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寫詩15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21, 2022

小冰寫詩

不仅如此,人们还在小冰创作的上万首新诗中挑选出139首,为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据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介绍,小冰从去年开始写诗,以1920年以来近100年间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数万首诗歌为训练素材,对她进行100个小时近10000次训练后,小冰“掌握”了写诗的能力。 这种原创性的能力体现在,小冰所写的诗中,有50%以上的词语搭配、断句,从未出现在她学习过的诗歌中。 刘慈欣的《山》中,构想了一种发源于星球内部的机械文明,大胆构想了这个文明迥异于人类的科学发展史,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类似。 AI脱胎于人类,但最终成型的强人工智能,和人类相比,甚至都不同是碳基生命。

小冰寫詩

从诗歌呈现出来的感觉来看,它更多整合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新诗,也就是中国现代诗最初的形态,所以字里行间不难找到汪静之、冰心、李金发、徐志摩等当时一批著名诗人的习惯用语。 但正是这种过于明显的直接挪用暴露了它模拟的本质:它的每一行诗句都是通过搬运和改造别人的作品得来,它朦朦胧胧看似有情绪的表达,也只是这些诗人既有情感思想的机械叠加,所以小冰“学习”和“创造”的本质,其实就是将海量的中国现代诗成品纳入语言储备库,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来进行筛选和拼凑而已。 实际上,微软仅能从它产出的数万首诗歌中选出一百来首出版,就已经很能说明这些作品只是偶得,是小概率产物。

小冰寫詩: 俩小男孩在家模仿大人杀猪 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

他坦言在網上讀過的小冰創作都一般:「意象連結不夠緊密,也沒有充足的實驗性,碰撞不出生氣。」他說這個「程式」尚未寫好,裏面一些明亮的意象及句構風格在小冰閱讀的那個年代較為普遍。 有了創作題材,但如何讓小冰發揮還是一件大工程,過去不乏有人工智慧創作的消息,但基本上還是建立在人類輔助、設定框架下發揮,與人類純粹的創作不完全相符,不過,小冰可不一樣。 人工智能在圍棋比賽中多次打敗各國高手,已不是新鮮事;但人工智能已開始涉足文學創學,你又知道嗎? 2014年5月,微軟(亞洲)發布AI人工智能機器人第一代「微軟小冰」,並在WeChat(微信)平台上線,同時與小冰在線聊天的用戶超過百萬人。 小冰寫詩 時至今日,「微軟小冰」已發展至第四代,這位18歲的人工智能少女擔任過「天氣報道員」;唱過歌推出過MV;最近更練成「十秒成詩」的技能。

果不其然,微軟開發的”小冰”,就以天才美少女的姿態,不但在2017年出版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還能創作歌曲,唱作俱佳。 上個月由微軟聯合圖書出版商湛瀘文化出版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收錄了139首由AI小冰創作的詩。 小冰是2014年由微軟亞洲研究院推出的人工智能,最初是AI聊天機械人,後來亦曾做過天氣預報的主播。 這位小冰有「看圖創作」的本事,看到圖片就可以產生靈感及寫詩。 不過隨著小冰的創作力越來越上軌道,團隊也開始將作品給出版或文學界的人士看,他們認為以人工智慧來說算蠻驚艷的,最後微軟的市場部經理認為小冰的成果可以出本詩集給大眾看,於是這件事就這麼成了。

小冰寫詩: 机器人小冰写的诗到底怎么样?

其中關鍵問題之一,是如何使人工智慧能夠模擬人類,進行獨創性的內容生產,並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創作的水準。 而在微軟看來,人工智慧的創作想要真正具備實用性需要經曆三個階段:模仿(表象創作),創作(內涵創作),以及大規模生產。 目前小冰的學習對象鎖定1919~1966年期間詩人,未來,宋睿華表示,可能會讓小冰學習更多新的詞彙,讓小冰更貼近使用者,不希望小冰是高高在上的詩人,當初會選擇以現代詩為題,就是要與現代年輕人拉近距離。 團隊將100多篇小冰寫的詩作,投稿至各大紙本媒體,最終竟然獲得北京晨報、信報和長江詩歌三大媒體刊登,一開始出版社並不知道得獎的作品是出自於AI之手,直到需要得獎者的資料時,團隊才坦承投稿的作品是AI寫的,出版社得知後也都相當驚訝。 因此,「要怎麼從中取捨最難的!」鄭文峰表示,訓練模型的過程中很難量化,詩的流暢性和圖片相關性的比率,一開始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再由人工判斷下一次語意模型該如何修正。

小冰寫詩

真正能够反映出小冰写作本质的,反而是余下未能收录的海量残次品。 已呈现和未呈现的都告诉我们:小冰其实无法脱离自己的模拟对象来独立完成创造。 上文说了,弱人工智能,作诗的本质是通过数据库检索,再使用一些算法进行拼贴,由于意象的拼贴很多时候自然能构成意境,所以我认为可以写出一部分逻辑还算通顺,水准平均的作品,对于不懂诗的人,也能通过双盲实验。 但其实这并没有意义,和人类诗歌中水平凡庸者相比即使看不出差别,也和最优秀的、最复杂的那一批有着云泥之别。 尤其是文明发展到了如今,面对现代以来的诗歌,AI几乎更加无能为力。 题主对于现在的深度学习过于乐观,其实是因为前述的5。

小冰寫詩: DevDays Asia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晚間在節目上也忍不住斥責,這篇發文「我只能用4字評論」,還稱「國師」也有糊塗時。 李笛介紹說,小冰現在處在第二個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才能逐步進入能夠大規模生產創作性內容的階段。 比如小冰之前模仿人類唱歌就是處在第一階段,還不屬於創作,當小冰在唱一首歌的時候,可以隨時改變歌詞,這就涉及到內涵創作。 據了解,日本版小冰在東京電玩展上發布了首支單曲,其歌詞就是由小冰自己完成。 5 月 16 日,微軟在北京丹棱街 5 號召開了一個小型的媒體發布會,「微軟小冰之父」李笛在會上宣布,即將滿三歲的微軟小冰又多了一重身份——詩人。 以往,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N-gram 語言模型,從既有的詩集中,統計每兩個字連起來的詞彙機率,透過這個語言模型,自動判定每句話的詞彙是否常見。

小冰寫詩

上個月由人工智能「微軟小冰」創作的詩集《陽光失去了玻璃窗》正式出版,這位「師從」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小冰引發了極大討論。 為此我們與修讀生物化學出身的本地詩人阮文略(筆名熒惑)談談「AI寫詩」的可能性與意義。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AI挑战了人类的直觉领域,故而常常有「文学是抵御AI的最后一个阵地」的说法。 但是,AI写诗,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创作出来的所谓诗歌脱离审美根本没有意义,其意义依旧是纳入人类的审美评价体系之后才具有的,其最终目的是「乱真」而非「是真」,这只是一种低级的模仿。 上個月T客邦曾轉載一篇關於微軟人工智慧在中國出版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的報導,但其實背後團隊竟是來自台灣的實習生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合作,到底微軟的人工智慧「小冰」,是如何創作現代詩的呢?

小冰寫詩: 微軟小冰 16 歲出道,18 歲成為詩人,下一個目標是財經新聞評論員

也就是說,小冰在 6 月份的時候又會多上一個標籤——財經新聞評論員。 雖然小冰具備了看圖寫詩的能力,但是這種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卻很難評定好壞。 比如下圖中的作品,「笑臉」變成了「沉默的臉」,但是「美麗」兩個字卻是相得益彰(如果你不瞎的話),而「你是荷塘里的水」這一句則是見仁見智。

《飲冰室茶集》在台灣提倡「詩意復興運動」,以包裝作為文學創作空間,近年來,陸續邀約文壇上的著名作家,這次也邀請到詩人鴻鴻、徐珮芬、以及蔡仁偉分享生活中的詩意,提供了創作者多元化的發表園地,並帶動消費者一同賞詩、作詩,至今已累積發行120篇以上的詩文。 为了避免平淡,诗歌通常需要有意识地打破一些语法规则,用点不一样的词语搭配来凸显新意,所以这种天然的文体需求给人工智能在语言上的“试错”提供了容纳空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诗坛出现过下半身写作、第三条道路、非非主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主张,它们都让诗歌转为更加私人化、个性化、碎片化的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判断诗歌高下的传统标准。 加上网络社区为所有人开放,里面的创作者鱼龙混杂,诗歌水平也参差不齐,出现几首似是而非、不知所云的作品恐怕也不容易让人联想到作者是台机器。

小冰寫詩: 活動課程

那麼,給定了一個機器系統足夠的數據,它就能夠探尋到創作的自然法則嗎? 據李笛介紹,微軟選取了自 1920 年起的 519 位中國現代詩人的作品作為訓練數據,並在此基礎上訓練了 次。 清華大學也曾做過類似的計畫,給機器一個主題,然後它就能以此為題作出一首古詩過。 李笛介紹說,古詩詞通常有一定的規則,因此更加容易,現代詩則更加開放,因此是一項更難的挑戰。

其实,做诗机在人工智能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这几年之前,就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 小冰寫詩2023 记得差不多十多年前,我还在读现代文学研究生时,宿舍里几个同学便展开激烈的聊天,谈起那时能编写对联、写古诗的程序。 聊天的内容已不大记得,但显然已分作两派,一派认为做诗机大有可为,完全不逊于那些二三流的烂诗人,尤其在平仄格律的把握上称得上精准;另外一派则认为那不过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据微软称,小冰在作诗之前,曾“学习”过19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

小冰寫詩: 微軟小冰 16 歲出道,18 歲成為詩人,下一個目標是財經新聞評論員

《香港01》獲得為小冰出版《陽光失了玻璃窗》詩集的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小冰部分作品。 小冰寫詩2023 小冰寫詩2023 由於小冰學習了1919~1966年期間詩人的作品,像是徐志摩、戴望舒和林徽音等詩人,小冰的用詞帶有最初從古文轉白話文的特色,因此,宋睿華表示,小冰的詩有傳承文學的價值,可能這些詩人的作品大家沒有機會接觸,但是經過小冰消化後,用新的互動方式與大家交流,能讓更多能年輕人接觸到文學經典作品。 不過,「寫作這件事特別自由!」宋睿華指出,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判定什麼樣的詩屬於好詩,也很難判定語句是否通順、整首詩是否符合邏輯,她認為,這些都是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即使自然語言技術目前可以判定詞語搭配句子文法,是否正確,但是整首詩的4句話,是否符合邏輯,目前還是個難題。

  • 同時考慮到,(這)相當於人類的一種通感,因為當人看到這個圖片的時候會產生對文字的想像,所以我們試圖去用計算的方式模擬人的通感。
  • 題外話:不過小編問小冰現在有能力以倪匡小說的風格跟大眾說話嘛,團隊表示還有點難,不然以後若開發金庸小說的風格的話也太棒了吧!
  • 记得差不多十多年前,我还在读现代文学研究生时,宿舍里几个同学便展开激烈的聊天,谈起那时能编写对联、写古诗的程序。
  • 放眼全球高科技產業趨勢與脈動,生成式 AI、5G、物聯網,種種頂流技術的迭代,掀起撼動世界的大浪。

同样的事情,音乐界早就解决了、美术界也早就解决了,诗歌界为什么迟迟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因为他们的心中就如同这段话内容一样【什么古风圈虽然水平不高,但有一群包括我在内的死忠粉?就是因为它不是现在大多数流行音乐的流水化工业制造,古风音乐有的虽然粗糙,但大多歌者作者发自内心古意情怀】。 從積極的方面想,小冰寫詩的步驟和我們大量閱讀儲備書寫根柢,再因情景觸動而創作一樣,作者藉圖像、形象而凝聚成意象,也有如小冰”讀圖作詩”。 與其嫌棄她的無病呻吟,不如運用她隨機的造詞潛力,看她能為漢語組織出什麼別開生面的詞彙。 微軟小冰已經進化到第八代,參與新聞和綜藝節目,會和女機器人Sophia為主持爭風吃醋,世俗而逗趣。

小冰寫詩: DevDays Asia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消費中心/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節奏繁忙,時間被壓縮得所剩無幾,鮮少有時間靜坐下來閱讀一本書或詩集,為自己的心靈充飽電。 知名奶茶品牌《飲冰室茶集》在包裝上設計藝文館專欄,邀請現代詩人、作家進行新詩創作投稿,把文學帶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藉此激發民眾發揮創作才能,從寫景、寫情、寫感觸開始,今年《飲冰室茶集》同樣舉辦「五四為愛發聲」徵詩活動,並祭出最高10萬元獎金,讓大眾有機會細細品嚐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 「以詩歌和春光佐茶」《飲冰室茶集》創造獨特以詩為底蘊的茶飲,在學校的空堂或下課時間,學生們一定要拿著飲冰室茶集的烏龍奶茶、綠奶茶,聚集在走廊上邊喝邊聊天,順便品味專欄上每篇詩文的美好意境。

小冰寫詩

知道这次测试,我们便大可不必为不能辨析小冰与大师创作而大惊小怪。 诗歌,向来缺乏一套如同围棋那样黑白分明的评价标准,一般意义上的经典,来自文学史淘洗的文学正典,随着时代变迁与人们审美思想的变化,亦处在流动不居的变化当中。 小冰显然已通过了诗歌写作领域的“图灵测试”,她写的诗已与真人不大分辨出来。

小冰寫詩: 活動課程

過去電腦、人工智慧多須要人為控制,讓它們在既有的軌道上運算,但,寫詩這件事不一樣,由於現代詩是一個活的創作、也沒有像古代律詩、絕句有特定語法結構,所以團隊對小冰只有後端的回饋。 「微軟小冰」經過6000分鐘訓練,學習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作品,現在她只要從一幅圖像獲取靈感,就能寫詩。 她曾經使用27個化名,於不同平台發表自己作品,從沒有人懷疑作者並非人類。

小冰寫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 在今年1月份,诗人秦晓宇为了宣传终于能上院线播出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展开了24小时不间断的对谈式的“诗歌生存试验”。 其中,他与文化商人罗振宇关于诗歌何为的论争一时火花四溅。 质而言之,秦晓宇认为诗歌应该有自己美学上的门槛和社会价值的坚守,罗振宇却认为诗意随当代演变,当代诗歌某种程度上就是段子与广告,诗歌本身能赚钱才有价值。 换句话说,小冰的诗歌更像是“流行诗”而不是“现代诗”(和流行音乐做对比)。 2017年9月8日央视的《机智过人》节目把小冰“请”到现场,和几位年轻的诗人同台写诗,最后小冰通过了观众喜好度的“图灵测试”。

小冰寫詩: 机器人小冰写的诗到底怎么样?

甚至与此相反,小冰诗集应该成为诗歌的反面教材,它的出现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常识:虽然诗最大的结构特点是分行排列,但不是所有分行的文字,都能称诗。 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诗语模拟,还谈不上创造。 其实,在《机智过人》那一期节目里,“感染力”测试环节中,另外两位诗人的作品,就很好地完成了对诗歌的叙事性表达(我不太愿意称其为感染力)【见图】,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得在采用新的诗歌标准去完成诗作,以期达成和微软小冰的不同表达方式,当然,诗歌二太直白也就是了。 從技術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是從圖像和文字這兩個跨語義空間裡面去做深度學習的模型。 我們也會用到在不同語義空間裡面的循環神經網絡,多模型的迭代。

小冰自身也還在不斷的演進之中,到底什麼才是人工智慧創作的最終形態? 跟一般的寫稿機器人不同,小冰的用途並不是用於發布一些財報消息等即時新聞,而是專注於財經評論。 據了解,小冰已經與一家財經媒體合作,前期主要以短評為主,並將在 6 月份正式上線這一功能。

小冰寫詩: 俩小男孩在家模仿大人杀猪 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

小冰写的现代诗也是如此,她所模仿的对象,按照微软所说,是“建国前后519位抒情诗人”的作品,更多时候也是依靠图片作为激发源来进行创作,从这些学习源我们就可以看出,小冰完美的解决了类象化的抒情效果。 鄭文峰說,小冰至今已經歷超過兩百萬次網友的挑戰,每個人上傳照片都能立即得到一首小冰創作的新詩;洪小文則指出,AI雖然可以幫助人類做很多事,但光是AI是不夠的,還要加上人類智慧(HI),才能在微軟的軟硬體工具及平台上,充分發揮各種想像力。 阮文略提到,小冰的寫作速度在於「電腦有多快」以及「選詩的人能力有多大」。

1、汉语现代诗歌的写作范式在九十年代开始有个点开新科技树式的升级。 而国内这边是相对整齐的,大致可以认为是诗人们的共识了。 中国的古诗文用典,必须借助字词有意识的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而进入到现代的大量古风诗词,则通过字词以某种特定指向的无意识完成诗歌,这种写法(因为碎片化的缝缀,匮乏厚重的意义感)会严重干扰诗歌本身的历史叙事性,要撑起诗歌的叙事性,不得不借助于音乐、画面和其他手段。

不過,實際測試後發現,小冰的表現時起時伏,而且還會出現不通順的地方。 比如下面這首詩,圖片明明是藍天白雲,小冰識別出來的卻是「黑沉沉的天空」,而且聯想到的竟然是「世界是否要被科學的武器毀滅」,雖然這是一個很有哲思的問題,但是想想小冰的屬性,細思恐極。 小冰寫詩 小冰寫詩2023 宋睿華表示,當時團隊堅持,小冰的詩不能經過任何人工的修改,即使有一些小瑕疵,都不要修改,為的就是要呈現出最原始的樣子,雖然小冰寫的詩比不上專業詩人,但是他們希望保有小冰的風格,將最真實的樣子呈現給大家。 在一次與產品組的討論後,團隊轉而讓小冰自動寫新詩,甚至還加入圖片的想法,要用圖片激發更多創意,當系統輸入一張圖片時,便能自動產生與圖片主題相關的新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