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October 11, 2020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這次透過健康存摺與「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進行介接,讓民眾在查看PCR檢測結果的同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立即自主回報,簡化作業流程。 特別是健康存摺可授權眷屬管理,除了可藉此瞭解家中長輩及小孩的各項健康資訊外,萬一家中的長輩或小孩確診,民眾也可利用這個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疫調資料。 由於疫調需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為了降低醫療成本,疾管屬在5/1推出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目的就是希望確診的個案可以自行回報,以利相關單位掌握疫情狀況。 當民眾有疑似COVID-19的症狀時,會前往醫院或採檢站進行採檢,在採檢的同時,醫院或採檢站會留下民眾的手機號碼,如果最終PCR採檢的結果為「陽性」,就會透過簡訊發送「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的網址讓民眾填寫。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今(30)日與政務委員唐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共同召開「數位證明系統新增確診者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記者會。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大家去做PCR的時候,填寫相關資料電話一定要填寫正確來。」陳時中於下午疫情記者會重申電話填寫正確的重要性,採檢站報到處也要進行核對,拜託採檢站人員花一點時間,而當工作人員核對時,採檢者也要有耐心把電話講對,只要把這事情做好,後面就會很順暢。 填寫自主回報系統的第三步,是確認自己是否懷孕、是否有接受血液透析,以及是否是年齡大於 65 歲(含)的獨居者。 指揮中心提醒,鑒於全球COVID-19疫情仍持續發展中,疫情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持續調整相關科技防疫措施,呼籲全民於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努力。 最後填寫完成疫調單,內容包含手機號碼、居住地址、職業身分、公司或學校,若確診者年紀比較小,也有法定代理人的欄位可以填寫,以利指揮中心聯繫、追蹤。 詳細閱讀並同意個資相關的法源規範後,系統會顯示一些確診的相關症狀,若有符合的話請聯繫當地的衛生局人員。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確診個案通報教學2、PCR 陽性會收到簡訊與網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202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一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指揮中心指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民眾如果不小心誤填或勾選錯誤,可以在24小時內至原網址編輯、填入正確資料送出,即可完成修改。 此外,5月17日前「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是採一次性連結,填寫完資料送出後就無法修改,部分民眾發現漏填或填錯,便要求衛生所協助修改或增加接觸者,甚至有民眾拿著10個不同地址的家人健保卡要求衛生所協助追加新增同住家人為接觸者,形成困擾。 另外即便收到電子居隔單,但居隔單上顯示的居隔日期錯誤比例非常高,例如有民眾前後收到五份隔離通知單,五份的日期都不一樣;還有同一家人填寫的的最後接觸日一樣,但每個人收到的居隔單隔離日期都不一樣,導致民眾紛紛湧向各地衛生所要求重新補發,民眾抱怨、第一線人員忙翻天。

指揮中心昨(16)日與地方就「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進行意見交流,綜合意見進行後續系統優化,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開放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 為減少地方衛生單位人力負擔,「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為增進整體效能持續檢討改進,已新增功能,可自動開立居家照護對象電子版通知書。 健保署宣布,4月30日以後PCR檢測結果為陽性民眾,也可直接在健康存摺內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相關的自主疫調資料並回傳系統,更為方便。 指揮中心說明,「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更新新的查詢頁面,提供地方政府可針對需特殊照護的高風險對象,如懷孕、洗腎、高齡獨居者匯出清單,以利優先評估收治情形。 鑒於全球疫情仍持續發展中,應疫情發展持續調整相關科技防疫措施,呼籲全民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指揮中心從5/1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但是不到三天,就已經有不少人抱怨,系統根本無法填寫,其中一名台北黃小姐收到簡訊,點開網址卻說他已經填過了,指揮中心回應,因為是一次性網址,可能沒有填完就離開,可以跟1922反映,但民眾無奈,電話打了半天都不通。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針對本土確診案例再創新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台灣從 4 月開始的感染案例都是 Omicron,只有初期的時候有零星的 BA.1,後來至今都是以 BA.2 為主,而且目前並未發現國際更新的 BA.4、BA.5。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國的疫情模式較接近紐西蘭,目前疫情也微幅升溫;而日本新1波疫情上升幅度不若前1波,與台灣的狀況不同。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莊人祥強調,填表後一定要確認資料是否正確,以便發送隔離通知書,如需要修改,可在初次填的24小時內,到原連結做編輯,但編輯1次或超過時間,便不可再用同連結或找衛生單位來修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再度說明「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規定,強調填報上傳後24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1次。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85,35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5,310例本土個案,隨著確診人數增多,衛福部醫福執行長,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再次重申,請PCR採檢民眾,務必確認手機號碼有無填寫錯誤,以及填寫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時確認資料的正確性。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首日回報一半 這步驟最重要

前往方式可以是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或請同住家人協助載送,如果有前往困難,可聯繫 1922 或當地衛生局,將有專人安排防疫計程車,切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如果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結果為陽性,請先將快篩密封後妥善保存,留意防疫措施後前往社區篩檢站或醫院進行 PCR 篩檢,並將快篩試劑交給院所人員。 A:如果收到簡訊不填寫,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第2項,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1項第3款,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如萬一真有需要修改,於初次填報24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1次,但編輯1次後、或超過初次填報24小時後,就無法再以至原連結或由衛生單位編輯方式修改,請民衆注意以上填報原則,以免造成延遲發送。 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疫情,即時蒐集確診民眾與其密切接觸者資訊,簡化地方衛生局疫調作業流程,今天邀集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共同溝通及交流意見,期使透過地方政府操作系統實務經驗,提供優化資訊系統建議,解決公衛端量能嚴重不足現況。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確診人數天天破萬,各地均有出現居隔單發送延遲的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再次呼籲採檢PCR民眾「電話務必填寫正確」,以免影響通報時間,請各單位與民眾「花個10秒把事情做好」,也向篩檢站喊話要確認號碼正確無誤,避免陽性卻收不到通知的狀況一再發生。 由於近日確診者案例暴增,在 PCR 結果為陽性後,衛生單位將會儘速寄送自主回報防疫系統的簡訊與網址,在收到簡訊與網址前請待在家中進行隔離,收到簡訊後請依頁面指示填寫相關資訊。 疫情指揮中心在 4/25 宣布「居家隔離 3+4」的匡列政策後,為維持醫療量能與加快匡列速度,也在 4/30 宣佈讓確診者個案填報自主回報疫調資訊。 本篇文章將幫大家整理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相關資訊,包含確診者個案通報步驟、填寫自主回報系統步驟、資料填錯怎麼辦?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居家隔離0+7新制,確診同住者打滿3劑免隔離!確診者2通報方式一次看懂(5/16更新)

2.確診者將接觸者資料填寫錯誤→接觸者的資料填寫錯誤或不完整也會導致系統無法觸發、接觸者收不到居隔單。 自5月16日起中央已開放確診者填寫自主回報系統時,可在24小時內可以修改一次,後續就無法修改,如果接觸者資料填錯需更正,請撥打1922或當地衛生所協助更正接觸者資料。 1.確診者未填寫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中接觸者之資料→務必確定確診者已成功通報密切接觸者資料,可致電當地區公所關懷中心或衛生所確認。 最後則是填寫確診個案線上疫調單,莊人祥說,疫調單大致有4個大題必須填寫,首先會要求確診者填寫個人資料,包含手機號碼、居住地址、職業或身分別、服務學校或公司、法定代理人等,後續會請確診者填寫最早出現症狀日期或檢驗陽性日期、密切接觸者、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懷孕等,並顯示一些衛教資訊等。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相較原疫調流程,此次啟動的自主回報系統將縮短接觸者資料的蒐集時效,並提供發送處置指導訊息給公司或學校聯繫窗口功能。 未來該系統第二階段將開發自動開立居家照護通知書與同住者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等功能,另為提供確診民眾更多元管道,將提供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等其他可能方式,以利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資訊。 指揮中心呼籲,鑒於全球COVID-19疫情仍持續發展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持續調整相關科技防疫措施,也請全民於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努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疫調用戶補填同住親友及下載居隔證明

對於推動各項鬆綁配套,遭質疑是為了保險業者解套,陳時中強調,「保險歸保險,防疫歸防疫」,防疫政策也受到保單的干擾,增加了很多行政負擔,不過指揮中心沒有把保險公司的立場放在防疫政策裡面。 對此,陳時中表示,調整分類的時機還沒到,會一步一步往前走,「0+7」也是其中一個步驟,法律等各方面的條件很多,現在時機還沒到。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第2項,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相關人員對於前項之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違者可依同法第 67條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莊人祥表示,簡訊內容最後會有以BBS開頭的網址,透過簡訊連結之後就可以進到系統填報資料,民眾進系統之後會要求填寫身分證或居留證後6碼驗證,送出驗證後會把個人資料用隱碼方式呈現,請民眾務必比對。 5月17日更新指揮中心指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開放「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 填寫完畢後,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會顯示衛教相關的資訊,請確實讀完,並且民眾也可以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上傳自己的隨機ID,這樣曾經與你有接觸過的人也會收到通知。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民眾黨二百元的世界觀

指揮中心續指,應注意的是,24小時之內只能編輯一次,編輯完成送出後,將無法再度修改,因此編輯時請務必確認資料完全正確再送出。 確診民眾可透過「手機簡訊」或「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多元管道,點選專屬網址進入系統,自行填報確診者及同住者相關資料。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2023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2023 莊副署長進一步指出,「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屬於行政處分書,對相關資料填報有嚴格規定,而部分民眾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報的資料不完整,例如手機號碼或住址格式有誤,導致系統無法順利開立隔離通知書。 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上週已責成唐鳳政務委員與指揮中心合作,針對5月1日起確診,於3日內未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的民眾,能利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申請補發,以降低第一線行政人員的負擔。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止,健保快易通APP已有多達1,788萬人次下載,且健康存摺目前已超過860萬民眾登入使用,在防疫期間,它是民眾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包括提供民眾查閱COVID-19篩檢結果、疫苗施打紀錄、快篩購買紀錄,成功扮演科技防疫的角色。

  • STEP 1:接觸者登入本人「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頁面→點選「申請COVID-19數位證明(含接觸者隔離證明)」。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 此外,系統也會引導確診者匡列身邊的密切接觸者(如發病前兩日所接觸之人),包含同住家人、同事、同學等。
  • 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疫情,即時蒐集確診民眾與其密切接觸者資訊,簡化地方衛生局疫調作業流程,今天邀集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共同溝通及交流意見,期使透過地方政府操作系統實務經驗,提供優化資訊系統建議,解決公衛端量能嚴重不足現況。
  • 對於推動各項鬆綁配套,遭質疑是為了保險業者解套,陳時中強調,「保險歸保險,防疫歸防疫」,防疫政策也受到保單的干擾,增加了很多行政負擔,不過指揮中心沒有把保險公司的立場放在防疫政策裡面。
  • 確診者「密切接觸者」本人才能拿到紙本或電子的「居家隔離通知書(居隔單)」(下圖左),即你是接觸確診者被匡列的對象,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第1項規定,執行居家隔離3+4方案(居家隔離3天)的民眾,才會有居隔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個案同住家人防疫新制,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0+7」天,進行7天自主防疫;至於未完整接種3劑者,居家隔離則維持「3+4」天,上述兩制度自主防疫期間,外出需有2天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請大家盡量填正確、盡量精簡,「有些明明不是同住者還填了一大串」,除非真的覺得有親密關係,否則請列同住親友即可。 他也提到有一種例外情況,雖然住在同一個門牌,但可能上班時間錯開,沒有接觸、也沒有一起吃飯,這種情況就不用填寫。 有四大問題要填寫,一是確診個人資料(手機號碼、居住地址、工作就學資訊等);再來需要填寫最早出現症狀的日期或是檢驗陽性的日期;密切接觸者有哪些人。 最後,系統會詢問民眾身體狀況,確認是否為「孕婦、接受血液透析或65歲以上獨居長者」等高風險族群。 目前開放民眾至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平臺申請或下載的數位接觸者隔離證明,是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發行機構,和目前地方政府開立的隔離通知書資訊相同,可作為隔離理賠的證明文件。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系統操作說明及常見問答集【衛生單位版】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系統優化後,近日各縣市居隔通知書之開立數量均有明顯成長,惟各縣市開單情形仍有差異,經查民眾採檢時填寫之手機號碼有誤為主要原因,並非中央系統不穩定所致,指揮中心特此澄清。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2023 A: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5/1上路的新政策,主要是為了減少過去疫調花費的資源,並掌握確診者相關資料的疫調系統。 最近的疫情不斷升溫,變種的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導致全台的全診人數不斷飆高,身邊可能有朋友、家人、同事確診了。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最後,指揮中心再次說明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的修改規定,強調填報上船後24小時可點原本連結,做編輯,但次數僅限1次,且超過24小時就不能再改了。 原來中央自主回報系統,衛生所沒辦法即時收到,工作人員透露,自從4月疫情再起後,加班就成常態,所內人員週末也要上班,主要人力都是要幫民眾從後台申請居隔單,都要人工一筆一筆Key。 2.內容:您為COVID-19確診個案請前往自主回報系統網站,並核對個人資料後,主動回報密切接觸者的資料,並通知您工作或就學聯絡窗口。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居隔單上的隔離天數,原先密切接觸者是以簡訊發送日為計算日,但目前全國都已改為「最後接觸確診者日期」作為第0天,隔日開始計算隔居家隔離起始日。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教學:總結

請注意:由於自主回報防疫系統網址在送出資料後,僅能在 24 小時透由原網址重新編輯 1 次,因此在送出資料前須再三核對確認。 如果是確診者個案,仍須隔離 10 天並進行 7 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如果是密切接觸者,則適用「居家隔離 3+4」政策。 確診者個案填寫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的第四步,是填寫手機、居住地址、職業與在學或工作地址。 如果確診者是未成年或無法填寫疫調資訊,需再填寫「訊息代收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聯絡資訊。 後續會請民眾勾選是否具有孕婦、65歲以上或者是接受血液透析等身分,衛生局會透過這些資訊來評估是否需要送醫或到集中檢疫所,也會告知確診者如何匡列自己身邊的密切接觸者等,包含同住家人、同事等。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昨天更新新的查詢頁面,提供地方政府轄區可針對需特殊照護的高風險對象,如懷孕、洗腎、高齡獨居者匯出清單,以利優先評估收治情形。

  • 指揮中心當晚發布新聞稿宣布,接種3劑得免居隔新制填寫功能上線,以及說明國高中生是否適用新制規劃。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致無法收到相關電子版通知書,為減輕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負擔,系統增加批次維護作業功能,開放確診民眾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一次,以協助衛生單位掌握正確民眾資訊。
  • 完成上述問題填寫後送出,代表完成疫調,系統會提醒居家隔離相關的守則,接下來應確實在家居隔或是自主防疫。
  • 指揮中心公告,5月25日起,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可直接到數位證明平台線上申請「電子檔接觸者隔離證明」。
  • 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明天正式上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填報流程,也呼籲民眾採檢時務必留下手機號碼,以利疾管署發送簡訊。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自5月中旬起修改功能,開放24小時內可修正一次的機會,但考量民眾有配合疫調、提供正確資料義務,有些項目是無法修正,如接觸者人數不可縮減、接觸日也不能修改。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同住家人時,如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選項,則將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如確診者同住家人已接種追加劑,但仍欲採居家隔離3+4天,請勿勾選該欄位。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同住家人時,如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選項,則將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如確診者同住家人已接種追加劑,但仍欲採居家隔離3+4天,請勿勾選「自主防疫」欄位。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封存作業說明

👉對象一為「打滿3劑疫苗」:實施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0+7」,意思是免居家隔離,直接實施7天的自主防疫(指揮中心補充,若同住家人符合打滿3劑情況,確診者也可在「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上選擇維持舊制居家隔離3+4,後續仍可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 完成上述問題填寫後送出,代表完成疫調,系統會提醒居家隔離相關的守則,接下來應確實在家居隔或是自主防疫。 據了解,目前接觸者居隔單需要先由確診者透過中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正確填寫同住家人接觸者資料,系統才會把資料分別匯入「法定傳染病系統」(法傳系統)及「Trace」系統,自動觸發「確診者居隔單」及「接觸者居隔單」給民眾。 由於自主回報防疫系統送出後,24 小時內僅能透由原連結編輯 1 次,若需再次修改就需聯繫衛生單位,因此在送出資料前須再三核對確認,有任何問題可致電 1922 或當地衛生局。 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指揮中心設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要求確診者應主動回報衛生單位密切接觸者資訊,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系統將於明天正式上路,同時公布填報流程。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如果已在居家隔離 3+4 期間發現快篩陽性,須先聯繫 1922 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 與當地衛生局,請專員先解除電子圍籬,並可參考上方常見問題「快篩陽性怎麼辦」的步驟,前往醫療院所進行 PCR 篩檢。 確認「個人資料搜集告知事項」條文後,可點選「已詳閱且同意搜集資料」,下一頁就會請民眾填寫目前身體有無相關症狀,照實填寫即可。 如果是確診者,進入網址後需要先輸入「身分證號碼」以及「居留證」後六碼,並且確認系統顯示的資料是否與本人相符。 莊人祥指出,簡訊內容最後會有以BBS開頭的網址,民眾透過該連結進入填報系統,流程大約可分為四大步驟。 5/8日起調整確診者密切者匡列對象以「同住親友」為原則,並取消電子圍籬,但確診個案隔離、居家照護、居家檢疫期間仍維持電子圍籬措施。 與確診者最後一次的接觸日不算,次日是第1天,前3天採1人1室居家隔離;後4天自主防疫,快篩陰性才可出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