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2023介紹!(震驚真相)

Posted by Tim on January 31, 2021

隱形冠軍

宏佳騰動力科技董事長鍾杰霖,從海外返回台灣圓夢,投入電動機車市場,2019年8月底上市第一台智慧電車,2020年即超越老大哥,成為台灣第二大電動機車品牌。 要做大數據分析時,許多數據必須從機器裡的「數據墳墓(data graves)」中挖出來。 做機聯網(Machine to Machine)時,由於工廠裡的設備常常是「八國聯軍」,什麼品牌都有,要讓這些講不同語言的設備串連起來,還真會難倒人。

  • 霍華指出,客觀分析,與面對自己缺點的勇氣都很重要。
  • 隱形冠軍一詞在中文裡時常以「中堅企業」稱之,英文直譯為Backbone Enterprises,「中」字義為中型或規模中等,而「堅」字則指強勢且穩固,因此用英文的backbone表示中堅。
  • 關於這點,我們將在討論生態系的章節裡再做進一步闡述。
  • 西班牙這屆世界盃共攻進19球,火力傲視各隊,控球率更高於大多數對手,依仗卓越的傳控球一路擊敗強敵。
  • 他回憶,他剛進默克時,主要工作就是把歐洲運來的半導體材料,一桶桶運給工研院的客戶;後來,這個客戶從工研院獨立,變成了台積電。
  • 準此,未來會有一整掛的資通訊產業設備、技術、軟體,加入美國管制的實體清單 (entity list)。

推薦序 專注平凡,成就不平凡 隨著全球化、多元化、數位化等浪潮不斷推進,企業間的競爭愈趨激烈,興盛衰敗的週期愈來愈短,如何持續成長並達到永續經營,是企業重要且艱鉅的挑戰。 根據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家數佔全體企業九成以上,平均壽命約為十年,根據赫曼‧西蒙教授的研究,竟有三分之一的隱形冠軍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且有相當亮眼的獲利與市場地位。 不禁令人好奇是什麼樣的願景、策略與管理方法,讓這群隱形冠軍維持長期領先? 本書匯集西蒙教授長年研究的實證結果,以及豐富的顧問經驗,將隱形冠軍的成功模式及寶貴經驗,提供讀者思辨。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企業

西班牙今天在世界盃女子足球賽以1比0擊敗英格蘭,首度贏得女足世界盃冠軍,舉國歡騰,許多興奮的民眾在街頭揮舞國旗,開心歡呼。 世界盃女子足球賽冠軍戰今天登場,由都未曾奪冠的兩強英格蘭和西班牙對決,終場西班牙以1比0擊敗英格蘭 ,締造歷史成為世界女足新科霸主。 因應新局面 相較於我先前的著作,截至目前我在本章描繪的隱形冠軍的前景,都是好壞參半,態度保留。 原因無關新冠造成的全球疫情,而是基於好幾個正在打造新局的長期決定因素。

由於他們並非生產終端的消費產品,做的是關鍵性零組件或專業性產品,一般社會大眾並不知道他們的名號。 然而,這些企業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貢獻,卻是最核心的力量。 《隱形冠軍》這本書,不但給這些中小冠軍一份遲來的肯定,也同時提供給我們許多反思的空間。 當兩兆雙星產業都不再閃亮時,我們是不是都需要好好再想一想!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暢銷改版)

因為名稱大家不熟悉,所以稱為「隱形」;又因為處於世界領先狀態,所以稱為「冠軍」。 遠大的目標是成功的基礎,千萬別以為成功出於偶然或幸運。 很少人能夠真正追求一個目標、一項任務,但隱形冠軍的創辦人及管理階層,都是屬於少數人群。 他們不僅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而且還有頑強的意志、充沛的精力,甚至對事物的癡迷,正是這些特質讓他們得以實現目標。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台灣經濟部工業局,協助提供隱形冠軍名單。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這家台灣公司為美國的星巴克及好市多製造CPLA生物可分解飲料杯,美國人可能就喝不到喜愛的冰拿鐵了。 半導體材料的市場每年也穩定成長,張致吉引用《富士經濟報告》指出,以蝕刻用材料為例,市場規模 5 年內仍會持續成長。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 6 月 9 隱形冠軍 日在股東會後的記者會透露,會找下游廠商一起赴美,例如製程化學品、特殊氣體等高精密材料,讓台廠產業可以往新市場發展。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電漿化腐朽為神奇」團隊下一步…驗證商業價值

德林Benjamin Doering   在西蒙旗下的隱形冠軍研究團隊擔任助理研究員。 畢業於德國路德維希大學,主修國際商業管理與中文,現在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 畢業後先在科技大學任教了15年,然後帶著狗兒子Kodomo的骨灰和一隻活蹦亂跳、名為沈子恩的流浪犬搬到美國東岸,結婚定居。 現職為自由翻譯作家,同時擔任美國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特約翻譯,從事口筆譯工作。 譯作包括《數據的假象》、《最高生產力工作法》、《正向專注力》等十多本橫跨文學、人文社會、教育、管理與科普之各類書籍。 作者簡介 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 生於德國,長年致力研究隱形冠軍企業,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是歐洲最負盛名的管理大師之一。

但我的德國與日本同業不會有這種麻煩,因而產品策略與行銷策略當然會有所不同,大學教授也不會有這種認知。 如今,上銀已經成為世界精密傳動領域的第二名,「Made in Taiwan」對我們的負面影響,今日在先進工業國家已很少見,反而在台灣「以使用進口零件來抬高自己產品身價」的舊思潮,還是偶爾會看到。 每個國家給人的形象不同,已成名的企業與正想力爭上游的企業的資源也不會一樣;因此,必須思考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與所擁有的資源,找出適合自己的可行方式。 他們有目標,且持續、耐久地專注,集合了許多小優勢而促使成功,我深有同感,也樂於推薦本書給亟待提升附加價值的台灣製造業。

隱形冠軍: 客家文化世界傳遞 世界館追尋蹤跡

「電漿化腐朽為神奇」獲經濟日報2023年創業之星學生組冠軍。 想出這點子的是台大化工所博士候選人葉佾叡,而將寶特瓶「點石成金」的核心關鍵就是微電漿技術。 與德國的隱形冠軍相比,台灣的隱形冠軍較為年輕。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2023 根據我的清單,大多數台灣的隱形冠軍都創立於1970年代和1990年代。 市場地位與市佔率取決於市場的定義,這必然是主觀認定且具爭議空間的。

隱形冠軍

西蒙教授提到,隱形冠軍相較於一般企業,在價值鏈的深度與垂直整合能力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 他們走進市場、貼近客戶,以產品使用目的或顧客需求作為標準,找到獨特的市場界定,然後聚焦核心專業。 書中以豐富的案例說明,傳統的市場界定是依據產品種類來劃分,然而同一產品下,存在不同的客群及差異化要求,一般企業難以逐一滿足,最後往往會成為該領域無足輕重的跟隨者。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 台灣未來的競爭優勢

如今,德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有四分之一左右仍來自製造業,而這在其他已開發國家早已降到15%以下。 在大多數國家,知識與創造力往往集中在一地,通常是首都。 像德國、奧地利或瑞士這種結構分散且全國各處都有世界級公司的國家,相當稀少。 就創業精神的發展來說,知識與創造力的區域分散,要比集權結構更具優勢。 東德就是一例;自從30年前集權共產制度告終,東德已經出現54個隱形冠軍。 比較其他國家後,我們想問:「德國為何有如此多隱形冠軍?」隱形冠軍在德國的盛行,根源於一成串彼此作用的複雜因素,而非單一成因。

如圖表11.1所示,德國在其他領域的「全球市佔率」,例如藝術、科學或運動,都遠遠不如隱形冠軍。 台灣最專業、齊全的緞帶品牌「緞帶王」,創辦人吳世長親自介紹觀光工廠,說及經營的本質「先有工廠,才有觀光」,不可忘了本業仍是專業生產緞帶。 專業生產手套的亦展運動用品,榮獲德國iF產品設計獎等諸多設計獎,創立good.hand®品牌,高品質+中價位+專利,奠定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在幾個重大園區尚未完成開發、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據經濟部推行的「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去年11月底,總計投資彰化達81家,總投資額達520.25億元,預計創造4,800個就業機會。 首先,張捷會先列出5項基本指標:「新產品」、「新市場」、「寡占/獨占」、「高成長」、「國際級大客戶」,整體評估公司是否有好題材或營運動能。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 獲創業楷模

相對的,隱形冠軍以需求或目的,重新賦予市場獨特的定義,在業務範圍內提供全套產品與服務,不斷深化價值鏈,成功發展為各領域市場領導者。 成功來自長期的專注,做好一系列看似平凡的事,然後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台灣許多企業也正走上這條隱形冠軍之路,在生產鏈中扮演極具關鍵的角色,在世界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 隱形冠軍的經營模式與特質,不只提供中小企業追求發展的一種可行方式,其背後的理論與精神,也值得跨國、大型企業乃至個人學習。 西蒙教授發現隱形冠軍個個始於雄心壯志,過程中意志堅定,執著於追求成長、領導市場,目標明確且長遠,而這股渴望也成為推動全體員工的前進動力,使自己進一步成為業界標竿。 在這快速更迭的世代裡,科技、法規、市場不斷改變,玉山也因應變化彈性調整,在行進間變換隊形,但我們的願景與初衷始終不變。

隱形冠軍

步入工廠,還不具備智能的產線上,只見鋼材放入輥輪中進行鈑金成型,再由機器自動裁切成指定的尺寸,同時沖壓成孔成形,鋼珠滑軌的雛形一段段持續掉入鐵籠中。 走道上,每隔30秒就有工人開著一輛叉車駛來,相當依賴人工。 隱形冠軍2023 來到彰化芳苑工業區的總廠,得先穿越一大片菜園及養雞場,左彎右繞方能抵達。 廣達57甲的廠區,1996年花費台幣十億元自動化,是當時全台灣最先進的加工絲廠。 再以今年3月的台灣工具機展為例,大部分參展設備商都在告訴客戶:「快來!這裡有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相較於去年,只有兩、三家工具機大廠這麼做的情況是絕大的改變。 鏡頭再轉到平均賽程超過3500公里的環法自行車賽,80%的車手會選擇使用美國Speedplay的踏板,而它的代工者是來自台灣大甲的台萬,一家超過30年歷史的老廠。

隱形冠軍: 服務

他們包括:生產香腸腸衣的、生產電池外殼的、生產圖釘的、生產苖圃植物的、做牙齒鑽頭的、生產車牌的、生產藥錠膠囊的⋯。 我自己的感覺是,企業分析經常有類似的現象:其分析有點方向感,但又不完全確定。 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鑽進去,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歸類對比、整理特色,則很可能如本書一樣,有相當多的邊際掌握,但又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例如,德語系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的隱形冠軍比例特別高,作者認為似乎與這些國家的技職教育制度有關。 這樣的論述「似乎」有些道理,但「似乎」是又不是斬釘截鐵,給人一些想像與思辨的空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