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下鏡頭2023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May 23, 2019

螢幕下鏡頭

既是一款遊戲手機,又能同時分割視窗的多工手機,甚至配備強大的專業級相機,全都摺疊在股掌之間。 但蘋果也不是完全沒有聽見消費者的聲音,2021年的新機發表會上,便已將瀏海面積縮小20%,不難看出蘋果正在努力掙脫難看的「瀏海」。 科技部落格愛范兒(ifanr)甚至將Android陣營在2017年後跟風採用「瀏海」設計,嘲諷地稱為「審美觀集體下線」。 IPhone若想真正達到鏡頭隱身於螢幕後,如同Samsung Galaxy Z Fold 3的效果,在技術上,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 多年來,Google已經使用了不同類型的前置相機,最近的型號採用了打孔式鏡頭。
  • 如果真的要給這三款手機排個序的話,三星外屏的綜合表現最優,其次是中興AXON 30人物主體細膩真實,接着是小米MIX 4對圖片的解析力還不錯,但人物優化、色差的過於嚴重,最後是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屏下鏡頭,建議不要用它和小姐姐自拍可能會破壞感情。
  • 開箱即用的 Galaxy Z Fold4 集合了大量工具,讓你的配備立即行動。
  • Google所描述的技術與當前一代帶有螢幕下鏡頭的手機所使用的技術大致相似,如三星Z Fold 3。
  • 小米MIX 4在單機實測時它的表現非常好,只有在純白色最高亮度與灰色偏暗時才能用肉眼隱約的看到差異。

我們也見識過各種為了擺放前置鏡頭的設計,如大型相機凹槽、小型相凹槽、圓形相凹槽,甚至還有彈出式相機的設計。 與這些折衷式設計不同的是,螢幕下鏡頭可將相機放在顯示器下方,相機可穿透螢幕畫素擷取畫面(就像戴眼鏡仍可以看到東西),所以使用者能正常拍照,完全不會受影響。 現時屏下鏡頭有兩個方案:已量產的透明像素方案和能量產但獨家的透明罅隙方案。 OPPO 和小米也曾展示過透明像素方案,但現時只有中興使用這個方案,可見透明像素方案的效果並未如理想。

螢幕下鏡頭: 蘋果iPhone 15真的9月登場?現身認證網站 新機1功能讓果粉省大錢

Z Fold3全機擁有5顆鏡頭,除了螢幕下鏡頭,拍照主要是3顆1,200萬畫素主鏡頭以及封面螢幕的1,000萬畫素鏡頭。 三星這次也因應Z Fold3推出了S Pen Fold專用版跟S Pen Pro,主要差別是後者多了藍牙、可進行遠端操控,筆的外型尺寸也較大。 S Pen Pro除了Z Fold3,也能適用S21 Ultra等其他具備S Pen功能的三星手機。 然而最先使用OLED螢幕的手機廠商,其實是許多人記憶中較傳統的手機品牌─NOKIA(諾基亞),NOKIA在2008年十月份正式發售的NOKIA N85,搭載了一塊2.6英寸,240 x 320解析度的AMOLED(Active-Matrix OLED),成為了第一款OLED手機。

何況,摺疊螢幕需要考慮的不止是硬體問題,針對「展開-閉合」的狀態變化,手機軟體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適配,如何獲得第三方開發者的支援同樣是一件麻煩事。 但就算再怎麼降低像素,這層「螢幕」依舊是客觀存在的,那麼必然會帶來眩光、霧化等問題,所以螢幕下鏡頭也需要靠演算法來彌補成像效果。 想要實現真正的全螢幕手機,相機鏡頭必須要真的能夠「穿過」螢幕,做到螢幕完整和前鏡頭的共存,才能算最完美的方案。 一旦 Windows 電腦也用瀏海,將是災難,Windows 雖然功能表欄預設在下方,但頂端通常是 Chrome 瀏覽器等程式的標籤頁位置,容易被瀏海擋住。

螢幕下鏡頭: 小米平板 5 系列極致性價比旗艦 Android 平板發表:11 吋 2.5K 120Hz 全螢幕、8600mAh 大電量與 67W 快充、S870處理器、8 揚聲器環繞立體聲

三星在今(11)日舉辦 Galaxy Unpacked 發表會,對外發表了二款摺疊手機 Galaxy Z Fold 3 5G 與 Z Flip 3 5G,我們之前已有介紹文章說明兩者的主要特點。 而三星在發表會前也在台灣向媒體實際展出今日發表會產品,其中包括兩台摺機,現在我們也帶大家來稍微動手玩一下。 三星在 8 月 11 日正式對外公佈了兩款年度摺疊新機:Galaxy Z Fold 3 與 Z Flip 3,相信從我們先前的文章中,大家對於這兩款手機的新功能與賣點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不過對於有興趣購買的星粉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上市時間與價格了,而三星也於今日正式公佈。

  • 光線經過螢幕的反射、折射的複雜交錯,結果讓螢幕下的鏡頭只能接受到一部分的光線,鏡頭接收到的不是直接的光,而是「二手光」,在這種情況下,拍出的照片通常會出現三種情況:偏色、起霧,甚至有時會有不好看的光斑。
  • 展開的 Galaxy Z Fold4 內頁螢幕上開了三個視窗。
  • 可以看到是全螢幕佔比的,但從特定角度與螢幕顯色狀態可以看出鏡頭,是還蠻明顯可以看出位置,有這樣的技術雖然我是覺得很正常,畢竟從人們開始追求螢幕佔比時就在追求這種螢幕。
  •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瘋先生LINE@、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
  • 這個方案是小米與 TCL 華星光電的合研產品,相信小米會擁有一定的獨佔期,所以暫時應該不會在其他品牌產品出現。

廠商會根據不同價位的產品去做差異性策略,比如旗艦機的影像能力需要足夠強、足夠可控,因此自研比例會高,但也會從第三方採購算法。 本文將從當下旗艦手機比較的四大核心,螢幕效能、影像系統、晶片性能和充電效率展開分析。 例如同時開啟 outlook 和網頁,或是同時開啟 YouTube 和 LINE 等等都可以,不少應用程式都支援分割瀏覽功能。 機身邊框和轉軸採用 Armor 鋁合金材質,耐用度比前一代提高 10%,不過霧面的處理摸起來有點滑手,裸機拿時要小心一點。 ▲ 側邊上方有音量鍵以及結合指紋辨識功能的電源鍵,因為位置靠上方,剛開始使用時會需要一點時間習慣他的位置。

螢幕下鏡頭: 享受獨一無二的 Galaxy Z Fold3 相機

蘋果公司3月啟動了Face ID維修服務,讓iPhone X及後續機種可以不用再像過往一樣,以「整新機」方式更換整個設備,只要更換部分零件就能維修Face ID。 就有網友在服務上線後,「實測」維修Face ID並貼出估價單,引來兩派網友熱議。 Z Fold3這次很重要的賣點是第一次將防水功能帶到摺疊手機上,擁有IPX8防水,算是摺疊技術的一大突破;另一款Z Flip3也有防水。

如果和筆者一樣使用 Macs Fan Control 這類老程式就不一樣了,Mac 生態有不少老程式很久沒有更新,是否會為新 MacBook Pro 瀏海調整程式還不一定,Mac App Store 對開發者的吸引力也在減弱。 除此之外,Galaxy Z Fold4 的望遠鏡頭也升級為具備 3x 光學變焦、最大 30x 數位變焦的拍攝能力,讓拍攝時可運用的焦段更為多元,在拍攝單一物件特寫時也能有更棒的細節呈現。 依照OPPO說明,RGBW感光元件主要增加白色像素,相比過往強化綠色像素的RGGB感光元件,配合OPPO四合一像素合併演演算法與DTI像素隔離技術,將使整體進光量提高60%,讓影像噪訊減少35%,讓使用者能在低光環境拍出更清晰、明亮影像。 即便這些已經成為 Android 旗艦機的標配,但它們並沒有去做邊框等寬,而是追求了極致窄邊框,獲得更具衝擊力的視覺。

螢幕下鏡頭: 三星:Z Flip 3 銷售佔七成,「絨絲白」色系最受喜愛

至於不少人關心的「螢幕摺痕」問題,坦白說筆者認為並不明顯,日常使用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主打高效率與頂尖生產力的 Galaxy Z Fold4 不僅方便攜帶,展開後堪比平板的大螢幕也讓工作者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各類專案工作;而相對更小巧、主推時尚設計感的 Galaxy Z Flip4 則延續系列作一貫的吸睛外貌,以及讓使用者能一手掌握各種不同類型的創意應用方式。 不難發現相較過去幾年,市場上推出「可摺疊螢幕手機」的品牌愈來愈多,產品主打的特色也各有不同,其中已堂堂邁入第四個世代的三星 Galaxy Z 系列,自然也毫無保留地將多年來積累的研發能量,灌注到新一代的 Galaxy Z Fold4 與 Z Flip4 之中。 此外,OPPO也強調螢幕下鏡頭同樣整合抗散色、減少霧化感、對應HDR與自動白平衡,以及OPPO先前提出美顏自拍技術,都會應用在螢幕下鏡頭設計。 依照OPPO說明,配合演演算法情況下,最高可讓五軸防震設計發揮更大使用效益,讓低光環境下手持拍設成功率提昇70%,同時OPPO更預計將此項技術應用在2022年推出量產產品。

螢幕下鏡頭

以下左圖為內頁螢幕的 400 萬畫素螢幕下鏡頭拍攝,右為封面螢幕 1000 萬畫素的自拍鏡頭拍攝,拍攝效果還是封面螢幕的自拍效果比較好(這是當然的),不過螢幕下鏡頭的拍攝表現也比前一代進步一些。 就筆者的使用經驗而言,要從一般手機跨入摺疊手機確實是會需要一點時間來習慣不同的用法,以及花點時間了解更多摺疊機的應用才能發揮其效果,不過習慣之後,摺疊機確實有其優勢所在,包含像是摺疊後更小巧的攜帶體積,打開後更大的面積,這就是一般手機沒辦法提供的使用者體驗。 三星今年下半年沒有推出 Galaxy Note 系列旗艦機,而是改以兩款摺疊機應戰,先前我們已經快速開箱過 Galaxy Z Flip 3 這款輕巧的上下折疊旗艦,這篇我們將分享在鎖定高階或是商務族群的 Galaxy Z Fold 3,看看和前一代相比有哪些升級之處。 螢幕下技術無疑是現階段智慧型手機最具想像力的部分,畢竟,這種「不切割面板,不犧牲原有空間,做到了正面一整塊螢幕,又能保留前鏡頭」的設計,已經十分接近手機的「終極形態」。 螢幕下指紋辨識的技術已經有人發展出來了,那麼,下一個需要解決的,應該就是「螢幕下鏡頭」這件事情了。

螢幕下鏡頭: 砍掉 20% 瀏海、蘋果「擠牙膏」背後:螢幕下 3D 視覺技術的苦與痛

換句話說,就是用演算法彌補感測器重排的數據感測精準度問題,這其實是取巧,要求也較高,要有大量臉部數據支持,持續最佳化演算法。 但這種方法不具可複製性,一是演算法本身有缺陷,需不斷用數據回饋調整;二是現在臉部數據監管日趨嚴格。 小米MIX 螢幕下鏡頭 4在單機實測時它的表現非常好,只有在純白色最高亮度與灰色偏暗時才能用肉眼隱約的看到差異。

螢幕下鏡頭

如果真的要給這三款手機排個序的話,三星外屏的綜合表現最優,其次是中興AXON 30人物主體細膩真實,接着是小米MIX 4對圖片的解析力還不錯,但人物優化、色差的過於嚴重,最後是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屏下鏡頭,建議不要用它和小姐姐自拍可能會破壞感情。 2021年可謂是屏下鏡頭的爆發年,當智能手機正式開啟全面屏時代後,無處安放的前置鏡頭變得非常棘手。 此前,為了隱藏「醜陋」的屏幕黑洞,廠商還曾推出過彈出式鏡頭,由於加入了機械結構導致機身厚度與重量難以控制;如何將鏡頭完美的「藏」起來,也就成了當下最火爆的話題。 但是,三星在2017年推出第一支「全螢幕」手機Galaxy S8,先是把指紋辨識區拉到機背上,再讓「額頭下巴」變得又窄又細,讓螢幕占比一下拉高到84%以上;時隔一年,蘋果再推出第一支全螢幕「瀏海機」iPhone X,一家又一家的手機大廠跟進,自此智慧型手機全面跨入「全螢幕世代」。 螢幕下鏡頭2023 手機大廠三星今(26)日正式發表新款旗艦折疊機Galaxy Z Flip 5與Galaxy Z Fold 5,包括處理器、防水等級、機身輕薄度以及軸承均全面升級,堪稱地表上最強折疊機,而國內台積電(... OLED有著色彩鮮艷、功耗低的優點,它的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透過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不僅顯示螢幕可視角度大,因為少了LED背光,耗電能夠降低。

螢幕下鏡頭: 蘋果iPhone收「YouTube Premium漲價通知」嚇壞!3招可躲過520元訂閱價

在電子顯微鏡下,中興AXON 30與小米MIX 4像素排列的整齊密集,這也使它們能擁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但三星採用自研的(UDC)屏下鏡頭技術,每一個獨立的像素點的體積大間距大,雖然也能達到將鏡頭隱藏的效果,但與前者相比並不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Google所描述的技術與當前一代帶有螢幕下鏡頭的手機所使用的技術大致相似,如三星Z Fold 3。 缺點是鏡頭仍有部分可見,Google的文件似乎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解決方案。 手機空間是有限的,能塞下的鏡頭數量是有限的,鏡頭像素也是有限的,而當像素都成為標準配備,廠商還能拼什麼? 手機不可能往專業相機那條路上去,專業相機是圍繞影像系統做產品設計,手機則需要做好平衡,在體積、性能、功耗等等這些限制條件下,盡可能地提升影像系統表現。

螢幕下鏡頭

而這一次三星同樣與紐約時尚品牌 Thom Browne 合作,推出兩款手機的 Thom Browne 限量版,今(13)日三星搶先宣佈它們的台灣上市時間與售價,這邊也同步分享給大家知道。 三星日前正式發表了今年下半年的二款旗艦摺機:Galaxy Z Fold 3 與 Z Flip 3,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從我們先前的文章中稍微認識一下這兩款手機的特色。 而它們很快也會在台灣市場推出,在正式上市之前,我們也收到了這兩款手機的歐版包裝,現在就來開箱試玩一下,這篇文章首先先以 Z Fold 3 為主角。 三星今年大膽的沒有在下半年推出 Note 系列有「筆」的旗艦,而是改以摺疊機來搶攻市場,不得不說非常大膽,畢竟要說服消費者花比較高的價格來買折疊機,又沒有所謂「殺手級」的應用出現,該怎麼讓消費者了解摺疊機的優勢就是一大考驗。

螢幕下鏡頭: 活動課程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手機廠商們開始去上游尋求和頂級供應鏈的合作,去做一些自己的創新。 當時,在 iPhone X 剛推出幾個月後,Android 幾大品牌旗艦機的審美就集體下線,齊齊加入了瀏海屏陣營。 因為前置鏡頭的畫素為 4MP,建議用於視訊通話及臉部辨識解鎖。 螢幕下鏡頭 為了提升服務滿意度,誠摯的邀請您在看完本則常見問答後,可以在文章下方給予我們滿意度鼓勵,以期日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謝謝。 ▲ Galaxy Z Fold4 全新加入的「Taskbar 工具列」讓應用程式之間的切換更直覺快速。

螢幕下鏡頭

除了我們先前開箱的 Galaxy Z Flip 5 之外,三星也同時推出了 Galaxy Z Fold 5 書頁式摺疊手機的更新,跟前一代相比 Galaxy Z Fold 5 外型變動不大,不過整體結構更強了些,耐摺能力更好,加上換上新處理器,續航力表現和前一代相比也更持久。 三星稍早舉辦了 螢幕下鏡頭 Galaxy Z Fold 3 / Z Flip 3 兩款摺疊螢幕手機的台灣上市時間與售價資訊,兩款機種售價與上一代相比均有顯著下降,Z Flip 3 甚至降到一般旗艦機的 3 萬出頭價位。 而在發表會後,各電信業者也陸續公佈兩款手機的 5G 綁約購機資費方案,這裡也整理分享給大家。 三星昨日正式公佈了兩款 Z 系摺疊手機 Galaxy Z Fold 3 與 Galaxy Z Flip 3 的台灣上市時間、售價與預購活動詳細方案,而兩款摺機的售價比起上一代要降了許多,Z Flip 3 的售價甚至降到一般旗艦手機的水準。 如果你也想體驗看看三星這一次 Unpacked 活動所推出的新品的話,除了在店頭玩玩展示機以外,三星今(26)日推出的「星機免費試用計畫」也可以參考一下。

螢幕下鏡頭: 折疊機的功能應用

若從 Apple 供應鏈的技術發展來看,要讓 iPhone 16 Pro 系列要隱藏既有螢幕挖孔,就必須結合三星與大立光等多項技術,iPhone 要真正隱藏 Face ID 機率將會大幅提升。 專利沒有提到面部解鎖功能,最近的Pixel機型也沒有面部識別技術,在Pixel 5的邊框消失後,這項功能就被放棄了,螢幕下指紋感測器被認為是更安全的選擇。 在去年使用 OPPO Find X 時我們也曾評價,現在廠商們會使用一些小技巧來淡化消費者對於重量和厚度的感知,比如說用弧面背殼實現更窄的腰線設計,從而在握持感上帶來一種「輕薄」的錯覺,以掩蓋它的真實厚度。 另一方面,得益於螢幕下指紋技術的齊頭並進,也間接降低了用戶對人臉辨識解鎖的使用需求,使得那顆藏在機身內部鏡頭每天探出頭的次數,比很多人想像中要少得多。 加上較為繁瑣的手動滑蓋操作,就算是相比非全螢幕手機都是一種體驗上的倒退,所謂的「減壓設計」,也不過是一種體面的說法而已。

現在,您可以在第二個螢幕上預覽、分享、刪除或收藏最近的照片和影片,同時在第一個螢幕上拍攝照片或影片。 Nothing Phone 2 在台灣確認引進單一規格,12GB RAM + 256GB 建議售價為 NT$21,900,但前一代Nothing Phone 12GB+256GB售價1萬5900元,這次諸多升級也讓售價貴6千,將會在 8/22 ~ 8/29 啟動預購,今年也是台灣大哥大為通路代理。 Nothing Phone 2處理器升級到旗艦等級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螢幕升級到 6.7 吋,前鏡頭為3200萬畫素,後鏡頭為5000萬畫素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 而發光機背新增倒數計時器跟進度追蹤器功能,舉例來說在倒數計時、計程車、外送進度,都會透過LED 燈效顯示。 用戶也可自行設計燈效順序,不同的朋友來電會有不同的燈效與鈴聲。

螢幕下鏡頭: 蘋果iPhone 15再曝快充效率大躍進「贏主流安卓手機」 卻因3問題大減產

使用 Galaxy 的全新 Snapdragon® 8 Gen 2 行動平台適用的升級硬體和軟體,為勝利之路加足馬力。 從都會自然系列中的兩種獨家顏色中挑選,6僅在 Samsung.com 上開賣。 6.39吋 AMOLED 螢幕,每一次打開螢幕,視覺體驗震撼無比。 對於內政部營建署報告中所稱的:「要徹底改善台灣人行空間,需時100年。」活動主辦方大力駁斥,並提出2030死傷減半、2040死亡歸零的訴求,獲得出席的各個政黨,包括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綠黨的支持與簽署。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在當時大立光的法說會上,林恩平曾經談到庫藏股、再發動專利戰,如今不到一個季度的時間,都已一一實現,因此也不難相信,去瀏海的iPhone已經近在咫尺。

螢幕下鏡頭

升降式鏡頭對於今年的手機業來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發展至今,除了有仿照 vivo NEX 的獨立升降式前鏡頭和 Find X 的整體升降外,還衍生出類似 OPPO Reno 側旋升降。 螢幕下鏡頭 然而這些手機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靠隱藏鏡頭來實現真正的全螢幕形態,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視覺神經。 業界人士表示, 2021 年安卓平台上的旗艦機,高機率是高通(Qualcomm, QCOM-US)的天下了;三星的5G 晶片沒有大廠在用,只有 vivo 與其合作比較緊密,而且一般是用在偏線下的機型上;聯發科主要還是在中端機上亮相;而海思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螢幕下鏡頭: 三星 Galaxy S22 Ultra 真機首現~鏡頭排布、內建 S Pen 插槽確認,它真的不是 Note10+!

機身有兩種顏色選擇,分別是白色跟灰白色,整體設計依舊走極簡、未來感風格,在介面上也可以選擇黑、白介面,或是自行客製化介面。 由某個角度呈現的摺疊 Galaxy Z Fold4,顯示其摺疊螢幕和底部。 展開的 Galaxy Z Fold4 內頁螢幕上開了三個視窗。 有張從相簿中挑出的照片就在 Samsung Notes 裡,並分享到聊天訊息中。 密碼、生物識別和其他安全關鍵資訊均受到獨立硬體方式的安全保護。 搭載 Galaxy 內建保護機制,無須妥協,讓你可掌控這個數據主宰的世界。

螢幕維持和上一代相同的 7.6 吋 QXGA+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最高支援 120Hz 螢幕更新率,且內頁螢幕設計為隱藏式的螢幕下鏡頭,因此在未開啟相機功能時,整個螢幕看起來是完整一體的,沒有明顯的鏡頭開孔。 螢幕亮度則提高到最高 1750nits,在夏天超強的陽光下螢幕內容還是看得清楚。 不過如果是喜歡拍照、錄影的族群的話,由於 Galaxy Z Fold 3 在攝影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更新,以這類創造力為主的消費者,先前推出的 Galaxy S21 系列會比較合適。 這一代 Galaxy Z Fold 3 在耐用性上有更多了著墨,不論是內頁螢幕或是轉軸等細節,都比前一代更耐操,相信 Galaxy Z Fold 3 會帶給你很多不同的手機使用新體驗。

螢幕下鏡頭: 螢幕

至於升降結構,雖然也存在著易積灰塵、不防水等隱患,但對比滑蓋和雙螢幕這種要做大幅改動的設計,升降結構往往只需要調整頂部空間,也意味著它可以在不影響原有使用習慣的同時,又解決了消費者對於高螢幕佔比手機的需求。 再來談下雙螢幕手機,雖然前後兩塊螢幕也帶來了一些新的使用情境,比如前後運行不同的應用程式,或者是直接拿成像效果更好的後鏡頭自拍等,但在實際體驗中,背螢幕的利用率依舊很低,前後螢幕的不斷翻轉也會讓整個互動邏輯變得十分混亂,對用戶並不友好。 手機業對真全螢幕手機的探索,早在 2016 年的初代小米 MIX 起就已經開始了,並在 iPhone X 面世後開始加速。

螢幕下鏡頭: 螢幕下鏡頭看起來如何?三星 Galaxy Z Fold 3 實機動手玩

三星先前曾與美國時尚品牌 Thom Browne 有多次合作經驗,而在這一次的兩款摺機 Z Fold 3 與 Z Flip 3 中,三星也與 Thom Browne 再續前緣,推出了兩款手機的 TB 限量版,售價分別為 65,888 元與 99,888 元,預計今(26)日展開預購。 而三星今日也宣佈,從今日中午於三星微風南山旗艦體驗館、三星商城開放預購後,更以 5 分鐘速度登記額滿,銷售一空。 ▲ 內頁螢幕為 7.6 吋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螢幕更新率達 120Hz,透過新的 Eco 顯示技術,內頁螢幕亮度提高 29%。 缺點也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我來說在9月多時看到螢幕下鏡頭,第一個想法就是隱私問題,當你不知道鏡頭什麼時候是被開啟的,而且在剛出的階段都還能明顯分辨出鏡頭位置,等之後技術更進步之後,就必須擔心了。 雖然不確定蘋果什麼時候會改掉瀏海,但我想他也是在等螢幕下鏡頭成熟時直接換過去,不想有穿孔螢幕這種過渡品吧,依照我對蘋果的認識是這樣啦。

一種方案是,減少鏡頭前區域的像素密度,讓能夠透光的區域更多,但缺點是,因為鏡頭前區域的解析度較低,會出現明顯的紗窗效應。 三星在 8/11 的 Galaxy Unpacked 發表會中推出了兩款折疊手機 Galaxy Z Fold 3 以及 Galaxy Z Flip 3,我們搶先借到 Galaxy Z Flip 3 新機快速的測試效能、新功能,這篇將和大家分享我們熱騰騰使用一番後的心得。 至於 iPhone 14 內部硬體規格還尚未清楚有哪些變化,有可能會採用「潛望式鏡頭」,另外 iPhone 14 新顏色將會加入玫瑰金色,邊框也將會採用鈦金屬材質,似乎能夠改善邊框容易沾指紋問題,該款設備也會在 2022年9月發布。

螢幕下鏡頭: Motorola 旗艦機『 Moto Edge X30 』亮相!搭載高通全新 Snapdragon 8 Gen 1 晶片,還推出有『 螢幕下鏡頭 』的特別版

意即螢幕同時要能如常地顯示,使用時看不見鏡頭,卻又能讓足夠的光線透進螢幕後的鏡頭,保證自拍、辨識人臉識等功能不受影響,是供應商們最大的挑戰,需要鏡頭與顯示廠商的通力合作。 不過內頁螢幕的自拍鏡頭拿來做為自拍的機率不高,根據三星表示,他們研究上一代 Fold 摺疊手機的使用者,發現大多數使用者還是習慣使用封面螢幕上的鏡頭來自拍,或是打開手機利用主鏡頭來自拍,因此內頁螢幕下的鏡頭相對適用於像是視訊會議、視訊通話等情境,畫素和清晰度就沒有一般自拍鏡頭要求的那麼高了。 插入透明像素是主要是由中國螢幕供應商維信諾提供的 InV see屏下攝像解決方案。 是已公佈屏下鏡頭技術廠商如 OPPO、vivo APEX 2020、小米 9 工程機使用的方案,以及量產手機 Axon 20 5G 所使用的方案。 透明像素不會參與日常使用的發光,只是用來把光線通過透明像素而進入感光元件,以增加感光元件的吸光率。 身為科技巨頭,蘋果有極強軟體和硬體開發能力,也承擔更多創新探索責任,iPhone 定義智慧手機最基礎的互動方式:多點觸控,AirPods 以無線重塑耳機產品,因此蘋果成為多市場領頭羊,許多廠商模仿學習產品設計和功能「最優解」,讓好體驗更快普及,合法情形下對使用者並不是壞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