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好唔好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31, 2022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像是,ERP可以整合企業整體的運作流程,例如採購的物料狀況;從企業的各種簽核、出差等紀錄的軟體系統中,就可以找出商務旅行的路程;人資系統中就可以收集每個員工通勤的狀況;利用能源管理系統整合IoT數位電錶,就可以統計企業中各個區域和設備的用電狀況;MES中所記錄的製程相關數據。 包含組織的委外上下游供應鏈、原物料及貨物運輸配送、產品使用及廢棄時,和組織的商務旅行及員工通勤等,各種項目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指從第三方購買或取得,且使用在組織內部的各種能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規劃以外部價格作為中鋼內部碳定價制定依據,外部價格包含國內碳稅費及國外碳關稅,除可計算排碳相關成本、敏感度分析,亦能有效評估減碳相關資本支出或研發投資之效益。 外界關切盤查是否有重大性標準,蔡麗玲指出,依照現行國際公認標準,如 SBTi 以 5% 認定非屬重大性門檻,而環保署規範排放量較小的排放源小於總排放量 0.5% 可採簡易量化方式,加總不得高於總排放量 5%。 《天下雜誌》報導指出,台灣企業碳排呈現M型化,雖然不少企業走在政策前頭,已經啟動「內部碳定價」,然而仍有3/4的中小企業還未開始實施碳盤查。

Climate Smart也指出,雖然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通常都是因應供應鏈上其他廠商需求,較少志願盤查。 研究顯示中小企業透過中長期的規劃,能夠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而減少成本,也能降低未來能源或燃料成本波動的敏感度。 以這樣的分析來看,企業落實減少溫室氣體將可視為一個投資,而且是一項風險低又幾乎能保證報酬的標的,是一個不論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都可以參考的政策。 金管會分階段強制揭露第一階段是2023年,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鋼鐵、水泥業,要完成並揭露母公司盤查,並在2024年完成查證,這部分有163家;2025年是資本額50~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母公司盤查,這部分有101家公司,同時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鋼鐵、水泥業,亦要在同年完成合併報表子公司的盤查。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幫助 86,000 多家機構在高度競爭中取得優勢,客戶範圍涵蓋了全球 192 個國家,從頂尖品牌至極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 身為少數對標準有全盤了解的機構之一,我們不僅稽核您符合標準的程度,更制定標準從無到有,並在全球培訓標準團隊以獲得最佳績效。 雖然自由開放並非每個國家的治理方式,但就商業市場而言,資本主義已經主導了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分工帶來高產能也帶來國與國之間、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多年下來強化了國家之間的民族主義,以資本論成敗,氣候變遷雖然席捲全世界,但在探討責任歸屬的議題時卻用相同的思維評價排碳者。 排放量試算工具主要提供排放源自我檢視是否達法規所規範之排放規模門檻,針對法規規範之排放規模門檻之外的排放源,亦建立相關試算表單工具,以供排放源自行檢視全廠之溫室氣體排放現況,主管機關藉由此排放量試算工具也可掌握各轄內之應盤查登錄對象,以落實排放量盤查登錄制度。 不論是企業各環節,像是採購、生產製造、銷售、供應鏈運輸和員工出差勤等流程中,直接或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需要計算。 目前台灣國健署現行的政策,是基於菸商提供的證明文件進行風險評估,考慮到上述的各種謊言、危害以及政策的缺漏,這樣的做法是否能確保國民健康?

  • 為協助企業及早因應訂定其減碳目標,溫室氣體盤查成為企業首要工作,金管會因此規畫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應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的資訊揭露時程。
  • 風險分析:檢驗各種風險控制方式以將不確定性降至最低,並且稽核每個資料來源的可靠度。
  • 環保署環管處處長兼氣候變遷辦公室兼主任蔡玲儀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全球超過130個國家,5,200家企業提出淨零排放的目標與時程。
  • 政府於民國110年陸續修訂與發布減碳政策,其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將永續經營列為企業發展的重點計畫項目,依產業別及資本額分階段要求上市櫃公司執行溫室氣體盤查、查證及揭露。

「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若企業能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工具隨時更新碳盤查的資料,讓碳盤查的數據更正確且具有參考性,在後續對應 ISO 14064、ISO14067等國際標準時,可以更有效率地被驗證。 且透過上面組織型碳盤查的說明,可以看到碳盤查的項目,都和企業營運的各種流程都有關係,也與企業內部系統內的既有數據有關。 碳盤查是每年都要持續進行,但若每年都只做一次,很難看出減碳策略是否正確。 像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等,有越多的上下游供應鏈,或是頻繁的交通運輸,和員工的通勤和商務旅行狀況,都會造成範疇三的溫器氣體排放量越高。 綜合上述,溫室氣體盤查已成為世界趨勢,除了公司出具相關溫室氣體盤查數據外,溫室氣體盤查數據取得第三方驗證報告,提升溫室氣體數據的公信力,也是公司需要考慮的議題。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氣候相關機會矩陣

雖已有不少大型企業走在政策前頭,但多數中小企業尚未開始啟動碳盤查,企業若未調整心態,將減碳從口號階段進展到實際作為,將碳當成企業成本的一環來看待,恐怕無法面對投資人與客戶的檢驗。 中鋼於110年設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長期以139年達成碳中和作為努力目標,初步規劃各項策略,並繪製碳中和路徑規劃圖,期許實現永續發展社會,以行動引領台灣各界企業,並協助政府達到碳中和目標。 氣候變遷備受重視,永續投資也方興未艾,金管會今 (3) 日宣布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將分四階段揭露,揭露時程全數出爐,資本額 100 億元以上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須優先於 2023 年開始揭露,家數共 163 家,這些公司在今 (2022) 年第二季董事會就須訂出盤查及查證時程表,並按季控管。 張振山表示,鑒於董事會為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公司宜建立推動永續發展的治理架構,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兼) 職單位,另應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的 ESG 風險評估,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由董事會督導永續發展推動情形,並訂定溫室氣體盤查揭露時程,提董事會「按季」控管。 環保署環管處處長兼氣候變遷辦公室兼主任蔡玲儀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全球超過130個國家,5,200家企業提出淨零排放的目標與時程。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因此,溫室氣體核算體系(GHG Protocol)建立了一套方便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可以依循的模式。 另外,路徑圖雖採四個階段推動,但透過供應鏈以大帶小,並配合本會及周邊單位持續輔導及宣導,相信上市櫃公司應能提早達成目標。 建立排放清冊,並將盤查之方法、數據及估算過程作成內部紀錄,保留標準所規定之年限,並於需要時提供外部查證。 一般來說,碳盤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直接排放(範疇一)、間接排放(範疇二)與非屬自身資產的供應鏈上下游排放(範疇三)。 以我國的情況來說,多數企業其實做不到完成的碳盤查,在從哪裡排的碳? 都無法掌握的情況下,當然就不用想能夠做到淨零排放;而即便有企業公開表示已達成大幅度減排甚至淨零,也多是在範疇一或二,範疇三則鮮少被明確承諾。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相關標準推薦

一、    推動原則:(一)揭露對象:按實收資本額自2023年起分階段推動,另鋼鐵及水泥產業也規劃自2023年起揭露。 (二)揭露內容:溫室氣體直接排放(範疇一)及能源間接排放量(範疇二) (三)揭露及查證範圍:分階段揭露至與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相同。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稱金管會)將於近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定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並落實董事會永續發展責任,期透過上市櫃公司串聯供應鏈,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

近期環保署將陸續辦理盤查作業輔導說明會,除製造業外,住商服務業也在輔導範圍。 環保署今年已與各地環保局合作,輔導服務業(百貨公司、大型連鎖超市及連鎖便利商店)及年排放量約1萬公噸的大型辦公大樓或機構進行盤查。 企業藉由建立內部盤查資訊管理制度,來確保盤查結果之準確性,可分為定性、定量及數據品質管理三部分:「定性」包括確認邊界、排放源已完整鑑別及透明陳述排除之項目;「定量」包括使用正確之活動數據並保存佐證文件,及排放係數之使用是否恰當;「數據品質管理」則需確認盤查管理程序,可有效鑑別錯誤、降低不確定性並提高品質數據,以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 本欄目在去(2021)年舉辦COP26時就提過,隨著人類為求永續發展的共識進一步加深,以及相應制度的陸續施行,無論是從宏觀的全球生態角度來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或者是相對微觀的貿易法規遵循的商業行為,「節能減碳」這件事情都已經不能再被視為一個象徵性的口號,而是必須加緊腳步落實的任務目標。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金管會將於近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許多產業就像電子產業一樣,品牌與製造地不同,製造過程是品牌的經營成本,商人必定會壓低成本以取得最高利潤,其中牽涉的原物料、運輸、技術員都要具有成本優勢,還有法規管制寬鬆的製造地,更能讓商人們以較低的管理標準生產產品,例如超時工作、排放廢水或未經處理的有毒廢棄物。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製造了銷往全球的各種商品,但是污染卻無法隨著商品送到購買者的手中,在討論排放溫室氣體的同時,還要承擔最大排放國的臭名,從數據來看,享受最終商品者多不是為汙染付出代價的人。 企業在邁向永續的過程中,透過一些國際標準來檢視自身體質,有點類似記帳的概念,先透過紀錄盤點自身營運活動在各範疇中各產生了多少溫室氣體,才知道如何開源節流,以擬定減碳策略。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2023 環保署表示,企業可以自己參照本指引動手做盤查,如屬環保署公告應盤查、金管會永續發展路徑圖規範對象或供應鏈需要者,盤查結果才需要經查驗機構查證。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為協助國內企業及早因應訂定減碳目標,並且配合政府達到2050淨零碳排政策,金管會於昨(3)日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查證。 自2023年起將有118家資本額100億以上上市櫃及45家鋼鐵水泥業必須在年報上揭露個體公司碳盤查結果。 金管會於2022年1月13日表示,將於近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定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鋼鐵及水泥優先於 2023 年開始揭露,落實董事會永續發展責任,並且推動上市櫃公司 ESG 評鑑制度,期透過上市櫃公司串聯供應鏈,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上市櫃碳盤查時程出爐 金管會力推ESG評鑑制度

蔡玲儀指出,為協助國內產業因應全球供應鏈的要求,氣候變遷辦公室修正「溫室氣體盤查登錄作業指引」。 過去104年上路的版本針對大型排放源,如今新版指引則增加了對中小企業自行展開盤查的協助。 溫室氣體盤查與驗證已不再是鼓勵作為,更是必要強制作為,因此企業必須先行完成組織盤查,逐一擴大範疇至生產據點、海外據點。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2026年為第三階段,即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完成母公司盤查,這部分有1482家公司,同年資本額50~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合併報表子公司亦要完成盤查,在2027年所有上市櫃公司都會完成盤查,2029年則完成所有上市櫃公司的查證。 金管會第四季會公布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作業指引,證交所亦會完成其他階段上市櫃公司合併報報子公司家數的盤點。 2026年為第三階段,即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完成母公司盤查,這部分有1,482家公司,同年資本額50~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合併報表子公司亦要完成盤查,在2027年所有上市櫃公司都會完成盤查,2029年則完成所有上市櫃公司的查證。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台灣證券交易所 公司治理中心

因此,WHO特別呼籲世界各國,對於加熱菸品的審查務必更加謹慎,WHO亦提供 TobLabNet 標準測量模式供各國政府主動審查參考。 全體上市櫃公司應於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的查證,即盤查資訊須經第三方查證,且須揭露至與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範圍相同。 上市櫃公司應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的盤查,且盤查資訊須與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範圍相同,即強制揭露至合併報表國內及國外子公司。 聯合國訓練與研究機構每三年會出一份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在最近期的2020年報告中顯示,2019年全球共產出5,360萬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包含空調設備、螢幕顯示設備、燈具、大小型家電設備與小型電信IT設備,以人均產生之電子廢棄物數量而言,歐洲人均量最高16.2公斤、大洋洲16.1公斤、美洲13.3公斤、亞洲5.6公斤、非洲2.5公斤。

以臺灣而言,最大的痛點在於第三方認證機構的數量遠遠不足,再加上多數企業對此完全沒有概念,在數據的蒐集與更新上有相當大幅度的落差,往往因此得到錯誤的結果,進而導致節能減碳的效果不佳。 若碳盤查的數位系統軟體工具可以整合上面各種系統中既有的數據,再對應系統中的碳排放係數,就可以更科學且有效率的產出碳排放量,讓碳盤查報告能更有效率的符合國際標準,且可隨時監控企業整體的碳排放狀況,以確保減碳的計畫和執行方式的正確性。 台灣金管會針對上市櫃公司制定一系列的永續發展路徑,規劃於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查證。 WHO報告中也提到,目前加熱菸的相關研究依然存在著六大空白領域,包括「產品吸引力」、「成癮性與吸菸者行為」、「實驗室內分析與調查」、「產品成分含量與排放分析」、「監理及監控機制」與「法規健全管理」。 倘若主管機關無法訂定有效的監管政策,不僅無法及時識別和回應健康問題,更有可能使加熱菸成為菸害防制的漏洞,導致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傷,並使青少年和其他脆弱群體處於風險之中。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因應減碳趨勢 及早建置碳盤查系統

作者簡介_蘇立帆 政治大學企管系學士、英國科學政策研究研究中心(SPRU)永續發展碩士。 想要突破現狀而到英國進修政策研究,半路出家做了數據科學,現旅居倫敦,以自由永續顧問與研究者的姿態,繼續尋找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之道。 第三,在公司治理方面,除了遵循公司治理3.0藍圖及主管機關的法規外,大股東應謹守分際,不可濫用職權,為追求個人利益而犧牲其他股東及利害關係人之利益。 透過有系統的接班傳承規劃,讓董事及經營團隊能兼顧專業及多元的未來領導需求。 並透過教育訓練、教練及導師等機制,強化經營團隊的專業能力及領導力;及定期董事會績效評估,強化董事會職能。

  • 蔡玲儀指出,為協助國內產業因應全球供應鏈的要求,氣候變遷辦公室修正「溫室氣體盤查登錄作業指引」。
  • 企業藉由建立內部盤查資訊管理制度,來確保盤查結果之準確性,可分為定性、定量及數據品質管理三部分:「定性」包括確認邊界、排放源已完整鑑別及透明陳述排除之項目;「定量」包括使用正確之活動數據並保存佐證文件,及排放係數之使用是否恰當;「數據品質管理」則需確認盤查管理程序,可有效鑑別錯誤、降低不確定性並提高品質數據,以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
  • 第4階段為2027 年,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完成盤查。
  • 像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等,有越多的上下游供應鏈,或是頻繁的交通運輸,和員工的通勤和商務旅行狀況,都會造成範疇三的溫器氣體排放量越高。
  • 利用碳盤查進行企業和產品營運或使用時的排碳量計算,就能把真實科學的數據當作依據,了解企業/組織的高碳排熱點,並針對熱點規劃減碳的方法。
  • 環保署今年已與各地環保局合作,輔導服務業(百貨公司、大型連鎖超市及連鎖便利商店)及年排放量約1萬公噸的大型辦公大樓或機構進行盤查。

金管會表示,因應未來減碳目標的達成,企業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刻不容緩,金管會將於 2022 年 2 月邀集相關政府單位、上市櫃公司、金控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及第三方查證機構召開公聽會,並於 3 月正式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我國已有不少優質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多年,並每年取得第三方查證,環保署亦早於2006年起,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陸續推動碳排放大戶溫室氣體資訊揭露。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之推動,實則為進一步引導中小型企業,跟隨國際趨勢與大型企業或工廠之腳步,開始進行碳排放量之資訊蒐集。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金管會指出,因應國際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趨勢,及配合政策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因此,透過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3.0」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兩大政策,引導金融市場及上市櫃公司重視 ESG 議題及氣候變遷,促進資金投入相關領域,深化我國永續發展,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企業如何適應?

作為經認可的獨立驗證機構,當客戶已從 BSI 集團其他事業群獲得顧問服務時,BSI Assurance 將不允許向其提供同一管理系統的驗證,同樣地,我們亦不允許向驗證客戶提供同一管理系統之顧問服務。 英國標準協會(BSI,依據皇家特許狀成立的公司)在英國執行國家標準機構 (NSB) 的活動。 BSI 及其集團公司還提供除 NSB 活動外的廣泛業務解決方案組合,幫助全球企業透過基於標準的最佳實踐(如認證、自我評估工具、軟體、產品測試、資訊產品和訓練)來改進業績。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今天(26日)赴立院衛環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 金管會表示,上市櫃公司從明(2023)年開始,依特定產業或按實收資本額規模,分4階段「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目標於2027年前完成。 金管會第四季就會公布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作業指引,證交所亦會完成其他階段上市櫃公司合併報報子公司家數的盤點。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此外為因應淨零碳排議題,中鋼於110年2月所設置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由董事長擔任負責人,並監督氣候變遷議題,每季召開一次會議,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進度。 此外為因應淨零碳排議題,中鋼於110年2月所設置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由董事長擔任負責人,並監督氣候變遷議題 ,每季召開一次會議,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進度。 今(2023)年7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了最新的加熱菸健康衝擊證據報告(Heated tobacco products-Summary of research and evidence of health impacts),指出加熱菸可能的風險與危害,並揭露了目前相關研究的不足與空白。 對此,台灣拒菸聯盟及國內醫學專家發出憂心的呼籲,期望台灣政府重新審視加熱菸的管理和防治政策。 根據《台灣企業氣候行動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金融業的碳盤查表現最好,比例高達六成。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環保署預告「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 修正草案

假如政府的心態是在一定會通過的前提下,制定更高的審查標準,只是增加日後菸商宣傳的籌碼而已,因為指定菸品「已通過健康風險評估」。 而WHO報告中提到,菸商會使用各式香味、時尚感、科技潮流等產品設計與廣告方式吸引年輕族群或是從未吸菸的族群,所以部分國家在規範加熱菸時,甚至會採取禁止加味菸的銷售限制,以降低吸引力。 為此,郭醫師強調:「目前雖然廠商有繳交20歲以下青少年成癮的資料,但是並未列入駁核條件,也就是說,即使廠商所提的資料證明會吸引青少年使用,一樣可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為了保護青少年,不要讓我們下一代繼續尼古丁成癮,這是醫師和反菸團體最強烈的請求。 企業永續策略專家,並具有豐富的公司治理、氣候風險評估、環境績效、社區投資、永續報導與永續指數的服務經驗。

能源管理是很多企業的減碳重點,若能使用智慧電錶,加上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監控各設備的能源使用狀況,更能透過科學化的數據統計,不只找到用電尖峰和瓶頸,更能協助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 利用碳盤查的數位系統軟體工具進行排碳量統計,可以更有效率地得到更準確、完整且透明的溫室氣體排放科學數據,並可做到隨時監控排碳量的變化狀況,即時調整優化減碳的方式和方向,確保減碳的策略是有成效的。 利用碳盤查進行企業和產品營運或使用時的排碳量計算,就能把真實科學的數據當作依據,了解企業/組織的高碳排熱點,並針對熱點規劃減碳的方法。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四、適用時程:本公司(母公司)適用第三階段,應在115年度完成盤查,117年度完成查證。 為保有產品價格競爭力,企業需要對自身工廠產生的溫室氣體及產品生命週期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進行完整的盤查,再針對高耗能設備進行汰換、高碳排放的產品進行修改,達到降低碳排放效果,以避免因高碳排放而提高相關成本。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氣候變遷

除了自身減碳,整體低碳轉型也將在未來5到10年內邁入價值鏈與供應鏈時代,這意味企業低碳轉型時必須將範疇擴大至整體價值鏈,透過設立價值鏈減碳目標,敦促價值鏈齊心減碳,共同達到低碳轉型與淨零目標。 我們的深刻洞察力和優質服務有助全球各地資本市場和經濟體建立信任和信心。 我們致力培養傑出領導人才,通過團隊協作落實我們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堅定承諾。 因此,我們在為員工、客戶及社群各界建設更美好的商業世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此外,金管會也將督導證交所建置ESG資料庫,並推動上市櫃公司ESG評鑑。 第3階段是2026 年,資本額50〜100億元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完成盤查;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盤查個體公司。 第4階段為2027 年,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完成盤查。 對於企業的碳盤查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查證與確信步驟,不過這只是關於善盡環境責任最粗淺的初步行動。 企業或組織若想要進行溫室氣體管理,通常從內部或外部資源兩種方式開始著手。

金管會3日宣布,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分階段強制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結果,2023年6月底前資本額100億元以上、上市鋼鐵、水泥業要完成盤查,並在重訊、企業永續報告及年報中揭露,家數共163家,這些公司第二季董事會就應訂出盤查及查證時程表,並按季控管。 董事會應於今年第2季完成母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明年第1季完成集團(含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並按季控管。 溫室氣體排放源自於氣候變遷議題,企業為擴大風險管理範疇,可導入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CFD),一則符合台灣公司治理3.0法規,二則進一步辨別與量化氣候相關實體與轉型風險對於氣候財務衝擊,將無型的氣候變遷以有型的數據呈現與管理。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永續資訊

其次,面對氣候變遷危機全球走向淨零經濟,企業應更關注環境永續議題,加速節能減碳。 上市櫃公司董事會應更積極扮演指導和監督責任,宜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如在董事會下設永續發展之功能性委員會),且設置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如設永續長)。 公司應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ESG議題之風險評估,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且由董事會督導永續發展推動情形。 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國際上已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如歐盟於2021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規劃對高碳排產品出口至歐盟須課碳關稅,另為加速減碳並強化氣候變遷調適工作,環保署已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為協助企業及早因應訂定其減碳目標,溫室氣體盤查成為企業首要工作,金管會爰規畫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應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之資訊揭露時程。 金管會於3月3日公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定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

(四)人才培育及輔導機制,厚植永續發展競爭力:企業溫室氣體盤查之落實有賴內部人才培育,將責請周邊單位協助培育企業內部人才落實溫室氣體盤查及資訊揭露。 (五)建置ESG資料庫,建立資訊共享機制:因應市場對ESG資訊揭露需求日增,將督導證交所建置ESG資料庫,並推動上市櫃公司ESG評鑑制度。 金管會為健全台灣永續價值、進一步深耕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制度,日前舉辦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記者會。 發布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在短期目標部分,第一階段規範資本額100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進行溫室氣體個體盤查,並逐年擴大盤查至子公司並擴大至整體上市櫃公司。

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作好淨零基本功 環保署公布「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協助企業進行盤查

其長期目標則包含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將必須完成溫室氣體範疇一與範疇二盤查,揭露範圍擴大至合併報表之子公司;2029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包含財報合併報表之子公司必須完成溫室氣體排放第三方查證,加強盤查公信力。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表示,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國際上已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如歐盟於 2021 年 7 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規劃對高碳排產品出口至歐盟須課碳關稅,另為加速減碳並強化氣候變遷調適工作,環保署已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為協助企業及早因應訂定其減碳目標,溫室氣體盤查成為企業首要工作,金管會因此規畫分階段推動上市櫃公司應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的資訊揭露時程。 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國際上已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如歐盟於 2021 年 7 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規劃對高碳排產品出口至歐盟須課碳關稅,另為加速減碳並強化氣候變遷調適工作,環保署已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