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00富豪8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March 16, 2021

台灣100富豪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排名13,33億美元)和前副董事長卓志哲(排名35,15.6億美元),資產淨值雙雙大增逾150%。 同樣為長春集團三位創辦人之一的林書鴻,與前述的鄭信義以及已故的另一位廖銘昆是台北工專的同學,當年拿出150元美金出來創業,如今整個長春集團營收已經超過2千億,但因為集團的股票沒有上市,所以相關的新聞或報導非常的少。 而林書鴻也已經在去年底交棒給已故創辦人廖銘坤的長子廖龍興接掌董事長。 蔡明興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則為「富邦銀行香港」主席,同為蔡萬才之子,兄弟兩人經營富邦企業。 富邦於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成立,總部位於台北,這是ㄧ家涉足於「銀行」、「保險」及「證劵」的家族企業,也是亞洲傑出的金控集團。

由於科技出口爆量加上國內需求成長,台灣經濟表現在亞洲名列前茅,去年成長3%。 而國泰金控蔡宏圖和蔡政達兄弟、富邦集團的蔡明興和蔡明忠兄弟、國巨董事長陳泰銘、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元大金控馬志玲,都躋身全球前1,000名富豪,整體而言,台灣總共有51人上榜。 2022年首富「鞋王」張聰淵今年則下滑至第5名,他的財富以美元計價縮水最多,減少45億美元,為76億美元。 自富比士上次評估台灣50大富豪財富以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累計下跌9%,名列2023年台灣50大富豪的總財富,只比去年的1580億美元小幅下滑至1550億美元。

台灣100富豪: 電信合併戰將迎結局!中華電、遠傳、台灣大下一步在哪?

8月初電信三雄中華電信(2412)、遠傳(4904)與台灣大哥大(3045)接連舉辦法說會,資源如何部署? 最新數據顯示,三星電子2022年對南韓經濟的貢獻度首次被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超越,且三星貢獻下滑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台灣碳權交易所上路後,初期將以「碳盤查」為重點,做為後續碳定價的基準,因此帶動擁有碳盤查系統的倍力、ESG 零碳整合管理系統的大世科、ESG 智能碳管理解決方案的東捷、微軟永續雲合作夥伴伊雲谷、Carbon EnVision 台灣100富豪2023 雲端碳管理系統的精誠、Vital NetZero零碳雲的叡揚。

  • 潤泰集團起初以紡織起家,後來擴展至建築開發、金融保險、流通事業、醫療服務以及教育等多元化經營。
  • 英國四大銀行過去一年存款減少近800億英鎊(1,020億美元),因為儲戶尋求更好存款利率、生活成本高漲,以及房貸族看到利...
  • 8月初電信三雄中華電信(2412)、遠傳(4904)與台灣大哥大(3045)接連舉辦法說會,資源如何部署?
  • 滙豐(台灣)鎖定富豪商機,推出Premier Elite服務並陸續打造全新財管中心,反映在滙豐(台灣)個金存款上,2022年全年大增29%,對比全體銀行個金存款年增7%,滙豐(台灣)吸收存款力道相對強勁。

原來只在鄉下的鞋廠擔任管理職的張聰淵,90年代鞋廠轉移到中國後,他和人合資成立新灃集團,在中國從事運動鞋代工。 如今馬斯克成為全球最富有的人,貝佐斯則以身價1710億美元緊追在後,第三名則是法國路易威登(LVMH)集團老闆Bernard Arnault產價值高達1580億美元。 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位列第四,「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價1180億美元則排在第五。 細部觀察,上半年成長幅度,以台灣大的7%最多,當中包括momo購物網這隻大金雞的助力。

台灣100富豪: 俄羅斯恐不再資助瓦格納 英國防部:第二金主可能是「這國」

2.台灣則由郭台銘蟬聯首富,身價達70億美元(約1991億新台幣);第二名為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第三則為國巨董事長集團陳泰銘。 電動車趨勢也嘉惠相關產業,供應特斯拉 (TSLA-US) 電源零件的台達電 (2308-TW) 創辦人鄭崇華資產翻倍成長,石化業巨頭長春集團不只創辦人林書鴻資產成長,兒女鄭正和鄭信愛更在今年首度進榜,以合計 26.5 億美元資產排第 17 名。 日月光的張虔生、張洪本兄弟合計資產淨值一口氣增加26億美元,增幅最大,以總計72億美元排名第5。

至於台灣其他上榜富豪,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78億美元排名第296名、長春集團聯合創始人林書鴻以72億美元身價位居330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以69億美元位居350名、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則以59億美元淨資產位居431名,潤泰企業集團總裁尹衍樑以54億美元排名第490。 《富比士》指出,戰爭、疫情和低迷市場影響了全球富豪的資產,今年上榜的富豪有2668人,比去年銳減87人,總資產高達12.7兆美元,相較於2021年減少了4000億美元。 在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上榜的富豪比去年少了34人;中國方面也因政府打壓科技公司,較去年少了87人上榜。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媒體《富比士》(Forbes)最新公布「2021台灣十大富豪」排行榜,由中國台商華利實業張聰淵一家奪得首富頭銜,總資產138億美元,其次為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與手足蔡政達、蔡鎮球(92億美元),第3名為富邦金蔡明忠、蔡明興兄弟(79億美元)。 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淨財富由去年的68億美元增至74億美元,今年排名第6。

台灣100富豪: 台灣100富豪2021 台灣上市公司資訊

台灣首富為今年74歲的張聰淵,他在2004年創立了華利實業,在中國大陸、越南和多明尼加都設有工廠,是數十家知名品牌的供應商,包括Nike、Puma、UGG和Vans,今年以121億美元居榜首,但低於去年的138億美元。 徐乘是徐福記糖果的總裁,也是早期就到對岸打拼的台商之一,當年因為台灣的人力越來越貴,砂糖、水果等原物料的成本也提升,於是徐家兄弟決定進軍大陸市場,結果事業經營得非常成功,產品很能被消費者給接受。 在尹衍樑帶領下,逐漸朝向「房地產建築開發」、「金融保險服務」、「生技醫療」以及「零售服務業」等多元經營。 張聰淵自二○○四年創立「華利實業集團」以來,專業於運動球鞋設計與製造,迄今擁有五十年製鞋經驗以及超過十萬名員工。 每年製鞋產能約兩億雙,為全球性的運動鞋製造商,主要代工品牌為Nike、Converse、Vans、Puma、UGG、Columbia、Under Armour、HOKA ONE ONE等知名廠商,皆指定委任為其設計與研發製造。 「華利實業集團」總是以熱情的工作態度,提供最有彈性與創新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最大利益,最終成為世界級的運動鞋製造商。

台灣2021年經濟強勁成長6.3%,2022年放緩至2.5%,主要是因全球需求縮減和地緣政治緊張升高,以致出口減緩。 財經媒體「富比世」(Forbes)報導,雖然股市較去年下跌,名列2023年台灣50大富豪的總財富卻只比去年1580億美元小幅下滑至1550億美元。 3.然而,即使疫情打亂全球經濟,富比世全球富豪榜今年人數仍破紀錄,總共有2755人上榜,較前一年暴增660人。 台灣100富豪 台灣100富豪 ,已是全球焦點人物,但像他這樣的富豪,也有不少人選擇過著低調的生活。

台灣100富豪: 都是利率惹的禍 英國四大銀行過去一年存款減少1000億美元

在30幾年前,當時的光學產業都仰賴玻璃,林耀英卻打破傳統,勇於冒險,投入塑膠鏡片的打造,果然一舉成功,也才有今日的大立光電。 全球目前正面臨能源轉化與淨零碳排的重大挑戰,台灣也持續從非核家園開始推動一連串能源改革政策。 就淨零碳排的部分,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絕對是油品市占率達七十八‧九%的台灣中油公司。

台灣100富豪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今天就換種方式,用網路聲量最低、被討論次數最少,找出富比士雜誌公布2014的50大台灣富豪當中,在... 羅結是正新橡膠集團的董事長,出身於貧困的佃農家庭,學歷也只有小學畢業,最早在彰化賣蜜餞,後來奮發圖強,投入輪胎業,成立了正新輪胎,一步步的打造輪胎王國,目前身價46億美金,2014評比為台灣的第6大富豪。 東森房屋多年來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追求創新服務與組織成長,以前瞻、優秀的經營團隊及在地專業的服務走過三十五個年頭,用心經營讓東森房屋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並再度蟬聯《2023卓越房仲評比》「最佳客戶信賴獎」,足見其深受客戶肯定和喜愛。 張聰淵創立華利實業後,和家族全力投入製鞋業經營管理,但中國因勞力成本上升而面臨發展瓶頸,他便轉往越南發展,在香港成立公司後出資收購15家越南工廠和多明尼加工廠、同時收購24家相關貿易公司的業務,併購一些港商企業,擴大業務規模,將生產銷售一條龍掌握。

台灣100富豪: 會面彰化議長 郭台銘:當選總統促台日企業結盟

躋身今年富比士台灣50大富豪榜的門檻為10.5億美元,2022年則是7.65億美元。 根據富比世排行榜,台灣富豪以郭台銘的排名最高,身價達70億美元,名列第369,之後為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以53億美元淨值位居529名;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身價為51億美元,排名550,名列台灣第3。 因應中國大陸崛起,美國已祭出產業政策,包括全力強化國內半導體製造業;歐盟執委會也推出一套強調「科技主權與歐盟價值鏈韌性」的經濟安全策略。 金融時報(FT)英籍華裔特派記者袁洋(Yuan Yang)反思:在世界各國紛紛展現產業遠大抱負的時刻,英國怎能缺席? (匯)豐(台灣)銀行主管指出,2022年(匯)豐個金存款成長率名列前茅,其中主要原因來自部分頂級高資產客戶,將原先放在其他銀行資產整合至(匯)豐,推升(匯)豐個金存款總額水漲船高。 渥雷克也說,恒理很大一部分客戶取得另一本護照的目的,是以免簽提高全球旅行自由。

另一方面隨著二○二五非核家園即將到來,被視為政策關鍵的天然氣發電,也需要中油持續完善供氣網絡,在台灣的能源供應上,台灣中油公司絕對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全球AI人工智慧議題火熱,帶動「伺服器」、「雲端運算」、「智慧醫療」、「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強勁動能,尤其是受到ChatGPT強力推升下,在AI科技本就具備雲端運算與資料分析處理等強化功能下,各行各業研發部門紛紛興起。 遠傳總經理井琪在法說會(8/9)表示,「遠傳併購亞太電信案,除了已經著手進行網路整合相關作業,遠傳已向證交所提交申請發行3.472億新股,以交換亞太電信股份,合併基準日預計為今年第四季」。 ● 遠傳電信(4904):第二季合併營收217億元,年成長率4.7%,締造連續11季成長佳績,其中單季EBITDA達79.1億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稅後淨利27.7億元、每股盈餘0.85元,亦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 ● 台灣大哥大(3045):第二季合併營收435.5億元,年成長率5%,其中單季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89.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現核心業務獲利能力的增強,每股盈餘達1.08元。

台灣100富豪: 中國金融風暴將起 這兩家國銀恐不妙

束崇萬是創見(Transcend)的創辦人,本來在惠普擔任韌體工程師的他,於1988年創立了創見資訊,一開始主要投入雷射印表機的中文驅動軟體, 台灣100富豪2023 後來專攻記憶體模組,時至今日,創見已經有完整的產品線,包括隨身碟、硬碟、記憶卡等等,在全世界13個國家有子公司,員工超過2400人。 像是「很多聰明的員工念完MBA之後都傻了」這類勁爆發言,同時也向台下的大老們喊話要多給年輕人機會。 年僅50歲的馬雲,靠著電子商務竄起快速,已是全球焦點人物,但像他這樣的富豪,也有不少人選擇過著低調的生活。 廣達以「台灣設計、智慧製造、全球運籌銷售」為營運主軸,生產與服務據點橫跨亞洲、北美、拉丁美洲、歐洲及東南亞等地,目前在台灣、中國大陸上海、常熟、重慶以及泰國等地皆設有工廠,為「蘋果、思科、富士通、HP、戴爾」等知名品牌專業設計與服務製造。 全球企業集團身陷風雨飄搖的局勢中,唯有精明睿智暨經歷豐富的公司領導者,將是帶領所有成員走出艱困時刻的關鍵力量。 據悉,50歲的馬斯克首次躍居全球首富,他在取得推特(Twitter)9.2%股份,成為推特最大股東後,又獲得提名將加入推特董事會。

美國雜誌《富比士》(Forbes)最新公布2022年全球富豪榜,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全球首富,以2190億美元身價擠下蟬聯4年榜首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 而台灣首富是神秘「鞋王」張聰淵,身價高達117億美元,其次是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身價78億,第3名長春集團聯合創始人林書鴻,身價72億美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69億美元、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59億美元,分居4、5名。 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最新公布2022年台灣50大富豪! 這幾位在富比世富豪榜中,是網路溫度計綜合網路曝光度、網友討論量的「網路聲量」最低的10位。 台灣100富豪2023 不像是台灣首富的蔡衍明先生、第二名的魏家兄弟、第三名最近剛過世的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第四名的鴻海總裁郭台銘,都是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這10位富豪選擇低調的經營自己的事業,鮮少成為媒體或是網路討論的焦點,但卻也都是擁有上百億的身家。 郭台銘為「鴻海精密集團」的創辦人,台灣知名企業家,以前瞻性眼光,領導台灣產業開闊新商機。

台灣100富豪: 鴻海現金股利入袋 郭台銘領逾90億元親曝將這樣花

雖然新興國家居民傾向透過投資尋找第二居所或公民身分,但現在恒理提供投資移民諮詢的,反而是以美國為最大單一新客戶市場,恒理因而在美國開設三個新辦公室,以處理龐大需求。 在各國解除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後,全球百萬富豪再度掀起移民潮,今年將有超過12萬名百萬富豪移居,移民的國家和考量都和十年前大不相同,以澳洲最受歡迎,美國富豪則積極想取得第二個國家的公民身分,且許多富豪拿到第二本護照是為了可免簽進入更多國家。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9日電)滙豐集團積極布局台灣財富管理市場,看好中部地區民眾資產雄厚,預計今年底落腳台中成立第3座財管中心,滙豐調查顯示,逾6成客戶認為,高資產財管服務須具備跨國財富規劃能力與提供多元外幣帳戶。 台灣富豪榜第四名為旺中集團的蔡衍明,以71億美元,從去年的第七名大舉躍升至第四名;第五名是有「台灣神祕富豪」之稱的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資產高達69億美元,長春集團是僅次於台塑的台灣第二大化工集團,此次排名大幅躍進,從第十名一舉竄升至前五強,因是受惠這波原物料大漲。 供應特斯拉(Tesla)電源零件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淨資產倍增(排名20,24.2億美元);石化業巨頭長春集團創辦人鄭信義的子女鄭正和鄭信愛更在今年首度進榜,以合計26.5億美元淨資產排名17。 潤泰集團起初以紡織起家,後來擴展至建築開發、金融保險、流通事業、醫療服務以及教育等多元化經營。

台灣100富豪

遠傳電信則在自主開發的資通訊服務推進下,獲利增長, 2023年上半年新經濟整體獲利更較去年同期成長5%。 美股期指9日盤前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投資人收拾8日被穆迪調降多家區域性銀行信評打擊的情緒,放眼10日才要公布的美國消費者... 英國四大銀行過去一年存款減少近800億英鎊(1,020億美元),因為儲戶尋求更好存款利率、生活成本高漲,以及房貸族看到利... 「產業政策」意味用來促進經濟結構性轉變的政策,套用在現代可能誤導人。 為英國經濟勾勒的願景,必須包含服務業,畢竟服務業是英國五分之四產出和就業的供應來源。 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建議改用「生產發展政策」較為貼切。

台灣100富豪: 郭台銘嘆 台灣年輕人到柬埔寨由過去的創業變成做詐騙

蔡宏圖與兄弟蔡政達為台灣金融界富豪,國泰集團在全國擁有二百多棟不動產,每年坐收數十億元租金。 其中,蔡宏圖更進一步將旗下集團擴展至酒店以及房地產等領域,也積極向東南亞發展。 蔡宏圖為「國泰金控」董事長,蔡政達則為「國泰金控」董事,其父親蔡萬霖二○○四年去世,當時為台灣首富。 國泰金控目前是台灣最大的金融機構,登記資本額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旗下結合「保險」、「證劵」、「銀行」等多樣化金融服務。 蔡衍明為「旺旺集團」創辦人,三十多年的食品事業經營有成,以無畏困難的開疆闢土精神,自創米果品牌,全心打造全球最大的米果製造商,擁有「米果大王」封號。 根據富比士最新榜單公佈,二○二二年富比士台灣前十大富豪,第一名頭銜仍然是由「鞋王」張聰淵董事長勇奪榜首,第二名則由家喻戶曉的「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董事長奪后。

台灣100富豪

台大化工系正在動工的化工館,耗資3億,就是鄭信義捐贈的,據說平時中午都吃公司自助餐的他,捐錢卻不手軟。 去年卸下震旦集團董事長的陳永泰,小時候家境困苦,還曾經擺過地攤、當過小販,29歲創立了震旦行,一步步成為了辦公家具的龍頭。 陳永泰喜歡骨董,收藏古玉、佛像多年,也曾經公開分享過他買賣古董的經驗。 台灣100富豪2023 蔡其瑞擔任總裁的寶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鞋業製造商之一,早期靠著幫Adidas代工的寶成,打開了國際市場。

台灣100富豪: 身價破百億》這10位台灣神祕富豪,最少人知道!

今年 台灣100富豪 50 大富豪有 36 人資產都增加,尤其是受益於晶片短缺的半導體業。 日月光的張虔生、張洪本兄弟增加金額最大,合計資產淨額一口氣增加 26 億美元,聯發科 (2454-TW) 董事長蔡明介身價暴增逾 150% 至 33 億美元,台積電 (2330-TW) 創辦人的資產增加 87% 至 28 億美元。 今年富豪榜榜首「黑馬」張聰淵去年還在富豪榜十名之外,他創辦的華利實業 (宏福)4 月 26 日剛在中國深圳股市上市,股價大漲。

台灣100富豪

二○一三年擔任長春集團董事長,多年經營有成,集團旗下擁有二十四間公司,營運項目主要為「長春石化」、「大連化工」以及「長春樹脂」,在台灣、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都設有工廠。 除了米果事業,多元化的策略執行,先是進軍牛奶與發酵乳飲料市場,再跨足於糖果、餅乾等休閒食品,後續進軍醫療、餐飲、農業、飯店、房地產、媒體、保險等產業,事業經營有成,總市值超過千億元。 財經媒體《富比士》(Forbes)公布2023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蔡明忠和蔡明興兩兄弟財富達88億美元(約新台幣2694億元),成為台灣榜首;而宣布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2024總統的郭台銘則位居第6名。 在各國解除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後,全球百萬富豪再度掀起移民潮,今年將有超過12萬名百萬富豪移居,移民的國家和考量都和十年前大...

台灣100富豪: 台灣前50富豪名單公布!郭台銘身價破千億 穩坐首富寶座

儘管英國擁有更強的基礎,但缺點在於長期忽略經濟學家威廉斯所謂的「基礎經濟」,以及女性主義者所謂的「社會基礎架構」:供應日常所需(像是社會照護、教育、食物、住宅和公用事業)的經濟環節。 這些根本的基礎沒做好,給人經濟運作不良的日常體驗;根治這些根本弊病,英國民或許更能想像繁榮的經濟會是什麼模樣。 英國科技大臣史卡利(Paul Scully)最近接受FT專訪時說:「我們不會在南威爾斯複製台灣。」袁洋認為,英國確實不宜在製造規模上試圖拚贏現有的製造巨人,而是應該專注於自己的策略性優勢:英國強項在擁有世界頂尖大學,因此在研發上占優勢。

台灣100富豪

林堉璘就是宏泰建設集團的董事長,堪稱是台灣的房地產天王,鼎鼎有名、住著許多名人的帝寶就是出於宏泰集團之手。 近年已經將事業逐漸交棒給女兒蔡佩君,蔡佩君是蔡其瑞在40歲才生的長女,今年年中寶成發生大罷工事件時,都可以看到她穿梭協調的身影,而這位台灣鞋業大王也轉居幕後。 年僅40出頭的王文杉,是聯合報創報人王惕吾的孫子,是這10位富豪當中年紀最輕的一位。 近日來比較大型的公開行程是出席經濟學家皮凱提來台灣時的論壇,他在活動中也談到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惡化的問題,急需解決。 46歲才創業,如今是台灣光學產業龍頭大立光電董事長的林耀英,他的故事卻也很少人知道。

(匯)豐(台灣)今天揭露,近1年Premier Elite客戶數成長超過8成,顯見台灣財管市場發展潛力。 這份報告數據來源是總部位於南非的財富情報業者New World Wealth,讓人得以一窺全球百萬富豪移民至少上半年的遷居趨勢。 滙豐(台灣)首座財管中心座落台北,第2座財管中心座落桃園,滙豐(台灣)銀行主管透露,今年12月第3座財管中心將正式開幕,落腳台中,不排除未來持續推進財管中心新布局。 滙豐(台灣)銀行主管表示,對於滙豐集團而言,台灣很明確被定位為財管發展重點市場,且是亞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持續投資、深耕台灣決心不變。 滙豐(台灣)今天揭露,近1年Premier Elite客戶數成長超過8成,顯見台灣財管市場發展潛力。

Momo 112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62.1億元,年成長4%;主倉與衛星倉總數合計達到55座,較去年同期增加4座。 一套過度聚焦於犒賞生產點產出的產業政策工具組合,忽略重要的問題:帶動創新的人才從哪裡來,他們日子過得如何? 英國不是個開發中經濟體,但可從亞洲小龍從開發中國家奮力躋身先進國家之林的過程中,學到許多寶貴的教訓。 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台灣採取自願減量計畫,希望藉由鼓勵企業自動減碳,推動「減碳有價」策略,預計年底前就會有國外碳權商品上架,屆時將由環保署訂定國外碳權可抵換國內多少碳權,根據國際經驗估抵換 5~10% 的碳排,後續將根據年底公布的相關子法,分階段設立不同的交易機制。

中國大陸護照只能在80國免簽,但若以25萬美元透過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投資公民計畫取得該國護照,就能免簽進入超過150國,還包括歐盟和英國,新加坡護照更能免簽進入192國。 還有2022年10月辭世的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的繼承者馬氏家族,財富達31.5億美元,排名第15;電線電纜製造商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的焦氏家族,財富達30億美元,排名第17。 富比世全球富豪榜由科技業執行長主宰,美國億萬富豪「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價為960億美元,排名第6,是過去20年來首度跌出前5名以外。

台灣100富豪: 富豪|「神秘鞋王」張聰淵身家逾2600億 蟬聯台灣首富

該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運動鞋代工廠,客戶包括 Nike(NKE-US)、Puma、UGG、Vans、Columbia 等。 (中央社新加坡6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財經雜誌「富比世」公布的台灣50大富豪榜,鞋類製造商華利實業集團創辦人張聰淵登上首富寶座;國泰金融控股公司的蔡宏圖和哥哥蔡政達維持在第2名。 在中國大陸有五個生產據點,為「長春化工盤錦有限公司」、「長連化工盤錦有限公司」、「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等單位;在東南亞有三個生產據點,分別為「長連新加坡有限公司」、「長春新加坡有限公司」等,長春集團秉持環境是最珍貴的資產,引進全球最先進技術與設備,提升汙水處理,成為業界典範。 另一方面,公司透過「技術交流」與「國際行銷資源整合」,維持健全的財務結構與穩定成長。 林書鴻有著「石化業愛迪生」的封號,投身於石化產業近七十多年,是台灣石化業界的傳奇人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