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薪計算7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November 6, 2019

時薪計算

「懂一點法律,才不會讓自己吃虧」,勞工在簽訂勞動契約時,也是捍衛自身權益非常重要的時刻,如果還沒有頭緒,可以參考Glints文章「勞動契約簽訂太重要了,求職者該注意的3大重點!」。 雖多數公司採週年制或是曆年制,但仍有公司對於「一年」的定義有不同的起始、結束時間。 不論公司如何計算,最重要的是勞資雙方在到職日時,需確保雙方擁有相同的共識,避免勞資糾紛。 如果您想將當前工資與未來雇主提供的工資進行比較,這個計算機可能會有所幫助,其中每個工資都以不同的周期表示。 工資和薪資轉換計算機用於將一個定期(小時,每周,每月等)中規定的工資轉換為所有其他常見定期條款中規定的等值。

時薪計算

一說到基本工資調漲最直接受影響的當然就是領基本工資的勞工和本國外籍勞工,其中尤其領取基本時薪工作者比照過去調幅大多高於基本月薪。 政府代表也允諾勞雇雙方,會對疫情受創嚴重的產業,提供配套措施。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工資是由勞僱雙方議定且高於現訂基本工資。 Anna 和 Nancy 都在同一間超商上班滿兩年,雖然年資相同,但因為勞動時數的差異,特休計算的方式也不同。

時薪計算: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資本可惡的地方是創造「有做有錢,沒做沒錢」的假議題,勞工的「價值」被分割處理是他們的鬼計。 時薪計算 如需要列印,請完成輸入所需資料,並按本頁底的「製作報表」按鈕。 鴻海集團前幾年提供的時薪是人民幣35元,再加額外獎金,但日經分析多個線上招聘廣告後發現,今夏最高僅人民幣25元。

勞工權益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擁有基本的相關法律常識,不再受限於擁有法律專業背景的人士,而是漸漸普及成全民常識。 在眾多勞工權益中,大家最關心的議題之一,絕對是「我一年有幾天特休可以休?」,由於台灣大多數的公司皆是比照勞基法特休的規定,如果想要搞懂自己的特休有幾天,先從搞懂勞基法休假的計算方式開始。 寒暑假學生打工很常見,勞動部也要提醒雇主應依規定申報暑期工讀生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職災保險,並提繳勞工退休金,以保障員工加保及退休金權益並避免受罰。 而學生找打工時也要注意雇主是否有幫自己申報勞就職保,保障自己的權益。 2023 年開始,若是一般上班族的月薪低於 26,400 元,或者是工讀生、臨時工等時薪人員,在每天工作八小時之後,卻每小時領不到 176 元,雇主皆違反了勞動基準法,可對雇主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鍰。 答:勞動基準法有關國定假日規定之意旨在保障有出勤義務之勞工當日免於出勤而雇主工資應照給之權益,至原約定無出勤義務者,自無工資請求權。

時薪計算: 打工比正職高薪?他實算「工讀生月薪」臉綠了 網:都嘛被壓工時

雖然法律上只用兩項條文就說完了勞基法事假規定,但其實在職場上請事假規定有很多眉眉角角,這篇文章會講解更多詳細資訊,快跟著律師一起看下去。 也就是無論加入時間點為何,一律以完整的一個曆年(1 月 1 日 到 12 月 31 日)來計算年資。 如果不是在 1 月 1 日開始就加入的員工,會依照比例來計算特休的天數。 只要勞工在2005年7月1日後「改選新制」、「初次就業」、「離職再受僱」或是「受僱於2005年7月1日以後才指定適用勞基法的單位」,都適用新制資遣費。

因此,爸媽就可以放心把Pixsee Play與Pixsee Friends介紹給寶寶認識,讓他們成為爸媽的替身、寶寶的夥伴,陪伴寶寶快樂長大。 時薪計算 Pixsee Play AI智慧寶寶攝影機能做的還不只如此。 對嬰幼兒而言,外界的一切刺激與回饋,都形塑著他的經驗感受,成為養成人格特質的一部分。 所以,有時明明不需要換尿布、也不是肚子餓,寶寶卻還是哭鬧不已,這其實就是需要陪伴的訊號。

時薪計算: 基本工資調幅揭曉:時薪調漲為176元、月薪26,400元,調幅4.56%!勞健保要多繳幾元?

工資約定方式常見可分為「按月計薪」或「按時計薪」,通常如果勞資雙方於議定薪資的過程,因為雇主沒有辦法提供固定的工作量,會與勞工協商日後視實際出勤時數計算薪水,即屬於按時計薪形式,依照111年1月1日起實施之基本工資標準不得低於每小時168元。 如同文章第一段落所提到的,一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12 時薪計算 小時,因此以一天正常上班 8 小時來說,加班時數不可以超過 4 小時。 而勞工在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加班,則分別有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但月薪制勞工工資不得低於每月26,400元,是指勞工每日工作時間以8小時為基準者,如果勞工同樣是每7日休息2日,但每日工時未滿8小時之情形,則可按工作時間比例計算。 上述二案例都是由日薪制轉換為月薪制,理由很簡單:員工每月實際工時超過150小時! 時薪計算 其實會實施日薪制或時薪制的公司,通常是「有做才有得」的思維,在一定的工作時間內能有具體的產出貢獻,因此很多公司沒有「加班」的概念,因為「加班」時間內的產出貢獻跟正常工時是一樣的,這也是實施日薪制和時薪制的公司常發生的問題所在。

訴訟方面擅長處理家事及繼承案件,自107年獨立創設喆律法律事務所迄今,已辦理超過500件上述類型案件,成功協助當事人爭取法律上應有的權益及保障。 至於要如何幫勞工在加保勞保時設定為「部分工時人員」,就需要雇主在加保表上註明:「部分工時」字樣或於「部分工時者請打V」欄位打勾即可。 週年制的計算方式雖然對勞工來說清楚明瞭,但對人資來說卻較為麻煩。 因每位員工的到職時間不同,會需每個月重新計算員工的休假天數,如果人力不足又沒辦法系統化的管理,恐會造成極大的混亂。

時薪計算: 約定好上班的日期,工作時間一旦超過正常工時8小時以後都要算加班。

當然如果雇主的離職規定比勞基法所定更為嚴苛,譬如「雇主規定不論年資,離職一律需一個月前預告」,是違反勞基法規定,此雇主自訂的規則自始當然無效。 大家對加班費的印象通常是用「時薪」計算,這樣的說法並沒錯,卻不夠精準。 只要是勞工,都適用勞基法的加班規定,除非是遇到天災或突發事件而不得已要加班,這樣的加班情形勞基法第 時薪計算2023 32 條中也有另外說明。

時薪計算

然法律規範經常更迭,企業可能一時未察或疏忽新制、勞工未能及時獲得保障資訊等,而誤觸法網、失去該有的權益。 依此,勞動部特別製作《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法規之常見疑問集,透過情境式帶入勞資雙方可能遇之爭議,更加清楚明瞭的解釋法律規定。 時薪計算 時薪計算 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基法》,更多情況請看這邊。

時薪計算: 勞工休假制度有4種:例假日、休息日、國定假日、特休假

舉例來說,Jerry 在新公司到職滿半年,在 6 個月到 1 年的這個期間,他有 3 天的特休假;等到他任職滿 1 年後,1 年到 2 年的這個區間,他又可享有 7 天的特休假。 勞基法第28條定有「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制度,當遇到公司倒閉、宣告破產而有積欠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情況時,可以先向勞保局申請由該基金先行墊付,再請勞保局向雇主追償。 A公司是印刷公司,高價的印刷機操作及基本維修是專業技術,按行業慣例,技師都是日薪制,時薪以日薪÷8計算,週六日則給二倍薪。

  • (內附影片)這篇文章中曾提及,勞保的投保金額是根據「級距」來判定,級距的意思就是根據你領的薪資不同,會被劃分為 16 個等級,不同等級的投保薪資也會不一樣。
  • 至所稱「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如何計算,應視勞動契約之內容而定。
  • 雖然勞工向公司請事假時不需要老闆「同意」才可以休,但不代表勞工就可以隨便請隨便休,如果沒有完成公司規定的請假流程,就不算請假成功,上班時間未出勤,雇主記勞工曠職也是在情理之內。
  • 工資和薪資轉換計算機用於將一個定期(小時,每周,每月等)中規定的工資轉換為所有其他常見定期條款中規定的等值。
  • 倘若公司採「扣除法」進行計算,此時【A】之日薪為1,000元、共出勤17日,公司卻僅僅發給16日之工資(16,000元),顯有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工資應全額給付」,而有受2至100萬裁處之虞。
  • 部分工時人員,因為工作時數較全工時人員較少,月薪在 1,500 以下或是 1501~23,100的範圍內,就可以用下面這個「部分工時」人員的勞保級距投保。
  •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工資是由勞僱雙方議定且高於現訂基本工資。

在開始解析勞基法特休之前,須先闡明此文重點「特休」的定義。 根據台灣勞基法規定,每年勞工除了例假日、國定假日可以放假之外,還有針對年資計算的「特休假日」,簡稱為「特休」。 特休的優點在於能夠領全薪,且休假不需說明請假事由、不需提供證明文件,相較於病假、事假更為彈性。 甚至有些工作在應徵時的勞動契約上,老闆訂有離職交接的規定,若未完成交接會有相關違約賠償責任,因此若要離職仍應清楚並遵守公司的相關規定。 不過享有的特別休假天數則需以比例計算,例如工讀生小鹿每週打工時數為 20 小時,已經在老闆那打工滿半年,依法享有 20/40 (二分之一)的特休假,也就是 1.5 天(12小時)。 特別是考量學生工讀與一般勞工面臨相同工作環境,惟可能因對作業流程較不熟練等因素,勢必增加工作上的危險性。

時薪計算: 加班費的計算基準是什麼?

提供勞務、收取報酬是成為勞工的基本條件,「有做有錢,沒做沒錢」不是資本主義所訂出來的。 不做也應該有錢,則需緣自雇主不安排勞務或職災失能等導致因素,「不勞而獲」是違背社會主義的理論。 薪資﹝salary﹞是指雇主一次給付勞工於一定期間所提供勞務的工資﹝wage﹞,例假日沒有提供勞務原本就不計薪,但雇主以例假日也計薪的謊言迷惑勞工,使勞工誤認對自己有利,而堅持要求例假日計薪,勞工上當了。 如果例假日也計薪的話,勞工整月請假時,雇主仍舊給付例假日工資嗎? 以一般以三十日計月、雙週八十四小時工時的標準,勞工一個月提供192小時勞務,所以每小時工資應該是月薪除以192,但在不肖雇主諉稱例假日也計薪的情況下,勞工每小時的工資就變成月薪除以240,於是延長工時或假日工作的工資就縮水了。 並且以三十日計月方式也是在剝削勞工,因為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而不是三百六十日。

時薪計算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