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減資好嗎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October 21, 2021

國巨減資好嗎

法人預計,華新科去年車用占比約8%左右,今年則估達15%、近倍增。 時光機器再往回轉兩年,2018年國巨股價因被動元件報價數倍上漲,在7月2日飆到天價1310元;很快的,7月10日陳泰銘的前妻申報轉讓1萬2000張,落袋百億元。 市場罵聲不斷,國巨為宣示對公司有信心,以「轉讓員工」為名義祭出庫藏股,花了24億元買進2965張,平均每股成本高達816元,也就是說在2018年時,2000元只能買到2.45股。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決議再次「瘦身」,辦理現金減資20%,今(18)日股價以422.5元跳空開低,跌幅超過5%,盤中一度殺至415元,和前幾天長榮宣布現金減資後的宿命如出一轍。

國巨減資好嗎

八三元,今年國巨再減資三成,股本將進一步縮減到三十五. 二三億元,假如國巨繼續維持穩健獲利,國巨大減資後,將成為年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的績優股,此時市場若進一步調高國巨的本益比,如果國巨減資後可以享有二十倍本益比,那麼市值將拉高到七百億元以上,這是國巨的蛻變。 也就是說,假如國巨沒有進行減資的大改造,國巨頂著二二○億元大股本,EPS可能在一. 五元左右,股價可能在十五到二十元之間,國巨可能仍是尋常不起眼的一家被動元件廠,但經過這個改造,國巨如今煥然一新,充滿了活力,而且國巨把股東利益極大化,得到市場更正面的評價。 除了大股東陳泰銘荷包進帳多外,國巨子公司如旺詮、奇力新、凱美、智寶也逐漸茁壯,更重要的是陳泰銘可重建被動元件產業版圖,除了台灣被動產業整併外,他還有機會與Kyocera、Murata等企業競爭,甚至有機會購併其他被動元件大廠,三月七日國巨漲停板,代表市場給予國巨肯定的掌聲。

國巨減資好嗎: 台股ETF受益人數飆升!00919超夯 熱門排名一次看

瑞士信貸近日則是發布最新報告認為,電視品牌在面板價格大幅調整後,更積極的採購面板,加上全產業的產能利用率控制,瑞信預計2022年初的電視面板價格可能維持穩定,將支持面板大廠友達(2409)獲利,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優於大盤」,目標價25元。 友達周一(3/28)股價收在20.45元,下跌0.2元。 友達在2020年度年報中提到,面板事業是友達的基礎,走向高端的目標是創造產品差異化、提升單位價值,創造穩定的獲利,以支撐公司對技術、產能及新事業的投資。

同欣電是一家創業 46 年的老公司,過去 8 年,營收都在 80 億元上下;但是,2019 年,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接手同欣電後 590 天,閃電改造,不但讓同欣電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毛利率也逐季上升。 被動元件股之外,張陳浩同時也看好鋁價上漲的題材,美國鋁業股價大漲,主要是受惠於原物料鋁價的上漲,台股相關概念股中,可以留意可望受惠於鋁價上漲題材的廷鑫(2358)(2358)。 另一家美系外資表示,中國大陸重新開放將帶動更強的消費,預估自第2季開始復甦,在MLCC周期出現轉佳的跡象,且國巨本益比僅8倍,具投資價值,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由495元調高至630元。 其實有錢人的煩惱特別多 ( 誤),對大股東來說,賣股的顧慮很多,需要申報持股數很麻煩、股權比例下降也影響對公司的控制權,此時現金減資就是個好方法,因為現金減資會讓所有人的股權等比例下降,大股東能獲得現金,又不失控制權,如果缺錢的時候,就讓公司減資,是一舉三得的好方法。 但如果股價過低,抵押品的價值下滑,大股東可能會面臨銀行的追繳,因此就有動機實施庫藏股,借此硬撐股價,避免落到被追繳的命運,同時也能炒高股價,讓大股東能透過質押借更多錢。

國巨減資好嗎: 巷仔內/家人爭搶經營權不只金寶 長榮、台開、東元皆是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國巨(2327)公告,今年6月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案,今(13)日董事會通過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為10月28日,停止買賣時間為10月20日至28日,新股上市日期為10月31日。 說到底,增資及減資展現的是企業經營者對於公司營運的態度,也許有些公司特別擅長做這種財務操作,但長期來說,股價高低還是會回歸到企業的競爭力強弱。 國巨現在股本是54億元,減資後變43億元,如果今年稅後淨利維持229億元沒有變,EPS會變成53.3元,這也是可以輕易推算出來的,國巨去年配息10元加現金減資2元,以今天收盤計算,殖利率約2.9%,也是差強人意,但比銀行定存佳。 法人認為,當年由於被動元件缺貨頻頻漲價,供需吃緊至少看到2018年,股價上漲是「產業前景看俏」,和「減資」可說是兩碼事。 國巨減資好嗎2023 果不其然,2018年5月,國巨股價飆破千元,當年7月更來到歷史最高點1,310元。

而國巨宣布的現金收購案合計耗資約238億元,國巨暫無募資計畫,因截至今年第二季底為止,國巨的帳上現金部位高達356.92億元,加上可變現的短期投資,合計可動用的資金規模將逾500億元,足以應對這二樁現金收購計畫。 國巨將於20日暫停交易,歷經現金減資、庫藏股註銷股本之後,國巨重新掛牌的資本額降至42.13億元,且截至今年第二季底為止,國巨的現金部位高達356.92億元,即使國際間可被併購的標的已經不多,但無論是現金收購或是換股合併,國巨仍擁實力。 當經營者發現有市場有其他投資者大量購買公司股票時,為了要保住自身對公司的所有權、免於被併購,公司可能會以具吸引力的價格實施庫藏股,買回自己的股票,如此一來就能變向提升自身股權比例,並拉高股價,防止惡意併購。 股本就是成立公司時所拿出的資本,加上後續股東入資的資本,跟我們在次級市場交易的不同,股票買賣的是公司發行的股份,而這股份的基礎就是股本。 普思在汽車和工業市場有許多客戶:華為、蘋果、特斯拉、賓士、通用等。 基美是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大概有原本國巨八成營收規模,“新國巨”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繼續著力延伸在5G、雲端等的高階應用。

國巨減資好嗎: 產業趨勢是股東賺不賺的關鍵

當公司有嚴重虧損,藉著減資打掉累積虧損,並健全財務結構,才有辦法引進新的投資人來投資,讓公司有重新出發的機會。 國巨2021年合併營收1065.39億元,年增57.4%,合併毛利率為40.4%,年增2.8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290.74億元,營業淨利率為 27.3%,年增3.3個百分點,歸屬於母公司稅後盈餘為229.03億元,年增90.7%,每股盈餘為46.46元。 市場上對於長榮突如其來的減資6成,似乎不買單,原因就在減資後能否真正撐住股價有所疑慮,尤其美銀證券更保守看長榮前景,給予「劣於大盤」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只有117元,以目前股價在143元來看,等於看衰還會再跌18%。 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啟動第4度現金減資,預計減資30%,現金減資加上配息,股東每股將可領回6元。 受到減資消息帶動,國巨當時早盤一飛沖天,創1998年5月下旬以來波段高點。 光碟廠中環今(19日)宣佈辦理減資彌補虧損,令人想到靠減資鹹魚翻身的國巨。

國巨減資好嗎

以29日股價收在87.9元來推估,除息後,股價約落在220元附近。 國巨從2013年啟動現金減資案,除了2015年,幾乎年年現金減資,且有一年現金減資幅度高達7成,股本從221億元一路瘦身,到2017年股本約35億元,瘦身幅度逾85%。 以往銀行遇到經營危機會爆發民眾不安前往擠兌,銀行會在門市擺放大量「鈔票山」安撫存戶,證實有實力提供領款。

國巨減資好嗎: 台股週線連3黑 下週緯穎、國巨法說關注營運展望

像是太陽能廠聯合再生(3576)、鴻海(2317)、營建股宏盛(2534)等公司,都在宣布減資後股價跌更多,唯獨只有國巨(2327)減資4次後讓股價一度衝上千元。 有了國巨的先例,謝金河2017年就在臉書對中環、錸德兩位董事長喊話,「減資救股價」,到底減資過後,能否力挽狂瀾,就看市場買不買單。 潘卡吉身在印度的家人獲悉噩耗後悲痛不已,他們指去年12月才向旅行社支付了400萬盧比((約154萬台幣),送潘卡吉到美國追尋更光明前途。 家人為了湊夠資金,不惜賣掉1英畝農田,並四處向親友借錢,沒想到潘卡吉才剛開始寄錢回家幫忙還債,短短幾個月內便命喪異鄉。 保護元件廠興勤深耕車用領域多年,公司力拚車用營收占比到2025年要從2022年的12%拉升到18%,現階段已切入充電樁、加熱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等,其中,電動車占比約6%,到2025年有機會上看一成。 專為雲端小白量身打造的課程架構,加上資深講師深入淺出的示範,相信不管你是否擁有雲端基礎,結訓後都能獲得適當的基礎雲端能力,並擁有對AWS旗下200多種服務的初步認識,了解如何活用雲端、掌握AI。

國巨董事會6日決議辦理國內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股數不超過8000萬股,資金用途作為充實營運資金、償還借款、健全公司財務結構、海外購料、轉投資及資本支出或其他因應國巨長期發展資金需求等。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TW)昨 (3)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減資幅度為 30%,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降至 35.23 億元,與 2013 年首次減資前股本 220 億元相比,等於瘦身達 85%。 法人推估,以國巨 2016 年稅後純益 39 億元計算,如能維持同樣的獲利表現,國巨未來每股稅後純益將從 10 元起跳。 經過減資後,股本變小,財報數字變漂亮,股東權益報酬率和每股純益上升,再搭上2016年第4季被動元件的漲價潮、各種產品如汽車電子化的新需求,國巨營運面轉好,本益比獲得提升,股價開始大躍進。 長榮、國巨相繼宣布現金減資,幅度各達6成、2成,除股價連袂重摔,也讓「減資」成為台股熱門話題。 分析師表示,減資概分直接註銷股票、實施庫藏股與現金減資等3種模式,第1種是虧損公司的常用招數,最值得警惕;實施庫藏股則最顯誠意,對股東權益的影響也較小。

國巨減資好嗎: (二) 公司營運穩定,沒有值得進行的投資機會

這是國巨第五次減資,過去四度瘦身有成,並在2018年搭上被動元件狂潮,從不到10元的雞蛋水餃股直搗千元俱樂部,最後又因董娘賣股、產業轉折等利空衝擊,爬得愈高摔得也重,股價線圖彷彿造了一座山頭。 國巨昨日股價走勢堅挺,一度漲至448元撞破月線,終場收在445.5元。 盤後公告2021年現金股利10元,並且辦理現金減資20%,減資金額10.8億元,每股退還現金2元。 國巨減資好嗎2023 2023年及2024年股東報酬若以269.5億元,按2022年減資後發行股份總數計算,預計2年每股發放現金合計約3.5元。 群創減資5%,銷除已發行股份4.77億股,減少資本47.78億元,每股退還股款現金0.5元,預計在9月1日發放,今日為減資後新股掛牌買賣首日,群創以14.6元開出,一度拉升至15.2元,盤中漲幅3.78%。

國巨減資好嗎

陳泰銘表示,國巨持續企業轉型策略,擴大利基產品比重及全球營運規模,聚焦高階規格車用、工控、航太、醫療、5G/IoT等終端應用。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2021年友達獲利達613億元台幣,每股盈餘(EPS)為6.44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友達近年經營成效愈來愈好,且在南韓三星與中國面板業的夾擊下,面板雙虎友達及群創(3481)逐漸降低在標準型面板產品的投入,因為衝刺產能就需要龐大的資本支出。 市場法人觀察,友達減資對公司至少有三大好處,包括大股東拿到大筆現金(減資還給股東的金額)不用繳稅、公司手上現金可以更有效利用,以及組織瘦身有成等,惟友達長期調整產品策略的成效,還有待觀察。

國巨減資好嗎: 現金減資參考價格試算。 資料來源/證交所

以現金增資來說,公司會選在營運受到市場好評、股價表現也不錯的時候,舉辦增資,讓股東們有信心再拿錢出來買股票。 由於增資價格要低於目前的股價,才會讓股東覺得有利可圖(否則在市場上買現股就好),所以公司會盡量維護股價不墜、甚至明顯上漲,讓增資順利舉辦,創造出一波「增資行情」。 而國巨 國巨減資好嗎2023 (2327) 週四(3/17)召開董事會,決議再次辦理現金減資,幅度20%,這也是國巨第5度瘦身。 1974年創刊的《財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

友達董事會決議,為營運轉型調整資本結構,擬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 減資金額19,248,490,230元,消除股份1,924,849,023股,減資比率20%,減資後股本 769億元,股東每股可退還2元。 繼日前凱美宣布減資2成後,被動元件大廠國巨(17)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進行現金減資,幅度為20%,減資金額約10.8億元,消除股數約1.08億股,每股將退還股東現金 2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降至台幣約43.2億元。

國巨減資好嗎: 全新切入 ChatGPT 供應鏈 搶搭 AI 市場商機

除此之外,課程結束後參與者還會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為個人求職或是部門競爭帶來正面的影響。 其次,以友達多年累積的客戶、技術與管理能力,不斷往高端、高附加價值的方向拓展,例如Mini 國巨減資好嗎2023 LED背光、Micro LED等先進技術,友達在這些方⾯都已經取得領先市場的成果。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在法說會中表示,今年營運呈現逐季改善,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明、後年IT用面板便可離開景氣周期低谷,轉而走揚。

  • 而鴻海2018年減資的理由是資本過剩、為了提升股東權益(ROE)因此減資2成,當年10/26以82.6元為參考價恢復交易,卻是在減資最後1盤跌破70元,創2011年10月以來新低,不少散戶從股價高點持有到現在。
  • 事件延燒一週,至8月26日國際足總(FIFA)介入將盧比亞雷斯暫時停權,西班牙足協也於27日啟動內部性暴力調查、28日西班牙檢調也開始調查此事是否構成性犯罪,輿論的延燒和足壇的反應,已成西班牙女足的#MeToo時刻。
  • 說到底,增資及減資展現出來的是企業經營者對於公司營運的態度,也許有些公司特別擅長做這種財務操作,但股價在長期還是會回到企業的競爭力究竟是強是弱。
  • 國巨在停牌期間以現金6.86億歐元(約新台幣214億元),收購法國老牌電機廠施耐德旗下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國巨預計11月3日舉行法說會,將由董事長陳泰銘主持,除公布財報,也將說明在感測器市場的策略布局與展望。
  • 中環去年合併營收87億元,在光碟產品售價調漲及材料成本控管等因素下,單季合併銷貨毛利從第1季的-1.7%提升至第4季的17.2%,全年度合併毛利率7.2%,全年合併稅後淨利4.2億元,每股盈餘0.24元,不僅擺脫長期以來虧損,去年第4季本業已轉虧為盈。
  • 國巨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案,減資幅度20%,減資金額約10.8億元,消除股數約1.08億股,每股將退還股東現金2元。

3.從基本的商業邏輯來看,增資、減資展現的是企業經營者對公司營運的態度,增資未必是利多,減資也未必利空,最終還是要回歸企業競爭力及產業整體趨勢。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13日電)被動元件廠國巨決定辦理現金減資新台幣10.8億元,減資比率約20.41%,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10月28日,換發新股預計10月31日上市。 細數國巨減資從2013年開始,股本從220億元一路降至今年宣布減資後的43.2億元,10年內股本降幅高達8成。 若以股價觀察,2013年之前國巨當時股價多落在8-9元,如今股價則在400元以上;也就是說,若2013年有100張國巨、市價僅80-90萬元,就算減資8成後雖然只剩20張國巨,但如今市價卻高達800萬元以上。 展望今年第1季,國巨表示正向看待終端需求增溫,客戶訂單交期已從45天拉長到90天,成品庫存仍繼續降低,公司盡全力提升產能利用率,滿足客戶需求,仍需觀察生產廠區招工進度而定。

國巨減資好嗎: 全球與區域

在2017年,國巨的MLCC市佔率全世界第三,僅次於村田製作所、三星,佔比13%。 國巨歷經現金減資、庫藏股註銷股本後,每股淨值攀升至262.86元,資本額降至42.13億元,以減資後新股本計算,國巨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將從22.65元升至28.96元。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現金減資換發新股,自本月20日開始暫停交易,預計31日恢復交易,證券交易所公告掛牌參考價為334.15元。

根據8月25日公布的最新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52檔台股ETF的受益人人數再添亮眼成績,今年至今已有92萬2,904名新投資人,總受益人來到5,079,062人,受益人成長最多的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今年新增8.5萬人,成長幅度高達503.39%。 國巨2021年全年度合併營收1,065.39億元,較去年增加57.4 %,歸屬於本公司業主之稅後合併淨利為229.03億元,較去年增加90.7%,總計每股稅後盈餘46.46元。 2021年全年度毛利率為40.4 %,較去年增加2.8%百分點,營業利益為290.74億元,營業利益率為27.3%,較去年增加3.3個百分點,非營業項目淨收入為9.57億元。

國巨減資好嗎: 國巨減資行情失靈 法人護航

還有一種形式,在決定分配盈餘給股東時,將過去累積下來的現金盈餘轉成股票發放,叫做「盈餘轉增資」,目的也是保留現金運用。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他和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聊天時曾建議他, 國巨是被動元件廠,沒有必要維持那麼龐大的股本,只有痩身有成,本益比才能提升上去,當然,公司架構及治理也要跟著調整,而顯然國巨聽進去了,也獲得良好成果。 中環財務部資深經理兼發言人陳君煒在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表示,為改善財務結構並彌補累積虧損,健全未來事業發展,董事會決議辦理減資彌補虧損,規劃減少資本額新台幣56億7135萬1670元,消除普通股股份5億6713萬5167股,減資比率為32.858%。

國巨減資好嗎

產業人士指出,國巨此次並非擴產增資,主要吸引外資法人參與,發揮併購基美效應。 【時報-台北電】重量級現金減資將從9月起密集登場,台股在8月倒數第三個交易日摜破萬五,最具指標的長榮(每股退還現金股款6元)近日股價跌不休,舊股9月7日停止交易,另面板雙虎友達及群創(各2元及0.95元)也將於9月底登場,投資人到底要不要參與現金減資,投資專家給出答案。 國巨也公布 2016 年第 4 國巨減資好嗎2023 季營運成果,單季合併營收 71.88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0 %,較上季減少 5.8 %;單季毛利率 25.4 %,較去年同期增加 2.4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為 13.3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78.9%,單季每股稅後純益 2.59 元。 國巨昨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單季合併營收256.90億元,較上一季減少12.6%,但較去年同期增加15.6%;第四季歸屬於本公司業主之合併稅後淨利為47.36億元,較上一季減少30.7%,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7.9%,單季每股稅後盈餘9.63元。 第四季毛利率為40.0%,較上一季減少1.1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為66.12億元,營業利益率為25.7%,較上一季減少3.2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9個百分點,非營業項目淨支出為3.11億元。

國巨減資好嗎: 產業對台版晶片法樂觀其成 待進一步了解配套措施

不論哪一個行為(特別是第3種),都代表你們看好這個擴張的機會,才會認為公司需要舉債或是增加本錢。 國巨今天股價開低走低,盤中鎖住跌停414元,被動元件龍頭大廠跌停,也引發其他被動元件族群漲多拉回,包括華新科、禾伸堂、奇力新、大毅、光頡等,盤中跌幅擴大到7%到8%以上。 長榮此次破天荒減資六成,是否參與現金減資,9月6日前要決定。

國巨減資好嗎

國巨今日早盤股價以半根跌停開出,最低股價來到415元,大跌30.5元,隨後股價持續在422元附近游走,下跌約22.5元,跌幅約5.05%。 第 1 步,去年 2 月,同欣電併下感測器封測廠勝麗。 當時,總經理呂紹萍表示,CIS 影像感測器封測分成 4 個階段,同欣電擅長晶圓測試和重組,勝麗則擅長組裝和成品測試,雙方在車用與消費性電子各有所長,高度互補。 其他成功例子我想的到有,比如北美最大露營車製造商Thor Industries就是併購其他露營車小品牌成長的。

由於暫停交易多日,國巨暫停交易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觸268元,直逼波段低點262元,股價貼近每股淨值。 市場上對增資的看法通常較正面,認為增資公司期許後續營運有成長動能,因此即使讓資本額增加一些也沒關係。 這次長榮將退還股東每股6元,加上配發現金股利18元,合計每股配發24元,市場已經對長榮的決定投下不信任票,不只長榮大股東台驊從「一張不賣到一張不剩」立場大轉變,將手上剩下2000張長榮一次出清,大賺2億多元,外資對於長榮的前景看法也趨於保守。 國巨減資好嗎 至於現金減資就是把錢退還給股東,等於高殖利率概念,但宏盛減資後連2年股價不振,分析師解釋,其實現金減資最受惠的是大股東,透過現金減資表示未來沒甚麼重大投資案,對公司前景來說未必是好消息。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日前表示,光碟片產業過去每年大約以15%的速度快速萎縮,去年衰退縮減至10%左右,由於大部分對手已退出市場,產業供需逐步平衡,去年傳統光碟片產業需求下滑趨勢已回穩。

國巨減資好嗎: 國巨去年營收再創新高 今年第1季利基產品訂單穩健

國巨能夠突破MLCC的景氣循環、供給影響價格特性嗎? 陳泰銘董事長會怎麼帶領,國巨的業務接下來會怎麼變化呢? 減資退還股款就是俗稱的現金減資,透過縮減公司的股本,將原本股款退還給股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