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婞淳故事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August 18, 2021

郭婞淳故事

2015年,郭婞淳成績逐步回升,她先在三月的國內賽事青年盃舉出總和230公斤[22]。 十一月世錦賽則以抓舉104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7公斤獲得銅牌[23]。 2016年亞錦賽,郭婞淳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5公斤、總和238公斤奪金,並獲選該屆亞錦賽最佳女舉者[24][25]。 以奧運金牌為目標的郭婞淳在該年里約奧運舉重女子58公斤級參賽,最終抓舉102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31公斤,成績不如預期,但仍獲得該量級銅牌[26]。 同年11月在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30公斤奪金[27],並在12月體育運動精英獎頒獎典禮獲頒最佳運動精神獎,以表彰她傷後復出的成就[28]。

郭婞淳故事

雖然婞淳戰功彪炳,但在選手之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她2014年備戰亞運練習時,不慎被槓鈴壓傷,導致右大腿肌肉70%斷裂,歷經長時間且痛苦的復健,她成功站起來了,甚至締造輝煌。 她透露,當完全無法舉起原本可以輕鬆舉起的重量時,心情幾乎崩潰,但在親友與教練的鼓勵,加上自己想重返舉重舞台的決心,咬牙撐過所有復健療程,奇蹟似的在4個月後踏上亞運舞台,即使沒有獲得獎牌,但自信心與鬥志已進階至另一層級。 延宕一年的杭州亞運即將在9月23日至10月8日登場,繼成都世大運後,中華電信將在MOD、Hami Video提供賽事轉播,必比照東奧規格,首度提供獨家4K轉播,本屆賽事中華隊代表團將有超過500人,由東京奧運菁英選手領銜,更首次新增電競賽事,絕不錯過中華隊選手的精彩時刻。 Under Armour今年也特地邀來知名運動插畫藝術家BamBamBam為三位選手專屬繪製「Team UA應援動畫」與「Team UA應援濾鏡」,以選手們在場上揮汗拼搏的英姿為靈感繪製,號召全民一起為選手們集氣!

郭婞淳故事: 運動雲

嘉翎曾拍片透露,1年練跑距離700公里、控制體重飢餓1000小時、踼擊10萬次、參加正規賽事超過50場、250組對戰場次、1820分鐘的競賽時間,也說自己不怕曬黑,不怕辛苦,只擔心技不如人。 楊勇緯高中時期的教練林世玄透露,他相當自律,不僅柔道實力強,功課也很好,都是班上前3名,沒有叛逆期,除了勤於訓練,還會追根究柢問到底。 「我受傷時躺在那,最渴望的就是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我也想靠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幫助更多人!」婞淳這麼說。 泰國為泰黨(Pheu Thai)最終在獲得軍方支持下,讓地產大亨賽塔(Srettha Thavisin)高票當選新總理,解決國家群龍無首的窘境。 當賽塔23日正式獲得泰王冊封,當地媒體也突然發現,他身旁亮眼的第一夫人來頭不簡單,是泰國知名抗老名醫塔維辛(Dr. Pakpilai Thavisin)博士,又被稱為「Dr.Om」。

郭婞淳故事

「阿公在天上一定也還牽著我!阿公你要繼續牽著喔」,許多網友感動「我眼前一片模糊了」、「想起了阿公,想哭」、「我們也都會牽著你」。 此次東京奧運,許多台灣選手表現十分亮眼,選手們在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奮力一搏,他們的魅力除了展現在運動上,私底下,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郭婞淳故事2023 郭婞淳故事2023 現在世界排名第1的她,國小三年級開始練習羽球,小六時已打遍高雄,並奪得全國羽球排名賽乙組冠軍,取得甲組資格,同時也是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郭婞淳故事: MUJI針對「台灣氣候」首推清潔系列!這款「霉味救星」雨天晾衣再也不怕

該說是人生的美麗謬誤或命定嗎,這樣簡單一句話,郭婞淳卻聽成:「如果妳要練田徑,妳就要練舉重。」熱愛田徑的她於是努力練舉重。 命定還有,國三那年的全中運比賽,跑田徑第一棒的郭婞淳在傳棒子給下一位選手時失誤,棒子掉到地下,導致全隊連決賽都進不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可以在受傷後繼續出賽,也能夠透過自己的經歷帶給大家力量和希望。」婞淳美麗深邃的眼睛泛著淚說。

過往奧運舉重為女子58公斤級,本屆東奧是國際舉重總會2018年調整59公斤量級後的第一場奧運,郭婞淳今天在東京奧運舉重女子59公斤級登場,她這次抓舉報100公斤、挺舉報130公斤,幾乎沒有對手,與排名第二的選手有著各有5公斤和10公斤的差距。 當我問到「曾遇過最大的低潮和挫折是什麼?」婞淳笑了,她說,現在想想那些挫折和低潮其實都不算真正的挑戰,甚至讓她的心理素質更好,更不怕困難。 她口中的受傷是2014年為亞運練習時不慎手滑,140公斤的槓鈴就這樣砸到自己的大腿上,右大腿肌肉70%重傷,當時外界還傳言她的運動生涯可能會因傷終止,沒想到一般運動員最懼怕的事情,反而讓她變得更堅強。

郭婞淳故事: 挫折讓我更樂觀

2010年她參加亞洲青年舉重錦標賽,這也是她首次國際比賽,獲得挺舉和總和第2名,緊接著同年8月參加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總和銀牌,「一舉成名」,被當時的教練蒲雅玲譽為「是一位會用肢體,更會用腦的選手,未來將大放光芒」。 台灣雙打組合「麟洋配」為台灣摘下第一面羽球奧運金牌,除了兩人努力不懈與精湛球技外,最大功臣莫過於教練陳宏麟,其實陳宏麟是王齊麟的前搭擋,考量到年紀的關係,從選手轉戰教練,成為他們最信賴的靠山,在麟洋配心情低潮時,也給予精神上最大的支持。 好感情、好默契也讓網友直呼「沒有宏麟學長、沒有麟洋今日成績」、「不愧是最強後盾」、「這種情誼真的很令人羨慕」。 郭婞淳在ELLE專訪中題到,自己從國中加入田徑隊,到高一獲選為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選手至今,每天早起晨操、練習休息、吃飯睡覺,數不清的抓舉重訓與國際賽事,亞運、奧運、世大運……已經佔滿她的全部,哪有多餘的心思愛漂亮。

郭婞淳故事

受傷後郭婞淳彷彿浴火重生,自2016年開始,亞洲舉重錦標賽她只要參賽,金牌從未落入其他人手裡,2019年她在泰國舉辦的世界舉重錦標賽生涯第4度拿下總和金牌,在女子59公斤量級,她是最耀眼的巨星。 原本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和田徑,郭婞淳當年代表學校參加全中運接力賽,意外在比賽中掉棒無緣獎牌,自責痛哭後,卻在隔天舉重項目奪得金牌,讓她發現自己更適合練舉重。 舉重好手陳玟卉27日出戰女子64公斤級,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27公斤、總和230公斤成績一舉奪銅,突破亞錦賽個人金牌228公斤紀錄。 2013年郭婞淳的名字,跟金牌劃上等號,一舉包辦亞錦賽、世大運、東亞運與世錦賽等四大國際賽冠軍,躍身成為舉重界的新星。

郭婞淳故事: 郭婞淳摘金暴動了!阿爆誇「表情控管冠軍」摔倒也美 范逸臣狂賀「阿美族女神」

郭婞淳未滿20歲獎盃已超過50面,從2010年至2021東奧,參加過約30次國際比賽,總獎盃數已超過90個,且包括奧運、亞運、世錦賽、亞錦賽與世大運都留下她金牌身影,也完成舉重「金滿貫」的壯舉。 擁有台灣阿美族血統的郭婞淳,出生時體重過輕、臍帶繞頸、胎位不正,從小因為媽媽長期在外地工作,由外婆扶養長大,家中積欠房貸,經常沒錢吃早餐,連夜搬到工寮或借住親戚家,運動成為她的心靈寄託,並且透過體育獎學金及獎金負擔自己的學費,幫助家計。 本書特色 1.珍藏郭婞淳精采照片,包含8張特別為本書拍攝的獨家照片。 昨日,郭婞淳不負眾望替台灣摘下東奧首金,還狂破3項奧運紀錄,當她挑戰141公斤世界紀錄,失敗倒地卻燦爛甜笑的一幕,更深植人心;但在風光的背後,其實婞淳有著相當坎坷的故事。 中華隊在東奧連4天傳出捷報,繼「舉重女神」郭婞淳昨下午摘金後,舉重好手陳玟卉也奪下銅牌;截至目前,本屆獎牌數累計1金2銀3銅,共6面獎牌,已破我國奧運單屆獎牌數紀錄。 《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出得牌國手懶人包,及「桌球教父」莊智淵、「網球一哥」盧彥勳、「世界球后」戴資穎的背後故事。

  • 同年11月在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以總和230公斤奪金[27],並在12月體育運動精英獎頒獎典禮獲頒最佳運動精神獎,以表彰她傷後復出的成就[28]。
  • 她首度分享舉重與人生相通之道,歸納出突破自我的信念、把壓力轉換為動力的方法, 獻給每個在生活中努力的人,找到可以依循的成長軌跡與力量,讓人生也能,舉重若輕。
  • 中華隊在東奧連4天傳出捷報,繼「舉重女神」郭婞淳昨下午摘金後,舉重好手陳玟卉也奪下銅牌;截至目前,本屆獎牌數累計1金2銀3銅,共6面獎牌,已破我國奧運單屆獎牌數紀錄。
  • 這次的東京賽事,郭婞淳抓舉開把設定 100 公斤,是同組選手中最重,第二舉挑戰大會紀錄的 103 公斤失敗,第三舉繼續挑戰 103 公斤成功,創下大會紀錄。
  • 不斷逃避、碰撞,郭婞淳是直到國三贏得第一面舉重金牌後,才重新思考未來方向,但歷經多次訓練、比賽的背後很不容易。
  • 主要用來比喻,面對難題或肩負重任,但因過去累積的智慧或才幹,應付起來輕鬆自若。

戴資穎首戰輕鬆過關,賽後受訪時表示最大的心得就是場館適應非常好、也有信心可以在接下來的比賽更加得心應手。 「不同心境翻書的時候,會注意到的點不太一樣,小本本就可以用在這個時候,找啊找啊,就突然看到某一句話,打動自己。」即使沒有翻開書,看到小本本上的句子,也能幫助她思考,對比目前遭遇的狀況,再去想該怎麼處理。 當時郭婞淳害羞表示變成「郭老師」很不習慣,言行舉止各方面都要更注意,但希望學弟、妹別叫她老師,叫「學姊」或「阿淳學姊」就好。 郭婞淳出生幾個月父親就離開,她從小由母親四處打零工,獨自撫養居無定所「誰家可以住,就住誰家」,依親過祖母、舅舅、阿姨,甚至連台東縣議會都住過,經常趴在燈光昏暗的地板寫作業。 2019年,郭婞淳在創世基金會力邀下,挑選了她最喜歡的照片,在多家廠商贊助下印製2020「婞念‧善淳」寫真月曆,所得全數捐助台東植物人安養服務。 而戴資穎身上的香奈兒LOGO耳環則是有珍珠裝飾設計的款式,和郭婞淳的有些不同,但仍屬於品牌經典的長賣款。

郭婞淳故事: Part 4 成為有光的人

流著阿美族血液的郭婞淳從小就有運動細胞,但她的運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籃球曾是她最喜愛的運動,卻因球隊解散而被迫放棄。

郭婞淳故事

最近外界常討論阿美族的血統是否有益於體能及運動競賽,其實阿美族還有另一大特點:母系社會。 郭婞淳是長女,猶如漢人社會的長子,郭婞淳的母親郭燕瓏就曾說,郭婞淳繼承了阿美族長女一肩扛起責任的勇氣。 23年前羅東聖母醫院的產房,一個沒有丈夫的產婦生下女嬰,女嬰體重過輕,還臍帶繞頸,醫護人員花了好一番功夫才讓女嬰活了下來。 「舉重若輕」指的是,舉起沈重的東西,卻好像是提很輕的東西,遇到人生重要事情或面對困難,可以用審慎但泰然、輕鬆的態度面對,或者凡事善用智慧,便能輕而易舉,勝任愉快。

郭婞淳故事: 「台灣與中國是國與國關係」是因為[抖音]才開始越多人認同

她在抓舉項目開把100公斤試舉成功,但第二次試舉103公斤,雖有順利舉起,不過因第一時間未伸直手肘被判定失敗。 挺舉部分婞淳開把125公斤順利舉起,且在委內瑞拉選手第三次試舉失敗後,確定收下奧運金牌。 婞淳繼續挑戰紀錄,先在第二次試舉以133公斤成功創下奧運紀錄,更在第三次試舉嘗試141公斤,可惜最後未能成功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 郭婞淳官方IG於26日分享郭婞淳的成長經歷,眾所皆知她在2017年世大運以挺舉142公斤世界紀錄的成績「舉起台灣」之外,更囊括亞運、世錦賽、亞錦賽等國際賽事金牌,目前更為59公斤級的三項世界紀錄保持人,因此獲得了「舉重女神」的稱號。 郭婞淳是近年台灣舉重的代名詞,除在2017年世大運以挺舉142公斤世界紀錄的成績「舉起台灣」之外,更囊括亞運、世錦賽、亞錦賽等國際賽事金牌;保有59公斤級抓舉110公斤、挺舉140公斤、總和247公斤3項世界紀錄,不過被大眾稱為「舉重女神」的她,背後卻有著極為坎坷的成長故事。

11月首次參加世界舉重錦標賽,在女子58公斤級以總和212公斤級排名第十[11]。 這次的東京賽事,郭婞淳抓舉開把設定 100 公斤,是同組選手中最重,第二舉挑戰大會紀錄的 103 公斤失敗,第三舉繼續挑戰 103 公斤成功,創下大會紀錄。 最後卓君澤提到,為運動員加油「可以很專業、也可以很不專業」,呼籲大家「一起為台灣選手加油!可以的話,奧運後也延續這股熱情」,也希望網友「不要再看圖觀落陰」。 年僅18歲的丁華恬,是中華隊自1968墨西哥奧運後,再有女子體操運動員,取得奧運資格,這次東奧她將挑戰個人全能賽(跳馬、高低槓、平衡木、地板),最知名的動作莫過於受到國際總會認證,並以她名字命名的「丁丁跳」。 從小就開始訓練跆拳道的羅嘉翎曾透露,自己的生活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在訓練,要不然就是參加各大比賽,少了很多能和朋友與同學出去玩的機會,甚至沒有參加過畢業旅行,曾經一度想放棄跆拳道而經歷的半年低潮,再教練劉聰達與哥哥羅堉誠的幫助之下又重新振作起來。 台灣舉重女將郭婞淳熱衷公益,昨天下午她獨自走進台東聖母醫院公關室,低調地說「我要捐款」,被護理人員認出,院長陳良娟今天在臉書分享她默默行善,捐國光獎金助人的故事。

郭婞淳故事: 舉重生涯

根據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介紹,在舉重比賽上,有兩種姿勢,分別是「抓舉」以及「挺舉」,各有三次的機會,成績以兩者的總和計算。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舉重女神」郭婞淳為台灣摘下東奧首面金牌,下場後教練林敬能激動的將她一把抱起,沒想到這個舉動引發異議,事後郭婞淳發文解釋,不過風波仍未平息,體育主播卓君澤今(28)日發文呼籲大眾「勿看圖說故事」。 吳佳穎在7月25日參加東京奧運10公尺女子空氣手槍比賽,最終以總分573分,排名第14名,突破奧運個人最佳,結束比賽。

  • 出生於羅東,郭婞淳在演講中提到:「其實我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因為家庭因素,她其實是被外婆在台東扶養長大;但從小熱愛體育的她,對各式運動都很熱衷,包括柔道、足球、籃球、田徑等項目,直到國中教練看中她的柔軟度、爆發與協調,建議她可以考慮發展舉重項目,才一頭栽入舉重的世界。
  • 有網友分享故事,去年與同學一起參加輔大舉重獨立招生,郭婞淳是其中一位評審,她注意到網友同學的鞋子破了一個洞,2週後網友訓練場就收到一整箱好的二手鞋。
  • 簡簡單單的十個字,她卻聽錯成:「如果妳要練田徑,妳就要練舉重。」,陰錯陽差下,竟讓台灣誕生一名新生代的舉重名將。
  • 她出生時臍帶繞頸,由外婆帶大,家庭環境刻苦,連買早餐的錢都沒有,當時運動成為她的心靈寄託,並堅信著「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
  • 十一月世錦賽則以抓舉104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7公斤獲得銅牌[23]。
  • 對此,郭婞淳表示,會先用這筆獎金照顧家人,之後才會和家人討論如何回饋社會。

品牌自即日起也透過官方IG舉辦全民應援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13日止,凡體驗應援濾鏡,並且標記品牌帳號分享於個人限時動態頁面,便有機會獲得選手親簽運動裝備,詳細活動辦法以品牌官方網站為準。 郭婞淳從國小喜歡體育,練過籃球、足球、田徑、柔道,國中參加田徑隊、籃球校隊,喜歡的田徑掉棒失常,勉強練習的舉重卻因爆發力強、協調性佳、節奏感流暢、以及柔軟度佳而屢屢奪金,競技場上的因緣際會,從此和舉重結緣。 在2020東京奧運奪金的郭婞淳,被眼尖的網友發現帶著CHANEL 香奈兒耳環參加比賽。

郭婞淳故事: 陸媒改郭婞淳中國台北 外媒不買帳 讚「奧運獲獎國」

2010年她參加亞洲青年舉重錦標賽,這也是她首次國際比賽,獲得挺舉和總和第2名。 同年8月參加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總和銀牌,「一舉成名」,被當時的教練蒲雅玲譽為「是一位會用肢體,更會用腦的選手,未來將大放光芒」。 在運動會中,她代表學校參加接力跑,被視為奪標熱門,但意外跌棒,無緣獎牌。 而在7月29日吳佳穎在女子25公尺火藥手槍比賽中,慢射的部分,最後以總分289分,在參賽的44位選手中暫居第14名。 隔日30日快射的部分,吳佳穎以總分289分,在參賽的44位選手中,暫居第14名。 最後的決賽在第7輪加射時淘汰,拿下東京奧運女子25公尺手槍第5名,也是生涯最佳成績。

這起低調行善,直到救護車開始在澎湖執勤,因為車上印有「天主教輔仁大學舉重隊郭婞淳捐贈」,才被媒體發現。 她首度分享舉重與人生相通之道,歸納出突破自我的信念、把壓力轉換為動力的方法,獻給每個在生活中努力的人,找到可以依循的成長軌跡與力量,讓人生也能,舉重若輕。 另外我們也發現,其實郭婞淳時常戴著耳環出現於不同場合,耳環的搭配,或許就像她的幸運物一樣,陪著她一路成長。

郭婞淳故事: 世大運/「受傷讓我故事精彩」郭婞淳勤接演講訓練口條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好喜歡運動!」從小對運動十分熱愛,她原本最喜歡田徑,只是為了訓練需要,練習舉重,卻沒想到,人生總是充滿意外,因為一次教練「順便」幫她報名舉重比賽,卻一舉摘金,從此展開婞淳的「舉重人生」。 2021年4月亞錦賽,她以抓舉110公斤、挺舉137公斤、總和247公斤,改寫世界紀錄。 現在女子59公斤級,不論抓舉、挺舉、總和,郭婞淳都是世界紀錄保持人。 郭婞淳故事 出生於羅東,郭婞淳在演講中提到:「其實我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因為家庭因素,她其實是被外婆在台東扶養長大;但從小熱愛體育的她,對各式運動都很熱衷,包括柔道、足球、籃球、田徑等項目,直到國中教練看中她的柔軟度、爆發與協調,建議她可以考慮發展舉重項目,才一頭栽入舉重的世界。

2018年,第二度參加亞運的郭婞淳獲選為雅加達亞運開幕典禮的代表團掌旗選手[36]。 本次亞運,郭婞淳在舉重女子58公斤級以抓舉105公斤取得領先,並在挺舉開把舉起125公斤時,即確定擊敗勁敵泰國選手蘇坎雅,首度摘下亞運金牌[37]。 她在第二次挺舉設定133公斤,但賽事人員將一邊重五公斤的白色槓片錯裝成重2.5公斤的紅色槓片,造成她實際舉起重量為130.5公斤[38]。

郭婞淳故事: 郭婞淳坎坷成長路「受傷還想到幫助人」 網感動祝奪金:舉起全世界

在教練的鼓勵下,郭婞淳重拾信心,天性樂觀的她也想通:「雙腿不能動,其他地方還可以練習」。 郭婞淳故事 於是她回到訓練館、繼續備戰,那一年她沒有拿下獎牌,但完成了醫生眼中的「不可能任務」,這也成了她邁向世界顛峰的起點。 「抓舉」指一次性把槓鈴舉過頭頂的動作,「挺舉」允許運動員先將槓鈴平舉至齊胸,然後再舉過頭頂,但是兩次舉槓鈴的動作都必須一次完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

在教練的鼓勵下,郭婞淳重拾信心,天性樂觀的她也想通:「除雙腿不能動,其他地方還可以練習」。 於是她回到訓練館、繼續備戰,那一年她沒有拿下獎牌,但她完成醫生眼中的「不可能任務」,這也成了她邁向世界顛峰的起點。 桌球教父莊智淵在東奧於16強止步,但他的每顆精彩回擊,都烙印在台灣人民的心中,比賽中莊智淵身旁沒有教練,儘管中華桌球代表隊原本有安排教練,但因為他想把這個位置留給他的媽媽,所以決定一人獨上戰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