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複決案6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April 5, 2022

公民複決案

但現行公投法已調整門檻,根據目前《公民投票法》規定,其通過門檻已修正「有效同意票數須達到選舉人的1/4」,且「有效投票票數要多於不同意」,因此2018年以後的公投,反方陣營仍會訴諸「不同意」以達其政治目的。 中選會今發布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1案公告,內容包括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時間、編號、立法院交付複決事項、政府機關針對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提出的意見書、公民投票權行使範圍及方式,以及正反意見支持代表於全國性無線電視頻道發表意見或進行辯論之辦理期間與應遵行的事項。 攸關「十八歲公民權」的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案,中選會昨晚統計,同意票有五六四萬票,不同意票則有五○一萬票,由於未達九六一萬張同意票門檻,修憲複決案未通過。 複決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5,647,102票,未過選舉人總額半數之門檻而未通過[9]。

公民複決案

洪申翰從公平面、能力面及世界趨勢等,呼籲民眾支持18歲公民權。 洪申翰表示,相信還是有部分人質疑18歲是否有能力投票,但去年台灣桌球好手林昀儒19歲首次參加奧運,就拿下桌球混雙銅牌、男子單打第4名;過去拿下國際知名的「英特爾青年科學家獎」的蘇意涵,當年也僅17歲。 他說,兩人當時都還年輕,就已推著台灣大步向前走;另外,回頭看台灣民主轉型重要時刻,青年世代也未缺席,包含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學運,及後來的反課綱運動,除大學生投入,也看到高中生驚人的行動力。 (二)蘇彥圖則說,複決案主文有提到「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其代表參選年齡仍須符合憲法規定,以及授權立院依法修正。 而根據《憲法》規定,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年齡是40歲,若複決案通過應不至於影響。

公民複決案: 台北市立委補選60天史上最短? 中選會:錯!最短是43天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主因就是九百多萬票的門檻太高,未來國民黨團仍會就此方向,繼續推動。 複決,由孫文在三民主義中提出,是人民的四種政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一。 這是一種直接民權,近似於西方政治中的公民投票,由人民直接決定修改或廢除某個法律,是一種管理法律的權力[1]。 立法院會今天處理18歲公民權修憲提案時,進行表決;二讀表決結果,出席108人,贊成108人、反對0人、棄權0人;全案三讀表決時,出席立委增為109人,贊成109人、反對0人、棄權0人,全案通過。 修憲草案的處理程序與一般法律不同,須全體立委3/4出席的85席,還要出席立委3/4同意(64席),而且隨著出席立委人數的增加,同意票數還會往上調整,因此外界近日關注國民黨立委投票動向。

公民複決案

該案公投票以白色印製,公投票刊印有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編號、複決事項、同意及不同意等欄,其中「複決事項欄」刊登立法院提出交由公民複決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1條之1條文修正案全文,由投票權人在公投票圈選欄圈選「同意」或「不同意」。 九合一大選11月26日舉行,當天18歲公民權有關的「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1案」也將登場,為我國憲政史上的第一次修憲複決交付公民投票,若修憲通過,未來凡年滿18歲公民將依法有參政權。 《ETtoday新聞雲》整理該案的投票資格、修憲內容與通過門檻等相關訊息,帶您快速了解。 為何修憲公民複決案的有效同意票數距離法定通過門檻甚遠,甚至有不少民眾投下不同意票? 第一個原因,乃是投票率偏低,不少民眾選擇不投票;第二個原因,與民進黨執政失利及防疫失敗有關,大環境所形塑「討厭民進黨、下架民進黨」的大環境氛圍,讓不少民眾即便去投票,也寧願投下不同意票。

公民複決案: 公民權修憲複決是什麼?投票規定、通過門檻與影響一次看

蘇彥圖說,此次的憲法修正複決案,即未來年滿18歲者可以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 「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即將併11月26日的九合一選舉舉行,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今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召開記者會,公布一份針對「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的民調。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表示,針對修憲案公投的開票結果,時代力量雖然感到遺憾,但是仍會持續宣達18歲公民權的理念,繼續爭取更大的社會認同,「政治改革是漸進的,18歲公民權的修憲目標,一定會實現」。

公民複決案

中選會指出,九合一選舉選舉人資格部分,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滿20歲、未受監護宣告,並在該選舉區繼續居住4個月以上。 至於修憲公民複決部分,不同於公民投票選舉人年滿18歲就具備投票資格,修憲公民複決選舉人須年滿20歲、未受監護宣告,且要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6個月以上。 第一階段由立法院提案,提案需由立委四分之一提議,草案要通過,須由全體立委四分之三出席,且出席立委四分之三須同意。

公民複決案: 中選會決議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 綁大選訂於11/26

現今僅有台灣、諾魯、阿曼、科威特、喀麥隆等少數國家把投票年齡訂在20歲以上,新加坡、索羅門群島則是21歲以上。 因本次修憲案聚集起來的力量,會回到各地耕耘;面對這個結果,倡議團體不會放棄任何可能的行動方案,仍會透過提案、法律解釋、修法等管道繼續嘗試,讓青年和世代正義的議題成為未來政策討論的重要面向。 綜觀各縣市對「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支持度,以南部地區較高;反觀,離島地區的支持度較低,金門縣部分地區的反對比例更將近7成。 林月琴說,雖然對於結果不是很開心,但大家一起打過這場仗,內心還是覺得暖暖的,會繼續努力走下去。

公民複決案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修憲過程中民進黨主導修憲程序,沒尊重國民黨意見,只顧及自己的利益;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形容,民進黨是這次修憲的「阿信」,國民黨一路指控到今天終於臣服,呼籲國民黨別製造荒謬。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於1月22日,在國民黨立委持續缺席情況下,將初審通過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送出委員會,提請院會討論。 公民複決案 立法院今天透過表決,在朝野各黨團一致同意下,將修憲案成功送出立法院。 王宏恩指出,國民黨總得票數和勝選區域其實沒有變多;民眾黨雖選上新竹市長,但從議員和黃珊珊得票來看,柯文哲參選總統的勝算不高。 整體結果反映地方選舉民眾較重視地方議題,不代表因此支持中國,而更像是「生活又不是只有抗中保台」的想法。 18歲公民權複決結果投票率不到6成、其中4成多反對,許仁碩認為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現。

公民複決案: 公民權修憲複決公投 同意票未達門檻確定不通過

正方代表人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發表意見指出,現在的18歲年輕人有服兵役和納稅的義務,甚至遇到刑事案件也要負起刑事責任,但唯一就是沒有投票公民權,18歲的年輕人具有所有的社會能力,而且能力不輸任何年齡,他們當然可以擁有完整的公民權。 公民複決案2023 所以這次「18歲公民權」修憲案公民複決是還政於民的過程,而且從這次意見發表沒有反方代表,就證明這是社會共識。 為因應我國人口結構改變及少子女化趨勢,青年 世代須較以往承擔更多義務與責任,提早於18歲 賦予公民權,能提高青年對公共議題與事務之關 心,養成其對政治參與之責任感,強化民主思辨 能力,促進世代間對話,對於落實世代正義具有 正面積極意義。 眾所矚目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3月25日在立法院院會獲朝野政黨支持下三讀通過。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18歲公民權」複決案通過要獲得965萬以上的同意票,通過門檻非常高。

綜合以上,憲法修正複決案通過門檻是「有效同意票數超過選舉人數的一半,依照今年選舉人數為有效同意票數超過965萬票。傳言稱「領票數不過無法通過」是錯誤理解門檻規定。 公民複決案2023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能通過門檻,時代力量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提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職人員選罷法修正草案,明定年滿18歲就有選舉權,呼籲朝野能支持改以修法方式推動18歲公民權。 此次修憲複決案投票權人數為1923萬9392人,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公民複決通過門檻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亦即修憲案欲闖關成功,需至少累積961萬9697張同意票,逼近962萬票。 謝衣鳯說,台灣已是熟練執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且民眾民主素養不可同日而語,中華民國憲法有關選舉與被選舉權的規定,至今已70年未修正,與現在多數民主國家年滿18歲即可行使投票權的趨勢不符。 林于聖解釋,傳言說的「只要票數不過,就無法通過....領票反而是同意票和不同意票相較」說法有謬誤,因為複決案門檻並未設有領票率規定,不管有沒有領票,最終通過的門檻是以「同意票數是否超過965萬票」為標準。

公民複決案: 公民權修憲複決公投案未通過 國民黨:遺憾但尊重投票結果

基本上複決案若通過,總統、副總統標準仍是憲法規定;縣市首長、鄉鎮市長及原住民區長的參選年齡應不會受到影響,但仍要看後續立院修法意見。 至於立委、民代議員、里長的公職參選門檻,若修憲複決案通過,仍要回到立院政黨間討論、修訂。 一、網傳公投案指的是11月26日與地方選舉同時投票的「憲法修正複決案第一案」,該修憲案今年3月由立院通過,再交由公民複決。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18歲公民權」是我國歷史上首次憲法修正交由公民複決,具有修憲公民作主的歷史性意義,特別邀請郭泓志化身為「公民投手」,呼籲厝邊頭尾年滿20歲的公民們,11月26日記得投票。 全國22個地方選委會也一起拍攝影片,以國、台、客語與原住民族語,一起宣導「18歲公民權,1126記得投票」。 張育萌也提到,許多年輕人在地方組成志工團宣傳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發現其實許多中高齡選民支持,但並不知道年底有這樣的修憲複決,中選會和各政黨應該在距離投票不到100天的階段,加強跟選民的宣傳,不一定要宣傳是否支持,但可以呼籲選民投票。

(六)投票權人領得公投票後,應立即使用選舉委 員會製備之圈選工具,自行於「同意」或「不同 意」上方圈選欄圈蓋,並將公投票摺疊投入票匭, 不得逗留或將公投票攜出投票所。 如將公投票攜 出投票所,依公民投票法第41條規定,處1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下罰 金。 至於公民複決的門檻,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 11月26日將舉辦地方選舉,會不會合併大選舉辦複決,根據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先前說法,公民投票法中,有關於修憲案複決的文字不到20字,只能就公投法、憲法增修條文以及立法院的決議,據以辦理。 憲法學者、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胡博硯觀察,因本屆選情冷,投票率低在選前就可預見,且18歲公民權為單一題目修憲案,過於單純導致沒刺激感和驚爆點,社會討論度極低,民眾也不在乎一個只下修2歲的法案。 另外,投票前各黨雖然皆有政治明星出面力挺18歲公民權,倡議團體也邀請韓國瑜拍影片宣傳,仍無法說服選民支持。

公民複決案: 公民權修憲失敗 學者:選民投票摻入政黨因素

18歲公民權修憲案若通過,代表年滿18歲之國民,未來有權利投票給候選人、參與修憲複決、罷免地方首長或民意代表,還有參選公職人員等。 針對修憲複決投票資格,依照《憲法》第130條指出,須為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者且未受監護宣告者。 中選會解釋,憲法沒有明確規定有修憲複決投票權的國民須繼續居住幾個月以上,因此按公民投票法第8條規定,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6個月以上者才有修憲複決投票資格。 另外,選舉投票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曾明確指出,年底地方選舉,包括除籍、確診、當兵、大小三通等因素,就有高達100萬人被技術性阻擋投票;連同年輕族群,民進黨掌控的國家機器,似乎不太鼓勵一般民眾踴躍投票。

  • 林佳和解釋,所謂的「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意思是指憲法保留、授權給立法者修法的法律保留。
  • ▶2022九合一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里長等 完整選舉開票結果看這裡過...
  • ●第148條 於 無記名之投票,刺探票載之內容者,九千元以下 罰金。
  • 立法院今年3月25日處理《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條文草案》增訂第1條之1條文修正案,即俗稱18歲公民權修憲案;獲得跨黨派支持,在這次九合一大選中,一併舉辦公投。
  • 因此中選會舉辦5場發表會,只有正方代發表政見,無反方代表參與,採2輪每輪12分鐘發表意見。
  •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18歲公民權修憲案將公告半年,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Related Posts