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調漲2023詳解!(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April 10, 2019

薪資調漲

♦民國110年10月15日發布,自111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5,25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8元。 ♦民國109年9月7日發布,自110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4,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0元。 ♦民國108年8月19日發布,自109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3,8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8元。 ♦民國107年9月5日發布,自108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3,1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0元。 ♦民國106年9月6日發布,自107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2,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40元。 ♦民國105年9月19日發布,自106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33元。

薪資調漲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由勞資政學四方委員共同決定,每年第3季時開會時決定基本工資是否需要調整,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說,勞動部已與各審議委員確認時間並於今天發出開會通知,基本工資審議會將於9月8日早上10時召開。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受訪表示,對於基本工資審議,勞資雙方考慮通膨,有共識調升金額;不過,由於國內製造業跟內需產業景氣兩樣情,因此商總跟工總可接受的調幅也不同,商總可接受3%、工總認為超過2%則不合理。 薪資調漲2023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基本工資往上提的話,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有益,去年碰上疫情也有調漲,今年工作小組應該要讓社會大眾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怎麼去調整基本工資。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薪資調漲: 基本工資調漲2022產業3大關鍵數字!平均月薪4.4萬上班族最悶?

因此,有效落實《第131號公約》及國內最低工資法制度揭示的保障顯得格外重要,根據調查,各國仍有許多勞工無法得到最低工資的基本保障,主要原因不是缺乏法律保障,而是因為雇主不遵守規定,而最常被排除在最低工資制度之外的群體是「農業勞工」和「家庭傭工」。 在台灣,農業勞工的所得狀況較難預估,而由於家事勞動迄今仍未適用《勞動基準法》,故未受到《勞動基法》的基本工資保障。 薪資調漲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舉例:健保費雇主、勞工、政府的負擔比例,分別是「6:3:1」,若是像健保費的負擔比例有調整空間,資方也對於調漲基本工資不會有太大意見。 此外包括物價上漲、GDP,以及原物料進口成本等數據均應一併納入計算,現行的模式是採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GDP計算,無法計算資方所增加的成本。

薪資調漲

許銘春日前受訪僅說,會議召開時間還在討論中,基本工資明年度是否調整交給委員決定。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首季CPI年增率2.62%,仍高於通膨警戒線,隨著4月將再漲電價,生活支出壓力恐將進一步爆增。 立委關注今年基本工資是否有望再次調升,且呼籲從26,400元漲至28,000元,勞動部長許銘春對此表示,如果個人可以決定當然支持,也會從調升來努力,但仍需要待第3季勞資政學各方討論後做最終決定。 今年經濟成長趨緩,但通膨吃掉薪資,為照顧邊際勞工民生,蔡政府仍會持續調升基本工資。 權衡各方情勢,預期明年基本工資調幅3%起跳;若今年下半年製造業景氣回溫或通膨持續走高,更有可能拉高基本工資調幅。 尤其,資方團體一再以國內內需服務嚴重受衝擊為由,呼籲政府凍漲基本工資,但以經濟學者蔡明芳的論點,這些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內需服務業能否獲利的關鍵是疫情能否獲得控制,而非基本工資有無調整,而只要疫情獲得有效的控制,內需服務業的需求將會逐漸回升,勞動雇用的需求也慢慢增加。

薪資調漲: 連七漲!明年基本工資「調幅不低」 有望調升4.8%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38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8元。 薪資調漲2023 ►2018年9月5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31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0元。 ►2017年9月6日發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基本工資調漲:月薪由新台幣2萬4000元調整至2萬5250元;時薪則比照月薪調幅,由160元調整至168元,預估194萬名勞工受惠。 過去2008年金融海嘯時,各國政府也有採取寬鬆政策,包括各種紓困方案,但當時並沒有發生高通膨的情況;然而這次疫情各國採行超寬鬆政策,以美國為例,聯準會(Fed)在疫情爆發兩年來的寬鬆規模已突破8兆美元,這樣「大撒幣」的寬鬆政策為日後的通膨埋下隱憂。 註:量化寬鬆(簡稱QE)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通過購買債券等方式,挹注資金來增加貨幣流通量,以達到重振經濟的作用。 在新冠疫情發生後,各國出現停班、封城,工廠生產停擺進而導致失業率攀升,在多重因素下市場資金流動減少而出現經濟衰退。 歐美各國先後宣布降息意圖使資金的流動性增加,或購入債券、發放紓困金來挹注資金到市場上。 「各個國家也包含我們國家在內,政府也都花了非常多的錢在企業的紓困,或者是透過振興的方式去補償民間的消費力。」邱俊榮指出,政府利用紓困政策讓資金進入市場,但是民間對產品的需求還是存在,反而生產成本還提高,「所以就沒有把物價拉下去的力道」。

薪資調漲: 基本薪資連7漲「各行業領多少」一圖看 這2產業反而減薪了

舉例來說,今年的一名打工族,時薪176元,每週工作4天,每月工作4週,薪水 約2萬8160元。 而明年起,若以時薪182元計算,同樣的工時,但薪水會提升至2萬9120元,等於每月薪水成長960元,不無小補。 除此之外,在勞基法第69條有規定,技術生災害補償所採薪資計算之標準,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這邊的意思是指,因為技術生的薪資也許會低於基本工資,舉例來說企業可能只給與技術生助學補助費1萬元,但是當技術生發生職災的時候,在給與原領工資補償的時候,是不能低於基本工資,以現在(111年)來說就是用25,250元來計算,這點也是很多企業會疏忽的,請務必多加留意。 根據勞基法第2條規定,「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

未來,整體衝擊情形會依國內疫情受到控制、防疫等級降低,以及政府陸續推出相關經濟復甦方案而得到部分解決,實不應作為是否調整基本工資之核心考量因素。 當然,仍有部分歐盟國家保有透過社會對話尋求「溫和共識」的模式,例如愛爾蘭低薪委員會(Low Pay Commission, 薪資調漲2023 LPC)最初推遲調整最低工資的決定,儘管有兩個工會代表退出LPC以示抗議的情況下,但最終基於多數妥協建議每小時小幅增加10美分,調幅約1%左右。 但也有極少數的國家選擇以疫情衝擊為由推遲了最低工資的調整,這些國家包括愛沙尼亞、希臘、西班牙及比利時等國。 此外,部分國家基於政治承諾依原有規畫提高最低工資,同時亦承諾提供雇主必要的補貼方案。 ILO在報告中一再重申「定期」及「頻繁」調整最低工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消弭貧窮所衍生的各種社會不平等問題上。

薪資調漲: 基本工資調漲 勞資成本各增14億及254億元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2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40元。 ►2016年9月19日發布,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33元。

薪資調漲

相對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各國的最低工資率正在逐步提高,以配合該地區生活成本的上升,並刺激國內需求。 其中,除了柬埔寨勞動和職業培訓部宣布2021年普通工人的月最低工資定為192美元、比2020年增加2美元,截至目前為止,東盟各國都已決定延遲該國最低工資的調整。 薪資調漲 自COVID-19病毒全球大流行以來,疫情對於各國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舉世皆然。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薪資調漲2023 Organization, ILO)的調查,疫情爆發的這兩年,約有三分之二國家工資都呈現下降或放緩成長的情形,對於許多基層弱勢勞工而言更造成嚴重的所得減損衝擊,特別是對女性、青年及原本就屬低收入勞動者更加顯著。 但另一方面,股市表現熱度卻依然不減,出口量也連12個月長紅且屢創紀錄,再再顯示製造業及對外貿易仍然保持旺盛。

薪資調漲: 基本工資調漲恐衝擊產業界 鄭文燦回應了

另外,單看2021年、2016年數據,就會發現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的經常性薪資從4萬2642元降為4萬2321元;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也從6萬5105元降為6萬4256元。 104 《2021~2022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 涵蓋市場208個代表職務薪資,提供薪資PR值(P25、P50、P75), 透過此份報告 ,得以了解自家薪資與市場薪資之差異,以此建立留置績優人才、與績效連結、消除不公平的調薪計畫。 不同年資的求職者對於工作價值的重要性排序也不同,年資較深的工作同仁對於「薪資福利」的重要排序往前,同時期望工作有保障,因此必須著重薪資福利的設計,才能留任及招募資深人才。 農委會公告,明年1月1日起將實施雞蛋噴印溯源標示政策,等於校園食材、國軍副食、超商、超市、量販店、大賣場及網購通路販售的洗選鮮蛋,在流通、販賣前都要進行蛋殼噴印作業,噴印洗選廠與雞蛋來源畜牧場溯源碼、包裝日期及生產方式等內容。 2022元旦起,補助教育實習獎助金制度上路,教育實習學生每人每月可領5000獎助金,至多6個月、最高3萬元,以協助師資生完成半年教育實習。

薪資調漲

以性別為例,在一份針對歐洲28個國家的疫情影響推估研究中發現,女性受到的影響大於男性,如果沒有實施工資補貼計畫,在2020年第二季女性工資減少了8.1%,而男性則只有5.4%。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如以重要民生物價指數來比較,等於軍公教日常生活物資的購買能力減少了12.4%,形成實質減薪的狀況。 文章來源:全國勞工注意…「基本工資調漲5%」明年元旦上路 9大新制一次看 由《CTWANT》授權轉載。 原規定各業30人以下事業應置丙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為鼓勵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所定第二類及第三類風險較低之事業,且勞工人數在5人以下之微型企業雇主,親自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擔任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爰新增丁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教育訓練職類。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