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碳盤查10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19, 2021

企業碳盤查

環保署將與地方環保局合作,6月開始分區舉辦多場輔導座談會,向中小企業進行說明。 企業碳盤查2023 蔡玲儀表示,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5200家企業提出淨零排放的目標與時程,而減碳的第一步就是盤查,企業瞭解自身碳排放來源,才能擬定減量對策。 環保署今(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既有公告應盤查登錄的大排放源,針對國內不少有碳盤查需求的中小企業也提出盤查作業指引。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解釋,環保署原本的指引,是給大型排放源的盤點參考,一般中小企業不見得可以使用。

企業碳盤查

碳盤查同時也體現了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義務,實踐了ESG其中2大面向,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不但可獲得投資人和民眾青睞,提升合作夥伴信任度,也符合金融法規要求,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指標。 企業碳盤查 公司指出,該產品近期詢問度確實很高,不僅上市櫃公司有急迫需求,產品外銷歐美的中小企業也都是潛在客戶。 碳權交易部分,因應碳權交易所8月7日成立,蔡玲儀表示,「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移轉、交易或拍賣管理辦法」仍在加速修訂,預計最快今年11月底前預告、年底正式公告。 碳盤查是每年都要持續進行,但若每年都只做一次,很難看出減碳策略是否正確。 包含組織的委外上下游供應鏈、原物料及貨物運輸配送、產品使用及廢棄時,和組織的商務旅行及員工通勤等,各種項目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企業要先蒐集各類排放源整年使用量數據,如瓦斯、天然氣等採購收據、冷媒年度填充量,以及電費收據等,將實際使用量套入計算工具,即可輕鬆得出排放量。

企業碳盤查: 相關新聞

在做出任何決定或採取任何可能影響企業財務或企業本身的行動之前,請先諮詢合格的專業顧問。 一、制定去碳目標:企業在設定去碳目標時,可以參考ISO國際標準,導入溫室氣體盤查機制,完整了解企業的重要碳排放來源。 此外,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也提供企業系統性的評估方法,將能提升去碳目標的可靠性。

企業碳盤查

以中小型製造業來說,主要的排放源為設備使用電力,也有部分排放源來自發電機、鍋爐等燃燒天然氣、汽柴油或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冷藏或空調設備的冷媒等。 企業碳盤查2023 指從第三方購買或取得,且使用在組織內部的各種能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溫室氣體排放。 包含組織營運時,所需要的生產製造過程(如,發電機、鍋爐等)、通風設備(如,空調設備)或交通工具(如公務車、堆高機等)等。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企業碳盤查: 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企業必做的碳盤查成新商機!精誠、伊雲谷等資服業誰佔先機?

有學者依據產業對水、空氣、光、土壤與噪音的汙染,調查出對環境影響最嚴重的產業,依序是供電與熱的燃料工業、運輸業、製造業與建築業、農業、食品零售業、時尚產業及科技業。 其中特別關注產業對空氣、水與土壤的汙染,因為這些對環境與人的影響更甚其他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空氣汙染導致每年約700萬人過早死亡,超過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匱乏的環境,且數字隨著氣候變遷與人口成長持續增加,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產生4億噸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的有毒廢棄物。 現行《溫管法》規定,每年應進行排放量盤查的排放源目前共287家,包含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等行業別,或是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CO2e;不同溫室氣體,依其暖化影響,用同一單位表示。為測量碳足跡的標準單位)的其他業別。 本次「雲碳封清」碳流程追蹤平台問世,逐鹿數位亦宣布攜手國內生技強棒博訊生物科技( DrSignal BioTechnology )旗下「細胞製氣」( Mi Cell ) ,共同瞄準綠色經濟良性循環。 逐鹿數位將發揮其深耕企業核心系統的深厚經驗,結合博訊生技的負碳排解決方案,聯手打造從上游至下游、生命週期完整、系統性的碳管理作業。 蔡玲儀也提到,在與產業溝通過程中,由於新修訂的子法法規不溯及既往,預計碳費徵收會以2024年一整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做為碳費計算依據,預計企業首次繳交碳費會落在2025年,一方面也讓企業能夠編列繳交碳費的預算,給予充足時間。

  • 透過大學採取積極行動,以教育為社會提供更為永續的解決方案;後續將積極透過課程教學,培育同學們永續價值觀與技能外,並將永續知能融入課程,期待同學給予產業注入新的永續推動力量。
  • 成立36年的環保署昨日升格為環境部,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均出席揭牌典禮,蔡總統表示,環境部成立後有三個重要任務,首先是加速推動碳定價,新設氣候變遷署將統籌因應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等工作,碳交所已成立,未來碳費機制與相關法規修訂能加速進行。
  • 而台灣政府也於2021年10月21日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 「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若企業能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工具隨時更新碳盤查的資料,讓碳盤查的數據更正確且具有參考性,在後續對應 ISO 14064、ISO14067等國際標準時,可以更有效率地被驗證。
  • 企業若想更進一步瞭解自身碳排放源與占比,進階版碳估算工具透過更深入的數據蒐集,包含鍋爐、發電機、冷凍空調設備與車輛等資源用量,分析碳排放熱點,作爲企業減碳計畫制定與後續成效追蹤依據。

綠易 ezGHG 企業碳管理解決方案基於企業有效因應政府規範與國際溫室氣體管理系統標準,提供碳管理完整數位服務方案。 事實上,今後國內大多數企業對自身所使用化石燃料與用電量均有揭露與減碳要求,但目前除了大企業及環境部目前所列管廠商之外,多數中小企業其實並沒有碳盤查能力,需要一套整合式的服務協助其有效掌握自身的碳資訊。 為了服務會員,工總自今年3月啟動「工總碳盤查標籤方案」,希望藉此幫助中小企業,揭露組織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標籤標示展現企業自主推動成果,回應利害相關者、強化溝通效果並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現有150家企業參加本方案說明會,25家企業申請盤查,已有兩家完成線上查核。 政府公布淨零路徑,只有方向,沒有具體行動方案,無助橫在企業門前的巨大減碳挑戰。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26)於2021年11月1日至12 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會議重點為2050淨零排放、提升2030年去碳目標、能源轉型與保護生態環境等議題。

企業碳盤查: 台南學甲與金酒契作釀酒高粱801公頃 未來可賺碳金

此外,臺灣碳權交易所擬與國際認證機構簽約,引進國外自願市場之碳信用額度,以協助國內企業取得國外碳權。 無論來自國內或國外,這些自願性碳權的品質如何、是否真正具備減碳效益,就肩負碳揭露義務,並對股東、利害關係人、消費者、下游客戶等負有法律責任之企業而言,想必是不容妥協之課題。 莊植寧指出,為避免造假、漂綠風險,透過妥善交易機制確保買方權益,及妥當分配各方責任,實需仔細酌量。

這意味高達9成企業無法釐清到底有多少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難以實踐淨零目標。 淨零排放已成全球趨勢,如歐盟將於2023年將開徵碳關稅,部分產業要求繳交碳排放量費用,進口企業也需申報,企業邁向減碳已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究竟企業要如何做好碳盤查,釐清自身到底有多少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

企業碳盤查: 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出爐 三步驟算出溫室氣體排放量

官田區長黃炳元邀請成大教授蘇彥勳、台大副教授王淑美、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為農民分享農作物結合碳市場經濟的新農業商業模式的趨勢。 半導體通路商至上(8112)、散裝航商正德(2641)現金增資新股申購作業將啟動,明(8月24日)日起將開始辦理公開申購... 儘管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至16年來新高,科技股走強為周一美國股市提供支撐。

2050、2023這2年的數字,未來幾年將牽動企業生存力與人類的生活方式。 全球已有逾130國響應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的環境永續目標,國際間更開始研擬徵收碳關稅,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最快2023年試行。 資深碳排顧問針對 ISO 組織型溫室氣體、ISO 產品碳足跡,提供輔導企業碳流程設計及線上諮詢,從系統教學、訓練、到第三方查證,協助碳數據分析鑑別與彙整。 相應減碳方案陸續推出,近兩年更有許多政策即將上路,使企業必須了解自身碳排放問題。 提供碳盤查系統的資服業者因而受惠,紛紛開發相關產品,搶攻這前所未有的商機。

企業碳盤查: 電力景氣燈號終結連九藍 製造業景氣有望回升

政府於民國110年陸續修訂與發布減碳政策,其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將永續經營列為企業發展的重點計畫項目,依產業別及資本額分階段要求上市櫃公司執行溫室氣體盤查、查證及揭露。 對於排程中最優先的企業而言,訂定減碳計畫刻不容緩,中小企業也應跟上前者的腳步,做足準備以因應未來排碳者付費的趨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昨(22)日改制為環境部,下轄氣候變遷署,氣候變遷署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都將針對碳管理機制,包括碳定價、碳盤查、自然碳匯等進行及產業因應。 台灣未來面臨全球共同最嚴峻的淨零挑戰,在國家政策及世界公民責任的指引下,貫徹2050淨零排放已是在氣候法制中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依據該團隊輔導業者進行專案規劃之經驗,倘企業係在實施環評時認定有涉及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情形,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需以取得經環保署核准之國內減量額度,始得進行增量抵換,購買國外碳權恐無助於達成此項合規目的。

現行《溫管法》規定,每年應進行排放量盤查的排放源目前共287家,包含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等行業別,或是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CO2e)的其他業別。 民間企業也動起來,為響應「大廠帶小廠」政策,國內8家科技巨頭在去年攜手共組台灣氣候聯盟,成員包含台達電、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科技、宏碁、和碩聯合科技、華碩電腦。 官田公所和隆田社區在官田農會的菱角田舉辦農作物淨零碳排宣傳會,菱角也可變成「碳金」,菱農接受度高,種菱角有額外收入,有機菱農李鎮賓說,淨零碳排是減緩溫室效應保護環境,與有機農業提供安全農產品、保護環境觀念契合,如有碳金,可降低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更可幫助推廣有機農業。 對於本出版物中資料之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陳述、保證或承諾(明示或暗示),DTTL、其會員所、相關實體、僱員或代理人均不對與依賴本出版物的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 中國房市連環爆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中國房市下行的外溢效應有待觀察,但對台灣影響不大;針對中國擬研究中止ECF... 因應疫情衝擊啟動的「運用既有旅館及公私有房舍轉型社會住宅」專案計畫,至今成功協助2070房舍轉型,除旅宿業外,國營事業台...

企業碳盤查: 投資理財

依據氣候法規定,需要繳納碳費的企業如果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將可適用碳費優惠費率。 蔡玲儀表示,每個產業類別碳排放減量方式都有所不同,半導體業可能著重在減少使用高碳排電量,鋼鐵水泥業則是著重在鍋爐減量,將針對不同產業特性、訂定多重指標的標準。 蔡玲儀表示,7月已與工總等產業相關團體溝通,碳費徵收對象為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製造業及電力業,碳費徵收時程上,確定會在今年底前,將碳費徵收管理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碳費費率審議會組成規定等相關子法訂定出來並預告,明年初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 環保署表示,2015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施行後,已訂定「溫室氣體盤查登錄作業指引」,提供大排放源盤查登錄的規範。 「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若企業能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工具隨時更新碳盤查的資料,讓碳盤查的數據更正確且具有參考性,在後續對應 ISO 14064、ISO14067等國際標準時,可以更有效率地被驗證。 企業碳盤查 像是,ERP可以整合企業整體的運作流程,例如採購的物料狀況;從企業的各種簽核、出差等紀錄的軟體系統中,就可以找出商務旅行的路程;人資系統中就可以收集每個員工通勤的狀況;利用能源管理系統整合IoT數位電錶,就可以統計企業中各個區域和設備的用電狀況;MES中所記錄的製程相關數據。

有關EY安永如何蒐集及使用個人資料,以及相關個人資料保護之權益敘述,請參考網站ey.com/privacy。 這不僅出現在歐洲,而是流竄世界各地,供應鏈已經全球化,物料、人力成本低廉之處,勢必成為製造地,商品運往其他更高經濟能力的地方,製造地卻要承受汙染及承擔高碳排的惡名。 為了解決碳洩漏的問題,2021年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目的在於讓排碳者無論在哪裡排碳都要付出代價。 企業永續策略專家,並具有豐富的公司治理、氣候風險評估、環境績效、社區投資、永續報導與永續指數的服務經驗。 今年起,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排碳大戶——鋼鐵、水泥業者,將擔綱先鋒,完成個體公司盤查。

企業碳盤查: 永續解方

蔡玲儀說明,目前《溫管法》修法將查驗機構分級,不限於國際認可,未來將有更多國內外查驗機構,讓業者依需求選擇。 但目前草案仍在立法院審查中,若今年順利通過,環保署最快在明年訂出認可查驗機構的子法,國內標準的查驗機構同年就能上路。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環保署今(22日)正式升格為環境部,外界高度關注碳費徵收進度。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希望在年底預告碳費相關子法,由於新法不溯及既往,將以2024年碳盤查排放量收費,企業到2025年才會實際被收到碳費。 換言之,企業實際繳交碳費時程,將比先前環保署規劃的2024年開徵延後一年。 同時國際會計報導準則(簡稱IFRS)基金會成立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簡稱ISSB),並積極宣布2022年下半年將發佈全球通用的企業永續揭露準則,比照IFRS將財務報導觀念導入永續報告中。

在全球2050淨零排放承諾下,各國企業不僅早已著手範疇一、範疇二的「碳盤查」,美國甚至開始討論範疇三的盤查,意即盤點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自上下游的排放源。 企業碳盤查 未來減碳不再是「有做就好」的公益行為,而是企業的最高指導原則,各行各業都應先從碳盤查體檢做起,善用工具平台,或是對外尋求資源協助,才能跟上國際淨零轉型的腳步。 一、企業必須開始關注範疇三的碳排,特別是產品碳足跡,計算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碳排放量,從產品開採的原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產品報廢或回收處理所產生的碳排,都要計算清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