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頭音樂2023詳解!(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September 8, 2021

肥頭音樂

「小時候有 113 嘛,那就是我媽媽在辦的。我爸爸就變成很全力支持我媽媽,到後來家人的心態就沒那麼公務員。」他說,媽媽做研究也算在創作,所以很支持他做音樂,但爸爸就不一樣了。 記憶中的雷爸,不曾缺席他的任何音樂表演,可直到他退伍那一刻,雷爸突然覺得「夠了,我就挺你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這不是一個正業」,讓他相當受傷,甚至發生爭執。 「回到現在」Live Session 的拍攝地點選在對樂團意義非凡,長年孕育靈感以及排練的集訓地點「肥頭音樂」。 為了此次拍攝,本製作的美術團隊也耗時近一週將肥頭音樂的三個拍攝場景重新粉刷佈置,打造多個具科幻、流動感的絕美場景。 肥頭音樂 在錄音時,雷擎特地找了吳政君老師來錄音,昔日的師徒以鼓擊交會,也讓這首歌多了另一層意義。 「我在貨斗上。車子搖晃在泥濘的山坡地。無預警的雷聲和澆淋,大雨讓我想起了你。那天我們一起搭著小船,穿著救生衣。」雷擎緩緩唸出最初寫在〈大雨〉的詩;此段後來成了錄音版中,向爸爸道謝的口白段落。

肥頭音樂

輔大法文系畢業的他,曾在落日飛車的歌裡施以法文唱詞(〈Cool of Lullaby〉);並以 LINION 的山林兄弟對唱曲(〈Moutain Dude〉),首度入圍金音創作獎。 身為情感氾濫的雙魚座,「愛」是他音樂中最常見的主題——不只伴侶關係,還包括親情、友情,甚至對土地的感情。 《Dive & Give》裡的〈旅行〉唱明了,旅行的意義是為了找到意義(「為何總需要旅行/說到底 想要逃避/破舊不堪的自己/該前進 快找到意義」)。

肥頭音樂: 關於 Gibson SG 吉他,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事(二)

與其待在臥房電腦前拼貼,他更傾向讓每一軌音色、每一回錄音,都是與真實人物相處後的動念。 那些聲音因此而溫暖,那些故事因此而動人。 《私人經驗》巡迴到大港站時,雷擎受到國國鼓勵創作。

〈大雨〉創作源起於 肥頭音樂2023 肥頭音樂2023 2018 年,雷擎在印尼旅行時,想起了兒時和家人一起到印尼泛舟,卻在大雨中爭執的回憶。 小時候的他不解,為什麼方才正在氣頭上的爸爸,上了船後可以立刻變成大家的開心果。 直到多年後重遊舊地,因為另一場大雨卡在小貨車裡的他,突然頓悟那是一種愛的表現。 穿越〈風與花〉宛如潮濕隧道裡的躁鬱,〈Stars〉響起輕盈的電鋼琴延音。 雷擎說,弟弟後來去澳洲工作,在錄專輯時聽聞澳洲疫情嚴峻的消息,讓他又加倍擔心與思念;錄音當下,他和 ?

肥頭音樂: 肥頭音樂工作室

回望那一趟印尼行差點溺斃,歷劫歸來被他視為另一則寓言。 在一個音樂由串流 featuring 主導的年代裡,這份渴望與他人連結的「愛」,成為雷擎強健的生存能力,刺激他持續創作。 此後,樂團隨著轉景來到肥頭音樂的走廊空間,以小編制帶來〈豐盈與匱乏的孩子〉與〈變化〉兩首不插電歌曲。 最終,在一個由垂掛的布幕裝置和神秘的黑洞打造而成的靜謐空間中,樂團呈現最後兩首曲目:〈骨氣的考驗〉以及〈回到現在〉。 在肥頭有兩個公共休息區,練團室以外也注重休息和與團員對話的空間,更多出放鬆和閒適的機會。 目前肥頭的經營者王老闆除了本身也是樂手之外,也會邀請朋友一起在這裡舉行藝術展和公開表演,於創作而言,音樂、藝術與設計等的深切關聯,便於此湧現。

肥頭音樂

後者因為製作 LINION 的專輯,而和雷擎牽上了線。 以「旅行」為旨的《Dive & Give》,內核真正要思索的,其實是雷擎 30 歲前的人生記憶,如何建立他的自我認同。 尤其是家庭成員間的羈絆和糾結,他近乎裸裎相對。 我想起採訪前一天,他纔在台北南方的另一處屋頂,舉辦首張專輯《Dive & Give》的聽歌會。

肥頭音樂: 專訪|Kodaline 療癒之聲來自真感情,老友團員相扶持「演出前要擁抱打氣」

那些綿延的往事,被雷擎說成一則則預言,在這張專輯裡,他成了由過去鑄造的人類。 好比說序曲〈Rainbow〉,源於他在小學學鼓前,和家人的峇里島旅行經驗。 那一天,年幼的雷擎與家人排隊參拜海神廟時,無意間脫隊走近灌木叢,發現了印尼的傳統打擊樂「甘美朗」(Gamelan)。 他曾將自己從小到大的記憶片段,整理成環島地圖,並透過成年後的造訪,回望小時候曾和家人到過的風景。 他也曾在某個下午,陪外婆閱讀未曾見面的外公的年鑑,一邊掉眼淚,一邊思考自己可不可能把台灣的記憶封存在作品裡。

雷爸、雷媽到場時,屋頂入口的老電視機,恰巧播到他強褓時期的家庭錄像。 身著正裝的他手指螢幕,和長輩一同笑望回憶——那畫面看起來,不像場聽歌會,倒像來參加他們兒子的婚禮或成年禮。 Fat Tone走道充滿趣味的塗鴉和樂團海報貼紙,比起我們對搖滾樂手總多黑白兩色的印象還要更豐富一點,點、線、面之間之於「練團空間」來說卻呈現著毫不衝突視覺感,堆疊成超乎胡士托想像的創意空間。 《Dive & Give》不是台式 chill pop 的舊酒裝新瓶。

肥頭音樂: 肥頭音樂

成團於 2006 年,並於 2016 年宣布休團的獨立樂團「來吧!焙焙!」,由主唱焙隆、焙檍、吉他手國國、貝斯手弘禮、鍵盤手小干,以及鼓手鳥人組成。 去年(2021)三月於「大港開唱」以六人完整編制形式回歸,讓許多等待已久的樂迷感動不已,樂團也順勢推出新歌〈回到現在〉,並規劃同名巡演,無奈遇上全國三級警戒而忍痛取消。 從小家裡的規矩相當明確,不管前一天忙到多晚,每天早上八點半,全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吃飯。

因此他退伍後搬到板橋,便持續透過聆聽、臨摹,寫出〈Abby〉、〈Mailman〉等早期創作。 在《Dive & Give》裡的〈Abby〉,直接使用 肥頭音樂2023 2016 年他們在板橋舊家錄下的版本,儘管帶有底噪和麥克風雜音,卻保留了他離家後曾想證明自己、鍛鍊自己的純真。 雷擎從小和父母相處融洽,儘管他們是軍警,實際上更接近文官職,有探索新知、開放的一面。 尤其媽媽後來轉成學者,做家暴防治、婦女犯罪預防工作。 曾有到歐洲旅行的朋友告訴他:待在城市裡,我們往往可以找到很多朋友取暖、轉移注意力,然而獨自旅行時,你才會被迫面對自己、真正地去消化心裡的問題。

肥頭音樂: 肥頭音樂工作室的財政部財稅資料

從 2018 年的單曲〈心肝寶貝〉開始,雷擎正式以一位鼓手、打擊樂手、唱作人的身份,持續走闖於台灣獨立音樂圈。 線上首播時,看著留言區出現無限安可聲,樂團認真謝謝在螢幕前一同觀看線上首播的觀眾,並神秘兮兮地表示:「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尤其是在七月初啊!」暗示樂團可能會在七月舉辦專場演出,讓留言區頓時歡呼不斷。 消息,請關注樂團 FB 官方粉絲專頁及 Instagram。 於上週六 (5/7) 肥頭音樂2023 晚間上線了籌備已久的「回到現在」Live Session 作品,將當時未盡的巡演以近 50 分鐘的同步錄音影像呈現,並在粉專上偷偷宣告,將於今年 7 月帶來專場演出的大好消息。 旅程即療程,音樂作為一種紀錄形式,讓雷擎比起其他旅人,有了更多分享故事的可能。 《Dive & Give》從 2018 年前的印尼旅行開始受孕,直至 2020 年他到花蓮「工藝之外」駐村後胚胎成形。

  • 在當兵前,則因為板橋高中大學長國國(落日飛車)的介紹,不僅加入了「肥頭音樂」練團室宇宙,也徵選進來吧!
  • 此曲以 bossa nova 為基底,加入了在花蓮認識的踢踏舞者王祥馨的舞步節奏;讓鼓擊與踢踏共鳴,描繪前行的步履。
  • 雷擎從小和父母相處融洽,儘管他們是軍警,實際上更接近文官職,有探索新知、開放的一面。
  • Te壞特與鋼琴手、小號手 Andrew Page 分享這份焦急後,決定把 ?
  • 雷擎在《Dive & Give》裡最重要的工作夥伴,當屬製作人小宇(鍾濰宇)。
  • 在肥頭有兩個公共休息區,練團室以外也注重休息和與團員對話的空間,更多出放鬆和閒適的機會。
  • 樂手巢分享搖滾音樂資訊,以全方面的報導角度,介紹全球音樂新訊、演唱活動速報、專家經驗、流行設計、樂器專業評鑑及專題報導。

成長過程,他對傳統家父長的權威制總有些抗拒,卻又會不自覺地想博取長輩的認同,因此常常在尊敬、服從、抗拒、依附的情緒間拉扯。 雷擎 1992 年生於北投,小學五年級在社區音樂教室首度接觸打鼓。 自學至高中後,才又報名了黃瑞豐老師帶隊的第一屆兩廳院爵士營。 那回營隊結束,他繼續到黃瑞豐的教室上課,師從台灣首屈一指的打擊樂手吳政君(生祥樂隊、絲竹空爵士樂團)。 在當兵前,則因為板橋高中大學長國國(落日飛車)的介紹,不僅加入了「肥頭音樂」練團室宇宙,也徵選進來吧! 樂手巢分享搖滾音樂資訊,以全方面的報導角度,介紹全球音樂新訊、演唱活動速報、專家經驗、流行設計、樂器專業評鑑及專題報導。

肥頭音樂: Jack White 分享創作心態──寫想在廣播聽到的歌,Olivia Rodrigo:好難

此曲以 bossa nova 為基底,加入了在花蓮認識的踢踏舞者王祥馨的舞步節奏;讓鼓擊與踢踏共鳴,描繪前行的步履。 客廳燒起聖木香,暖身閒聊之餘,他著手準備了香蕉切盤與一碗堅果。 肥頭音樂2023 不若作品與外型的瀟灑野性,他的謙和有禮、舉手投足,皆透露出自軍警家庭成長的嚴謹教養。

肥頭音樂

向來低調的 EMMA,是和雷擎合作〈心肝寶貝〉的前室友艾迪的同學。 兩人因為廣告案認識,並透過演出展開交流。 擁有一副天籟嗓音的 EMMA 來自萬華,在〈那卡西〉、〈神仙眷侶〉中都有獻聲,卻直到專輯主打歌〈放輕鬆〉才正式掛名。 雷擎在《Dive & Give》裡最重要的工作夥伴,當屬製作人小宇(鍾濰宇)。

肥頭音樂: 關於 Gibson SG 吉他,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事(二)

Te壞特與鋼琴手、小號手 Andrew Page 分享這份焦急後,決定把 ? Te壞特隨意哼唱的「shaliya」,改成呼喚弟弟的名字「雷仡啊」,盼音樂能表達遠遠的關心。 《Dive & Give》在收穫與給予之間,具體了雷擎 30 歲前的人生故事。 專輯官方中譯為「身歷其境」,音樂設計充滿電影感,或用上傳統的打擊樂器,或延用最早的粗糙錄音,目的便在於還原他在某個當下的記憶,甚至是記憶中的記憶。

「我一直記得我爸有跟我說:『你要做個榜樣,你怎麼做弟弟就會跟著怎麼做。我跟媽媽不會陪你太久,弟弟會是陪你最久的人。』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雷擎說,雷爸得知他在做專輯時,曾捎來三捲卡帶。 播放鍵按下,傳出的是他嬰兒時的哭聲、1992 年北投老家的電話鈴聲、餐桌上大人的閒聊聲。 於是他特別將父親逗弄自己的嬰孩哭啼聲,放進〈Stars〉裡,願弟弟能感覺得到父親的愛、哥哥的羈絆,永遠都在。 延續印尼旅行經驗,與〈Rainbow〉同期的孿生作是〈大雨〉。 此曲既是雷擎寫給爸爸的告白作,也是他解套自己和「父權」矛盾關係的療傷作。

肥頭音樂: 專訪|Kodaline 療癒之聲來自真感情,老友團員相扶持「演出前要擁抱打氣」

一切都是因為愛,說來俗爛,放在雷擎身上卻不顯矯情。 他的表達,他的人,他的音樂,有這時代少見的誠摯。 肥頭音樂 但因為他是雷擎,你便有足夠的理由信以為真。 順著曲序走,《Dive & Give》上半張的大千世界任我行,在下半張轉進歌手的私我獨白。 延續〈大雨〉和父親的對話,〈風與花〉、〈Stars〉則惦記起雷擎另一位重要的家人——弟弟雷仡。

肥頭音樂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