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所稅試算11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August 21, 2021

綜所稅試算

列舉扣除額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等,都需要提供證明文件才能順利扣抵。 要計算出您的應納稅額,須套用「步驟 :綜合所得稅淨額」和「步驟 :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公式,而此說明也帶您一步步去瞭解公式中的每個項目「步驟  ~ 步驟 」。 若免稅額與扣除額加總小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就會有基本生活費差額。 反之,免稅額與扣除額加總大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就不會有基本生活費差額的產生。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846,000,因此以雙薪無小孩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846,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423,000,因此以單身族而言,年收入在423,000元以上,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也就是說,有薪資收入的人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但如果申報的薪資所得沒有超過20萬元,那麼只可以扣除申報的薪資所得額。 例如某人108年度薪資所得有5萬元,他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就只能扣5萬元,而不是20萬元。 以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為例,根據國稅局的定義,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各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者,每人每年可以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08年度為20萬元)。 綜所稅試算 最後,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基本生活費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需要參考政府規定的公式,才能確定是否能扣除以及扣除多少。

綜所稅試算: 服務園地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綜所稅試算

基本生活費對有家庭的人較為有利,尤其是單薪或雙薪家庭、未婚、家中有身障成員、學齡前或大專子女的家庭。 想了解基本生活費可以參考【2023 繳稅三大重點: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 A:綜合所得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和申報受扶養的親屬,全年所取得以上各類所得的合計,就是綜合所得總額。 目前公告 2023 年(繳111年的稅)若因其它因素而調整報稅時間,請依國稅局公告為主。

綜所稅試算: 特別扣除額

若你的基本生活費差額非負值,那麼就要將綜合所得總額,依序扣除免稅額、一航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得出「綜合所得稅淨額」後,就能套用下方的級距試算。 若國稅局的資料提供正確,就可以看你是繳稅、退稅又或是不用繳不用退,來完成後續的流程。 否則,若不適用稅務試算服務,就需要自行整理所得資料、填寫申報單等。

  • 各項免稅額及扣除額的規定以及不同額度上限,看得有點眼花撩亂,沒關係!
  •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846,000,因此以雙薪無小孩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846,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 接著再扣除免稅額,每人為 TWD92,000,接下來可以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進行扣除。
  • 反之,免稅額與扣除額加總大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就不會有基本生活費差額的產生。
  •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1,058,000,因此以雙薪扶養一位未滿5歲兒童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1,058,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A:報稅可以透過人工申報及線上申報,人工申報需要攜帶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個人身份證件、薪資扣繳憑單、所得收入憑單、列舉扣除額證明文件等個人文件,至國稅局或稅徵機關窗口進行申報。 線上報稅則是使用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以個人證件驗證,進行報稅。 先將各項所得(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扣除薪資標準扣除額(一般上班族)或必要費用(表演工作者、自由工作者),便可得出「綜合所得總額」。 接著再扣除免稅額,每人為 TWD92,000,接下來可以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進行扣除。 如果符合特殊規定,例如身心障礙或有學齡幼兒在家等,還可以再減掉特別扣除額。 對於第一次報稅的人來說,報稅「級距」是決定所得稅繳納多寡的重要關鍵。

綜所稅試算: 綜合所得稅網路申報或稅額試算回復結果

要算出實際的納稅金額,我們需要先計算出「綜合淨所得」,再套用「稅率級距」,才會真正算出實際的納稅金。 只要釐清以下重點並跟著Money101的腳步,你也能輕鬆算出要繳多少稅金。 為了民眾報稅便利,國稅局提供稅額試算服務,先幫民眾算好今年繳稅應繳金額。 國稅局會於每年4月25日前主動寄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給符合條件的納稅義務人。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1,058,000,因此以雙薪扶養一位未滿5歲兒童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1,058,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所謂所得淨額是指所得總額扣掉標準扣免稅額、標準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特別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差額後的金額。

綜所稅試算

A:目前繳稅方式有五種,分別是:現金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轉帳繳稅、行動支繳稅,許多信用卡或是行動支付都會推出繳稅相關優惠,可以多利用適合自己的信用卡節省下更多的稅金。 各項免稅額及扣除額的規定以及不同額度上限,看得有點眼花撩亂,沒關係! 綜所稅試算2023 股感也貼心的幫你整理好了免稅額及扣除額的的整理表,讓你不管坐著看、躺著看還是截圖下來看都可以一目瞭然自己可以扣除多少金額。 綜合所得稅簡稱所得稅、綜所稅,根據國稅局的定義,綜合所得稅是國家對境內個人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的綜合所得淨額課稅。 綜所稅試算2023 免稅額就是一個人可以不用繳稅的額度,每個人都有免稅額度,一般人的免稅額為9.2萬元,而70歲以上的人,免稅額則為13.8萬元。

綜所稅試算: 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 一般扣除額(標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若為負值,則不須納入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計算)」

A:通常是在每年五月進行綜合所得稅的申報作業,若未在期限內進行申報及繳納綜合所得稅,可能會遭罰款及加徵滯納金。 扣除額又分為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而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這是2擇1填報,不可同時併用。 一般標準扣除額就是不須出具證明,不論所得高低,都只能按固定金額扣除。 💡股感小教室:依據所得稅法規定,需要課徵綜合所得稅的所得可分為十大類,分別是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由於每個人的所得高低不同,所以會適用不同的稅率,政府針對不同的所得區間,來制定不同的稅率,以下就是 2023 年繳稅時所適用的課稅級距表。

綜所稅試算

若你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就必須在每年5月1日起到5月31日(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止,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編按:通常單身者及適用特別扣除額項目較多的納稅人,在免稅額與扣除額的加總通常都會大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因此比較不會用到基本生活費差額部分。 綜所稅試算2023 也就是說,在計算出所得總額後,比較免稅額加總扣除額和基本生活費兩者的大小,將所得總額扣除較大的一方,即可得出綜合所得淨額。 若您選擇一般列舉扣除額,你就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綜所稅試算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扣除、你總共可以免稅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