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行用語15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anuary 28, 2019

台灣流行用語

後續不論是東奧防範新冠肺炎傳染,杜絕性行為將床架改採厚紙板製作等時事,社群媒體、網友都會以「人與人的連結」代稱親密行為。 解釋:台灣5月因本土疫情延燒,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終於在7月政府宣佈可以「微解封」,「微解封」新名詞也引來PTT網友熱烈討論。 解釋:疫情大爆發期間,當時網路即流傳一句振奮人心的經典名句:「看好了全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第三級。」雖然很可惜台灣並沒有如口號在兩週內成功,但此口號也像是精神喊話般對著全台民眾打氣。 解釋:「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詞語源於日文的「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現代人常用來自我揶揄或嘲笑他人為了企業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賣力地為企業效勞。 解釋:黑人問號又稱困惑尼克楊(Confused Nick Young),源自2014年在Youtube的體壇明星紀錄片系列《透鏡》第四集《尼可楊的一天》。

舉例來說,當對方提出一個話題,而你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時,或是覺得內容很想哭,就可以打一句「咩噗」並加上流淚表情,以表達你當下的感受。 國安局私菸弊案震驚全國,不僅數量龐大近萬條,涉案人員也相當廣泛,後來更因為「超買」說導致輿論爆炸,總統蔡英文特地出面道歉。 由於「英」音近「菸」,網路上討厭民進黨的民眾,開始以「菸粉」、「小菸」等詞,作為民進黨支持者的代稱。

台灣流行用語: 女英文點餐遇快嘴店員 對方一口氣唸21項飲品

其中的論述裡,也會穿雜一堆對中國傳統國學的經典奧義做為點綴。 台灣流行用語 同時,台灣喜歡使用一些用語裡有執行、專案、評估等等的學術化用字。 台灣流行用語 而在大陸,相對的用字,常常喜歡用「搞」、「抓緊」、「批評」、「牴觸」、「項目」的字眼。 在中國大陸出席重大會議或論壇時,絕大多數的上台致詞人員,都會有一句彼此雙方相當有默契的話語─「我在這裡謹代表我出席的單位,帶來熱烈的祝賀」。

不過,這個詞也在西門町街訪影片中,被學生一致認為已經有點過時了。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4月時因為華航印尼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直到新聞播報時才得知台科大65名外籍生曾與該染疫機師同時間位於台北清真寺,震驚北市府竟未收到通知,陳時中則回應請黃珊珊「不要太不滿」,瞬間成為網友推崇「神之金句」,直呼「這句話真的超萬用」。 2021年即將邁入尾聲,今年也創造出許多網路討論的流行語,不論是配合時事延伸出來的名詞,或是有趣好笑的迷因梗圖,都在社群論壇上形成一股風潮,甚至成為親友見面打招呼時的用語。 解釋:「Duck不必」一詞源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北市長柯文哲「訂西裝說」時提到「粗暴言論,大可不必」。 後來有網友便以此做出鴨子梗圖,改成「粗暴言論,Duck不必」。

台灣流行用語: 「芒果季」最新手搖! 春陽茶事推芒果青、可不可推芒果波登、麥吉抹茶+芒果一次滿足

很多潮流用語源自年輕人之間自創和使用的俚語或網語。 "閃光彈"還可以形容接受到"秀恩愛"強光以後的視覺、心理上的衝擊。 由於中華民國教育部語言相關措施以國語為主,比如非國語並未有對應的輸入法等,因此台灣網絡及社會上形成此種以現代標準漢語擬音、注音表示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的次文化。 除了有音無字、不知本字以外,為了搞笑或是強調其音,甚至在知道本字之下故意以現代標準漢語擬音(如將「一百分」、「當選」故意寫成「幾罷昏」、「凍蒜」)。 馬卡道語為一滅亡的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為未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但為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認的屏東縣定原住民族語、花蓮縣富里鄉定原住民族語。 大武壠語為一已流失的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為未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但為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認的花蓮縣富里鄉定原住民族語。

台灣流行用語

「Duck不必」一詞源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北市長柯文哲「訂西裝說」時提到「粗暴言論,大可不必」,後來有網友便以此做出鴨子梗圖,改成「粗暴言論,Duck不必」。 解釋:意思是「你是在幹嘛?」帶有提醒停止做蠢事的含義。 台灣流行用語2023 當有人在做奇怪或不明所以的事情時,美國人會說Hello? 後來三立八點台劇《天之驕女》中,顏聖元(許明杰飾演)以台語說「是在哈囉」,成為該劇經典對白。

台灣流行用語: 中國阻我參與WHA BBC:讓全球聽見台灣心聲

去年里約奧運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後,中國游泳女選手傅園慧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採訪時,她回一句「我沒有保留,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此後「洪荒之力」就迅速爆紅,不斷的出現在各大媒體報導中。 解釋:種草其實就是台灣網友常說的「被燒到」,當你看到某位名人使用或推薦某樣產品,覺得看起來很不錯,非常心動、想購買,就是被種草的意思;相反的,拔草則是代表先前曾經很想購買的商品,現在卻不想買了。 至於「本斥但大」這句完全從字面上猜不透意思的流行語,真正代表的是什麼意涵呢?

台灣流行用語

而此次DEEBOT X2 OMNI新品的推出,更是要解決用戶使用先前產品仍未被滿足的痛點,包括掃不到的邊角、低矮的床鋪沙發底下,以及要將用戶喜愛的熱水洗拖布功能拓展至更多機種上。 由大陸網絡傳入香港和台灣等其它地區後,香港和台灣的網民也開始使用洪荒之力。 隨後"洪荒之力"也出現在三地各大媒體,例如台視、《大公報》等,的新聞報道中。 達悟語使用人口約3,800人,為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認的方言共有1種。 為唯一不屬於臺灣南島語的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其屬於菲律賓語群下的巴丹語群。

台灣流行用語: 大家一起來學學2022 流行用語

截至7月底,外銷量占總產量約2.2%,五年平均外銷量占比約百分之三點多;陳說,芒果是內需型水果,不是仰賴外銷,初步評估「對國內衝擊不是很大」,目前外銷量中國大陸約1000多公噸,占整體外銷量0.5%,占比非常低。 聯名當然是最快凝聚話題的操作,但如果一次跟4個品牌合作,是否能讓效果加乘呢? 由於香港地區的語言習慣,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很多網絡語言也根植於這兩種語系。 台灣流行用語2023 一些來源於大陸的傳播,像熱點事件或綜藝節目,一些來源於英語縮寫或諧音,另外一部分是廣東話本身的不斷衍變。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2021年新流行語』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台灣流行用語 同樣是在疫情時代下竄出的流行語,5月疫情爆發期間,指揮中心在5月22日公開本土病例時,首度用到了400例「校正回歸」一詞,案例分布在過去6天,瞬間引發中央「蓋牌」的質疑,使得校正回歸」成為網路熱蒐的關鍵字。

台灣流行用語

陳駿季說,芒果是內需市場,未來會除加強國內外銷力道、加工多元化產品,加上開拓國際市場,來確保農民所得。 中元普渡採購外送到家最方便,foodpanda看準中元普渡商機,推出「熊澎湃」超值祈福箱,除了道地台味,更集結韓國超人氣... 其他菲律賓語言包含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菲律賓語群的宿霧語、伊洛卡諾語、希利蓋農語等,使用者皆為菲律賓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 其他印尼語言包含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的巽他語、馬都拉語、米南佳保語、布吉語等,使用者皆為印尼裔新住民和移工。 閩語不同於漢語族下的其他獨立語言(如客家話、官話、粵語等)為一語言;閩語的各大分支幾乎不能互相交流,因此國際學術界認為閩語的各個分支(如閩南語、閩東語、莆仙語等)也是漢語族下的獨立語言。

台灣流行用語: 台灣國中生瘋小紅書!用簡體字是「潮流指標」 她傻:世代隔閡?

就選自己覺得好用、堪用,可以表達最適切的意思即可,真的不用太緊張。 比如「奇葩」的負面意思,筆者在讀大學前恐怕就已經有了,倘若用怪腔怪調來唸,就是反諷與罵人的用法,也有下流的意思。 至於「套路」一詞更早,筆者唸小學時就被告誡要小心被人訛詐的時候,就已經聽說。 係指金光黨或江湖騙子行騙時的固定台詞,要小心「落套」,另外當然,武俠小說中也不鮮見。 至於「信息」一詞,早見於二、三十年前的香港,當時港台就有人在用,根本談不上「中國流行語」。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原來在日本、韓國綜藝就使用的語彙,為什麼可以被定義為中國用語?

台灣流行用語

兩岸相隔60多年,政治與文化已各自發展,雖然在溝通上,說的都是普通話,但常常同樣的用詞,意義卻是大不相同。 兩岸用語文化影響不再是單向的,台灣熱帶動大陸流行,大陸的流行文化也開始影響台灣,兩岸間用語殊途同歸,靠溝通才能拉進彼此距離。 「繭居族」這個詞源自日文,是一種極度從社會中退縮(Social withdrawal)的生活型態。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定義 5 項條件:(1) 長期待在家中。

台灣流行用語: 疫 抗疫 疫情幽默笑話|爆笑笑話|超好笑笑話|笑話Dcard|疫情緊張~請君入內壓壓驚

任何陣營、種族、職業、裝備;PVP、PVE各方面的不平衡皆可用IMBA來形容。 《Warcraft》(魔獸爭霸)與《World of Warcraft》(魔獸世界)等美式遊戲的流行可能是台灣地區開始使用「IMBA」一詞的主要因素。 較為廣義的用法則是可以借代為「強」、「比他人強」、「勝過他人」等意思。 由於一款遊戲的平衡度調整本來就是困難的課題,所以每次相關遊戲改版,誰或哪方較為「IMBA」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所在。 一般來講,被補強稱為「Buff」,而削弱則是「Nerf」。 火星文在中華民國九十五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出現時吵得沸沸揚揚,有著相當兩極化的反應。

同一種火星文字由不同的人來解讀,意義上往往會有差別。 註:部分內文除引用該網路媒體團隊〈當中國在臺灣成為強勢流行文化〉、〈【專題番外篇】奇葩、閨蜜也算是中國流行語? 懶人包一次看懂〉兩篇專題報導,亦酌參《民視新聞網》〈立馬、正能量都是中國用語? 他玩測驗挑戰結果超意外〉、《聯合報》〈神回顧/看懂「咩噗」才算年輕人!

台灣流行用語: 大陸再祭台灣芒果禁令 農業部回應了

他最喜歡看的影片,是像「八點檔」台劇一樣的「小短劇」。 Su為端傳媒記者打開,自己特地註冊中國大陸地區Apple ID來下載的中國版抖音。 一節節小短劇,像Netflix劇集目錄一樣整齊排列,只是影片最長只有幾分鐘。 他說,最近一個流行的劇本是:「有人狗眼看人低,欺負另外一個人,但沒想到那是一個總裁。」Su說到自己使用抖音的習慣,經常一點開,滑著滑著就忘了時間,雖然連自己都覺得很白痴、很像八點檔,但Su每天仍然使用TikTok一到兩個小時。

  • 比如說「OOO yyds!」就代表這個人/事物是最棒、最厲害的。
  • 「咩噗」通常後面會加上QQ,用來表達難過的情緒,意思有點像「哭哭」,但由於「咩噗」聽起來就像羊咩咩的叫聲,因此不但可以加強難過的語氣,更可以裝可愛。
  • 有網友就透露朋友被巴大雄神曲洗腦,連續兩天傳送給他「可不可以蒸一下下(口罩)就好」、「可不可以爬一下下(水塔)就好」、「可不可以跳一下下(紙青蛙)就好」,還有歌迷幽默留言,「超商店員微波加熱太燙時可以唱一下下就好」。

追溯到最一開始有人刷 7,大概是從亞洲統神(張嘉航)的台開始。 真正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刷 6 是從中國那邊來的習慣,想要跟他們不一樣的話只剩 7 可以刷了,因為其他數字都有其諧音或慣用的含意。 第二種是以下影片,當有人問統神為什麼要刷 7 的時候,他給了一個很幽默的答覆,表示自己因為一些「個人原因」,比較喜歡 7 這個數字。 近年來台灣年輕人吹起了「精緻窮」風潮,「精緻窮」是網路新興用語,形容低收入、高物慾族群,為了維持精緻生活,賺的錢往往跟不上消費能力,常常成為「月光族」。 有網友在Dcard以「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過精緻窮的生活?」為題發文表示,「近幾年來社會出現一個現象叫『精緻窮』,明明收入不高卻喜歡買名牌、天天吃好料打卡,對外營造出自己的高質感生活,卻不是把買房和投資為首要目標,然後月底哭窮」,直問到底出了什麼原因?

台灣流行用語: 出國不想被誤認成中國人?港商家推「台灣」行李牌

鄒語[註 14]使用人口約4,000人,為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認的方言共有1種[註 15]。 邵語使用人口約4人,為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認的方言共有1種。 賽夏語使用人口約2,000人,為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認的方言共有1種。 泰雅語使用人口約10,000人,為受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央政府承認的15種原住民族國家語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認的方言共有6種[註 8],分別為賽考利克泰雅語、澤敖利泰雅語、四季泰雅語、宜蘭澤敖利泰雅語、汶水泰雅語、萬大泰雅語。

台灣流行用語

線上遊戲現在成為了青少年的休閒娛樂之一,有時候臺灣和香港的伺服器會是同一個,玩遊戲、聊天間耳濡目染,火星文內當然也少不了香港傳來的外來語。 在電腦打字時,台灣常見的微軟注音輸入法使用方法非常簡便,只需鍵入正確的注音後,再加上選字方能完成。 但是有些人為了求快速、懶得選字,或是國文能力不佳,無選字能力,使得文章內常常出現大量的同音錯字。 香港周星馳電影更常是網路用語上上之選,已被泛指為網友的「鄉民」,最初就是出自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中在一旁看戲的「鄉民」。

台灣流行用語: 重機車友大嘆「台灣變了」 實際上路影片引上萬讚:交通還有救!

有時戴上眼罩或者手纏繃帶,因為這是為了封印他們身體裡的力量。 或者還有些角色喜歡用華麗的姿勢與手勢,說出一些令人羞恥的台詞,例如:「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我要成為新世界的神」……等。 「火星」一詞之所以成為流行用語,主要是源自於周星馳的電影名作少林足球中,一段廣為流傳的名言「地球是很危險地!你還是快點回火星吧!」。 〈註一〉每當聽不懂對方說的話,或看不懂對方所寫的東西,有些人就會以嘲諷的語氣告訴對方「你還是快點回火星吧!」,用以譏笑對方是個火星人,說的或寫的是我們地球人看不懂的火星文。 這種用法在經由網路的快速傳播後,「火星文」一詞就成為令人難以理解、閱讀之文句的代名詞。

台灣流行用語

因此簡單來說,流行語「我就爛」就是代表自己什麼都不想管了,用在接受自己很爛,並且自暴自棄的負能量狀態。 接著,最近常聽到大家會說的流行語,應該就所屬台灣經典八點檔《台灣龍捲風》的角色葉美琪所帶起的「甘安內」風潮,除了僅靠著短短3個字,就能表達出訝、疑惑、嘲諷等不同的涵義,透過網友的神剪接,根本就讓這「謎之音」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從韓劇《請輸入檢索詞WWW》到《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韓劇越來越多女大男小、姊姊配小鮮肉的「姊弟戀」劇情,當小弟弟跟在大姊姊屁股後面,時而撒嬌、時而帶點霸氣,一種「努娜」兩種享受,讓這個詞在近幾年越來越深入台灣人的生活中。 天津輕工業學院的童艷指出,大陸大學生常常擔心畢業後沒有出路,見面常問「有沒有『寄托』?」,就是有沒有考過托福考或GRE考試的諧音。 整天坐在電腦桌前的學生,會被叫「網蟲」,而「你很老板」就是你老是扳著臉,常常叫員工走路的老板被稱為「總裁」,至於「老孔雀開屏」就是自作多情的意思。

台灣流行用語: ‧ 大陸今起暫停台灣芒果輸入 國台辦:檢獲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

其中不少網友也提到,比較過後發現繁體字真的很漂亮,但也有人認為「使用中國用語沒什麼」,「畢竟常看劇、綜藝久了都會學到一些外國用語,說一下也挺正常的,像現在也蠻多人跟韓國人一樣用忙內之類的韓國用語一樣」。 該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聽到友人分享還在念高中的表妹,打字都用簡體字,說話也都是中國大陸的用語,覺得超級扯。 在臉書上看到有人發文寫道,「現在台灣國高中生最流行的app就是小紅書,每一篇幾乎都破百人留言,使用簡體字已經變成一種潮流指標」。 范瑋琪(范范)當年頂著「哈佛才女」的形象出道,後來被發現她不是享誉盛名的哈佛大學畢業生,而是哈佛大學的延伸教育學院,入學條件非常寬鬆。 范瑋琪因為口罩出口的禁令,在臉書罵行政院長蘇貞昌是狗官,引起軒然大波。

  • 此梗源自於中國,由於在對岸許多社群上禁止出現不雅文字,因此陸網友用「你媽死了」的每個字自首拼音結合合成,「NMSL」也就此誕生。
  • 其實它是源自於日本漫畫《刃牙道》的對話內容,原文大概是在講說:「想用錢來收買我嗎?這是對我的侮辱…而我本想大聲斥責他的,但錢實在太多了」。
  • 過去原本是為了反串 5566 的死忠粉絲,鄉民只要看到有關的討論就喜歡在下面回「我難過」,演變到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不管什麼情況都會出現的趣味用語。
  •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普遍讓社群軟體如PPT, Dcard等的使用更加便利,人手一機,隨時看論壇已經成為時下年輕人的一致習慣,網路用語也發展得更快、更多。
  • 通常會說「XX事給你安排上了」、「安排好了」,也就是事情辦好了。
  • 「繭居族」這個詞源自日文,是一種極度從社會中退縮(Social withdrawal)的生活型態。

幹嘛醬、幹嘛john其實就是幹嘛這樣的簡寫,因為特別的語感,許多女生會拿來裝可愛時使用,後來也被延用為流行用語,甚至在外國人耳中聽起來,台灣人不太用力收尾音的說話方法也成為一種特色。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常出現在中國劇情解說影片,包含臉書、YouTube都能見到類似內容,後來逐漸被台灣人替換主詞造樣造句,用來講述浮誇的故事情節或影片,甚至還會在留言區被網友接龍,成為一段搞笑幽默的故事。 即便不以兩岸為例,借用相當多漢字的日本人使用「檢討」二字,跟台灣與大陸民眾所使用「檢討」之涵義大不相同。 兩岸中國人的「檢討」主要是說缺點,但日本人的「檢討」則是正反俱陳,什麼都能說。

台灣流行用語: ‧ 女英文點餐遇快嘴店員 對方一口氣唸21項飲品

畢竟整個華人世界都正經歷來自中國的一場文化影響,或者說,因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崛起,加上台灣的政治因素影響,使得原有的中國文化話語權開始易主,也在社會層面產生實質影響。 四月中旬,台灣某網路團隊發佈了一篇〈中國流行語滲透台灣? 從Dcard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的專題報導,並以網路遊戲的方式,讓網友圈選認為是「中國流行語」的詞彙。 氣在來的意思是在生氣、現在火氣很大,是網紅魏宏的口頭禪。

但是在中國大陸,當你在台上講「早上好」的時候,台下絕大多數的聽眾,給你的回應是熱烈的鼓掌。 而後來我自己也常常拿這個兩岸演講的差異,當作我演講開頭幽默的笑話舉例。 如果說到了在公開場合講演的習慣,兩岸又有一些有趣的差異。 在台灣,我們若要稱呼現場的政府官員或是同業,通常使用各位長官、各位先進。 在中國大陸,則是會在稱呼前面加上「尊敬的」三個字。 所以我們最常聽到在中國大陸演講的開頭,90%會是「尊敬的各位先生、各位女士級領導」。

台灣流行用語: 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來台 鈴木憲和曝侯友宜有這決心

一名在做醫材業務的男網友驚呼,「醫生的薪水真的超級高!」身邊有認識在耳鼻喉科診所上班的醫師,薪水40萬,在牙科診所上班的牙醫也是40萬,而且工時都比自己短,讓他十分驚訝,「以前怎麼都沒人跟我說呢!」貼文一出後,網友指出,「他們付出的努力,對得起這個薪資」。 有網友在微博詢問,《還珠格格》裡面有段演馬車陷入泥潭,當時所有人都推不動馬,紫薇跟馬說了幾句話後,馬就跑了起來,「到底紫薇給馬兒說了什麼?」有網友回覆,紫薇說的是「燃燒我的卡路里」。 該詞出自電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在「火箭少女101」演唱的歌曲《卡路里》中出現歌詞「燃燒我的卡路里」,而這句又由高人氣成員楊超越演唱,因其歌唱實力一直飽受爭議,這句台詞也被網友稱為「在破音邊緣瘋狂試探」。

動詞型態的塑膠用在「被塑膠 / 塑膠我」是指被無視、已讀不回、不讀不回。 名詞型態的塑膠,「你當我塑膠喔」指的是「當我是假的喔」。 台灣流行用語2023 歌手謝和弦說過「你當我們台灣人是塑膠做的喔?」,後來被做成梗圖,也成為他的名言。 可以用來表達訝異、疑惑、驚訝、嘲諷等多種意思甘阿捏是八點檔台劇《台灣龍捲風》中,葉美琪(方岑飾演)常用的經典台詞。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