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健保卡好處2023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ly 19, 2022

虛擬健保卡好處

此外,導入支付及獎勵誘因,輔導鼓勵院所運用虛擬健保卡提供醫療服務。 健保署正式推出「虛擬健保卡」申請,更夠在COVID-19新冠疫情狀態下,能夠解決遠距離視訊診療、居家醫療或是民眾就醫忘記帶健保卡,透過手機出示虛擬健保卡 QR Code 條碼,就可以掛號、看診、領藥。 年長者及沒有手機的被保險人,可先將健保卡註冊後綁定家人的手機,再申請虛擬健保卡。 若多人照顧長者亦可透過授權使用機制,授權給在異地的其他家屬或陪病者,協助就醫時出示虛擬健保卡;減少多名照顧者間傳遞健保卡的困擾,也能保留完整的使用紀錄,安全又便利。 成醫皮膚部醫師何英右表示,民眾使用「虛擬健保卡」,可有效降低因實體卡毀損、讀卡機故障、照片辨識困難、卡片讀寫速度慢等因素對就醫程序造成的影響。 實際使用過的高小姐也說,手機取得虛擬健保卡QR Code,患者看診時只要出示手機畫面,就醫流程便利又快速。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因應視訊診療服務擴大使用,健保署今年加速推動虛擬健保卡,民眾於視訊診療前,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上傳大頭照相片及身分證明文件經審核後,就能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減少接觸的風險。 截至111年4月底,約8.3萬民眾已申辦虛擬健保卡,527家醫療院所已上線,醫療院所申報紀錄約5千筆。 如何線上申請虛擬健保卡,申請後往後到醫院就醫或是藥局領藥,就不需要在帶實體健保卡,直接透過手機出示虛擬健保卡 QR Code 即可掛號看診,以會告訴你如何將虛擬健保卡授權給家人使用,和常見虛擬健保卡問答都會整理在這篇,推薦大家一起申請虛擬健保卡。 未來,健保署將持續深化虛擬健保卡之應用,例如研議結合處方箋功能、擴增線上支付功能,發展整合式視訊診療流程等持續優化,期完善虛擬健保卡零接觸的目標,建立智慧醫療就醫模式,實現數位政府願景。

虛擬健保卡好處: 步驟4.虛擬健保卡需要搭配個人照片,可上傳照片檔或直接以手機拍攝。

步驟1:進入虛擬健保卡系統並完成身分驗證:下載並開啟「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點選「虛擬健保卡」後且完成身分驗證。 今年16場在地培力訓練實體活動,透過視訊方式連線鄰近鄉鎮,期待未來提升偏鄉民眾虛擬健保卡使用率,實現數位政府願景。 只要透過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申請虛擬健保卡,出示QR code就可以看診,透過結合數位應用縮短數位落差,為偏鄉打造更多元的醫療服務。

虛擬健保卡好處

完成健保快易通 虛擬健保卡好處 APP 裝置認證後,只要是在有網路的情況下,不論是行動網路或是 wifi,都可以使用健保快易通 APP 的所有功能,包含虛擬健保卡。 進一步來說,這個電子處方箋,也與健保署這2年推動的就醫識別碼有關。 健保署自去年開始宣導,要醫院採用就醫識別碼,這是一組整合「人+時+地」資訊、共20碼的個人單次就醫唯一識別碼,該碼結合處方箋共同顯示,可用來避免重複領藥。 儘管能突破地理限制,但多數民眾還是習慣拿實體卡片到醫院就診,加上醫院許多硬體設施都需要插卡讀取,因此想讓虛擬健保卡更普及化,達成「零接觸看診」,還有一段路要走。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線上申請

這樣的數位醫療服務,對於深處偏鄉或離島地區的民眾更是便利,民眾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舟車勞頓至醫院看診,透過數位科技突破地理限制,讓醫療服務不再因距離而有限制。 未來將持續與健保署通力合作,為民眾打造更智慧、便捷、安全的就醫環境,實現全人照護與智慧醫療的目標。 中央主管機關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004 年發行健保 IC 卡後,民眾就醫時,醫療人員只要讀取卡片即可獲得診斷資料,2015 年建置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則讓醫事人員能即時查詢病人過去就醫檢查報告與用藥紀錄,減少重複用藥、增進醫療資源效益。

  • 代表不管是 iPhone 或 Android 系統,後續都將虛擬健保卡直接存入錢包 App 中。
  • 步驟5:使用虛擬健保卡看診,看診時出示虛擬健保卡QR CODE 圖片,並提供醫事人員進行掃描讀取;而若於審核期間可先行使用「無照片」虛擬健保卡就醫,並出示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足以證明身分文件。
  • A:虛擬健保卡會自動同步健保署最新資料庫,只要健保快易通可以登入,且具有效的健保卡資訊,即可使用虛擬健保卡服務。
  • 袋鼠金融聯手多間銀行提供優惠金融方案,不僅運用 Gogolook 防詐資料庫與 AI 技術,更符合金管會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 政策中資安認證與資料傳輸規範。
  • 這樣的數位醫療服務,對於深處偏鄉或離島地區的民眾更是便利,民眾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舟車勞頓至醫院看診,透過數位科技突破地理限制,讓醫療服務不再因距離而有限制。

而採一般自行申請者,約需等待3個工作天,審核完成後即顯示虛擬健保卡,未完成 ... 李伯璋表示,「虛擬健保卡」突破了原有的健保卡概念,我們看病不是只有在做病史的對話,而是需要看到相關資訊,若沒有實體卡,透過虛擬卡就可以看到,這對就醫很有幫忙,健保署規劃明年3月以後大量操作。 健保署今舉辦「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由署長李伯璋主持,邀請健保署官員、醫界代表分享數位轉型議題。 其中,北榮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分享該院透過健保資料、院內資料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DeepMets-Plus」以人工智慧輔助偵測腦瘤,目前正在進行查驗登記,預估明年就能取證,可運用於各大醫療院所。 另外,考量近期民眾使用虛擬健保卡需求增加,為避免民眾至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申請虛擬健保卡增加群聚染疫風險,自即日(16日)起,簡化民眾申請虛擬健保卡之程序,只要民眾依申請程序,健保署先提供「無照片虛擬健保卡」供民眾使用,待後續審核通過後,系統即會更新有照片的虛擬健保卡。 臨櫃現場申請者,由櫃檯人員審核後,隨即提供一組審核認證碼,輸入後當下即可完成申請,而採一般自行申請者,約需等待 3 個工作天,審核完成後即顯示虛擬健保卡。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上線!零接觸就醫 用健保快易通「輕鬆取得」

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表示,因應臺灣高齡化社會,家庭照顧結構的改變及實現健康平等的政策,健保署致力將與民眾有關的服務朝向行動化與智慧化方向發展。 數位工具的普及化提升民眾就醫的方便性,全面推展以虛擬健保卡就醫,提升偏鄉、山地離島地區等民眾醫療照護之便利性、可近性及醫療服務品質。 2633 個包含各種身份的民眾參與情境測試,實際曾使用虛擬健保卡進行就醫者共有 1902 人。 試作場域涵蓋超過四十個不同層級的醫學中心、診所、藥局、衛生所乃至於居家醫療照護個案。 試辦後的問卷結果顯示,83% 的民眾在未來會想為自己申請虛擬健保卡;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認為虛擬健保卡就醫過程中的個資隱私保護機制是安全的。 今年開始的第三階段試辦計畫,將發展虛擬健保卡離線時間戳記機制,並擴大居家醫療和遠距通訊診療的試辦。

A5:本署全球資訊網及健保快易通APP/虛擬健保卡皆可查詢「可接受以虛擬健保卡就醫之院所」,惟各醫療院所提供虛擬健保卡就醫之場域皆不相同,請民眾就醫前先洽詢該院所。 虛擬健保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整合家人的健保卡在同一人帳號下,當家人忘記帶健保卡時,不僅能幫忙出示文件證明,也能協助處理掛號、領藥等就醫流程,遇到自己或家人發生緊急狀況,都能協助即時出示健保卡或身分證明。 因虛擬健保卡與健保快易通APP進行整合,包含民眾身分認證機制,當民眾點選【虛擬健保卡】按鈕時,將導到登入帳密畫面,並以該機制進行系統驗證,驗證通過後才會顯示QR Code。 本署全球資訊網及健保快易通APP、虛擬健保卡皆可查詢「可接受以虛擬健保卡就醫之院所」,惟各醫療院所提供虛擬健保卡就醫之場域皆不相同,請民眾就醫前先洽詢該院所。

虛擬健保卡好處: 申請視訊看診加速!健保署:即起先開通無照片版「虛擬健保卡」

2022年11月7日 — 目前全台有638家醫療院所加入虛擬健保卡計畫,在支援虛擬健保卡的醫院就醫時,醫院或診所會用QRcode掃描器掃描健保卡,就可以看診了。 截至11月1日,共770家醫療院所提報參加醫院,但因系統、設備因素,實際參與的院所為565家。 565家醫療院所中,有438家完成安裝並上線,國內至今已有3萬7122人申請「虛擬健保卡」,以40-49歲者居多。 ②完成健保快易通APP裝置認證後,只要有網路的情況下,不論是行動網路或是wifi,都可以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所有功能,包含虛擬健保卡。 隨著科技愈來愈發達,人們出門不一定會帶身分證、健保卡等重要文件,卻一定會帶手機! 因此虛擬健保卡的存在,對於容易忘東忘西,或不小心把健保卡遺失的人來說,無疑是救星,因為不用再為了掛號沒帶健保卡而支付押金,或是花時間回家拿取。

虛擬健保卡好處

年長者或沒有手機者,可先註冊健保卡後,綁定家人的手機,再依據上述方式,申辦虛擬健保卡。 虛擬健保卡好處2023 若多人照顧長者,便可透過授權機制,授權給多位家屬或陪病者,協助就醫時出示虛擬健保卡,減少傳遞健保卡的困擾。 A2:虛擬健保卡基於民眾完成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並綁定行動設備者皆可申請,若同支手機已綁定多位保險對象,可分別以帳號(身分證號)及密碼登入申請虛擬健保卡。 初次進行虛擬健保卡申請時,因為要與電信公司進行身份驗證,所以一定要手機在4G或5G網路下完成申請流程,且要關閉WiFi,完成申請後,只要在有網路的狀態下,不論是行動網路或是Wifi,都可以使用APP內的所有功能,包含虛擬健保卡。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的5大好處:

在這些良好基礎上,健保署開始研擬「虛擬健保卡」政策,針對現行 IC 卡不利於居家及偏鄉醫療團隊提供服務、寫入時間緩慢等問題,提出行動化應用的解決方案,同時升級規格、強化資通安全,未來民眾不需帶實體卡片,也能就醫。 在 111 年健保署於「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診療」三大場域,全面推展以虛擬健保卡就醫。 還將整合電子處方箋和行動支付,研議串接街口支付、Line Pay等,完善醫療行動化金流。 同時讓民眾在就醫後自動顯示繳費畫面,還將納入手機錢包,直接離線感應使用,提供民眾更便利的使用服務。 因應居家照護人數增加使『視訊診療』需求提升,目前健保署加速推動『虛擬健保卡』服務。 特別是目前疫情期間,包含三類型快篩陽性確診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或有慢性處方藥需求的門診病人,都可以經『虛擬健保卡』完成視訊診療、領處方等流程。

為落實政策,健保署與花、東兩縣衛生局跨機關合作,積極爭取遠距醫療相關設備,媒合醫療院所提供遠距醫療服務,並放寬遠距醫療健保相關給付。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今(110)年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已編列預算1億元,公告全國60個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得以「遠距視訊診療」方式,提供五官科專科會診及急診診療。 截至目前全國有32鄉鎮提出申請試辦,花東兩縣則有15家醫療院所在14鄉鎮執行,且將持續增加;統計自107年10月起至今年10月底止,花東地區已服務5千6百餘人次,民眾使用後滿意度高達九成以上。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如何授權家人使用?

他說,虛擬健保卡是通訊診療的重要工具,108年起啟動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109年於不同層級院所就醫流程試辦,110年擴大使用於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診療。 目前虛擬健保卡繳費僅支援「醫指付」,健保署宣布,年底將增加街口支付、阿佩支付,而台灣Pay、Line Pay正在洽談中,未來也研擬將虛擬健保卡納入手機錢包,民眾於視訊診療即可直接繳費、去藥局領藥,不用多跑一趟醫院。 現場完成虛擬健保卡綁定的蕭女士表示,今天剛好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得知有這種方便服務,讓她有機會認識虛擬健保卡,就醫不用帶健保卡,如果有視訊就診的朋友,也可以授權後拿著手機幫忙繳費、拿藥,她除了幫自己綁定虛擬健保卡之外,也帶回宣傳文宣,準備回家與家人分享這項便利的服務。 也可進入健保快易通App,選擇功能列表中的「醫療查詢」、「就醫院所查詢」,系統可根據使用者位置,偵測附近具備「視訊門診」及「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服務的院所。 可進入健保快易通App,選擇功能列表中的「醫療查詢」、「就醫院所查詢」,系統可根據使用者位置,偵測附近具備「視訊門診」及「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服務的院所。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指出,為擴大遠距醫療服務,健保署在8月1日公告「健保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擴展服務,要鼓勵更多院所新增更多科別,包括心臟內科、腸胃科、神經內科和胸腔科,在適用場景部分,也新納入山地離島居整計畫個案住家、衛福部核定計畫的醫療站。 另一方面,因手機作業系統大廠日前主動接觸健保署,提議能否將虛擬健保卡放入手機錢包,健保署也正研議中。 推廣虛擬健保卡、數位醫療沒有距離,健保署前進偏鄉和離島辦理「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今年16場,最終場邀請花蓮門諾醫院、卓溪鄉衛生所在地醫療單位一起學習共同分享。 虛擬健保卡所產生的授權QR Code,為一次性使用,時效性僅有5分鐘,並將於手機畫面呈現效期。 效期過後,該QR Code就會失效,以防止翻拍盜用、偽造或重複利用的情形。

虛擬健保卡好處: Heho 服務

透過手機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iOS版本、Android版本),開啟App後,從首頁點擊「虛擬健保卡」選項。 資源不足區就醫困難,就得依賴居家醫療,而虛擬健保卡幫了大忙,免除臨時找不到健保卡或遺失、毀損,變更基本資料需要補發新卡等問題。 根據健保署統計,光是忘了帶健保卡,之後再補卡的比例,今年1到10月就有3.6%,更不用說加上其他實體健保卡可能引發的就醫困擾了。 虛擬健保卡好處 醫生可以直接從我們的虛擬健保卡中獲取每個病人的病歷和藥物記錄,這有助於醫生更有效率地了解我們的健康狀況和治療需求。

  • 目前有兩個管道做視訊看診,第一個是從健康益友 app 中預約,第二個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 」的虛擬健保卡,與醫院預約看診。
  • 健保署表示,即日起簡化民眾申請虛擬健保卡程序,只要民眾送出申請,會先提供「無照片虛擬健保卡」,待後續審核通過後再更新照片,以利民眾即時使用於視訊診療。
  •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升溫,民眾「視訊診療」需求提高,降低接觸的「虛擬健保卡」需求也提升。
  • 1:進入虛擬健保卡系統並完成身分驗證:下載並開啟「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 」,點選「虛擬健保卡」後且完成身分驗證。

而政府也在這次的疫情中,推動居家照護的視訊看診,並取推廣健保卡數位化的政策。 目前有兩個管道做視訊看診,第一個是從健康益友 app 中預約,第二個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 」的虛擬健保卡,與醫院預約看診。 首先,健保署正研議發展電子處方箋,目前也規畫出使用流程,當民眾出示健保快易通App的虛擬健保卡QR Code進行視訊診療,醫師開立處方箋後,就可直接上傳處方箋資訊給民眾。 接著,民眾端的健保快易通App會跳轉至行動支付App頁面,讓民眾直接繳納視訊診療的醫療費用。 另年長者或沒有手機的民眾、幼童,則可先將健保卡註冊後綁定家人的手機,再申請虛擬健保卡。 若為多人照顧長者,亦可透過授權使用機制授權給其他家屬或陪病者,協助就醫時出示虛擬健保卡。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就醫順暢不卡卡

透過選單樣式的調整、圖片的縮放比例、文字的放大及段落的排版對應來給使用者最佳的瀏覽體驗,所以不用擔心有手機版網站兩個後台的問題,而視覺效果也是透過我們前端設計師優秀的空間比例設計,不會因為畫面變大變小而影響到整體視覺的美感。 首先系統會要求你上傳身分證,直接透過《健保快易通》就可以拍照,記住身分證的畫面上不要有反光,否則系統會無法辨識。 首先,我們要先開啟衛生部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這個 App 在近兩三年疫情流行的情況下應該是大家的手機裡面都有了,如果你的手機裡面沒有的話,可以從下面的連結下載。 除此之外,健保署還持續推動電子處方箋,醫師開立的處方箋一樣會出現在健保快易通 App 中,到藥局以後打開 App,出示電子處方箋來領藥。

虛擬健保卡好處

再來要上傳半身的大頭照,這個其實就像是你申請健保卡需要附上一張 2 吋的照片一樣,而且照片的樣式有相關的規定需要遵守。 打開《健保快易通》App 並且登入個人的帳號後,首頁就可以看到「虛擬健保卡」的這個功能,點擊這個選項,並選擇「一般申請」,開始申請虛擬健保卡。 等於是你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是帶著年幼的寶寶、孩子去醫院、視訊看診的時候,打開自己的健保快易通就可以幫他們掛號了。

虛擬健保卡好處: 健保快易通下載數破700萬 8成3民眾願供個資給產業用

目前在大林慈濟醫院、斗六慈濟醫院及嘉義慈濟診所都已可使用虛擬健保卡。 新冠肺炎疫情下,視訊及遠距醫療已成為新興就醫模式,讓醫療服務的提供不因疫情延遲或中斷。 民眾只要透過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申請虛擬健保卡,於看診時出示QR code,就可以順利看診,成為就醫零接觸的最佳利器。 這樣的數位醫療服務,對於深處偏鄉或離島地區的民眾更是便利,民眾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舟車勞頓至醫院看診,透過數位科技突破地理限制,讓醫療服務不再因距離而有藩籬。

虛擬健保卡好處

健保署於107年起規劃「虛擬健保卡」,今(110) 年擴大適用於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檢疫隔離視訊診療等三大場域。 民眾可透過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註冊開通,就醫時出示手機「虛擬健保卡QR code」掃描後,醫師就可進入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掌握病患就醫情形及完成醫療評估與治療,同時避免重複用藥或檢查。 虛擬健保卡好處 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共有450家院所上線,花東地區有33家院所246筆完成虛擬健保卡就醫程序,讓民眾從掛號、看診過程更加方便。 特別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12日起實施在居家隔離/檢疫對象於居隔、自主防疫或檢疫期間,使用家用快篩陽性,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並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除實體卡外,虛擬健保卡亦可作民眾接受視訊診療時的身分識別。 另外,若是有家屬或陪病者,也可以透過授權服務代為出示虛擬健保卡,等於將看病者的虛擬健保卡綁定在家屬手機上,不需擔心看病者的健保卡意外遺失,也讓家屬更方便照顧病者。 健保署今(13日)特別舉辦「虛擬健保卡應用展示分享會」,邀請雙和醫院分享虛擬健保卡在居家醫療、遠距醫療及視訊診療的創新運用,期待達到拋磚引玉及開創虛擬健保卡多元應用。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專區

視訊診療則是因應COVID-19疫情,要讓醫師遠端掃描QR Code就能來看診。 健保署提到,現在因疫情嚴峻,使用虛擬健保卡可減少民眾前往醫院,以及看診期間健保卡多人接觸的問題,民眾在看診時只需出示虛擬健保卡QR Code,遠端的醫師就能夠掃瞄QR Code,透過健保雲端系統查閱病人的就醫資訊來輔助診斷,並進行遠端問診。 虛擬健保卡好處2023 李伯璋指出,因應視訊診療服務擴大使用,健保署今年加速推動虛擬健保卡,民眾於視訊診療前,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上傳大頭照相片及身分證明文件經審核後,就能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減少接觸的風險。 由於現行申辦虛擬健保卡有審核期,健保署為保障民眾就醫權益,已完成版本更新,即日起(含111年5月16日前已申請之案件),民眾申請虛擬健保卡,所有待審核案件都會先開通「無照片虛擬健保卡」供民眾使用(使用期間需配合身分證件以供辨認),作為視訊診療之用。 為實現智慧醫療、數位政府願景,111年於「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診療」三大場域全面推展以虛擬健保卡就醫,提升偏鄉、山地離島地區等民眾醫療照護之便利性、可近性及醫療服務品質。

虛擬健保卡好處

民眾接受視訊診療時,可使用實體健保卡或虛擬健保卡就醫,若實體健保卡或虛擬健保卡無法使用,醫療院所得以例外就醫方式處理,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而虛擬健保卡除了可以視訊看診外,在醫院也可以用,當我們忘記帶健保卡,卻急需去醫院看診時,只要在醫院出示 QR code 給醫護人員掃描,就形同實體卡插卡,不用再擔心忘記帶健保卡的問題了,下文我們來解釋何為虛擬健保卡,以及要怎麼使用它。 但這幾年,醫療行動化大起,健保署為推動遠距醫療、視訊診療和行動醫療,已先將院所安全模組卡虛擬化,現在要進一步擴大,將民眾端的健保卡也虛擬化。

虛擬健保卡好處: 虛擬健保卡滿意度超過 8 成

除了初始的三大支柱,法治、自由和人權;自由通航;自由貿易以追求經濟繁榮,在國際社會面臨歷史轉折點之際,也將遵守和平與繁榮法則、多層次連結體制和海上安全保障和應對措施納入FOIP骨幹,「我們不能只是說說,而必須採取行動」。 A8:因虛擬健保卡會自動同步健保署最新資料庫且QR code為就醫時一次性使用,有時效性為5分鐘。 因虛擬健保卡會自動同步健保署最新資料庫且QR Code為就醫時一次性使用,有時效性為五分鐘。 高齡87歲的李爺爺失智,還患有糖尿病與高血壓,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導致褥瘡。 今年7月甚至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居家醫療照護團隊的訪視,也增加到每周1到2次。 虛擬健保卡則可以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因為虛擬健保卡的信息都是加密的,只有用戶本人才能查看自己的病歷資料。

在過去,當我們需要看病或購買藥品時,都需要帶上實體的卡式健保卡,這會造成很多不便。 虛擬健保卡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我們有一台智慧型手機,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我們的健保卡。 蘋果錢包 Apple Wallet 除了可以儲存信用卡以外,還可以儲存會員卡、電子票券、機票、房卡、門禁感應卡,在美國部分地區甚至還可以儲存數位駕照以及安全證件,而近日台灣的健保署就表示,未來將朝向將虛擬健保卡整合進 Apple Wallet 的方向發展。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運作的時候一直在改善,所以現在資安不會有問題,未來虛擬健保卡跟一些支付的系統會有相關連結,銀行帳戶可以直接付款,未來看病會更方便。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