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Tim on April 12, 2023

貨櫃海運

同時,透過新型態自動化作業,提供現場更優質的工作環境,達成降低環境污染,展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核心精神。 長榮海運張衍義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因應國際航運業務發展及船舶大型化的趨勢,長榮海運整併第四、第五貨櫃中心業務,移往第七貨櫃中心作業,投入鉅資購置各式新型無人化及自動化設備,並設置環保節能、綠能建設等設施,七櫃在全面投入營運後將不會再有四、五櫃碼頭間相互拖運的需求,除了減少大量碳排外,也能提升貨櫃轉船效率。 長榮海運(2603)(2603)斥資百億元投資興建的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昨(14)日舉辦啟用典禮。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長榮在台灣打造首座自動化貨櫃碼頭,成為全球海運市場重要新樞紐,「共榮港灣・領航登峰」為願景,期望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後,可帶動南台灣的產業加速起飛,成為航運界智慧碼頭的新指標。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為臺灣港務公司與長榮海運公司共同攜手打造,為近年來臺灣航運界最重要的專案,臺灣港務公司負責興建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等基礎工程,長榮海運則投入橋式機、門式機與重、空櫃堆高機等營運機具購置及後續營運。

  • 因應美國線則迎來旺季行情,隨拉貨增溫發酵,運價開始往上,7月起各家海運業也開始要調漲北美線GRI,每40呎櫃預計漲500-1,000美元。
  • 從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馬士基集團(AP Møller Maersk)、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到赫伯羅德(Hapag-Lloyd),無不享有「一生就這麼一次」的市場榮景。
  • 它是反映各航線的即期市場海運費及海運相關附加費水平,包含燃油附加費、港口擁擠附加費、運河附加費等成本都包含在內,因此航運股的報價都會採用這個指標當基準。
  • 整體來看,進入海運旺季後,消息面的多空攻防戰仍激烈進行中,然而,運價走跌趨勢是不爭事實(近期開始反彈),就看接下來消費力是否能回穩,GRI 便有機會繼續加收。
  • 長榮海運(2603)(2603)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於今(14)日舉辦啟用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後,可帶動南臺灣的產業加速起飛,成為航運界智慧碼頭的新指標,長榮海運是來自台灣的全球知名企業,是台灣的象徵也是指標企業,長榮打造七櫃,以高雄為家,航向世界。
  • 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FBX指數顯示,FBX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3,185美元,已經又比9月幾乎砍半。

海運研究公司Drewry估計,業界2019年合計營業利益僅約70億美元,2020年擴增至260億美元,2021年可能更飆升到2,100億美元,2022年上看2,700億美元,反映買家願意付高價取得所需的貨品。 用綜合方式裝載液體(Liquids)、汽體(Gases)、粉末(Powder)、細粒(Granules),以安全方式(油槽櫃需遵守符合相關之壓力、溫度..等等的規範)長途運輸且沒有額外成本處理傳統容器桶(Barrels and Drums)。 物流業者也指出,現在遠東-美西線運價已跌回起漲點,每FEU(40呎櫃)為1,423美元,若能順利加收1,000美元GRI,漲幅達142%;至於現在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169美元,加收1,000美元計算,美東線漲幅也達31%。

貨櫃海運: 海運貨況資訊

張衍義進一步指出,長榮海運因應國際航運業務發展及船舶大型化的趨勢,整併第四、第五貨櫃中心業務,移往第七貨櫃中心作業,投入百億元購置各式新型無人化及自動化設備,並設置環保節能、綠能建設等設施,七櫃在全面投入營運後將不會再有四、五櫃碼頭間相互拖運的需求,除減少大量碳排外,也能提升貨櫃轉船效率。 同時,透過新型態自動化作業,提供現場更優質的工作環境,達成降低環境汙染,展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核心精神。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致詞時表示,因應國際航運業務發展及船舶大型化的趨勢,長榮海運整併第四、第五貨櫃中心業務,移往第七貨櫃中心作業,投入鉅資購置各式新型無人化及自動化設備,並設置環保節能、綠能建設等設施,七櫃在全面投入營運後將不會再有四、五櫃碼頭間相互拖運的需求,除了減少大量碳排外,也能提升貨櫃轉船效率。

貨櫃海運

至於長榮第七架及第八架777F貨機,陸續於11及12月交機,屆時777F貨機達八架,運能成長六成,目前32架客機已改為客艙載貨,是孫嘉明看好貨運第四季將創高可期,以及2022年貨運火力全開的最大助力。 1979年,董浩雲接手並命名了世界造船史上最大的輪船——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 同年,海上巨人號執行了首次運營即往返日本與波斯灣後再次進入船廠維修改建。 經兩年的維修改建後重於1981年編入東方海外並投於運營至1989年。

貨櫃海運: 貨櫃

我們想讓你知道:今年由於疫情、塞港等因素大幅上漲的運價,帶動貨櫃航運業股價飆升。 探究原因,貨櫃運送流程較複雜,業者資金負擔較大,都是這行業逐漸走向寡占的原因;而託運商日益精明的管理模式,則讓運價逐漸被壓低。 展望 2021 年,貨櫃航運業者透露,由於今年與客戶簽訂的合約價偏低,但隨著美國東岸、西岸的現貨價格翻倍,2021 貨櫃海運2023 年第 1 季重新洽談合約價格,預料將比今年大漲 1 倍以上,可望支撐明年獲利表現。 萬海則表示,第 3 季是亞洲區間航線淡季,但萬海在年中時,即時租進 7 艘全貨櫃船,增闢行情熱絡的美西航線,每周提供一航次的服務,業績可望旺到第 4 季,估計 9、10 月營收會逐月成長,全年力拚轉虧為盈。

Google、IBM、鴻海等IT公司則將貨櫃改裝成資料中心,必要時可用拖車載運到所需地點,接上電源及網路後即可運作。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於2018年創辦星宇航空以來,公司動向一直備受外界矚目。 致力打造「精品航空」形象的星宇,今年5月初因成田機場怪風吹出公關危機,旅客滯留機場鋪睡袋過夜的畫面被痛批是「驚品航空」、「空中監獄」,讓星宇形象受損。 這起事件告一段落後,日前知名機票達人「布萊N」接到網友私訊,詢問「星宇是廉價航空還是傳統航空?」,讓他無言「K董聽到應該會氣到高血壓」。

貨櫃海運: 大陸解封 貨櫃輪小旺季點火

隨著歐洲線表示9月開始加收旺季附加費,且因部分貨櫃被丟往美洲長線,導致缺櫃嚴重,運價急速攀升。 全球物流不順,是因為新冠疫情發生前,船公司賠錢賠到乾脆拆了貨櫃,以致於當疫情爆發後的報復性出貨來臨時,全世界都沒足夠貨櫃可供使用,而疫情封城在家,許多碼頭裝卸貨櫃人力不足,貨櫃堆累導致塞港,惡性循環導致缺櫃更嚴重,運價直衝新高。 根據中國官方資料顯示,該整併除了有效整合外高橋港、洋山港貨物及航線優勢,也成功運用物流電子鎖系統、車輛監控視頻、人工智慧識別計算、電子圍網及全球衛星定位等技術,實現高監管倉和自動審查等功能。 貨櫃航運分析師Jonathan Roach告訴《華爾街日報》:「即期運費的盛宴已經結束了。」他強調,能源居高不下、通膨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貨櫃市場價格下滑,再加上2021年消費品、旅遊、休閒和服務支出等,均有下降趨勢,難重演過去貨櫃盛況。 貨櫃航運分析師Jonathan Roach說:「即期運費的盛宴已經結束了。」他強調,能源居高不下、通膨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再加上2021年消費品的需求、旅遊的支出等,均有下降趨勢。 至於塞港問題為何會造成貨櫃航運的漲價,是因為貨櫃航運的航班、航線是固定的,所以能載的貨也是固定的,但因為疫情的關係,進出海關的時間變長,甚至有些還需要隔離等,導致航班延遲,加上長榮的長賜號今年行經蘇伊士運河的時候卡住,讓原本就有塞港問題的航運更是雪上加霜。

原本預期獲利也會下滑的零售和貨運業,卻因為人們待在家裡工作、使用電商平台購物、點外送食物,航空業者也開始增加空運貨物,業績反而未受太大影響。 同時也使得原本進入淡季的海運,因運送防疫物資和跨境電商倉櫃等因素而運價衝高,許多海運公司股票大漲。 每年運價於7、8月進入旺季,9月小旺季,10月旺季進入尾聲,故通常9月運價會開始走緩。

貨櫃海運: 陽明、長榮、萬海航運三雄是這3個月以來台股的焦點,2021年市場熱絡亦可能反轉,有法人預估長榮獲利將創下10年新高。(圖片來源/翻攝自長榮官方頻道)

但關鍵在於下半年的基期明顯增加,EPS能不能再比前年成長,似乎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詳見表2)。 1947年,董浩雲(董兆榮)建立了東方海外航運公司(Orient Overseas Line)。 1969年,東方海外涉足貨櫃運輸後,改名為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 許多人形容長賜號卡船,是「全球都在等你這艘」,絕非杞人憂天,因為各貨櫃船為拚到港,無不全速前進,被長賜號卡住勢必耽擱航程,當運河重開時,新舊貨物就會同時到達港口,這會讓已壅塞港口雪上加霜,還有沒辦法加派人手處理,櫃更清不出來。 此份WHO報告中指出,加熱菸商可能透過各種行銷、廣告宣傳手段,或者透過贊助菸草研究,建構出各種謊言。

貨櫃海運

它們分別由不萊梅伏爾鏗(英語:Bremer Vulkan)造船廠和霍瓦茲船廠(德語: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於1988年建造。 總噸位61,296噸,載重噸位53,613噸,最大載櫃量為4340TEU。 海運散貨低至NT 85/才起,基本費NT 1000元,專業團隊服務,歡迎+Line/Wechat詢價。 Container (n)是由動詞contain(容納;含有)變化而來,因此container就是「容器」或是用來裝貨的「貨櫃」,而「貨櫃船」可以簡單的用container ship來表示。

貨櫃海運: 全球貨櫃航運公司最新運能排名出爐

裕民 (2606-TW) 船隊主要以海岬型與巴拿馬型為主,由於約 70% 為現貨船,經營較靈活,法人看好在運價走揚之際最為受惠。 裕民今年第 2 季已經開始出現盈餘,累計前 3 季有機會轉虧為盈,第 4 季反彈力度將增強。 BDI 指數 23 日大漲 4.5%,收 1426 點,創 9 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其中以海岬型行情最熱,巴拿馬型 (BPI) 和超靈便型 (BSI) 期租也受惠中國自美國進口穀物貨量成長。 法人指出,由於中國祭出內需基建政策,需要進口大量的鐵礦砂,且目前庫存已降至較低水位,看好其後續的回補力道有利進一步推升 BDI 指數,年底前可望上看今年前高。

貨櫃海運

因為貨櫃航運載的都是高單價的成品,例如:衣服、鞋子甚至連半導體的晶片等,都是裝在貨櫃裡運送;而散裝航運大多是載原物料,例如:煤炭、鋼鐵,或是一些原物料的半成品等,對於產業的直接影響沒有這麼大,但可能會有間接的影像。 自歐美重啟經濟後,貨櫃運輸業務逐步回升,為了趕 10 月美國感恩節前出貨,海運價格漲翻天,據上海航交所最新報價,美西線運價來到每 FEU 3867 美元,美東線來到每 FEU 4634 美元,續創新高,無論是美東或美西,平均艙位利用率都處於滿載。 BDI 指數 (Baltic Dry Index,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 不僅可以判斷國際海運貿易枯榮,也是全球景氣的領先指標,其中包括海岬型 (BCI)、巴拿馬型 (BPI)、靈便型 (BSI) 三種指數。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舉辦啟用典禮,特別邀請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等貴賓,與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長榮海運公司張衍義董事長及謝惠全總經理共同見證,並以「共榮港灣・領航登峰」為願景。

貨櫃海運: 長榮海運整併貨櫃業務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

航運股其實有分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台股從 2020 年底在紅的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都是屬於貨櫃航運,而另一派散裝航運則是有慧洋-KY(2637)、裕民(2606)、四維航(5608)、中航(2612)、新興(2605)、台航(2617)等。 不要看台股貨櫃三雄成長今年這麼多,其實貨櫃航運的載運量只佔了全球海運的 5%,而散裝的載運量佔了剩下的 95%。 展望後市,長榮未來 2 年內將有 61 艘新船待交付,未交付船舶訂單運力達 52.4 萬 TEU,是全球前十大貨櫃航商中最多,隨著貨櫃海運供需結構持續好轉,後市仍偏多看待。 法人也看好貨櫃航運持續供不應求,至年底前運價有望維持高檔走勢,長榮美洲航線占比達 40% 以上,將最為受惠。 2023年老舊船隻,會被加速淘汰,所以在2023年有沒有環保船隊就非常重要,船東現在就要開始準備;沒有節能船的公司,公司生存將面對的新問題,擁有節能船的業者,在2023年才能成為海運市場的大贏家。 SCFI運價指數是由中國大陸編制,採貨櫃輪12條主力航線作組成,以這些航線的運價和貨量為依據計算出來的運價指數,這個數據是每周公布,能即時反映從中國港口出口貨櫃運價變動趨勢,中國大陸為全球出口最多的國家,運價指數可有效反映全球貿易的供需狀況。

  • 再者,DHL指出,2021年航期的可靠性(船期準確度)仍將是一個挑戰,計算前置時間必須包括一定的靈活性,不論對海運業者、客戶來說,供應鏈彈性最大者將贏得最低成本,反之,缺乏預測能力將造成供應鏈中斷,因此業者將非常嚴格地管理載貨量並且快速調整載貨量。
  • 8月29日,東方海外旗下5344TEU船隻OOCL California投入營運。
  • Container (n)是由動詞contain(容納;含有)變化而來,因此container就是「容器」或是用來裝貨的「貨櫃」,而「貨櫃船」可以簡單的用container ship來表示。
  • 拋貨 /泡貨以及體積重在國際運輸中常常會出現,這些名詞是怎麼來的呢??
  • 今天的啟用典禮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交通部長王國材、高雄市長陳其邁、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及總經理謝惠全共同見證。
  • 貨代業者透露,目前亞洲線每40呎櫃運價約1,200美元,每20呎櫃約650美元;另有航商表示,10月起東南亞疫後復工拚經濟,缺船缺櫃現象開始浮現,運價跟著攀升,目前每20呎櫃運價約1,000美元、每40呎櫃約2,000美元,已達2020年第四季創下的天價,若需求持續放量,12月運價仍有調漲空間,勢將寫下新天價。
  • 下圖是近 10 年全球存貨對銷售比率,投資朋友可以看到在 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全球經濟活動趨緩,各大通路業者庫存積累,使得該比率來到相對歷史高點的 1.68。

馬士基首席執行長 Soren Skou 說排名沒有任何意義,現在馬士基正投資並擴大陸上物流,因陸上物流利潤率更高,目的是發展成為客戶服務的海陸物流公司。 據 MSC 網站稱貿易路線多達 230 多條,停靠 500 個港口,每年運輸超過 2,300 萬個標準貨櫃。 近年幫助 MSC 加速增長的因素之一是包租小型自有船隊船隻,MSC 只擁有 260 艘船舶整體運力為 150 萬標準貨櫃,另外近三分之二運力主要來自長期租賃船舶。 丹麥航運巨擎馬士基 (Maersk) 於 1975 年首次踏入貨櫃貿易,幾十年來運力計算一直是全球榜首,但往後可能不能再以「全球最大」稱呼馬士基了。 據法國 Alphaliner 編制 5 日發表數據,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 (MSC) 運力超越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海運公司。

貨櫃海運: 海運LCL /整櫃FCL介紹

高雄市長陳其邁稱許長榮海運以高雄為豕家,航向全世界,不僅是高雄港重要夥伴,更是台灣的象徵與標誌,高市府會全力支持七櫃的運作,扮演長榮堅強的夥伴。 航運股該買還是該賣近期上演著多空論戰,各種用電影改編的航運股投資策略影片廣為流傳,成為許多股市群組討論的熱門議題,有網友留言「買房不如買航運股」、也有網友說,「與其買台積電,我寧願全部買長榮」;更有網友問,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大漲要買什麼股票。 除此以外,目前還有長度為48英尺和53英尺的貨櫃,這主要是用於美國國內貨物運輸。 從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馬士基集團(AP Møller Maersk)、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到赫伯羅德(Hapag-Lloyd),無不享有「一生就這麼一次」的市場榮景。 但倫敦金融時報(FT)指出,貨櫃海運這波景氣循環似已見頂,甚至面臨「硬著陸」威脅。 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FBX指數顯示,FBX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3,185美元,已經又比9月幾乎砍半。

例如能裝載5,000個標準櫃的船,便稱為擁有5,000TEU的運載力。 目前世界上正在營運的最大的貨櫃船是長榮A級貨櫃船,例如該級貨輪的一號船長範輪(Ever Ace),擁有接近400公尺的長度以及23,992個20呎標準貨櫃的裝載量。 不過,業界面臨的這波景氣下滑與往年不景氣有個不同點,就是貨櫃海運業歷經整併後,市場上僅存的幾家大型業者擁有更大的規模,而且都是三大海運聯盟的一分子,讓業者更能合作調整運能。 此系列船隻於2016開始進行升級,改裝工程由青島北海船舶重工公司負責,主要將駕駛台的高度加高以便將貨櫃堆疊到甲板上更高的位置,令最大載櫃量由原先的15500TEU,提高至17816TEU。 2008年10月17日,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旗下貨櫃船CMA CGM Vela投入服務,該船能容納11262TEU,成為第一艘最大載櫃量突破10000TEU的超巴拿馬型貨櫃船。。 1991年,南韓的三星重工為法國公司CGM(今為CMA CGM)建造的CGM Normandie投入服務。

貨櫃海運: 海運整箱基本都是這種形式。這種交接方式最常見,也是效率最高的,因為從頭到尾都不涉及拆箱和分貨。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為台灣港務公司與長榮海運公司共同攜手打造,為近年來台灣航運界最重要的專案,台灣港務公司負責興建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等基礎工程,長榮海運則投入橋式機、門式機與重、空櫃堆高機等營運機具購置及後續營運。 運價指數:SCFI、FBX、WCI試想自己是一位賣東西的老闆,你該要如何才能增加店鋪的獲利呢? 在海運中道理也是一樣的,貨櫃運輸產業也有所謂的「公道價」,承上段所述,航商也會為每TEU、每FEU的貨櫃制定價格。 但這個價格並非漫天喊價,除了參考同業之間的定價之外,其實航商的定價也會隨著國際上數個重要的運價指數而波動!

貨櫃海運

目前台灣國健署現行的政策,是基於菸商提供的證明文件進行風險評估,考慮到上述的各種謊言、危害以及政策的缺漏,這樣的做法是否能確保國民健康? 反菸團體以及各方專家,強烈呼籲政府應該採取嚴謹、公開、透明的三大原則,對新興菸品進行更為周全的監管,蒐集本土國人健康衝擊證據,確保國民健康不受威脅。 陽明上半年虧損金額約 8.8 億元、每股虧 0.34 貨櫃海運2023 元,第 3 季受惠運價飆漲可望轉盈,法人估稅後純益上看 40 億元。 此外,陽明後續的 11 艘船舶將於 2022 年第 3 季前陸續交付完畢。 這個排名也會根據各家造船數量不斷的變動,萬海去年加碼買進中古船,再加上今年新船陸續加入,全球的排名已從2020年元月的12名躋身前10名,總運能為42.69萬TEU,目前在手的新船訂單仍有44艘,新增的運能為25.78萬TEU,有望坐穩第10名。

貨櫃海運: 加熱菸品相關研究,存在六大空白

重要運價指數1》SCFI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2005年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設立,中國官方也推出了SCFI(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指數,指數編製概念是基於以往的CCFI(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不過新推出的SCFI對於市場價格反應力更為即時。 航運介紹貨櫃航運屬於三大航運產業(海運、空運、內陸運輸)中的海運業。 海運業又依照貨品種類以及船舶設備的不同,可以再分為「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2類。 我國貨櫃航運的代表企業為長榮(2603-TW)、陽明(2609-TW)以及萬海(2615-TW),合稱貨櫃三雄。 市場需求不斷上升,運力增速又有限;加上世界各地最新疫情狀況不齊,經濟復甦程度不均,進出口運量加速的失衡也導致貨櫃的調度出現困難,已經有限的資源使用效率還是無法有效拉高,都是導致集運價格居高不下的因素。

貨櫃海運

而那些沒能進入三大聯盟的航商們,通常營運規模就不容易做大,後來大部分不是轉為經營區域性的航線,就是逐步面臨倒閉一途。 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 FBX 指數顯示, FBX 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 1,497 美元,回到疫情前水準。 波羅的海全球貨櫃運價指數(FBX)是全球 12 條主要貨櫃航線的加權平均值,每日更新一次。 本列表列出世界上最大的15家貨櫃航運(英語:container shipping)公司,排名根據20呎標準貨櫃 (TEU)裝運能力及貨櫃船數量,貨櫃船數量包括公司擁有船隻及傭船(英語:chartering (shipping)),前20大貨櫃航運商裝運能力為2,071萬TEU,佔世界總裝運能力的87.1%。

貨櫃海運: 長榮打造全球最先進貨櫃中心在高雄 年作業量高達650萬TEU

2005年5月11日,快桅-海陸公司正式宣布以29.6億美元(約23億歐元)收購鐵行渣華。 5月10日,鐵行渣華的股價為41美元,快桅-海陸公司在2005年8月5日結束的收購要向股東提供每股57美元的報價。 通過收購,快桅將其在全球集裝箱運輸中的市場佔有率從12%增加到18%。 2019年7月4日,地中海航運公司旗下第一艘極大巨無霸型貨櫃船MSC Gülsün投入服務,該船的最大載櫃量從原本極大型貨櫃船(ULCS)的21000TEU,增加至23756TEU。 2017年5月18日,東方海外旗下船隻OOCL Hong Kong投入營運,該船最大載櫃量達到21413TEU,成為第一艘最大載櫃量達到21000TEU的貨櫃船。

貨櫃海運

國內上市櫃經營散裝船的業者包括慧洋-KY、裕民,其餘還有中航、新興、台航、四維航及正德。 根據統計,BDI指數在109年度最高只來到2097點,最低還一度出現393點,平均也僅有1,066點,去年算是散裝船最差的谷底期;2021年最低點在1,303點。 貨櫃船的大小一般以能裝載多少20呎標準貨櫃(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縮寫作TEU)計算,例如一個40英尺標準櫃就是2TEU。

2005 年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設立,中國官方也推出了 SCFI(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 指數,指數編製概念是基於以往的 CCFI(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不過新推出的 SCFI 對於市場價格反應力更為即時。 首先,近期船舶排碳規範恐怕又要緊縮,國際海事組織(IMO)7月開始要檢視新船舶去規的規定,若果持續緊縮,將導致老舊船舶會持續退出貨運市場,將牽動運價繼續向上,這也是下半年旺季表現、運價持續反彈的重要參考指標。 隨著全球海運市場急速變化,國內的航運業者指出,已看到全球海運業的資本支出動作開始縮減,根據英國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貨櫃設備預測」明(2023)年貨櫃設備產量將大幅減少,也是全球貨櫃數量14年來首降。 物流業者也指出,貨櫃輪市場不好時,勢必會會加速舊櫃、舊船退出市場。 貨櫃海運2023 每年的11月開始,是歐美地區的消費旺季,因此終端商家必須要在10月收到貨物,才來得及在11月收到貨。

貨櫃海運: 加熱菸

2021年各大海運業者運價於2萬多美元時觸頂隨即反轉,而如此水準是過去運價的10倍,這是供應鍊極為不順暢的情況下,港口積壓大量貨品所導致的情況。 當時大型零售商包含如沃爾瑪(Walmart)甚至包租船隻以繞過壅塞的港口。 業內人士告訴《工商時報》具指標意義的美西線40呎櫃運價將要跌破3000美元大關,旋即展開2000美元保衛戰,並引爆小型船公司、非聯盟船的競合淘汰,或由大航海直接整併拿下,海運貨櫃市場將再度洗牌。 歷經「航海王」盛世後,經濟受到俄烏戰爭打擊,貨櫃熱潮逐漸散去,明後年全球船隊淨增幅將再增9%,而貨櫃需求量則持續低迷,直至2024年才有起色、緩增2%,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未來海運貨櫃市場將走向「大者恆大」、掀洗牌效應。 貨櫃海運2023 一九六七年初,全艙格式的貨櫃船問世不到一年,北大西洋運費同盟就削減了貨櫃船運運費的一○%——某家大型美國船運公司的主管稱之為「災難」。

貨櫃海運: 貨櫃海運景氣面臨硬著陸

用載重估計,全球海運市場約有95%仍是靠散裝航運運輸,這當中包括散裝輪及油輪,其餘約5%才是貨櫃輪,散裝主要載運原物料,包括鐵礦砂、煤炭、金屬、黃小玉以及原物料半成品等;貨櫃則是以成品為主,紡織品、鞋類、家具、各式零組件等。 貨櫃,在香港及台灣一般稱為貨櫃,在中國大陸一般稱為集裝箱,是一種按規格標準化的鋼製箱子。 貨櫃的特色,在於其格式劃一,並可以層層堆疊,所以可以大量放置於特別設計的遠洋輪船,為世界各地的生產商提供比空運更廉價的大量運輸服務。 貨物集裝之後,在水陸空轉運的過程中就不需要再重新裝箱,可以節省貨主和船東的經費與時間。 世界各地港口壅塞度仍高,英國最大貨櫃港Felixstowe等紛傳碼頭工人罷工。 重要運價指數3》WCI世界貨櫃運價指數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WCI)是由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和新加坡Cleartrade Exchange 共同推出,於每週四發布全球8條重要航線(包含上海 貨櫃海運 、紐約、洛杉磯、鹿特丹、熱內雅等世界大港)之最新報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