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年報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December 22, 2019

台積電年報

能源效率的改進是足夠讓客戶可以創造一個新的產品的條件,這個是我們和客戶普遍在努力的方向。 所以談到摩爾定律,未來電晶體密度會持續變好,但是不會是每2年成長100%。 目前來看,台積電當然是眾人關注焦點,由於該公司往年揭露許多資安管理方面資訊,現在也將相關內容編制在2021年報之中,較特別的是,台積電在今年的年報中記載了更多資訊,包括年度資安的投入狀況,並提到去年台積電帶領SEMI標準工作組制定半導體資訊安全標準(SEMI 187)一事。 台積電21日發布108年度年報,在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等技術研發上已有明顯突破。 今年除了5奈米進入量產、3奈米持續研發外,台積電今年會加快2奈米研發速度。 另外,台積電看好整合型扇出(InFO)等先進封裝保持強勁成長,今年投入包括系統整合晶片(SoIC)等3D先進封裝技術開發,以提供業界系統級解決方案。

台積電年報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在年報中也聯名發布致股東報告書,提及台積電去年達成許多里程碑,儘管面臨國際間貿易緊張局勢所帶來業務上的逆風,年度營收依舊連續10年創下紀錄。 台積電今年在先進製程持續往5奈米及3奈米推進,3D先進封裝技術能提供業界系統級解決方案,期待5G相關及高效能運算(HPC)應用的發展,將會在未來幾年帶動台積電先進技術的強勁需求。 董事長劉德音答:中國、美國2大經濟體成長趨緩,其實我們看到都有趨緩,但是美國的經濟還是相當強勁。

台積電年報: 相關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在5G及HPC相關應用未來幾年的產業結構大趨勢下,台積電進入一個較高的成長區間,所以高資本支出是必要的,台積電可掌握未來成長機會,並讓客戶取得所需產能及維持成長動能,所以未來三年將投入1千億美元在研發及擴產。 為了擴大產能因應客戶強勁需求,台積電決定在未來三年投資1千億美元擴產,除了在台灣興建3奈米及2奈米晶圓廠,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興建5奈米晶圓廠,也包括擴充南京12吋廠的28奈米產能,後續也將擴大16/12 奈米產能。 雖然台積電接單暢旺,但外資圈及市場法人仍認為半導體供應鏈有超額下單疑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對於2021年半導體市場景氣看法非常樂觀。 劉德音表示,有沒有超額下單,完全是靠什麼是正常的庫存來決定,產業正在改變,地緣政治關係及貿易制裁發生,讓很多廠商對於存貨定義有所改變,對存貨定義有新的解釋,所以現在不能用過去看法來看庫存提高問題,而且疫情也導致庫存增加,這是新的供應鏈正常現象,台積電不擔心此事。

2020年不含記憶體, 台積電產出占全球半導體產值的24%,較2019年的21%增加。 台積電總體營收以地區劃分(主要依據客戶營運總部所在地),來自北美市場的營收占台積電總體營收的62%、日本與中國大陸以外的亞太市場占11%、中國大陸市場占17%、歐洲和中東及非洲市場占5%、日本市場占5%。 董事長劉德音答:我們不會擔心,我們在電力方面其實和經濟部、台電都有長期的計畫,其實是超過10年的一起計畫。 甚至於這些電有時電力不足比較危險時,台電會希望我們發電把電供給台電讓民生用電使用有更穩定的電,我們也都跟政府配合在做。 那未來我們還是會持續增加我們的備用電量,看是不是把柴油發電機改成天然氣的發電機?

台積電年報: 未來營運分析- 5nm 量產後 至少 2021 前掌握絕對領先優勢

劉德音指出,今年總體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隨著全球疫情趨緩,進入一個更智慧和互聯的世界。 當半導體技術成為現代數位經濟的基礎技術,也為客戶與台積電創造更大的價值機會。 台積電年報2023 公司的使命是成為全球邏輯積體電路產業值得信賴的技術與產能提供者,履行這樣的使命將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劉德音指出,2020年對於台積電而言是深具挑戰的一年,但也是顯著成長與進步的一年。 面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動盪與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台積電與客戶積極合作,並且加強技術領先、卓越製造、客戶信任的承諾。

魏哲家指出,由於半導體產業長期需求的結構性提升,以及供應鏈的短期失衡現象,台積電客戶正面臨整個半導體產業產能短缺的挑戰,預期全年產能將供不應求,產能短缺可能延續到2022年。 至於成熟製程因新增產能要等到二至三年後才會開出,所以產能吃緊情況可能會延續到2023年。 對於2021年展望,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致股東報告書中指出,2020年是全世界遭逢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重創的一年,隨著疫情的蔓延,數百萬人喪失了性命,許多城市進入了封城狀態,全球經濟與社會也經歷了巨大的動盪。 然而在家工作和遠距學習等趨勢隨之興起,加速了數位轉型,使得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依舊持穩。 台積電南京廠2020年底月產能達2萬片12吋晶圓,主要生產16/12奈米製程。 由於台積電台灣各廠區的無塵室空間都已滿載,只有南京廠的現有廠房仍有空間,可以直接建置生產線,所以台積電決定在南京廠擴建28奈米成熟製程產能,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023年中完成4萬片月產能的建置,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急需28奈米產能的全球客戶。

台積電年報: 去年百億購地,新增兩座晶圓廠

那不是只在車用,在很多方向都有這個趨勢造成半導體用量的增加。 台積電年報 因為現在全世界都要進入半導體,但這不只是有錢、有人就可以,這主要是看你有沒有技術? 台積電在這方面耕耘了30年而且堅持自主研發,造就了現在技術領先的地位。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之下,其實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釋放全世界半導體創新的能量。 在這個半導體需求增加的年代,創新力就會需要我們的技術來產生它的產品。

台積電年報

感謝股東的信任與支持,也對公司前景充滿興奮,並期待與股東維持長遠關係,共創繁榮未來。 不過,華為海思受到美國禁令影響,台積電2020年9月14日無法再出貨給華為海思, 台積電2020年第四季營收達新台幣3,615.3億元再創新高紀錄,季度晶圓出貨量提升至324.6萬片12吋約當晶圓,但中國客戶營收占比已大幅下降至6%。 2021年第一季台積電營收繳出3,624.1億元新高紀錄,季度晶圓出貨量提升至335.9萬片12吋約當晶圓,但中國客戶營收占比仍維持在6%。 以台積電季度營運表現來看,2020年第一季至第三季的營收逐季成長,季度晶圓出貨量到2020年第三季已達324.0萬片12吋約當晶圓,與2020年第一季相較已提升逾10%。

台積電年報: 財務資訊

去年物聯網裝置單位出貨量成長 25%,藍牙耳機、智慧手錶與智慧音箱為主要成長動能。 對於異常的虧損,比如2020年的航空公司,可以用正常年份的EBIT先來代替2020年的,不過還要考慮未來航空公司的業務受影響的情況。 台積電年報 如果發現公司沒有把lease轉為債務的話,就需要自行計算了。 計算的方法是用cost of debt把未來的lease折現到今天,得到所有的lease負債。

台積電年報

其中,南京廠2018年產能未達經濟規模所以出現虧損,但2019年產能已達經濟規模並已由虧轉盈, 2020年月產能達2萬片規模,獲利大幅跳升。 美國方面,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建造2座先進的半導體晶圓廠,分別採用N4和N3製程技術;也在日本的熊本縣興建一座12吋特殊製程技術的晶圓廠。 依台積電員工分紅總額,推算去年平均每位員工可領187萬元,年成長49.6%,不過,台積電沒有提供員工分紅相關平均數與中位數。 業界預期,台積電去年員工薪資超過300萬元主要受惠分紅隨獲利成長挹注。 車用需求方面,去年因全球經濟環境轉弱, 汽車單位銷售量衰退 5%,台積電預期,今年受 COVID-19 全球大流行與整體經濟持續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汽車單位銷售量將再衰退 11-13%。

台積電年報: 〈台積股東報告書〉估至2024年前半導體年複合成長率達5% 晶圓代工表現更強勁

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去年單位銷售量衰退 7%,由於電視及機上盒銷售量,受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影響而降低,MP3 播放器、數位相機市場則持續受智慧型手機侵蝕,預估今年整體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量,將維持下滑,但其中的 台積電年報2023 4K 及 台積電年報 8K 超高解析度電視出貨,將達到正成長。 儘管每間公司經營狀況有別,面對資安風險帶來的衝擊也不盡相同。 日後這些企業,若能開始展現對於資安管理的積極性,如同在營運、永續的面向上,對於業務與市場經營、環保、ESG、勞資等議題有一樣重視程度,也將是各界所希望看到的。 例如,台積電公布的資訊中,指出在2021年對於強化資訊安全的投資,超過10億元,並有超過500名員工負責資安相關業務,並有超過1千名外部人員,負責警勤等資安相關工作;在另一家企業:創意電子公布的資訊中,指出2021年投入資安的資源,比2020年費用成長190%。

教授說現在美國和歐洲的公司都已經把所有的lease作為債務,所以如果評估美股的話,這一步驟就可以省了。 台積電(2330)(2330)今(18)日宣布 2022 年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得主,表彰在技術合作、材料開發、量產支援、建廠管理、品質控管等方面表現優良的供應商,包括艾司摩爾、東京威力等18家廠商入列。 對於公司年報揭露未達揭露原則者,證交所表示,他們會在7月進行抽查,發現狀況後將請公司補充必要揭露內容,若遲未改善者,將可開罰24到480萬元。 也有其他公司坦承未成立資通安全管理部門,但仍表達已強化資訊安全管理,並公布當前的管理政策與具體管理方案,或是表示尚未成立跨部門資訊安全委員會,甚至指出由行政課負責規畫、執行與推動。 問題1:台積電有傳出設新廠地點包含新加坡、義大利、捷克、德國等地,請談談目前各地設廠的評估狀況,在那個歐洲或是東南亞國家有機會拓展製造。

台積電年報: 台積電重訊澄清 今年營收維持先前財測

台積電表示,依據營運成果並參考國內業界發放水平,決定業績獎金及酬勞(分紅)的總數,金額與分配方式由薪酬委員會建請董事會核准;每位員工獲派的金額,依職務、貢獻、績效表現而定。 2017年之前美國規定虧損可前抵 2 年或後抵 20 年,2018年起虧損可以無限期抵減未來年度課稅所得,但每年最多只能抵課稅所得的80%。 對於新創公司的Loss,比如AIRBNB,教授自己預測是從負的EBIT開始,第三年開始預測會轉為正的EBIT。 如果公司的財務報表沒有按照要求把所有的lease都歸為負債的話,還需要自行把lease折現為負債。

台積電年報

業界指出,台積電第一大甲客戶就是蘋果,第二大乙客戶指的是華為海思。 台積電在中國晶圓廠的2020年營收合計達467.47億元,營業利益合計達187.18億元,本期淨利合計達193.45億元。 業者分析,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吃緊,中國扶植當地半導體生產鏈,當地IC設計業者遍地開花,因此,帶動台積電上海松江8吋廠及南京12吋廠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

台積電年報: 公司簡介

雖然手機和PC有疲軟,但是剛才劉董事長也講我們產能的稼動率還是相當的高。 董事長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年薪不增反減,兩人年薪皆到 4 億元,較前一年度減少約 0.22 億元,減少幅度約 5.2%。 台積電指出,自民國102年以來,各項營運表現相當亮眼,比較105與102年的營運績效表現,營收、淨利及還原權息後股價(以年底為比較基準)分別成長59%、78%及89%,市場占有率也每年持續提升。 台積電去年營收獲利創下新高,董事高階主管薪酬同步成長,其中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去年薪酬同步衝破6億元,分別為6.32億元、6.43億元,年增57.9%、60.7%,不過,因台積電獲利成長,劉德音、魏哲家酬金占公司獲利比重較前一年度下降,分別降至0.0622%、0.0633%。 台積電年報資料顯示,去年美元營收758.8億美元,年增33.5%,連續13年創新高,去年獲利340.7億美元,年增59.6%,創新高,占全球半導體(不含記憶體)產值比重達30%,改寫新猷。 劉德音與魏哲家並說,或許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台積電將持續增強公司基本面,以進一步擴大技術差異化。

長期市場需求的結構性成長將推動智慧型手機、高效能運算、物聯網,及車用電子平台的成長,台積電正與客戶密切合作規劃產能,並加速投資先進製程和特殊製程技術以支持客戶需求。 受惠於客戶對於先進製程與特殊製程技術的強勁需求,台積電110年營收568.2億美元,連續12年創歷史新高紀錄,成長24.9%。 但除了4/3奈米等先進製程的進度,台積電也在本次的技術論壇上更新最新的擴產計畫(告訴供應鏈與客戶們「請大家放心,我們在大擴產了!」)。 資深副總秦永沛表示,現在正以5倍的速度加快擴產,包括將在南科擴建5奈米晶圓廠及興建3奈米晶圓廠,以及在竹科興建研發晶圓廠及2奈米晶圓廠,以台積電興建中及計畫中的投資案來看,等於要再蓋12座晶圓廠。

台積電年報: 營收

所以在半導體業其它的國家或是公司不管你花多少錢或多少人是沒有用的,因為等你學到那個層次時可能你的對手已經更超過那個層次了。 像台積電在20年前我們的技術和最先進的競爭者落後了大概2代,我們花了20年的時間超越。 我們最先進的製程目前是5奈米,3奈米製程即將投產,2奈米正在發展之中,2奈米以下正在尋找解決方案。 而這個需求是存在的,因為人類對於計算的需求是無止盡的,現在你看到的很多AI、人臉辨識、自動駕駛等等都需要很多很多的計算。 所以這個需求是存在的,所以技術的進步不會停止,這也是從需求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台積電年報

換言之,在這次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公司很早就建立資訊安全委員會組織架構,來強化公司地資安管理,或是像台積電等公司,另外還有建立專屬資訊保護委員會,保護公司與客戶機密資訊。 台積電年報 隨著金管會2021年底法令修改,上市櫃公司在2021年報有三大注意要點,其中資通安全是全新重點。 基本上,有三個重點,分別是:(一)資通安全管理策略與架構,(二)資通安全風險與因應措施,(三)重大資通安全事件。 只是,這些資安治理方面的資訊,企業可能將相關資訊發布在公司網站某處,或是公布不同報告之中,或是不一定會對外公開。 基本上,資安風險也是企業經營風險的一環,部分公司前幾年就開始主動揭露資安做為──早在臺灣政府的法規要求之前,已有少數企業會在風險管理的面向上,揭露資通安全風險及管理措施,台積電就是一例。 同時,致力於獲取可持續且恰當的投資報酬,使台積電能繼續投資以幫助客戶成長。

台積電年報: 今年台積電在股東會上首次提及傳承計畫,引發外界關注。(攝影/蕭芃凱)

到了高資本支出開始開花結果的時候,也許那時候成長會稍微緩慢一點,但是現金流入會大幅提高。 那我們會把現金流透過股利的穩定成長回饋給所有的股東,那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們追求的就是營收跟獲利的長期成長,能夠使得股東的長期報酬極大化。 確實在美國設廠的成本比我們預期的要高,但是也並不是我們不能應付的。 對於徵員不順,是有比在台灣要難一點,但是我們目前也有招募到我們希望的人數。 在一個新的地方建廠就會有它的一個學習曲線,台積電在新的地方我們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學習。 由於這些地方長期來講建廠數量沒有台灣高,所以供應鏈沒有台灣這麼完整。

2020年營業利益達66.88億元,與2019 年營業利益32.56億元相較,年增率高達105.4%。 2020年稅後淨利72.01億元, 與2019年稅後淨利40.37億元相較,年增率亦高達78.4%。 Anue鉅亨網1999年創立至今,不只是間財經新聞媒體,也是一間協助投資人決策的科技公司,我們陪伴許多台灣投資人成長,一直深受投資人信任。

台積電年報: 相關貼文

受惠於客戶對於台積電領先業界的5 奈米及7 奈米技術的強勁需求,台積電的營收連續11 年締造了歷史新高的紀錄。 透過這些作為,台積電認為,公司有能力吸收海外晶圓廠較高的成本,並且無論在何處營運,都持續作為最高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服務提供者,因此,即便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增加產能,也可以持續獲得好的報酬,同時為股東帶來盈利增長。 另外須關注的是,在我們檢視的10多家公司2021年報中,發現有一家上櫃公司,可能沒有注意新的年報規範,雖然在其他重要風險及因應措施上,有說明資安風險評估分析及因應措施,以及資安具體管理方案,但在營運概況的章節上,並未看到資通安全管理策略與架構方面的說明。 劉德音及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正進入一個更高結構性成長的時期,因為未來幾年來自5G和HPC相關應用的大趨勢可望驅動對於運算能力的大量需求,從而擴大使用各項先進技術。

  • 但除了4/3奈米等先進製程的進度,台積電也在本次的技術論壇上更新最新的擴產計畫(告訴供應鏈與客戶們「請大家放心,我們在大擴產了!」)。
  • 疫情蔓延使全球經濟與社會經歷巨大動盪,然而,在家工作和遠距學習等趨勢興起,加速數位轉型,使半導體產業需求持穩。
  • 2020年對晶圓代工龍頭大廠台積電來說,營運除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愈來愈大。
  • 台積電預計5奈米製程(包含未來即將試產的4奈米同屬5奈米家族)明年陸續開出後,總產能將是2020年的3.5倍,2023年更將提升至4倍之規模,先進製程的需求強勁可見一班。
  • 因為預估營運資本變動很麻煩, 可以考慮公司過去平均的營運資本佔公司Revenue的比率,再參考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營運資本的比率情況調整(達摩德仁教授有提供)。

展望未來,劉德音與魏哲家表示,疫情大流行帶來的挑戰,使台積電更致力於實現創新,以增進人們的生活福祉,而進入 5G 時代,AI 與 5G 應用對數位運算效能的需求永無止境,驅動對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強勁需求。 台積電來自中國客戶的晶圓代工訂單在2019年出現強勁成長,雖然2020年美國發布華為禁令,但以2020年來看,華為海思仍是台積電最大的中國客戶,並且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 而華為海思2019年貢獻台積電營收比重達14%,顯示中國客戶已經成為台積電近年來主要成長動能,但2020年9月中旬後無法出貨給華為,但華為海思去年下單量對台積電營收占比仍達12%。 雖然2020年下半年華為海思無法再對台積電增加新晶圓投片,但台積電其它客戶很快補足空缺的產能。 以7奈米及5奈米先進製程產能來看,2020年第四季雖然少了華為海思訂單,但空下來的產能已被蘋果、超微(AMD)、聯發科、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邁威爾(Marvell)、英特爾、輝達(NVIDIA)等包下,並帶動2021年強勁成長動能。 高效能運算平台方面,主要包括個人電腦、平板電腦、伺服器、基地台、遊戲機等。

台積電年報: 自由廣場》五大信賴產業的基礎

台積電採取了嚴謹的防疫措施保護員工的健康與安全,並且確保所有晶圓廠正常營運,以在疫情期間持續提供客戶服務。 台積電預計5奈米製程(包含未來即將試產的4奈米同屬5奈米家族)明年陸續開出後,總產能將是2020年的3.5倍,2023年更將提升至4倍之規模,先進製程的需求強勁可見一班。 法務長方淑華答:這次公司章程的修正,關於股東會通知召集方式的修改,主要是要保持彈性。 目前我們仍然會維持股東會開會通知用書面的方式來做,未來有可能會配合主管機關的要求用電子化的方式來處理,所以這裡主要是要保持一個彈性,這裡也謝謝這位股東的建議。

當時華為海思仍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中國客戶營收比均維持在21~22%。 若以美元計算,台積電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為455.1億美元,稅後淨利為176 億美元,較前一年度的全年合併營收346.3億美元增加31.4%,較前一年度的稅後淨利111.8億美元增加57.5%。 台積電2020 年毛利率為53.1%,前一年為46.0%;營業利益率為42.3%,前一年則為34.8%。 稅後純益率為38.7%,較前一年的稅後純益率32.3%增加了6.4個百分點。 台積電指出,隨著世界突然意識半導體在現代經濟中所扮演的要角,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開始受到關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突顯人們重視具韌性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半導體在經濟和國家基礎設施安全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公司對長期資產的投資,是資本支出減去折舊和攤銷後的淨資本支出(Net 台積電年報 CAPEX),也就是说公司今年对长期资产净投资的部分。

台積電年報: 營收概況分析-長年CAGR+ 10% 以上 2011 年以來優於產業平均 0.7%

去年由於消費類個人電腦更換週期延長,企業伺服器需求降低及當代遊戲機進入產品生命週期尾端,主要高效能運算產品單位出貨量下降 4%;5G 基地台部署及成長企業的個人電腦需求,抵銷部分衰退。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今 (21) 日上傳股東會年報,其中指出,由於電子產品採用半導體元件比率提升,加上 IC 設計廠擴大市占率等四大因素推升,預估 2019 年至 2024 年,半導體產業 (不含記憶體) 產業年複合成長率可望達 5%,而晶圓代工成長幅度將更強勁。 台積電強調,持續實踐企業公民的永續責任,攜手供應商就技術、品質、交期、環保、人權、 安全與衛生等各面向精益求精,並考量氣候風險,積極提升供應鏈氣候韌性,一同為發展永續低碳的半導體責任供應鏈全力以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