讓消費者取得使用到最後廢棄物處理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 碳足跡計算器2023 去年,國產ERP軟體商鼎新發表了一款新的雲端碳總管平臺,推出兩大應用工具,其中一個是組織碳總管工具,可用於組織碳盤查的蒐集、計算及管理,另一個則是產品碳履歷,則能夠建構產品生產過程各階段的碳足跡資訊。 此外,該平臺還提供詳細指引,引導企業逐一完成盤查步驟,從邊界設定、排放源鑑別、活動數據蒐集,到最終產生盤查報告以及內外部查證,都能在平臺中完成。

另外《巴黎協定》第 6 條主要規範的是各締約國之間的「碳排放交易機制」,讓各國能透過買賣「碳權」來抵銷碳排,減輕自行減碳的成本壓力,因此第 6 條又常被稱為「碳市場」。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萬事達卡內部調查 ,「永續發展」已成為目前大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尤其在疫情後,全球有高達85%的民眾更願意挺身而出、採取行動。 除了吃的喝的,IPCC還建議對住宅做保溫絶緣處理,盡量使用火車和巴士,減少搭飛機,更多採用遠程連線視頻會議,減少商務旅行。 用戶還可以開設帳戶,加入類似的住戶群體分享自己的碳足跡概況和減排策略。 算:執行計算所有排放源於某年度間的實際排放量以及移除量,並且設立基準年作為比較依據(自己和自己過去比)。

碳足跡計算器: 標籤

BSI 針對我們資料收集方法符合 ISO 標準要求的程度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反饋,幫助我們確定需要進行更改的地方,才能計算出正確的碳足跡。 BSI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尤其是多年的ISO 14067審核經驗,讓我們倍感安心。 歷經多年的發展與討論,ISO於2018年正式公告制定ISO 14067:2018,取代技術規範 ISO/TS 14067:2013。 針對如何量化和報告產品碳足跡,明確制定相關要求與指引,並正式升級國際標準。 14067 的重要性有幾個,一個是企業盤查完一項產品的碳排放來源比例後,才有充分數據可以進行製程優化迭代,減少產品碳足跡,同時也意味著減少企業碳排放量,甚至是減少成本。

碳足跡計算器

普爾和奈梅切克分析了近40000個農場、1600種加工、包裝和零售活動的數據,由此得出各種食物、不同的加工生產方式和地理位置對環境的不同衝擊。 響應世界地球日,許多人藉著這個機會重新審視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周遭的環境。 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人員所作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發現,最直接影響氣候變化的行爲取決於個人社經背景與所居住的地方而大相徑庭。 未來聯盟將有兩大目標,第一,運用8家科技企業對供應鏈的影響力,帶領台灣供應鏈接軌國際。 為推動淨零排放,企業受到政府或客戶要求盤查其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需提出第三方查證聲明書,企業需先檢視和蒐集3個範疇的排放源和排放量。 永續減碳之路非一次賽事可以完成,為了永續全世界的未來,為了路跑人的戶外跑步之路,願意將路跑賽事申請碳足跡盤查值得我們持續支持,也希望陸續各賽事舉辦能接力推動實際的永續環保作為,讓我們能夠一直享受暢跑的可能。

碳足跡計算器: 企業人員流動率高

但近幾年,推動碳排放量盤查已有多年經驗的國外企業也逐漸體認,碳減量責任不應僅侷限在自家範圍,況且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大碳排放量,也不一定是製程階段,例如高耗電或耗油產品,往往是在被使用階段時的碳排放量最大。 因此,企業已開始思考計算碳足跡時納入供應端與產品輸出端,一起推動碳減量。 任何組織若想好好管理溫室氣體,便需要瞭解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排放查驗和排放交易。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說明,依循ISO 14067原則,產品碳足跡的查證計算需歷經3大階段、12個步驟。 企業通過ISO 14067標準驗證後,可依據規範與計算方法,評估食用油該項產品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用此作為溫室氣體排放量測與溝通標準值,以規劃合適的碳足跡減量措施。 根據歐洲環境署(EEA)的估算,一輛普通的汽油引擎車「一輩子」平均每英里排放392克二氧化碳當量,計算中包含了這輛車的生產、燃料的加工生產和廢氣排放。

碳足跡計算器

這意味高達9成企業無法釐清到底有多少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難以實踐淨零目標。 比起一般公眾,身為路跑在外的我們,更能體受到氣候的變樣,在每一次戶外練跑的同時,或者參加路跑賽事時,我們都有機會做出更棒的選擇,來實現永續生活: 1.練跑前,先攜帶自己的水壺,準備好足夠的飲水使用,減少一次性塑膠或紙杯的使用,減少投遞販賣機的機會。 2.前往跑步練習地點時,交通盡量以大眾運輸或者選擇步行、騎自行車、共享式運具,減少碳排可能。 3.團練跑步前,可以預先為練跑後準備減塑容器,方便跑後大夥一起飲食餐點時使用,練跑包包常備攜帶環保筷子、吸管、折疊矽膠餐盒等等。

碳足跡計算器: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和聯合國的使命

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議會主席岡薩雷斯(Roberto Kobeh Gonzalez)說,碳計算器有益於個人和組織,而且會隨著越來越多技術資訊和營運資訊的取得,而改良為更方便使用的工具。 碳足跡計算器 碳計算器僅使用公開取得的可靠資訊來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它考量了飛機機型、旅程資料、乘客人數以及貨運量。 王道銀行成為台灣、全亞太地區首家採用「碳足跡計算器」的銀行,所有王道銀行萬事達卡卡友,都可以在網銀、手機APP上查詢消費碳排放量,是在永續議題上,非常特別的金融創新;同時,也推出「王道銀行低碳生活卡」,首創碳排越少,獲得的現金回饋越多的新機制。

碳足跡計算器

在 裡核心的方法論是「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用來計算產品從原物料階段、生產、配送、使用到最後銷毀,整個週期裡對環境的衝擊。 ISO 和 系列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14067關注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環境衝擊與溫室氣體排放量,而不是關注「某公司」在某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一場路跑會造就許多跑步人的成就,但也同時容易造成許多碳排的產生。 而路跑賽事的碳足跡計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賽事的舉辦不像是單一產品的生命週期如此簡單,賽事中包含許多產品生命週期的總和,賽事前、中、後都有許多產品的產生與使用回收,盤查碳足跡的總和不簡單。 經過多年的發展,ISO組織於2018年月份發布了ISO 14067:2018產品碳足跡-溫室氣體量化的要求和指南取代了技術規範ISO / TS 14067:2013,同時ISO 14067:2018也升級為國際標準。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表示,氣候變遷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也不能倖免於外,政府已展現決心,計畫在2025年達成減碳20%、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渣打銀行也會以具體行動響應,為全球永續環境貢獻心力。

碳足跡計算器: 相關標準推薦

為協助產業因應國際淨零排放、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及綠色供應鏈減碳潮流衍生的減碳要求,考量國內中小製造業家數眾多,排碳來源以電力為主相對單純,以往較少掌握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形,爰開發適用中小製造業的碳盤查計算器,協助中小製造業跨出減碳第一步。 為了讓企業及早制訂減碳目標及碳盤查,金管會在今年3月3日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依照公司實收資本額,自2023年起分階段推動,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碳盤查、2029年前完成「查證」。 所謂的查證,即類似會計師簽證的概念,但目前國內僅有7家相關的查驗機構,政府應須著手輔導本土驗證機構,為國內碳盤查的龐大需求預做準備。 2050、2023這2年的數字,未來幾年將牽動企業生存力與人類的生活方式。

碳足跡計算器

究竟企業要如何做好碳盤查,釐清自身到底有多少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 追求淨零碳排的方式之一,就是使用再生能源作為電力來源,獲得綠電憑證,同時也能符合加入RE100龍頭企業對供應鏈的綠電要求。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製作一條牛仔褲需要3781公升的水,其中包括用於棉花生產、製造、運輸以及漂洗等用水 。

碳足跡計算器: 氣候變化:中國應對政策對全世界有何重要

這款指數涵蓋全球包含台灣市場99%以上的消費碳排放數據,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形容,擁有「接軌國際、深耕在地」的高規格標準。 碳足跡計算器2023 國家/ 城市碳足跡著重於整體國家的總物質與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並針對間接與直接、進口與出口所造成的碳排放量進行差異分析,以檢視國家層面的消費模式,納入永續消費作為減碳規劃之核心。 碳足跡計算器2023 個人碳足跡是針對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活動行為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排放量所加以估算的結果,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從過去研究發現,家戶之能源使用產生之碳足跡最高,其次為休閒娛樂。 商用ERP軟體商鼎新電腦在去年推出了雲端碳總管平臺,能夠結合鼎新ERP或其他第三方ERP資訊,協助企業進行組織碳排放盤查資料蒐集和計算,迅速生成碳盤查報告,今年鼎新更在該平臺中增加了產品碳足跡建置功能。

二氧化碳當量是一個計算單位,把各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 地球處於這樣的時代,地球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個人的日常似乎無不跟這些元素有著各種各樣的交集。 企業只需盤點廠內所使用的能源或設備,找出相對應的電費單、燃料單(如液化天然氣、燃料油、汽柴油、煤炭)等資料,分別鍵入計算器各欄位年度使用量,即可輕鬆估算自己每年的碳排量。 這項研究將每個家庭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包括交通、能源、食品、貨物、服務、水和廢物等等納入計算項目。

碳足跡計算器: 溫室氣體排放查證步驟

放眼國際,歐盟、日本等國研擬徵收碳關稅,新的國際貿易規則相應成形。 CF-PCR會依產品特性決定其有效期限,普遍來說,有效期限為3~5年。 在有效期限到期前,可收集任何利害相關者所提之評論,經檢討認為有修訂之必要,則依指引流程重新修訂。 若是未收到任何評論文件時,只要具備延長文件有效性之正當理由,則可展延有效期限。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上述關於本網站識別及著作權授權聲明,均受到著作權法之保護,未經授權同意,任何人不得為變更或移除之行。

就產品而言,在計算碳足跡時應包括:原料開採時期、產品製造時期、運送銷售時期、使用時期、及丟棄後處置與回收時期等全程生命週期的總排放量。 隨著各國陸續將淨零排放納入政策法規,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皆著手進行碳資訊揭露、推行產品碳足跡認證,試圖在綠色供應鏈中實踐並創造自己的附加價值,提升低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為確保資訊資產安全及資訊作業順利執行,依據「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規範」、「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要點」、「個人資料保護法及施行細則」等相關法令及業務需求目標,制訂以下資訊安全政策,以資各單位及全體人員遵循。

碳足跡計算器: 相關文章

檢視邊界:系統邊界(system boundary)規定何項單元過程為產品系統的一部份之一組基準,決定產品碳足跡評估應包括哪些單元過程。 一般產品的碳足跡評估為向消費者溝通,因此產品碳足跡的量化應包含生命週期的所有階段。 對於「企業對企業」之應用,部分碳足跡應至少代表搖籃到大門之排放,包含被要求揭露溫室氣體資訊的組織,其所擁有以及直到此組織之前的各階段、製程與資訊模組。

對於使用產品與服務之消費者,這項指引法規可提供機會,讓任何人在消費時能夠對所選擇之產品與服務之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有更多之瞭解,並有機會選擇對環境有利之產品。 碳足跡計算器 「碳足跡」為一項產品在其生命週期的過程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碳足跡計算器 本公司將這個「腳丫子」標籤標示車票背面,清楚揭露旅客搭乘高鐵,每人每公里將產生相當0.032公斤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較於其他交通運具碳足跡,約為小客車的1/3、公車及客運的1/2、國內空運的1/8,若以高鐵111年度載運之延人公里數(7,569 百萬延人公里)計算,則較小客車大幅減少628,209公噸的二氧化碳量,相當於1,615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本公司期望透過「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之揭露及標示,宣導旅客瞭解搭乘高鐵每人每公里與每趟旅程之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而提升旅客搭乘高鐵進行「減碳旅程」的「綠色消費」意識,並建立台灣高鐵的「綠色品牌」價值。 並藉由「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盤查過程與結果,確實掌握本公司高速鐵路運輸服務之產品碳足跡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據以致力於溫室氣體排放量管理及減量工作,達到企業永續經營、顧客充分滿意與減輕地球負擔的三贏策略。

碳足跡計算器: 溫室氣體標準 ISO 14060 系列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及綠色供應鏈潮流衍生的盤查與減碳要求,經濟部今(31)日在2050淨零排放網提供碳估算數位工具,協助中小企業透過簡易操作,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情形與來源,踏出減碳第一步。 倘若企業、組織有申請碳足跡標籤需求,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產品碳足跡必須透過政府規定的查驗機構,進行第三方產品碳足跡查驗。 目前符合的查驗機構如下,分別為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商英國標準協會太平洋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的隱私權宣告,適用於您在使用「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網站服務時,所涉及的個人資料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與本網站功能連結之各政府機關網站。 凡經由「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連結之網站,各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政策,「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當您連結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如需通過排放查證和盤查登錄要求,須依照 ISO 相關規範和環保署的作業指引。 BCG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美融表示,掌握範疇三的碳排是最大困難點,「 你可以把自己盤的很好,但是你盤不到上下游供應鏈, 」特別是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至8成。 包含企業在外部生產時所有的溫室排放,如員工通勤、商務出差、原物料開發、外包生產、生產廢棄物及產品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部分。

碳足跡計算器: 相關主題內容

從上至下:短途飛行、長途飛行、一人開車、公共汽車、四人乘坐私家車、國內火車、長途汽車和歐洲之星火車。 在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採用產品類別規則 (Product Category Rules,簡稱 PCR) 作為範疇界定的依據,較易使碳足跡數據達成形式上公平的比較。 是提供可信度的基本來源,有了這項盤查,管制機關、客戶、員工、股東、潛在投資人、環保團體、媒體,甚至是競爭對手,將確信組織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完整性及透明性。 為達成目標,企業在全球營運據點所使用的電力都必須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電、生質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企業可選擇投資再生能源,自發自用,或者購買再生能源憑證 (Renewable Electricity Certificates, RECs)、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協議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 等方法。

系統整合國際認可 LCA 產品生命週期碳排計算工具,應用單一平臺介面簡易操作,隨時可進行內部分析,後續每年組織盤查與產品盤查重新計算容易、認證快速。 透過建立組織盤查資料:組織基本資料、盤查邊界、 生產資訊等,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計算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輸出《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溫室氣體排放被分為三個範疇,即為範疇一、範疇二和範疇三,範疇是對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營運邊界進行分類,「範疇」將組織自身或其他相關組織 (如電力供應者或運輸公司) 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作如下分類。 環保署也於2014年起推動碳足跡減量標籤(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Label),或稱減碳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 。 申請減碳標籤之產品,其五年內碳足跡減量需達3%以上,並經審查通過後即可取得減碳標籤,讓消費者在購物時即考量減緩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可以優先選購獲取減碳標籤之產品(如下圖)。 為了讓大家從生活中的消費,就能知道創造多少碳排,萬事達卡(Mastercard)日前研發出了「碳足跡計算器」(Carbon Calculator)功能,計算出每一筆消費的碳排,消費者在銀行APP裡,直接可以看到量化數字,比起佛系減碳,感受更深刻。

碳足跡計算器: 生活民生

應對氣候變化無疑需要世界領導人在全球範圍內採取一致行動,但其實每個人每一天所作的每一件事情也都在留下「炭足跡」,從某種程度上對環境和氣候產生影響甚至傷害。 透過 ERP 介接或 BOM 表展開,落實供應鏈碳管理,整合產品價值鏈上下游廠商,ezGPM.NET 平臺與體系綠色調查完美結合成為綠色調查生態圈一站式服務。 關於企業實際的減碳作為,調查顯示,目前以熄燈節電為最常見的作法(66.7%),其次是採用環保文具或環保紙張(47.6%)。

  • 二氧化碳當量是一個計算單位,把各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
  • 例如,一位乘客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搭乘經濟艙前往華盛頓特區,兩地相距212英哩之遙,飛行過程大約產生0.08公噸二氧化碳──造成氣候變遷的最主要溫室氣體。
  • CF-PCR會依產品特性決定其有效期限,普遍來說,有效期限為3~5年。
  • 企業須掌握營運數據與排放係數兩個資料,一般來說,排放係數可透過公部門或BCG這類第三方機構取得。
  • 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其產品碳排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地使用產品,以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

前陣子我心血來潮,查了碳排放與碳補償的資料,原以為我的生活方式應該不會有太多排放,但試著計算之後發現結果遠超過原來想像。 14067 準則關心的是「產品」,產品可以是物品或者服務,在這項產品的出生到死亡之間,總共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當量,以及對環境造成了怎樣的衝擊。 而維度上也可以依照產品屬性大致分成 B2B 的「搖籃到大門」,或者 B2C 的「搖籃到墳墓」。 而另一點更實務地說,不只是歐盟 CBAM 會影響出口至歐盟地區的企業,其他如上游供應鏈廠商、下游客戶也會相互要求產品必須要有碳足跡標章。

為達到《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 C 內,全球致力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Net Zero Emission)。 而對產業而言的實際作法,若要宣示在 2050 年達到碳中和,可透過以下「企業碳中和路徑規劃」六大方式達成目標,實現產業氣候轉型。 在組織外部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包括委外製造、員工通勤或商務旅行、原物料開採及產品使用期間所發生的排放。 RE 100 是由氣候組織 (The Climate Group, TCG) 與碳揭露計畫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於 2014 年合作成立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行動。 加入的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 2050 年之前,逐步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時程規劃,宣示企業以實際行動回應氣候變遷對全球帶來的威脅。

碳足跡計算器: 服務碳足跡(案例)

於系統中提供引導式填寫與顧問服務,讓各單位可依照指示提供最適資料。 神碳計算機將碳盤查流程數位化,同時提供同一公司多廠區、多據點,或其子公司可協同作業,此外亦支援跨部門同一系統作業,以此可提升作業效率,並降低資訊落差與跨部門溝通之成本。 我們幫助 86,000 多家機構在高度競爭中取得優勢,客戶範圍涵蓋了全球 192 個國家,從頂尖品牌至極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 身為少數對標準有全盤了解的機構之一,我們不僅稽核您符合標準的程度,更制定標準從無到有,並在全球培訓標準團隊以獲得最佳績效。 新版標準的關鍵改變是,新版標準認為環境衝擊的項目有很多,不是只在碳足跡的議題上,以往其它議題的標準多自成一格,為強化對外溝通,新版技術標準更著重量化及與ISO 14001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結合。 碳足跡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CFV)是提供可信度的基本來源,有了這項盤查,管制機關、客戶、員工、股東、潛在投資人、環保團體、媒體,甚至是競爭對手,將確信組織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完整性及透明性。

碳足跡計算器: 減碳不再是有做就好,未來將決定企業生存力

BDA和BUPA的攝入份量標凖通常比餐館採用的和人們一般習慣的份量要少,因此用這個計算器算出來的碳足跡/環境衝擊程度很可能低於實際情況。 普爾在接受BBC採訪時更加直接,說我們把什麼東西吃進嘴裏,其實是重大環境問題背後的主要影響力,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生物多樣性下降。 根據普爾和奈梅切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從自己的飲食清單上刪掉肉類和乳製品,就可以把個人的碳腳印縮小三分之二,體現為節約用水、減少污染、減少森林砍伐等,尤其是用來生產你餐盤裏的食物的土地資源消耗可以減少75%。 用戶輸入個人的位置、家庭人數和收入,然後再花幾分鐘回答幾個基本生活方式的問題,以達到更精確的估計,既可以快速地算出個人的碳足跡。 然後,民衆還可將其結果與其他類似家庭作比較,進一步得到針對個人訴求設計的行動計劃。

碳足跡計算器: 環境衝擊如何計算?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即將登場,預期將聚焦於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具體行動,減碳排已是國際趨勢,企業也積極實現零碳轉型,為提升大眾對於永續及減碳議題關注,渣打與商業周刊合作進行「零碳未來」調查,針對數十家台灣企業的減碳轉型情形做探討。 渣打銀行發布「零碳未來調查」指出,57%台灣受訪企業尚未規劃減碳,近8成企業不知如何計算碳足跡;至於啟動減碳企業中,各有1/3還在尋求外部協助或處於盤點碳排放量階段,建議應投注更多資源,以加速減碳轉型。 碳足跡是指每個人、每個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以二氧化碳即CO2的影響為單位),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產品碳足跡研究應包括生命週期各階段,亦即包括原物料取得、設計、製造、運輸/配送、使用及生命終結,包括下列相關程序(但不限於)。 上述評估步驟指「產品系統整個生命週期的投入、產出及潛在環境衝擊之彙整與評估(產品系統)」,包含 實體產品 以及 服務系統。 許多企業藉由此種評估方法掌握其產品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排放行為,並設法找出製程改善與節能減碳的多重商機,以緩解未來碳關稅制度之潛在衝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