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張信用卡2023介紹!內含台灣第一張信用卡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ck on October 29, 2019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第一張信用卡若申請如世界卡、無限卡等級的卡片,可能會比較難審核通過,可以考慮從白金卡、或御璽卡/鈦金卡/晶緻卡卡等開始,之後再慢慢往上跳。 最早的信用支付出現於19世紀末的英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針對有錢人購買昂貴的奢侈品卻沒有隨身攜帶那麼多錢,英國服裝業發展出所謂的信用制度,利用記錄卡,購物的時候可以及早帶流行商品回去,旅遊業與商業部門也都跟隨這個潮流搶佔商機。 但當時的卡片僅能進行在特定場所的短期商業賒借行為,款項還是要隨用隨付,不能長期拖欠,也沒有授信額度,完全是依賴富裕人口的資本信用而設計。 20世紀50年代,第一張針對大眾的信用卡出現,美國曼哈頓信貸專家麥克納馬拉(Frank McNamara)在飯店用餐,由於沒有帶足夠的錢,只能讓太太送錢過來。 這讓他覺得很狼狽,於是組織了「食客俱樂部」(英語:Diners Club,即為大來卡),任何人獲准成為會員後,帶一張就餐記賬卡到指定27間餐廳就可以記賬消費,不必付現金,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 [1]此後隨簽約的合作對象越來越多,可供臨時透支的服務範圍也越來越大,人們也習慣了這種不必攜帶現金的方便交易型式,促進了銀行信用卡的到來,美國富蘭克林國民銀行是第一家發行信用卡的銀行,之後其他美國銀行也跟隨。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免年費」對於臺灣的消費者是很大的引誘因素,民國85年一些新的發卡銀行推出免年費,企圖搶佔市場,而這個策略也真的奏效,富邦、慶豐、華僑銀行等就靠著免年費的策略大幅度提昇市場佔有率。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財政部為因應此一現象,曾草擬了「信託投資公司辦理信託信用卡辦法」,但未通過,因此,命令兩家信託公司暫停發行。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很容易就能擁有信用卡,甚至是業務員反過來來拜託你辦卡,不只如此還免年費、送贈品、還有一些特殊功用,每年都還有送鍋、碗、瓢、盆、雨傘、袋子、棉被、毛巾……等等。 接下來開始衍生出許多的社會問題,如:盜刷、循環利息、催逼卡債…等,信用卡搖身一變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害人卡,擁有多張信用卡不代表經濟能力佳,反而可能代表負債累累,而這樣的轉變讓我興起了研究信用卡發展的念頭。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每月只領1萬8、社群帳密都給老婆…但還是搞到離婚? 她:男人也會碰到惡女

雖然帳單上可能會列出一欄「最低應繳金額」,但「最低」不代表只要有繳還這個金額就沒事。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最低應繳金額之外的款項就會被銀行收取利息,以循環利息的方式計算出你之後要補繳的金額。 建議大家在個人能力範圍內刷卡消費,謹守銀行規定的繳款截止日前繳費,這樣每個月信用卡帳單就不會成為自己太大的負擔,甚至還因為無法準時繳款而支付多餘的利息。 臺灣企銀鎖定永續生活卡,除持續倡導蔬食減碳、綠能共享外,也結合數位會員,可獲永續生活卡消費最高加碼2%回饋,加計原本綠色通路(健康生機商店、綠色餐廳、共享交通和綠能運輸)回饋,最高可達國內消費12%回饋及國外消費3.5%回饋。

2005年6月,美國CardSystems Solutions, Inc.的一個信用卡資料處理中心被駭客入侵,約4000萬帳戶的號碼和有效期資訊已被駭客惡意截獲,涉及到的信用卡品牌有維薩、萬事達卡、美國運通等。 CardSystems Solutions, Inc.是在美國專為銀行、會員機構、特約商店處理卡片交易資料的外包廠商,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杜桑市(Tucson Arizona),在美國負責處理大約105000家中小企業業務。 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沒有實體卡片,僅有卡號的虛擬信用卡,供持卡者在非實體店面交易時使用或者綁定Google Wallet、Apple Pay等電子錢包讓使用者能夠通過智慧型手機在實體店使用。 有創意的消費金融企劃案一推出,後續就跟著一堆銀行,這是目前消費全融市場的情形。 一位老民營銀行信用卡中心經理說 ,現在的信用卡業務可用「倒貼」兩個字形容。 也有外商銀行推出信用卡專案,幫忙客戶代繳約一六%的信用卡循環利息,客戶繳交給該行的利息只要一三%,動腦動到別家銀行身上(商業周刊,1998年,林亞偉,「比7-Eleven多三倍的分行數量:新銀行開始擺地攤」)。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服務

華銀則終止發行超級現金回饋卡、旅鑽個人商務信用卡等,轉向超鑽現金回饋卡,並拉高現金回饋至國內最高2%、海外最高4%,不限任何通路,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無腦刷獲得高回饋,希望積極強化信用卡,並針對海外刷卡推出高額現金回饋。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在中國大陸,信用卡的卡組織主要是中國銀聯,發卡機構全部為銀行。 為了方便國際使用,有些銀行發行同時擁有中國銀聯和Visa、萬事達卡或JCB等外國卡組織兩種標識的雙幣信用卡(簡稱雙幣卡)。 但這類雙幣卡組織發行的信用卡卻受制於卡組織的限制,無法在卡片上加入晶片和非接觸式付款功能。

銀行面對開放後的信用卡市場,無不絞盡腦汁開發出不同的服務範圍與優惠措施的專屬信用卡來吸引消費者,甚至用廣告宣傳來挑動消費者不斷的消費,即使是沒有收入的學生,也是他們鎖定的族群之ㄧ,而這一連串的競爭也引發了後續的許多社會問題,讓我們不得不重視這薄薄的一張信用卡所引起的「蝴蝶效應」。 永豐大戶卡的加碼通路回饋會根據大戶數位帳戶等級而有所影響,大大等級是完全沒有加碼優惠的,如果要繼續享受加碼回饋的朋友建議放好10萬元在大戶高利活存數位帳戶,如果是剛出社會沒有10萬的,永豐大戶可能就比較不適合你。 看到各家信用卡的各種非常吸引人的優惠,而且辦信用卡還能累積與銀行往來紀錄提升信用分數,沒辦過用卡的到底如何申第一張信用卡呢? 尤其新鮮人沒有與銀行往來,導致沒有信用評分,俗稱信用小白,導致很多時候銀行會拒絕小白的信用卡申辦。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刷信用卡可以延遲付款當然帶給大家許多便利和快樂,但也要注意信用卡帳單的繳款截止日,千萬不要逾期繳費,留下不好的紀錄,影響聯徵中心的信用評分。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第一次信用卡辦卡流程7大步驟

由此就可看出信用卡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從下表也可看出,信用卡輔以網路快速便捷的特性,服務範圍逐漸加大。 目前聯邦吉鶴卡基本回饋是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2023 國內2%無上限,但是日本消費享有3.5%回饋無上限,並且新戶加碼最高國內日本都達5%非常適合日本旅遊拿出來刷以及一般消費使用,無上限真的很好用。 活動內容:活動對象於活動期間持SnY信用卡進行海外網購且消費達新臺幣(下同)6,000元享加碼5%現金回饋,每檔活動期間最高回饋300元。 現在熱門的數位帳戶也吸引許多新鮮人、年輕人開戶,而許多銀行也針對數位帳戶推出對應信用卡及配合的優惠,譬如市佔率最高的台新銀行Richart數位帳戶和@GoGo、FlyGo信用卡,或是聯邦銀行所推出的New New Bank,以及遠東銀行的Bankee數位帳戶。 已經有數位帳戶的人,申請該數位帳戶對應的銀行信用卡時幾乎不會失敗,因為銀行已經有全部的帳戶和個人資訊,沒有其他太大疑慮。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而原本在第三名的玉山銀行,則是在2020年時超越中國信託成為第二。 信用卡除了做為人們支付的工具之外,另一項特性就是向未來借貸的功能。 對發卡銀行來說,信用卡獲利的空間來自年費、手續費與利息收入。 但目前在免年費的情形下,信用卡使用的利息收入,已成為發卡銀行主要的獲利來源,因此,對發卡銀行來說,一方面衝卡量,擴大信用卡張數來獲取利潤;另一方面加強刺激每張卡的消費與借貸,成為發卡的主要目的。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銀行

文章也提到了裕隆城的營業面積高達3.3萬坪,是新北最大的商場之一,其中包括誠品生活和威秀影城等知名品牌。 此外,該商場也因為鄰近家樂福商圈、捷運大坪林站和七張站、以及新店寶高智慧園區等因素,吸引了大量的就業人口進駐,進而帶動了購屋需求。 在文章中,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新店裕隆城周邊近一年房市交易量為369筆,顯示交易相當活躍,並且佔整個新店區的交易量的約21.7%。 此外,陳金萍還舉了台中LaLaport周邊房市的例子,該商場周邊的交易熱度也相當驚人。 另外,陳金萍提到全國大型商場中,岡山樂購站前廣場的周邊房價最便宜,未來更有高雄捷運向北延伸的計劃,這可能對房價帶來利多。 總體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關於新店裕隆城即將開幕的商場周邊房市交易熱度的資訊。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下圖是2004年6月到2021年1月,每月信用卡數量前10名的銀行變化。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近期發布台灣最新的信用卡資訊,2021年一月台灣各銀行正常在流通的發卡量達5033萬848張,是台灣總人口數的兩倍。 而流通信用卡數量前三名的銀行是中國信託銀行(734萬651張)、國泰世華銀行(714萬591張)、玉山銀行(637萬3780張)。 信用卡社提供各式的信用卡整理資訊,我們會不定期的將相關綜合性整理資訊(如季度現金回饋信用卡推薦、旅遊相關優惠信用卡推薦)並寄送到你的信箱。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國際機場週邊免費停車禮遇

除部份與金融卡結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與借記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會由使用者的帳戶直接扣除資金。 不需要綁定行動支付,信用卡直刷可享LINE POINTS 回饋最優1.5%無上限。 若有綁定富邦數位帳戶自動扣款信用卡費用,再加碼 LINE POINTS 回饋0.7%無上限,共計2.2%,基本上可說是無腦刷卡神卡之一。 公股銀發卡龍頭的一銀推出信用卡瘦身計畫,調降效益不佳的信用卡產品,如丹堤咖啡聯名e卡、JCB金普卡,引導客戶轉進主力優惠信用卡,降低發卡成本,同時聚焦符合趨勢的產品。 掌握目標客群消費脈動,依客戶喜愛的消費活動滾動式調整優惠內容,尤其是旅遊類消費,像是一卡通聯名卡上半年活動為日、韓、泰消費享3%刷卡金回饋,下半年擴大海外消費皆享3%回饋無上限,且持續擴增消費分期商店,增加分期期數。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申請表都附帶有使用信用卡的合約,申請人授權發卡行或相關部門調查其相關資訊,以及提交資訊真實性的聲明,發卡行的隱私保護政策等,並要有申請人的親筆簽章。 當月消費滿5,000元,並持第一銀行信用卡至以下精選APP消費,筆筆享10%刷卡金回饋,正附卡合併計算,每戶每月上限300元。 在1990年前,信用卡皆為磁條信用卡,因其容易被偽造,導致偽卡交易層出不窮。 法國國際信用卡品牌Cartes Bancaires率先將晶片技術應用於信用卡,陸續將磁條信用卡轉換為安全性較高的晶片信用卡,促使信用卡詐欺率大幅降低,證明了晶片信用卡的安全性,爾後歐美等國家亦紛紛跟進實施。 隨著國內信用卡越來越普及,各發卡銀行為了爭取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發卡數和降低申請的審核門檻,以往白金卡只鎖定在頂層階級,同時也是一種代表身分地位的表徵,現在,隨著銀行的信用卡之戰開打,信用卡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連全職的學生只要透過傳真,同意申請白金卡申請書,馬上就躍升為白金卡持有人。 由此可窺見,在銀行審核流程之寬鬆以及發卡浮濫的情形之下,信用卡不再是財力與社會地位的展現。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一銀御璽商旅卡:外幣消費 2.5%、指定通路 3~5% 回饋

從台灣信用卡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核卡條件的轉變,標準降低的過程。 當核卡的標準開始降低,普遍化到一般大眾均可申請,信用卡所代表的社會意義也隨之轉變。 民國82 年財政部放寬對信用卡的管制,開放「循環信用」的功能,我國信用卡始從簽帳卡型態轉型為真正具借貸功能的信用卡。 自此臺灣有五大授權組織(VISA、Master、JCB、花旗、運通)。

也有另一個方法可以選擇,如在申辦各家銀行的數位帳戶的同時,加辦其數位帳戶相對應的信用卡,(如台新銀行richart、永豐銀行DAWHO、國泰世華KOKO等),核卡概率上也相對大。 小白/學生也可以考慮所謂的「聯名卡」,如國泰世華蝦皮聯名卡、玉山家樂福聯名卡、台新街口聯名卡等,核卡門檻相對較低,畢竟首要目標為「核卡脫白」。 學生注意事項:若是學生申請信用卡,正卡人需年滿 20 歲,附卡人年滿 15 歲。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中國大陸

從大來信用卡一誕生,美國的信用卡市場就開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無論是以大來、運通、Carte Blanche為代表的旅遊娛樂信用卡,還是以美國... 信用卡在1950年被大來卡打造成「通用支付卡」,它激活了之前美國龐大的企業間的閉環信貸消費領域,諸如汽車、石油、百貨、奢侈消費品等市場,迅速... 敬啟:《圖說信用卡》是一個系列內容,涵蓋了從美國消費信貸起源,到通用支付卡的出現,以及信用卡六十多年發展的歷程。 該系列已經準備成書,因故中間停止了一段時間,之後將逐步恢復本系列的更新,以報讀者之關愛。 台灣銀行正面臨新一波數位消金大戰,花旗消金退出台灣,也可讓本土銀行思考,如何以現有資源,挖掘利基業務,而這也是未來銀行在消金市場的致勝關鍵。

新北市新店裕隆城預計將於9/28正式開幕,帶動區域房市熱度攀升! 永慶房屋統計2022年7月~2023年6月,全國近兩年開幕或即將開幕大型商場,裕隆城周邊房市交易達369筆,位列第一。 永慶房屋表示,裕隆城周邊房市交易佔新店區交易量達21.7%,顯見該區機能深受購屋族喜愛。 由於官股金控更不容易倒閉,所以投資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進,本益比也相對較高。 因此我先存本益比相對偏低的民營金控,像是中信金、元大金、台新金…,本益比10倍時就有買進的價值,8倍時我就會用力加碼。 例如2020~2021因為疫情影響,中信金股價在20元上下震盪,本益比僅9倍左右,我就伺機加碼買進。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信用卡

此外,當社群媒體成了與消費者主要的溝通管道時,過去耗費大量人力製作的各種吸睛、花俏的行銷素材,如今只需要透過Google Workspace一鍵就可以完成。 前三名的銀行是國泰世華銀行(379億8706萬3000元)、玉山銀行(374億672萬8000元)、中國信託銀行(363億1181萬2000元)。 至此顯示信用卡與借貸關係更為密切,擁有信用卡不再是財力的展現。 而信用卡所隱含的社會意義也從代表身分、財富到現在的借貸與負債。 她還提到,如果以房價來看,全國大型商場以「岡山樂購站前廣場」最便宜,周邊房價僅1字頭,雖然近一年交易筆數僅17筆,但鄰近高雄捷運紅線南岡山站,未來高雄捷運向北延伸至路竹計畫利多,以及科技大廠人才進駐,房市後市極具發展潛力。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台灣從50年代開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1952年經濟增長率達到39.97%;到了70年代,台灣經濟進入了騰飛期,1974年達到了34%。 進入八十年代,台灣調整了經濟發展戰略,從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且附加值高的產業。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迅猛,在八十年代初與香港、新加坡及韓國並列「亞洲四小龍」。 他分析,在台灣發行信用卡並不賺錢,必須砸重金、給回饋,客戶才埋單。 但花旗有能力把信用卡業務做到賺錢,且在台灣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在於精準找到對的客戶。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部資深副總張書評觀察,花旗起初在台灣營運動能,是透過聯貸取得企業金融(簡稱企金)客戶,再跨售花旗海外的企金商品,打下第一隻腳。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一銀行信用卡推薦,最高國內12%/行支10%/自動加值10%/繳費6%回饋|信用卡 行動支付 現金回饋

堪稱搶攻年輕族群領先者,目前公布最新帳戶活存利率高達2%,無條件限制即可儲蓄至12萬,每月免手續費跨轉更有10次,若是無高度跨行轉帳需求者,想必都夠用,而且iLEO信用卡新戶獨享綁定數位帳戶扣款,一般消費再加碼1%回饋。 介面活潑好用,新戶優利活存高達3.2%,但需要存美金2000元,或是開立證券交割戶,對第一次開戶的族群來說有一些難度,但是信用卡Richart主打行動支付、網購的@GOGO卡,以及主打旅行的FlyGo卡,若信用卡沒過也可用遛狗金融卡,國內消費達0.5%及海外3%回饋。 ※指定網路消費係以收單商店於刷卡授權時提供的交易型態資訊作為判定依據,回饋之認定以本行系統判定為網路一般消費為準,含國內外線上消費與手機APP綁定信用卡付款。 卡優小編幫大家推薦幾張蠻實用的信用卡,有旅遊神卡,懶人最愛的現金回饋,加油必備信用卡、生活繳費神卡、四大超商、吃速食、喝咖啡、網購、日韓旅遊…等,只要善用信用卡理財,絕對可以賺到折扣優惠。 然而就在台灣本土銀行發卡不久,1978年台灣財政部向中國信託、國泰信託下達了「暫停發行簽帳卡」的命令。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2022年國泰金發放3.5元股利,2023年則縮水到0.9元,對存股族就不是好消息了。 永豐大戶卡:是曾經的神卡,之前有辦的朋友也還堪用,只是要有10萬元在數位帳戶,好在高利活存利率有1.5%,放錢不算太吃虧。 2022年左看右看,回饋上沒有太特別的好卡,舊卡沿用也不是不行,但到了今年2023年各家銀行好像...更縮水了,不過還是要努力在「砂礫中找珍珠」吧。

台灣第一張信用卡: 中國信託LINE Pay卡

持卡人在銀行開立活期儲蓄帳戶,並取得該銀行發給之轉帳卡,於使用該轉帳卡消費時,經發卡機構查核後,直接以該帳戶之存款金額扣繳帳款。 1992年,Mastercard推出轉帳卡「Maestro」,1999年即累積發行約3億張,相較於Mastercard信用卡花費近20年方突破3億張發卡量的成績,顯示轉帳卡的發展十分迅速。 轉帳卡除可避免消費者因攜帶大量現金所衍生之安全風險,先存款、後消費之消費方式亦可避免無法如期償還帳款而產生額外利息,另一方面,商店也可減少收受偽鈔及收銀結帳短少之困擾,並降低店內現金存量以防止竊盜。 1958年,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Visa國際卡組織之前身)發行第一張具有循環信用貸款功能的信用卡-「BankAmericard」。 同年,以貨運及旅遊業務起家的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AMEX)亦開始發行簽帳卡,並在1966年推出公司卡服務,滿足商業客戶掌握員工支出的需求。 推薦第一銀行 iLEO 信用卡享台灣 Pay 最高 7% 現金回饋、綠活卡則提供自動加值/高鐵/台鐵 5% 現金回饋、icash 聯名卡享登錄後綁指定行動支付 10% 回饋。

  • 雖然帳單上可能會列出一欄「最低應繳金額」,但「最低」不代表只要有繳還這個金額就沒事。
  • ★生活代扣繳費3%回饋(電信費用、水電瓦斯、路邊停車) 回饋項目為:台電公司電費、水費(台北自來水費、台灣省自來水費)、瓦斯費(大台北瓦斯、欣泰油氣、欣欣天然、新海、欣湖、欣中、欣桃、陽明山、欣南、欣雄、欣高)、電信費(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台灣之星、亞太)。
  • 兩個新戶禮活動加總,合計最高回饋 NT$750,最高效的取得方式是透過指定行動支付消費 5 筆、且單筆滿 NT$1,000 。
  • 隨著國內信用卡越來越普及,各發卡銀行為了爭取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發卡數和降低申請的審核門檻,以往白金卡只鎖定在頂層階級,同時也是一種代表身分地位的表徵,現在,隨著銀行的信用卡之戰開打,信用卡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連全職的學生只要透過傳真,同意申請白金卡申請書,馬上就躍升為白金卡持有人。
  • 此卡綁 icash Pay 於指定美妝、生活通路如「康是美、博客來、美廉社、心樸市集、九乘九文具、生活工場」消費,單筆滿 NT$200 再贈 10% OPENPOINTS 回饋,每戶最高回饋 300 點,最高可刷 NT$3,000。
  • 從台灣信用卡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核卡條件的轉變,標準降低的過程。

聯合簽帳卡處理中心也更名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外資信用卡機構也允許加入。 1989年「聯合信用卡」以及「花旗銀行Visa信用卡」同時推出。 1979年,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通過《發行聯合簽帳卡作業方案》,由銀行與信託公司合資組建「聯合簽帳卡處理中心」。 1980年,台灣財政部指定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和台灣銀行研究相關方案,後又邀請美國運通公司參與諮詢。 研究方案經審議通過後,以「一人一卡」、先存款後消費為基本原則,允許設立若干額度的透支,同時以社團法人性質成立簽帳卡處理中心,集中處理簽帳卡相關的制卡、特約商戶和賬務結算等業務。 1981年,台灣財政部正式頒佈《銀行處理聯合簽帳卡業務管理要點》,要求辦理籤賬卡業務的銀行(包括內、外資銀行)必須加入中心,銀行負責發卡業務,中心負責集中清算、委託收單業務,所有交易必須在本地完成清算程序。

當各項資訊都整理在這個地圖上,也能為第一線的服務人員減少許多任務上的負擔。 此時,「轉型」成了產業勢在必行的解決方針,然而在眾多數位工具中又該如何於餐旅場景裏發揮價值,產業解決眼前缺工的燃眉之急外,並維持服務品質的量能? Google作為全球重要的雲端供應商,也早已經有了完美的對策,透過各種工具平台的打造或許能為餐旅業者帶來全新的場景應用與想像,解決因為缺工而無法應付的報復性旅遊消費力。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出具的《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中可以發現,五大民生消費產業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餐飲業每月短少17.1萬人位居第一,而住宿服務業每月短少2.7萬人也緊追在後。 目前國泰世華的流通信用卡數量,最接近中國信託,兩間銀行的信用卡數量都超過700萬張,兩者差距約20萬張。 此卡綁 icash Pay 於指定美妝、生活通路如「康是美、博客來、美廉社、心樸市集、九乘九文具、生活工場」消費,單筆滿 NT$200 再贈 10% OPENPOINTS 回饋,每戶最高回饋 300 點,最高可刷 NT$3,000。

所以日常生活中就要慢慢累積自己的信用、擺脫小白的身份,未來要買房創業,或者投資借款銀行才會給你貸款。 作者來提供人生第一次辦信用卡如何辦卡可以讓銀行比較好通過信用卡申辦的4大攻略,幫助各位都能成功辦到人生第一張信用卡。 若你與銀行從來沒有任何往來紀錄,未來當你需要貸款(無論是創業貸款、買屋貸款都一樣),銀行無法確認你是否會每個月準時還錢,就算願意貸款給你,也可能是極低的額度。 但若我們使用銀行信用卡,每個月都按時全額繳納,銀行也能對你未來的還款能力放心,貸給你所期望的額度。 若你想提高核卡機率,可以選擇薪轉戶銀行的信用卡,當銀行方知道你擁有固定收入,核卡機率相對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