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車7大好處2023!內含油電混合車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March 2, 2021

油電混合車

目前擁有全面型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的廠商有Toyota和Ford,其中Ford的混合动力系统来自于Toyota的授权和专利交换。 丰田於2009年發表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插電式油電混合概念車,並於2011年法蘭克福車展上正式發表量產版本的Prius Plug-in Hybrid。 Prius Plug-in Hybrid是以第三代Prius為基礎,增設外接充電系統,並將原本的鎳氫電池改為鋰電池,性能表現與Prius一樣,但電動續航力提高到24公里,並能以時速100公里的速度行駛,油耗表現也更加提升。 Prius Plug-in Hybrid可以120V和240V的電源充電,充電時間分別為2.5~3小時和1.5小時。 目前擁有全面型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的廠商有Toyota和Ford,其中Ford的混合動力系統來自於Toyota的授權和專利交換。

油電車的好處,除了省油以外,還有安靜且平穩的瞬間加速,踩下油門時,不像燃油車會幾秒停頓與震動,油電車動力不延遲,行駛時大都是由電動馬達推進,汽油引擎則負責充電,但在上斜坡或加速時,引擎也能提供動力,讓油電車的加速度表現也能有跑車等級快感,因此油電車的綜效扭力、馬力也成眾多網友挑選重點,讓許多網友大讚「開過就回不去」。 得益於這些全新的技術,官方稱雙極鎳氫電池(NiMh)能夠實現兩倍的輸出功率,有助於提升混動車型的動力表現,實現更強的性能,單純依靠電動機就能夠達到更高的時速,進一步提高燃油效率。 全新年式 Volvo S60 與 V60 另一大重點升級則在於導入旗艦 T8 Recharge PHEV 雙能電動車型,相較過往 T6 PHEV 動力大幅增漲為 390hp/65.3kgm 的強悍水準,並在 11.6 kWh 鋰電池組幫助下擁有 57 公里的純電續航力、52.7km/L 的平均油耗。

油電混合車: 「小改款Nissan X-Trail」今年登場!內外升級 台灣9月推國產

LS600hl 是「重度 Hybrid」(Full Hybrid)設計的最佳例證,其電動馬達功率大,可獨立驅動車輛,同時也對性能的提升有顯著貢獻。 而其還具備純電動行駛模式,而這也是重度 Hybrid 車款有別於中度 Hybrid 車款的差異處之一。 串聯式 Hybrid(Series hybrid) –主要以電動馬達驅動車輛,引擎僅作為發電、充電用。 HEV-Hybrid 油電混合車的基本架構就是引擎+電動馬達兩種動力系統,再加上控制模組、電池組等。 而單就動力系統的搭配方式,還可分成 (1) 串聯式、 (2) 並聯式、 (3) 串並聯式三種型式。

不過其實這種車款較適合短途旅程,如果是4小時以上的長途旅程則未必適合,是重度混能車的一大缺點。 2019 款凱迪拉克 CT6,一款來自美國的豪華大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 凱迪拉克CT6 採用一台2.0 L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一組電池動力組,其整體輸出功率355 kW,扭矩400 N‧m 。

油電混合車: 採用e-POWER的車款

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發電裝置,就像一架發電機,只要儲氣瓶添加燃料「氫氣」,透過化學反應產生電能,就能維持燃料電池的電力,不像一般非充電電池用完即丟,也不像充電電池要持續充電,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 加上,燃料電池低污染、低噪音、不用充電、高效率、壽命長等特性,近幾年來,在國際上研發趨勢已見增溫。 一般純電池電動車的電池模組必須充電才能運作,充電需要時間,但燃料電池車則不同,只要加「氫」就能上路行駛,節省等待時間,而且燃料電池發電時只會排放水及熱,因此燃料電池電動車被視為零污染車,屬於真正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 據悉,大改款Toyoyt Prius預計將搭載由TNGA-C所衍生打造的E3平台,並融合了電動車bZ平台的共用性;動力部分仍有可能會採用結合Hybrid油電系統的1.8升汽油引擎,不過,據傳原廠還將會推出以氫作為燃料的內燃機動力版本,並計畫於2025年時發布。 全面型混合動力可以是讓引擎與馬達都驅動前輪或後輪,也可以設計成分開驅動前後輪變成四輪驅動。

油電混合車

因為開發成本極低故目前已被多家廠商使用,例如賓士、雪鐵龍、馬自達、標緻汽車和Smart。 Honda在2000年投產的Insight也是補助型混合動力系統。 油電混合車 Honda開發的補助型混合動力系統命名為IMA(Integrated Motor Assist)。 IMA系統使用自家的i-VTEC引擎配上電動馬達,可達到有效的節能與性能表現,不過因為仍屬中度混合動力的程度,效果仍算有限。 Insight當前採用的是輸出動力95匹的1.3升四缸汽油引擎搭配可輸出14匹的電動馬達,總合動力輸出有102匹,大約相當於1.5升的引擎。 除了Insight之外,Honda現在還有Fit Hybrid、Fit Shuttle、Freed、Freed Spike和CR-Z等車款使用IMA系統。

油電混合車: AMG 性能策略大轉變!傳賓士 C63、E63 將重拾招牌 V8 動力心臟

Sports 800 Gas Turbine Hybrid 同時搭載了燃氣渦輪機(gas turbine)與電動馬達,可說是 Toyota 投入 Green Car 研發領域的最初代表作。 而在 80 年代,除了 Hybrid 技術的開發,Toyota 也同時著手電動汽車 (EV) 的技術開發,這些都為日後 Hybrid 量產化累積了所需的經驗與技術。 Hybrid 混合動力汽車看起來那麼前衛、高科技,但事實上,它可不是最近才出現的玩意兒。 而 Hybrid 汽車的發展歷史回顧,要從一個當今家喻戶曉的跑車品牌「Porsche」來談起。 今日大家說到「Porsche」,總是先聯想到它們那款具有「蛙眼」頭燈的 911 系列跑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 Porsche 車廠創辦人 Dr.Ferdinand Porsche 可說是 Hybrid 汽車發展史的先鋒。

油電混合車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油電車』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這 3 款國民車目前均是採國產化生產,未來台灣若真的引進 e-Power 動力,勢必會提高成本售價,其中 e-Power 版本推測會以進口方式導入販售。 據悉,全新的雙極鎳氫 (NiMh) 電池將會逐步應用到所有使用鎳氫電池的TOYOTA混動車型上,而使用同樣技術的鋰電池也將會在未來推出。 如此一來,新的雙極鎳氫電池內阻隨著表面積的增加而降低,可以實現更高的充放電效率,能達到普通鎳氫電池的1.5倍。

油電混合車: EV 電動車分類:純電動車

但相關文獻也同時提及,上述的比較是在未將燃料的精煉,與利用管線或油罐車輸送至各地的加油設施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與產生的碳排放量納入考量,由於這方面的耗能因所在地區不同差異極大難有統一的量化標準,因此在總體的能耗與碳排表現上何者為優,尚無定論[15]。 此功能對在有交通擠塞行走(如某些市區)、需要經常停車起步(例如公共運輸工具)、路途經常需要上坡落坡的情況作用特別大,由於耗油量低,運作費用比一般用內燃機引擎的汽車低。 Ferrari在2012年4月正式展示自家開發的補助型混合動力系統。

  • 不過其實這種車款較適合短途旅程,如果是4小時以上的長途旅程則未必適合,是重度混能車的一大缺點。
  • Chevrolet Equinox FCEV、Ford Edge Hyseries Drive和Honda FCX都是燃料电池/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例子。
  • 混合動力車輛(hybrid vehicle)是使用兩種以上的能源产生动能驅動的車輛,而驅動系統可以有一套或多套。
  • 第1個缺點,就是化石燃料燃燒不充分,這款汽車很大的一個缺點,就是無法長時間耗油,雖然可以降低油耗,但是也容易造成積碳的現象。
  • 原廠甚至也提供了白內裝選項,這套座椅的選配價格為1.2萬元,但在上市期間原廠也提供免費升級方案,希望藉此吸引買氣。
  • 其寬敞舒適的內艙、設計完美的混動系統、懸掛系統,以及非常吸引人的起價都讓買家們心動不已。

NX300h採用的油電混合系統,既可以單獨使用汽油引擎動力或者電動馬達,更能將兩者結合,共同為車輛提供動力。 在提升動力的同時,又降低燃油的消耗,進行減少廢氣排放,從而達到理想的配合。 NX300h最高時速可達到180km/h,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9.2秒,而且2494c.c.排量的引擎動力充沛,絕對是汽車中的「行動派」。

油電混合車: 油電混合車基礎傳動介紹

隨著創新技術的演進,研發出既可加油,又可充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或稱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最大的特色是,可加油,也可以外接電源,利用充電站或家用充電設備,從外部電網為車輛電池充電;換言之,在純電模式下行駛時,如同一般純電池電動車。 當電力不足時,引擎將自動啟動,轉換為油電模式下繼續行駛,免除電池續航力不足的焦慮。 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款基礎上與 HEV 油電混合車款相同,皆具備了內燃機引擎、電動馬達、電池以及整合汽油與電動馬達的機構,而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款最大的特色、在於具備了較 HEV 油電混合車款更大容量的驅動電池容量,可提供更長距離的純電行駛距離,藉此大幅降低引擎的運轉時間,提升明顯更加出色的油耗表現。 重度混合動力(Full Hybrid又稱作强混合Strong Hybrid)即是完全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它可完全單靠任一的動力來源為主要動力,也可以兩者同步驅動產生更大的動力。

氣候集團 (Climate Group) 旗下的 EV 100,他們跟 RE100 很像,目標也是希望在 2030 年前讓電動車成為新常態。 EV100 由 80 個市場中的 100 個企業組成,他們提出,目前全球推廣純電動車面臨五大挑戰:缺乏充電設備、缺乏適當的電動車型式、電動車的價格、電動車帶來全套操作方式的改變、不確定或尚未發展的政策配套。 再加上臺灣的電力排碳係數並不低,種種條件的限制之下,考量使用的多元性與便利性,我們可以與歐盟等國同步,給予插電式油電混合車適當的獎勵政策,同時使電動車價格更親民,更有創意地擴展充電樁,有機會實現 EV100。 接著,圖二比較了臺灣去年 (2021) 銷售量最高的五種純電動車與五種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燃料生命週期。 一個有趣的觀察: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有二種使用情境,情境一是「用電加用油」,情境二則是「只用電不用油」,因為在六十多公里以內的短程交通下,可以完全不加油,使用電池的電力即可。

油電混合車: 環保省油更安心

Insight 採用的是並聯式 Hybrid 設計,原廠稱其為 油電混合車 IMA 動力系統 (Integrated Motor Assist) 。 以現行的第 2 代 Insight 來說,以輸出動力 95 匹的 1.3 升四缸汽油引擎搭配可輸出 14 匹的電動馬達,總合動力輸出也僅有 102 匹。 相較於採用 98 匹最大馬力的 1.8 升引擎搭配的 82 匹輸出電動馬達,總合動力輸出可達 136 匹的第 3 代 Prius,兩者在動力性能上的差距,顯然就看出 Prius 採用屬於串並聯式 Hybrid (也是重度 Hybrid) 所帶來的領先優勢。 以全球銷售量最大的 Hybrid 車款─Toyota Prius 為例,它所採用的那套 THS (Toyota Hybrid System) 系統,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連接引擎、一號馬達兼發電機 (MG1) 、二號馬達兼發電機 (MG2) 三個動力系統,並依據精密的 PCU 控制系統來協調這三個動力來源,更有效率地驅動車輛。

油電混合車

而談到日系油電車,則不得不提到備受消費者關注的大改款Lexus NX,雖然台灣提供全球獨有的NX 200必定會是銷售主力,然而Bob認為與Toyota RAV4 Prime共用動力單元的NX 450h+,是一款未被總代理積極溝通的誘人車型。 油耗表現上,Rocky 也受惠於 e-SMART Hybrid,在 WLTC 模式下,可繳出一公升 28 公里的超省油耗表現。 而 1.2 升自然進氣車型則是每公升 20.7 公里,也比之前進步 10%。 Rocky 油電混合車 也搭載智能踏板(S-PDL),當右腳從油門踏板離開時,車輛會有自動減速的效果,讓駕駛可以減少踩煞車踏板的機會,車主可自己選擇關閉智能踏板。 第1個缺點,就是化石燃料燃燒不充分,這款汽車很大的一個缺點,就是無法長時間耗油,雖然可以降低油耗,但是也容易造成積碳的現象。 外型上,輕度偽裝的Qashqai可看出一些端倪,針對前後保桿進行修飾,預想圖的新Qashqai,左右下擾流採用更具視覺張力的銳角造型,搭配類似電動車封閉的水箱護罩,整體搭配起來氣息更年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