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車品牌12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January 17, 2020

油電車品牌

Stealth 16 Mecedes-AMG Motorsport提供最完整的I/O連接埠,包括多功能的USB Type-A, USB Type-C, microSD, HDMI™ 以及Thunderbolt™ 4,不論是滑鼠、擴充基座或其他各種類型的外接配備都能輕鬆連接,即便大量的照片編修、影音剪輯也能極度流暢,帶來最大的使用靈活性。 AMG獨有的菱形花紋巧妙地融合在聯名設計中,呈現Mercedes-Benz低調奢華氛圍,也完美演繹兩大國際品牌的跨界合作。 "One Man, One Engine"是Mercedes-AMG的核心精神,堅持每一具AMG 油電車品牌2023 引擎都是由同一位資深技師以細緻手工製作組裝。 配備方面,則有 Smart Keyless 免鑰匙感應系統、無線 Apple CarPlay、倒車顯影系統、盲點偵測系統(BSM)、後車警示功能 RCTA 及 6 氣囊。

油電車品牌

車商指出,油電車儘管成本較一般燃油引擎車高,但經過多年推廣,加上政府針對百萬元內的油電車提供貨物稅減半的優惠,近兩年國人接受度大幅提升,加上業者針對動力電池祭出八年以上的延長保固條件,提升民眾購買信心。 全球插電式油電休旅品牌累積銷量第1的Mitsubishi(三菱)Outlander PHEV,即日推出動力升級版,以149.6萬在台上市,採車電分離專案則為119.6萬起,並可搭配3年後60%保證買回購車方案,提供多元購車選擇。 因應越來越嚴苛的各國環保法規,節能省碳的電氣化動力已成為全球車廠的發展趨勢重點,儘管民眾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受到居高不下的車價、充電不夠方便,以及里程焦慮等因素影響,讓「油電車」仍是電氣化汽車的主流,成為開車民眾節省荷包的實惠選擇。 在這 8 款車中最貴的,不過它擁有寬敞的後行李箱空間、寬敞的乘坐空間,不過從電動馬達轉換到汽油引擎的過程過於突兀,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

油電車品牌: 台灣馬自達展開新車攻勢!豪華休旅 CX-60、小改款 Mazda2 將成主角

有人買車是為了代步,等到了結婚有家庭後,可能又需要空間比較大的車款,因此買車時除了符合需求與喜好,聰明的人還會考慮「是否保值」,等開了幾年後想要換車,定期保養車況佳,也很容易在二手市場也能賣個好價錢脫手,選擇售後服務好大廠牌,銷量佳的車款肯定不會錯。 為插電式油電車,7 人座 MPV 的他,提供最寬敞的乘坐空間,在插電式油電動力加持下,有超過 50 公里純電續航力。 就像Mercedes-AMG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帶來無與倫比的巔峰性能,Stealth 16 Mercedes-AMG Motorsport搭載擁有14核心的最新第13代 Intel® Core™處理器,為高階多工處理專案與重度負載遊戲提供最極致的效能表現。

另外也有同集團共享資源開發出來的雙生車款,例如KIA EV6及Hyundai IONIQ 5。 去年已經在台灣曝光多次的KIA EV6,是品牌首款採用E-GMP底盤平台發展的電動車款,相較於其他從燃油車平台更動成為電動車的車款,不論在安全、車室空間、操駕、行駛里程,都提供更優越的整體表現,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導入。 買車除了外觀、價格、性能等相關要件符合需求,不可忽視的還有車輛的安全與廣角視野是否有做足,除了安全氣囊、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等標配外,現在許多新款油電車也會搭配主、被動式安全配備以及科技輔助,另像Honda提供BSI盲點監視系統,讓駕駛視野更廣角,在轉彎或換車道時,能透過右側後照鏡鏡頭,顯示盲點,減少意外發生。 油電車的好處,除了省油以外,還有安靜且平穩的瞬間加速,踩下油門時,不像燃油車會幾秒停頓與震動,油電車動力不延遲,行駛時大都是由電動馬達推進,汽油引擎則負責充電,但在上斜坡或加速時,引擎也能提供動力,讓油電車的加速度表現也能有跑車等級快感,因此油電車的綜效扭力、馬力也成眾多網友挑選重點,讓許多網友大讚「開過就回不去」。

油電車品牌: YARiS CROSS、MG ZS接力報到 台灣市場休旅銷售排行是否會變化?

但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不論是電池技術或是充電基礎建設等都還不夠成熟,TOYOTA也靈活地將開發的觸角擴張至油電混合動力車(HEV)、插電式油電車(PHEV)及氫燃料電池動力(FCEV)等多元發展的電動化策略。 作為同集團的雙生車款,Hyundai IONIQ 5雖然少了EV6銳利前衛的設計感,但IONIQ 5仍有著藏不住的未來感受,乾淨俐落的線條營造特有的幾何稜角造型,搭配優化空氣力學的大尺碼鋁圈及隱藏式車門把手,大大降低了車輛的風阻係數。 其中,有兩個品牌合作開發的兄弟車款,例如TOYOTA GR 86及SUBARU BRZ。

油電車品牌

最近在疫情影響下,多數民眾都無法出國只能留在台灣,省下出國的花費,剛好可以買一台車來進行國內旅遊,以下特別推薦今年即將上的人氣車款,提供消費者做參考。 依照藍寶堅尼去年公布的Direzione Cor Tauri計畫,品牌將在2024年達成全面電動化,目前已推出Revuelto,後續還有插電式油電的Urus、Huracan後繼車款。 從藍寶堅尼公布的預告中,可看到該電動原型車具有傾斜的前擋風玻璃、流線車頂線條,而且乍看下車室也相對寬敞,並且具有充滿肌肉線條的鈑線,很可能是電動轎跑、或電動跨界車型。 藍寶堅尼原廠表示該車是「全新且令人興奮的」、「具有卓越的性能」,該原型車可作為品牌首款電動車的預覽,並在2030年前上市,其他內容則保密到家。 ▲Mitsubishi中華三菱也針對Outlander PHEV電池提供交車日起8年或16公里保固,若在保固期內電池容量低於70%時提供免費維修或更新。 不僅如此,針對消費者憂慮的電池部分,Mitsubishi中華三菱也針對驅動電池提供交車日起8年或16公里保固,若在保固期內電池容量低於70%時提供免費維修或更新。

油電車品牌: 不放棄柴油!Mazda表示只要有人買 我們就會繼續販售柴油車

外媒《U.S. News》透過價格及可靠度等整體表現,公布 8 款最佳的油電/電動休旅。 受到疫情、晶片短缺影響,雖然台灣車市去年小幅衰退1.7%(449,859輛),但在政府舊換新補助、新車輩出下依然買氣熱絡,而消費者購車選擇也不同以往。 根據東森民調雲與伽立略動察《2022購車意向大調查》,指出台灣消費者未來購車逐漸偏好Hybrid油電混合與電動車,汽/柴油動力則下降,同時車型選擇也以休旅車為主,至於品牌選擇上則以日系TOYOTA、Honda最多,其次為Lexus跟賓士(Mercedes-Benz)。

  • 如果要說今年即將發表的車款中,哪一台新車將發揮左右市場的能力,TOYOTA TOWN ACE絕對會是首選。
  • SUV 或 MPV 休旅車作為家庭用車,幾乎已是全球共識,搭配油電甚至是純電動動力,更能在省油之餘,也達成做環保的訴求。
  • 作為輕型商用車市場大作,TOWN ACE除了擁有新世代的設計及動力外,還有3.88平方公尺的最大化貨床面積,超過900公斤以上的載重量,加上TOYOTA在台灣市場的品牌形象優勢,都有助於更快速切入市場,正面迎戰原本的銷售強權中華菱利。
  •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油電車』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 更深層的關鍵是,政府對各家車廠下達CAFE(整廠平均油耗規範)第二階段的緊箍咒,新車平均油耗必須達到每公升20.4公里以上的嚴苛標準,迫使車廠陸續國產化油電車。
  • 《What Car?》認為 Volvo XC90 T8 是唯一 7 人座插電式油電休旅,而且是 XC90 所有車款裡最快的,另外還有相當一流而且非常適合家庭的內裝表現。
  • 而近年來成為Nissan銷售一哥的Kicks,雖然在TOYOTA Corolla Cross推出後被搶盡風頭,但整體銷售仍維持在水準表現。

總代理意美汽車導入第二代BRZ六速手排及六速自排等二款車型,搭配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之底盤設計。 第二代Subaru BRZ的動力系統搭載全新2.4L水平對臥缸內直噴引擎,馬力及扭力表現均獲得顯著提升。 更令人驚豔的是,過往向來搭載自然進氣動力的X-Trail,這次有極大可能性將有重大變化。

油電車品牌: 雷軍推第二代機器狗「鐵蛋」 提「電動智能汽車」暗示小米造車方向

《2022購車意向大調查》是以2021年12月11-20日、滿18歲以上且有汽車駕照的台灣民眾爲受訪者,共收集5,412樣本意見。 其中在動力選擇上,雖然目前擁有車款以汽油為主(90.7%),柴油、油電不到5%,但在未來購車偏好上油電車則提升至42.7%、純電動車也提升至9.7%,顯見消費者逐漸接受電動化趨勢。 為了迎接 Yaris Cross 的到來,Toyota 也針對其他車系進行調整,在 6 月底時宣布 Sienta 取消 1.5 升引擎版本,僅販售 1.8 升引擎。 從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國產汽車產銷資料也可看到,Sienta 油電車品牌 1.5 也已在 6 月底正式生產完畢,7 月已經顯示為不再生產的「0」台數據。

同集團的裕隆日產汽車,也規畫在明年國產休旅車X-Trail大改款上市的機會,一併導入e-Power車型,加入國產油電車的行列。 2022年對於台灣汽車市場無疑是快速變遷的一年,在全球各車廠極力發展電動車,以及台灣「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整廠加權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加嚴等情況下,促使國內許多車廠導入電動車來滿足消費者需求與法規規範。 另外,本篇收錄範圍為台灣已發表、且由總代理銷售之純電動車款,並以各車款入手門檻價格由低至高進行排序,續航力則以能源局測試結果為準。 油電車品牌2023 在動力規格方面,EV5 採用單馬達前驅設定,具備 218 匹最大馬力、31.6 公斤米扭力輸出,電池容量尚未公布,但據悉將擁有近 600 公里的續航里程表現。 內裝配備資訊仍不明朗,但有望跟進 EV9 的設計概念,採用雙 12.3 吋螢幕配置,並保留概念車的旋轉座椅功能。 而共同開發的車廠Subaru也推出同平台的雙生車款Solterra,採用SUBARU電動車專用底盤「e-Subaru Global Platform」,但在車體結構上予以加強,但同時也將電池組作為整體構造的一部分,以節省空間並降低車重.

油電車品牌: NO. 7 品牌是否保值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國產汽車產銷資料顯示,Sienta 1.5 在 6 月生產完最後 56 輛之後,今年累積生產台數為 272 輛,正式停產。 電動機車EZ-R訴求強烈運動風格,提供28NM最大扭力,採用皮帶傳動系統,12吋輪胎的後輪更採120/70R12,提供更優異的抓地力,前後碟盤也有245mm/200mm尺寸。 其他配備包括智慧定速、輔助倒車、OTA線上更新與27.4L的坐墊下置物空間,功能性給好給滿。 兩年前EZ-1發表時,中華emoving便同時公布EZ-R的草圖,相較其他PBGN聯盟車款大多針對外型修改,並未調整動力部分,EZ-R則從外型、動力到懸吊系統等全部重新開發,擁有一度電可跑23.8公里的出色能源效率,續航力達82公里。 他說到,我們理解現在柴油車需求的確持續在減少,需求不會擴大,但這也是為什麼 Mazda 要以有效的方式提供給有柴油引擎需求的市場,如日本、澳洲等地。 在電動車領域,TOYOTA是最早投入的品牌之一,1992年TOYOTA就成立了電動車開發部門(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Division),並在1996年開發了第一台RAV4 EV。

在充電效能上,使用一般家用充電樁下僅4小時即可滿電,若用快充充電站則只要25分鐘就能充滿80%電量。 相對純電動車太過安靜,可能引發路人未察覺,造成意外等危險,油電混合車,既能夠省油,又保有燃油車引擎聲響,起步時維持寧靜,上坡高轉時的嘶吼,又不至於讓人感到焦躁刺耳,加上油電車動力表現不差,熱血衝刺感仍在,是許多購買油電車族群的一大考量。 在過去柴油車就等於省油的代名詞,不過隨著科技進步與污染問題,小排氣量渦輪引擎與電氣化動力已逐漸取代其油耗優勢,本次前10名也僅有Peugeot 3008 BlueHDi一款柴油車,搭載1.5升四缸柴油引擎,具備130匹最大馬力、30.6公斤米扭力輸出,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平均油耗21.9 km/L的成績位居第9名。 經濟部能源局於4月中旬公布「111年車輛油耗指南及省油車輛」排行榜,不僅成為民眾選購車輛時的參考指標,也讓消費者對影響油耗的新科技感到好奇,在混合動力的車款幾乎包辦榜單9個名次的情況下,「油電並進」除了能創造更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如何透過兩種動力源的互補性,提供車主更多駕馭樂趣,才是科技角力戰下的未來主軸。 有著「小車專家」稱號的Suzuki以Swift及Ignis兩款車進入省油榜前10名,有別於正規油電車,Swift和Ignis則是憑藉1.2升自然進氣引擎加上12V輕油電技術,結合ISG整合式啟動發電機與鋰電池組,以及不到1,000公斤的輕盈車重,分別取得平均油耗22.3、22.1km/L節能優勢,由此可見「車重」也是影響油耗表現的關鍵要素之一。 在純電動車時代尚未真正到來前,Hybrid 油電車仍然是個省油的最佳解決方案,相對耗油的休旅車,更是透過搭載 Hybrid 油電系統後,藉此取得不輸給房車的高效油耗表現。

油電車品牌: 「HONDA WR-V休旅」新車現身!搭1.5升引擎 外觀改裝超霸氣

大改款 Corolla Altis 預計 2024 年登場,將採用新世代家族化設計,打造全新動感面容。 現行 Toyota Corolla Altis 在 2018 年登場,至今也已問世 6 年,照過往改款時程來算,是時候準備要推出新一代車型,而根據先前資訊,大改款 Corolla Altis 預計在 2024 年現身,近日便有外媒釋出新車預想圖,搶先一窺下一代「神 A」的可能樣貌。 即將發表的 EV5 是一款定位在 EV9 之下的中型純電休旅,從提前曝光的新車資訊得知,EV5 擁有 4,615 x 1,875 x 1,715 mm 的車身尺碼,軸距為 2,750 mm,整體車格與現行 Sportage 差不多。 外媒《CarExpert》引用 Mazda CX-90 經理 Mitsuru Wakiie 的回應,他說如果車主仍需要柴油,只要在我們可以有效遵守排放法規下,就會繼續提供。 此外,包括VOLVO XC40 Recharge P8 AWD、PORSCHE Taycan Cross Turismo及BMW i4等車款,也都確定今年將在台登場,預計讓今年電動車戰局更加洶湧,有望進一步拉近與燃油車之間的距離。

油電車品牌

第二代TOYOTA GR86則同樣是許多操控迷關注的車款,全新第二代車型擁有與前一代類似的尺碼,但整體外形更具肌肉線條,並延續GR車設計語言Functional Matrix Grille,以方正矩形的蜂巢式造型搭配兩側倒L型進氣孔,打造充滿殺氣的車頭感受,預計也將於今年隨後導入台灣。 另外近期也傳出裕隆日產總經理蔡文榮透露X-Trail將導入e-power技術,汽油引擎將僅用於發電,車輛將完全由電動馬達驅動,因此除了可以帶來更好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CO2排放,甚至擁有有如電動車班的駕馭感受,如果真的能導入台灣市場,定價又能夠不突破國產休旅120萬的天際線,將非常有實力擠進前段班。 其中,裕隆日產總代理的Nissan在度過了缺少新車話題的一年後,今年將迎來全新大改款的當家休旅X-Trail,另外近年成為品牌銷售保證的跨界休旅Kicks也將推出小改款車型,將有望帶動品牌整體銷售。 EZ-R搭載全新研發馬達動力系統,可提供最高輸出7.2kW及目前同級車款中最大扭力28Nm,搭配國際大廠Gates高張力碳纖皮帶,從靜止到時速50km/h僅需3.7秒。

油電車品牌: Lexus 全新小休旅 LBX 預售價 124 萬元起!全車系標配 9.8 吋中控螢幕

2019年的小改款車型由於調整幅度不如預期,加上市場競爭對手大量投入,讓原本曾多次蟬聯跨界休旅銷售冠軍的HR-V跌落神壇。 而這次大改款的HR-V除了整體外型變得更加科技感,大改款也延續第一代的後門隱藏式門把設計,讓整體視覺感受更加流暢特別,尾燈部分則以近年相當流行的貫穿LED尾燈增加辨識度。 其中,X-Trai在外型採用Double V-Motion家族化設計,LED頭燈組則跟隨近期潮流、採用上下分離式的設計,搭配整體更強烈的印象,讓X-Trail擁有更年輕鮮明的個性。 內裝則延續近幾年Nissan車款內裝特色,同樣採用大量的皮革及類皮革包覆,並提供雙色內裝選擇,整體視覺感受不俗。 SUV 或 MPV 休旅車作為家庭用車,幾乎已是全球共識,搭配油電甚至是純電動動力,更能在省油之餘,也達成做環保的訴求。

油電車品牌

從外媒《CarBizzy》釋出的新車預想圖來看,大改款 Corolla Altis 有望跟進由現行 Crown 所開啟的新世代設計語彙,整體造型看起來更年輕有勁,車頭採用俐落的 LED 頭燈組,搭配大面積水箱護罩及運動化前保桿,形塑出全新的動感面容。 儘管已客貨兩用版本已停產,不過 Sienta 目前的 1.8 升單一動力,提供 5 個車型選擇,其中五人座車型仍為客貨兩用版本,Sienta 全車系售價從 76.2 萬元到 94.2 萬元。 此次曝光的廣告主角屬於搭載 R-Line 套件車型,車頭經過重新設計,兩側導入輪廓不規則的頭燈組,中央透過黑色飾板與 LED 燈條連接,下方配有開口寬闊的保桿,並配有鍍鉻飾條,車側則採分段式腰線、全新輪圈與貫穿式尾燈組。 Mazda 針對旗下小車 Mazda2,今天推出 24 年式,主打 Sport 外觀,全新燻黑「魂動之翼」、個性化外觀設計、雙色 16 吋鋁合金輪圈以及運動化的內裝赤紅色縫線座椅為訴求。

油電車品牌: AMG C63 要重回 V8 引擎懷抱?原廠回應:根本是無稽之談!

印尼 CR-V 採雙車型販售,1.5 升版本為 7 人座,提供 10.2 吋數位儀表與 9 吋中控,另外還有全景天窗、19 吋鋁圈、Honda Connect、Honda Sensing、8 氣囊,1.5 渦輪提供 190ps/240Nm 最大動力。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油電車』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0年12月3日至2021年12月2日,共1年。

  • 經濟部能源局於4月中旬公布「111年車輛油耗指南及省油車輛」排行榜,不僅成為民眾選購車輛時的參考指標,也讓消費者對影響油耗的新科技感到好奇,在混合動力的車款幾乎包辦榜單9個名次的情況下,「油電並進」除了能創造更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如何透過兩種動力源的互補性,提供車主更多駕馭樂趣,才是科技角力戰下的未來主軸。
  • 而這次大改款的HR-V除了整體外型變得更加科技感,大改款也延續第一代的後門隱藏式門把設計,讓整體視覺感受更加流暢特別,尾燈部分則以近年相當流行的貫穿LED尾燈增加辨識度。
  • 台灣名為 Kuga,擁有相當親民的售價,擁有全套的輔助駕駛配備,其他還有加熱前座椅等,另外第二排可前後滑移。
  • 國內二輪市場油電轉換的浪潮方興未艾,中華汽車旗下電動機車品牌eMOVING自上市以來,即以推動多元能源補充方案為策略,昨(15日)發表最新旗艦EZ-R,訴求以全新動力系統、搭載雙電池,能源效率達23.8km/度的產品優勢,要進一步擴大其在重型機車市場版圖。
  • 其中,有兩個品牌合作開發的兄弟車款,例如TOYOTA GR 86及SUBARU BRZ。

而近年來成為Nissan銷售一哥的Kicks,雖然在TOYOTA Corolla Cross推出後被搶盡風頭,但整體銷售仍維持在水準表現。 小改款雖然預計不會導入e-POWER 技術,但預計將換上與Sentra相同的1.6升直列四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HR16DE)來獲得更好的油耗表現。 作為二度小改款車型,新Outlander PHEV換上2.4升汽油動力,在134匹輸出與82匹前軸電動馬達、95匹後軸電動馬達及13.8kWh鋰電池架構的PHEV系統下,提供近似電動車柔順駕馭又能擺脫剩餘里程焦慮的優勢。 同時新Outlander PHEV還可純電行駛52km、並達到純電極速135km/h的表現。

油電車品牌: 快訊/Honda全新HR-V曝光 網友哀嚎:車頭怎麼跟TOYOTA似曾相識

台灣也曾在多年前販售過 2.2 升柴油動力,但在台灣水土不服,出現「噴水門」事件,二度召回,最終停止在台灣販售,目前 Mazda 在台灣僅販售汽油引擎。 如今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下,TOYOTA終於決定放出大招,品牌首款立基於e-TNGA模組化電動車平台的作品純電休旅TOYOTA bZ4X日前已經在台灣被捕捉到測試車,加上日前豐田章男發表TOYOTA將砸700億花10年打造30款電動車,更讓人對於後續豐田集團電動車的發展充滿期待想像。 三陽現代原規畫在去年就推出Tucson L Hybrid國產油電休旅車,無奈受晶片荒影響,加上新車全球熱賣缺料,將上市時程推遲至今年第四季。

中國版本車型即搭載1.5L VC-Turbo可變壓縮比渦輪引擎,擁有201hp及30.6kgm的動力表現,搭配CVT無段變速系統以及引擎可變壓縮比機構,油耗更達17.2km/L,重要的是稅金也將省下不少。 油電車品牌2023 而如果台灣也能同步採用這具引擎,勢必將一舉趕上CR-V及Kuga,不論動力或油耗都將有飛躍般成長。 Toyota旗下油電車能透過引擎或煞車時的減速動能回收自動充電,且透過PCU動力控制模組,依照動力需求自動分配電動馬達和引擎的動力輸出值,達到最佳輸出模式,不僅能提供順暢的行車感受,並可將排放污染降至最低,帶來優異的油耗表現。 大改款 Corolla Altis 預計採用升級後的 TNGA-C 平台打造,整體車格有所放大,強化車室空間機能,內裝也將導入數位化鋪陳,進一步提升科技便利性,而動力則預期全面採用 Hybrid 油電與 PHEV 插電式油電動力,爭取更出色的油耗節能表現。

油電車品牌: 燃油車 VS.電動車 盤點2022年最受矚目車款

操控性上,車身軸距設定為緊湊的1305mm,並將馬達、電池等大重量零件置於車輛中心,打造一台兼具「電車快感、油車體感」的混血勁化車款。 動力配置方面,將搭載 1.5 升與 2.0 升渦輪引擎,並導入輕油電系統,另外還會有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參考現行 Tiguan eHybrid,搭載 13kWh 鋰電池組、電動馬達與 1.4 升渦輪引擎,純電續航里程 50 公里。 動力部分,日本當地提供1.5升DOHC i-VTEC汽油引擎以及與日前台灣上市Fit相同的e:HEV雙電機油電動力系統,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兩種動力都一起登場。

▲新Outlander PHEV採2.4升油電動力,具有純電行駛里程52km、純電極速135km/h的表現。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Toyota RAV4 Hybrid 則是名列第四名,《What Car?》認為 RAV4 Hybrid 相當實用而且配備精良,還有一項出色的可靠度,另外還有相當低的購車成本。 《What Car?》認為 Volvo XC90 T8 是唯一 7 人座插電式油電休旅,而且是 XC90 所有車款裡最快的,另外還有相當一流而且非常適合家庭的內裝表現。 另外,調查也發現,29歲以下與60歲以上族群偏好4門房車,5門掀背則是39歲以下,同時預算低於75萬者也優先選擇房車、預算百萬以上者則以休旅車居多。

油電車品牌: 全民省油時代來臨! 燃油車、電動車、油電車究竟差在哪?

繼 EV9 七人座旗艦休旅之後,Kia 預計在 8 月推出第二款純電休旅-EV5,但在新車正式發表之前,實車樣貌及動力規格卻提前在網路曝光。 內裝導入大尺寸的懸浮式觸控螢幕,依車型不同有 12.9 吋與 油電車品牌2023 15 吋配置,並搭載全數位儀錶板與最新式樣的方向盤,中央鞍座將採用旋鈕式排檔,整體鋪陳更加簡潔。 擔任 Volkswagen 銷售主力的 Tiguan 即將推出大改款,日前原廠已經陸續公布覆蓋偽裝貼紙的外觀官方照以及內裝鋪陳,近日完全無偽裝的實車在斯洛維尼亞首都進行廣告拍攝,讓新世代 Tiguan 提前現身,預計 9 月就會正式發表。 藍寶堅尼(Lamborghini)釋出電動原型車預告,宣布將在8/18的蒙特利汽車周推出「首款100%電動車」,這將是品牌第4款車型的設計來源,很可能是電動跨界車款。 除了PHEV插電式油電的節能優勢外,新Outlander PHEV也具有S-AWC超能全時4輪控制系統,提供Normal一般、Snoq雪地、Lock等3種驅動模式,提供各種路況操控表現。 新Outlander PHEV也及有e-Assis智能安全系統,具備ACC主動車距巡航、FCM主動智慧煞車輔助、LDW車道偏移警示、UMS誤加速抑制與環景系統,守護行車安全。

油電車品牌: 台灣人最愛這2品牌!《2022購車意向大調查》油電車偏好激增

國產油電車銷量最多的就屬豐田總代理和泰汽車,旗下Corolla Cross與Altis兩款神車,均有油電版車款,囊括台灣油電車銷售半邊天。 裕隆日產於2019年9月在台灣發表2代Leaf,也是目前唯一行銷全球並邁入2代的純電車款。 雖然當今電動車銷售冠軍非Tesla Model 3莫屬,然而在此之前,Leaf扮演部分歐洲國家轉型電動車時代的重要角色。 Mitsubishi中華三菱也提供Outlander PHEV本月購車優惠,包括5萬購車金、2萬配件禮(原廠V-KOOL全車隔熱紙、MIO C330行車紀錄器)、安心充電方案(充電樁+20米內免費安裝),並且同步推出車電分離專案,只要月繳3,199電池月租金,即可以119.6萬入主Outlander PHEV。 台灣名為 油電車品牌2023 Kuga,擁有相當親民的售價,擁有全套的輔助駕駛配備,其他還有加熱前座椅等,另外第二排可前後滑移。

SUBARU BRZ在自2021年11月中已經提前啟動預售,擁有優化的空氣力學設計與時尚美學的全新外型,並以全新的六角型水箱護罩,搭配新型的C字型LED頭燈,透過俐落的線條完美詮釋高性能跑格。 陳昭文表示,目前eMOVING除了有可在家充電在外快充補電的勁炫125外,還有為了迎合換電需求自2021年推出的換電車型EZ1,EZ-R則是目前同級距市場中的全新商品,截至目前預約試乘人數近千,相信試乘過的民眾會對EZ-R感到滿意。 更深層的關鍵是,政府對各家車廠下達CAFE(整廠平均油耗規範)第二階段的緊箍咒,新車平均油耗必須達到每公升20.4公里以上的嚴苛標準,迫使車廠陸續國產化油電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