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弘科技2023必看介紹!(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May 24, 2023

晉弘科技

晉弘科技表示,近年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加速遠距醫療建置,帶動晉弘科技業績成長,去(2021)年全年合併營收為新臺幣4.86億元、前三季稅後淨利為新臺幣4,05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42元,皆較前(2020)年同期成長。 晉弘科技洞悉到台灣醫療環境的三個不足,認為改善醫療環境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提供好操作、可攜式的檢驗工具,讓醫療人員在不減損診療品質的情況下,給予更多的資源及方便性,使診療及篩檢工作變得輕鬆有效,以此改善台灣的醫療環境。 法人預估,晉弘明年成長力上看四~五成,惟新品開發投入支出更多,會稍稍壓抑獲利的成長,不過隨著美、歐、亞洲三大市場的拓展,有機會成為生醫產業下一個獨角獸。 今年5月,台灣衛福部鬆綁偏遠地區、長照等機構住宿族群、居家照顧對象、國際病人等族群,可以新興通訊方式接受遠距醫療,遠距診療向前邁出一大步。

晉弘董事長鄭竹明表示,晉弘以光學專業為基礎,持續研發提供相關產品,朝向世界級「數位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前進。 AI-DR 為全球第一可同時提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分類、分期及病徵位置的 AI 軟體,敏感度高達 98% 以上,特異率高達 96% 以上,超越目前市面上的產品,能有效輔助醫師掌握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視網膜損傷的位置,並輔助非眼科醫師決策病患是否需要轉診至眼科。 晉弘科技表示,AI-DR 整合軟硬醫材,可判讀醫療院所常用之桌上型六大品牌眼底攝影機,及自有品牌手持式眼底攝影機之影像,透過 AI 判讀資訊,無論應用於規模較完整的醫療院所或偏鄉遠距診察,皆能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檢能量,強化醫療資源使用效率,輔助監控病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控制情形。 晉弘科技2010年成立,運用光學影像系統設計及數位影像處理的核心技術開發醫療器材,提供智能醫療器材及創新醫療解決方案,成功開發手持式數位五官鏡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晉弘科技2023 AI)軟體、以及微型鏡頭模組與拋棄式內視鏡組,將傳統診療器材數位化及微型化,切合全球數位醫療趨勢。

晉弘科技: 第二篇 生技產業走向高度分工化

例如,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合作,直接運用產品為老人家進行篩檢活動,除了讓更多人得到健康的照護,也讓晉弘的信念得以實踐。 另外,Bayer-HS 加速器也積極協助晉弘科技與醫師、醫院、視光單位合作,例如,晉弘科技預計將於 6 月舉辦講座,讓更多醫師了解晉弘的手持式眼底攝影鏡。 拋棄式內視鏡方面,由於去年與客戶共同開發的拋棄式鼻咽內視鏡,已於今年初進行全球送樣,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望取得美國及台灣許可,鏡頭模組則預計未來兩年貢獻營收,搶攻龐大的拋棄式內視鏡市場。 鄭竹明表示,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需求成長,未來遠距醫療市場成長性仍足,晉弘將推升主力產品五官鏡市場持續成長,另外,微創診療、AI數位醫療是今年營運成長的新動能。 投資俱樂部成立第一年所投資的「晉弘科技」,由創辦人暨執行長鄭竹明博士與五位合作夥伴於 2010 年創立,以開發高技術門檻的醫療光機電模組,如手持式數位五官鏡醫療設備為主。 交大天使投資是晉弘科技 2013 年對外募資時率先支持的投資人,除了挹注 2050 萬資金,也推薦優秀人才並促成第一筆重大訂單,並透過同樣是交大校友創立的互貴興業,協助晉弘獲得新台幣 7 千萬元的補助金。

晉弘科技的的視網膜AI輔助診斷軟體,為全球第一可同時提供眼底微血管瘤、出血、軟滲出、硬滲出等視網膜病變之分類、分期及病徵位置的AI軟體,敏感度高達98%以上,特異率高達96%以上,超越目前市面上的產品,能有效輔助醫師掌握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視網膜損傷的位置,並輔助非眼科醫師決策病患是否需要轉診至眼科。 無論應用於規模較完整的醫療院所或偏鄉遠距診察,皆能提升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檢能量,強化醫療資源使用效率,輔助監控病患視網膜病變控制情形。 由鄭竹明博士領軍研發及製造團隊,致力於高技術門檻醫療光學、機構、電子模組的研發與生產,提供醫療影像診斷系統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並提供客戶整合性的客製服務,開啟數位影像醫療的新時代。

晉弘科技: 國內外業師齊聚「國際培育營」,為學子帶來3大收穫

過去 10 年致力於遠距醫療器材與軟體開發,未來將持續整合 5G、AI、台灣製造等三大元素,進一步切入體內檢測器械如拋棄式內視鏡及精準醫療,用科技守護人類的健康。 鄭竹明指出,團隊從事創新智慧醫療器材的研究開發,藉數位醫學影像光學設計核心技術,結合AI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軟體,開發先進智能醫療器材並提供創新醫療解決方案,如手持式數位五官鏡、拋棄式內視鏡、mPDA醫療用手機。 此外,去年營收成長力道2至3成,團隊希望今年繼續維持成長,而明年受惠數位醫療、微創診療等利多發酵,成長力道將再成長。 晉弘董事長鄭竹明於今 (4) 日指出,受疫情影響,遠距醫療市場大增,旗下主力產品五官鏡出貨將穩定成長,而「傷口照護診斷軟體」與「拋棄式鼻咽內視鏡」將於下半年取得台灣 TFDA 醫療器材許可證、美國 FDA 510(k) 認證。 晉弘科技以數位醫學影像光學攝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實務經驗,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數位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 晉弘科技秉持創新與服務的企業精神,強調醫病關係的提升,將醫療與科技結合,並深耕於遠距醫療、老人照護、眼視光應用和全民健檢的普及化服務市場,成為創新軟硬體產品、模組與服務兼備的世界級企業。

晉弘科技

來到今日訪談的尾聲,在與張經理的對談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晉弘科技致力改善台灣醫療環境的決心,從創業初期到今日,這樣的初衷未曾改變。 張經理也鼓勵想要創業的年輕人「秉持初心、莫忘初衷」,唯有如此才能冷靜地面對創業路上各式的問題以及挑戰。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 晉弘去年全年稅後純益 6648 萬元,年增 23%,每股純益 2.3 元;今年第一季營收 1.13 億元,年增 28.43%,預估全年營收高峰將落在第四季。 如今,遠距醫療的執行情況,主要是在偏遠及離島實施,讓病人在設備較欠缺的衛生所或小診所,利用這種簡便的醫療器材,將病人資料傳送到大醫院,讓醫生做更深入的診斷與判斷。 晉弘創立的十幾年前,當時遠距醫療趨勢就已出現,例如美國、中國這種大國家,由於偏遠地區不少,遠距醫療早已開始發展,晉弘抓住這個機會,過去十年主要銷售重心都在海外,去年外銷比重更高達95%。

晉弘科技: 晉弘科技 今起競拍

智慧醫療公司晉弘(6796)(6796)今(10)日宣布,與日本丸紅(Marubeni)集團負責數位醫療保健事業的子公司Clairvo Technologies簽訂獨家銷售協議。 依據此協議,Clairvo將於日本銷售晉弘科技的眼底攝影機搭配視網膜AI輔助診斷軟體,為晉弘產品進入日本市場的一大里程碑,也實現晉弘要開拓新市場的承諾。 法人表示,晉弘今年取得拋棄式鼻咽內視鏡產品認證後,透過合作多年的經銷商進行通路布局,將逐步挹注營收,預計明年能有明顯營收貢獻,獲利成長可期,且未來將再擴大至支氣管鏡、膀胱鏡、輸尿管鏡等多種拋棄式內視鏡應用,可望成為下個成長動能。 晉弘以美國市場為主,營收占比超過八成,不過,近年持續拓展亞洲市場,除了兩岸,在日本和泰國皆有進展,日本更一舉躍升到第二大市場。 其中,繼視網膜AI輔助診斷軟體通過日本認證機構審核並核發第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軟式電子鼻咽喉鏡EES 晉弘科技2023 100上周也通過日本第二類醫療器材審查,另在泰國也已有簽訂的經銷商,並已有產品進行銷售。 張經理認為,參加Bayer-HS 加速器給予晉弘最大的幫助是增加產品的曝光度,與醫療產業鏈進行更密切的統合。

  • 晉弘科技是一由鄭竹明博士與另外五位研發工程師夥伴共同創辦,致力於醫學影像攝影的醫材公司。
  • 晉弘科技公司經理張永盛也現場實際演練透過傷口照護機進行人工智慧程式的分析以及透過攜帶式眼底鏡的拍攝進行人工智慧程式的分析。
  • 晉弘科技表示,丸紅為日本極具代表性的大型綜合商社,經營項目橫跨各種領域,子公司Clairvo Technologies持續在為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醫療保健行業,提供最先進的優秀技術和產品。
  • 鄭竹明說,晉弘的長期目標是將台灣研發出的手持五官鏡設備及軟體解決方案打入全球移動醫療領域。
  • 因為過於便捷,導致民眾常無法依自身需求尋求正確的分級醫療資源,使得「小病跑急診」的情節頻繁,造成資源的浪費。
  • 市場尚無手持非接觸氣動式眼壓計產品上市,晉弘科技依據公司強項研發,產品本身結合光學、機構、電子和軟體等整合型光電系統開發,以微小化快速攝影作為核心技術,開發出輕量化之創新手持非接觸式數位眼壓計,採用新光學設計與電控系統,且手持式體積輕巧,一般醫師與驗光師皆能使用。
  • 「颱風會影響臺灣嗎?」這是每年夏天臺灣人最關注的氣象新聞,也是氣象專家的觀測重點,即將在 2023 年 9 月升空的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將成為氣象專業的最佳助手,透過「獵風者」蒐集海面風速資料,讓氣象專家能夠更精準預測颱風路徑或劇烈天氣。

「颱風會影響臺灣嗎?」這是每年夏天臺灣人最關注的氣象新聞,也是氣象專家的觀測重點,即將在 2023 年 9 月升空的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將成為氣象專業的最佳助手,透過「獵風者」蒐集海面風速資料,讓氣象專家能夠更精準預測颱風路徑或劇烈天氣。 ETtoday新聞雲  | Anue鉅亨 | PR Newswire | Investing.com 相關新聞標題與內容之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均屬原網站及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提供新聞聯播,不主張任何權利。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打破傳統的五官鏡,必須設置在桌上、且無法攜帶的限制,讓晉弘在營運第四年就損益兩平,更是一二年成立的「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第二家投資、首家成功出場的新創。

晉弘科技: ‧ 外送員傳奇!2年跑單1萬3000趟「服務滿意度僅38%」...網全跪了

晉弘科技的使命為「能救多少人,才能賺多少錢」,從遠距醫療切入,晉弘致力於改善台灣醫療環境。 談及台灣醫療環境,張經理也分享到,除了遠距醫療,台灣在分級診療、精準醫療上也仍有改善的空間。 晉弘(6796-TW)近5日股價下跌7.72%,所屬產業為生技醫療業,相關生技醫療類指數下跌1.71%。

放眼未來,順應全球醫療產業朝向智慧醫療發展與轉型,晉弘科技立志成為世界級「AI 醫療數位影像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之領導廠商。 晉弘科技擁有完備的關鍵零組件供應鏈技術,包括超音波模組與關鍵技術光學檢測專利模組,可望搭配大數據與機械學習,達到智慧化醫療的目標。 未來希望能有效彙集各項感測數據,同時結合大數據,協助醫院推動以患者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模式,期望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改善目前醫療環境。 晉弘今年將開始加入的新產品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輔助分析軟體(AI-DR)」,是全球唯一能五分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軟體,目前已取得台灣TFDA的醫療器材許可證,並同步展開泰國FDA、日本PMDA的取證作業,未來主要布局於亞太地區,影像論件計酬已於第一季在台東執行,傷口照護部分預計下半年取得台灣許可。 晉弘科技董事長鄭竹明表示,晉弘的五官鏡可能是台灣目前唯一的遠距醫療標準配備;此外,目前在美國遠端醫療問診市場,晉弘五官鏡更擁有高達近8成的市占率。 而除了五官鏡等醫學影像診斷外,晉弘新推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輔助診斷軟體,今年也順利取得TFDA許可證,成為台灣第一個糖尿病AI輔助器。

晉弘科技: 美中貿易戰讓中國製造不再吃香 台灣電子醫材代工業將迎來大利多

美國每年估計會使用到7,500萬次內視鏡,而拋棄式內視鏡市場中,呼吸道及胸腔科的需求最大,其次為泌尿科及腸胃科。 依據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顯示,全球拋棄式內視鏡市場規模將由2021年的19.8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10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20.3%。 鄭竹明表示,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需求成長,晉弘除了主力產品五官鏡市場持續成長外,微創診療、AI數位醫療是今年營運成長的新動能。 鄭竹明表示,晉弘的醫療五官鏡,核心技術在光學鏡頭的設計及影像處理,不僅鏡頭體積要小,也要能符合醫師看診的需求,讓病患在家可透過檢查鏡頭,蒐集醫療數據,經由網路提供遠端的醫護人員進行遠距診斷,成為高效率的診療方式。

  • 鄭竹明表示,晉弘過去幾年營收多有二~三成的成長力道,今年希望能維持,明年在數位醫療、微創診療發酵下,成長力道更將轉強。
  • 過去 10 年致力於遠距醫療器材與軟體開發,未來將持續整合 5G、AI、台灣製造等三大元素,進一步切入體內檢測器械如拋棄式內視鏡及精準醫療,用科技守護人類的健康。
  • 以眼底鏡來說,傳統大型儀器成本高,而手持式眼底鏡,一般診所醫師就能使用,不僅高解析度,且不用點散瞳劑,還能透過網路傳送至遠端,在同一主機只要更換耳鏡、皮膚鏡等鏡頭,就能提供不同科別的醫學影像。
  • 晉弘開發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主要為取代傳統的眼底鏡、耳鏡與膚鏡,透過數位手持組拍攝,取得眼底、外耳導和鼓膜、表皮與真及的皮膚照片等,該產品以自有品牌與代工的方式,主要銷售至美國市場。
  • 晉弘創立於 2010 年,從眼底攝影機開發起家,陸續推出耳、鼻、口、皮膚等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其數位五官鏡能夠快速取像並提供清晰高畫質的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不失真,可讓醫師進行遠端診療,達到遠距醫療的目的,或將照片記錄於電子病歷,協助醫師做出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 由於公司具有深厚的光電基礎,將光機電技術能應用在生醫領域的檢查以造福社會人群,並協助預防醫學的建立。
  • 如今,遠距醫療的執行情況,主要是在偏遠及離島實施,讓病人在設備較欠缺的衛生所或小診所,利用這種簡便的醫療器材,將病人資料傳送到大醫院,讓醫生做更深入的診斷與判斷。

由於公司具有深厚的光電基礎,將光機電技術能應用在生醫領域的檢查以造福社會人群,並協助預防醫學的建立。 因高齡化少子化的世界趨勢及遠距醫療的遠景,公司獨創「手持式數位全彩五官鏡攝影套組」之核心技術結合光學、機構、電子和軟體等整合型光機電系統開發,建立專業技術團隊,提供客戶高效率產品,以自有品牌horus SCOPE和設計代工服務,開拓多元化的市場,公司未來將持續研發及診斷應用軟體開發,邁入新的里程碑。 市場尚無手持非接觸氣動式眼壓計產品上市,晉弘科技依據公司強項研發,產品本身結合光學、機構、電子和軟體等整合型光電系統開發,以微小化快速攝影作為核心技術,開發出輕量化之創新手持非接觸式數位眼壓計,採用新光學設計與電控系統,且手持式體積輕巧,一般醫師與驗光師皆能使用。 運用噴氣式氣壓偵測之非侵入可攜式數位手持式眼壓計,其特色即不需直接接觸患者眼睛,減少患者不舒服的狀況,亦可避免疾病接觸傳染與過敏問題。 易於操作且量測快速,在不直接接觸眼角膜的狀況下量測人眼眼內壓,做為臨床上眼科診斷及疾病評估上的參考。 透過系統功能操作,進行人體的眼壓檢測等之數位攝影或錄影,並可製作成電子病歷方便醫生做遠端醫療,並進行判讀與診斷,將可以取代傳統的固定式眼壓計(無數位攝影和電子記錄功能),或是桌上型醫學顯微器材。

晉弘科技: 公司福利

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劉冠傑表示,國內外業師在活動中分享許多業界的做法,如:經常使用的衛星規格、通訊協定等,使自己更瞭解業界目前的發展方向,日後便能根據這些方向進行相關研究或加深專業能力,提早為未來就職生涯做好準備。 晉弘科技(後稱晉弘)成立於2010年,由交大光電博士鄭竹明與5位夥伴一起創立,最初成立的原因,是因為與一位眼科醫師和陽明大學醫學工程博士一起腦力激盪討論,投入輕薄短小且可攜式免散瞳眼底攝影機產品的開發,開啟了晉弘的創業歷程。 晉弘科技影像感測事業部副總經理許志祿回憶,初期公司鎖定的產品是眼底鏡,但因為這個產品屬於風險高、認證長的二類醫材,光是取得主管機關核准,就得花上六到九個月,在有限的創業資金之下,等同與時間賽跑。 鄭竹明表示,晉弘過去幾年營收多有二~三成的成長力道,今年希望能維持,明年在數位醫療、微創診療發酵下,成長力道更將轉強。 鄭竹明指出,分級診療、精準醫療是全球醫療公共政策的二大趨勢,晉弘科技專注分級診療的市場,也極適合台灣的長照需求。 以眼底鏡來說,傳統大型儀器成本高,而手持式眼底鏡,一般診所醫師就能使用,不僅高解析度,且不用點散瞳劑,還能透過網路傳送至遠端,在同一主機只要更換耳鏡、皮膚鏡等鏡頭,就能提供不同科別的醫學影像。

晉弘科技

另一方面,若從長期來看,儲存於電子病歷中的影像資料,不僅能提供近端醫護人員使用,更能提供遠距會診參考,落實遠距醫療和線上照護。 晉弘科技 今年初,台灣開始將遠距醫療列入健保給付項目,並且從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3個科別試辦,醫生對每個遠距醫療病例可以收500元,每天上限是10個人,因此很多人認為今年就是台灣的「遠距醫療元年」,當病人有需求、醫生也有誘因下,遠距醫療的發展將會加速啟動。 這家公司,是二○一○年成立的晉弘科技,它之所以能有這個成績,靠的是一個叫手持式五官鏡的產品,那是一台可以拿在手上、且能適配不同鏡頭的設備,讓醫師診斷眼、耳、鼻、喉、皮膚的疾病。

晉弘科技: 創新板業績發表 錼創、走著瞧、泓德登場

臺大雲林分院與晉弘科技公司成立「傷口照護與眼底判讀智慧醫療研發平台」,今(26)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並進行三項智慧醫療儀器「傷口照護機」、「眼底鏡」與「AI-DR分析電腦」捐贈。 健保署已於 晉弘科技 2020 年 11 月通過「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並於 2021 年 1 月 1 日開始執行,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起,遠距醫療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晉弘科技產品無疑提供了遠距醫療最佳的解決方案,現今再導入全球與台灣第一先驅的 OCT 和 AI-DR,持續加重公司在遠距醫療市場的地位。

在美國市場方面,即便受到疫後遠距醫療補助減少,以及通膨對需求的影響,但晉弘今年以來仍維持雙位數成長,主要是拋棄式內視鏡NRE的營收成長所帶動,過去拋棄式內視鏡NRE的營收占比僅個位數,但今年上半年營收占比已來到超過兩成,且因為毛利率較高,預期上半年產品組合對毛利率將有正面影響。 此外,拋棄式膀胱鏡目前已進入取證階段,目前已有一潛在客戶,市場預估,年底前有機會完成取證,拚明年量產。 晉弘(6796)(6796)近期佳音頻傳,軟式電子鼻咽喉鏡EES 100上周通過日本第二類醫療器材審查,將以自有品牌進軍日本市場,同時數位五官鏡和 AI 輔助診斷軟體今年與日本經銷商簽訂銷售協議後也開始做銷售布局,市場預期,明、後年將有較顯著的貢獻。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面對蓬勃發展的太空產業,產官學界未來應持續攜手合作,政府媒合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及學界對人才的培育方向,讓學生在就學時就能建立實作能力,畢業後亦能成為太空產業的職場即戰力,加速協助臺灣產業在全球太空市場搶得一席之地。 只不過現今無論是 Tier 1 或 Tier 2 的衛星供應商皆為國際業者,如:Space X、OneWeb等,如何與國際衛星業者密切合作,搶先取得其產品規格,是臺灣搶攻國際衛星地面站商機的成功關鍵。 久鴻國際總經理劉志堅則認為,臺灣目前在太空產業主要扮演元件供應商的角色,若能向上發展系統整合能力,不只可以擴大市場規模,更能提昇臺灣太空產業競爭力。

晉弘科技: 企業整合抗疫!行動快篩車今開進竹科展示

從數位眼底鏡起家的晉弘科技,如今已開發出手持式數位五官鏡,並將檢查當下的照片上傳至雲端,協助醫生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目前營收 95% 來自海外市場,集中在歐美日及中國大陸市場,不僅為客戶提供設備及軟體,也是遠距醫療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2012 年成立的「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長期透過交大校友網路與策略夥伴整合輔導,第一個投資案─晉弘科技,以發展「數位光學影像診斷技術與器材」經營布局,創造高成長營收,將於 4/16 興櫃,成為該俱樂部首個成功出場案例。 因此,晉弘如今有兩大轉型方向,分別朝向「無形耗材」及「有形耗材」領域發展,前者是以AI軟體提供視網膜等影像拍照及診斷服務為主,後者則是推出一次性使用的拋棄式內視鏡產品,如此可以彌補醫療產品使用年限長、後續收入不足的缺憾,也創造公司更多元的成長空間。 晉弘科技是一由鄭竹明博士與另外五位研發工程師夥伴共同創辦,致力於醫學影像攝影的醫材公司。 談起創業緣由,張經理語帶崇敬地和我們分享董事長鄭竹明博士的創業故事:鄭博士因故認識一位在醫學中心任職的醫師,聽他談起過往擔任實習醫師時,常要扛著大台機器至偏鄉才能為老人家檢查眼睛的故事。

晉弘科技

同時內建記憶卡,與無線傳輸模組,可透過網路傳送至遠端製作電子病例,具新穎性,對於建構偏鄉醫療與遠距醫療有極大助益。 晉弘科技致力於創新及研發醫療光機電模組與系統,藉由數位醫學影像光學攝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實務經驗,以開發先進智能醫療器材及提供創新醫療解決方案為使命,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數位即時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及「醫療影像裝置的IP設計公司」。 晉弘科技除了硬體模組與產品的銷售,進一步再將觸角延伸至AI智能醫療服務領域,成為生醫資電Bio-ICT創新型產品、模組與服務兼備的AI智能醫材公司,除可協助醫事人員進行第一線篩查,也使後續追蹤紀錄更為便捷和完整,落實預防醫學與分級診療,使醫療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 晉弘創立於 2010 年,從眼底攝影機開發起家,陸續推出耳、鼻、口、皮膚等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其數位五官鏡能夠快速取像並提供清晰高畫質的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不失真,可讓醫師進行遠端診療,達到遠距醫療的目的,或將照片記錄於電子病歷,協助醫師做出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晉弘科技: 非凡財經新聞報導:受景氣循環影響性低 全球醫材市場2024規模估破5千億美元

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竹明董事表示,全台各地的遠距醫療場域幾乎都看得到晉弘儀器的蹤影,期望透過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居家醫療場域、急診場域、門診場域等醫療照護端之經驗與數據,讓後端人工智慧平台的判讀更加優化,協助臨床醫師更快處理病情,也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科技醫療能力。 聚焦遠距醫療、數位醫療(AI)及微創診療(拋棄式內視鏡)三大市場的晉弘,以自有品牌horus 晉弘科技 SCOPE和ODM齊頭並進,營收占比各為48%、52%,已成功打入遠距醫療主要市場美國,在手持醫療影像類產品,在SI滲透率高達八成。 微創診療部分,鄭竹明指出,公司主要先著重研發拋棄式內視鏡相關產品,其中,拋棄式鼻咽內視鏡預也有望在第三季拿到美國 FDA 510(k) 取證;以目前市場來看,拋棄式內視鏡中,鼻咽鏡的需求最大,其次分別為氣管、泌尿、腸胃鏡,以競爭對手歐洲醫材廠銷量來看,鼻咽內視鏡年銷量達 60 萬支。 鄭竹明說,晉弘的長期目標是將台灣研發出的手持五官鏡設備及軟體解決方案打入全球移動醫療領域。 鄭竹明表示,晉弘除主打自有品牌,也提供國際知名品牌ODM服務,ODM客戶涵蓋美國、日本和歐洲,主要銷售市場為美、中、日。 晉弘開拓市場的策略靈活,例如在美國,有些經銷商銷售晉弘自有品牌赫羅斯(Horus Scope),有些則與晉弘合作開發聯合品牌,拓展市場。

晉弘科技

而且產品不可能一次到位,還要不斷修改,等到兩、三年後再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產品,這樣加一加,大概就是十年。 由於可攜式數位醫材輕便攜帶,能夠進一步提升偏鄉與醫療資源分配不足地區的醫療量能,提供初篩使用。 晉弘科技(6796)今(22)日通過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審查,預計今(2022)年上半年掛牌上市。 晉弘科技表示,期盼未來能提供遠距醫療更快速且精準的診療資訊,達到診療零時差、醫療無疆界的目標。 在偏鄉深山中,獨居老人為常見的現象,因此偏鄉醫生常需要出診至老人家中,照顧長輩們的健康。 出診至山中想當然將無法攜帶笨重的儀器,因此若能有適當的工具來優化醫師診察的效率,協助減輕醫師的負擔,將會更有效的使用醫療資源。

晉弘科技: 東莞陽光網:“莞榕計劃”再添新軍 台灣保健食品巨頭簽約進駐松山湖

鄭竹明指出,團隊五官鏡產品以自有品牌horus SCOPE和ODM齊頭並進,為客戶提供全新產品設計生產、產品升級優化、產品轉型等服務,靈活的市場策略使晉弘成功打入遠距醫療主要市場—美國,更擁有高達近8成的市佔率。 受惠新冠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的發展,晉弘110年度合併營收4.86億元、稅後淨利0.66億元,分別較前一年度成長20.89%及22.22%。 晉弘目前資本額2億元,去年營收約3億元,年成長5成,營收結構中有9成以上來自外銷海外市場。 目前晉弘的耳鏡產品在國內已是最大供應商,而影像分析五官鏡整合設備,在美國遠端醫療問診市場有8成的市占率。 AI-DR整合軟硬醫材,可判讀醫療院所常用之桌上型六大品牌眼底攝影機,及自有品牌手持式眼底攝影機之影像,透過AI判讀資訊,無論應用於規模較完整的醫療院所或偏鄉遠距診察,皆能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檢能量,強化醫療資源使用效率,輔助監控病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控制情形。 AI-DR為全球第一可同時提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分類、分期及病徵位置的AI軟體,敏感度高達98%以上,特異率高達96%以上,超越目前市面上的產品,能有效輔助醫師掌握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視網膜損傷的位置,並輔助非眼科醫師決策病患是否需要轉診至眼科。

晉弘科技

在新產品毛利較高的激勵下,公告上半年獲利達4156萬元,年成長35.8%,EPS 1.25元,其中6月份單月EPS就高達0.35元,顯見產品高毛利效益,隨著拋棄式膀胱鏡已進入取證階段,目前已有一潛在客戶,若順利於年底前完成取證,明年量產,營運將再穩穩成長。 股價從高點回落至110.5元試圖止跌,此點剛好回補7/17缺口,由於日KD已經在低點,將對此點止跌有一定的幫助。 晉弘科技為交大矽導育成中心培育廠商,由交通大學光電博士鄭竹明在2010年創立,2011年進駐竹科園區,即以開發高技術門檻的醫療光機電模組,如手持式數位五官鏡醫療設備為主。

其中「遠距傷口照護」及「急診遠距眼科會診」兩專案都透過先進的國產資通訊設備,包括傷口照護機以及攜帶式眼底鏡,完成遠距醫療創新,以彌補雲林縣整形外科與眼科醫師不足的窘境。 晉弘(6796)搶攻微創診療商機報喜,領先產業界開發首個拋棄式鼻咽內視鏡產品,繼5月獲台灣TFDA第二類醫材許可證後,近日再通過美國FDA 510(k)審查。 總經理鄭竹明表示,該產品除主打自有品牌外,亦可提供鏡頭元件或成品CDMO服務給國際大廠。 「就整體太空產業來看,低軌衛星地面站是臺灣廠商最有優勢與機會的市場,」鐳洋科技技術長周瑞宏指出,目前太空產業高達一半的產值來自於地面站,未來隨著各國政府益發積極部署低軌衛星,衛星地面站需求也將快速成長,而臺灣在 PCB、半導體等科技製造上累積的多年經驗,使臺廠具有足夠代工設計與製造能力爭取國際訂單。 今年4月中於興櫃掛牌的晉弘科技公司,是國內數位醫療影像產品的領導廠商,也是台灣醫療器材產業中,從資通訊(ICT)跨足生醫(Bio)產業的成功案例。 最近我與晉弘科技董事長鄭竹明有一番訪談,聽到不少晉弘的創業故事,尤其是在跨產業經營上的寶貴經驗談,藉此專欄與大家一起分享。

晉弘科技: 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零件廠驚爆大量解雇 市府證實:300多名派遣工遭資遣

產品進入市場後,導入影像診斷模擬軟體,與醫療院所合作建臨床資料庫,發展初步病症篩選的診斷分析軟體(Diagnostic Simulator),作為輔助醫師診斷與判斷病情的工具。 首家智慧醫療股公司晉弘科技(6796)預計6月上旬掛牌,今(5)日將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 總經理鄭竹明表示,目前除主力產品五官鏡市場將繼續拓展之外,傷口照護產品及拋棄式鼻咽內視鏡下半年可望在台、美取證;法人看好今年營收年增三成,未來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具獨角獸規模公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